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9 19:31: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承台施工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并联审批机制,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重要窗口,打造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中心管理制度13项、政务大厅运行管理制度22项,形成了《**市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建设文件汇编》,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正进行试点工作,逐步实行“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方式;二是完成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及监察信息化专项规划》(**年―2013年)草案,该规划的根本目标是将信息化手段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采用信息化的监察手段,探索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先进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三是修订完善《**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与市监察局联合印发《**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并于5月份试行;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考勤机制,新增安装了考勤人脸识别系统和指纹考勤机。严格组织实施了政务大厅考勤、考核管理;五是上半年有效处理各类建议、投诉40余起,回复率100%,上半年共收到各类表扬信(锦旗)175封(面)。
(二)加强对纳入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受理、办理情况的督查、督办,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再造工作。通过**市行政审批服务电子监察系统有效督办各类业务事项700余件(含业务分厅);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效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49.84万件(含业务分厅),已办结149.43万件。
(三)进一步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市级行政审批服务网上申报、受理、审批工作,确保**市网上审批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正常运转。一是完成市统计局、市工商局部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互联网受理工作;二是指导各区(市、县)做好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大厅业务办事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运行顺畅,市政务服务大厅从2008年1月10日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实现了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限时办理,高效办理和规范办理,政务中心门户网站访问量达93万余次。
(四)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工作。一是推行政务中心政风行风值守制度、政务大厅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会议,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在政务大厅发放征求意见表,在中心门户网站设置投诉专栏,开展服务质量调查回访活动,开通了办事群众满意度调查短信服务平台,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议和监督。
(五)进一步健全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一是按照市政府要求,从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进厅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重新印制了办理事项告知单和办事指南等资料,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二是积极推进进驻政务大厅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对外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缩减50%,同时对进入“绿色通道”办理的审批项目,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办结;三是开通了**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投资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开设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窗口,使年检企业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五是开设增量业务窗口,为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和金阳片区的企业单位办理单位增量业务提供了方便;六是开通市工商局和市统计局两家窗口单位作为互联网网上申报、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服务通道,服务相对人只需到政务大厅一次就可拿到办理的相关证照。
(六)加强对业务分厅的规范化管理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为民服务全程制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一是制定了《**市政务服务大厅分厅管理办法》,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对政务大厅各业务分厅规范受理、办理行政审批服务情况进行督查;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指导和帮助区(市、县)政务中心建设和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开展。:
(七)认真搞好外地考察团来中心参观考察的接待和交流学习工作。一是今年我中心共计接待国家、各省、市、地区来中心参观考察团20个批次,在接待外地考察代表团过程中对中心运行管理模式,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办理,行政效能监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运用等方面与外地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学习;二是中心着力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确定了《着力推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强力打造一流服务平台》的调研课题,由班子负责人领题,深入到基层、企业、外省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形成并完成了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在审批环节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少数窗口单位对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受理、办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有违规受理和超时办理现象。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要途径。我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长任组长,各区建设局、市安监站及局办公室、质安处、建管处、科教处、法规处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设局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构建了两级创建领导机构,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根据《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创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扬尘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产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减少粉尘影响;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防治噪声污染。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再进行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按照城管部门的规定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1、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密闭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共检查工地8916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97份,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在我局组织开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中,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检查内容,共检查工程项目153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7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五、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要途径。我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长任组长,各区建设局、市安监站及局办公室、质安处、建管处、科教处、法规处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设局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构建了两级创建领导机构,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根据《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创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扬尘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产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减少粉尘影响;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防治噪声污染。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再进行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按照城管部门的规定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1、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密闭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共检查工地8916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97份,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在我局组织开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中,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检查内容,共检查工程项目153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7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关键词 实验教学 C/S结构 仿真平台 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类专业在实施具有民航特色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以课程群为单位制定培养计划,以各课程组为横向联合,以机务维修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纵向贯穿,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的维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机务工程技术人员。
1机务维修工程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机务维修工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分为机理分析与验证实验与操作实践。后者属于工程实习内容,而前者则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机理分析与验证方面,以航空器主要的故障类型及特征为基础,验证关键部件的故障现象以及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等作为主要的实验教学内容,需要有充足的实验或工程积累才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目标。
然而,这些实验教学素材的自主获取受到经济性的制约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而相关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也很难将故障信息公开,这导致了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贫乏,实验教学内容更偏重于理论讲解辅以图形示意的方式,同时也很难体现机务维修工程类的特色。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对实验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学生的参与内容可分为对现有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对实验的自主设计。由于目前实验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操作和学生思考为主,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无法参与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故障的具体表现产生直观的认识,也无法对根据以前学到的知识对关键部件的典型故障模式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实验教学很容易退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复,缺乏可扩展性,灵活性差。
1.3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目前的实验教学系统只支持在实验教学进行过程中访问的模式,同时由于系统的可扩展性、资源更新模式以及资源访问方式和系统调度方式的限制,学生几乎无法根据自己的方式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导致大多数时间这些资源出于闲置状态。
2基于C/S结构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2.1建设目标和内容
本文提出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实验教学公共平台,实现实验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管理,并在现有实验资源不足以及更新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仿真技术以理论教学辅助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提出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
(1)定义标准化的交互接口,实现实验资源集成。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合理的规划,将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独立的模块,并通过模块之间的接口实现交互,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各个模块的开发相互协作又不依赖其它模块的实现。
(2)借助模块化的资源管理方式形成灵活的资源库更新机制。通过标准化接口,当关键部件的常见故障信息无法获得或检测方法无法实际测试时,可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集成到平台的资源库中,从而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3)采用C/S结构的平台访问方式,降低平台访问限制。C/S结构的平台中,实验的核心模块在服务器运行,实验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远程定制实验方案,并根据需求实现实验的自主操作和分析,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以在工程资源积累不足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2.2平台框架和组成
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框架示意
(1)实验配置信息库中是实验人员定制的实验流程和所需模块;
(2)模型加载与编译模块将当前需要的实验模模块进行加载,并根据测量节点的配置情况进行预处理;
(3)模型驱动模块结合预处理后的模型与仿真控制模块送来的仿真结果驱动模型进行状态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模型作为下一次的仿真输入,同时将更新后的模型送与可视化模块;
(4)诊断算法模块与仿真设置模块根据仿真设置在平台运行管理模块的协调下对系统的模型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送与可视化模块对模型的状态进行更新显示;
(5)平台运行管理模块根据当前的仿真设置实现对各种仿真资源的协调以及仿真过程的同步。
3基于C/S结构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
3.1实验资源的扩展
(1)在构建实验模块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当前的系统特征参数的状态;二是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本部分内容通过使用合理的建模语言对当前的故障状态以及故障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为故障仿真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2)根据建立的故障模型,在进行故障仿真时将综合考虑对系统当前状态的推理过程以及对系统状态随时间推移的转移过程。由于故障的发生是随机的,因此在仿真时每一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将采用并行的方式同步进行。
3.2平台的运行管理
诊断过程的仿真本质上是对系统模型的加工过程,这一部分的研究方案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1)对诊断算法执行过程的仿真,将以诊断步长、故障数据的时间戳以及模型的当前状态为依据,通过制定不同模块之间的通讯标准对仿真过程进行同步控制,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2)对仿真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使得不同的诊断算法能够方便地嵌入到仿真平台的框架中。
3.3可视化人机交互
平台运行包括故障仿真与诊断过程仿真两部分,而人机交互接口的目的是准确、完整地将仿真结果展现出来的关键,同时也为参与仿真实验的学生提供对仿真过程的控制与交互能力。因此,在进行人机接口的开发时,主要从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进行:前者包括对仿真设置、仿真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后者包括操作的反馈、仿真状态的显示以及仿真结果的输出等。
4结论
通过基于C/S结构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增加实验教学方案的灵活性。首先,由于平台采用网络客户端的访问模式,打破了地点的限制,实验教学过程可以方便地融合到理论教学中;其次,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得实验教学过程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实验内容可以在任何时候自主的完成;再次,由于平台的整合的实验教学资源以维修工程为主线,因此参与者方面打破了课程限制。
通过基于C/S结构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内的各类资源相对独立,有统一的调度机制负责调用。因此,工程中的具体问题可以方便地通过模型得方式利用标准接口集成到平台中,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此外,通过平台的建设,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高水平教学模式的开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承受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迫使我们追溯和反思,如何在改变在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
1.水利工程的投入对我国生态平衡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跨流域调水工程会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海洋污染威胁的灾害问题,换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可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奇谈怪论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总量。
(2)大型蓄水库既能防沙除东; ,双能增加库区宽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 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洲。
(3)优化水质。减少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基本要求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首先,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其次,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
2.2生态水利工程的分类
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分类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替代型,综合型三类,以下分别对其进行分析。(1)直接保护改善生态型。我国最早的保护生态的水利工程应该属“大禹治水疏通九河”。疏河使得黄河流域生态受到了保护。(2)替代型。例如,广西的灵渠。二千二百多年前,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开发南越,运送粮饷,命令监御史禄带领十万人,筑坝凿渫,使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和属于珠江水系漓江连接起来,而成为我国古代从中原到岭南的唯一航道。(3)综合型。都江堰是最好的代表,它是把保护改善生态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美结合的典范,都江堰修建运行了2260年,是讫今为止582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水利工程。主要一是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二是2260年来发挥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
3.1工程的价值评价
对于许多属于无价之宝的自然,风光,文物,物种等的影响评价,应明确其价值取向,使之可以定量及定性评价,使本该受到 发重视的问题,给以应有的地位。另外要对工程人垢时效性进行评价,如现有的工程所具有的防洪,发电的功能和价值,几十年后则其功能可能为其上游,支流众多工程所代替,其在流域,区域或全国中的价值地位会相应降低。总之,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
3.2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工程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变化,应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成本因素,经济因素加以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引起广泛的生态与环境变化。对其有利影响,如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其不利影响,如何进行投资治理,投资治理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环境状况,恢复到什么样的水平,产生什么样的治理效益,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投资目标,投资方向,投资基础上和投资区域,力图达到投资效果。
4.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水文资收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试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载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
(3) 施工工期阶段的任务,在施工工期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工期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工期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境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
(4)风险分析评价。实际上,每一大型水利工程都存在着某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不冒一定风险的工程是不存在的,工程风险存在的几率虽然很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造成严惩的生态与环境后果,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水利工程环境评价的风险分析评价是至着重的。
(5) 长期跟踪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许多问题特别像河口生态,库区生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变化,不是短期能明明和掌握的,只有长期的监测,观察,研究才能逐步找出规律,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以工程通过可行性论证为终点。
(6)施工期前要在讯息工期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于和汛息工期阶段不同 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
(7) 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主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5.结束语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承受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来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仅会加重环境的负担而且还会使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最终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而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保护和尊重了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7).
[2]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关键词:码头防波堤工程; EPC;总承包管理;施工控制;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F7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备受青睐。EPC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模式,该模式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通常应用于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EPC工程总承包是指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总承包,由承包商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安全、工期、质量、造价全面负责。EPC总承包可协同工程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主要环节和全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减少工程建设周期,保证工程投资效益和质量。本文对台山核电重件码头防波堤工程采用了EPC总承包模式的实施阶段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2.防波堤工程项目背景
台山核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辖台山市赤溪镇,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该项目已列为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能源保障工程项目。项目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所属全资成员企业台山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重件码头是台山核电站工程的一部分,建设规模为3000t级杂货船转驳码头。
码头位于珠江崖门及虎跳门出口,黄茅海西侧,属于台山市赤溪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度59分、北纬21度54分。码头泊位总长度为150m,其中靠船平台长102m,宽60m,码头面高程7.50m。在重件码头建好以后,由于为开敞式无掩护码头,外海风浪及涌浪可以无阻拦的进入港池及码头前沿;同时由于码头所在区域的地形较为复杂,核电重件卸船要求又非常高,致使已建成的重件码头难于正常发挥作用,故需要建设一座防波堤对港池停泊水域进行掩护。
2011年1月28日,我公司承接了台山核电重件码头防波堤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项目业主要求2011年7月重件码头防波堤工程具备防洪掩护作业条件,确保核电运输船舶安全停靠重件码头,2011年9月全部完工。但前期设想、规划不完善,设计、施工以及相关的报建报批工作都必须同时进行,项目建设任务非常繁重、紧急。
3.项目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3.1项目的沟通与协调管理
项目的协调管理应贯穿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所有信息,特别需要在所有项目干系人之间共享的核心信息。
EPC总承包单位根据项目的特点,在本项目的实施中,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由业主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作为工作小组成员,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项目存在的问题,工作小组根据项目参见单位自身的优势,明确解决相关问题的责任单位,具体的完成时间。同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遇到困难,相关责任人必须及时向工作小组汇报,工作小组将临时召开工作小组会进行研究解决,使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各参建单位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确保了项目进展顺利,充分发挥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协调优势。
3.2项目设计管理
在项目设计方案过程中,我公司利用了EPC总承包管理特点,打破了项目设计人员长期以来的设计和思维习惯主要是专注于具体方案的比较与研究,更多是以完成设计任务为主的弊端。加强与施工的紧密衔接,加强与施工方沟通,探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施工方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能够快速有效实施。为避免因设计方案的调整而引起项目返工的情况发生,项目的设计计划依据项目的施工计划进行编制,解决项目边设计边施工交叉进行的矛盾,有效的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
1)根据项目的施工计划编排设计计划,使项目的设计进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使项目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
首先,进行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使项目可进行施工段的划分,确定项目开工部位。根据现场地形情况,航道的入口位置的布置已不具备可优化性,防波堤航道入口段作为优先开工部位;防波堤的另一端附近有礁石,该位置平面布置具有可优化性(研究是否利用礁石),应等待设计优化完成后安排施工。
然后,进行项目的基础处理方案设计,确定项目基础处理采用基础开挖,抛石换填的处理方式,项目开始了基础处理工程施工。
在结构形式的选择阶段,邀请了施工技术经验良好的专家参与项目结构形式进行审查,确保了项目结构形式具有可实施性。
2)充分发挥项目EPC总承包方技术方面的优势,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总体工期及前期异常紧张的堤身出水节点要求,造成堤身步级方块无法按原设计图纸施工,综合考虑到工期要求及实用能力,对原步级设计进行修改,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3项目的进度、费用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赢得值原理对项目进行费用和进度综合控制,动态管理,及时分析项目偏差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使项目的进度、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如下:
1)图2-2为项目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的工程赢得值曲线。根据项目费用对照表和工程赢得值曲线分析,在项目的2、3月份,完成工程量的预算费用(BCWP=935万元)小于计划预算费用(BCWS=1050万元),即SV=-115万元
2)在项目的4月份,完成工程量的预算费用(BCWP=1555万元)小于计划预算费用(BCWS=1780万元),即SV=-225万元
3)至7月份结束,项目的完成工程量的预算费用(BCWP=3845万元)小于计划预算费用(BCWS=3899万元),即SV=-54万元
4)8月份因业主运输船舶的停靠,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施工,导致完成时间与计划滞后2个月,最终支出费用与计划费用相差67万。
4.结束语
本工程于2011年3月11日顺利开工;2011年7月,具备了防洪掩护作业条件;2011年10月20日,项目全部完成。项目质量满足合同要求,施工质量合格,项目外观质量优良。
EPC总承包管理能更好地缩短建设周期、保证工程质量。EPC总承包单位能充分发挥设计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项目统筹安排,易于掌控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关键词:高原铁路;桥梁;水下施工;安全技术
1研究背景
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流域最长的河流,具有海拔高、水量大、弯道多、变化频繁等特点。与其他江河相比,其河床纵坡较陡、落差大、对地表物体携带能力强。中国的基建工程发展迅速,随着建设的深入,在其流域范围内会根据需求进行桥梁的施工,其中桥梁水中墩施工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对高原桥梁建设具有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
2工程概况
朗镇4号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位于朗县朗镇堆巴塘新村,桥址位于的区域为南部高山盆地。在工程范围内主要受到了雅鲁藏布江的影响,属于典型的高原地形地貌,山高坡陡,河床纵坡较陡,流速较大,桥址处地形相对平缓。桥梁与主河道斜交为10°,采用连续梁为刚性结构(44m+80m+44m)通过主河道,在两端衔接简支箱梁(32m),桥梁全长1264.32m。桥址所处的雅鲁藏布江面宽度为150m,水流速度快,河床主要由8m左右深度的砂卵石(漂石)构成。其中桥梁的16号墩和17号墩位于江中,承台顶面标高位于常年水位线以下,桩和承台施工将深入河床,涉及的主要地质为砂卵石,同时又为水中墩施工,难度较大。朗镇4号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如图1所示。图1朗镇4号雅鲁藏布江特大桥
3水中墩筑岛施工
3.1筑岛标高确定
雅鲁藏布江在16号墩、17号墩的常年水位是3086.10m,在施工时2个墩的承台将低于常年水位,风险较大;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沿线调研,为降低施工风险并保证施工正常开展,在进行承台施工时进行筑岛围护[1],筑岛顶面标高为3089.10m(高出常水位标高3m)。
3.2基坑支护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条件,结合技术特点,共选取5种类型的支护方案,分别为技术相对成熟的钢板桩围堰和钢管桩围堰、工期较短的钢筋混凝土围护桩+旋喷桩止水帷幕、稳定性好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以及受力结构良好的SMW工法,方案对比如表1所示。通过综合比选和实际施工效果来看,水中墩承台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围护桩+旋喷桩止水帷幕支护方案在雅鲁藏布江施工条件下实施效果较好。
4水中墩下部结构施工方案实施
施工流程图如图2所示,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如图3所示。
4.1筑岛平台施工
[2]根据施工需要,以承台为基点确定筑岛范围,承台四边各向外延伸9.4m作为筑岛的填筑线;填筑高度为9.84m,坡率为1∶2,面积约1301.7m2。筑岛迎水面应进行保护,防止造成坡面冲刷和掏空,影响筑岛安全,基础主要用筋石笼进行稳固,坡面主要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在进行筑岛平台施工时,持续对雅鲁藏布江水位进行监测,若出现水位快速上升等异常情况,立即对承台基础外6m范围内分层填筑黏土进行应对。
4.2基坑、承台桩基施工
[3]承台桩基与基坑支护同步施工。桩基采用旋挖成孔。基坑2m以下采取的支护方案为围护桩和止水帷幕。围护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直径1.25m,间距1.5m;止水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桩,直径0.8m,其相邻两桩契合宽度0.2m。整个围护结构共设置3道支撑,由上向下分别为1道混凝土支撑和2道钢支撑。混凝土支撑与冠梁同步施工,尺寸为1.4m×1.0m(宽×高);钢支撑在距离筑岛顶部以下5m和12m分别设置,钢围檩按方案采用双拼工字钢,尺寸为I56a。在基坑上部临江侧设置6m的平台,各类小型工、器具可在平台进行作业;在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应尽可能绕开风险区域,采用下部小型挖机配合上部长臂挖机的方式进行施工。基坑开挖时要按严格分层开挖,开挖到支撑位置要及时安装支撑,并对支护结构状态进行有效监控。
4.3承台施工
承台为大体积水下混凝土(标号C25,厚度200cm),分两次浇筑,时间差控制在7d以内,并设置冷却水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满足养护期后及时回填基坑。4.4筑岛平台拆除待墩身施工出水面且不影响墩身施工安全后,对筑岛平台进行全部拆除。拆除顺序:从河道侧向靠岸侧进行拆除,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进行拆除。筑岛土体采用18m的长臂挖机顺着边坡逐级挖出,拆除过程中,根据开挖范围逐级拆除基坑防护设施。水中墩下部结构筑岛施工图如图4所示。
5基坑支护结构监测
[4]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基础和支护结构的整体受力在持续变化,支护结构受外界动荷载和静荷载也可能发生变化,特别在雅鲁藏布江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情况更为复杂。因此要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工程的客观变化,仅靠模拟分析和理论预测不能达到要求,需要对基础施工涉及的作业面和围护结构进行持续监测,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动态指导现场施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有序。
5.1监测项目选择
根据雅鲁藏布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监测项目,以达到有效监测基坑的目的,经过分析总结,重点监测桩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桩移(测斜)、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监测等4项,具体如表2所示。
5.2桩顶变形
桩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水平及竖向的位移。进行基坑施工时,在原状土体被挖出运走后,围护结构会在周边土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桩的水平及竖向的位移可以直接反映出围护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化,在深基坑监控量测中非常重要。所以,观测点应在监控量测专项方案中进行明确,报批通过后设置在基坑顶部较为固定且能真实反映变形的地方(如桩顶、冠梁处),同时要便于观察,在过程中进行保护。在进行监控量测时,如需结合现场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时,应履行报审程序。
5.3桩移(测斜)
在进行基坑施工时,开挖和运输对基坑周边的土体产生扰动后,造成围护结构的受力与原状土相比在不同深度的位置均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进行基坑施工时,通过采用倾斜仪进行测量的方式,对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和周围临空面土体的变形进行监测。桩移监测倾斜仪如图5所示。
5.4监测数据处置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时启动监测预警,可有效地预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保证主体结构和周围环境安全。其中控制基准和预警值的正确设定可以保证监测工作有据可依,进行数据比对后,可以判定主体结构和周围环境处于正常、异常和危险的状态情况。所以,应将监测控制基准和预警值作为监测工作开展的前置条件,采用2项指标结合控制,分别为变化速率和变量累计,具体如表4和表5所示。
6结语
中图分类号:B8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高层和小高层桩基筏板基础(以下简称桩筏基础)与独立承台基础(以下简称承台基础)是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在人工费快速增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今天,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减少施工困难,科学艺术地解决工程问题,一直是摆在每个结构工程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的对比、分析、总结,才能为业主节约投资,为打造绿色节能型社会做出贡献。下文以具体工程为例,分析此两种基础形式,比较此两种基础形式的经济性数据。
一、工程简介:
本文按层高和结构体系,采用了温州地区6个工程实例分别按桩筏基础和承台基础进行计算分析,工程概况分别如下
以上实例均为地下一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场地为类,特征周期值为0.75s。
二、绘图过程
以上工程采用2010版PKPM-JCCAD模块进行分析计算。每个工程基础均按桩筏基础和承台基础2个方案进行试算,然后绘制施工图,为了有更好的对比效果,桩类型和根数不变。最后交由预算公司和施工单位做专业的施工预算。
三、计算预算结果
四、分析与总结
从表分析来看基本上桩筏的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要大于承台基础;砖胎膜量桩承台基础大于桩筏基础;防水涂料最大相差20%(特殊工程除外);总的造价桩筏基础要大于承台基础,但筏板基础的施工工期可以缩短1/4左右。
由高度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层高大于50M,造价比(桩筏基础每平方米金额/承台基础每平方米金额)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反而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筏板基础造价比承台还省的特例。如B大厦由于单桩承载力较大且柱网比较集中,承台基础布置后承台高度比筏板的高度大很多,混凝土量桩筏基础反而比较小,从而总的造价反而桩筏基础更节省;纯剪力墙结构层高大于50M,造价比随层高的增大而减小。
由结构体系分析:剪力墙结构尤其是柱网密、层高超过50M的更适合做桩筏基础;框架剪力墙基础尤其是柱网大、层高小于50M的更适合做承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