时间:2023-02-27 11:10: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感悟鉴赏课
三、预习要求:1.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2.阅读《秋天的思念》(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用2分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音乐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很多,《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二)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的画像,配乐朗读,屏幕显示)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苦难,顽强地生活下来,成为我国文坛的一名专业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感情是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2.这个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请重点推敲以下语句,谈谈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它等待我出生……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小结:静谧的地坛给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生死不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是顺从自然。虽然残疾了,但还是应该热爱生命。
板书: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热爱生命
3.地坛以怎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这一部分有哪些文字描述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重点在第一部分的第3、5、7三个自然段。其中应重点推敲的语句有: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自在坦荡。”
第5段:“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第7段:“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
教师引导:描写景物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解读。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集中地借自然景物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像那些小昆虫一样,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仍然保持了万古不变的生命永恒。这一段段景物描写,也是史铁生心魂的歌舞。语言细致工巧,充满了灵气,又稍带几分神秘色彩。
板书: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教师小结:地坛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给了作者丰厚的馈赠。所以,作者“常常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地坛,我的古园,我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导读第二部分:史铁生在地坛里经历了艰苦的精神跋涉,其中每一步都有他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理解和爱,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小结: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最终理解了母亲?
教师概括为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3.哪一则材料或哪几句话特别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有:“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些文字伤痛议结合,既包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心情的至切理解。
第二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三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又是……又是……又是……又是……。”把地坛一日从早到晚的景色与思念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痛彻肺腑。
第四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4.从上面的研读说明: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成为史铁生的生命航标。
板书:我读懂母亲:承担苦难 坚强生活 生命航标
5.看MTV《懂你》,创设气氛。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而后齐读第二部分的第7自然段,带着深深的敬爱来解读母亲,怀恋母亲。
(四)总结课文:课文的两个部分在内容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文章结尾处写:“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说明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坛使我平和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所以,《我与地坛》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观和人事,但那不是重点。作者思路的关键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象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感悟生命
(五)读后作业:1、阅读《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2、写《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 生命永恒 精神家园
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感悟生命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让我们在另一个角度观察生命,在绝望和希望的临界点品味人生。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欢迎阅读!
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1这个暑假,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作者是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与地坛的故事和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两大部分,而文章显得两块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仿佛在母亲去世后,地坛就成了作者最亲近的地方,地坛就是作者的母亲。除此之外,此书还写了作者关于生,死的理解。作者二十一岁那年双腿截肢,刚开始有死的冲动,但慢慢的,作者想通了生死的意义,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了。
在本书中,令我印象较深的片段有二个。第一个是本书一开始时,写作者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在地坛里呆上一天,观察,写作。从摇着轮椅看出作者是一个残疾人,双腿截肢了(后文有交代),但是正值壮年的作者没有放弃,坚持在地坛中写作,并获了奖。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面对挫折,有些人选择放弃,彻底在挫折面前倒下了,有的甚至还付出了生命,而有一些人,面对挫折不放弃,敢于与挫折作斗争,最终会获得胜利的。与我们的学习一样,在面对难题时,如果轻易放弃,在考试中一定不会有好的成绩,如果坚持不懈,也许就想出来了。
第二个是作者二十一岁那年,三进三出医院。从三进三出看出作者的病十分严重,两次是被抬进医院的。作者的病出在了双腿上,是农作时落下的病根。当时作者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作者经常为没钱住院而担忧,作者甚至还在想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这种想法。
但最后作者在病床上想通了,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表达的意思,一个人不会在回首往事时而后悔;就像雷锋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才能活得充实,丰富。
总之,这本书中讲了许多道理,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印证这些道理,让人读完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中国文学,值得细细品味。
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2《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资:"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3《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史铁生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史铁生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史铁生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史铁生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史铁生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4读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书后,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无论有多少困难折磨,我们都应该勇于去面对,因为有许多人或事在引导我们走向美好未来,我们应该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感谢他们。
一个正直热血澎湃年龄,突然双腿瘫痪,这是一个怎样的打击,无论任何人都接受不了,都会一蹶不振。对于史铁生来说也是一样,他的脾气开始变得越来越坏,经常发脾气,总是逃进这个破败的地坛。他在逃避,他在恐惧,他开始脱离这个社会。
地坛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启示的地方。慢慢的,似乎地坛在启示他对是生与死的考虑,地坛中那些微小的动植物周而复始的生存,启发了他大自然的规律。在无数次的与地坛的接触中,他由对生命失去信心转向选择生存下去。地坛在无形中引导着史铁生走向生活。在别人看来是一个荒芜的园子,但是他却看看出了他的不衰败,使得史铁生以豁达开朗的态度去对待生与死。
地坛给了史铁生以生的启示,使他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念,具备了顽强生活下去的精神,慢慢地将自己与地坛联系在一起,使他不再混沌,对生活充满信心。
同时,一个默默的在身后支持他,鼓励她的母亲,也在只因他了解生存的意义。
他在瘫痪后,独自一个人跑到地坛,让母亲草了多少的心。母亲一边操持家务,一边还无私的奉献自己毫不张扬的爱。而他却冷淡的对待母亲,从未对自己关心的无微不至的母亲想过,后来直至母亲去世后才明白母亲。
母亲坚强而苦难的一生,勇于面对人生的不幸,也指导了史铁生对生活坚强的态度和勇于直面不幸的人生。
地坛和母亲成为他以后生活的方向指针,他们指引着,启示着史铁生勇于面对苦难,坚强生活下去,勇于奔向生活的信念。如果没有地坛与母亲,史铁生可能永远混沌下去,不能自拔。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又何尝不需要怀着这份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事物,他们是我们生活的方向标,无私的启迪我们,无私的爱护我们,无私的奉献一切。史铁生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珍惜一切,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
最新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5在史铁生的文章中,对往事的回首就像这群飞鸟一般回旋不去。史铁生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细节丰满,印象鲜明的记忆中,重新体味那份温情与美好;在弥漫着淡淡忧伤的语调中,不断发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感叹和不无偏执的追问。
在他的文章中,无论是蜂儿、蚂蚁、繁花野草;蓝天、白云、行人都是那么的形象生动,那么的记忆深刻,就像我们本人也亲历其境一样。
他对生命的感触也是很独特的。“死是一件不用着急的事情,是一件怎样都不会耽搁的事情,”所以,他决定试着活下去。想到自己被截肢,整天坐在轮椅上,那感觉真的是无法想象有多么的煎熬。因此,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只要想想,死是怎样都不会耽搁的,我们可以试着活下去那不就更加好么。反正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也可以养活你。
下面一句“太阳也不疲劳,把树的影子缩小成一团,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晒干在大路上”,写的很是精彩。用这么细腻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猛烈的太阳暴晒下的微笑光景,很是微妙。我觉得下次提醒别人要注意防晒的话可以用得上这一句,当然也要遇上知音才行,不然就是对头弹琴了。
意义的原因很可能是意义本身。不是人有欲望,而是人即欲望。
很多时候,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听过到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那样那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不该那样做。殊不知,我们又不是他们,怎么他们可以以自己的立场来决定我们的方法论呢?明明世界观就不一样,方法论肯定不一样啊!就像著名记者芮成钢说过的,“如果你掌握我所掌握的一切,那么你就会同意我所说的了”。他们之所以不认同我们,是因为他们掌握的跟我们掌握的不一样而已。
有人对篮球有兴趣,因而他会更加注意姚明多一点,但是对于喜欢羽毛的人就不那么关注姚明,而是关注林丹多一点了。
关键词:生命 死亡 残缺 感悟
史铁生在当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曾经这样评价史铁生:“中国作家中像史铁生这样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不多了,他不是用心血,而是用生命创作。”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用生命创作”的代表作,这一作品荟萃了作者基于人生体验的生命思考;作者离开我们已近六年,但至今人们尚未悟透这一名作所蕴涵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体味这一作品蕴涵的生命思考。
一.以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
众所周知,史铁生在活得“最狂妄的年龄上”[1]多种疾病接踵而至,最后瘫痪。《我与地坛》记载了史铁生当时的精神状态与理性思考: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以简短的方式结束自己苦难的人生;然而,他想到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还有自己对人生的留恋,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思考中。
1.战胜死亡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痛苦,因为逃避,还因为自杀的诱惑。他在作品中写道:“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哪儿去,仅为着哪儿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逃向地坛,但地坛挽救了他。
荒弃的地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为他思考人生或死亡提供了条件。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的地方,昔日的繁华鼎盛可想而知,但时过境迁,当下的地坛“变得荒芜的如同一片野地,成了一座废弃的故园”。地坛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青春韶华之际残废了双腿,一个由繁华鼎盛沦落到门庭冷落,一个由青春健康到双腿残废,他与地坛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于是,他的委屈、怨恨开始淡化。他人格化了地坛,开始仔细的观察地坛、体味地坛,向地坛敞开了心扉。
地坛虽然受人冷落,荒芜但并不衰败,这里的一切依然是生机勃勃,这里的生命以自己的存在演绎着生活的精彩。他注意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升空的瓢虫――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并不因其生命的卑微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它们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以特有的生存方式,默无声息地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园子里的动植物,引发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潜沉的思考:既然这些卑微的生物都能兴致勃勃的活着,为何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不能活下去呢?他开始领悟人生,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进而,他发现了院中的四季以及与季节对应的应景之物:那摇荡的串串杨花是春,爬满青苔的石阶是夏,青铜的大钟是秋,林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是冬。园子里的声响也有了相应的四季: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哨;夏天,是蝉歌与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取笑;秋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冬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笃笃”声。万物演奏着生命的和弦,原来生命是这般美丽!他体味到了生命的精彩,开始寻找人生的美好。
在进入地坛初期,史铁生的情绪是偏执和激愤的。他抱怨上帝为难他,打破他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让他活得狼狈不堪。地坛中的沉思、发现、体味使他安静下来,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痛与残废,最后决定“延迟”死亡,“活下去试试”,不再“急于求成”。他在作品里写道:“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延迟”死亡及“活下去试试”,只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第一步。对于病残的史铁生而言,只有解决了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才能最后战胜了死亡。《我与地坛》展示了作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起初,史铁生认为自己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写作是自己活着的支撑及活下去的理由。他在《我与地坛》中陈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发表了,得奖了,且“作家”的桂冠在众人眼里是那样灿烂。于是,他受到了巨大精神鼓舞,从此仿佛中了魔似的,“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写成小说”。这时的史铁生完全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就在这时,他产生了新的忧虑:万一哪天自己文思枯竭、像一条再也拧不出水来的干毛巾,我还能活下去吗?他又开始思考人生与死亡。随之,他发现写作仅仅是自己为了活下去而寻找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活下去的欲望促使自己孜孜不倦地写作,事实上,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由此,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因此,作者“竟然不那么恐慌了”,获得了“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至此,史铁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正确定位,同时也坚定了活下去信心,彻底战胜了死亡。
战胜死亡,对于一身病痛、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而言,意味着他得承受苦难,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活着。然而,蚌病生珠,他与死神的精神搏斗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史铁生在哲学层面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病残苦痛的人生是否应该延续,自杀是否是必然的选择?《我与地坛》给出的答案是:生命有一个必然的、设定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作者给出了更具哲理性的答案: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欲望是生命个体延续的根本支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有着不可忽略的正向引导作用。
2.参悟死亡
《我与地坛》是一部生命之书,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哲学之思。
苦痛促使史铁生在更高层面观照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人生是一次人世间的旅游或游玩,因而任何人都不可能“跑到这世界上来,玩得太久”,他最后必须“回去”,“回去”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人一出生便走向了死亡,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因此,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壮。他以飘荡在地坛上空缠绵而苍凉的唢呐声隐喻人生的悲凉:“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史铁生形象地展示了世人对待人生旅途及最后归宿的不同态度:
那时您可以想象―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作者在此展示了三种态度:像孩子贪玩那样贪恋人生,害怕走向生命的终点;像老人那样睿智,坦然地走向人生的“安息地”;像恋人缠绵对方那样留恋人生,但最终理智地走向人生终点。作者通过感性的表述,阐释了一个抽象的哲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人们要坦然面对。显然,这种感性的表述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感悟。
史铁生还引导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死亡。他认为死亡是安息,是完成疲惫人生旅途之后的假期。他以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来描绘生命的归宿:“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和感激有这样的安排?”显然,史铁生的参悟早已超越死亡的恐惧,他对人生归宿的调侃中透露出一种释然的超脱。
总之,史铁生对死亡的参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沉。因为他对死亡的参悟不是基于某些被当下奉为圭臬的价值观,也不是任何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基于他残缺人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参悟的结果是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难之后的大彻大悟。
二.理性地对待人生残缺
恶疾与残废给史铁生带来生命的残缺,但他最终接受了生命残缺这一事实,残缺如同苦难一般,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2],而多舛的命运使他更加透彻的感悟人生,理性地对待人生的残缺。
1.勇敢地接受残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故事。多年前,他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与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在地坛公园中玩耍,小姑娘漂亮、活泼,嗓音“很圆润甚或是厚重”。然而在十五年之后,“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几个大男孩戏弄她恐吓她,她大惑不解,不知所措,双眸迟滞没有光彩,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幸好女孩的哥哥赶来了,他驱散男孩们之后默默地带女孩回家。原来“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史铁生在心中“哀号”,为小姑娘的不幸而痛心,同时也开始思考生命的残缺。他得出两个答案:第一,人生的幸福或不幸是由上帝决定的,生命个体不能选择,“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第二,既然生命个体的幸福与否不存在公平,那么“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只能接受上帝的安排;因此,他认为男孩只能默默地把弱智的妹妹带回家去――“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从表面上看,史铁生在评说别人的不幸,是站在小姑娘的角度消极地看待人生,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史铁生从小姑娘的不幸出发,观照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身体残缺者的命运,这种观照体现了史铁生对不幸的坦然,同时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强大与精神的坚韧。其次,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认为上帝的安排“又一次对了”,直面人生的不幸,这是史铁生超越苦痛之后大彻大悟,折射出他的智慧与理性。史铁生略带调侃的指出,“人类的全部剧目”包括苦难,残缺或不幸是生命的一种自在形态,必定有人“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因而抱怨上帝或怨恨命运不公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人需要赶紧的事情是怎样承担苦难。
因此,史铁生开始思考不幸者的救赎之路。
2.一分为二地看待生命的残缺
一分为二的看待生命的残缺或展示残缺的“价值”,也许是史铁生最终找到的救赎之路。史铁生认为,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具有哲理性的陈述: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这段话至少蕴含这样几种哲理:1、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二者只有通过互相映照或对比才能彰显二者自身的特性。2、完美因为残缺而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愚钝凸显了机智的“光荣”,漂亮因为丑陋的存在而“维系自己的幸运”,恶劣和卑下使善良与高尚“成为美德”。因此,作者在后面指出:“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3、残缺与完美构成差别,而差别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者认为,“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毋庸赘言,这段陈述内涵丰富,充满睿智与哲理。
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史铁生认为带给残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灾难,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残缺对残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财富。他在《我与地坛》中告诉人们:人世就是一个上演各种“人间的剧目”的舞台,人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是观众,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观看人生舞台上的种种人间剧目。但令人遗憾的演员与观众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或角色,也没有参透人生;主要原因是:演员都认为自己只是在表演,在演绎别人的人生,“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而“倒霉的观众”坐得离舞台太近,“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使他无法看到人生的全景。因此,史铁生庆幸自己的残缺:残缺使他在地坛中体味生命,感悟人生,“旁观”人世,使他得以突破“身在此山中”的屏蔽,最终成为“懂得欣赏”的幸运观众。也因此,他听到了地坛“园神”对他残缺人生的看法:“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很明显,“园神”的看法就是史铁生参悟残缺人生的结果,在史铁生看来,人生残缺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勇敢地接受残缺,一分为二地看待残缺,使史铁生自信而顺畅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而更关键的是使他窥见人生真谛,发现人生独特的风景,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三.睿智地思考生命过程
人生残缺促使史铁生去沉潜地、深邃地思考生命的过程。在《我与地坛》中,他给出了两个思考答案。
1.生命或人生是一个过程
史铁生在散文《好运设计》中从健全人的角度“设计”种种人生,但种种“好运”带给人们的都是绝境或绝望,因此,他倡导人们放弃“目的”,转向人生的“过程”。他这样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讲述一组小故事更集中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过程论”这些发生在荒园中的小故事隐含着两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寓意。
第一,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是否实现了目的,而在与你怎样经历了生命过程。“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而坐牢,出狱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地坛公园里勤奋地练习长跑,跑了十几年,但直到三十八岁时才被一位专业教练发现,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平静地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随后带着妻儿去了遥远的地方。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欲告诉读者的是:“长跑家”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消弭了怨恨与懊恼,度过了人生危机,有了完整的家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断刷新的长跑记录。正如作者在《设计命运》中所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二,漫长的人生旅途事实上是短暂的一瞬,人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过客。作者通过地坛十五年中的“人化”演绎了这一寓意。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修边幅的饮者、文静的女知识分子、等候一种鸟的到来的捕鸟人、胸怀梦想的长跑人等各色人等先后出现在地坛公园中,随后又悄然无声地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对夫妇,而这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作者在此并非消极地感叹人世沧桑,而是向读者呈示自己独特的人生发现,惋惜地陈诉生命过程的短暂。很明显,地坛中的过客与亘古不变的地坛是作者表达寓意的喻体。
2.人类生命是永恒的
《我与地坛》的最后一章归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史铁生毫不掩饰生命个体走向死亡的悲剧性,他在作品中乐观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在此,作者不仅仅是引导人们变换角度观察事物,更关键的是他用类比和隐喻的手法,呈示了人类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一客观事实。接下来,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思: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如同太阳下山一样,有一天我会平静地走向我生命的终点,但像太阳升起一样,会有新的生命诞生,任何一个新生命都可能是已经逝去的旧我,是再生的我,至于这个人是否名叫“史铁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显然,作者超越自身恶疾与残疾所致的死亡恐惧,进而超越所有生命个体对于生命终极死亡的绝望,展示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哲思与悟透生命之后的豁达、达观。
命运同时把残缺与智慧给了史铁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残缺使他成为智者与哲人。他的散文集《病隙碎笔》获200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颁奖词是:“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笔者认为,这一评语更适合于单篇散文《我与地坛》,因为《我与地坛》荟萃了《病隙碎笔》及《好运设计》、《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一系列作品的精髓,是一部蘸着苦痛写成、记录了作者心灵历程和生命感悟的大书,是史铁生以残疾的生命去体验人本的困境、在宿命的挣扎中不断突破个人的局限和命运的无常的华章![3]从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作者超越苦痛、超越死亡之后的宁静、豁达、明净,我们能感知作者战胜“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的痛苦之后所到达的“审美的境地”,[4]但我们暂时还无法把握作品的全部内涵与意蕴,因为作者把自己毕生的、基于苦痛与绝望的沉思与感悟溶进了作品,而沉思与感悟所凝结而成的思想又是如此深邃、精深、博大!因此,本文的探索仅仅是继前人的探索之后,在史铁生的精神领地中又朝前走了一小步。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J].江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90.
[3]李弈诗.残疾、宿命、死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挣扎与超越[J].山东:现代企业教育,2007(10):113.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劫难七印 深渊 拯救
深渊与拯救乃是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意义的恒长主题,“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然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 (梭伦语)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史铁生不能走路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种并非普遍性的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幸运的是他寻找到了叙事,叙事重新使他找回了生命感觉。刘小枫在《拯救和逍遥》中说,“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一条是审美之路,他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在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欠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承欠然的生命。”(p33)而史铁生却在这两条路中寻找到第三条路,在对自我“沉重肉身”的承担中,建构自我的生命诗学。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评论说,“史铁生以肉身为道场,成就了文学与生命的奇观。”
九十年代散文随笔的写作“繁荣昌盛”,但迄今为止能够给人心灵震颤和生命感染的只有少数几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以后,当史铁生创作了那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意识到残疾对于他不幸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是以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韩少功语,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陈思和主编2000年9月1301页),这篇作品几乎包含了史铁生创作中的全部精神因子,浸透了他一己生命的至深思考和至深情感。韩少功把它称为“灵魂的声音”,于是乎,对它的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我与地坛》整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而从一个更加高的层面上去审视这篇文章,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于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高昂的是人的生命意识。
解读《我与地坛》的一个重要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在作者笔下,“地坛”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曾有西方学者认为:“疾病主题的重心过去侧重于与自然的冲突,如今转到了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是精神的,它直接渗入到残疾者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的紧张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残疾者所感受到的最深刻的痛苦是一种被弃感――一种被所属群体和文化无情抛弃的精神体验,作为残疾者,他本该理解并接受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同情和照顾,但史铁生却不愿这样,“平等”才是对话的无限性,“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的时间有些人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地坛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穿过园子的人和留在园中的“我”。于是荒芜和冷清的地坛能成为我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中宁静的月光,地坛冥冥中的等待,让史铁生获得了一种解脱,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获得了对“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对于这样的解读,仅仅是地坛作为物质意义上建筑,经过时间的浸润而对史铁生生命欠缺的召唤意义层面上进行的,虽然“我”在对地坛建筑的存在的意义的思考中获得了“生”的意义,但我总觉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意义上的建筑,对“我”的启示,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诗人何为,正是用语言文字建筑人类的精神家园,于是在我看来,对于“地坛”的存在,史铁生是种精神上的建筑,是种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建筑”,他用思考、幂想建筑的是一种超越肉体的“思想的地坛”,它是绝对的自我之所,是“我”的生命方向。这种思想的地坛的建筑(动词),才能使得史铁生把痛苦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生命的通达。
刘再复先生在答颜纯钩、舒非问时,曾精辟的谈到文学的四个维度,他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只有“国家・社会・历史”的维度,但缺乏另外三种维度,一个是叩问存在意义的的维度,第二个是缺乏对超验的维度,就是和神对话的维度,和“无限”对话的维度。第三个是自然的维度。一种是外向自然,一种是内向自然,即是生命自然。这四个维度都健全的作家,在当代除了贾平凹、莫言、格非、余华、于坚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史铁生也是为数不多人中的一个。
参考书目: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坛 母亲 日常状态 海德格尔
《我与地坛》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力作.翻开高中语文第二册(节选),沉入其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对母亲的回忆,对命运的体验,无一不烙印着作者对宇宙万物及自己精神归宿的深沉思索。这种思索则是哲学的终极,这正好契合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追求。
海德格尔:西方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流派。他因受纳粹影响,为人不耻,但其学术成就则令世人侧目。而其后继者萨特和加缪可能更会为世人所熟悉和了解。
综观《我与地坛》,有一个基本点不能放过,就是史铁生“二十多岁忽然截瘫了”。在这样一个如花似锦的年华里,作者的心灵无疑经历了炼火般的煎熬,是最痛苦的。他对生活、生命的看法自然与以前截然不同,而对命运的思考尤其深刻。这为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其中许多独白都或隐或现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不谋而合。
一 我与地坛的关系
海德格尔指出,在进入将来的运动中我们的过去总是伴随着我们,这个“过去”既是我们个人的过去,又是那个帮助我们形成我们所理解的历史的过去。总之,时间是不完全的,是处于形成的过程当中。
理解了这些,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第二、第三自然段。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其实古园的过去就是作者的过去,古园的兴衰形成着作者的思想。因此,作者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那里,作者的思想物游八极,驰骋于天地之间,谈古论今,无拘无束。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公园,却和荒园产生了神秘的契合,这其实正谋合了海德格尔的名句“我们存在于当前”,我们与荒园是历史性的存在着。
海德格尔认为,日常状态是“日日出生于那种生存的方式”,而这种生存方式史铁生显然是逃避的,“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却与海德格尔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不谋而合。海德格尔认为“人们”是应该“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并打了一个比方,人们种桃树,吃桃子,赏桃花,认为“人不是存在的奴隶,而是存在的邻居”。由此,史铁生就可以安闲而舒适的观照万物:蜂儿停在半空,蚂蚁转身疾行,瓢虫忽悠升空,蝉蜕寂寞如空屋,露水轰然摔成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响动,片刻不息。在这里“物”与“我”是何等地诗意的存在,何等地和谐统一,人和自然都自由自在了。
“日常状态”免不了死亡。海德格尔认为“死”是一定要实现的。因此,承认“死”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要直面“死”的本质,直面人生的本质,并建议把“死亡健朗的悬置起来”。《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则“一连几小时想关于死的事”,并想了好几年,认为“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思生”一脉相通。海德格尔认为,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该好好考虑怎样活。《我与地坛》其中许多道理,正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死亡观的演绎。
二 母亲与地坛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存困境就是人与人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我们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避免“被决定”,我们是被“湮”在世上的。“沉没于其中”。由此引出两个概念“烦”、“操心”。
《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明显带有烦躁情绪:“发了疯一样离开家,从那园子里来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这些情绪明显受到自己双腿的影响。“儿子的倔强”则使母亲陷于“茫然和焦虑”,这倔强留给作者痛悔,更增强了他对前程的茫然的忧虑。并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他在园中待着,在路途中观望、等待下一件发生的事情,渴望什么事会出现,奇迹会发生。他努力想去撞开一条路,这条路在出现时他还懵懵懂懂,不知方向。而“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经历了获奖的激动和黯淡,作者焦燥浮夸的心日趋成熟。作者从沉沦中奋起,并以作品来祭奠自己的母亲,并最终完成了心灵路程。
三 海德格尔对作者写作的影响
19世纪末,尼采振臂一呼“上帝死了”,人类的信仰轰然倒塌,欧洲乃至全世界陷入了混乱,世界秩序被打破。二战后,人类饱受磨难的心灵,渴望宁静,渴望归宿。在那个时代,人成为精神的流浪着。海德格尔力图重新构建人类的精神家园。海德格尔认为“人从历史中来,带着不可认知的历史遗物,去寻求现代的东西”。因此,那时的人们危机四伏,努力重建信仰。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的生理残缺使作者强烈认识到自我世界的不健全,导致精神的残缺。于是,作者来到了古园,这孕育了上千年文化内蕴的地方让作者的心灵归于平静。
古地坛是“我的家园”,抑或是“我的母亲”,古园似乎等了我四百多年。在那里。作者看到了万物的永恒;“有些东西任谁也改变不了它的”,譬如落日、雨燕、古柏,甚至“味道”,这都能激起他的全部情感和意蕴。那么,作者找到了什么呢?为什么“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呢?一方面“园子宁静”,作者心灵可以独处,便于散心,但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地坛蕴含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似喷泉般滋润着作者焦躁而不安的心,给作者精神的食粮。母亲则成为地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蕴含着母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想阻止但又怕待在家里出事。母亲那种宽厚、坚忍、毫不张扬的爱以及有意隐藏的情感给作者以极大的触动和感悟。至此,我们已无法明确,到底是地坛的博大宽容的胸怀滋养了母亲,进而抚慰了作者伤痛的心,还是母亲那耀眼的母性充盈着古园,连绵不绝,荡气回肠,无声无息的呵护着那颗敏感的心?母亲的苦难和伟大渐至清晰,让人心痛得流泪。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史铁生的生理是残缺的,但却在古园找回了心灵世界,重建了内心的完整。他面对良心的牵挂的呼唤,用良知忏悔了自己的罪责,用母爱夯实了自己精神的根基,并风雨无阻的迎接各种困难和挫折。
重新审视海德格尔对史铁生的影响,我们会发现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相似!它们在星空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永远召唤着后知后觉的人们去探索、感悟,触其冰山之一角,我们便会听到心灵震颤的巨响,这,将永远伴随我们一生前行!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5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演讲与论文集,1954
[3]史铁生.我与地坛,1991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文集荟萃,它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忏悔和无边的感激,也抒写了史铁生一生的感悟。书面文字质朴清秀而隽永,有如夏日一派葳蕤之景,读起来不失韵味,这样的文字似那潺潺的流水,着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书中描述了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岁――二十一岁时丧失了行走能力,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于是,他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也变得非常不稳定,甚至起了轻生的念头,但在一次次与心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克服了困难,跨过了无数的坎坷与艰辛,最终,母亲的离世使他幡然醒悟,地坛拯救了他的灵魂。在这以后,无论摔倒的次数有多少,他总是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
母性之光,爱的献诗
如果说阅读《我与地坛》,聆听到的是史铁生的心事,那么,在他诸多心事中,最让我忧伤的便是他述说母亲,这忧伤蓝得如这略带褶皱的书面,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地浸渍,在我心中荡起涟漪。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总是提到他的母亲,母亲的情深义重,是他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是他日后想起母亲时难以释怀的思念之源。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我的指尖沉沉地抚过这一个个文字,它们都带着灼热的温度,似噬人的火种窜到我的胸中,熊熊燃烧!我无法想象,那个身患肝病的“整宿整宿睡不好觉”的母亲,是如何在儿子面前小心翼翼不露痕迹地收藏起那无可言说的痛苦,将所有的注视和思索都给予了儿子!史铁生说,她何曾想过自己,何曾又对儿子说出过“你为我想想”,这是一位怎样伟大的母亲!她说:“咱娘儿俩好好活!”那个说过要陪他好好活的母亲却以死来启迪他对生命的思索,终于使儿子从自暴自弃的深渊中挣扎着找到出口,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
母亲的死如同夏日里一阵暴雨将他洗刷,洗去以前那个一蹶不振的史铁生,成为崭新的自己。而母亲并没有要求史铁生什么,只是希望他好好活下去。这最后的牵挂,也许是史铁生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曾问一个朋友他写作的初衷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为了母亲。’”史铁生确乎是受到了震撼的,别人认为幼稚的初衷,他自己却是想也没想过的,他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忏悔,所以他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纵然他再后悔也无法挽回母亲了。我已泪盈于眶,胸中只留下被灼烧的心痛的斑纹。
地坛之歌,灵魂的信仰
地坛,在那个喧闹大城市中的偏僻一隅,“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OO@@片刻不息。”春去冬来,那春天的草、夏天的虫、秋天的落叶、冬日的雪,变换的颜色、变换的声响,无不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旋律,正是造物主这些微不足道的创造却似一个个富含深意的文字开始在他心头一笔一画地书写,在这里他获得了生命的启迪和新生的力量。
他“走”进地坛,找回了自己!史铁生想“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是地坛,让他“一遍遍坚定了不死的决心”;是地坛,让他残缺的身体轰然迸射出“万道金光”!在那里,他还遇见了老夫妇、长跑的青年、唱歌的青年,这些他人生中的过客,却都似迷雾中一盏温暖的灯点亮了他原本黑暗而沉寂的人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即使是一个孤独者,即使失去双腿,但是只要记得“行走”,“走”进心灵的深处,总能遇到最好的自己!生命并不是没有色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生命描画幽深和炫彩。
史铁生的命运如此悲惨,但一旦有了信念,他便一路努力,一路坚持,终成为文坛名家。曾几何时,我也怀疑过自己是否有能力担任现在的职务,是否有能力为老师排忧解难。那种想上却又不敢上的踟蹰不定,那种害怕再一次失败的怯懦痛苦,我恨镜子中那个胆小的自己,恨那个将“竞选稿”三个字写了又涂、涂了又写的自己。
庆幸的是,我遇到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虽如我生命的过客,但给我的启示却是就算经历十年挫折也未必感悟得出来的。“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我愿意像史铁生遇着的长跑运动员一样,“他已经不跑了,年岁太大了,跑不了那么快了。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我愿意像史铁生一样“不能走远路,也要有一颗广阔的心”,我愿意再试一试。任何时候重新站在另一个端点来打量这个世界与自己,你都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其实这个世界,真正黑暗与可怖的只是人心,而真正的,世界上的寂寥之处又有几何?
任何事情都要勇敢去试一试,任何挫折都要勇敢去拼一拼。挫折过后又是每一次不同的感悟,在每一次感悟过后成长的你,都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成熟、更稳重。无人为你障翳风雨,你却变得善于拼搏。至此,你或许又会回头,转念思想你以前的光景,那必将是你的过往,而现在的你,已经脱胎换骨。正如史铁生在书中回忆的往昔,虽不美好竟也在时光的镜子中呈现出秋叶般的静美。
合上书,心中唯有一份疼痛和一份清醒。我祈求母亲原谅我,曾经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会是依偎她怀中的婴孩,竟不能察觉她的老去,竟不知时间早似一只小船儿已在我的疏忽中将她载向那模糊的对岸!
我开始顺着蜿蜒的航线带着懵懂和稚嫩走向这个世界,沿着长长的岁月做着五彩斑斓的幻梦。驻足在小溪边,看游鱼细石;奔路于绿茵铺地的丛林间,捉飞舞的蝴蝶。坐在凉风习习的场院,看流星从空中一闪而过;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沿着逼仄的胡同和伙伴们一起去读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挥动着鞭子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边牧羊边看水涨水落。看飞奔的骏马带着长长的缰绳从身旁一跃而过,搬着小板凳早早争抢位置漫长地等待着晚映的电影,听民兵连长以粗野的噪音咒骂着浑身瑟瑟发抖的地主……那时,我全然没有顾及到,史铁生已然回到北京,在街道做工的同时,双腿疼痛,他生病了……
我离开了悠悠长长的故乡,背着书包到并不遥远的县城求学。坐在教室里,打开课本,窗外百鸟齐鸣。读着桃红柳绿,任青春的年华在指间悄悄流走。读书的日子清苦而美妙,没有世事的喧哗,没有电闪雷鸣,只有那颗执着的心随着一行又一行的文字跳跃。当我围绕着偌大的操场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青春的时候,史铁生已经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
那是一个静寂得奇妙的午后,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摇着轮椅轻轻地漫行于北京地坛;而我正在浮华的岁月里摇摇晃晃地与无知相伴。那时,我只知道人间有着邪恶和罪孽,但并不知晓还有比这更为让人揪心的苦难。我把一本又一本的写着哲学的大书读完,顺着长长的甬道寻找思想和梦幻时,史铁生又摇着轮椅回到他的住处,他铺开厚厚的一叠雪白的纸开始写挚爱着的文章。我根本不知道,痛苦折磨中的他那时只剩下一颗悲苦的心和高贵的灵魂。
当高尚的灵魂居高临下地俯瞰芸芸众生,必然会产生伟大的作品。史铁生坐在窗前的桌子旁,用笔,不,是用心和灵魂,铸写着催人泪下的文字。那时,他每写一段,病痛的魔咒就会来打扰一次。有时,他不得不停下休息一会儿。不过,不可遏抑的情感和泪水冲决而出,汇成滚滚洪流在心的沟沟壑壑中流淌。他根本无法阻止飞舞的思想,任五月的天空里日月穿行,任穿堂的热风带来无数的燥热和喧哗。笔舞动着,文字如跃动着的精灵,感情和着血与泪染红了张张稿纸。当夜暮降临,万家灯火,商贩的叫卖声穿过温热流荡在空气中时,他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长长地吁了口气,然后眼前一片漆黑,他昏厥过去……
当在沉沉的暗夜睁开惺忪的眼睛,史铁生意识涩滞,想不起感情冲堤时的下午,想不起一沓沓和着血泪的纸张,想不起那篇叫做《我与地坛》的传世奇文。那时,我正在宿舍里做着青春的梦,那梦中充满了神秘和苦闷,我看到了茫茫的草原,听到了骏马呼啸的声音……
《我与地坛》走入人们视线的时候,我正站着偏僻的县城中学的讲台上讲课。其实,青春和幻梦本就同在,执着和刚强早已并行。随着阳光的纹路,我向听课的学生打开心扉,引导他们驾一叶扁舟行驶于知识的海洋。正在这个时候,《我与地坛》穿越潮湿和阳光,步入红尘,走进中学课本。此时,史铁生开始感动我的灵魂,为什么我们会用这种文字的方式在滚滚尘世相遇!
我忘不了那位叫做史铁生的作家,他用《我与地坛》向在黑暗中摸索着的我打开了精神和灵魂的大门。从此,沮丧不再,悲苦像飞动的蚊虫远离而去,泥泞和挫折顺着流动的河水消逝得无影无踪。我不止一次地在课堂上向每届学生诵读着这篇穿透力极强的文字,只读得荡气回肠,泪流满面;而那些感情充溢的学生也早已泣不成声。
避开尘世的浮躁,坐在清辉之下,想过往的岁月,脑海中不断闪现着那位叫史铁生的作家。他,以“铁”的意志和不可磨折的毅力,穿越人生的苦难,走向魂灵的彼岸。他,用纯洁的心灵和高贵的精神境界谱写着伟大的乐章,他,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无知昏眩的人们得到精神的洗礼。
如今,他悄然离开了给他带来无数灾难和痛苦的世界,匆匆又匆匆,来不及挥手,来不及诉说,来不及给我们这些热爱着他的人们道别。在冬天,他离开了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任凛冽的寒风吹过大地,吹落思念的泪水;任岁月幻化成朵朵梅花,映衬出他高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