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观念上思政课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目标定位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很少有教师意识到本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受传统思政课价值取向的影响,认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教育,这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当代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除传统道德观念教育之外,更应该大力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应该承认,思政课功能内涵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尽管有一定的契合,但还是存在区别。公民意识教育更侧重适应现代法治国家需要,而传统思政教育似乎更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取向。二者比较,无疑前者更能面向未来,外延更宽泛,也更符合国家需要。另一方面,客观地讲,思政课任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是制约在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模糊、权利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平等意识弱化等情况,公民意识整体欠佳。[3]思政课教师本身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成长在传统环境中,其自身的公民意识也相对不足,距离作为教育者的要求还有差距。教师自身意识淡薄,自然会影响到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除要加强公民意识学习、不断强化自身公民意识外,还要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关键要有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还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观念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其完整和有机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入学教育,包括适应大学生活和历史使命教育;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律教育,包括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律制度教育。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加上思政课的特殊性,过度打乱教材章节、自主安排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授课计划仍应以教材为基本依据。但在讲授具体内容时,尤其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应将公民意识强化出来,刻意突出。课程四大模块都可以有机地融入公民意识教育的有关内容。入学教育部分,可以在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部分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可替代的角色,以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思想教育部分,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强调要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而立志成才,发愤苦读;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以中华民族优良爱国主义传统为引导,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为依托,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在人生观教育中,把人生价值的标准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强调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中,将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强化公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从而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在法律教育中,从现代法治内涵入手,通过权利义务观念教育、自由平等观念教育、公平正义观念教育以及实体法权利义务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并且可以在课程结束时安排2或4学时公民意识教育专题,既总结整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又可以系统地向学生强化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注重改善教育环境的重要思想资源。儒家在教育上提倡环境陶冶作用,即外部社会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治铸作用,所谓:“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荀子•儒效》)讲的就是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荀子•荣辱》)孔子提倡的择友、择处,也是这一思想的表现,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第十七》)就强调了后天环境的熏染不同对人天性影响的差异。“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也告诉我们:教育的功用在于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性改造的良好环境。由此我们应该对如何发挥环境熏陶与渗透在大学生“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获得一些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慕课”时代的来临,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人群,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络共享平台课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为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开展一系列举措。社会是大环境,学校是中环境,家庭是小环境,网络就是微环境,三位一体教育架构的设想显然已不够全面。如何构建包括网络环境在内的四位一体教育环境架构成为探索“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新问题。“90后、95后”大学生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对于网络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和更多的偏爱性,而网络环境又极具虚幻性和超现实性,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怀和指引,培养他们正确辨别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保持对“正能量”的追求和对“负能量”的抵制能力。[3]50“基础”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其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其思想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然而,环境会在这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的矛盾,概括起来就是社会、环境、学校以及网络环境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冲突性会对“基础”课程理论的接受与践行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以至于“慕课”背景下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困难重重。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在教育上提倡环境陶冶作用之外,还倡导整体性、辩证性和合互补性的思维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教育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绝不可以分割开来、区别对待,这样会加大环境作用的反向阻力、降低环境作用的正向合力。因此,应引导四种教育环境方面的作用力在一个和谐互动的系统中相互推进,形成合力。具体来说就是,社会方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统领环境渗透的方向。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巨大转型期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生活的统领才能把握社会环境教育的方向。学校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融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保证学校环境教育的社会正确性,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在内容和方向上都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契合。家庭方面: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水平,注重树立家长的榜样权威性,重视家长在家庭小环境中的引导示范作用,保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与学校和社会方向一致的正作用力。网络方面:协调网络传播媒介,强化舆论推动,凝聚环境教育的正能量。网络环境随处虚拟世界之中,但不可没有社会秩序的稳定指引,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冲击,营造健康大众网络平台。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微环境四位一体,相互渗透、互推共进。
二、“三”即三个层面
在这一方面就决定高校“基础”课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需从身、家、国三个层面的互动结合中开展。儒家传统的“家国同构”思想是中国封建宗法制社会的重要思想,它看到了家庭、宗族和国家在架构形成和利益诉求本质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家与国之间始终保持一种连同构通的组织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非常鲜明的表征,而儒家的“家国同构”思想则是集中展现中国这一封建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将出于人们本性自然之情的孝与忠恰当融合,要求作为臣子对君主理性上要绝对地听从与信服,作为子孙对父辈在感性上要有绝对的父权认同意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封建政权构建的合法性建立在了每个人内心深层次的感情基础上,使封建专制主义在人的意识层面上更加根深蒂固。家族要保证其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家事繁荣富贵,就必然需要一个坚定稳固的国家层面的行政体系对其进行庇护;而另一方面,国家要维护国家整个局面的平和与安定,捍卫君权的至高无上,这同样也需要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家族宗法制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延伸”[4]45的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模式,但历史的发展表明:由此催化产生的“家国同构”思想并没有合理有效的促进家庭、宗族和国家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它们之间的现实距离,甚至逐渐使之走向了各自对立的层面,从而导致了:“家是国的附庸,国是家的桎梏”的局面。因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过度强化了君主的权威;另一方面却压制了家庭独立自主观念的形成,这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起到了某些方面的阻碍作用。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两个方面的,儒家“家国同构”思想重视在人们主观观念和自觉意识上着重培育个人的德性和德行,推而广之,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整套非常严格、谨密的言行规范体系,那就是:个人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不仅仅是要与家庭训示、家族规范相契合,更重要的是,要与国家的标准要求相契合,在这一点上,只要有人敢跨过这一“界限”都会被整个宗族,甚至是整个国家所拒斥,这种压力和“惩罚”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这一思想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言论、行为,维持宗族的伦理秩序,保证社会的平稳、安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关键在于深入发掘儒家传统文化之中相关的思想资源,结合现实状况的教学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展要求,适时地做成改造、革新。“基础”课重点之一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经过适时改造后的“身家国同构”新概念应该克服传统封建思想存在的缺陷,具有促进个人、家庭、国家、社会互动统一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基础”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传统的儒家“家国同构”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具有与逻辑现实性脱节与过于个人和社会理想化等缺陷,但是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不容否认,更不容忽视。被赋予中国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身家国同构”的新概念强调以履行义务、完善自我为基础,重在建立和谐的身心关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的统一、协调、互动中实现三者的互为推动式发展,彻底摆脱传统“家国同构”思想导致“家国错位”的践行偏至。这一点对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个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尤为重要,可以说,经过改造转换的儒家“身家国同构”概念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课教学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建构启示与思维导向。
三、“二”即两个过程
这里的“二”是指知行合一、内外化相耦合的实践过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社会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法律思维。更关键的是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及社会的关系,学法知法还要懂得守法用法,能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勇于同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就决定了“基础”课的教育同其他科学知识教学的差别更多地在于实际践行和效果检验上。关于“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及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前面在环境和层面两个部分已经阐述,这部分重点就如何实现法律意识到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再到法律思维的过程对内外化耦合[5]41过程进行论述。其实,教学过程单纯就其本质而言,是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是一种双力互动的过程,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互动式教学法,这其实是受启示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教育理念。但在这里不讲两个主体、两个课堂的问题,讲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从意识到行为、行为形成思维的知与行相统一、内外化相耦合的过程,这同样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孔子提倡知与行相统一:“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但孔子从没说过“知行合一”一言,真正提出“知行合一”说的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因此,这里暂不论后继者发展的“知难行易”说和“知易行难”说如何,且将“知行合一”说的内涵启示引申到思想意念到实际行动的内外化相耦合的过程上来。而就这一方面来说,“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实现社会思想信念的个体化和个体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两个过程。社会思想信念的个体化就称之为“内化”,个体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就称之为“外化”,这两个过程绝不是相互孤立、各自为政,相反是双向统一、互动联合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双相统一、互动联合呢?这就是内外化如何耦合的机制问题了。“耦合”是物理学概念,原意指多个电路元件之间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关系,在这里引用“耦合”概念是为了表现内外化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外化的转化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机制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施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5]41“机制的创建与运行具有一定的目的,即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与耦合都要围绕该目标进展。”[6]36“基础”课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法律思维,并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为,其方法的创新应用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化耦合机制运用的实践当中去,目的就是:一是把参与整个内外化过程的诸多要素通过交互、渗透、联合、重组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以及个人之间的有效架构和合理培养结构,这就是上述“四个环境”和“三个层面两部分所阐述的重要性。二是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过程中,在各要素相互作用之间完成自身各要素功能作用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通过强化交互培养、学习共同体等特定方式和手段,与自身之外的其他系统耦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43如此一来,既能够是内外化耦合机制保持整个过程的整体发挥,又能使“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高的实效性。这一方面这就是下面将要阐述的“一个共同体”的作用叙述和功能发挥。
四、“一”即一个共同体
关键词:道德;利益;人性;思维
“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交流无”是对教师们授课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明白无误地告诉广大学子,道德的应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但过度的高大上讲法早已使这门课程饱受病垢,使学生们怨声载道,使讲授这门课的老师苦不堪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书中的语言属于官方语言,如何能够做到使书中的精髓内容通俗易懂,使广大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所需呢?就要从人性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释义。
一、道德的前提:人性的基本层次
在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代社会,谁也无法抹去人们对利益的渴求,因为利益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存在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所以讲授这门课的基点,是要接地气,不否认人性中的基本需求,即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从而以此为切入点来解释道德,提高思想。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当中,才会真正起到思想航标的作用。
(一)人性是道德的前提
在人性中有善亦有恶,道德能否认人性的存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性是道德的前提,它不是路人甲乙丙丁,也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忽视的东西,无论人性善与恶都构成道德。数千年前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今天依然是道德的基础,依然直指道德的发展,依然是夯实崇高道德的基石,依然有其现实而重要的存在价值。人性不同于天性,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在天性中无所谓善恶,没有人是天生的好人与坏人。但长大之后的人却有百样,有好人与坏人之别,这就是人性本质的使然。
(二)利益是人性的起点
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曾经问过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在什么时候?形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明确的答案。也曾问“如何看待金钱等于成功”?少数学生的回答倾向性比较负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们形成了比较负面的三观理解,把简单的金钱富有看作成功呢?也许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导致了人们思想的混沌。然而我们不能一概否认人性的弱点,即利益对人性的冲击。木心先生曾言:“群众没有观点。”所言极是,这如同利益一样,在人性中,人们对待利益少有观点,只有直觉,只有行动;就如同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区别一样,理想中的我善良,现实中的我现实;也如《甄嬛传》中的甄嬛与《大长今》里的大长今,两人初入宫时都很善良,而到最后长今依然那么善良。那长今的利益诠释了什么?长今充分诠释了人性中的善,也是她追求的利益所在即善与正义;甄嬛变得比谁都会耍心计,这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利益,你说甄嬛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恐怕这个不能简单的下定义。但无论何种利益,都是以人性的选择为出发点的。
二、道德的基石:见利思义的二层次
人性是道德的前提,利益是人性的起点。无论人性好与坏,都是属于道德的范畴。如何扩大善道德,扩大道德的基石,抑制负道德,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利益的基本需求,这要求我们做到“见利思义”。“见利思义”与“见义思利”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是我们已经过了那种只强调义,而忽视利的年代,充分尊重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与渴望,符合道德的发展规律。
(一)道德的见利思义
道德的见利思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正道德的中坚力量。“见利思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见利”同“仓廪实、衣食足”同属于利的范畴,而“思义”与“知礼节、知荣辱”同属于义的范畴,两者都是道德的调节范围。“见利”充分肯定了人们对利益的渴望与追求。“见利”能保障人们的基本需求,也能满足人们的更高追求。但如果只强调“思义”,过度拔高道德,忽视人们的利益诉求,道德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石。对待利益,道无禁止即可为,这是因为道德是利益的基础,而且利益也受法律底线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强调不讲利益,只讲道德的高格调言论,否则道德就如所谓的婚姻围城一样,不明就里的城外之人想冲进去,困于道德的城里人想逃出来。
(二)利益的道德教育
光强调道德,有没有副作用?钱钟书老先生曾言:“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发一场洪水,有时来一场瘟疫,有时就派个道德家下来。”这表明光强调道德也是有副作用的,过度强调高大上的道德,以致普通人达不到,就会导致人们对道德的背离,导致道德的崩塌。道德与利益的教育不是简单选择,不是舍利保义,这种单一选择肯定是不符合时宜的,二者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当然我们要阐明道德的基础性,这是因为智慧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但道德却是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所以看待利益,获取利益都要有度。同样,看待他人利益也不需要用放大镜,放大至无以复加,使他人本身利益的获取受到不应有的限制,受到道德的非理性禁锢。
三、道德的载体:厚德载物的三层次
如何才能“传递一种理念,启发一种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人性、利益、道德”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呢?“厚德载物”或许就是道德最好的载体。
(一)厚德与载物
曾有学生在我的思修课作业上留言:“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我的答复很简单:“厚德载物。”这个解读与通常的释义并不相同,而我只想表明一个观点,即你有厚德并不会吃亏。如果你有厚厚的德,就会给你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汶川大地震某凉茶的亿元捐赠,引发大众对该产品的疯狂购买,以至于出现让“货品下架”的另类购买说法。这是否是企业的“厚德”换来企业“载物”的直实写照呢?又如雷锋之所以被后人所铭记,不正是因为他的德之行。马克思曾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何看待这句话,毫无疑问道德属于哲学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着道德的痕迹,如一次让座,一个微笑都能温暖他人。这就表明道德哲学并不仅仅只是解释世界,也是完全作用于生活的。因为道德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是要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的。生活中需要各种利,既有精神利,也需物质利。如何避免只物质非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真正看懂利、践行利的真正价值。利是改善生活的手段,而不应是人类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同样厚德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也更加净化人们的人性与心灵,因为这种精神富足是物质富有所不能比拟的。
(二)道德认同的知与行
曾问学生:“你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是如出一辙的,都希望生活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当中。然而在课堂上,我所讲过的某些观点,学生们会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我说的,与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并不相符,甚至有同学直言,说我把社会讲得太过于美好了。对于学生的这种看法,我做出了如下回应:“如今的中国确实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中国一直在高速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你们认为老师讲得过于美好,过于理想,或许老师现在所说的某些话,你们可能都不太爱听,也不太相信。但在未来5年或10年后,你们一定会反复跟你们自己的孩子说,现在老师跟你们说过的同样的话,难道你们对这个会有疑问吗?你们能够对你们的孩子说这个社会如此怎么样现实吗?”我的反问式回答,学生们是无可反驳的,对于这点学生们也是高度认同的,这或许是我们能够给予学生们的最简单的讲解。然而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即如《捉妖记》中演员姜武的回答:道义我讲,但我不做。学生们普遍也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即学生们认同我所讲的,但他们不会去做。”这或许不是单在思修课上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也是社会共性。社会的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然而我们要有信心它会改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最后一公里”的说法。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只有一张讲桌,是更容易变成零距离的。但在现实中,就算老师走下去,学生们也不会有任何反应,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很严峻的问题。是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听过了太多高大上的教育观点,而致学生们麻木不仁,还是社会现实使学生们已不再相信道德的价值,而只追求利益的存在,这始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应该直面的基础层面。如果不能关注解决学生心目中的这种困惑,再多的道德教育也只是说教,不会使学生们产生任何思考,更难于让学生们去相信与践行。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4]春秋左传注[M].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
[5]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6]太白诗经[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一)树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的观念
立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进一步坚定课程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学校就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是为武装大学生头脑,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开设的课程。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不是自发产生的。列宁的“灌输理论”给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也为这些教师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优先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刻苦钻研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身作则,深入到大学生中了解实情,做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用于当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二)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术研究与教育任务适度分离的原则
彰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学术性。人们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性不容置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同时,课程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教师必须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并且要用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支撑高水平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科学理论去传授、去讲解,才能影响学生、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学生头脑。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还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任务。但是,在宣传中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科学)性。有人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党和政府的行为,照搬相关文件和要求就可以,不需要深入到科研工作。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由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它必须深入到科研工作。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层面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就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并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宣传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一直积极宣传。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要从知识层面向理论层面的提升。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纯粹的政治宣传对他们根本无法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怀疑心理和学术层面的追求。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重复大学生已有的知识,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会使他们对教师、对课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阐述,必须要用学科科研成果作支撑,才能打动学生,使学生信服。人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科研含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无疑是一种示范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不断摸索,力图采取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实现教育传授的目的。在教学中,人们利用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目的就是尝试增加学术含量。在新课改进程中,必须改变思政教师教书匠的倾向,必须在科研上提出更高要求,并在政策上提供倾斜,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者从教书匠向教学科研型教师的真正转变。这与教师所在院校是教学类型不是一回事,即便是教学型院校,思政教师也应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研究并举,以教学支撑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但也不能过分强调科研。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一心忙于搞科研,荒废教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通过老师讲解、视频播放、学生演讲等多样化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和所必备的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结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当今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
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主线,以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针对在校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和心理、恋爱、法律诸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较好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当代的我们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社会共同生活作为青年学生形成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土壤,以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为主线,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勾画了我国社会所追求的基本社会秩序的方向、内涵和样式,也反映了我国社会在秩序领域的基本构造和性格特点。它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结合、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结合,以达到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个体的人生实践,是人生自觉地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
对于法律修养部分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条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内涵,要让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社会在其构成上的特点是追求自由自主的个体和强大的国家机器并存,认识主体、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认识遵守法律规范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要能使青年大学生形成对于法律的总体认知--法律规范是为了维护人(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而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正义而出现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它既实现人的需要,又约束人的行为;它通过国家的强大力量促使主体在满足和实现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时,又不去损害和妨碍他人、社会、国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交互行为,法律规范主体行为的目的就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从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看,此时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我们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在我们的思想、认识、观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学时期,科学的理论武装可以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可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地传播理论,可以让我们学会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现象。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参与式教学法对于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参与式教学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其实质在于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参与式教学法能更鲜明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受”学转为主动求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思维、健全人格的重任,要求教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等,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参与式教学法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通过多种形式为每名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用思考的头脑探究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主题演讲、师生相互提问等一系列参与形式,开阔眼界,拓宽思路,逐渐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研究与创新的能力等,进而带动综合素质的提升。
3.有利于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富于青春的活力和发展的潜能,反对墨守成规,有创新意识、参与意识,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积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转变角色,切实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精神,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启发、引导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4.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实际,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参与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为,不断内化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并作出相对有效的、正确的教育引导与帮助,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1.主题讲演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向学生布置有关讲演的主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下提前阅读教材、准备资料,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教师所给出的问题或题材要有针对性,要体现时代感或者是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又要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相连。再次,教师要做好课前指导,对课堂讲演进行引导和串接,并及时启发。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讲演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点评学生的总体发言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并阐述自己的基本观点,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堂讨论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一个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然后交由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方法下,教师只是通过启发、点拨、解惑、总结等形式给学生指明问题的性质、思考的方法和途径,便于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破除纯理论知识灌输的单向交流与单一思维的教学模式,营造热烈而又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理论知识。这种互动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自举案例
学生自举案例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事件整理撰写出来并提供给教师,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将这些案例运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来自社会真实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使学生产生真实感,便于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同时,运用学生自举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他们的一些思想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双向提问
双向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疑、学生向教师质疑,进而创造出人人动脑、共同参与的活泼、热烈、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第一,教师提问,由学生来回答。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不必立即予以纠正,可以采取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第二,学生提问,由学生或教师回答。对学生提问题的行为,教师应给予肯定,并要对所提问题作耐心解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逐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设情境
这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的实际出发,创设具体情境,营造能激发学生亲自去感受、探索、查明问题关键所在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情境既要切合知识内容,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6.社会实践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从知到行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设定的题目选题或自行选题,并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本校附近的学校、工厂和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可推动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
1.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必须注重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是参与式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参与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来精心准备和选用,注意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让学生在课下认真收集、查找相关资料,不断思考和发现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突出主题、有的放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参与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并有一种切身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2.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要具有持久性
主体积极有效地参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把参与式教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需要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相对于学生的参与而言,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前提,失去了教师的主动、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积极、主动参与,才是参与式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一次、两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办到,但是如何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一直持续下去,教师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师可通过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享受教学的过程,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中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3.参与式教学法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中的一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可能受其教学年限、教育背景、教育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参与式教学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用参与式教学法。为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教师应潜心研究,掌握多种教学法,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法,从而使参与式教学法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4.参与式教学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要求
参与式教学法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因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这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织好参与式教学,教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采用多种参与方式,创设良好的参与教学的情境,但无论采用哪种参与方式,都要能使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知识上要博学、人格上要高尚、理论功底要深厚、政治素质要过硬,切实组织好课堂教学,而且要以身作则、治学严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5.恰当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没有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任何传授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发挥。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参与式教学法体现了师生两个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为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呈现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并与整个课堂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不断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方法 革新
2006年8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为《基础课程》)在全国的高校开设。这门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而成的一门崭新课程。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2007年版在2006版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加入了新的内容。它的改革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更是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至今,《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两个轮回。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摸索,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同。
一、传统的“两课”教学模式
各高校实行“98方案”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两课”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课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效果、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尚未走出“课时多、费力大、学生不重视”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其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是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抄”的单一的授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满堂灌”、照本宣科,即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而不管学生听不听,对考试则以知识考核为目标,这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从而形成了“上课讲知识、考试考知识、靠完忘知识”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便于教师传授知识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已见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接受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彻底改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些课程教学的困境,就应该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二、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革新
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努力做好革新工作,旨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在教学实际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革新教学内容
(1)提问与思考结合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听起来比较空洞,要想办法将这些层次比较高的问题转化成学生容易感受的内容,这就需要从一些不起眼的小处着手,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不回避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最真实的信息。从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针对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等,提出有启发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重视学生的回答,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这种方法的使用,让学生们明白了《基础》课程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而是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程;同时也使教学充满活力、充满趣味,师生和谐、互动、融洽,真正达到了“易学,乐学”的目的。
(2)理论与实际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反过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又运用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的典型案例、事例来进行分析,给予科学、合理而又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和解释,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体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道德实践中去体会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2.革新教学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除了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外,还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渗入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故事。这样,既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适当地添加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搞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具体的典型案例为主要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我从多种途径收集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生动的案例。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深入思考、细致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引导者,我通过及时的总结分析,并避免学生偏离主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参与社会实践
根据《基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针对《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确定表演题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小品、话剧、相声等。教师的角色仅仅是点评家和观众。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挖掘表演潜能,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组织学生参加法制教育活动。主要有旁听模拟法庭、旁听地方法院庭审现场等方式。现场说法,生动实际,对学生们的震撼也特别大,明白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懂得了必须自觉敬畏和服从党纪国法的约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4)进行分组讨论
要使课堂讨论富有成效,必须精心设计,周密布置。讨论前,我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作为讨论题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论题由学生进行发言、讨论;在学生自由讨论期间,我不断地进行提问、点拨,把讨论引向深入,并避免学生偏离主题。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引导、总结,不断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聆听别人的见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搞好《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造。我主要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等方式,把课堂讲授、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以外有更大的启示和收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看、记、想的统一,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革新教学考试
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效果的评估离不开考试。考试是对学习结果的测量,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考试中,教师往往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给学生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所以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说。《基础》课程在教学考试方面也应有所创新。
我对《基础》课程教学考试的革新,主要是提高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重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提问、布置作业、撰写小论文三部分构成。课堂提问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做作业能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巩固学习效果;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采用命题或自拟题目的方式,撰写小论文。我对作业和小论文认真批阅并记入平时成绩。作业发下去之后,通过批语使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优点与错误,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受学生欢迎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素质也得以拓展。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收到了初步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多媒体教学的课时分配、讨论课尺度的把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使《基础》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内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78-02
创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思想、观念、策略和方法都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相对抽象而枯燥,又因为初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为松散,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任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极大的帮助。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的时期,知识的学习和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往往有些时候青年学生无法分辨好与坏、对与错,在面临疑惑的时候,也需要有人能答疑解惑,获得正确人生观的引导。有很多事例证明,缺乏正确思想的导向,沾染社会坏习气坏作风的大学生,做事做人的行为很可能会违道德伦理,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本门课程给大学生提供了人生思想原则上的指导和帮助,为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起着帮助、规范、引导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涵括了深刻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课程的内涵深刻、文字精炼。但也正是文字的精炼,年轻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和人生经验,对此难以深入理解,使得许多大学生觉得课本枯燥无味,往往在课堂之上没有太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将本是枯燥的课本内容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或者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出来,让大学生易于理解和领会,这样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课本阐述的内容和知识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学生们基本能懂得课本知识内容;但由于“懂得”和“理解、体会”不同,仅仅“懂得”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教师的创新教学手段,能使大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课本内容真正领会于心,也真正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创新的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以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在课堂之上形成“一言堂”,不能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脱离。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用真实、生动、丰富的内容来激发大学生的思维,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古往今来的事例说明本课程结论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展示精挑细选的事例,让学生运用自己过去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在这一个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允许和鼓励学生参与并积极发表感想。教师应做到和学生一起不断深入主题思想的内涵,不断加大提问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思维、不同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加以引导;由于有事例的佐证,往往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和结论的产生有茅塞顿开的领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和能动性。它的出现,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还能为实际的课堂知识与实际社会之间提供联动。通过专家的讲解,原本一知半解的学生能通过富有新意的不同角度,将完整的知识记忆在脑中。同时专家的评判会引起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的研究的浓厚兴趣,为将来培养研究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讨论教学。讨论教学侧重点在于场景的布置和刻意的命题,是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通过讨论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讨论课程的安排可事先要求学生准备资料,查阅各方资料,并要求撰写论题讨论报告,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辩论。在这个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还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4.实地考察研究。为使大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校外实习基地来开展,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观摩,学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影响,能迅速有效扭转原有固化的错误思想观念。走进工厂、走进监狱、走进农田、走进交管部门都能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课本知识的正确性,从而树立起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福利的正确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调查,并不断总结事物的萌芽、发展的过程,使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实地考察研究均具有最突出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创新工作,一切以大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积极为他们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宗奇,布占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刘连增,马建豹.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7(8)
[3]邓春梅,刘焰余.对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借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李华荣,李海涛,汤晓兰.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李振东.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J].河套大学学报,2005(3)
[6]许达志,高 妍.新时期“两课”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范纯.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8]宫臻祥,宫臻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9)
[9]蔡 芸,郭 名,叶 龙.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