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质量提升年,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相反,作为教育活动核心的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先进理念的提出对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重教师,轻学生”的现状以及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路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西本文由收集整理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受到关注并得以推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因此,将这一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广泛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汇聚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逐渐转向学生——这一教育活动的核心群体。随着“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一系列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制订也开始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体验和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倾斜,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找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例如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法(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等先后在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部分高校陆续推出并不断改进推广。这些全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均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感受为基本特征。它们的推出有效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实施。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近年教育发展大环境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弊端也日渐显露。目前改革的对象和目标仍停留在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等显性实力上,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等隐性推动力的变革却停滞不前,这就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实践工作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这种不良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改善。“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中指出,今后10年中学校应把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各类高等院校要充分关注办学内涵的积淀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把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强调高等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将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教育质量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决策和管理部门立志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决心和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坚定态度,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更新办学理念、制订教育政策和法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提供新的契机。
二、我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效仿德国模式、学习日本模式、崇尚美国模式和自我探索四个阶段。因此,对“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也从未统一过。从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教师就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师徒制、导师制、讲座制都注重教师在学问中的权威地位,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思想的体现。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话语权的提升,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学生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思潮的发展和演变中又重回中心地位,开始引领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尝试,西方推行并成功执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在我国被学习和模仿。高等教育从纯粹知识的研究到人才培养的职能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学生对教育成本的分担、人力资本理论的兴盛、学习型社会对人的本体价值的确立使得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更多的价值诉求。[2]
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价值体现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来体现的。因此,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道德使命感强的新世纪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当结合,然后重新构建并内化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大法。随着“以人为本”思潮在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广泛传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界得到更为深切的认同和支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明确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育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为学生共性发展和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事物管理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学生只是被当成管理活动的对象和被实施者,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往往被忽略,这就使得管理活动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真正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两大主体的真实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学校制订管理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转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固有思维,让管理工作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相对公平性。
3.重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二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种观点,鼓励每一个人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学生学什么”来帮助确定“教师教什么”、以“学生怎么学”来指导“教师怎样教”、以“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
4.明晰“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且具有特异性。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传统的学生发展观念将被颠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活动更像是一场心灵塑造、创造个体灵魂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幼年、青年阶段的发展,在体质与心智上更接近于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特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高等教育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尽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特长、人人成才即可。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更适合指导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专业范围的局限,学生的发展也不受本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特长爱好,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可行的范围内整合学习内容、调整学习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而言,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再仅仅与学习成绩、市场供求和就业率挂钩,而是通过多重维度的权衡将评价活动由学校教育本身延伸至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在发展中评估学校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发展检验学校的教育。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以提高“五率”为目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意识,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认真分析我乡教育工作质量现状,进一步理清提升质量的思路,研究提升质量的措施,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提升质量年”活动成为全乡教育质量深入调研的过程,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探索建立教育质量长效机制的过程。
二、主要内容
1、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加强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县情乡情教育,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把课堂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重视教学设计检查评定,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常态课的管理与监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全乡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并通过课题成果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激发研究热情,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直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4、提升信息技术保障质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好全省农村中学实验室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做好电教经费统筹管理与使用工作,加快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让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为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堂开设提供服务。
5、提升教育教学评价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人才成长规律,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要在改变百分制、减少考试数量、评语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
6、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培育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一批寓意深刻、内涵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和设施,优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把教学育人与环境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勤奋、刻苦、自主学习的品质。
7、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校园后勤管理水平。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后勤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围绕师生需求提供便利、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的满意度。
8、提升安全稳定工作质量。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安全稳定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完善工作机构,健全维稳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形势研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提高维稳工作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制度,畅通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及时化解矛盾,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9、提升班子办学治校质量。学校领导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先进办学理念,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勤于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努力提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
10、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引导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中小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教学互助组、教学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
“提升质量年”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阶段(2010年4月1日—4月30日)
1、制度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各中小学的实施方案,请于2010年4月12日前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动员。全乡各中小学要召开“提升质量年”活动动员会,部署活动实施工作。
3、开展学习讨论。采取召开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辅导、专家讲座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围绕“十个提升”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把思想统一到提升质量,提高“五率”,办人民满意教育上来。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1日—11月30日)
1、开展五项活动。围绕“十个提升”内容,努力在教育督导迎省检、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特色学校创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发等活动中提升工作质量,检验活动成效。
2、组织调查研究。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征集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分析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因,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3、提出质量报告。全乡各中小学要写出有价值、有份量的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于10月20日前上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探索建立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为巩固“提升质量年”活动成效,探索建立提升质量长效机制,中心学校和全乡各中小学要积极参与由局机关相关股室牵头的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备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各校要把公用经费最大限度地向提高教育质量倾斜,将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提升质量。
(三)总结阶段(2010年12月1日—12月30日)
“提升质量年”活动基本结束时,各校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着重总结通过活动查找到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思路,采取了什么措施、建立了什么制度、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效,并形成总结报告。全乡各中小学的总结报告请在2010年12月5日前上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中心学校成立“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程节新校长任组长,陈希平、汪恒龙二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
全乡各中小学都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总体目标,确保“提升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
论文摘要:随着研究生队伍的日渐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作者就如何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根据马丁·特罗以在校学生人数与适龄青年的比例作为研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核心变量,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段的理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人了大众化的阶段。进人这一阶段后,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已是备受社会的关注,因此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研究生质量对高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管理创新是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把这些规律按照各个时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观念,以及在这种思想观念、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节和优化学校的内部的各种关系和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创造性地达到既定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目的的过程。面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下面一些方面做些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树立科学的研究生质量观
对“质量”一词的理解,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看法,经济学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的比率衡量质量的高低,管理学上主要是以行为的有效性断定质量,哲学中的质量则是指事物的内在属性。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严根据对教育质量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研究生教育质量理解为: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方针、政策为前提,培养出善于接近并研究学科前沿,勇于创新,将科学技术成果积极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程度,培养活动产生的效果是为了满足现在或未来的学术、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解决研究生迅速增长引起的数量与质量矛盾的问题时,树立了正确的研究生质量观就是在思想观念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研究生质量观考察的维度要多样化,包括学科发展、市场需要和个人发展等多个维度。从学科发展的维度看,研究生教育要重视学术性,要求研究生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科研能力;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要能适应、满足发展着的市场的需要,既是通才,又是专才;从学生个人维度出发,研究生教育必须满足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改善生存状态的需要。
二、将研究生的质盆水平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科学是需要人去掌握的,因此,竞争的核心落在了人才竞争上,谁拥有了大量的尖端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各校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许多高校不是把人才质量作为竞争的核心力量,而更多的是去偏向学校的规模竞争,以学校硬件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现在就要改变这种观念和行为了。关乎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事情,要做到时时抓、事事抓。高校是知识创新的基地,人才成长的摇篮,以严格规范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师资水平,适时调整科学体系,严格控制招生、毕业考核等工作为基本途径和手段,应把握好每个环节,将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工作做到步步为营。 三、重视、引导研究生的学术团队建设
团队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由若干个研发人员相互组成的科研团队,各个成员之间不仅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科研效率,还能够减少总体能量消耗,实现资源增值。来自不同学科、拥有不同研究经历的研发者凝聚成团队之后,不仅能够克服分散研究时的沟通困难,在一起交流,还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更新,团队因此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做些工作,促成研究生科研团队的形成。
首先,鼓励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自由组成团队,消除阻碍学生自由组队的障碍。其次,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科研队伍进行科研活动时有足够的经费支待,在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科研团队能够随时增列小型研究项目,加速科研进程。再次,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人文精神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态度;科学精神主要是在从事科研活动时应该有的意识品质;协作精神主要是指科研人员为了共同的学术思想,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四、将管理学中的丁QM理论恰当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由于前几年学习经验的积累,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这在无形之中也降低了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期待程度,老师那种模式化的讲授方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学习情绪。针对这种问题,老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些较为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改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传统认知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这篇文章内容时,老师在教学中,不妨就利用寓言故事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展开情境创设。像在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工制作出一个“矛”和一个“盾”,然后由两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矛与盾”的表演,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提炼出相应的台词,然后加上丰富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在学习《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时,老师则可以从下面选取几名学生,让他们到讲台上进行“画蛇”比赛,看哪位同学用时最短,绘画效果最出色,同时,老师也可以仿效文章中的内容,在比赛结束后,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意识,加深课堂的悦趣化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教,深化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多是依靠“黑板+粉笔”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突破,可以让老师利用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内容,将课堂与互联网内容连接到一处,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的演示技术,帮助学生在视听内容上进行多元化的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电教技术的运用,老师不能盲目。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老师过于依赖便捷的电教手段,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降低了教学质量,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课程,合理地引入电教内容。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这篇文章内容时,由于文章的描述偏向于趣味性,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为详细地了解琥珀的形成,老师不妨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科技短片,帮助学生对琥珀的形成有详细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认识,拓宽知识面;而在学习像《赤壁大战》这样的课文内容时,老师不妨利用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对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掌握,像“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满江火滚,喊声震地”等内容,通过影视化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对字面内容加深理解,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总结,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六年级的学习,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还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课程总结的环节,既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整理,也是对老师教学内容进行升华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老师在课尾直接忽略了总结这一环节,还有一些老师则是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总结,这样既不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总结方法,同时也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所以,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老师不妨让学生采用小组协作式的方法来进行总结学习。
关键词: 洋思新理念 语文新课堂 思路
洋思新理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打造了一个教育界神话般的传奇。毫无疑问,打造语文新课堂,我们必须学洋思,但我们该学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学?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学洋思,我们到底应该学洋思的哪些东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写在洋思校园中最醒目的地方,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
首先,我们必须树立爱生如子的教育信念。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谁还会放弃他们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能无私地爱,对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呢?我们都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教育好,为什么会对学生失去信心?爱自己的学生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其次,我们应该学习“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我们为赶教学进度,可以不顾学生的现实;为了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不让学生埋怨我们没有讲完课,有的老师竟然缩短学时、占用自习课来赶进度。效果可想而知,一边是老师在吃力地教,另一边是学生在吃力地学,甚至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教师走向学生”。
最后,我们还必须学习他们“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理念。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厂、商家要生存,必须让顾客满意。而学校的顾客就是家长,工厂和商家已经提出“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家长当成“上帝”呢?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对我们是多大的信任,没过多长时间我们就给他们贴上标签,只是让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可是我们是否配合家长了呢?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本指望学校能教育好他们,可是一些老师在技穷之后,让家长去管教,要知道在家长眼里我们是教育的行家呀。“让每一位家长满意”,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我们无私地工作。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心中必须时刻装着学生和家长,要知道学生是家长的全部。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这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密切相关。
二、学洋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真正转变观念,转变“师生观念”。以往的“师生观念”要求我们维护师道尊严,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我们必须转变这一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观念。教师和学生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绝对没有资格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之间在人格、生活等各方面都应当是绝对平等的。我们只是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发展地更好、更全面而已。
其次,必须转变教育方式,尤其是课堂教育的形式。传统的课堂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填鸭式”的教育,一方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老师的教育激情也越磨越少,直至最后纯粹为教而教,甚至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教,从而丢掉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洋思中学教师几乎都成了“哑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兵”教“兵”,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做”中学,“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流”,“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这种模式可以当做一个模式去学,也可以当做一个方法来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原则来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学而不死,学得灵活。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要用洋思的经验去教好学生。
(一)注重反思,对照洋思找差距。想想自己在教学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思想观念认识问题,还是实际操作水平问题,或者是不能持之以恒的问题?通过反思,发现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
(二)学洋思一定要谦虚。学洋思的经验时,我们一定要明白,无论是教法还是制度,是你目前的好,还是洋思的好,如果多个人认为你的好,你就用你原来的,不要迷信洋思。如果多个人认为你的不好,洋思的好,你无论如何也得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不好的方法和经验。洋思经验中一条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己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我们的“引导”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就需要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工夫。在洋思,只要引导得当,学生比老师想得全面。
(三)学洋思要持之以恒。全国学洋思的人、学洋思的学校太多了,但真正学好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搞学洋思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二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和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要执著地追求和探索,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你能正确地分析和总结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洋思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去,也许将来你的成绩比洋思还要好。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教学也是如此。打造新课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切实行动起来,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坚信新课堂肯定会在很短时间内变为现实,衷心祝愿老师们的教学成绩越来越好。
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为中学教育进行铺垫和养成学习习惯的阶段。小学六年级是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更是与初中的学习联系更加紧密。在人教版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培养更为重要,可以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
1.加强沟通,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多多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或者在课文的学习当中,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总结概括其中的中心思想。或者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再让更多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这种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强,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词汇的运用。
2.加强趣味性,培养学习氛围
小学生还年纪小,处于思想比较单纯的时期,所以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课文的教学中,加入新鲜事物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彩色的翅膀》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根据课文中的事物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在课文《詹天佑》的学习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介绍詹天佑建造铁路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在了解了事件发生背景之后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加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建立一个良好地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时惯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六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特有的一些天性,在他们身上依然有展现,如好奇心重、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为教师情境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便利。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在春节的时候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始终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学生的回忆,做好课前导入,这样学生在正式学习课文时,就不会与课文产生距离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新课改之后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更加轻松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因此,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学习过程中,该组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调查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拘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在这种时候,就应当做好知识学习的指引者,抛砖引玉,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自己所见到的一些有趣的民风民俗讲给学生听,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开流,如藏族地区的转山、藏历新年的庆祝仪式、傣族的泼水节等,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开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一些障碍。这样,不但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自信,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反之,教师的教学方法沉闷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几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学结“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特色”,引导班上的学生思考。再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这个童话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其他的一些童话故事进行对比,尽量让学生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Z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习也缺乏激情,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有所提升。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口语交际”的活动,课后也有不少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实践才能够完成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教学活动,适当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一组课文里都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在班级里开展外国名著阅读的主题班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总之,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一两节课就能够完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熏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想真正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绕口令;语文教学;小学低年级;民间艺术
一、绕口令可作为低年级汉语拼音教材的补充
我国的汉语拼音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表音符号,这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有些乏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学会读写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其他音节,这种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因此,许多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尽早的学会语文拼音,时刻关注着学生平时的爱好与特点,再结合这些相同点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模式与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与游戏中,主动地完成拼音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加强了学生对语文拼音的印象。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让学生的语言语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之情。如,一般学生对于“n”和“l”的正确读音不能进行很好地分辨,老师可以在学习到“n”和“l”时,适当地加入一些绕口令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兰兰不怕难》为例:“蓝是蓝,难是难,兰兰不怕难,把难说难不说蓝。”学生在自己读说时,就可以自行的分辨出两个读音的区别。
又如,有些学生对于“si”和“shi”读不准,因此,可以让学生学习《十和四》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你试一试。”选择以绕口令的方式进行语文拼音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绕口令可作为低年级口语训练的素材
绕口令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绕口令的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更加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认读字词,内容非常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非常的低,而在结合了绕口令教学之后,其效果非常的明显。但是,绕口令一般都非常的拗口,一拗就容易绕住,因此,会产生很多的笑话。如,《老姥姥》:“老姥姥恼姥姥,姥姥恼老姥姥,麻妈妈问妈妈妈妈老问麻妈妈。”如果一不小心念错的话,则会让人捧腹大笑。而在我国民间,还有许的动作绕口令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展开,如,《拍手歌》《踢毽歌》《跳绳歌》等,既可以让学生练习口语发音,还可以让学生乐学。
我国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它可是我国的文明长期积累而成的精华。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它也对相关教材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是练习低年级口语的很好的训练教材,同时也加强了语文的阅读教学,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艺术对于教学所作出的贡献,让学生以绕口令的方式进行学习,也是让学生亲近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新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生为主,让我们更加好运用民间艺术,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让民间艺术当代教学中绽放光彩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