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9: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聘任医师专业技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进行。各地区、各部门人事(职改)部门应区别不同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对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帮助企业建立和增强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内部机制,逐步完善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二、企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应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聘任,竞争聘任,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不再采取下达职数的直接控制办法,实行结构比例的宏观控制。由企业在首次评聘后实际形成的结构比例内根据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区分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性质,评价工作内容的繁简难易、责任大小,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个别企业如工作需要提高首次评聘后的结构比例时必须经上级人事(职改)部门核准。在合理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事职相符,人适其职,责权利统一。
四、对三线军工企业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从事高科技开发、承担国家专项重点任务以及重点技术改造的老企业,设置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比例可略高于同类工交企业。
五、对企业所属医院、学校等事业机构,应参照社会同类事业单位的办法设置适当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其他非主体系列一般不设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六、在《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修订以前,应严格控制经济专业岗位的设置范围,一般只在决策层和管理层评聘高、中级经济专业职务,并限定其岗位职数和比例。对大型工交企业,高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控制在工程技术系列同级岗位数额的5%以内;中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控制在工程技术系列同级岗位数额的20%以内;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高级经济专业岗位,中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比大型企业更少。
七、企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不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具备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能力、业绩、资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和相应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的。可以根据《关于职称改革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人职发[1991]7号)精神,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由上级职改部门组织,通过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少数企业单位的个别行政领导如有特别需要必须兼职的,应在限定的职数和结构比例范围内,履行所兼任职务的岗位职责,并报经企业主管部门和人事(职改)部门批准。
八、企业评聘企业技术职务应注重政治思想标准,着重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解决生产、经营、科研、设计、工艺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效益及贡献,不宜过分强调论文、著作。企业中少数成绩优异、贡献突出,虽不具备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的专业技术骨干,可由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业绩提出破格评审和聘任意见,经企业主管部门和人事(职改)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关键词】民族产品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学科 学徒制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22-03
随着社会对艺术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广西本土民族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探索新形势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贯彻和落实国家“十三五”文化规划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民族文化修养、产品造型设计知识、与工厂实践的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民族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再认识
(一)产品艺术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全新艺术形态。在当今社会不断变革,外来文化的涌入,网络媒体的传播,绘画、摄影、电影、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多元发展的局面下,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日益受到人们青睐,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交融,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除了继承自身的设计语言系统外,通过吸收民族元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新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叙述故事,描写生活,具有完善的叙事表意功能,还拥有出其不意的使用体验和功能,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的艺术形式。
产品艺术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包含平面广告、产品包装、材料与工艺、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设计心理学,产品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设计的范畴涵盖日常生活用品、家居用品、旅游产品、装饰品、电子产品等诸多方面。他的专业特点是实践性、生活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合,设计师主要针对产品的材质、包装、色彩、造型、功能等方向开展设计和研究,从文化,制作工艺及更深的层次进行设计创作和实践,从各种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比如,广西壮锦文化为依托的艺术形式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巨大,以远销海内外的壮锦壁挂、羽人图案壮锦布包、少数民族娃娃壮锦信插、壮锦蟒龙纹杯垫等产品为例,其新潮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视觉感受能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广西壮锦文化和习俗。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二维产品设计手绘表现、计算机三维造型、产品造型设计、制图与透视、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等。设计题材内容广泛,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科教、影视等,都纳入其创作范围。产品设计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的全新艺术形态已经形成。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技能的融合演进。产品设计是艺术与工艺、工程技术集合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他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强,有民族文化修养,有艺术设计理念,能将产品造型设计的知识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从事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一线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对传统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各种形态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以靖西市绣球领域专家“中华巧女”黄肖琴为代表的名师,制作的虎头小鞋、如意、香包等民族艺术产品以其传统手工刺绣色彩丰富,寓意深刻,题材广泛而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喜爱,但目前却面临着人才缺乏、题材单调、市场盲目跟风等问题,阻碍了传统手工刺绣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以专家黄肖琴为引领的教学团队,对传统手工刺C的纹样、色彩、材料等元素进行再设计,吸收高校年轻学生力量加入,挖掘出传统手工刺绣的发展潜力,实现传统手工刺绣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培养了大批年轻学生,掌握了平绣、堆绣等技艺精湛的绣球刺绣技法,而且运用机绣等现代机械化的开发和生产手段,批量生产绣球的衍生产品(如皮鞋、包、围巾、灯具等),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益,改善了传统手工制的缺点,更为重要的是寻找到了绣球类文化创意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民族产品艺术设计从不同的设计视角在现代化生产中融入传统元素,以开放的视野和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是现代科学与艺术、思想与技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趋势,绘画、电影、卡通、雕塑等各种艺术元素多元并存。加上计算机CG技术的应用,对民族产品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注重本土民族文化教学突出人才培养亮点
整合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院校教学实践方法,将民族产品设计与工艺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融入教学之中。它的亮点就在于对注重挖掘广西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将“感性―理性―实践―研发设计―获得报酬―回馈社会”的理念全面整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服务民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为立足点,深挖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设计各环节作为学习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现代教学模式,研究既符合当前现状,又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实施产品设计开发的民族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实施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品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绣球、壮锦、铜鼓习俗工艺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与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改良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相配合,自主设计开发与民族习俗相关的衍生文化创意产品。探索现代学徒制及大师工作室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相关工艺大师作为教学导师引入学校课堂,与相关单位企业合作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二)建设“技艺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探索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开发,改进调整现有课程结构,推进民族文化相关专业课程创新发展。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设有美学、设计学、设计概论等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的培养课程,还有专项设计的训练和材料与工艺等方面的知识类课程,既注重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培养,也注重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另外,结合民族特色,开发设置民族传统工艺、民族传统工艺实训两门针对性专业课程,与合作单位/传承人合作教学,开发打造民族文化产品特色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生学习基础课不分专业方向,进入工作室以后再分专业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参与工作室、工作坊、企业的课程与项目,由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进行多类型的研究、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为人处世经验和民族文化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不断充实。 三、“工作室制”和“学徒制”集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工作室这种源于西方的工作和学习形式,是集合资源的最好工作形式,它由企业或行业专家牵头,在培养人才、项目研发、服务社会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和主要作用,越来越吸引更多的学校的关注以及深入贯彻与落实。学生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工作室技艺精湛的大师在带徒传授方面经验丰富,以专业为桥梁,以产品项目研发为核心,吸引了更多的学校的关注以及深入贯彻与落实。学徒制是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建成有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建的艺术设计师资团队。校外专家负责做好大师工作室的管理、营运、专业建设、教学、研发设计、产品实践、样板制作、生产采购、参观交流、师资培训梯队建设等工作。校外专家每年为工作室争取5个以上企业运营设计项目,并指导老师和学生完成项目设计,每个企业师傅可以带多个徒弟,也可以自己考核和甄选徒弟,教学实行优胜劣汰制,指导学生实训学时每年不少于216节,同时负责培养相关专业的师资,指导他们申报相关课题、撰写相关论文、参加教学技能竞赛,申请专利等。
工作室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靖西壮锦厂厂长李村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中华巧女”黄肖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灯饰设计专家叶勇进等人为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师和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这些合作企业、作坊的“大师”均能够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充足的企业师傅资源。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为主力,定期选派人员到相关院校及合作单位培训和顶岗实践,不断培育和完善“双师”“双能”队伍。
(二)“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师傅遴选弟子,因材施教,根据项目来建立作业和考核机制,相比传统的艺术专业教育是具有相当优越性的,师傅在教学中将项目设计成为教学任务,通过亲自传授技艺,小规模的讲解和示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傅带学生到工厂、企业等一线工作场地实习、考察、参与工厂项目,与企业深度合作,让学生熟悉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艺加工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工作经验都得到丰富。
四、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
(一)“院校+企业+工作室”三者联盟的合作教学模式。院校与企业、工作坊无缝对接,院校与入园企业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对接、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企双方建立机制共建、人才共育、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紧密关系。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特色是积极与相关企业、民间组织开展战略合作,创建工作室、企业、院校三者联盟型的合作关系。院校将工作室的空间延伸至更多的生产间、作坊、工厂和真实工作平台,企业工厂也进入校园建立培训基地,各个类型培训基地交替使用,院校师生参与的学习是企业活动,活动的成果也是培训基地的教学内容。
通过校企共同建立的方式,引入先进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理念、方法和最新的材料与施工工艺,使工作室成为企业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校教师的培训基地。通过技术带头人家传或团队工作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技术、遴选弟子,指导完成工作室的项目。让工作室发展势如破竹。学徒的学习、实践、工作紧密联系,场所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坊,和企业,课程作业、考核均与企业的项目研发结合,与比赛结合,学徒参与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项目设计和独具创意的民族产品研发。三者联盟的合作模式将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学校和企业联合招工方式。学员具有既是“学生”又是“徒弟”的双重身份,实施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招工渠道。一是招生即招工,主要针对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采用教育主管部门允许的自主招生形式,与合作企业一起设定招生标准,自主组织招生考试、自主进行招生录取的“三自主”考试招生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一进入学校,就开始进入企业带薪学徒。二是招工即招生,主要针对同等学力企业职工。企业新招收的熟练工人,在进入企业上岗之前,全部安排进入职业院校接受企业文化等岗前培训;招收的非熟练员工,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并根据员工意愿,选择就读,修满学分后职业院校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与企业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采用学徒制形式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
五、真实的产品设计研发带动教学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环江韦氏民间铜鼓铸造厂合作,共同设计研发铜鼓及相关衍生文化创新创意产品,企业的项目参与学校的教学环节,学校参与企业的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开发、(电商)宣传推广销售环节。开发校内专业相关项目进行市场推广,对外承接专业相关项目,开展社会服务与培训开展专业相关业务拓展。民族文化产品特色课程与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改良设计、毕业设计和学生技能大赛等教学环节联结互动,以真实项目促进教学,比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锻造技艺”传承人韦启初兄弟为代表的专家,除了铸造铜鼓产品技术精良,工艺领先,在调音、铜料等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并取得成功外,还紧密围绕铜鼓及相关衍生产品展开创新创意设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有铜鼓装饰画、时钟、吸顶灯、鸭舌帽等作品及铜鼓旅游纪念产品。毕业生以各具特色的作品展现了创新设计观念,独特产品工艺和完整设计过程。学校与企业合作,将毕业生做出的成品进行展示并推向市场,为地方经济服务。
总之,广西民族产品艺术专业致力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广西民族文化修养,有设计艺术理念,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产品,能将产品造型设计的知识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有机结合,进行产品造型改良设计和创新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学校成为企业研发场所、人才培养摇篮以及高校教师的成长基地,既尊重了专业的特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又为学校和企业节约了培训时间,增加了课程的特色,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凌柯.对艺术院校美术写生教学的探索[J].美术大观,2006(8)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是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妇产医院,目前有大石桥本部、秦岭路院区和宜居健康城医院三个院区。医院承担全市十区六县(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妇女围产保健、妇女两癌普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危重症救护、新生儿危重症救护、腔镜培训等工作。
开放床位600张,临床、医技科室33个,在职职工116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7人。年出院患者3.5万人次,分娩婴儿1.4万余人,门诊量80万人次。
医院学科实力雄厚,为全国妇联、国家卫计委“心系新生命”项目单位、国家卫计委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流产后关爱(PAC)”示范医院、卫计委新生儿健康促进合作项目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河南省智力残疾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专科特色突出,妇科、优生遗传科、新生儿科、儿童康复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优生遗传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产前筛查医学重点实验室”;妇科产科手术学、新生儿科为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护理学为郑州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设有“郑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郑州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郑州市优生遗传产前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产前筛查中心”、“郑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郑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郑州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服务人群覆盖中原地区,妇产科超声、胎儿四维筛查、优生遗传等在全省享有盛誉。
为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现面向全国诚聘专业技术人员91名。
一、博士研究生
(一)招聘条件
1.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2.主要专业:妇产科学、儿科学、生殖医学、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专业)、病理学、临床医学;
3.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二)待遇
1、通过郑州市人社局公开招聘可办理入编手续;
2、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积极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问题。
3、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4、享受医院人才政策:面议。
二、应往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一)招聘专业及条件
妇产科、儿科、儿童保健、儿童康复、护理学、重症医学科、生殖医学、人类生殖胚胎、生物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诊断、病理学、医学检验学、眼科学、视光学、耳鼻咽喉科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211、985院校、有执业证书、有规培证者优先。
(二)待遇
1、一经录用,办理人事手续,缴纳五险一金。
2、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三、本科学历及实用性人才
(一)招聘专业及条件
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本科统招全日制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211、985院校有执业证书、有规培证者优先;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大专以上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有科室管理经验者优先。
(二)待遇
1、一经录用,办理人事手续,缴纳五险一金。
2、享受“智汇郑州1125”人才政策:(1)在郑首次购房给予2万元购房补贴;(2)新引进落户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四、助产、护理岗位
招聘条件
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起点统招全日制),年龄35周岁以下,有护士执业证书,二级以上医院有助产、麻醉护理、重症监护工作经验者优先。
五、财务
高级会计师、有二级以上医院财务工作经验者优先。
六、报名方式
(一)网上申请
有意者请登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zzfybjy.com/InfoWeb/Index.aspx),点击“新闻动态”“人才招聘”下载填写《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报名简况表》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邮件的主题、附件名称统一使用以下格式:姓名-专业-学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认证电子注册备案表》)、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论文及科研成果奖励等相关资料的扫描或高清照片,发送至邮箱。
(二)资格审核
1.根据收到的报名简历进行筛选与资格审查。
2.条件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三)面试考核
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七、注意事项
1.请应聘者保持电话畅通。
2.所提供资料必须准确真实,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应聘及录取资格。
联系人:翟老师、吴老师、李老师
1.1医药卫生“双师型”素质认识上的误区
“双师型”即“教师资格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兼备,其含义是不但具备教师的任教能力,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而且具备岗位实训的指导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等。
对于医药卫生高职院校而言,其“双师型教师”的界定除了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外,尚有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护士执业证书等。就执业医师而言,1999年以前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可以申请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1999年以后的许多教师虽然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但并未经过临床的专业培训,甚至对临床诊疗现状并不了解,故存在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并不等价的问题,以此为依据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亦值得商榷。“双证”即“双师”的认识,使得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盲目投入考证行列,结果出现所考内容与教师自己专业并不相关,甚至出现为证考证、以钱买证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工作的导向。
1.2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资源相对匮乏
医药卫生类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因而师资资源相对匮乏。随着学生的扩招,专业教师的紧缺成为突出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师生比超过1∶20,有的甚至达到1∶30以上,因而专业教师周学时达12节以上,个别教师达24学时。一些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重视基础理论的提高而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的在校教育而忽视实习期间教育,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影响了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时间,从而使专业教师虽然具有“双证”及“双师型”教师的资格,但教学的内容与临床的专业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
1.3医药卫生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补充存在矛盾
高职高专院校在师资培养上经常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课,根据专业需要,组建一支具有流动性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队伍。但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卫生高职教育的误解与歧视,加之高职院校教师薪酬待遇又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卫生高职类院校人事制度不健全、不科学,许多高职院校的用人自受到束缚,人员流动困难。
1.4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双师型”不尽合理
由于我国高职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职称结构上看,表现为低级职称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且绝大多数为副高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以本科为主,硕士较少,还有部分为专科学历,而这意味着这部分“双师型”教师学历不达标。职称和学历层次的普遍偏低,使得能够带动和带领其他教师及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缺乏,难以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这成为制约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5医药卫生高职“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尚未建立
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是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阵地。而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培训基地主要为附属、教学医院和制药企业。但不少专业教师未能深入至临床(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使教学工作理论与临床(企业)实践不能充分结合。
2.加快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以示范高职院建设为抓手,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构建“五项工程”的双师队伍保障建设和评价考核体系,充分利用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合作企业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在院企建立“互聘共培共用”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双师双岗”、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师队伍。
2.1“双师双岗”队伍建设的保障工程
2.1.1组织保障
把“双师双岗”队伍建设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大事来抓,成立三级层面的建设领导小组(图1),其中管理办公室设由学院分管院长、医院分管院长/企业生产经理担任主任,由组织人事处长、教务处处长、医院科教科长/企业生产科长担任副主任,系部主任、副主任和医院科室/企业车间主任、副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教学管理办公室或专业教师实践管理办公室(各设教学秘书1名)承担具体事务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及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师专业实践任务的落实和专业实践质量监控,保证双师教师的培养和合理使用,教师和专业人员同时接受学院与医院/企业的双重管理。
2.1.2制度保障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明确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素质要求和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要求系部做好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的部门规划,并根据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四个观测点,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认定的必备和资格条件、认定程序和待遇等四个方面进行制定。并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优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结构。
图1 双师双岗建设的组织保障图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2006年下发的《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的通知(苏卫医〔2006〕76号),其中“5―2―1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符合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要求;教师被高等医学院校聘用,取得教学职称”。制定《双师素质校外教师评聘与管理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吸引来自医院(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经验和专业技能,在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讲授能力的前提下,鼓励在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教学职称,充实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2“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双岗”共培共用工程
应完善《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并完善“双师素质”认定条件,建立持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长效机制。
将“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纳入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的管理体系中,制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建设的各项配套措施,每半年一次组织教师分批进入医院(企业)锻炼,要求青年教师入院后三年内参加不少于六个月的医院(企业)的专业实践,并建立“师徒”的帮扶关系,医院(企业)技术骨干为负责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提高的师傅,双方共同学习、不断提高,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助理工程师等职称的晋升。
制定《教学骨干专业实践管理制度》,促进教学骨干完成挂职、顶岗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病例材料、图片与视频录像,以充实课堂的教学素材,为学生的实训课做好软件准备;每半年组织一次“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单位和参与人员进行交流研讨,促进从理论的角度解释生产实践中的各项工作和事务;加强调研工作,深入医院(企业),在现场参观、考察生产实践的具体流程,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与研讨;提高个人能力、素质、技能,调研学院专业、课程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并为教师参加各种技术资格考试提供便利,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业余自学,取得与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资格,完成在临床/专业方面的职称晋升,即主治医师/工程师、副主任医师/副高级工程师。
2.3“校外兼职教师”的“双师双岗”共培共用工程
根据苏卫医〔2006〕76号文,通过《双师素质校外教师评聘制度和奖励办法》和《外聘教师教学职称评定办法》,积极探索校院(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健全校外教师的选拔准入机制,建立“兼职教师”的管理运行机制,将校外骨干教师培养和知识持续更新融入兼职教师建设工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根据医院(企业)单位发展的需求,对其青年医生(技术人员)在学历提升、岗前培训、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富有成效的合作,并通过“帮扶结对”,促使其在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完成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和助教职称的晋升。
技术骨干培养方面,积极与医院(企业)单位共建研究实体有效支持医院(企业)单位相关学科的建设;共建办学实体,通过学生在第一学年打好专业基础后,第二学年专业课的教学直接安排到医院/企业,增强其教学能力,使学生能直接面对服务对象;为医院(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难题,促进了新技术推广;并通过“导师制”的方式,助其在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有所建树,完成学院讲师、副教授等方面的职称晋升。
院(企)专家共培共用方面,学校聘任在医院(企业)中有较大影响力、技术水平高的专家为学校的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客座教授或专业带头人,建立“一对一”的帮教模式,专业教师为医院(企业)人员的教学“导师”,负责向其传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双方共同学习、不断提高。每两年评聘一次,颁发聘书并明确任期目标,学院按照不低于教授的标准发放津贴。
学院把推进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加强与医院(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学院新建成的生物医学科研平台等实验室资源和医院(企业)丰富的病例/生产资源,共建科研实体,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开发、专利申请等多种形式的密切合作,努力使学院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和强大源泉,促进医院(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4双专业带头人建设工程
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和功能,由7至13名本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由相关的行业协会会长或该行业的权威专家担任,学校该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担任副主任,并指派1名专业教师任秘书。制定《专业带头人参加专业实践的管理办法》,促进专业带头人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课程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提高,并通过在医院(企业)的实践取得相应的主任医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提出了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设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院校研究项目(yxyj2016003)。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多科性的称作大学,单科性的称作学院。在这里,大学与学院并无层次高低之分,只是多科与单科之别,其培养层次均为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律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是一个相当庞大而且复杂的院校群,包括一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1]。
2014年2月,国务院正式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方向,也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2014年,教育部在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试点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 [2]
二、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
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路径如下。
(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组织教师到相关岗位进行培训、学习和锻炼,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或挂职顶岗。
(二)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技能人才或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三)到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行业、企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形成质量较高的考察调研报告。
(四)实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培训。
(五)鼓励教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执业资格等证书。
三、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各大院校的主要实施路径
(一)西安××学院主要路径
1.送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或组织的相关岗位进行培训、学习和锻炼。
2.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使教师在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中提高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
3.到实训基地学习,观摩工作(生产)流程。
4.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实践工作经历、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黑河××学院主要路径
1.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全过程参与教学、教研室活动。
2.应用类专业教师到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行业、企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形成质量较高的考察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到行业、企业单位、校外重点实验室、校外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的具体岗位顶岗。
3.公共课和思政课教师针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三)重庆××学院主要路径
1.学校重点引进在国内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高技能人才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的专家;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具有3年及以上企业、行业工作经历的技能型人才。
2.实行专业教师顶岗工作制度。
3.实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
4.实行校企合作项目研究支持制度。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双方在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念与实践上存在分歧
校企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实际举措上有诸多分歧,制约了双方协同效应的发挥。高校倾向于追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倾向于追求协同创新的经济利益,如技术创新成果及其商业转化等。这些分歧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导致难以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实现良性互动与互利共赢[3]。
(二)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存在制度障碍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但由于对这些兼职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相对较少,兼职教师在高校中被边缘化,自我认同程度不高,工作动力不足。另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加上其投入到教学中的时间与精力比较有限,与学生缺乏深入沟通,整体教学效果欠佳。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对于到企业锻炼的教师来说,很多高校并未明确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的责权利要求,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缺乏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教师对教学实践与科研应用等方面的实际贡献难以得到公正、客观、有效的衡量,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的工作量与劳动报酬难以准确测算。
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科研导向性过强,“重科研轻技能”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教学和科研的数量,忽视了实践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水平等问题。一些欧洲国家把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做了比较好的区分,而中国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到学校层面还缺乏一个将应用技术研究分类指导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上,没有针对性的政策,很多实践能力很强的教师,却因为制度上的原因一直无法晋升职称[4]。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改进的思考
(一)加大引进力度,拓宽引进渠道,丰富兼职人员的引进手段和管理方式
有针对性地深入高水平学校、对口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引进学校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将“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通过聘请大中型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外聘兼职教师、短期聘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柔性”引M形式,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社会效益和对学校事业发展的贡献。
(二)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成长体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转型
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成长体系,提升青年教师层次和水平。依托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国外访学进修或参与合作研究,逐步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坚持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挂职锻炼,分期分批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进行工作与实践,更加深入地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方法。
(三)启动人事制度改革,转变评价激励机制
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文件,将工程锻炼与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相挂钩。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转变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将生产实践、生产指导、专利发明等纳入考核范围,通过考核内容的转变引导教师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对教师科研的考核侧重于应用型研究,把教师的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水平纳入教师的考核体系。加强产教融合,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培训、挂职锻炼,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工作经历,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构建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化和技能化,不仅需要教师本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努力向双师型教师标准靠近,同时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的宏观设计和制度保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优越的条件,营造浓厚的成长氛围,加速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队伍的成长[5]。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02):42.
[2] 汪一丁,王伟英.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2):63-65.
[3] 朱冰.“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与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 (23):110-112.
这,唯有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望历史,才可以彻底的知晓。
一位盲人按摩师的故事
盲人周立昌是一位出色的按摩师,他一直梦想着能取得医师资格,进入医疗机构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是有关的培训和考试制度,和视力障碍一起,共同形成了他成为职业医师无法逾越的障碍。周立昌有自己的按摩院,但他希望能够真正以“医师”的身份继续自己的事业,为此他参加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的盲人按摩大专班,并曾在上海一家医院的推拿科实习,但这却是“悄悄地进行”。周立昌说,他认识很多盲人朋友,按摩技艺相当出色,也很想通过相关考试进入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按摩服务,但他们都知道“现行的政策很难让盲人按摩进医院”。
2009年5月11日,国家四部门召开《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新闻会,宣布由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将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盲人医疗按摩客观实际而研究制定,旨在加强和规范了盲人医疗按摩活动,保障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和患者双方合法权益。
“一波三折”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政策的坎坷之路
盲人按摩是我国盲人实现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我国共有15万视力残疾人从事盲人按摩工作,其中有3万余人属于医疗按摩人员。这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大多从我国60所大中专院校中设置的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毕业,接受过医疗按摩的专业教育。进行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的“医生”在身份界定上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为了更好地管理与规范盲人医疗按摩,更好地维护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与患者的权益,中国残联与相关部门一直谋求解决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合法行医资格,着力制定相关的法规。
第一次波折,《执业医师法》未将盲人医疗按摩纳入管理
1997年8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联共同印发的《关于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从医性质、职责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条件,但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盲人却因视力障碍等因素影响,一律无法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导致的结果是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虽然实质上从事着医疗按摩活动却无法取得执业资格。一位多年从事盲人医疗按摩的视障朋友说,不是我的水平不够,不是我不想取得医生身份,而是根本不允许盲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次波折,2004年夭折的《盲人医疗按摩师管理暂行办法》
在中国残联的不懈努力下,卫生部、原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经多次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在保证盲人医疗按摩的医疗性质、医疗范围、职称系列不变的前提下,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师管理暂行办法》对其进行管理。但在2004年,《暂行办法》即将下发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因《暂行办法》对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注册、认定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行政许可,而又没有上位法依据,所以未能实施。
转折,2009年《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正式颁布
2008年,修订后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将保障盲人从事医疗按摩活动权益的内容纳入其中。同时,针对解决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业问题,国务院领导作了重要批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四部门从实际出发,在广泛听取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充分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并了《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
十一年 终有所成
――访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王建军
“我一定得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就“盲人医疗按摩”的法律政策问题和有关部门磋商了3年后,王建军在中心就职主任,在王建军任职8年后,一部《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终于出台了。11年的时间,一件件难事解决,一个个目标达成,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这个问题,却是一波三折。人员流动,责任不变。对于“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出台时经历的艰辛,王建军不愿多谈,但那爬上这个中年男人脸颊的皱纹,无言地见证了这一部“办法”出台的艰难。
王建军始终有一个信念,这事能成――不管等多久,不管多艰难,这件事情一定能办成。因为那些经过三四年专业按摩学习,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盲人们,那些有着十年八年按摩经验,治愈了无数患者的盲人们,理应成为一名具有执业资格、被国家法律认可的医疗从业人员。数年间的“磋商”、“会议”、“研讨”、“调研”,听起来枯燥贫乏的词满载着盲人按摩师的希望,但也许多等一年,便会多一些人失望。
“如果不能成为医生,如此艰苦的学习对一个盲人而言有什么必要?”
出台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的名称内藏玄机,“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原来是“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管理办法”,但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在研讨时把“人员”去掉,别小看这一个词,这可是解决“医疗按摩人员”与“医疗按摩机构”两个大问题的关键。王建军讲,管理办法不应只管理“人员”,还应该管理“盲人医疗按摩所”。起草磋商“办法”时,王建军要达到“三个不变”,戏称就是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即:盲人医疗按摩的“医疗性质”不变,第二是待遇不变,第三是执业范围不变。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9月1日开始实施,配套的管理办法就会逐渐相应出台。王建军对《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的实施前景非常乐观,他说,这个管理办法不仅能够推动盲人就业,更是盲人特教事业的助推器。过去盲人的普遍文化层次偏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好学历”与“好出路”之间的矛盾。当一个盲人学生经过中专三年、大专四年、本科五年的医疗按摩学习毕业后还是做保健按摩师,而一名保健按摩师经过3个月免费培训就可以完成!这势必会造成特教学校不容易招进盲生,进而造成盲生特殊教育工作的萎缩。从另一方面看,在学校经过多年学习的高学历盲生与经过短期培训的盲生就业出路一样,本身就是对已经非常珍贵的特教资源的一种变相浪费。“管理办法”的出台,终于还了盲人医疗按摩师们一个“名分”,乐于接受高学历教育的盲生会因为这部“管理办法”的出台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未来工作的天地非常广阔”
“管理办法”实施后,经过专业医疗按摩科班教育的盲人会有三个主要就业方向,第一是设有中医按摩科室中的医院就业; 第二是自主创业,开办盲人按摩所; 第三是各地方残联自主兴办或者合办按摩医院,这也是盲人医疗按摩就业的主要方向。兴办按摩医院之所以成为主推就业方向,是因为按摩医院可以争取纳入国家的医保体系,换句话说,保健是少部分人的需求,医疗是大众百姓的需要,就此来看,医疗按摩将来的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现阶段依旧未能解决盲人考取执业医师的问题,这也是盲人考取医师资格存在着种种现实问题,比如如何帮助盲人通过X光片诊断病情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矛盾会随着辅助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得以解决,我们也要相信,未来的某一天,“盲人医疗按摩所”会变为“盲人医疗按摩诊所”。
医疗按摩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按摩师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体力。看看一个医疗按摩师的手指关节你就能够感觉到,这项“健全人中医师不愿干,盲人按摩师干不上”的职业,需要怎样的付出。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
解读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20条,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业资格、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条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聘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要点1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属于卫生技术人员,盲人医疗按摩应当在医疗机构中开展,在医疗机构中从业应符合规定条件
《办法》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残疾人联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管理盲人医疗按摩;明确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属于卫生技术人员,盲人医疗按摩属于医疗行为,应当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盲人,持设区的市级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审核同意证明,可以申请在医疗机构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
(一)本办法前,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二)本办法前,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及以上学历,并且连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两年以上的;
(三)本办法前,在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满15年的;
(四)本办法前,在医疗机构中连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两年以上不满15年,并且通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
(五)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及以上学历,并且通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
《办法》明确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组织,并制定考试办法。具体实施由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负责。
要点2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须经地市级残联审核合格后,方可到医疗机构中从业
《办法》对盲人欲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按摩活动应具备的条件做了规定。凡符合条件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持设区的市级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审核同意证明,即可申请在医疗机构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规定了在医疗机构中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范围以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要点3
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需具备相应条件
《办法》明确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按规定可以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规定了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应具备的条件、诊疗科目为推拿科(盲人医疗按摩)、开展业务的范围、注销的情形。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开办人应当为盲人医疗按摩人员;
(二)至少有一名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5年以上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
(三)至少有一张按摩床及相应的按摩所需用品,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四) 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装订成册的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盲人医疗按摩技术操作规程;
(六)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七)有设区的市级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同意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证明文件。
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注意事项:
盲人医疗按摩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并收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聘用非盲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的;
(二) 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的;
(三) 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四) 开具药品处方的;
(五) 设床位、药房(柜)的;
(六)《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七)不具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的。
要点4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 制度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实行 医学本科教育,授予医学学士学位;1978年我国开 始招收医学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8年,试办七年制医学教育;1998年,试行临床医 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 专业学位;2001年起,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等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实施临床医学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 旨在培养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现行的执业医 师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之间却一直存在 着矛盾,导致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现行 《执业医师法》存在冲突,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 训练面临违法行医风险。1999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 《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 位后,必须在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 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 床处方权。所有医学本科生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 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 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无法独立担任住院医 师工作,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 训练与培养在医院很难进行。
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矛盾。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特有阶段,是指医学专业毕 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认定的培训医院接受以 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的阶段。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 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 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 期间会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训 练,其训练目的、方式等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本 相同。但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由不同的部门主管,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临床医学 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不 统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接受的临床技能培 训得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门的认可,研究生 毕业后仍然需要按照卫生行业要求重新参加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造成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 导致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临床医学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等同于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做 法,偏离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立的初衷。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2001年,上海市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新模式,即由过去的“5年住院医师”改为“3+X”培训 模式。第一阶段“3”也就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的 前3年,接受通科教育和培训;第二阶段“X”就是专 科培训,最后达到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这个“X”时 间长短随各临床专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而不 同。2010年,上海市正式开展统一模式、统一准入、 统一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将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岗位 聘任和临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全 市各级医疗机构从当年开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经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行业覆盖的历史背景下,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启动了教育部批准实施的 23项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的“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改革重点是将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紧密结合。
1. 模式创新,构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 “5+3”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上 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提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 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 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从而在 国内首次构建了将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 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在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 系中,医学生完成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后,一部分毕 业生选择考研攻读医学科学学位,但绝大部分将进 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 考核通过后,取得普通专科执业资格,称为专科医 生,其中一部分医师直接进入社区或者二级医院工 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医师希望在大医院做“分工更 细”的专科医生,比如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入亚专科规范化培 训基地继续学习,这被称为“5+3+X”。
2. 观念创新,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的“双重身份”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是以“行业人” 身份接受培训,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及劳动合同,劳 动关系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培训结 束后合同自然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培训期间计 算工龄,按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发放基本工资和 绩效工资,其水平高于当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入职 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训期间依法参加并享有养 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
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 革试点中,对于那些参加全国统考被高校录取的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被招录 为“住院医师”的同时,以定向身份获得研究生学籍, 即获得了“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
这种双重身份突破了医学本科毕业生只能在就 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传 统观念,为本项目在试点过程中的培养机制和管理 体制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临床医学 “5+3”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 接,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 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 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结合。
3.机制创新,实现了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接医学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既要 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 有规律。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经验来看,临床医师作 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其 培养必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 阶段。其中,院校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辅以临 床实践;毕业后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培训,并通过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制度加以落实。
因此,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招生招录、培养培训、学位授 予与医师准入等方面实施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医学 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成为推动临床医学 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在制订 研究生招生计划时,按照“需求导向”原则,根据上海 市每年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人数,合理确定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 2010年,上海市根据临床岗位需求和培训医院能 力,采取医学毕业生自行申请、培训医院择优录用的 招录方法,实际招录住院医师1830人。其中本科生 517 人(占 28.2%),硕士生 1105 人(占 60.4%),博士 生208人(占11.4%)。因此,上海市确定在2010~ 2012年之间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为500名;并且计划2013年 扩大该项目招生计划数,逐步减少包括本科、硕士和 博士层次非本项目的住院医师培训招录计划。在招 生录取过程中,各高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 结合住院医师招录,共同组织研究生入学复试。推免 生直接进入复试;对参加全国统考者,根据考生初试 成绩和个人材料确定差额复试名单。复试主要考察 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专业英语、综合素质(医德医 风、心理素质、思维表达)等。
(2) 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 结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本 项目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住院医师不脱离临床规范 化培训的特征。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 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等课程组成,所有课程均以上 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其中,专业基础 课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完全一致;专 业理论课由上海市统一组织各培训医院根据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 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 识。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没有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 对于临床能力没有强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时 间完成课程学习(脱离临床培训6个月以上),有些 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医学科学学 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 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而本 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必须严格 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临床 培训专业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 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 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 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学科。 在专业学位论文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涉及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 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医学院校的导师常常安排自己 带教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础 医学研究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 研究生一样发表SCI论文等。而本项目专业学位硕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 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 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等同于医学 科学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做法。
(3) 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 结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完 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取得资格 证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规定的临床轮转, 通过各培训单位按照规范化培训考核要求进行的各 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包括各科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 结业综合考核),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 格证书;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以获得 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过学位委员会评定,达到授 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者可以获得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本项目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如果 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两次临床能力年度考核 不合格,将被停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取消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
4.制度创新,“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 业医师资格之间的矛盾。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全过程“三个结合”的基础上,本项目实现 了“四证合一”,即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 院医师)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证书、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 究生毕业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 “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在医师培养过程中 的院校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培训两者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 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 求。通过“四证合一 ”的制度创新,培训医院将组织本 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参加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 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培养所面临的违法行 医风险;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实现了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 床技能培训完全达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 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方案的 实践创新
本项目改革重点是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这就对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方 式和培养方案提出了实践创新的要求,即所有课程 教学都必须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
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课程由公共课程(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公 共科目)和专业理论课程等部分组成。专业基础课程 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教学结合, 专业理论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 临床专业理论教学结合。表1是上海市“全科医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的课程设置。
2.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 本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 课程学习,需要在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因此,必须将原来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中上课(脱离临床规范化 培训)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为以“网络化课程” 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上海市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出发,探 索了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课 程制作成网络课件挂在上海市“好医生”网站,供临 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根据个人情况选 择学习时间和进程。
目前,上海市已经完成了政治、英语、临床思维 与人际沟通、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 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循证医学等公共课和专业基础 课(公共科目)的网络课件。目前正在建设临床医学 18个二级学科54门临床专业理论网络课程(见表 2),每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含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 学科前沿三门课,要求有教学视频或音频加PPT,技 能课要有示范操作视频。
本项目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 究生通过以上“网络化课程”的学习,共同的体会是 本项目网络课件和教学方式既适应了 “住院医 师”特殊群体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学习的特点,也保 证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高水平和 现代化。
3.以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培养方案本项目培养方案和以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 重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严格按照《上 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 练,完成临床培训轮转。为保证临床培训质量,上海 市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 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量监控体系。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以 培训过程考核为重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 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职业 道德、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学伦理、人际 沟通技巧等。具体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住院医师)通过临床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医德 医风,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技 术;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等;学会门急诊处理、 危重病人抢救和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技能。
四、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
1.设立机构,协同创新上海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实施临床医学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 合的改革试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业、 高校、医院形成合力,确保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 了教育卫生部门的良好合作机制,出现了教改推医 改、医改促教改的生动局面。
机构人员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教委、 卫生 局、各相关高校、培训医院共同参与的临床医学教育 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由上海市教委 和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大学分管校长组成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 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共同组成专 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学位 办、卫生局科教处、大学研究生院、医管处和培训医 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在 项目试点过程中,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具体 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 的各种问题,协调各高校执行上海市的统一规定。
2.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由上海市教委立项、复旦大学牵头、其他高校和 医院参与,2010年以来项目工作小组完成了 4项课 题研究:“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实 施细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专业学 位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评价 指标体系和论文标准”。
根据《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准确把握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 重身份”,工作小组具体制定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 施办法》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 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实施细则》由下列操作性管理文件组成并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上海市医学专 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 合试点项目全国统考招生简章》、《上海市医学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试点项目推荐免试生招生简章》、《上海市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定向培养协议书》、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 指导性培养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管理实施细 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3.质量为本,加强督导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实施过程中,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招 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即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生源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 核评估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住院医师)学位论文标准和评审指标体系、上海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指导教师 遴选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都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本。上海市始终坚持把 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这项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 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培训医院的指导教师、管理 干部和行政领导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各培训医院的 管理和带教水平;组织临床学科专家和管理专家对 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检査督导, 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一、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问题
(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近几年,我国对高职教育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改革,高职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由“扩招”前的6%,如此大的增长基数,也直接或间接起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在12、13、14年录取率分别是:75%、76%、74.3%,录取学生人数基本都是694万左右,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更多的人享受到高等教育,为实现和谐素质社会添砖加瓦[2]。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应注意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也要小心全面化解高校学生就业过剩,更应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高职教育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总供求关系新变化,从而科学客观的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如此大规模的招生。高校为保持高职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应多思考定位,资源配备等新问题。
(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含金亮存在质量化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影响下,个别人往往划拨学生分为两拨人:“好学生,坏学生;学习好等同于好学生,学习差等同于坏学生”。而社会舆论,也是将高等教育比作次等教育,甚至在潜意识中认为职业教育只是让普通教育的“落榜生”有学可上,以便延缓就业、支持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加上与本科教育相比,国家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高职教育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应当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毕竟,我们主流思想还是看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这一心理定势很难在短时间改变。高职教育面临现行与有限资源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国家希望通过高职教育延缓一部分进入社会,减轻就业压力;一方面,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增强社会生产力。目前,高职教育设施配备不全面,财政投入有限,使得高职院校与本科教育存在极大的差距,学历方面更加有悬殊。
(三)教学资源不足,设施不全面,教师经验缺乏
由于政府政策教育投入偏向于普通教育,造成高职教育资金单一,办学经费严重短缺,高职教育的宗旨是重点培育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实验室设备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力。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近年新批立的院校基本没有新财政投入,导致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步入深水区,面临“不足、挑战、缺乏”的特征。目前情况来看,培育人才与教学设备走入“死循环”。越是设备陈旧,设施不齐全,越是招生少;招生越少,越是没资金采购更换设施,越是如此,越是糟糕[3]。只有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这种情况给予重视,对教学设施配备的速度和必备的种类给予优先处理或批复,使高职院校的实验设施真正做到齐全化,为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供必备的硬件基础。高职院校的教师储备也是处于匮乏阶段,尤其是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的骨干老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
(四)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水平达至“双师化”
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千万人才的重点,也是整体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自古教育由师及弟,名师出高徒,薪火相传。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是以“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优化高职院校老师队伍,使其逐步走向“双师型”,缩减一线、二线、三线城镇的教育水准。但客观的说,“双师证”不是简单经过认证机构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并具备教师与技师的素质和能力的人,更应该是符合新常态下“双师证”的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沿,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与科技发展同步,也是同步于教师与企业的“双面刀”,紧贴科学技术脉搏。如:教师+医师。高职院校应以加强实践指导“双师型”教师的岗位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专长。
(五)精确定位岗位化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专业岗位职责的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尤其新兴产生的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就业形式不明朗,这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行业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是职业,但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专业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是打造一批“走出校园,走进工厂”的复合型人才,让创新成为驱动职业教育发展新引擎。而职业化的培养人才也是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与“专业+企业=学习+岗位”的“订单”培养,明确培育上岗人员,学生准确定位自身,企业更省心的找到千里马。
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新常态下政府加大对高职的投入与关注
在新常态的社会体制下,政府采用创新宏观调控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发展的持久力,从根本上直接管理改为政策引导,质量评估等手段。新常态的高职院校应当集中优势专业,学科重组,开发课程与安排,自由聘任教师,未来讲师专业化,系统化的高职产业新组织。只有高职院校定位清晰,特色明确,依托本土区域性经济特色,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在国外,有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企业组织等密切合作,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决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只有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健康发展[4]。
(二)绿色低碳高职院校资源教材改革及教学创新
高职院校应加大自身精品课程,优质教材的建设,丰富教材品种,加强与“互联网+教材”计划,开发符合时代意义智能化,数字化的课程系统和配套教材。从技术到管理,从资源环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职业教育。原始专业,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接近完善,新型专业(电商,机器人,新能源),处于非常缺乏的阶段,亟待开发。高职院校有时选择教材会选择本科专业,学生接受难度大,并不是实用。从教材本身的建设进度,更新与编写已经滞后于职业教育的步伐;从教材编排的方式,“章节”到“项目驱动”再到“岗位式”板块,无不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和教材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目前,与“互联网+教材”的首批教材已经进入高职院校,通过扫扫“二维码”,就能够观看与课件相配套的视频,形象又直观,很多学生反映:现在上课就像看电视。高职教育与学历教育是具有差异性,前者主导操作实践能力,后者重视理论研究。高职教育应采用多变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如:市场营销学,着重教师扮演,人物互换,置于情境中学习,大大提升学生积极性,主动创新,激发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调整,实用技能培养和培训
新常态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产业调整,岗位式培养适合本地区社会发展的人才,形成培育符合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如:北京(政治,文化),杭州(旅游、电商、物流),广州(外贸、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紧密结合教学特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高校的王牌专业优势就是就业优势。而高职教育本着合贯一门,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发展优势学科,开设最新专业,大力调整市场结构,眼于就业市场,根据需要培育实用型人才,提高本校学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院校的知名品牌。积极提升掌握前沿知识理论,提高科研能力,掌握符合当代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争取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自我专业素质,更好的发展专业技能。
(四)开放拓展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坚持“开放、吸纳”原则,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学习上,重视实践与创新培养,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从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在开展中外合作教育时,应坚持以我为主,中西结合的原则,扬长避短,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企业等建立联系,加强对外合作,提高竞争实力[5]。
结束语
高职教育20多年的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现今,到了教育改革的间冰期,新常态下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创新调整课程建设,加强高职品牌建设,合作共赢,换取更多的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在改革中有些条件、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为发展贯彻国家高职教育方针,培育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保持高昂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娜.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中外企业家,2015(14).
[2]梁幸平.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3]陈军.加拿大高职教育经验及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
[4]郭俊朝.建国6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