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产品设计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2-27 11:08: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品设计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品设计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工作过程;产品手绘表现;学习情境

目前,许多中职、高职院校专业都开设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或工业产品设计课程,但从学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工业产品设计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应该说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社会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地衔接。在课程设计中缺乏职业针对性,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对学生应具备的设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设计创新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难以完成现实工作任务,这种将知识与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分割的课程设计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建设思路。

一、关于《产品手绘表现》课程概述

本门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手绘表现。通过本课程来提高学生作为设计师的最基本的设计修养与表达。

(一) 产品手绘表现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

在当今工业设计教学中,产品手绘表现课程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设计基础课,设计师设计开发一个产品,首先是绘制草图,把产品的大概效果用手绘草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完成这种表达方式要通过各种表现技法,达到形象、色彩、功能的完美表达。

手绘表现与产品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品造型设计在当今社会分工中不可或缺,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外观的时候,将自己模糊的想法表现出来,再依据目标定位进行深入和修改,逐步来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设计表现就是抽象思维进行具象的一个过程,它包含了多种手段,可以是在纸上进行的徒手绘图,可以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虚拟建模,也可以是实物模型。在这些设计表现的形式中,手绘表现的地位显得较为突出,因为设计初期,设计师一些灵光闪现的设计想法都要依靠手绘设计图捕捉下来进行深入,产品手绘表现能力已成为衡量设计师业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 产品手绘表现的教学现状。

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课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专业设计课的设计创意阶段,要求学生出草图设计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手绘设计方案的表达,手绘设计草图不能成形,结构表达不清楚,对于自己心中的理想方案无法用手很好的表达出来,这种现象使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苦恼不堪。归根到底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初级阶段对《产品手绘表现》等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地认为电脑设计可以代替手绘表现技法。因此对电脑软件的学习抱以很大的热情,对于手绘作方案草图,却显得非常生疏和没有自信。事实上到底是手绘重要还是电脑重要,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两者都是设计的表现形式,都是设计的一种工具。电脑包含的是一种精确的理性的逻辑思 维,与设计要求的感性的美学思维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计算机如何先进,也不能代替人的创造和感觉。因此,在掌握计算机以前,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会有碍于创造和感性的训练。实践也证明,出色的手绘草图能力是国内外许多优秀设计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产品手绘表现》是针对职中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手绘表现。通过本课程来提高学生作为设计师的最基本的设计修养与表达。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工作过程”是一个具体而又抽象的概念,它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名称和内容都不是指向以往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产品手绘表现课程开发模式,其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 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这种模式下的课程开发需要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按照综合情境分析——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实施(教学六步法)的路径推进,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课程)中。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产品手绘表现课程设计

(一) 课程的性质。

《产品手绘表现》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设计课程,它是以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属于实践课范畴。实践课学习是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 课程能力目标。

我校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不仅是上岗能力,更应是适应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依据在专业中的性质和定位,紧密围绕实际综合性的项目为载体,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

(1)社会能力:具有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和交往协助,这属于基本发展能力;(2)专业能力:具有基本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这属于基本生存能力;(3)方法能力:具有学习能力、计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

(三) 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以《创意——工业设计产品手绘实录》为导向,教学内容的设计突破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束缚,设置了三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效果。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如表1所示。

这三大学习情境,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理论到临摹再到头脑风暴实战地进行。每个学习情境都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行业规范贯穿在学习全过程。各个对应的知识模块之间具有递增性、持续性、系统性。每次实践练习重复的是步骤不是内容,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随着循序渐进,由入浅深的系统化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逐渐形成乐学的学习氛围。

(四) 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接受任务(资讯) 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 设计制作(实施) 审查定稿(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任务驱动法、课证融合教学法及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

(五)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实行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期中/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学习过程的考核又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而期中/期末综合考核以考核知识点为主,为教师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

四、结语

《产品手绘表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性及创造性,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流讨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最终使所学知识都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在本课程建设中,主要贯彻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努力实现“理实一体”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对中职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产品手绘表现》课程建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罗剑.创意:工业设计产品手绘实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篇2

制度的结构由标题、正文、或落款组成。

标题。基本都是由制作单位名称、制度内容和文种组成。

正文。制度的正文,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繁、或简。内容较繁的制度,分总则、分则、附则。每一部分均可按内容的多少分列若干章或若干条。总则可用概述或条文的形式来表明订立这种制度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实用范围。分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分条具体地写明其有关内容及项目。附则,说明制订权,修订权或解释权,以及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等。内容比较简单的制度,正文可以采用前言加主体的方式写,前言说明制订这一项制度的目的、意义,然后分条写出具体内容。有些制度不必写前言、结语,只写若干条规定性文字即可。

或落款。有时可以在标题下注明制定或的单位、时间;有时可以在正文下面写上订立制度的单位及日期。

写制度要明确制订的权限,不能越权随意制订制度,任何单位所订立的制度内容不能同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有的制度还需报上级或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写制度语言要严谨、周密,条文要具体、切实,简明。

范例一

××厂门卫管理制度

一、门卫是本厂精神文明的窗口。工作人员在值班时间务须衣饰整洁,对来访者以礼相待,态度和蔼。

二、门卫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三、传达室除正常工作人员及外来联系工作人员有事以外,任何人不准在内谈天闲坐。外来联系工作人员必须出示介绍信,并经登记后方可进厂。

四、上班时间谢绝会客。凡私人电话除急事外一般不传呼。集体参观必须持有上级主管部门介绍信,并事先与本厂有关部门联系同意后才能参观。个别参观、照相一律谢绝。

五、凡本厂职工上班一律不准带小孩,不准带零食,不准穿拖鞋,进厂时必须要衣冠端正,佩带厂徵(佩在左胸上方),未佩带者登记上报。外包工、临时工、外来学习培训人员应出示临时工作证。

六、凡本厂职工迟到必须登记,在上班时间公出者,不论任何人应持有出厂证,凡批准病假、事假、调休等人员应持有准假证;凡产妇、喂奶者必须持有喂奶证。所有持证人员必须在门卫登记后才能出厂。中途无证出厂者,门卫有权登记并及时上报人保科,一律以旷工考核。

七、凡厂内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工具零件、成品、半成品等一切物资一律凭成品物资出厂单,或实物现金发票出厂联出厂,对私人拎包等物出厂要主动向门卫打招呼。对不符合手续者有权询问、检查或扣留。

八、各种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未经批准不准进入厂内。

19××年×月×日

范例二

产品设计工作各级责任制

(××冷冻机厂19××年×月×日)

一、科长

(一)负责组织全科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二)负责组织编制新产品设计及科研的长远发展规划,向各业务室下达工作任务计划,对按期完成各项任务负责。

(三)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政策和贯彻各项技术标准,审核产品技术任务书,负责审查产品设计造型、基本结构和设计中的原则问题,在产品设计的总图及主要部件的装配图上签字。组织产品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会审、会签。

(四)组织讨论试验改进研究项目,审查试验方案和试验成果报告,领导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五)组织处理并批准产品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修改及生产服务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六)各业务室的重大技术业务研究,对内外联系中的重大决定,统一由设计科长审查处理和批准。

(七)组织做好科内后勤工作及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产品样机鉴定主要应由设计科负责组织准备,并参加产品试制、试验、调试、测试,经500小时试验后,向厂长提出检验鉴定的全部资料,经厂长审查同意后,组织产品样机工厂鉴定会议。

小批生产鉴定由工艺科负责准备。经厂长审批后,组织产品小批生产国家扩大鉴定会。

二、设计室主任

(一)负责领导本室人员按期完成科研设计、试验及其它工作任务,向设计科长提出工作计划,并有权指派产品主任设计员和产品设计员对本组分管的产品进行业务分工和下达任务要求。

(二)按设计工作程序组织产品设计和产品整顿、改造、更新工作,保证设计工作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低劣负责。

(三)组织审查设计完成的工作图及技术条件,并对产品性能,结构型式,主要计算、主要技术条件的正确性、统一性、完整性负责。

(四)组织做好分管产品的生产服务工作,及时、正确地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要及时向科长汇报,妥善处理,负责审核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的修改。

(五)组织本室政治、技术学习,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三、产品主任设计员

(一)在设计室主任领导下,按期完成负责产品的各项设计工作计划,保证设计质量。对设计的新产品或整顿改造的老产品全面负责到底。由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产品试制、试验、鉴定、小批生产,到图纸定型成批生产管理为止的各项技术工作,全权负责,随时处理试制和生产中发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二)编制负责产品的技术任务书,对主管设计的产品结构、性能、经济性、工艺性和主要参数的合理性、正确性负责。对主管设计的产品,要贯彻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设计方针。

(三)认真贯彻各类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负责全面审核各设计员设计的图纸,处理技术文件不符合“三性”(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三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的设计问题,对主管产品的设计质量负责。

(四)编制产品试验任务书和鉴定大纲,参加产品试验和鉴定工作。

了解本厂和用户对主管产品的意见,把主管的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五)在主管的产品任务完成后,负责向资料室提供该产品的全部技术档案资料。

四、产品设计员

(一)接受设计室主任或主任设计员下达的各项设计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设计任务。对未能按期完成的任务负责。

(二)根据任务要求,正确选择与确定分管设计任务的结构尺寸、投影、公差配合、光洁度、材质等,使其符合“三化”“三性”要求,对设计质量负责。

篇3

研发部人员岗位说明书一、主要岗位

产品研发部部长

产品研发部经理 产品研发部设计师

产品研发部校核员

产品研发部审定员

二、主要职能

1. 编制新产品研制开发年度实施计划,满足公司中长远发展规划

2. 组织市场调研和预测

3. 提出新产品开发的设想和建议

4. 编制和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活动计划 。

5.优化产品结构和方案

三、岗位职责

(一)产品研发部经理岗位职责

1.领导分管部门制度建设并组织实施年、季、月、周度工作计划,负责具体实施,并针对任务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调整,有效落实部门和下属员工的各项业绩指标,实施部门绩效考核;

2. 负责设定产品设计及相关的研发课题,指导并参与研发及管理工作;

3. 负责产品标准化的制订、、执行;

4.负责指导仓库和设计资源库的建设,并推进建设进程,促进资源共享;

5.负责组织安排标准化、技术、制作工艺等各方面的交流、培训;

6.负责指导、协助、检查、审核产品设计工作、设计作品及相关档案管理工作;

7. 负责设计研发部门的制度修订、岗位招聘申请、团队组建与提升等;

篇4

关键词:工作室;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技能

一、产品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介绍

产品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设计工程基础、产品效果图、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基础形态设计、设计方法学、人机交互设计等。其中,《产品开发设计》是产品设计专业课的主干核心课程,交叉整合了消费者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知识产权等相关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企业中新产品开发的环境、动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重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共识。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理论课学习外,还参加多种实践教学科目,如美术实习、工程材料实习、金工实习、产品设计实习、产品结构实习、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工程材料实验、木工实验、金工实验、产品结构实验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是一项创新工程,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方法,才能顺利完成专业学习的教学任务。

二、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课程的校企共建教学优势

正因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目前国内有许多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和企业进行实践合作来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而工作室制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专注力。工作室制度以往更常见于研究生培养阶段,而在本科阶段运用工作室制度在我国还不多见,但其优势还是显著的。(一)促进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工作坊式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根据产品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强调具体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提升专业总体竞争力,打造专业建设平台。(二)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依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提升设计教学和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从企业聘任专业功底深厚、业务精通、实务能力强的自身设计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由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学术造诣高的教师领衔,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团结合作的教师群体,提升团体的凝聚力。(三)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有效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构建符合产品设计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实践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结合产品设计本科实践教育的特征,寻求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将课程实践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维护建设好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增加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让学生有所选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计划地邀请相关企业部门的领导担任客座讲师。

三、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课程的校企共建教学措施

(一)我院自2012年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制度以来,进行了大力改革。学院建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产品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近几年来,制定或修订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本科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办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教学管理评估实施办法、实践教学建设与质量监控管理办法、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这为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二)探讨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建立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课程建设更适合企业的需要,满足学生在企业稳定就业,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需要。(三)从专业建设方向出发,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和兼职教师队伍比例,加大双师型比例,根据行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其知识与能力。(四)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在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尽量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专业发展持续性、教师继续教育与学生就业的稳定,加大与企业的联系。精选2-5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借鉴其经营管理模式、培训体系,利用其市场优势,形成企业资源、学校资源共享、制定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增强人才适应性,使学生学有所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五)实行课题工作室制度,进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承担设计课题,同时撰写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总结经验并运用于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六)明确工作室管理制度。包括组织工作室成员会议,制订工作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召开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召开工作室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四、教学成果

我院积极推行“实际、实用、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产品设计专业在全国设计大赛中累计有70余人次获奖,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与知名公司、企业建立合作,例如:联想、美的、格兰仕、红古轩、硕美科等,将课堂内容与实际项目结合,进行产、学、研系列化服务。同时和其他院校进行项目合作,例如银川大学经管学院等,共同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实践能力。图1为我院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共建的部分成果。

五、工作室制度下主干课程的校企共建教学意义

现有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培养体制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程分割,无法满足培养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设计专业培养的应是通才,将设计方法和多种学科交叉运用于产品之中,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设计相关的主干课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高素质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学习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知识;通过具体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室,责任到位,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工作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在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尽量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有利于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真正贴近实践、贴近市场的知识。

六、结语

篇5

2、协助主任完成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美妆工坊、产品设计工坊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对工坊的教育目标和意义、定位、工作主体、业务开展模式、执行方案进行了模式探索、分析与总结,形成了较完整的专创融合运行模式。

组织工坊学生申报创业启明星项目3项。

3、组织我院同学参加弘瑞3D打印公司关于建模及打印的相关培训,开拓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校外学习是校内学习的有效补充,在院内召开工坊3D打印学习心得交流会,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4、组织创业社团同学为迎接专家到校,积极开展产品设计、原型制作、展览布置、讲解准备、及校园服务工作。同时联合我院多位教师与企业进行的沟通与对接,主要从科研学习指导方面、样品制备方面、社会需求方面进行了考察和实践性尝试。

5、工坊团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将所学所创应用于社会服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健康护肤指导与测试,服务我院教师18人次,服务学生35人次。

(2)创建微信用户团首次吸粉52人,已形成良好互动形式。

(3)样品中选择面膜一款,进行有偿试用,成功的吸引了消费群体。

6、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6

摘要:本文以实际课题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督促引导,并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课题应用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项结合实践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符合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设计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但现在的专业教育与应用需求却容易脱节,一方是企业急需专业人才,一方却是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企业与公司都不愿接收没有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原因在于现在的课程教学还是只局限于校内环境,校企联合的机会不多,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设计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大院校虽然也有模型实验场地,但也只能通过模拟课题的形式来进行实验,对于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存在及应克服的问题不能考虑到位,甚至失去了应用设计的价值。今天,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还面临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所带来的现实问题。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好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这样做不仅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使他们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构架。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教师针对具体项目为学生进行解析,并让学生围绕工程项目分组进行讨论、协同工作,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是:教师不再把虚拟的设计课题直接布置给学生,而是在一个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条件下,学生为主体参与其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最终由授予项目的一方作为主要评价主体。这个过程教师已经不是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习的重点在于探讨学习过程,以使学生在实际项目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题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能力等,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三、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学生有机会通过实践参与实际设计工作,了解真正工作中所需要的设计方法和技能,使得自己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也更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更能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包括校企合作设计项目、竞赛项目或实际调研项目等。下面以《河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要求:根据“变化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灵感”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探索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新途径,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所参赛作品取材以河南省内博物馆展示的历史文物为依据,运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突出文物元素的延伸,体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衍生的作品具有珍藏和纪念价值。

针对项目设计目标,我们大胆突破了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以项目为中心,打破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壁垒,把传统模式下“各自为政”的若干门课程,譬如产品形态学、产品语意学、产品系统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写作等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任课教师组建成指导团队,围绕学生能力建构的实际需求,从不同侧面给予针对性辅导,并进行设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整个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如下:

(1)划分工作小组,明确项目方向。按照学生自愿,教师调配的原则,将学生每3-4人划分为一组。教师对项目要求进行解读分析,按要求对小组下达设计任务。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 由其负责项目组的讨论、主持、推进等工作,每个学生担当一定的工作角色,履行该任务分工的职责。

(2)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指导教师对项目进展的关键步骤、时间及注意事项做统一讲解后,各小组根据项目情况制定各组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对具体步骤的细致划分,尤其是对时间进度的统筹管理教师需要有个整体的把握,所制定的项目计划要严格执行,以保证成果的顺利提交。

(3)组员展开调研、收集资料整理工作。针对项目,教师要求各小组必须到河南省博物院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体会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知产品外部形态与其内在神韵的传达。并了解馆内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其它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对比,再通过网络进行补充调研,最终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撰写成详细的调研报告。

(4)组员展开设计大讨论。在进行了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调研后,将调研成果汇总到小组中进行讨论,提出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展开,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能脱离项目要求的本质目标。

(5)积极创意、探索解决方案。针对所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对各种创意进行探讨,深入剖析,最终确定完善方案。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次进行,随着构思的深入,讨论的内容也在不断细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涉及到的相关文化元素与形态提取进行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要求学生系统的整理思路,把最终方案形成设计报告文字稿。

(6)制作模型、版面及文案说明,进行成果。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进行一次成果会,由每组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的项目成果,阐明设计观点和思路,教师和其他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7)项目总结与评价。在完成项目后,各小组需要对本组在设计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教训进行分析,然后对自己的设计做出评价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过程的认知,推动了以后自发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教师将学生设计成果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由主办项目的一方组织评委进行设计的再评价。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总结

在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整体吸收知识的效率,真正掌握了实际需要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研究能力,更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然而探索项目教学法更适宜、更高效的操作模式,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提炼,为高素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伟玲,尹印栓.项目教学式课程体系及其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6) .

篇7

关键词 “双轨” 标志与品牌设计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双轨”教学模式的创新

标志与品牌设计课程的“双轨”教学模式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指导,针对市场需求,强调“项目先行,以工促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做法是,教学活动以教师带领学生承接项目、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并完成项目为主线,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同时围绕项目执行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为辅线,两条线索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该教学模式将标志设计流程、标志设计方法等显性理论知识“润物细无声”地穿插在项目实践中,以项目需求来序化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块(比如,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加入投标项目实训模块),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获取隐性实践知识和技能;显性理论知识和隐性实践知识有机衔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方式,全面培养标志设计所需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和社会能力。(见图1)

图1:“双轨“教学模式实施图

课堂的组织与实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展,与项目实施顺序同步。教师与学生的职责和活动要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将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项目直接引入课堂,项目驱动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服务于项目执行,按照企业运行模式组织教学,教师扮演“项目总监”角色统筹整个项目,学生以设计小组形式分析、执行项目;企业行业专家以“项目导师”身份介入项目,最终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课程成果即是真实项目的顺利完成,并通过合作企业交于客户,接受市场检验。真正实现了设计教育与设计岗位的有效结合。

图2:标志与品牌设计课程学生工作流程图

2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教学内容选取

2.1 教学内容针对性

课程内容选取来自于品牌设计师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经详细分析武汉芸众设计有限公司(视觉传达设计公司)、广东东方麦田设计机构(工业设计公司)的主要工作岗位,归纳总结“标志与品牌设计”课程主要针对的岗位及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归纳如下:

(1)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广告公司、印刷出版公司、网络媒体、企业企划部门等从事以标志为核心的企业品牌视觉形象各要素设计相关工作;

职业岗位:平面设计与制作人员、品牌设计师、设计师助理

(2)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既具有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的职业核心技能,同时又能够完成与产品相关的品牌VI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职业岗位:具备品牌设计意识的产品造型师、设计师助理、产品UI界面设计师。

2.2教学内容适用性

2.2.1教学内容选取源于真实,高于真实

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品牌设计公司标志与品牌设计工作任务,但又加以提炼、补充,经过适当改造设计成适合学生的学习型工作任务。

2.2.2教学内容序化,基于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按照项目实施需求序化教学内容,项目训练任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2.2.3教学内容选取兼顾典型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

教学项目选取以视觉传达工作领域常见工作任务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工作领域,如工业设计工作领域,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拓展学习视野,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3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与武汉芸众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美恩广告公司、顺德东方麦田设计机构等企业密切合作,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并基于标志与品牌设计工作过程共同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贯穿在精心设计的任务中,共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三个主体任务,每个主体任务又设计了与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的若干子训练任务(共7个),这些子任务在项目载体下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教学内容的任务设计如图3所示:

图3:学习任务由易到难的递进关系图

4教学载体的选择既体现典型性又体现多样性

教师引导:以深圳鼎创激光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为教学载体。

学生主体:根据教学需要分别以广州泰安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北京七彩行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武汉玖融昌投资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为学习工作载体。(见表1)

(1)选取深圳鼎创激光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广州泰安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标志招标项目等四个项目都属于商业性题材标志招标项目,这类中小企业标志与品牌设计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所面临工作任务中最常见的类型,最贴近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

(2)教学载体与学生学习载体在类型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同时学习载体又有其独有的个性,体现了学习载体的多样性。

(3)这些题材标志设计相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适中,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为以后设计活动性标志、公共服务机构类标志等打下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涵盖了课程大部分学习内容。

表1:教学、学习载体一览表

5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形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了《标志与品牌设计》课程大纲、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做一体设计、教学课件等资料,并正策划编写更符合本课程的教材;选取标志与品牌设计行业中最专业和最前沿的书籍以及设计公司的真实案例为参考资料。

6全方位、重过程、开放性考核方式

课程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公司化”管理,考核“绩效化”。强调阶段式的过程考核方法。把项目执行过程按照工作流程分解为几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动性强,能快速地对学生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作出评价,对学生是极大的激励与鼓舞。

另外学生项目执行过程中,从方案成形到方案筛选再到最终定稿,每个阶段不仅要接受校内老师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还必须与客户沟通,接受市场和客户的评价。考核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有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整个评价过程体现了全方位、重过程和开放性。

篇8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

近年来,伴随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实际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研究,对学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分析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行业,适应于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电子产品和设备应用与维护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质量管理和销售等方面工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产业的需要,决定了学生可以立足自身实际,选取有兴趣的方向深入学习,这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实施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基本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学生学完全部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岗前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学生基于兴趣的核心职业竞争能力的培养需要由这门课程完成。

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

不同于传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着重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旨在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增强岗位适应度做好铺垫。因此,专业综合实训的开展,首先,要确定综合实训的方法。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有岗位训练、过程训练、项目训练、仿真训练等模式,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选用项目训练式方法开展。该模式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每4~6人自由组成一个小组,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其次,确定项目的选题。项目选题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开展的效果。以往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项目的选题比较分散,更多地注重多样性,但通过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其原因一方面是选题的分散使得教师指导时间不足,项目开展较慢;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缺少了相互学习以及相互比较的机会,开展动力不足。为了解决以上不足,在选题上,我们结合企业需求,设计了一个综合类题目作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题目。最后,时间安排。三年制学生,第六学期要进行企业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末。为了能系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训时间为4周。在这四周时间里,项目组成员相互协作,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三、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

经过前期实训的摸索,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选择的题目为:一种实用的智能小车设计。该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充分论证,明确任务

本阶段指导教师针对项目选题,进行技术论证设计,编写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任务、实训时间安排、实训考核标准及要求,并完成项目开展所需常用元器件的采购工作,为实训的开展做好准备。

2.教师组织,确立团队

该阶段在实训课程的第一天实施,指导教师结合实训指导书,讲解实训的流程。组织学生,以5~6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结合自身技术情况,自由组成技术团队,并选出组长。每个团队确保有硬件工程师(两人):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机械机构等的设计;软件工程师:系统程序编写,调试;整机调试工程师:元器件准备、焊接以及产品的整体调试;技术文档设计师:讨论过程记录、技术文档编写、报告PPT、记录组内成员每天工作情况,图片或视频展示成员工作风采,协调工作进程。团队人员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位,开展工作。作为团队的一员,每个职位的表现都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最终测评。项目组每位成员,都将在该项目中得到锻炼,强化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3.方案制定,项目实施

团队建立后,组长带领项目组成员,结合实训要求、实训任务,通过资料查找、信息搜集等,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项目方案项目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职位,制订工作计划。教师针对工作计划进行检查指导,确认无误后,项目组开始项目的设计实施工作。该阶段持续时间2.5周左右,是整个实训时间最长的阶段。该阶段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原则,使学生充分融入团队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完成团队项目。

4.小组竞技,汇报展示

智能对战小车设计制作完成后,各项目小组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小车对战方案,班级内各小组开展对战比赛,验证并改进小车设计。待整车改进设计成熟后,各班级间开展竞技比赛,验证设计成果,提升团队的荣誉感,带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比赛结束后,班级各团队的技术文档设计师通过视频、PPT等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团队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成果,见证团队每位成员的付出与团队合作的力量。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程的实施验证,该方案达到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本次课程的探索研究,对于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必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