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加工站毕业设计总结8篇

时间:2023-02-27 11:08: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加工站毕业设计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工站毕业设计总结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由在校学习到参加工作之间的、十分关键的综合教学环节,是毕业前的一次重要的系统实践训练,也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和检验。这个环节把握得好,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之一。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同时吸取他人经验,对毕业设计工作有如下的认识。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教师选题和学生自选题两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实现毕业设计的途径和空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研究开发的环境即可。可以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也可以走出去,到企业、到社会中去完成。例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毕业设计实现开放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学生到企业、公司实际工作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和单位的短期培养,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或毕业论文,或在参与实际项目设计中完成设计,采取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我院的软件专业这种形式的设计占到了近1/3;二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寻求多种途径开展毕业设计。例如,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部分任务;主动与学校各部门联系,帮助设计各种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如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水电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等,由各部门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选题时的原则主要有:(1)符合专业或大类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要尽可能进行有软件工程背景的毕业设计;(2)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进行选题。也可是模拟真实的软件项目课题;(3)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4)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面对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院的计算机资源和人力资源,力求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符合。

二、毕业设计的管理

要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除了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应是新颖的、实用的、能适合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的外,还必须要有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相匹配。

1、学生毕业前的上一个学期末,确定指导教师,并进行毕业设计动员。有关教师提供指定格式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自选题目申请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等表格供学生填写或参考,其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要实施的技术方案、要完成的研究工作、需配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需要的资金等。其中,还给出近三届本专业学生做过的论文题目,防止重复或抄袭。表格填写后交由教研室集体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计算机系部与有关指导教师统一审批。再将所有选题和指导教师名单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有关部门根据选择情况做适当调整后公布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对应名单。

2、经统一审查后,指导教师给每一个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时,要针对任务书向学生讲解课题目标、实施方案、需要收集的参考书目、需要自学的内容及应做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有关预备知识。

3、指导教师根据系部的统一安排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安排表”。该表包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安排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需补充的专业知识讲座的内容与时间、上机时间、教师辅导时间、检查时间、完成每一设计步骤的进度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上交和举行毕业答辩的时间等。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一周内写出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的思路与期望成果、目标任务的分解、各阶段完成的内容计划等,交由指导教师审查后,再按计划开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

三、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

1、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任何一个课题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开始,通过进行资料查询,可以了解本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然后准备与该题目相关的参考资料。通过与对资料研究成果的比较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或是否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以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毕业设计,必须阅读一定量的近期中、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学生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设计的先进性。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是了解和加深题目理解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企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题目为例,学生可以到实习工厂、中小企业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状况,通过系统现象的感性认识,逆向推测如何进行模块设计才能实现这些功能。另外,网络查询也是学习、资料查询的重要方式。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深入地了解本毕业设计课题,准备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并完成初步的外文翻译任务。

2、制定和论证技术方案。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包括一般的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应选定编程语言、根据目标提出总体模块设计图、流程草图等,通过比较表明自己方案的价值、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学生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时,要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该方案,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不足之处如何得到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具有什么样的性能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3、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引导、辅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应该起到引导、辅导交流的作用,激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鼓励学生突破旧系统,展开思维的翅膀,尝试别人没有想过或没有做过的工作,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后,要进行具体指导和及时检查。指导教师要注重针对性与适用性,力争使毕业设计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对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

4、毕业设计的先期总结和答辩准备。在毕业设计的后期,指导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每个成员指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改进之处,提出后期需要进行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发放统一格式的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有关文档,如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装订顺序、目录和正文的格式要求及正文基本结构及毕业答辩应当做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程序运行有无缺陷及答辩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然后做最后的答辩准备。毕业设计答辩开始前三天,学生需上交毕业设计的相关文档和程序资料。文档部分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供答辩委员评阅。

5、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毕业答辩评分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人员除本院教师外还聘请企业项目开发人员参与评阅和答辩工作。答辩分数可分为自述、回答问题、论文内容三部分。最后,通过答辩委员会及各位指导教师统一讨论,得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及时总结答辩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部分同学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反馈意见,以备下一届进行设计时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但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差。毕业设计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提升能力的机会。毕业

设计多选择一些项目单位的实际软件项目,让学生到公司、企业这些项目实际场合进行毕业设计,最好是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那些真刀真枪的设计题目。经过我院近四届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采取以上方法和环节进行毕业设计实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适应性和实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总结和改进方法,不断地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为培养出计算机软件专业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做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类专业;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5013804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关键环节之一[1]。设计、实习、实验、科研活动等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2]。其中,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中最为重要,与工作岗位接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市政、环境类专业包括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原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均属于综合性、应用性、交叉性强的学科,学科体系和内容上有诸多交叉渗透,相似性强,因此其毕业设计也有很多一致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自1989年招生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设计的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文章结合学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成果,为相关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一、 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据调查,自高校扩招以来,本科毕业设计普遍存在质量滑坡现象 [4],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

研究[5-7]。笔者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际情况,查找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提高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1)设计选题不合理,多为纸上谈兵,与实际工程脱轨严重。许多高校仍在实行约束性选题方式,在选题范围上必然存在过宽或过窄的问题,题目陈旧,与就业实际需求相去甚远,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创造精神。2006年之前,学校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集中在净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设计题目范围较窄,而且很多题目都是假题假做或年复一年的课题重复,与工程实际的设计要求差距较大。环境类专业的水污染控制理论方向,在污废水处理设计中,工艺方案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水环境质量评价选题,多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数学方法代数即可,创新性和实用性较差。这些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一时很难上手,满足不了设计与工程单位对毕业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的要求,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高校连续10多年的扩招造成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缺乏之间存在较大矛盾,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1999年扩招以后,市政、环境类专业教师每人指导学生人数在10~20人,造成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深度不够,监督和考核不到位等现象。同时,为了解决高校教师短缺问题,引进的博士直接进入课堂授课、指导设计,没有经历助教过程,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加上科研指标的量化,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双趋冲突压力下,往往忙于写论文、申请课题,从而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这也导致青年教师的设计指导质量不容乐观。另外,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多,与设计相关的图书资料明显不足,设计室更是无法保证,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监督。

(3)学生设计精力投入不足,态度不认真,有的甚至抄袭他人论文等。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面试等,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值得指出的是,学校鼓励学生到已签约工作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完成毕业设计,虽然初衷很好,但从毕业设计成果看,部分学生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另外,毕业设计中抄袭现象非常多。通常,学生毕业设计被安排在最后学期的10~15周,设计时间短,任务重,同时,学生常在答辩前才加班加点,匆忙拼凑,敷衍过关。甚至存在照例题套构筑物计算、图纸网上直接下载等现象。

(4)学生虽然对水处理专业原理性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一些具体的构筑物却很陌生且很难在大脑里构建出这些构筑物,而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看到的也只是构筑物外貌,由于池体被水充满,很难看到构筑物内部结构,因此造成设计思路不清晰,设计参数盲目选择,给构筑物设计计算带来很大困难。

(5)高校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学校、学院都针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存在执行不严格、不规范现象,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毕业设计一次性考核模式(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态度分占20%、评阅教师给予设计成果分占30%、答辩委员会成员给予答辩分占50%),导致学生没有改过的机会,也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真正效果。

二、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

相信笔者所述我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甚至所有工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为此,探究解决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解决方法,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毕业设计改革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毕业设计改革的新做法、新模式、新思考,借鉴国内改革经验,提出毕业设计具体的改革建议[8-10]。

(一)重视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首先,扩大选题范围。目前来看,市政、环境类专业设计题目范围较小,与学生就业范围有较大差距。从毕业生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去净水厂和污水厂的学生较少,去建筑施工单位较多。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利用学校地矿特色,去各企业工作学生比重较大。结合学生就业单位特点设计题目,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因此,最近几年,在了解学生就业方向基础上,设计多个选题方向,学生先选择设计方向,再结合具体工作情况选题,效果较好。在原有净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基础上,增加的设计方向包括: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工业给水处理工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造价等方向。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每年结合学生未来从事工作,进行了矿山废水、皮革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钢铁废水等多种废水的设计工作,得到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

其次,注重设计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目前尽管设计做到了一人一题,但与实际工程结合不足,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例如,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学生,与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共同组成设计小组,一起完成学校新校区图书馆、博物馆、实验楼等同一实际工程设计,设计完成后指导施工,真正实现了“真题真做”,避免了抄袭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针对软件学得较好的学生,两名学生共同完成同一设计,一名进行笔算,另一名编制软件程序,两者互相校正,共同提高;针对考研学生,指导教师让他们参加所主持课题的实验研究中,跟研究生一起完成论文,使他们尽早进入研究状态。一些学生签到工作后,单位希望去实习,做单位的实际工程设计,对此,我们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度,单位负责学生在该单位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以及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使学生设计质量得到保证。

(二)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方向性、规律性和系统性较强,由于学生较多,资源有限,教师每天亲自指导较为困难,教师为学生毕业设计做的指导书又太过简单,而且并不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声、像并茂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条理性,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具有可反复播放特点,学生哪一步骤不懂,就可以对照课件进行观察,直到理解为止。毕业设计指导课件每个设计方向一个,最终将课件模块化,将教师从企业获得的研究课题、合作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凝练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均链接到设计模块,建设成为虚拟实践教育平台,可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可使资源由一校“独有”,变成多校“共享”。

以制作完成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指导课件为例,课件内容包括:(1)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目的、要求、步骤和原则,设计所用参考规范、手册,形成废水站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各1份;(2)工业废水处理站基本建设程序;(3)工业废水处理站与污水厂设计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4)工业废水处理站典型水质(化工废水、钢铁废水、印染废水等)特点及出水标准;(5)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前需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6)工业废水处理站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步骤、比选原则;(7)工业废水常见处理方法及国内典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8)典型构筑物(调节池、隔油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膜法水处理系统等)设计基本理论、池体类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参考范例、计算软件编制、构筑物运行动画,现场实际运行工程照片。本部分是课件主体,共链接标准1部、参考计算书籍1本、主体构筑物运用动画7个,制作计算程序3个,插入现场照片25张,图片12张;(9)污泥处理的目的、常见处理方法及系统设计,插入现场照片4张;(10) 工业废水处理站各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废水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介绍了布置原则、计算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1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经济分析及概预算具体方法和软件应用;(12)图纸绘制标准及方法。

(三) 设计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不可或缺环节,采用校、院及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来完善毕业设计的系统质量监控。

1.以指导教师、教研室为主的全过程管理

教研室主任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从细节上对教师指导和学生设计要求进行规范,并组织中期成果汇报答辩。毕业设计成绩构成改为:指导教师检查设计效果10%+期中答辩20%+评阅教师质疑设计成果20%+毕业答辩50%。指导教师从学生选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案确定、构筑物设计计算、绘图全过程进行指导、检查。笔者几年的指导发现,指导教师平时考核不仅看学生出勤,平时提交成果,还要多问学生“为什么”。因为一些学生设计中往往从手册或参考书上套公式计算,没弄清构筑物去除污染物原理、构筑物结构等基本知识。比如气浮池设计,要学生首先了解除油方法、选择气浮池原因、气浮池种类、除油机理、运行过程、池体结构,然后绘出草图,再设计计算,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2.院级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院形成以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指导、监督小组,成员包括各专业退休返聘的老教授、教务科教学管理人员。教务科教学管理人员从形式、进度进行检查,老教授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不仅能指出设计存在问题,还能提出改进方案,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3.校级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校制定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汇编》,从毕业设计工作条例、写作规范、校外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成绩不及格率最低3%的规定、开题报告、附本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并组成校督导检查组,进行初、中、末的全程检查,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

三、 结语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培养、提高和展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市政、环境类专业学生来讲,更是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文章结合我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实践对策,供同行参考,希望能有利于工程类高校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 潘一山.探索三学期制运行模式 推进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Z1):57-58.

[2] 王蕾,王秀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647-649.

[3]李喜林,曹启坤,肖建华.大四学生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58-61.

[4]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07-109.

[5] 张庆乐,董建,王虹,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5):66-67.

[6] 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7] 方茜.给水排水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18-121.

[8] 李喜林,刘海卿,曹启坤,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430-432.

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毕业设计

收稿日期:2007―07―04

作者简介:高尚(1972-),男,博士,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智能等方面研究。

一、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整个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和阶段,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二、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现状

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类型多样,层次复杂。类型可分为夜大、函授、脱产、自考,但即使是相同专业,却又分不同层次,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分为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专科起点升本科。管理职能部门对论文的要求只能按照条例进行管理,不能深入专业层面进行深层次的管理,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学生只求顺利毕业,不思进取,或者有的学生达不到独立做论文的水平;教师也只是给出论文题目,按规定进行辅导,基本指导结束。这样一来,出现相同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近、内容相似、格式相仿,甚至完全雷同,不分层次的现象。

三、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一)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选题改革;如何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毕业设计工作就是全面进行考核的一个衡量标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选题是完成毕业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决定教学实施和设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选题简单化、形式化、软化(软件开发型)等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无前沿性;有的题目范围很窄,相当于课题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如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该课题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及相关领域知识,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凭想像进行设计,也无实用性,使得学生只好泛泛而谈,甚至还存在不少假题目;有的题目过小,如抢答器的设计,学生在2~3周内就能完成任务,工作量不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有的指导教师为迎合学生的偏好选择商务网站设计、多媒体产品开发等题目,学生开始很有兴趣,但随着问题的深入经常出现做不下去的情况。

成人教育在毕业设计安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具体设想如下:

1.与学生实际工作相结合。成人学生多数来自工作的一线,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努力学习想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意愿。以上特点要求职能部门在安排毕业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工作的需要,结合今后工作和学生就业去向合理选题,做到题目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努力做到:有工作经历和今后工作需要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加强联系,做到设计内容与生产需要相结合起来,努力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没有工作的学生(脱产学生)一定要结合今后工作去向,合理选题,最好能贴近今后工作实际,为参加工作与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学生作人事工作的,可以以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做课题。

2.与基础理论相关联。题目所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中的大部分应是学生在校期间已学过的,最好是同时与多门主干课程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就不必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以前未学过的知识,从而可将全部精力放在已学知识的运用及相应的拓展和加深,进而联系实际去解决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如选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设计,采用的高级语言最好是学生学过的;做网站方面的课题,最好结合已学过的网页设计等课程。

3.与实际科研相结合。面对市场经济、学生毕业自主择业的新形势,我们总结多年来的实际经验,推出全新的培养方式: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结合企业研发需要、结合学生就业倾向、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克服“校社”分离、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具有积极作用。如目前社会对动漫设计、平面设计、网络管理等人才需求量较大,可为这些内容设计一些课题。

4.列出多方面课题供选择。通过网络等资源收集一些适合本专业做的毕业课题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根据各自特点、不同兴趣以及发展定位,合理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学生,可以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网页)设计、游戏设计、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等多方面设计课题供学生选择。

5.选题紧密科学技术发展。选题要紧密关注科技技术发展,如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其知识更新的速度是以往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计算机专业选题不能过于陈旧,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相一致,开发工具也要采用当前最流行的开发工具,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如上世纪80年代开发管理系统的工具采用dBASE、Foxbase,上世纪90年代采用VisualFoxpro比较多,而现在流行采用PowerBuilder、Oracle等,并从原来的单机版管理系统变为网络版管理系统等,因此选题时也要适应此潮流,技术不断更新。

(二)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设计时间的改革;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专业知识底蕴差,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差。需要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一套对他们更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达到我们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于更好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初衷,可以采取“毕业设计提前介入”,以完成毕业设计为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

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修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课程后,我们便开始指导他们进入毕业设计。我们首先是让学生仿做(替代毕业实习),即由教师按软件工程规范,从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运行与评价一步步做给学生看(面授演示开发过程并做成课件),并要学生一步步仿做,对能提出自己不同意见和做法的,给予高度评价并尽量采纳其意见,对做得慢的学生,则引导其与自己的昨天比较,积累点滴进步,“量变一定引起质变”。仿做既培养了学生严格按软件工程规范开发软件和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的良好习惯,也让学生将课程知识进行了复习、综合与融会,同时也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接着给学生下达设计任务,按自愿组合原则将学生分组,进入真正的毕业设计阶段。有了仿做和课程设计作为基础,教师几乎完全退到了幕后。学生自己找课题,找资料,完成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等,不会的,会首先在小组内探讨,再问其他同学,最后才用QQ或电话跟教师探讨。最后指导学生按要求的格式,规范地用论文将毕业设计表述出来。

(三)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的改革;随着科技发展,指导方式也将发生了变化,可采取多种方式。可以用面授辅导,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开展网上学习讨论,利用E-mail、QQ、MSN等进行交流和电话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学习。面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支持服务方式,我们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专题讲座、授受教学、讨论等方式结合进行;网上教学活动有实时与非实时开展形式,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很有好处;QQ是我们用得非常多的一个工具,既能实时交谈,又能留言,非常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更好的是教师和学生成了关系非常平等的网友,更利于探讨,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四)计算机专业成人教育毕业设计的管理方面的改革;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搜集资料、实践调研、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制定出完整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评定标准、优秀论文奖励制度)和评价指标。并且建立教学管理人员、设计指导教师、教学督导队伍,各施其职,严格落实和执行各项评估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把过程管理作为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把质量作为毕业设计教学的生命线,严格加以保护;把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让评价标准趋于科学化、制度化,提高评价水平和可靠性、实用性。

篇4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pecialized subject-to-undergraduate education;new mode of education;self-taught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10-03

0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1981年诞生以来,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凭借国家考试权威赢得了国内外一致认可。为适应生源萎缩、社会与学生发展,江苏从2008年开始在高职院校中试行专接本教育,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江苏自学考试新模式。“专接本”是省考委和省教育厅在普通高校中开展的全日制在籍专科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工作,简称“专接本”。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自学考试有机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淮安信息学院(简称“我院”)从2009年开始先后与南京邮电大学等7所院校合作开展专接本教育,共设本科专业10个,教育效果良好,赢得了学生、家长与企业的好评。专接本发展前景光明,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服务、促进专接本健康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专接本学情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行介绍,以期为专接本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专接本学情与课程体系分析

专接本为新生事物,培养对象为一群来自不同专科专业、并兼有高职生和本科生双重身份的特殊本科生群体,因此对专接本生源特点、课程体系等进行分析,将会促进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专接本人才培养目标。

1.1 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参差不齐

专接本生源主要是本校三年制高职即将进入第三学年的学生,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科生均可报名专接本学习。这种“宽进严出”特点决定了其生源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参差不齐,为接本学习造成一定困难:①高职院校生源总体不断下降,录取线逐年走低,学生素质差异较大。②高职院校生源类型丰富,招生类型有统招、对口单招、注册入学、“3+2”等;学生来源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③相同或相近专业学生选择相同对接本科专业,因原有专业课程设置不同,学生间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接本班为例,班级多数同学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想通过专接本获得一种资格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但也有个别同学对专接本认识肤浅,重视不够,以为专接本就是混文凭,旷课逃课现象严重,因此每年都有个别学生中途退出、近10%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另外从该班连续4年招生情况看,不到20%的学生的专科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80%以上的学生的专科专业是“数控加工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因前期所学课程不同,学生在接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差异较大。

1.2 课程设置

依据专接本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确保基本理论够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专接本专业在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每个专业增设三门与专业技术领域紧密结合的实践与应用课程,分为沟通课程、衔接课程、主干课程、实践与应用课程等四个模块。

以该院2013级“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接本班为例,其课程设置见表1,沟通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和公共基础理论,思想政治理论凭专科合格成绩可免考,公共基础课专科合格成绩占40%,自考统考成绩占60%。衔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专科合格成绩占30%,自考统考成绩占70%,沟通课程和衔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顺利实现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过渡,为学习主干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主干课程为主要专业课,全省统考。实践与应用课程,由主考院校负责考核,其目的是延续专科实践技能型培养特色,突出专接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

2 专接本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深入细致做好宣传招生工作

在宣传方式上,我院通过邀请省考试院与主考院校领导来校做宣讲、召开系部专接本招生宣传大会、班主任深入班级等方式开展宣传。并通过学院招生简章、网站等载体向全校师生普及专接本相关政策,明确专接本管理员接受学生报名咨询。

在宣传内容上,真实宣传江苏教育考试院的有关政策规定,全面比较专接本与社会自考、专转本、专升本之间的差别,深刻剖析专接本性质、优势与潜力。实事求是地向学生阐明学位证和毕业证要求、各课程通过的难易程度及专接本文凭的社会认可度,由学生自主选择。

在宣传时间上,新生一入学,就将专接本作为入学教育内容之一,使学生一进校就对专接本有充分认识,从而树立学习目标,尽早规划未来。然后在大二、大三阶段,根据工作节点再进行多次宣传。

在政策与措施上,该院制定了多元化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的助学、激励与导向作用,吸收优秀学生报名专接本学习。

在班级生源安排上,按照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组织生源并编成独立建制班级,保持专业连续性。

2.2 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专接本是在省考试院统一管理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实行主考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双重管理,这是专接本新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其中主考院校是组织者,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等工作,而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负责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由此可见,接本生的培养质量与所在职业院校的管理密切相关。

健全管理体制是专接本高质量、高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规范专接本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该院专接本实行二级管理。继续教育学院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对我院专接本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负责与省考试院、市自考办、主考院校联系,研究确定主考院校及开办专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等工作;学院其他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为专接本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各二级院系作为专接本专业具体承办单位,根据专业对口原则,负责某一专业的招生、教学等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接本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在严格执行上级部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专接本教育考核办法》、《专接本学生管理办法》、《专接本教育教学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我院专接本开展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2.3 严格学生管理

为了让来自不同班级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尽快融入专接本学习,学生管理主要在以下方面得以加强:

①报名专接本学习的学生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定《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协议书》,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

②将接本生纳入全日制普通专科生日常教育管理,选派责任心强的老师任班主任,健全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自管组织。同时各教学院系还明确一名专业造诣较高、协调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专接本管理员,一方面在系主任领导下,协调处理专接本招生、教学、就业等工作;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政策、专业学习等咨询服务。

③实行课堂考勤周报制。班级指定专人进行课堂考勤,班主任定期检查出勤,对周旷课达2次的学生,班主任须清楚缺课原因,综合其它课程考勤情况,判断该生连续缺课内因,从而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周考勤结果报送继教院。

④整合宿舍,固定教室。接本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宿舍,为便于教学与管理,依据自由组合与适当调整原则进行宿舍整合,对接本生进行集中管理。并要求接本生到指定教室上晚自习,并配任课教师轮流下班级辅导。

2.4 精心组织课程教学与考试

2.4.1 择优安排师资,重视备课环节

课程教学始终是专接本办学的中心任务,我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①安排课余时间充足、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职称高的教师任教,并保持任课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从师资上保障教学质量。以“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接本班为例,自该班开设至今,有20名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名,占65%。为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励教师想上课、上好课,该院出台了与课程类型、课程通过率挂钩的优劳优酬课时费标准、教师奖励办法等政策支持。②抓实备课环节。首先,教学内容紧扣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要求,依据大纲要求设定教学内容并组织实施,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由主考院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当面与主考院校教师交流重难点内容,以获取更多考试信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各教学院系内部也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研讨教学方法和技巧。最后,任课教师须研透教材、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准确把握考试要点与试题特点,使讲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每周至少下一次班级辅导,对学生到课情况须严格考勤,并做好记录。

2.4.2 合理安排开课时间

接本生第一学年需同时上专科课程和专接本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为不扰乱专科阶段正常教学秩序,专接本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主要安排在晚自习和周末。同时因专接本考试时间为每年4月和10月,为使学生赶上10月份的考试,每年安排新生于5月份开课,并利用暑假、国庆假期补课,切实提高课程通过率。

2.4.3 认真对待考试

专接本考试是对教学与管理各项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是专接本办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提前公布每学期考试日程,使学生清楚学期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准考证、考试通知书统一由班主任到继教院领取,学生亲自到班主任处领取签收。考前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强调考试纪律与注意事项,并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温馨提醒和指导。遇到与接本考试冲突的情况,提前部署,妥善安排,尽量不影响接本考试。

2.5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5.1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

相对社会自考而言,专接本明显强化了实践教学。以我院“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为例,由表1可知,衔接课程均含一定的实践学时,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教学做合一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即时结合;主干课程为专业核心学位课程,配课程设计作为其实践教学,每个课程设计用一到两周时间进行集中学习,指导工作由我院任课教师具体负责,主考院校教师全程参与指导。

2.5.2 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强化技能训练

为实现专接本应用性、实用性、职业性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主考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为专接本服务的功能,强化接本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及实践能力,实行“双证”毕业模式,即相关职业资格证加本科毕业证。比如我院“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的MOLDFLOW塑料成型CAE实践课程,统一组织学生去南京工程学院集中学习一周,主要学习应用MOLDFLOW软件进行塑料成型CAE数值模拟,考试合格可取得职业资格证。

2.5.3 严抓毕业设计质量

首先,选择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职称高的专业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全程负责毕业设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采用双导师制,主考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指导,以高职院校教师指导为主;其次,选择良好课题,确保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报送主考院校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监控,由主考院校教师牵头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和学生均须认真、如实、及时填写过程记录,答辩时由主考院校指导教师任答辩组长统一把关;最后,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加强毕业设计的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和总结,强化过程管理,切实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2.6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教学质量是专接本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教学督导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该院专接本采取省级督导、主考院校督导、院级督导和教学院系督导的四级教学督导机制。首先,省考试院对我院专接本教育教学诸环节开展检查评估;其次,主考院校对我院专接本进行检查,如考试巡查、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等;再者,专接本纳入我院日常教学管理,统一执行我院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最后,教学院系也建立专门督导机构,形成反馈和纠偏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督,采取随机听课、教学检查等形式,定期开展教学质量督导工作。

3 专接本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

①专接本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通过率、一次毕业率、一次学位授予率等关键指标增长明显,在学生和家长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对“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接本班的统计,各课程平均通过率达83%左右,一次毕业率由2012年的56.67%提升到2014年的88%,班级学生数由2010年的24人增加到2014年的51人。目前该院在籍专接本学生已超800人。

②专接本学生经过高职三年和本科两年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在不断学习与强化实践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并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2012年、2013年从“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接本班各选3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制作机器人,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组“中科”杯机器人技术应用赛中分别荣获团体二等奖、一等奖。2013年再选5名专接本学生参加“凯达”杯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技能大赛,荣获学生组“注塑模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一等奖、“冷冲拉延模CAD/CAE”三等奖。

③根据该院2012届和2013届“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共55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相比高职生,接本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明显提高,专业对口率达81.24%,在薪资、未来发展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毕业生大致相同。

篇5

Abstract: From the comprehensive capacity-build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hich focuses on the theory. Not only pointed out tha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such as experiments, internships, graduate design, but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 实践教学;土木工程;工程实践

Key words: practice section;civi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08-02

0 引言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仍然沿承着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一套思路过窄、知识面过专、理论知识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化理论教育,使学生具备就业前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适应性和创造能力不强,缺少工程实践能力。美国大学的实践表明[1]“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有4/5发生在课外”,许多已参加工作地学生也经常反映,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很难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因此,改革土木工程传统的重理论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适应现代化土木工程建设的“综合型、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力求培养少部分“创造型”或“科研型”高级专门人才[2]是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需要的综合性专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1 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教学弊端

1.1 实验课程简单化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和土工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两门重要的实验课,这两门实验课是配合《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等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好这两门课的实验教学,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巩固土力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创造了条件。但目前,这两门实验课都没有受到重视,各学校均存在学时少,实验内容简单,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两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安排均为6学时,所做的实验也都是很简单的专项实验,如水泥细度,液塑限测定实验等。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多个人在一组,有的学生一堂实验课下来根本就没有亲自操作的机会。

1.2 各种实习形式化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一般只是用一周左右时间在本地区实习。这种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较短,且所了解的只是本地区较单一的建筑物形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难被激活。而单一的建筑形式又会让一些学生对本专业失去兴趣。生产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工程施工过程,实习时间一般安排1-2周。在这段实习时间里学生只能对整个工程的一个或几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无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总体把握,学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课知识与现场的实际结合到一起。毕业实习,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到所签单位去了解今后的工作重点,搜集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以便毕业后能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

这三种实习虽然目标都很明确,但由于安排的时间较短且较集中,形式化教育严重。

1.3 毕业设计模式化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期间的最后学习及综合训练阶段,是理论知识、科学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不仅局限于设计、施工、预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已经成为是一个涵盖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城镇建设、矿井、隧道等多领域的专业。毕业后,学生不仅可在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行业从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水利、机场、码头、水电勘测等方面的工作[3]。传统的毕业设计大多是模拟工程实例,由教师给学生指定可选设计类型,学生在该范围内进行选题。学生的设计内容也是按着固定的思路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步骤进行,学生的思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学生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2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意见

针对传统土木工程教学存在的弊端笔者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总结了几点改进方法:

2.1 实验教学突出化 针对传统实验课存在的弊端,应适当的增加实验课学时量,使学生有机会对各种材料的性质、特性进行了解。让学生有机会亲自体会一下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和配用量。设计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原材料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等工作。土工实验由于可能要侧含水率等一些时间较长的实验,因此,每次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自操作每个人步骤,体会该实验的每个细节工作。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经验,让实验教学更能更贴近于工程实际。

2.2 各种实习合理化 目前实习内容具有局限性,很难实现预期的实习效果。因此,应重新审视土木工程实习,合理安排时间,认识实习。应当鼓励学生多看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到不同的地区去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同时应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更多的了解本专业,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生产实习应分阶段了解不同阶段施工情况,如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防水的处理等,使学生对建筑施工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于毕业实习,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社会需求,侧重岗位技能的培养,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监理规划等。毕业设计题目尽量来自工程实际,提倡真题真做,而教学方式则应采用校内与校外,现场参观及现场定岗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2.3 毕业设计实际化 对于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应该以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为参考依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综合素质选取相应的工程实例来完成对自己的考核,选题的内容可以多样化,例如工程项目优化结构设计问题、施工实施方案的编制问题、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问题等,让学生实际工程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就会很认真,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进而也满足社会对不同土木专业人才的需要。

此外,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作业形式也应该进行改进,多增加一些实际的工程实例专项工程设计、计算,让学生提早熟悉实际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这种作业形式学生可以分组完成,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俨然成了该专业一项重要内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不管是从事设计、管理、科研等,还是直接参与实际工程施工,都离不开实践。因此,应在大学期间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学习,无论是哪种实践学习,学生都应该成为主导地位,而教师只是在必要时作指导。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环节,能有效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应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玉刚,范栋华.关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教育部网站,2005,10,20.

[2]秦至谦,雷林.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33(33),212-213.

篇6



摘要:

针对应用型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特点,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阐明了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特色与思路,论述了开展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及可行性,提出了构建统一关联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及有效实施工程实践教育的诸多举措,并分析了今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实践证明,紧密围绕工程实际,着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地下工程;工程能力;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U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28-05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这一重要的天然资源,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当前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热点与亮点。截止2011年8月,全国已有3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新建地铁。按照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地铁总里程将达6 100公里。前所未有的地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针对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学型工科院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指导思想[1]。其中,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良好教学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其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在首都建设行业中已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首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蓬勃发展,为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日益旺盛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城市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正式设置了地下工程方向,在土木工程学科地下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一、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特色与思路

鉴于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鲜明办学特色,其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培养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将服务于北京城市地铁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尤其以一线施工企业居多,加之地下工程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地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吃苦耐劳和勤奋务实精神的培养,也要在知识结构上适当予以调整,包括增加工程一线所需的专业知识

教学,加强现场实际操作和施工技术与组织类课程的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等,力图使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实际工作中“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尽管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专业方向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积累了众多有益的经验,但亦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之间彼此分散、缺乏关联、相互脱节等问题,未能有效形成一脉相承的、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实践环节学时偏少,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深入培育造成了不利影响。正如文献2中指出:“对学生来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的。培养的途径也绝不是某一个教学过程所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在认真总结既有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地下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作了调整,将地下工程施工(32学时)与地下建筑结构(32学时)两门主干专业课程独立单列(多数高校将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合并为一门课程—地下工程),突出施工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地位。着重对该专业方向大学4年期间的所有实习、科技活动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考虑,力图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密切衔接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二、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途径

(一)基本思想

众所周知,与一般房屋建筑工程不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漫长、线路标段分散、施工工法众多、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大等特点,依照常规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某一个工地进行短期实习,难以实现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取到好的实习效果。但相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地铁建设项目地点却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较密集区域,交通相对便利,非常有利于根据实际工程进展选择时机多次组织参观与实习。根据上述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借鉴不同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有益做法[3-8],遵循自身培养计划对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统筹考虑、系统训练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以“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为主线的培养思路。所谓“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即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紧密围绕实际工程,将大学一年级末开始的专业认识实习、科技活动周,大学二、三年级相关课程设计,直至大四上学期的生产实习,以及下学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有机衔接,构建前后呼应、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为加强工程实践内容的连贯性,在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工程施工等主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均明确要求安排一定数量工程实践的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不足的问题。

(二)可行性分析

近年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等多条线路已相继展开,目前在施线路数量达13条。预计到2015年,13条新线陆续建成,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猛增至561公里。包括国内其他众多城市在内,前所未有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强力拉动内需的同时,也造就了星罗棋布的地铁工地,这为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地铁建设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良好契机尚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予以实现。这些得益于多年来对首都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卓越贡献,得益于业内深厚广泛的校友资源。学校一贯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已与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市政研究院、榆树庄构件厂等众多承担首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均为学校地下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构筑了宽广而坚实的平台。

(三)主要举措

1.科技活动周衔接认识实习,明确专业方向,激发学习兴趣

自土木工程专业2006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专业认识实习起,学校年年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市丰台区榆树庄构件厂,重点针对厂内地铁盾构隧道预制管片生产制作过程进行观摩教学,以此作为工程实践教育的第一站。通过实习,学生不仅熟悉了管片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混凝土浇注、养护脱模等主要工艺流程,而且通过观摩细部防水构造,以及组装好的竖向盾构隧道管片等实物展示,初步对盾构隧道的衬砌构造与作用有了理解。安排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在建地铁工程项目,在几届认识实习活动中,先后组织参观了北京市政集团承建的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动物园站,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9号线东钓鱼台站、白石桥南站等工程,使学生对地下工程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等主要施工工法现场概况积累感性认识。例如,在白石桥南站明挖基坑开挖现场,学生不仅观摩挖掘机开挖过程,在一定程度熟悉了钢支撑的构造及作用,初步了解了明挖法基坑施工工艺顺序,这些均为以后土力学、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有益的基础。此外,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还积极推进地下工程施工学科及教学配套设施建设。2006年建立了施工技术仿真实验室,其中电动仿真盾构机模型及模拟盾构隧道施工的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体验并掌握典型施工方法与主要操作技能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认识实习周结束后,随即布置科技活动周的训练任务,即根据地下工程认识实习接触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相关结构模型制作活动。学生自选题目,兴趣盎然地制作各种车站结构模型。这种活动不仅及时巩固了认识实习成果,切实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结构构造与力学概念,拓展思维空间,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2.确立定期回访工地机制,前后衔接主要实习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宜构成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三个相互衔接且逐步扩展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地下工程方向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确立工地定期回访机制的做法能够实现三种实习环节的前后衔接与递进接力。经过认识实习周和科技活动周的初步实训,已经调动起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随后的二、三年级相关课程学习中,学生有必要定期回访、调研当初认识实习工地,针对该工程后续建设情况进一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一般规模的地铁车站建设周期至少需要1~2年,而包括区间隧道在内的整个合同段项目建设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大学期间实习参观的要求。自2010年起,针对2007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大三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环节,开创性地提出强化假期工程实践的口号,以实现暑期社会实践与下学期生产实习相结合的目标,即根据各自以往跟踪回访地铁工地的情况,自主联系实习工地,并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深入施工一线开展一定时间的暑期工程实践,为大四上学期即将进行的四周生产实习预热。当四周生产实习结束后,继续保持定期回访机制,直至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实习乃至毕业设计环节结束。这样从根本上实现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周期贯穿式吻合。例如:2006年、2007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坚持3年间对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及9号线白石桥南站等工地的定期回访,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牢固掌握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原理及各种施工工法,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3.理论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立足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课堂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应用,在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等主干课程教学中宜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安排课时上机操作理正、PKPM等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在巩固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下一步的课程设计及相关毕业设计提供实用技能训练的机会。在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主动联系参观地铁9号线玉渊潭竖井内安装的LOVAT盾构机及后来的掘进过程,以加强学生对盾构机构造、性能及工作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根据办学定位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即立足于城市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向,以工程案例为主线,将主要章节知识贯穿衔接,展示工程实例照片,播放典型施工工艺视频,

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为检验专业实习及理论课程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适应首都地铁建设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明确围绕地铁车站设计与施工领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训练。所编写的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力求通过学生在专业实习及理论课程教学中接触过的工程实例来反映现行规范的具体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使其领悟到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再从实践步步升华至理论的过程。例如: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地铁车站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进行结构设计,而毕业设计阶段选择地下结构设计课题组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包括支护结构设计、车站主体结构主要构件结构设计在内的大量设计任务。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要求针对明挖法施工的普通地铁车站所涉及的灌注桩及冠梁施工、基坑开挖、钢支撑架设与拆除、主体结构施工、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基坑回填等工种工程,确定施工展开程序及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划分流水段,选择施工工艺与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制定技术组织措施,而毕业设计阶段选择地下工程施工课题组的学生除要完成包括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等多种工法在内的复杂地铁车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尤其要求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利用已有知识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讨。所有的设计题目均紧密围绕实际在建工程,某些甚至就来源于学生们曾经实习过的工程。每位学生的工程背景不同,技术难点亦不同,可实现学生人手一题,有效防止成果雷同。这样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精选配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自身内部实现了良好的统一、协调,加之毕业设计期间形成的定期回访工地机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毕业前获得合格工程师专业素质训练并取得相应成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4.实施的效果

地下工程专业方向自2006级实施“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模式以来,在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路桥集团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在建的地铁工程深入展开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最近两年毕业设计期间,2006级学生康惟依托在建的地铁10号线成寿寺站—宋家庄站区间隧道,编制了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进行优化分析,为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黄俊杰协助现场项目部编写了9号线白石桥南站监控量测施工专项方案,并绘制了全部测点布置图,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2007级学生蔡志勇依托在建的地铁14号线东风北桥车站,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现场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深基坑倒撑设计与施工的优化方案,为节约成本、简化工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此外还负责编写了盾构穿越五环、盾构联络通道等多项施工方案,凭借丰硕的实践成果,其毕业设计最终获得201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级优秀毕业设计。2011年7月19日 ,《科技日报》“教育观察”版 “本期关注”栏目报道了蔡志勇等同学的事迹,特别强调了他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就提前进入工程现场作为施工员实习对今后成才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已毕业的2006、2007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毕业生中,大多数学生凭借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签约大型施工企业。其他一些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亦纷纷表示大学阶段工程实践的强化训练令自己“受益匪浅”,为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5.问题与对策

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要保证具备与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际在建工程项目。尽管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有固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且建立了定期回访工地机制,但毕竟每次接触工程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往往只能看到工程施工的某些局部工艺或某种工法,很难认识地下工程施工全部细节过程。此外,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也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全面接触多个不同工程施工内容。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回落,地铁建设工地数量规模的萎缩等问题都成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需要面对的难题。

为此,宜充分利用现代化摄影、摄像技术手段将各种可能接触到的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环节记录下来,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影音资料加工制作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实践教学课件,以展现工程全貌和施工全过程,从而把施工现场搬进课堂,或者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全面深入地认知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增长见识、获取经验。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引入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已有先例[9],且特意指出,如有可能,最后再选择适当的工地进行现场体验工程活动,对于那些现场看不到的前后工序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课件,确保各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大规模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召唤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目标的高等学校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以加强学生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断探索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开展贯穿式强化教育锻炼,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实现有效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增强个人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雪华,杨湘东,朱光.土建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35-38.

[2]周志军,孙建伟.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措施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112-114.

[3]潘睿,李淑红,王志伟,等.强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509-513.

[4]何夕平,陈燕.土木工程三大实习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124-127.

[5]陈明政.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6-18.

[6]何淅浙,宋少民,杨湘东.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6,6(8):341-344.

[7]沈良峰,高文华,万文,等.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27-129.

[8]齐伟军,李国柱,吴国祥.高校工科土建类本科专业跟踪式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58-159.

[9]邹中权,王齐仁,舒小娟,等.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2008(5):135-138.

[10]贾晓云,宋玉香,朱永全.地下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探讨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92-94. 

[1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Liang

(School of Civi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篇7

关键词:“3210”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94-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1]。“3210”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我校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要成果之一。“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专业内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为例,应用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体化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项目、课程考核和教学实施等六个方面阐述一体化课程的设计过程。

一、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制造工作过程产品为载体,注重过程学习,结合我校“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总模式,并遵循知识成长规律,分阶段逐步加深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力度,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双素质团队、实习实训运行保障条件,全方位、多因素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新的“3210”人才培养模式。“3210”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阶段划分

1.“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2]。“3210”人才培养模式,即“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该模式的主要阐述:①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指第二学年的四个(小)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第三阶段是指第三学年的三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②两情景。包含校内一体化教学情景和校内实习实训工作情景与校企合作工作站“1=1”(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工和学的两情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懂得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③一环节。一环节是指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一环节(也包含两情景即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可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④零距离。通过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使工作过程知识借助校外真实的企业场景得到升华,同时借助国防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使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阶段划分。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目标产品为主线承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包括一体化教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等教学条件,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领域、两情景状态描述和一环节的实质内容。

三、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定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是与生产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等技术岗位。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是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工艺规程编制与加工实施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形成基于“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和设计工序,掌握编制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独自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3.课程内容设计。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结合工作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4.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本课程的教学项目以机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减速器为依托,以组成减速器的输出轴、滑动轴承套、箱体、齿轮、轴承盖和拨叉等零件为载体,构建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六大类零件项目[3],分别为:项目一: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二: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三: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四: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五: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六:叉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学会此类零件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类似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课程考核方案。每个项目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点及分值百分比分别为:知识目标15%、技能目标20%、操作实施25%、项目总结报告20%和公共考核20%。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需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6人左右,并选优秀且主动性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在后续课堂讨论环节中非常关键,主导整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决定课堂讨论和汇报能否顺利完成[4]。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为:教师下发任务书布置课堂任务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和资讯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组长分配实施方案任务并汇总小组分别展示和汇报组间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与讲解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并填写作业单。

五、结论

本课程在我校经过两轮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得到了学校肯定和学生好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更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平台和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细化课堂考核项目,这是本课程继续完善的内容和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

[2]任青剑.校企合作工作站是“3210”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证[J].才智,2015,(01).

篇8

指导老师:戴胜坤

设计要求:1、安装资料及要求。包括:平面图;用电负荷情况;供电电源情况;气象及水文资料等。

2、选子:位置、型号的选择

3、土建施工

4、设备安装

课题二、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选线的研究

指导老师:戴胜坤 地故障时,故障特点不是非常明显,故障选线就显得很有必要,所以,要求学生

比较详细的了解国内外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对现有

的选线方法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找到适合的故障选线的方法;3、 利用ATP的仿真软件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仿真;4、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三、64点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指导老师:游佳

设计内容:64点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针对室温环境下的温度监控,如大型机组的轴温,大型变压器油温,化学反应过程,环境测试等。控制核心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监测64点温度,温度范围0~100℃,采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AD590,按矩阵方式切换输入信号。输出8路开关控制信号和2路PWM模拟信号(具备PID控制能力)。同时要求利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的已有通讯接口或其它工业控制网络实现数据上传和控制。

设计要求:1.总体方案设计,需要提出至少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加以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

2.根据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电路,需要有理论依据,有分析计算过程,选择的主要元件要有原理和说明,所有元件必须有型号和参数;

3.软件设计,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成。主要软件必须能在设计制作的硬件电路上正确运行 ,且能够显示被测试对象的温度;

4.制作硬件电路,调试硬件和软件,完成温度检测与测试点切换,实现温度上传并在屏幕上显示或存盘;

5.撰写毕业论文,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标准,论文引用其它文章和相关技术资料不得多于40%。

课题四、 用8051单片机设计一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

指导老师:潘纹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用单片机8051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要求如下:

1)用红、绿、黄三色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考虑到学生设计时的难度,只考虑一条道路相对的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红、绿、黄三个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每隔30秒红绿灯交替变化。在每次由绿灯亮变成红灯亮或者由红灯亮变成绿灯亮的交替变化转换时要求黄灯闪烁5秒,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靠到禁行线之外。

2)能实现正常的计时显示功能。用倒计时方法显示红灯、绿灯、黄灯还需亮的时间。

3)能实现控制器总清零功能。 按下某个键后,系统实现总清零,计数器由初始状态开始计数,对应状态的指示灯亮。 二、根据设计任务与要求:画出设计总电路图,写出设计程序。

课题五、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游佳

设计要求:1.用MCS-51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设计一个步进电机控制器。要求能对步进电机实现正、反转及速度控制,同时能对步进电机进行位置控制,即能控制步进电机从一个位置精确地运行到另一个位置。

课题六、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

指导老师:周小薇

论文要求:1.了解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传感器的类型、特点、结构及用途等

3.如何为机电一体化系统选择传感器(举例说明)

4.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传感器的发展

相关知识:本课题要求学生综合《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电机》等相关知识进行编写。

课题七、水轮机制动系统的设计

指导老师:周小薇

设计要求:

掌握一定的电气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可以利用PLC进行编程,并且对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求能够运用基本的绘图软件进行绘图。

设计内容:

本设计共有三个部分:电气控制部分、流体控制部分、PLC编程部分。

(一)电气控制部分设计任务: 2.24点制动闸动作后向PLC发出制动成功或复位信号

3.压力站气路压力数显示向PLC发出4~20mA的模拟信号

4.根据PLC传送来的4~20mA的模拟信号,显示相应的转速。

(二)流体控制部分设计任务:

采用节流阀控制流量,水份分离器净化空气,两个三通换向阀分别控制汽缸的上、下腔;气液混用三通球阀进行气、油的转换控制,多块压力表可直接读数等。

(三)PLC编程部分设计任务:

根据给出的梯形图进行编程。

课题八、毕业设计题目: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黄卫庭

构成:PLC系统、变频器、检测保护电路、转速测量等环节

要求:1、采用PWM变频调速

2、有具体结构图及外形图

3、选用元器件合适

4、有控制电路图、主电路原理图、PLC程序框图和清单

[注意:选题要结合实际供水工作。要求写明本设计所涉及的分析方法或技术手段(如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要求有学生独立的见解,设计内容要详细写明具体步骤]。

课题九、两种液体混合的设计

指导老师:叶俊 一、控制要求

1.初始状

此时各阀门关闭,容器是空的。 SL1=SL2=SL3=OFF

M=OFF

二、起动操作

按下起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 (2)液体B流入,液面达到SL1时,YV2=OFF,M=ON,开始搅拌;

(3)混合液体搅拌均匀后(设时间为l0s),M=OFF,YV3=ON,放出混合液体;

(4)当液体下降到名 SL2时,SL2从ON变为OFF,再过20s后容器放空,关闭YV3,YV3=OFF,完成一个操作周期;

(5)只要没按停止按钮,则自动进入下一操作周期。·

三、停止操作

按一下停止按钮,则在当前混合操作周期结束后,才停止操作,使系统停止于初始状态。

四、要求:用欧姆龙型PLC技术设计

课题十、机械手控制的设计

指导老师:叶俊

一、机械手工作过程,且每次循环动作均从原位开始。

二、控制要求

1.在传输带A端部,安装了光电开关PS,用以检测物品的到来。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物品时为ON状态。

2.机械手在原位时,按下起动按钮,系统起动,传送带A运转。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物品后,传送带A停。

3.传输带A停止后,机械手进行一次循环动作,把物品从传送带A上搬到传送带B(连续运转)上。

4.机械手返回原位后,自动再起动传送带A运转,进行下一个循环。

5.按下停止按钮后,应等到整个循环完成后,才能使机械手返回原位,停止工作。

6.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和左移/右移的执行结构均采用双线圈的二位电磁阀驱动液压装置实现,每个线圈完成一个动作。

7.抓紧/放松由单线圈二位电磁阀驱动液压装置完成,线圈通电时执行抓紧动作,线圈断电时执行放松动作。

8.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动作均由极限开关控制。

9.抓紧动作由压力继电器控制,当抓紧时,压力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放松动作为时间控制(设为2s)。

要求:用欧姆龙型PLC技术设计

课题十一、建立机械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电路模型

指导老师:方玮

结构:由电动程控器、水位开关、安全开关(盖开关)、排水选择开关、 不排水停机开关、贮水开关、漂洗选择开关、洗涤选择开关等组成。工作原理:通过各种开关组成控制电路,来控制电动机、进水阀、排水电磁铁及蜂鸣器的电压输出,使洗衣机实现程序运转。

主要内容:进水控制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排水系统电路等。

要求:结合洗衣机的工作过程,给出以上电路模型号并说明原理,论文不少于5000字

课题十二、工厂变配电所的设计

指导老师:居剑文

一、设计的要求

根据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能够独立而正确地进行方案认证和设计计算,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要求会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等

要求学会选择有关元件和参数

要求学会编制有关电气系统图和编制元件明细表

要求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变配电所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配电所设计不含此内容)。

变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

短路电流的计算

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变配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与整定

变电所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10、绘制变电所主结线图、平面图和必要的剖线图、二次回路图及其它的施工图样。

课题十三、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的继电保护问题的研究

指导老师:方玮 研究现状,了解目前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的保护的配置的方法,优缺点,并根据

电缆的特点,架空线路的特点,提出适合于混合线路的保护的方案;

3、 提出适合于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的继电保护的方案; 4、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十四、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指导老师:潘纹

设计任务与要求

1)对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基

本类型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

2)每种类型各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画出其基本图表。对每种

类型要求用falsh或者authorware等做一个能动的形象逼真的例子。如吊起重物的起重机、运动的火车的机轮、椭圆仪、翻箱机、机械手爪等。

课题十五、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设计

指导老师:倪祥明 课题十六、机械手直线运动液压系统的制作

指导教师:黄国祥

目的:实现机械手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机械运动

任务:1、系统方案的设计与计算;液压泵、液压阀等技术参数的选择;液压辅助部件的选择与购买。

2、液压缸的加工制作。

3、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4、电路系统的安装。

5、技术资料整理与电子文档的制作。

要求: 1、分组布置任务,每组可以是1人以上。

2、电子文档要求打印,字数不少于5000字。

3、现场展览制作产品,参加答辩。

课题十七、“中国结”造型设计

指导教师:张蓉

1.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

着重提高在CAD/CAM软件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建中国结造型设计、市场推广、资料整理等环节,初步掌握应用CAD/CAM进行工业造型设计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达到如下要求:

灵活运用所学Pro/e软件创建“中国结”,打印出造型设计步骤和造型图;

对造型出来的“中国结”进行包装设计。如用Photoshop或3dmax等软件进行包装,打印出用于市场推广的效果图;

写出500字左右的论文小结

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中国结”造型参考图:

(造形和尺寸自定义)

课题十八、“福娃”造型设计

指导教师:罗进生

1.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

着重提高在CAD/CAM软件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建“福娃”造型设计、市场推广、资料整理等环节,初步掌握应用CAD/CAM进行工业造型设计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达到如下要求:

灵活运用所学Pro/e软件创建“福娃”,打印出造型设计步骤和造型图;

对造型出来的“福娃”进行包装设计。如用Photoshop或3dmax等软件进行包装,打印出用于市场推广的效果图;

写出500字左右的论文小结;

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福娃”造型参考图:

课题十九、大功率高频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

指导老师: 倪涛

通过该题目的设计,加强电力电子的学习和理解,系统学习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综合运所学过的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一定的基础

内容:

按技术参数设计一台直流开关电源

主要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三相交流380V 输入频率:50HZ

输 出:恒流50安 输出电流变动范围:0---50安连续可调

输出电压:0—60伏

要求:

1.按要求分阶段写文字材料;

2. 3.论文要按要求格式打印;

4.独立完成

设计步骤:

1.阅读国内外有关 2.选定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学习其工作原理、应用方法;

3.主电路方案选择,要有技术经济比较;

4.主电路设计;

5.元器件的设计、计算、选择;

6.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

7.打印论文

课题二十、三层楼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指导老师:倪涛

设计内容: 1、不允许同时有两层楼要求停电梯;

2、当二层不需要停时,能越过二层直接到达所需楼层。

要求:

分阶段写文字材料;

2、 3、论文要按要求格式打印;

4、独立完成

步骤:

1、设计I/O配线表。

2、设计出电梯控制的梯形图。

3、写出指令表。

4、用编程器输入指令。

调试运行。

课题二十一、车辆出入库管理PLC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杨芳

内容:编制一个用PLC控制的车辆出入库管理梯形图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入库车辆前进时,计数器加1,后退则减1.

2、出库车辆前进时计数器减1,后退则加1.

3、要求有显示屏指示车库内车辆的实际数目.

要求:

1.根据题意设计显示电路,并按图连接。

2.画PLCI/O接口连线图,并按图连接。

3.编制梯形图及指令语句表。

4.完成系统调试,实现控制要求。

课题二十二、水塔水位控制PLC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杨芳

内容:1、保持水池的水位在S3——S4之间,当水位低于S3,则打开阀门进水,水位到达S4时,则关闭阀门。 水塔水位控制面板

要求:1.根据题意设计显示电路,并按图连接。

2.画PLCI/O接口连线图,并按图连接。

3.编制梯形图及指令语句表。

4.完成系统调试,实现控制要求。

课题二十三、用PRO/E软件进行玩具造型设计

指导教师:罗进生

要求:利用软件进行实体造型,写出具体造型步骤。步骤清晰合理,造型思路明确。可以自己设计玩具形状,分析所设计玩具市场前景。

参考图样:

课题二十四、基于PROE软件的机械制图三维模型库开发及应用

指导老师:李广坤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