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14:12: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理与生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及时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课时看到学生穿上了棉衣,联想之前的阴雨天气,问学生:这跟什么天气系统有关?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讲到“对流层气温变化的特点”时,联系污染物的扩散及逆温现象,指导学生分析:晚上逆温层增厚,直到太阳出山,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严重,因此在太阳升起两小时后空气新鲜,锻炼身体较好。使大家走出早上空气新鲜的误区。
另外,还要观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昼长的变化情况及树影方向、长短变化;测量楼间距,估测南楼高;调查农作物类型、熟制、产量;调查工厂布局及环境质量;利用节假日调查家乡土地利用类型、饮用水质量、人口数量及素质和人口流动情况并撰写小论文等。
二、在课堂讲解时运用时事材料,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更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是地理教学中的很好的“活教材”。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尤其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导致部分地面下沉,还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甚至对我国有部分核辐射,并造成抢盐风波。用所学地震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地震中进行自救与互救,组织学生讨论防震、避震知识。
三、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社会中的问题。如房屋与地理环境:北方平房,南方带脊房,傣族的竹楼,福建客家土楼,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本市地域结构:商业区的位置、工业区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评价京华园旅游景点及调查游客的来源;看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与纽约的人是否同时在20点观看?
四、不能忽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法的弊端,它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应重视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活动3: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过快的城市化带来的压力,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第四章第三节的活动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综合治理的经验及我国辽中南应借鉴的……”
由于新教材“活动”内容类型多样,因此,在“活动”开展形式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尝试的欲望。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提问外,还可采用地理小论文黑板报、地理小报、竞赛、演讲、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五、章后问题研究,及时组织学生活动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北京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绿色食品知多少?这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当堂课不能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作充分的准备。一般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准备,学完本章内容后解决;也可以在本章内容学完后,布置学生准备,在单元小结时解决。
如:绿色食品知多少?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之后上交论文,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参与此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也让学生体验了经过艰苦的劳动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使“研究”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真正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技能。
关键词:生活中地理;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与消极、被动、盲目等特性呈对立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培养和提高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日益关注。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地理学是一门离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综合学科,通过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发现,将地理与生活密切结合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具体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1教师要疏通教材,建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从人教版教科书的体系设置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单元开始———相当于首语或前言;单元最后———自学园地(阅读、技能、练习篇)。单元小节节后———活动;每节内部———穿插阅读、资料、思考;课后———问题研究。各章节启用特色栏目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地理教师要清楚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通过通读教材,构建适合自己教学的知识结构,建立和发掘地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才能自如、恰当地运用“生活中地理”引出地理理论知识。
2发掘乡土地理资源为学生地理学习搭建平台
地理教学中,教师以乡土地理资源作为载体,给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研究的过程中,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学的特性和发展变化规律,理解并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个人主体性的发展。例如,我在讲授城市功能区形成时,要为学生阐明“集聚效应”,如果单纯地介绍“集聚效应”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容易深刻领会的,要攻克这个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生活实际。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集聚会带来什么影响,所以我设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打算买衣服,你们是选择只有一家服装店的地方呢,还是选择有很多家集中分布的地方呢?”学生的回答可想而知。“这么看,集聚不光会带来竞争,同时也会增大机遇。所以,在我们的城市中,商业活动通常是集中分布的,你能在大安市找出这样的案例吗?”学生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世纪广场,接下来让学生应用该原理联系实际判断在大安哪里还会发展成第二个商业中心,学生很快会发现是庆克隆处。虽然乡土地理研究的是小尺度空间范围内的人地关系,但仍然可以反映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和区域性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3把握当代中学生关注的社会视角
作为地理教师,需从学生关注的焦点入手,积极寻找契机。例如,经了解,学生们现在普遍都在玩“微博”,“微信”,通过“微博”和“朋友圈”,笔者也“跟风”注册了一个新浪微博账号,但关注的视角和学生不一样,主要是与地理相关的人和团体,包括旅行、自然风光拍摄、中国地震台网、城市新闻晚报等等,从中搜集有利于笔者教学的资源。在讲选修6“水污染及其危害”一节时,我跟学生说:“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几张有趣的图片,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此时,学生听到微博两个字立刻精神了两分,听说我也玩微博时,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当他们看到憨态可掬的企鹅穿着色彩缤纷的毛衣时更欢乐,接下来我说:“看到这么萌的企鹅,是不是心都融化了?难道现在的企鹅也走时尚路线了,还是企鹅也被当成宠物了?”学生开始进入猜测,大多数学生说企鹅穿毛衣是为了御寒。当我将真实的原因(石油泄漏,海水受到污染,企鹅的羽毛由于粘上石油后失去了保暖功能)告诉学生时,学生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们意识到了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纷纷表示要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经课后了解,好多学生也开始关注环保类用户,在班级时常分享他们的见闻。分享微博这项活动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锻炼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以达到培养其主体人格的目的。
不过,“生活中地理”在学生主体性培养方面适用的范围有限,更多的适用于课程导入设疑,或者验证相关理论,不能贯穿教学的始终或者每堂课,而且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时往往还需要与其他策略配合使用,比如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等。另外,主体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但是利用生活中地理培养学生主体性时,并不一定能将其做到一一对应,有时一项生活中地理问题可能培养的主要是创造性,然后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认可或者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时,自主性才可能随之得到加强,有时可能生活中地理的应用都不能直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而是间接的。
作者:曹雪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姜继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03):90.
[2]祁建军.“生活化教学语言”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04):25.
[3]罗立红.生活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04):8.
[4]孔海燕.论杜威的教育及其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意义[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4):103.
【关键词】地理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途径
地理这一名称无论是对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是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对于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一直处在被砍、被恢复的循环怪圈中,无论高中、初中都如此。不过近些年以来,高考一直在变,而中考似乎稳定下来,地理学科又回到中考学科中,尽管只有仅仅的20分,但这20分对很多学生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基于目前仍然有很多初中生将地理视作副科,不够重视的现状,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人文素养,我想这是我们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以求构建地理学习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丰富他们的地理素养,进而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有需要才会有行动,有动力。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所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地理知识对生活及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的意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学生们每天无论回家还是在校都要使用水,以前我们使用的是天然水库的水,而目前却要使用长江水,为什么我们要使用长江水,而且老师一再强调节约用水,为什么水会那么紧张,同时让同学们回家数一数,沿道有多少家工厂,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处在长江流域,水资源依然那么紧张,得出结论:化工厂导致的污染,即常说的三污,以及人们的生活用水,这一切导致我们都得用净化后的长江水。那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化工厂的三污问题呢?要求学生就此写一则调查报告,并形成论文形式,然后对学生的调查报告以及论文进行评选,并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选出校环保小卫士,并将评选结果与研究成果公告于学校公告栏,让全校师生观摩。通过这一活动,显然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因为这让他们感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一种迫切的个体和社会需要,因而学习气氛会格外浓。
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
地理学习的情感,首先应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实践证明,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往往来自于老师的个人魅力,素养以及知识。学生们对某一门功课的深切热爱,首先是对教师的热爱。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爱地理,首先应当让学生爱地理老师。鉴于此,我们要求地理教师做到:
1.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应该是尊重学生,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自尊和受尊是教育较高层次需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自然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教学任务便能尽快完成,从而能更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多鼓励学生,应时常为学生传递作为他们的地理老师的你对他的一种充分信任的信号。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老师将信任和赞许巧妙地传递给学生时,学生就会受到深刻感染,得到极大的鼓励,并能增强自信,进而从内心产生对地理教师的好感和尊敬,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情感,特别是学困生多些信任,多些鼓励,往往能彻底改变他的学习观念,从而能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强烈兴趣,进而地理成绩也会明显提高。
3.教师的个人素养包括知识水平,以及将这些知识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决定了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知识,纯熟的业务水平,以及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的优秀地理教师,往往能够受到学生的追捧和热爱,同时学生们也十分尊敬这样的老师。这种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所以我们的地理老师要尽量朝这一方面努力和看齐。
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让学生长期保持对事物,尤其是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学生未知的而又与地理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如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些自然人文现象,学生看后一定能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自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贵在问,问得多了,自然对地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我们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经常展示一些神奇、奥妙的地理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2.让学生知晓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保持学生们对地理学习的渴望。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生活离不开能源,而能源的开发与发现则与地理密切相关,没有地理工作者就没有能源可言;再者,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地理,如城市的选址,城市三污的处理,以及城市的规划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工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时潜移默化的灌疏,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对生活真的很有用,从而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地理学习的渴望。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学科,鉴于其特点,我想它能够更有利地推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地理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产生新知识,相信新课改下的地理学科将更加拥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地理教师用书》七年级.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格马利翁效应》陈敏.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3]《中学地理教学法》刁传芳,高如珊编著.1988.1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转变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信息化教学平台
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实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是指地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和进行指导。地理教师的行为将由单一的演示讲解,变为演示讲解、指导、引导、激励、组织等相结合。地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检索信息,独立获取信息,开展讨论、实践、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同时让信息技术成为知识交流的载体。为此我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辅以大量资料和信息交流工具的地理信息化教学平台,同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意义建构综合评价”的教学模式,这样知识获取过程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协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
二、要善于借鉴、积累与创新,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
地理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因此需要建设与我们地理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库,其不仅包括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还应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多媒体素材能带给学生感官上的直接刺激,但其容量有限,制作困难,且所耗的存储空间大,而文字材料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同时通过学生对文字材料的选取、分析、综合,也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我在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善于借鉴。地理多媒体教学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互联网上这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了地理学科的各个章节,种类也五花八门。因此我在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或设计课堂教学时,总要在互联网中进行搜索,大量浏览并借鉴,其中的很多素材、资料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在浏览、借鉴的同时,也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带来新的启示。
其次,多积累、善管理。互联网上的资源经筛选可作为资源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平时的积累,扫描的图片、录制的影像和声音、撰写的论文、报纸杂志上的文摘和学校教师制作的课件都是资源的范畴,只要平时稍加留心,资源无处不在。资料多了,管理时就要注意分门别类,我在管理资料时就分了课件、图片、影片、声音、论文和文摘六个大类,大类中资料多的再按年级、课程或制作时间分小类,这样管理更规范,查找、使用也更方便。
第三,善于创新。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不但要借鉴、积累,还要在思想和方法上敢于创新,让资源库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我在建设资源库时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对于自制的课件必定配有相应的电子教案或文字材料,以便以后使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请他们提出建议或参与,这不仅实现了多学科间的资源共享,而且使很多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吸收了部分学生制作的作品(电脑图画、动画、电子报刊、科技小论文等)进入资源库,让资源来源于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组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其个人素质的组成,培养起来不是一日一科之功;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靠老师的多方引导、多年积累。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将使整个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我认为:学生要想上好信息技术整合课,首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也讲究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其学习生活相结合,例如制作课程表、制作个人网页等,但由于学习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结合稍显牵强,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果能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群策群力,设计一些既符合技能要求,又与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的课程来岂不一举两得?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时之功,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课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但也要注意教师的自身修养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视野广、快速进行时空交换、多种媒体给学生的视听带来全方位冲击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让他们在不断成功中获得自信,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教师的作用被弱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被忽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能够运用精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对知识进行归纳;能够为教学、为学生设计更多精彩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之间的交流和谐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经验资源;教学课堂
地理所授予人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若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堂中由生活现象巧妙问题,抛砖引玉,鼓励学生融汇他们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指导,这样贴近生活的授课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授课效率远远高于枯燥的“填鸭式”课堂。我们必须用更科学授课手段,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向学生教授教学大纲内要求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把抽象的知识扳开揉碎,再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填充,将知识丰富化、生动化,做到便于学生吸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理解记忆、触类旁通的学习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
1 利用学生经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涉猎的知识范围很广,这使学习变得有难度,教师授课也更有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摸索出合适的、科学的授课方式,根据本地学生的知识程度、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备课。
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多方面的经验资源,举贴近生活的例子,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浅显化。比如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一课,需要雪深理解城市形态的分类,这时候教师应该选取学生了解的城市:如成都、合肥等地为平原地形,所以城市建造时用地规整,形态集中,属于团块状的城市;重庆、浦东新区等地受地势与河流阻隔或受规划控制,城市形态为组团状;洛阳、兰州等城市受交通路线等因素限制形成了条带状的形态。再以教学所在城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的规划利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分区,建立起基础的地理概念。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课中,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其具备的历史与政治经验,回忆历史上中国与美国出现的几次大型人口迁移,分析其人口变迁的原因与特点,总结人口迁移的分类与成因。从此着手,学生便能有逻辑的记忆一整课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举的例子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才能起到“举例”的作用。比如地理必修一的《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科学常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球在宇宙里的位置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的宽广无垠,认识在太阳系中与我们比邻的行星,知道行星们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下,再引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这两个概念,学生便能很好的理解。
在《太阳辐射与地球》一课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解释许多新概念,如太阳辐射――为地球带来光、热资源,地球接收太阳辐射受纬度、天气等因素影响。再对比本国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不同的区域特征,理解太阳辐射的意义。
贴近生活而又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记忆学习重点,为课堂带来多种好处。
2 利用生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老师是学生知识世界的领路人,带领学生领略知识的海洋,向学生倾授才识是老师的主要任务。老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更要有科学的授课方法,课堂艺术,也需要我们教师苦心钻研――怎么样的课堂更高效?怎么样讲解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教师最需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改变传统课堂一塘死水的局面。因此老师需要巧妙的设立地理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思考,分析生活现象,探索自然奥秘。老师可以将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的故事带入地理课堂中,分析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自然现象,比如我国广西、云南等地会出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是由于外力作用中侵蚀作用中的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我们所熟知的溶洞、石笋、石钟乳、石柱、林峰等自然奇观景象。在讲述气候时,可以通过新疆“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奇特的景象,带动学生们求索的兴趣,让学生们以学者的身份对此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通过这些自然趣事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向往与求索欲望,并了解各地的地理风情、气候与农作物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3 培育能将课堂知识充分运用于生活的学生
我们学之于生活,最终也将学识反馈于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古人有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就,正是学生可以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既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科学的解释生活之惑,又能够通过生活经验,丰富所学知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提升、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
人类的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又影响着地理环境。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社会实践十分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出行时勘测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或对所在城市进行地理分析,归纳该地生活方式、人员分布、气候的成因,并写出实验报告,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在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辅助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充实自我,充实“经验”。教师可以就某些课题组织地理论文竞赛,并对优秀的论文颁发奖章。比如关于自然灾害题材的论文竞赛,可让学生着手搜集灾害的资料,总结不同地理位置发生的灾害,探索灾害起因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联,并提出的自己对防治灾害与灾后重建的见解。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新资讯,达到丰富见识的目的;通过总结书本内容与查找资料,又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达到了知行合一,课堂教学才是真的成功。
4 小结
人的学识会形成一棵知识树,所有学科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程讲解中利用学生的地理、科学常识,引出课堂真正要教授的新知识,在其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任务的深化,并巧设贴近生活的课堂提问,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卢灵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13期;
[2]栾奕;《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中)》; 2012年09期;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综合化;综合性学习
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边缘化、综合化的趋势,知识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能源、人口、健康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些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就必然要求现代课程及其内容体现综合化的特点,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l0年来,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向综合化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是语文课程走向整合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么,语文课程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则是其趋向综合化的内在要求。
一、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首先,课文课程的内容是综合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上至宏观宇宙、下至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尤其是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和基础课程,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必不可少地要包含大量其它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哲学的伦理的、美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化学和天文的。所以,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我们通常要联系其它学科来学语文,借助其它学科的视野、方法和能力来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譬如,运用地理学“气温的垂直差异”原理,就不难理解缘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自居易《大林寺桃花》);借助“绘图法”给《失街亭》一文画一幅“街亭之战示意图”,对于理解小说复杂的故事情节来说,无疑会有指津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作为母语通达各个学科,是学习各门课的基础,谁能说数学、物理、化学中没有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机会呢?数理化教科书严谨的行文,对写作说明文是有益的借鉴;在理解数理化题意、撰写实验报告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会大有用场。
其二,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综合的。贯穿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或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并不能单纯表现为知识传递和能力建构,即不是片面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而是追求包括知性、感性和社会性在内的“全人”发展目标。据此,语文新课标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并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可见,课程目标——语文素养是“三维”一体,不可分割。另外,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讲,知、情、意、行,听、说、读、写,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不可呈割裂状态一项一项地培养,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而后自然地融为整体素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的这种综合性符合“木桶原理”,即整体素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语文素养整体水平下降,而使其它方面的长处受到抑制。
总之,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跨学科性以及目标的整体性表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然如此,语文课就必须遵循自身特点,加强学科内外的整合:注重语文知识的融:贯通和综合运行,密切语义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推进语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和表达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的,天然地与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当我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时,也决不可以脱离生活,否则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语文及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同生活具有血肉一体般的关系,还决定了语文课程只有与生活融合,才能发挥语文的特点,“才能生动活泼,学得又快又好”,否则,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效”。
语文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渎、写以及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无怪乎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语文课程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拓展语文实践的时空,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
课程综合化的本义是指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的整合。近年来人们又认识到,课程综合化除了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还要强调认知和情意共同发展,以及书本学习同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等,从而拓展了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据此,我们认为发挥语文教育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也是语文课程综合化的题中之义。面向学牛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语文将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课程综合化的世界性趋势,还是从语文自身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来看,加强整合走综合化道路,当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少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整合,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语文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牛禁锢在书本上、教室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等等。语文课程的这种自我封闭、缺乏整合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使其难以发挥出牛机和活力以及应有的育人功能。由此看来,加快课程综合化进程也址义学科现状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一、教师本人要不断地丰富生活地理知识
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要想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我们就必须多关注日常社会生活,多看、多听、多记、多交流、多请教……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宽知识视野,充实知识容量,举起事例才能信手拈来。所以,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看书、学习,要成为阅览室、图书馆的常客,要经常购买一些有教学价值的书籍;同时对网络上一些精美图片、简短视频短片、相关素材要细致地保存下来;业余时间到一些街头闹市、田间地头、周边乡村进行察看,把一些好的乡土素材记录下来。如果条件允许,地理教师更应该在寒暑假周游祖国的大江南北,一览各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此外,教师还要博览群书,加强一些地理生活常识探究,例如:什么时候“进伏”“进九”?“伏天”的长短是怎样计算的?什么时候“闰月”?“月食”和“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怎样的?等等。
二、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纵观储多课堂,“照本宣科,举陈腐案例”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贴进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少得可怜。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就必须转变教法,转变思想认识,不能“书云亦云”,不能书上举什么例,出什么题,教师就讲什么内容,没有内容的变化、迁移、延伸。所以,教学设计中的内容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神经器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动地迸发出来,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讨论中。例如:当地怎样安装太阳能最科学,当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当地的地形特征,当地有哪些农作物,当地的人口流动情况,当地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有哪些,怎样预防灾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使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欣赏生活实景
尽管一些教师“讲功”超群,字字珠玑,但就地理教学而言,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课堂气氛就非常沉闷。而一幅图片、一段视频、一段录像,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更大震撼;它无须多余的说明,却能更加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一方面,随着高考试题中“景观图”的频频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各学校电子黑板等硬件设施的加强,我们地理教师更应充分借助优越的教学条件,把各地的风情地貌、植被景观、农作物种类、城市标志、工程建设、环境问题等生活实景一一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提高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坎儿井”如何利用地下水时,笔者剪切了纪录片《美丽中国》有关“坎儿井”的一小段视频,学生看后,对如何利用地下水的原理一下就了解了。
四、关注国内外重大生活时事,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随时了解世界最新动向,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要求。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试题内容常常联系重大时事,考查学生对生活热点知识的探究程度。所以,当遇到一些重大的时事时,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调整教学计划。因为此时学生最为关注,听课也更聚精会神,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因此,教师应通过网络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时事的地理背景知识(如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人口资源分布、工农业状况等区域地理知识),事件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解决措施等。使课本知识充分地与热点生活紧密相连。
五、加强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培养
地理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我们除了在教室里“谈地说理”,还要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扩大地理知识视野。把课堂中获得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我们在搞好安全保障的同时,应就当地的条件每学期至少组织1—2次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当地乡土地理研究,调查当地工矿业、农牧业、交通、环境等内容;到气象站、工厂、水库、环保局、居民小区参观和调查;识别不同云象,探究一些物候变化;地震防范演习……
六、组织学生举办“黑板报”或壁报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主体地位
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形势,在初中教学时期中的地理教学是使学生初次较为透彻的对地理进行了解与掌握的重要阶段,是使学生的地理方面素养得以良好养成的起步阶段,亦是使学生为将来的地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应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D变自身教学观念,以科学进步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拉近师生距离并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若想将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良好的体现与突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其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教师本身作为知识的灌输者,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要将自身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与生活中的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应是学生敬而远之的角色[1]。因此,教师要在学习与生活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并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以良好的构建,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得以调动。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拉近,还可以使教师得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于地理教学的不满之处,获取到学生对于教学的感受以及实时反馈,从而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具有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调整,使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科学合理的同时尽量贴近学生的喜好与需求,从而使学生得以在更为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中对地理进行学习,亦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体地位得以更好的突出与实现。
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恰当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得以有效的培养与激发,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关于学习这件事,了解学习之道之人不及喜爱学习之人,而喜爱学习之人又不及以学习为乐之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并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多留意多观察并且多思考,使学生逐渐学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良好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中组织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各项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得以有效的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教学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突显。
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改革所指出的教学方向,使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已成为当前初中各科目教师的共同任务,此任务对于地理教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若想使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良好有效的培养[2]。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知识内容的必要性与难度水准自主做出最基础的判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筛选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自主筛选出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后再对自己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其能够在后期学习中自主对学习偏差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安排与规划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得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严谨有条的自主安排以及科学合理的自主划分,从而使其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性得以有效的确保,同时还可以将学习上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的避免,最终使其自身学习习惯的细节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并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方法的束缚,将自身角色由知识授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积极有效的对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主动的汲取,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进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