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9: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二地理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如何实施新课程,这是摆在全组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开学时,我们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精心安排,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二)实施“青蓝”工程,培养新教师。
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安排下,我和史丽萍老师分别与时常武老师结成师徒关系。新教师做到听一节课,上一节课,学期总听课已超额完成所规定的课数;我们每听一节课,都相互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我组的教师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我组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所有配合新课程的教学课件、录像、影片均为本组教师收集和自制。
充分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案。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全级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安排我和史丽萍老师新课程教学研讨课,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四)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内容地图化。地图(图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 1
(五)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内容。
明确指出教学评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师教学检查、对学生学习检查可采用多种方式,不单只是笔试。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地理作业(书面作业、制作模型、写地理小论文、观察月相等)对学生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课本学习的考查,还考查学生进行活动时的参与度。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我组老师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我组教师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时光如流水,一学期转眼即逝。现将本学期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本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教学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付出必有回报,在学校组织的三次视导课中,我组成员的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表扬;在全县组织的期中考试中,高二地理取得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在与兄弟学校—鸿翔中学的联考中,我们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中,同样地理合格率领先于其他学科;本学期高二地理组成果累累。
2、认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针对高二、高三地理学科特点,在开学初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二本学期重点学习了《选择性必修一》的知识内容,本部分属于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学习任务重,学生接受能力差,所以必须要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3、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能认真钻研新考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每周两次按时集体备课,讨论重难点内容和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中心备课人备出详案的基础上,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有好的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5、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互联网软件,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收获颇多,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分析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班级的地理成绩基本都取得了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教改专题完成情况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重要的一点必须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本学期“激趣导学”的教改专题。
3、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方面
1、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在我所带的文科班级中,存在学生两级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生能自觉地或被引导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学业成绩也比较优秀。另一部分则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或产生逆反心理,厌烦学习,对前途悲观失望,在学业上不求进取,成绩很不理想。分析其原因,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从心理上就觉得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过难,于是决定放弃学习地理或者是只听自己愿意听的,课后也不愿意再次复习巩固知识。还有些学生可能整体学习情况较差,对以后的生活没有期待,认为自己太笨不能考上大学,所以直接放弃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导致在学业上不求进取,甚至完全放弃了学业。
2、缺乏解题能力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学生基本都存在不会答题的问题,他们可能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记忆犹新,但是一遇到变式题就不会将知识点应用到题中。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知识储备不够,理解水平低,学生无法连贯地生成解题路径,从而导致解题困难进而出现解题错误。也可能是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还有些同学不能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致使失分。
(二)教师方面
1、没有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2、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
三、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1、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
例如在上xx时,借助PPT动画,使学生能很轻松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内容,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同时,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2、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优化教学方法
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3、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涵,适度扩展其外延
关键词: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
如果问一位高三学生:“你对现在地理课的感觉是什么?”大部分答案只有两个字:“沉闷。”高一、高二时那些师生积极互动、全班共同探究地理课的氛围已经不存在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的复习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学生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探究课堂后又回到了高三的“填鸭式”教学。下面就笔者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对开展学生活动的尝试,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活动内容“步步精心”
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其中,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策略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这两类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被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研究与实践才能逐渐被内化。例如:学习我国季风气候区气候的形成原因与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本地海陆位置、结合本地各种气候数据去分析和思考内在联系。可见,学生的研究性活动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二、活动设计“无招胜有招”
学生活动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方法,结合学情与复习的相关内容,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达到复习效果的活动就是好活动。
1.我来出题
高三地理复习课不同于以往的新授课,虽然缺少了以往探究新知识时的那种新奇感,但在总结与分析知识点时却是有明显优势的。如在复习洋流这节时,首先讲到了等温线的判读及半球的判断,那么可以设计一个小活动:“你能不能设计个小题目,考一考其他同学吗?”学生一下子就活动了起来,有的一边画图一边冥思苦想,有的仔细看洋流模式图,有的翻阅前面的季风环流图等。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道题目比做一道题更有兴趣,为了能难住其他同学,他们会努力把所学知识融合到题目里,这个过程比让他们做题更有效。
2.我来画图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面对“无图无表不成题”的地理高考现状,看图、读图能力依然是重中之重。高三复习课中的画图环节不能只停留在高一、高二时的常规图上,而是应该在这些常规图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有所提高。例如:在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先用语言设想一系列内力或外力等作用,再让全班学生画出满足要求的岩层剖面图;在复习“洋流”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任意说出某海域,其他学生画出该海域的洋流,无论学生在黑板上画什么图,都请全班学生一起找错误,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的能力。
3.我来总结
一位去美国留学过的高中生曾这样评价他在中国的高中教师:“他们是最辛苦的老师,没日没夜地写教案、改作业,还要帮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规律……”相对于美国的“甩手掌柜”式教法,教师为学生总结的学习方法与各种规律特征实在是太多了。在笔者看来,教师在复习课上要培养学生对答题思路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总结能力,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
如在复习判读非地带性世界气候类型成因时,可以结合部分实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谁的思路更灵活更简洁?如果情境变了,会出现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归纳出判读非地带性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这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会比教师讲解深刻得多。
三、活动过程“百家争鸣”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学生现有知识体验为支点的,是教师所设计的学生活动中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不应为了赶教学进度或是防止破坏课堂节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要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并适当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做更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教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每节课都是对应知识点的“最后一课”。所以,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每一堂课上都要有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每天都能积极、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苏小兵.例谈“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编写[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Z1).
[2]陈立新.发现法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尝试[J].地理教学,2001,(06).
一、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解
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工业区位”是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的内容,工业区位因素既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习“工业地域”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下的学生总是掌握不理想,上课效果欠佳。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内容,我们尝试用参与式模式开展教学,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我设置适当的问题并将全班分成五组:原料导向型组、市场导向型组、劳动力导向型组、动力导向型组和交通导向型组。学习小组并不是自然分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来划分,让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能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带动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我国制糖业等区位资料和案例外,每组学生分别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教师根据数量与质量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打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将资料进行分门别类。
2.小组汇报――组代表讲解
在小组汇报环节,组代表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案例组织讲解和班内讨论。第一小组:通过我国的制糖工业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解释了原料型工业的分布。在解释过程中讨论了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第二小组:利用我国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的资料和案例讨论了这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从而解释了动力型工业的分布。第三、第四和第五组使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其他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的分布。
在小组汇报期间,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区位因素的理解和运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和点拨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认真听取小组汇报的内容,一定会从中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或者是学生解释过程中遗漏的一些知识点,对此进行总结。同时学生在解释过程中可能会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有点混乱,所以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顾这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颇有感慨。现对这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了1班、3班、6班、7班共4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其中1班、3班是文科平行班;6班、7班是理科平行班,本学期主要教授这两个班级的学业水平科目。这学期新接手高二的班级,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必修2及必修3两本教材,时间紧迫、教学任务很重,最终在期末考试到来前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二、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让我有了检查自己的时机;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反思好每一堂课”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途径。
三、了解现状,发现问题
自从这学期担任高二地理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尽力摸索、了解现在高二学生地理的学习现状以及其对地理学习的态度,以期能够尽好的融入这个新的学习团队。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共处,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偏科严重,重视主科而忽略地理学习,作业没能按时完成。
2. 基础知识薄弱:目前,我们这一届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知识的遗忘率较高。
3. 学生的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我们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是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用语不规范,还不能用“地理语言”来回答现实的地理问题,以致在考试中影响得分。
四、针对问题,深刻反思
针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性的作用。
1.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地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用身边的实例来提高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对地理的态度。
2. 学练结合,注重练习:鉴于同学们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我们应对部分知识点进行适当讲解,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题,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为我们高三进行文综打好基础。
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地理复习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地理复习的学习方法正确处理点线面关系
在地理复习策略的运用上,应认真抓好“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点,即《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和考点,这是复习的基石。这些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逐个落实这些考点,就能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考试时,若能将试题快速返回教材、检索到相应考点,便能事半功倍。
其次是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这是学科功能的重要体现。高中地理教材集中讲述了当前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人口与环境三大问题,考生应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现实表现和解决措施,树立科学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与环境观。
第三是面,即以地图为截面,培养考生的读图、绘图能力。
小提醒:说到“点”,除了知识点、考点外,考生还应注意热点。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近年的文科综合测试以热点材料作为试题的切入口已成为一大趋势。因此,在复习中以热点为载体,并将之题型化处理,达到学用结合的目标很有必要。考生应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培养应用型能力。比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沪宁杭和环渤海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等热点和焦点。
加强知识内在联系
通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所有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这就要求复习应回归课本,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
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够运用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地理课本中运用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成为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的考生在复习课本时,只重文字,忽视图像,不看课后练习,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因此,后期复习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小提醒:复习课本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
宜将图文有机结合
高考考查考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及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色。因此,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两个根本着眼点。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及高考的要求,地理复习必须注意图文结合。
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的配合,地理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展开。因此,复习时,考生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养成“左图右文”的学习习惯,更要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的配合,地理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展开。因此,复习时,考生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养成“左图右文”的学习习惯,更要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一般技巧。
小提醒: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地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成了解题的关键之一。为此在认定图表材料时应该仔细、完整,做到“看清一切图文信息”,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
保证题量提高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以问题立意入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努力体会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保证每天都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考生必须防止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为此,考生应有计划、适度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题,以培养答题的感觉。建议考生对众多的复习资料进行精选,最好有针对性练一些几年来各地的高考真题,通过做题培养答题的思路,通过做题检测自己答题的准确性,在精细方面下工夫。同时将最近一段时间做过的模拟题、仿真题进行整理,适当汇总一下最近自己常见的知识漏洞和解题方法的不足。
对于每考必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采用“练习———找到出错原因———回归课本———再练习”的复习模式,让弱点不再弱。小提醒:对不同的题可以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有的题要一步一步认真解答,而有的题则可略去复杂过程,或干脆“看题”,即寻找解题思路而不动笔。对超教材、超教学大纲的偏、难、怪题应坚决放弃,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复习的主动权。
学习地理十大思考方法1.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2.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3.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选言排除法
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5.形象思维法
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联想思维法
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7.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8.演绎思维法
这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的思维方法。如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非洲大陆西南角属地中海式气候,所以这里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9.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者是由一些特殊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如我国北方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变化大,冬季结冰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水文的一般特征。
10.选言排除法
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如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是:(1)芬兰(2)瑞士(3)冰岛(4)荷兰,本题用选言排除法,确定答案为(4)。
高二地理复习误区1.上课以为自己听懂了,可你仍然作业不会做,去问老师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变形;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新鲜,常常遇到那种好象从未见过的题型;
2.从来不去想,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
3.考试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就是老师讲的某个典型的东西,却有那种话到嘴边说不出的感觉,或者豁然开朗、猛然醒悟的感觉;
理科学习具有渐进性,逻辑性,技能性和自学性,因此我想:想学好理科,应该既有敏捷的思维,又有认真的态度与适合的方法,当然还要有良好的身体。
敏捷的思维,我想这点可以通过上竞赛课来很好的培养,从高一起,我坚持学习化学竞赛,到了高二发现数学已经变成拖后腿的一科,于是决定参加数学竞赛。暑假上了半个月的竞赛课,的确体会到它的难度,但也感到了其中思维的巧妙。我想高二我会尽可能坚持这两科竞赛的学习,尽量开发智力,学习多种解题的思维方法。
认真的态度。我想这个一指学习态度,二指心态。高二高三的学习中,我要尽可能再多勤奋一点,(文章转自kt250.com) 克服爱说话的毛病,多挤出时间来学习。学起来心无旁骛,平时不去多关注与己无关又意义不大的别人的私事。而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以积极友好的心态与同学老师相处,并且以积极的心态追求学习的过程,以平和的态度看待结果,以享受的心态体验学习的乐趣。
合适的方法。学习要注意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和反思总结回顾习惯。预习这一环节我一直做的不好。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听课是我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要积极主动理解老师讲的知识,善于思考分析,同时高二我要注意认真记下老师讲的每道例题,课余慢慢地理解吸收,这是我高一做的不够的地方。听课后的总结回顾也很重要,先回想老师讲的知识再做习题,做题时对于不会的题一定要仔细琢磨或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良好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一个病病歪歪的身体是不行的,我会积极参加跑操做操,上好体育课,闲暇时打打羽毛球做做运动,少生病,有一个良好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