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17:37: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乡村旅游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网红乡村;乡村旅游;娱乐节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提高,娱乐节目种类众多,节目录制的地点也成了大众旅游的“网红乡村”。但是网红乡村的旅游管理模式与治理结构也亟需创新与变革。传统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弊端丛生,已经不能为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提供优良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基础。如今的乡村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证实了乡村旅游现今的管理策略的发展存在优点,但是我国的乡村景点旅游管理方面经验尚浅,因此,乡村旅游的管理策略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系统设计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配置结构异化等问题。因此,本文运用旅游管理学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管理进行了论证,拓宽了乡村旅游管理和建设的理论发展截面,丰富了乡村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价值。
1现今网红乡村旅游管理存在问题
1.1管理模式陈旧
自娱乐节目热播乡村旅游兴起以来,大部分的旅游收入来源相对固定,主要是来源于景点产品门票收入和政府补贴,但目前乡村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乡村旅游点的安全保卫、卫生保障、日常检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多方限制,自乡村旅游热以来,业态几乎无大的变化,乡村旅游的突然兴起,管理者没有及时推出推陈出新的商业方案和模式,本地居民对乡村的商业氛围感到厌倦,本地人的人流量一直在下降,同时,因部分的乡村地处偏僻,周边的交通、停车等各方面制约因素较大,影响了外地客流,大大影响了乡村景点地的商业氛围。
1.2专业人才制约
目前,部分的乡村地点较小,管理团队人员较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般,且大部分员工无专业技术职称,旅游地管理的负责人在之前一直为政府体制内人员(村委会成员),后调整为职业经理人模式,但乡村旅游的相关运营管理和企业管理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1.3考核激励不够
乡村旅游管理没有一个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员工的管理侧重点还是放在日常业务是否有差错,年度工作目标和成果难以量化,运营重点长期放在日常管理,没有根据形势发展优化调整,尤其是对市场这一块的探索和投入不够,相关从业人员的争先意识不强,因为乡村的文化观念较之落后,导致员工有银饭碗的想法,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只求无过,主要心思放在确保稳定运行上。
1.4战略发展重视不够
纵观乡村旅游管理的内部管理结构,基本围绕着节目的游戏做出安排,新业务、新活动开展不多,并且节目的不断录制,开发的网红乡村越来越多,许多的网红乡村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同时,乡村旅游开发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没有最新的一个政策导向,如何在同质化中发挥本地的特色,如何在全国这么多的乡村中发挥各自特色的发展战略还不够多,制约了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和经营收入。
2提出建议
2.1优化组织构架
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部门与岗位的责任,首先,依据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进行实施业务流程管理,把乡村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进一步明确,按照商业化模式运营。其次,要完善内部管理的标准,各个部门和岗位要职责清楚、职务分明、步调一致,可以大大提高乡村旅游负责机构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建议可以进一步优化部门的设置,设置市场部用于市场的开发,商旅部则侧重于与政府、旅行社的对接,增加旅游团队的收入;同时,进一步强化办公室的职能,主要是加强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现打好基础。
2.2引进高端人才
首先,拓宽人才引进企业管理,紧密联系各大著名高校,在实际条件可以达到的情况下,与相关人才进行一对一对接。其次,优化人才引进程序,可以举办“招才引智”项目专题人才交流会,现场办公,现场办理相关调动、入编手续,为留住人才下真功夫,下真力气。
2.3优化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系统化的考核工作体系,乡村旅游管理的管理和建设,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考核工作和相应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必不可少。同时,考核还能对乡村旅游管理推进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4升级发展战略
建议乡村旅游要重点放在长期的发展战略这一方面,继续发挥非遗传统特色,把运营的重点放到优化乡村旅游内产业结构,大量引进新的项目展现乡村的独有的特色,烘托人气,提升竞争力。
3结论
网红乡村旅游兴起以来,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主要是未来管理发展不清晰、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管理团队不够强大、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反思、总结、改进。立足于更宽广的视角,着力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优化组织结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及奖惩机制,升级发展战略,提高乡村旅游管理的运行效率,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良好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文华.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青莲镇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例[J].经济论坛,2016(2):95-99.
关键词:生态行政管理;贵州省;乡村旅游管理;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部分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了知名品牌。但是,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模式并不成熟,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部分政府或者开发商在开发市场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提前的规划,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缺乏完善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各个相关部门并不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缺乏对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能够促进贵州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就需要站在生态行政视角,对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完善与改革。
一、基于生态行政视角下管理贵州乡村旅游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贵州省部分地方在开发旅游过程中,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开发商部门过于急切,同时当地村民也希望借助乡村旅游业能够脱离贫困,因此,导致乡村旅游业的盲目开发,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乡村性生态特征造成了破坏。由此,就需要从生态行政角度,对贵州省的乡村旅游管理进行分析,促进乡村旅游能够实行生态行政管理模式[1]。
二、乡村旅游开展生态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行政意识有待提升
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管理部门缺乏一定生态意识,过度注重乡村旅游业的短期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但实际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客观角度来讲,二者也具有统一的关系,由于政府过度注重绩效考核,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乡村旅游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如:部分政府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爱好,就会将具有乡村特色的东西进行改造,使其普通化,进而造成了系统规划的缺乏,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缺乏健全的生态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乡村旅游开发地点是农村,因此部分在政府开发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导致景区管理机构不健全,且管理者素质相对较低,甚至还出现部分管理者是由当地村民担任。与此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政企管理没有明确分出,由二者共同进行管理,进而导致多种主体的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乡村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并且,当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也较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进而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除此之外,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2]。
三、生态行政视角下贵州乡村旅游管理路径
(一)提高生态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政府在确定价值目标过程中,既要求保障经济效益,还同时追求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但是,只有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优先的政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行政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就需要注重服务观念的转变,坚持以生态行政理念作为指导,加强对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制度培训,进而使得相关人员生态环境管理意识能够得到提升,最终促使贵州省乡村旅游形成独特的生态行政文化。
(二)对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完善
在完善生态行政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生态行政职能的严格执行,进而使得生态旅游行政管理系统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情况,实现生态系统能够同当地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有效融合的目标。第一,贵州省县级以上的政府,需要加强当地乡村旅游工作的指导,对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监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同时改变多个主体共同管理的现状。第二,还可以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并制定相关完善的管理流程,使得乡村旅游活动的进行能够得到合理监督与指导,保障乡村旅游资源,规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3]。
(三)注重生态行政管理
在实施生态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能够保护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因此,相关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生态行政管理,并同时在当地设立独立的生态管理部门,并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生态行政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贵州省为了能够促使乡村旅游实施生态行政管理,就需要提高生态意识,并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行政管理,从而使得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参考文献:
关键词:黔东南;乡村旅游;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199-0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贵州省三分之二的森林资源,在自治州三万余平方公里内,山青地绿、水清泉温、森林峡谷,人民勤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民族文化古朴古香、浓郁厚重,是现代生活追求的一块神秘的处女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兼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身的“民族风情博物馆”,是“贵州高原上的翡翠”。在这里,有世界之最——千户苗寨西江,有“世界苗族文化遗产保留地”——巴拉河,有独特侗族鼓楼、苗家吊脚楼、风雨花桥、古驿道等等古建筑群,有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芦笙表演、斗牛斗鸟、民间竞技等等民族文化传承。秀丽山水、田园风光、民族文化、历史遗存组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采风型旅游是其乡村旅游的魂灵。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末,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就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思想,并选取部分条件较好的民族乡村进行试点,目前全州农村已有1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民俗乡风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自治州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成为自治州的一项支柱产业,涌现出凯里南花、雷山西江和郎德、从江岜沙和小黄、黎平肇兴和地扪、榕江车江、丹寨石桥等成功的乡村旅游典范。二十余年的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农民脱贫致富,是解“三农”问题,最终保持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在看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具有天然性和稀缺性、多样性和脆弱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一是农民的素质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不相适应;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与现代旅游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分散的村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四是民族文化面临异化的危险,处于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
一、乡村旅游客源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这就为旅游者的旅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加上喧闹的都市生活环境和繁忙的都市生计使人们追求返朴归真的原生态净地。而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分布隐藏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山村,这些山村又是独特的、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各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这就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客源主体基础。这些客源主体一般可分为周末或假期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家庭结伴游,城市个体、私营工商、服务业的业主,离退休人员,国外游客。周末工薪阶层乡村旅游多是以家庭为单元或单位组织、朋友聚会的方式,目的是放松心情。这些游客的数量和规模通常较大,消费不算高,但他们是乡村旅游重要而稳定的客源;城市学生虽然属于低消费型的旅游,但乡村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教育学生的大课堂,是周边城市的中、小学以及高校开发修学需要的项目理想之地,而且就近城市的学生周末常常到乡村游玩学习长知识,学生也是乡村旅游的常客,如何把学校的课外教学与乡村旅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各种假期到乡下举行家庭聚会,已经是当今城市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城市千家万户的家庭成员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主体;城市个体、私营工商、服务业主利用乡村环境和地理优势,放松心情,招待客户和联络感情,他们经济宽裕,消费高,是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非常重要的客源主体;老年人渴望回归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国正处在老龄化阶段,城市离退休人数日益俱增,如何吸引离退休人员来乡村旅游度假,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客源,是乡村旅游应当把握的一个重点;来自国外各地的游客,他们主要是采风型旅游,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到在世界有影响的地方,如雷山的西江、郎德,从江的小黄、丹寨的石桥、黎平的肇庆等地,他们是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的乡村的旅游客源。
二、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回归自然的需求
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希望通过乡村旅游暂时避开喧嚣繁杂的生活环境,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获得身心的放松。
(二)康体娱乐的需求
城里人到乡下,就是希望能够享受城市的环境所不能带来的精神上感受及物质上的需要。他们看重的是生态环境是否良好,食品是否绿色卫生,同时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强身健体。
(三)参与体验乡村生活的需要
现在,人们的旅游活动已由被动参观变为主动参与体验生活。 游客在乡村不只是品尝农家土特产,还要亲自下厨; 不仅是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亲自干农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
深远。
(四)对乡村文化的需求
乡村的生活文化和世俗文化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百般生业、游观娱乐、方土游医、鸡鸣狗盗……构成了乡村日常生活的文化图景,这一幅幅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蕴含着几千年历史的生活情态、世俗图景,甚至比那些彩衣飘飘、粉墨登场的角儿、腕儿,更真实,更有风采,更能贴近生活、提升生活、颐养性情,成为雅俗共赏的精神大餐,因而越来越多的旅客希望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民间艺术等,拓宽视野,感受民族文化艺术之美。
三、加强乡村旅游管理,满足游客需求的建议
(一)发展适应游客需求的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产品应开发成为集乡村休闲、乡村风情文化、乡村农业观光、乡村体验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景区。但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旅游资源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主题应各有侧重,杜绝千村万户面孔雷同的单一发展模式,寻求多种模式共同发展,努力适应游客的不同需求,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相结合又各有侧重的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一是改善交通,完善交通网,解决乡村旅游的进入性;二是完善娱乐设施,设立农事劳动、自主餐饮、歌舞娱乐、观赏花木、参加集市、登山越野、捕鱼划舟等娱乐项目,打造娱乐设施“精品”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三要改善食宿环境及卫生,要使游客得到回归自然的享受。
(三)打造四季品牌
黔东南自治州的许多乡村旅游均受季节和节日的限制。应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及特色,确立四时经营主题和亮点。通过确立四时经营主题和亮点,延伸乡村旅游产品链,丰富旅游产品内涵,由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四)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苏州环太湖地区 乡村旅游 区域合作旅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一)苏州环太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内涵
[论文摘要]近年来,满城县依托其资源和区位优势,乡村旅游获得了很大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制约满城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满城县距保定市有10余公里,距离北京、天津不过150公里,境内有107国道、保涞、保易、保阜公路穿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满城不仅有著名的汉墓和抱阳山等景区,而且草莓种植特色突出,磨盘柿、蜜桃等林果业发达。山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自1996年以来,满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全县有农家饭(旅)馆70多家,接待床位200余张,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形成了龙潭峡谷、柿子沟和芝兰沟三个乡村旅游区,北水峪村、西峪村、龙居村等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满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满城县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满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发展规划。满城的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缺乏规划,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龙潭峡谷的渔家乐,绝大分建在漕河边上,有的甚至建在漕河中,严重影响了上游龙门水库的泄洪。另外,乡村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如厕所、道路、停车场等还很不完善,难以满足旅游的需要。
2.旅游产品单一,效益不高。满城的各乡村景区,目前以乡村观光和品尝农家饮食为主,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各自的特色,在挖掘乡村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还很不够,使得游客来了以后只是看一看,吃顿饭而已,难以获得较高的旅游收益。
3.交通条件较差。满城县的农村路网等级低,路面破损与路基沉陷等问题突出。除陵山汉墓外,通往柿子沟、木兰溶洞、龙潭峡谷、玉皇坨等主要乡村游景区的道路不仅狭窄,而且路面状况也普遍较差,使得有意至此的游客望而止步。
4.宣传促销乏力。目前,满城的乡村旅游宣传不仅资金不足,力度不够,内容单调、形式陈旧,而且时断时续,缺乏经常性和长期性,致使满城乡村旅游的形象不突出,知名度不高,吸引力有限。
5.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由于缺乏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满城乡村旅游的环境卫生问题十分突出。例如龙潭峡谷内没有垃圾收集设施,各家的渔家乐产生的垃圾随意堆放,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农家院内的厨房和餐饮工具缺乏防蝇、防尘和消毒设施。院内的厕所多为旱厕,卫生状况很差。
6.旅游人才缺乏。可以说,满城县的乡村旅游景区大多是个人或小群体自主开发而形成,大部分乡村旅游从业者是当地的农民,缺少专业的旅游人才。由于缺乏旅游服务意识、经营管理知识和服务技能,导致他们的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满意度较低,服务纠纷时常发生。
二、促进满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科学规划。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满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要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尊重传统,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满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要指导帮助各处乡村旅游景区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使它们各具特色,错位竞争,优势互补。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满城各个乡村旅游景区今后的发展,应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特色。如陵山应突出登陵山、访汉墓、赏国宝的优势。韩佐、杨佐、刘佐、茂山等村应立足草莓优势,大力发展草莓采摘、田园观光等活动。龙门水库和龙潭峡谷应重点开展水上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泳、划船、垂钓,品尝农家饭。卧龙山庄可以开展高山葡萄采摘、户外探险、野外拓展等。神星柿子沟应以万亩柿树为依托,让游客在金秋时节欣赏万山红遍的景色,亲手采摘成熟的柿子,体验丰收的喜悦。
3.加强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满城县应根据《保定市农家旅馆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家(饭)旅馆建设标准和验收细则,促进其软、硬条件的改善,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建议县旅游局成立一个农家(饭)旅馆质量等级评定小组,全面负责农家(饭)旅馆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并加大对乡村旅游接待点的安全、卫生、环保、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等工作的监管力度,不断促进其经营上档次,服务上水平。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政府应将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帮助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改善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把乡村旅游交通纳入全县的交通建设规划,加快通往柿子沟、龙潭峡谷等地的公路建设。除特殊山区路段可为三级路外,其他应达到二级以上。同时交通、建设部门和有关乡镇,要结合“村村通”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对过摬的旅游公路进行绿化,搞好沿途村镇改造,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5.加强宣传促销。旅游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密切结合,制定满城乡村游整体促销方案,搞好乡村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通过举办龙潭垂钓节、西部赏花节、采摘节、柿子节等一系列活动,将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同时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促销力度。根据来满城县的游客以京津冀居民,尤其是以保定市民为主的特点,促销应以京津和保定市为重点,适当开拓周边的山西、山东等客源市场。
6.加强乡村游人才的培训。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农民从事旅游业,需要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县、乡政府和县旅游局,应积极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创造和提供参加旅游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可以请旅游院(系)的老师为他们讲解乡村旅游的有关知识,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或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等,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同时,一些乡村旅游的重点示范村,可以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接收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提高乡村干部的旅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景明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
一、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概念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通俗地讲,就是旅游行业管理在乡村旅游中的推广与应用。旅游行业管理,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就是“政府组织及行业组织通过旅游政策、法规,引导旅游发展方向,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达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以此类推,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就是各级政府及乡村旅游行业组织,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为管理对象,通过运用行政、法律及经济手段,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者行为,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作为乡村旅游业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主体就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类:
一是政府部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存在着许多“瓶颈性”矛盾和问题,如设施需要完善,经营需要规范,规则需要建立,秩序需要维护,行业标准需要确立,这些工作必须且应当由政府来支持、推动,离开了政府的主导,乡村旅游发展必然矛盾重重,步履维艰。
二是行业协会。乡村旅游行业协会是乡村旅游经营者自发成立的市场中介性组织,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其实质是介于政府和经营者之间的非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逐步向行业管理的转变,行业协会在乡村旅游的管理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二、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规范作用。针对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所出现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生态破坏、经营紊乱、竞争无序等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行业管理,建立服务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查处违法问题,制止无序竞争等,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起着指导作用。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大多是当地农民,普遍素质不高,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知识缺乏,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此,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推广管理经验、指明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意见等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效,让旅游资源优势尽显,充分发挥。
服务作用。乡村旅游因经营主体的弱势性及资源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应重在扶持与服务,着力开辟乡村旅游发展的“绿色通道”。加大导向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使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积极提供信息支持,开阔发展视野,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组织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对外宣传,进一步扩大目的地知名度。
调控作用。乡村旅游各产业要素,彼此依赖性强,哪一方面缺失或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综合接待能力,甚至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行业管理主体应当全面把握各要素发展情况,并运用行政、税收、法律等手段有效把握平衡,适度抑制过快行业,扶持发展滞后行业,确保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监督作用。监督是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不合法的事情,需要通过行业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守法经营,不断改进经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当前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权威不足。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乡村旅游的政府机构,普遍权力小、地位低,在乡村旅游中难以成为管理核心,缺乏应有的权威。造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权威性小,一是国家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二是乡村旅游中有关资质认定、项目审批、颁发营业执照等关键环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无权过问,经营中出了问题往往拍不了板,定不了调。如有的家庭旅馆经营多年却从未缴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只能提醒督促,最终还得协调其他部门解决。
管理滞后。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着重效益、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许多地方没有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如乡村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餐饮饭店、从业人员等进入市场应具备的条件,市场监管措施,安全保障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行业管理缺乏依据,随意性大,致使行业管理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造成乡村旅游许多项目未能纳入行业管理的范围。
欠缺统一。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统一行动,才能有效管理好旅游市场。但由于受本位主义的影响,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不够默契,难以实行统一管理,致使旅游市场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加强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对策
1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性。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不仅是加强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主管旅游的政府机构,除现有的职权外,根据旅游行业管理及乡村旅游市场监管的需要,应适当扩大一些行业管理职权。如重点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和餐馆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的监察权等等。此外,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旅游质量监督工作效能。建立健全旅游消费者保护机制,扎实做好旅游投诉服务工作,依法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树立行业管理在旅游经营者和游客心目中的威信。
2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在当前国家旅游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旅游市场中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无法查处的情况下,要管住、管好乡村旅游市场,仅仅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必须要走旅游专业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路子,且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二者结合的办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借鉴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当前市县旅游局应下设旅游联合执法大队,长期抽调公安、工商、交通、技术监督、交警、城管、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进行联合执法。联合执法大队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领导,但业务上接受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各部门人员的身份不变,编制不变,工作上接受旅游行政部门及其编制所属部门的双重领导。
关键词:权力关系; 社区空间; 旅游利益; 泰宁
作者简介: 景秀艳(1970-),女,博士,闽江学院旅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权力关系与空间发展。Timothy J.Tyrrell(1948-),男,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社区资源与开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1序言社区的旅游获利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hoi,Sirakaya,2005),而利益获取归根结底由旅游利益者间的权力关系决定(Murphy,1988;Tosun,2000;Sofield,2003)。因此,为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审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Cheong,Mille,2000)。Hall(2003)提出,权力关系的非对称性导致旅游社区空间内部的非均衡发展,除了需关注与外来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博弈外,还必须关注目的地内部的社区权力结构对社区参与旅游及居民利益获取的影响。Beritelli和Laesser(2011)等学者从层级权力、知识、过程权力、资产等4个维度来测度旅游目的地行为者网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关系。权力关系决定着产业网络运作模式和利益分配(Ying,Zhou,2007),社区居民与当地政府关系的不对等使得旅游社区公共利益被当地政府、外来投资者和少数社区精英剥夺(Kols,2008;李文军,马雪蓉,2009;翁时秀,彭华,2010;王剑,赵媛,2009)。空间的控制权对旅游发展和社区利益获取有着很关键的影响(Raymond,Brown,2007;Jurowski,Gursoy,2004)。空间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利益获取有直接关联,接近旅游核心区的居民往往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设施福利(Hester,Randolph,1993;Jurowski,2004)。上述研究分别围绕权力与社区居民利益、空间与社区居民利益展开,鲜见有关空间和权力关系之间的关联及其如何影响社区居民利益的研究。本文拟结合福建省泰宁县5个不同乡村旅游社区的实例,以旅游规划对社区空间的权力和利益影响、不同社区空间背景下政府的权力介入方式及其引发的社区利益分配为分析主线,通过探讨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控制工具在中国乡村引发的空间秩序和利益格局变动,检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在中国乡村场域的适用性;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政府权力干预和介入机制对社区经济利益和空间权力产生的迥异影响,揭示创建和谐旅游乡村社区的政策立足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参考。2乡村空间的权力运行机制及旅游利益分配
2.1权力、空间与利益之关联在韦伯(1997)看来,权力代表着统治、镇压、规则,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与韦伯的宏观权力论相对应,Foucault(1980)的微观权力论认为,权力关系是一种相互交错的复杂网络,权力与利益密不可分。布劳(1988)认为,权力行使的目的就是在交换中获得利益和报酬,由于各方所控制的用以交易的资源极不相称,所以可能生成不平等的、甚至是剥削的权力关系。空间富有“关系”内涵(Harvey,1982),空间渗透着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莱特,雷比诺,2001)。权力的产生和运行在一定的“场域”中实现,脱离不开对空间关系的依赖和控制(景秀艳,2008)。Henri(1991)提出,主导性空间对附属性空间具有支配力量,而对空间生产的规划和控制,就等于控制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进而控制了利益分配。Bamey(1993)提出空间结构是以权力为中心构建而成的,空间秩序是社会利益的体现,空间关系可被扭曲以服务权力。“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和生产的特定空间,交织着权力和利益的博弈(Waste,1986)。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权力关系、社区空间与乡村旅游利益获取
2.2乡村权力运行的空间和结构逻辑权力在生产实践中隐匿着一整套的空间策略和逻辑(何雪松,2005)。中国各级政府对乡村治理的等级制和其中的“制度化压力”代表了韦伯所提出的等级制法理型权威。政治和行政力量依据各自的“权力等级”分配内部资源,每一层级的重要性与它所能管辖的空间范围成正比。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区居民对等级权力反应的理性化和灵活性程度逐渐提高(吴毅,2002),自身意愿遭遇强烈压制时,农民会选择以“上访”的形式跨越空间及行政等级向上一级政府寻求援助。在中国乡村的权力语境中,特定社会行动者不能回避面对亲戚、长辈、朋友、社区能人与民间权威等对象时自身角色的多重性,因此乡村社区作为特定的权力“场域”,存在着自身的微观运行机制。等级制法理型权威因而逐渐与多元化网络型的社区权力结合,治理行动策略则很可能跨越关系网络和行政等级制这两个社会活动领域(刘能,2004)。除去县政府—乡镇政府—村两委的三级等级制外,还常见到政府官员或农民动用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感情和面子、民间权威等非制度化资源进行“磋商和劝服”。在处理涉农利益纠纷过程中,常常需要各种权力共同作用,才可能顺利解决问题(赵旭东,2003)。统治有两种尖锐对立的类型:一方面是倚仗利益状况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依仗命令的统治(韦伯,1997)。行政村作为基层组织,往往由几个毗邻的自然村(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组成。由于人口、土地、宗族力量、凝聚力、经济水平、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等方面的非均衡性,各自然村的影响力存在差异,占据优势的自然村往往能出村干部。等级制法理型权威与多元化网络型社区权力相互借力,使得村干部所在的自然村往往成为空间权力关系的“中心村”,其他的则是依附于中心村的“边缘村”。中心村在利益获取上往往具有优先权,这种权力和利益合二为一的情况在中国乡村社区普遍存在(仝志辉,2000)。
2.3权力关系、乡村社区空间与旅游利益的关联旅游规划作为政府主导的一种开发工具,将乡村社区转变成旅游消费空间。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规划师和专家,引导或控制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乡村空间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与社区农民演绎权力关系、展开利益博弈的“场域”。依照国家相关法规,乡村社区通过自治组织——村民自治委会代表村民办理村内事务,维护村民权益。然而村长和村支书领导职位的双轨制实际上使得社区受社区权力和国家行政等级权力的交叠影响。现实情况下,许多农民认为村民委员会更多承担着隶属乡镇政府基层机构的角色,不能代表农民利益(刘刚,2008)。乡村社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从自然空间看,社区享有对集体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从此种意义上讲,乡村农民应当具有社区空间生产控制权及旅游收益的主动权。然而集体土地的管理机构——村委会受地方政府等级权力的辖制,在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政府行政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严重侵蚀(李建建,2007)。虽然地方政府借助行政力量的“征地、拆迁”等空间转移或置换方式获得了乡村社区的生产控制权,但最终可能造成乡村社区失去旅游收益权,形成空间权力“悖论”。从乡村空间的社会属性看,社区居民的网络关系资源、地方独特的乡规民约、强有力的社区凝聚力可构成独特有力的社区权力与政府的等级权力抗衡(李凡、金忠民,2002),尤其对那些拥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的特色社区而言,历史文化资源的民间根植性和自在性无疑赋予了社区居民不可剥夺的空间主导权和话语权(王维艳,等,2007;李强,2010)。为此,一些地方政府或为解决民生问题或出于缓解社会矛盾,做出了部分权力让渡,如默许村民以自己方式参与旅游,或为村民参与旅游积极创造机会。部分乡村社区因具有空间优势,搭上政府或旅游企业提供的“顺风车”,在旅游发展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此外,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审美价值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设施布局的非均衡性重构了乡村的生产空间秩序,旅游利益的差别也可能强化或打破乡村社区内部权力结构的“中心”或“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见表1)。
表1权力、乡村社区空间与旅游利益关联类型权力来源空间关联社区利益影响等级权力社区权力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省—县—乡镇—村的等级治理,政府主导的旅游规划乡村自然旅游资源经营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乡规民约的约束性及社区凝聚力法律法规的地方适应性,旅游规划产生空间秩序(旅游设施布局、旅游核心景观空间分布)当政者生产生活关联的社区空间,旅游产品的空间非均衡性,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根植性,乡规民约的地方性、社区生产和消费中心重构引发的权力空间迁移或强化社区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社区旅游参与机制)
3空间与权力关系下的泰宁县社区居民旅游利益获取
3.1调研区域概况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山区的泰宁县,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继厦门、武夷山之后福建三大重点旅游目的地之一,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等称号。2009年,泰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泰宁路径”被中国旅游界推选为全国第五个县域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自2002年起,为增加旅游行业行政管理的高效性和权威性,泰宁县政府整合了与旅游事务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将其统一归口到泰宁县旅游管理委员会,当时的常务副县长直接担任管委会主任。泰宁G旅游开发公司作为泰宁县旅游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实体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全县旅游开发相关事宜。泰宁风景名胜区目前共含8个景区,涉及杉城、上青、梅口和朱口4个乡镇、5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共1729人。经过走访,选取与旅游业发展关联最密切的寨下自然村和水际行政村(包括下坊、店上、瑶边坑、船树岭4个自然村)作为研究样本。
3.2调研对象及方法课题组于2010年3月下旬进行初步调研,2011年7月中旬开展深入调研。调研方式以深度面谈和实地观察为主。课题组走访了泰宁县旅游管理委员会、政府部门官员、相关村长以及代表性的旅游家庭旅馆、旅游商店、旅游商品加工厂、游船公司大股东及普通村民员工近50人。主要调研内容:(1)旅游规划空间与社区空间的关联;(2)旅游开发前社区对旅游资源的拥有量和利用方式;(3)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权力影响与作为;(4)自然村在所属行政村中的权力地位;(5)社区农户参与旅游的意愿及方式;(6)政府及社区等利益关联者的旅游收益分配等。
3.3调研内容
3.3.1寨下(自然)村(1) 寨下村社区空间及权益博弈寨下(自然)村位于泰宁县城西北15公里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丹霞类地质公园的榜样景区”,现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泰宁国家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原来寨下村除1户村民居住在现有停车场入口处外,其余32户居民全部居住在峡谷入口处(现核心景区内部)。大峡谷景区旅游空间与寨下村社区生产生活空间几乎重合。寨下大峡谷被规划成保护区和风景区后,对社区空间及权力造成的影响有:一方面,社区空间因拥有核心旅游资源,社区权力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遗产保护要求和旅游开发需要,全村民房被要求整体搬迁,村民的农田、菜地、竹林地被征用,村民进入大峡谷景区伐木、采药等活动被禁止。社区原有空间价值被提升的同时,村民却面临着被迫转移居住权和生产权的局面。寨下自然村隶属际溪行政村,与行政村内的其他自然村相比,经济长期较为落后,该社区属行政“边缘”村。依照相关法规,农民承包的土地(水田、旱地、竹林)属(行政村)集体所有,村委会需出面维护村民权益,但村长和书记均不居住在此自然村,与旅游开发无直接利益关联,也不愿得罪具有深厚官办背景的G公司,因此G公司与村民发生纠纷时,村委会、镇政府以及县级其他相关政府部门集体“失语”。加之,实施了多年的承包责任制以及男性村民等外出打工,导致社区自身凝聚力较弱,最终使征地和补偿协商成为G公司与每个社区农户的谈判。由于在利益补偿及分享机制上缺乏共识,寨下大峡谷开发引发了G公司与部分社区居民的诸多矛盾。经过多番“讨价还价”,社区居民放弃原先入股分红的要求,以每年领取与旅游未开发时销售农产品所得基本相当的收益款为条件,出让寨下大峡谷的山林收益权等权利。然而在民房拆迁和补偿方面,大部分村民和G公司存在较大分歧。G公司在动用行政执法力量的同时曾采用“变通”办法,即,对一部分村民采用动员其亲朋好友出面说服的做法,但该做法又使其他村民怀疑这部分人可能比自己多得了“补偿款”,社区内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凝聚力进一步被削弱。一批住在景区内部(指售票入口以内)早期接受拆迁条件的几家农户由政府出面协调,在景区售票处外侧空地上盖起了新房。盖新房的农户通过开办农家旅馆成为旅游开发中社区最大的受益者,但由于几个家庭旅馆经营户没有联合经营,而是各自招徕客人,竞相压价,整体效益不够理想。旅游规划的法规性制约效力以及G公司的直接干预便拒绝签订拆迁协议的农户拿不到房屋翻盖许可证,而旧民房的条件又太差,无法开设农家旅馆,因此这些农户只能在自家门前或原村广场(景区内部)兜售土特产,虽然影响景区秩序,但G公司为了缓和与村民的矛盾,被迫默许。由于物价连年上涨,村民看到G公司经营寨下大峡谷的收益可观,加上先期签订协议的农户已占据了经营家庭旅馆的最佳位置,因此未签订协议的农户更加坚决地拒绝拆迁。村民的抵制拆迁行为迫使G公司中止景区后续开发计划。(2) 寨下村居民的旅游利益获取目前寨下村居民被动参与旅游的项目主要为家庭旅馆、农家餐馆、土特产销售等,社区总体旅游收入约为49万元。G公司目前在寨下景区经营项目仅为门票收入。2010年因泰宁突发洪灾,客源非正常减少,故以2009年正常年份计算,门票收入473万余元,寨下村居民旅游经济收益仅为G公司门票收入的10.32%(见表2)。
表22009年寨下村社区农民旅游经济收益参与项目家庭旅馆(含餐饮)农家饭菜土特产销售景区清扫户数810301收入(万元)36.339.72.420.36注:社区调查所得。收入按毛收入计算,下同。
3.3.2水际(行政)村水际村地处泰宁国家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大金湖之畔,共有下坊、店上、瑶边坑、船树岭4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共139户522人,全部属于库区移民村。旅游开发前是省定贫困村,村民多以捕鱼、耕种或外出打工为生。2000年,泰宁县政府将大金湖渔业养殖权进行整体拍卖,规定居住在大金湖湖畔的专业渔民拥有优先权,居于湖滨的下坊和店上两村的许多居民由此成为了大金湖渔业公司股东,为后来成立游船公司奠定了基础。(1) 水际村社区空间、权力关系与旅游参与2002年,新恒基集团作为外来投资商,与泰宁县政府签约开发大金湖景区,下坊自然村位于大金湖码头所在地,门前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农民发现了商机,经历短时间的无序竞争后,由社区“能人”牵头,全村所有农家以“泰宁县下坊农家度假山庄”名义实行联营,统一对外招徕客人。近几年经过重新规划,大金湖码头升格为泰宁风景区的副管理中心,更带动了社区农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目前全村98%以上的村民从事旅游业。店上自然村虽位于大金湖湖畔,但由于距离大金湖码头尚有3000米左右的距离,居民早期除入股游船公司和渔业公司外,并未经营其他旅游项目。但随着大金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旺季时下坊村农家旅馆接待能力不足,于是店上村仿效下坊村,新建农家小别墅,联营开设家庭旅馆,目前95%以上村民从事旅游业。瑶边坑自然村距离旅游规划中的风洞码头(主码头之一,仍在建)仅600米左右,具有一定的空间优势。旅游开发之前,村民主要是外出打工,极少数村民依托原先拥有的专业渔民捕鱼权入股游船和渔业公司。随着大金湖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逐渐返乡,进入下坊村的旅游企业。由于风洞码头建成后瑶边坑空间区位将明显改善,且大金湖客流逐年增多,因此,目前社区村民都在贷款建农家别墅,期待将来能够更多地分享大金湖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相比之下,船树岭自然村虽然距瑶边坑村仅500米,但已远离大金湖水域。村民也非专业渔民,在大金湖游船和渔业公司中没有股份。此外,处于泰宁风景区规划边界之外,制约了社区参与大金湖旅游开发。村民曾经想过迁往湖滨,但由于自然村之间存在利益分歧,村支书和村长分别在下坊和店上自然村,本村居民缺乏有影响力的社区“能人”,加上旅游规划和自然遗产保护客观要求逐步减少遗产区内常住人口,因此船树岭居民想迁入风景区湖滨地带的愿望无法实现。旅游规划后大金湖景区内的山林成了保育林,船树岭居民丧失了山林采伐权,经济收益受到影响。目前除十几人在下坊自然村担任船工、保洁员时,大多数村民家庭收入来源仍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社区内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与大金湖旅游空间关联最弱。同时,旅游业带来的物价上涨也对社区居民收入造成了不利影响。与其他3个社区村民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社区权力也日渐衰微。(2) 水际村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获取借助新恒基公司的市场营销和大金湖自身的资源吸引力,大金湖的游客人数为泰宁各个景区之最。依照合同约定,船票收入(每人75元)由本地游船公司收取,门票收入归新恒基公司所得,但新恒基公司当年需向泰宁县政府缴纳资源有偿使用费、管理费、营业税等27%的门票收入。以下坊和店上村民为主体的股东们占游船公司50%的股份。2010年泰宁洪灾使旅游业非正常波动,故本文以2009年到访的游客人数计算。大金湖旅游门票收入中,新恒基旅游公司获利1560.7万,泰宁县政府获得577.3万,水际村获利1726万(见表3)。若考虑新恒基在大金湖景区投入的设施建设和营销及运营等相关成本,水际村尤其是下坊和店上2个自然村已成为泰宁大金湖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群体。
注:由于下坊和店上的家庭旅馆、商店多属家庭经营模式,工资收入一并计入家庭收入中;总收入中未计算投入成本。
3.4调研发现对泰宁5个乡村社区的对比研究发现,寨下自然村处于村一级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的边缘村,土地集体产权的弱势加之自身社区凝聚力不强,在与强势地方政府博弈中丧失了先天优越的生产空间控制权,导致社区在旅游业利益分享上处于劣势。隶属水际行政村的下坊、店上、瑶边坑和船树岭4个自然村在旅游开发前社区经济方式和收入水平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旅游规划对旅游空间等级的分割以及社区等级权力的影响,4个社区旅游利益获取出现明显分化:下坊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居住空间、旅游生产空间、社区权力中心和早年政府赋予的渔业经营权等优势,拥有了空间资源的生产控制权;区位条件稍次的店上村凭借社区基层权力的中心性以及资源主导权(渔业参股权)也获得了较好的旅游收益;下坊和店上的成功也反衬出丧失空间生产权对寨下村社区利益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而水际行政村的瑶边坑和船树岭2个自然村处于旅游规划空间和社区权力空间的双重“边缘”,在旅游发展中获取的利益最少(见表4)。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1) 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控制工具,决定了旅游产品、设施和游客人流的空间分布,进而决定了社区旅游产业的空间生产秩序,利益分配也围绕着核心旅游产品和设施在空间上次第展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得到印证。(2) 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种经济利益获取渠道,除受福柯式的“场域网络权力”影响之外,更多地被韦伯式的“政府等级权力”规制着。政府权力与社区权力之间、社区权力各主体内部之间在乡村空间展开博弈,引致社区权力空间和旅游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4.2政策建议(1) 政府单方面主导往往造成乡村目的地社区旅游规划参与权、旅游经营参与权缺失,进而激发政府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为此,旅游发展需充分尊重社区权力,将乡村社区视为旅游发展的主体之一,建立社区参与旅游的政策机制,才能真正促使旅游业与乡村目的地社区和谐发展。(2) 旅游规划可能加剧社区权力和旅游利益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格局。在旅游规划开发之初,有必要创新管理方式,调节和引导乡村社区内部建立较均衡的旅游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和谐乡村社区。致谢:调研得到泰宁县旅游局局长江茂求、泰宁县旅游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宁璋、三明学院罗金华副教授等领导和朋友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shild Kols.Tourism and Tibetan culture in transition[M].Landon:Taylor & Francis Group,2008:2229.
[2]Cheong S M,Marc L M.Power and tourism: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2):371390.
[3]Choi H S,Sirakaya E.Measuring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m: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ttitude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4):380394.
[4]Jurowski C,Gursoy D.Distance effects on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2):296312.
[5]Harvey D.The Limits to capital[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2.
[6]Foucault M.Prison talk[A]Gordon C.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1972-1977).New York:Pantheon,1980:3754.
[7]Hall C M.Politics and place:An analysis of power in tourism communities[A].Singh S,Timothy D J & Dowling R K.Tourism in destination communities[C].Oxford,England:CAB International,2003:99114.
[8]Hester J,Randolph T.Sacred structures and everyday life:A return to Manteo,North Carolina.[A]Seamon D.Dwelling,Seeing,and designing:Toward a phenomenological ecology[C].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9]Henri L.Translated by Smith D N.The pr.oduction of space[M].Blackwell Ltd,1991.
[10]Murphy P munity driven tourism planning[J].Tourism Management,1988,9(2):96104.
[11]Beritelli P,Laesser C.Power dimensions and influence reputation in tourist destination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network of actors and stakeholders[J].Tourism Management,2011,(In Press):111.
[12]Raymond C M,Brown G.A spatial method for assessing resident and visitor attitude toward tourism growth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5):520540.
[13]Tosun C.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6):613633.
[14]Sofield T H B.Empowerment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M].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3:227258.
[15]Bamey W F.Review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1):111112.
[16]Waste R munity power: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M].SAGE Publications,1986:20.
[17]Ying T Y,Zhou Y munity,governments and external capitals in China’s rural cultural tour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adjacent village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96107.
[18]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35146.
[19]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J].学海,2005(6):4448.
[20]景秀艳.生产网络、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79.
[21]莱特,雷比诺.权力的空间化.陈志梧,译[C]∥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39.
[2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1719.
[23]李建建.我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4.
[24]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0(2):106112.
[25]李文军,马雪蓉.自然保护地旅游经营权转让中社区获益能力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46154.
[26]刘刚.纠纷中的乡村权力与权威——对一起农地纠纷的调查分析[J].东南学术,2008(6):4247.
[27]刘能.等级制和社会网络:社会场域中的权力与交换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31.
[2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1,265.
[29]仝志辉.村落的二重化权力空间与权力的空间控制技术——陕西毛村选举再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421.
[30]王剑,赵媛.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与农村社区居民权益受损分析——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2):120124.
[31]王维艳,林锦屏,沈琼.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4):673684.
[32]翁时秀,彭华.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9):5157.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4乡(*、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两大景区和*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亿元。2007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平。按现在的发展思路,再精心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就会快速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要把*旅游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地区来支持、培育”。*旅游业已受到广大游客、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一)*旅游小镇
*乡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海拔73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1%。由于气候湿热、生态植被好,天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林、水、峰、洞、峡、雾等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融山水田园风光为一色。汇集了*的主要景区景点,不仅有*、*风景区,乡政府驻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云海,万亩柑桔圆、满目青衫林,芭蕉满坡、缅桂飘香,奔波不息的南盘江,万种风情的*河旁,火红的攀枝花,苍翠的楠竹林等等。
*民族风情浓郁,壮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独特的壮族服饰、饮食文化体现了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壮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为*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靓点。
20*年8月8日在全省旅游集镇规划建设会上*被列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07年10月经考评验收被继续列为全省的重点旅游小镇。一是明确旅游发展思路。制定了“转变观念建新村、打牢基础兴旅游、依托优势强产业、改善环境引外资、明确责任保增收”的工作思路。近抓优质烟菜米,远抓特色林果畜,快抓基础水电路,稳抓三产游玩乐,达到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富乡、人才兴乡的目标。充分挖掘稻作文化,创造特色田园风光,巩固提升农业观光品位和档次。二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快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体闲、民族文化表演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广场,并对水寨实行旧村改造,完善*集镇功能。三是做好旅游“水”文章。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开设水上娱乐、漂流项目,创造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四是成立*文工团。大力挖掘以民族歌舞为主的民族文化,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壮家独特的民居、民俗文化,营造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氛围。五是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结合旅游业开发,走建管并重的路子,提升森林覆盖率。六是品牌营销、以节促旅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自20*年以来,持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壮族传统的、盛大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日里,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情歌对唱,泼水狂欢,竹筏漂流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已成为曲靖市知名度最高的节庆活动之一。七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六个一”的开发利用,即开发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桌菜肴、一本画册、一个故事、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份纪念品。加大民族手工艺品、壮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二)特色农家乐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采取政府扶持发展、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一批传承了壮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兼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和家庭式“农家乐”迅速发展。由于独特的壮家风味和优质的服务,生意异常火爆,深受游客欢迎,*水寨、*小法块80余家具有“农家乐”特色餐饮企业,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存在困难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严重紧缺,以旅游开发公司等为业主单位开发建设的项目欠债3000余万元,欠债压力过大。
二是对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十分困难。在对主要景区投入的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投入不足,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是对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不够,农户投入自觉性较差。
四是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四、请求事项
(一)请省市旅游主管部门把*乡村旅游列为全省重点地区给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