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纺织行业论文8篇

时间:2022-03-12 01:01: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纺织行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纺织行业论文

篇1

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一样,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正义。记者发现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侵害时,应挺身而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而不能为了追求“报道效应”,放任自流。例如,最近出现的一条新闻,下雨天,路面有一个大坑,致使行人躲避不及掉入坑中,有记者为了拍到这一画面,在坑前蹲点。这样的行为就是为了所谓的“报道效应”而损害了公众利益,试想,如果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蹲点,而是采取措施提醒路人注意,那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受害了。记者是一个社会人,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但是,记者又是时代的记录者,职业道德要求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整地记录下来,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尚有许多丑陋的现象在悄悄滋长和蔓延。记者有责任用他的如椽之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将那些丑陋现象公之于众。但记者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取信息要取这有道,在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方面约束自己。当记者在采访中面对抢劫、杀人、自杀或对国家公共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的事件时,必须首先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奋不顾身去加以制止,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真实地记录事件的发生。电视记者要始终为每一个采访对象着想,避免滥用他人隐私。尤其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正面清晰图像,尽量使用背面、逆光或用“马赛克”处理。在现在的一些新闻中,记者为了达到报道的效应和力度,往往选择公开当事人的真实面貌。但是,作为公众媒介,媒体也是会造成伤害的,轻则损害当事人的个人利益,侵犯其隐私,重则有损于当事人的自尊和生命安全。所以,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时刻注意人文关怀。

二、隐性采访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无论记者的采访动机如何,真实目的如何,可能实现的报道效果如何,隐瞒职业身份本身在客观上是一种“欺骗”行为。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必然会对采访对象一次又一次地“撒谎”,这就容易给采访对象造成伤害,记者没有道德上伤害他人的绝对权利。何况,通过欺骗方式得到的信息其可信性在逻辑上有着天然的缺陷。英国新闻道德研究者卡瑞•桑德斯提出,是所有的谎言都要加以谴责,但是我们必须对其负面性有所估量。说谎者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说明这一谎言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而其他替代的方法都已探求过。作为职业记者,要有一种道德自觉。人在隐蔽身份的情形下,在别人无法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容易失去严格的道德自律(由网络隐匿性形成的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就是一种明证),容易违背道德规范。不可在道德上陷入动机主义和结果主义的片面性。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方式时,最容易用维护公共利益这一条来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采用的具体采访手段进行道德辩护,然而,隐性采访维护的到底是不是社会正义、是不是公共利益,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有时更多的可能是记者的利益或记者所属媒体的利益。一般说来,如果难以判断一些行为是否直接关涉公共利益,这时,记者应该采取保守的方法,即不采取隐匿身份和撒谎的道德风险,那就是说,在公共利益还没有处于明显危机时刻,隐性手段的使用要特别谨慎。有学者甚至指出,什么时候公共利益清楚明了,从而可以以此来证明谎言的合理性?我认为没有,我们至多只能说在那种情况下说谎是最少恶性的行为。

三、结论

篇2

论文关键词:草莓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该病主要为害叶,叶柄,花梗,萼片。在夏末因湿度大发生更为严重。

1、症状:叶片发病初期边缘有不明显的紫褐色小斑,然后扩大成3~4毫米的不定形的斑点,逐渐扩大使全叶片变暗褐色,最后是黄褐色枯死。

2发病规律:该病菌发育适合温度为28~30℃,被害叶或土壤中病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越冬,到第2年4~7月间放射出分生孢子,由空气传播病。在4月旬平均温度近16℃时可出现新的病斑,在25~30℃时病最重,6~7月发病率高,在北方9月份病也较重。各品种抗病能力不同。

3、防治方法:在病害形成之前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选用抗病品种。药物防治是在开始发病前,每亩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药液浸苗。定前先把老叶,病叶摘除。

二、灰霉病

主要为害果实,也侵染花瓣,萼片,果柄,叶和叶柄等。接近收获期发病更重。

1、症状:果实发病初期呈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以后加速扩大到全果实。使果软化并在表面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农业论文,不久菌丝顶端长出灰色粉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未成熟果干僵变为干腐。花辩受害变为黄褐色。果柄和叶柄感病产生褐色病斑,花,果,叶枯死。

2、发病规律: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病害,草莓多年连作发病更多,分生孢子在阴天,雨天的次日早晨传播,晴天不飞散。密植不透风易发生病害,所以及时摘除老叶有利通风。

3、防治方法:此病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植株徒长,适当密植,要施完全肥,追肥不宜过晚;避免草莓田连茬;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集中深埋,生产后的老株拔除集中烧毁。大棚或温室温度高时经常通风,灌水适量,不宜多。露地栽培要挖排灌沟,做到雨后田干,降低湿度,及时采收,防过熟发病;药剂防治,一般在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天1次,共喷3次。4月中下旬喷50%福美双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等。

三、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

1、症状: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不膨大,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为害后无商品价值。侵染和发病以15~20℃最适合,在20℃左右孢子形成的多。空气湿度40%~80%发病重,春香,宝交早生,丰香品种比较抗病。

2、防治方法:栽培制度最好一年一栽,采收后老株全拔除集中烧毁。在生长季及时摘除老叶、病果、集中烧毁;合理施肥灌水,施氮肥不宜过多。大棚、温室要通风,灌水宜少。用药剂防治时,促成栽培不易用药,所以在定植前对幼苗进行防治很重要。半促成栽培铺膜前喷1次药,用灭瞒锰2500~3000倍液,7~10天喷1次。温室内如超过20℃时药液要稀农业论文,以防发生药害。采果后全园喷1次退菌特800倍液。冷藏栽培前用70%甲基托布律1000~1500倍液浸株5分钟。

四、叶斑病(蛇眼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

1、症状: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发病规律:带病菌叶片越冬,第2年春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发病。露地采收后多病。采苗畦和假植畦发病重.灌水多易发病。

3、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500~700倍液,10天后再喷1次。还可以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200克对水75千克喷雾期刊网。

五、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

1、症状:在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红色小斑点,扩大后呈烟紫褐色,随后扩展全叶。出现轮纹状。其周围紫褐色,内部灰白或灰褐色,易破碎。叶缘发病易形成楔形大斑,褐变后逐渐枯死。病斑枯死部长出小黑粒。叶柄和匍匐茎形成紫红色,长椭圆形,微凹陷病斑,周围为红色。继续扩展全叶苦死。

2、发病规律:该病菌最宜发育温度为28~30℃。病叶带分生孢子器越冬。翌年4~7月间放出分化孢子由空气传播。大约4月旬平均气温16℃即可出现此病。25~30℃发病最重,6~7月进入发病高峰。北方9月发病重,降雨可以传病。

3、防治方法:选样抗病品种。摘去病斑老叶。开始发病用药剂防治,每亩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用药液浸苗,即栽植前把病叶摘除,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湿病苗,取出后定植。

六、黄萎病

该病是草莓土壤病害,植株生长不良。

1、症状: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光:而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2、发病规律:温室和小拱棚栽培早春2~5月采收期间开始发病,秋季10~11月发病。外叶和叶柄产生长条形病斑,叶失去光泽,从叶绦和叫脉间开始变黄褐色萎蔫,干燥时枯死;新嫩叶变灰绿或淡褐色下垂,从下部叶片开始变成青枯状萎蔫直到全株死亡。植株死亡后地上部变为黑褐色腐败。与根腐病的区别是根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该病发育适宜温度为20~24℃,最低8℃以下,最高32~36℃。病菌在寄主残体内在土壤里越冬,病菌从根部侵入,沿导管上升引起病害。

3、防治方法:生产种植时应从无病区采种苗,与水稻田轮作。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用氯化苦13.5~20升进行土壤消毒,或在高温季节温室密闭消毒;及早拔除病株;移植时用20%苯菌特10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1000~2000倍液浸根。

七、草莓根腐病(红心病或褐心病)

草莓根腐病主要侵害根部。

1、症状:开始在幼根尖腐烂.至根上有裂口时,中柱呈现红色腐烂农业论文,可扩展到根颈。地上部病重时呈矮化萎缩或急性萎蔫。矮化萎蔫在定植后秋冬生长发育不良易引起该病。老叶边缘或全叶变红或赤褐色,有时幼叶变浅蓝色,继续发展时,叶片枯死。整株枯萎死亡。

2、发病规律:本病由土壤传播,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夏、在晚秋和初冬产生游动孢子,传染根尖,很快根中柱变红色。大水漫灌,在低洼处易发生此病。

3、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从无病区采种苗。或对土壤进行消毒。低洼地块应采用高畦栽培。

八、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托叶,匍匐茎,花瓣,萼片等。

1、病状:新叶黄化或畸形,病斑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病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后,其上部枯死。

2、发病规律:该病发生适宜温度为30℃左右,最低10~15℃,最高35~40℃,病菌在叶片上于土壤里越冬,夏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当灌水或雨后病情重。

3、防治方法:应从无病区引钟、采种。用50%敌菌灵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甲基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篇3

摘要: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他们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因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从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多次调研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及是否减实守信。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新时期如何在教学中能更好的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具备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从而缩短学生到员工之间的差距,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重要特征是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它侧重培养工艺型、操作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与此相适应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并把素质考核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之内,考核方式可以分为教师评定,学生巨评,以及结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实训操作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等,教育学生断进取、勇于创新;火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学校德育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意识、技术道德意识为丰要任务。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先从课堂理论教学人手,逐步向养成教育和实践教学过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市场需求择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十会实践,使学生能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一,并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动。在实践中,可采用:一一年级以公共职业道德的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同时辅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的启蒙教育,重点讲述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设计大赛”,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二年级以行业职业道德内容为基本出发点,讲授内容以个案教学为主,可开设职业指导与求职面试技巧方面的选修课,举办以所学专业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三年级是以下企业亲身体验和结合实习实训为主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座谈,开设以“就业与创业”为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三、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都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这些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单靠说教就能达到的,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优美、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展“文明小区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德;通过“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择业观、职业理想等根植在广大学生的心中。

四、校企合作,共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职业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实训教学中更多的引入企业的管理元素,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做到实习车间和工厂合,学生和员工合,教师与师傅合一,从根本上让学生在校就接触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五、提升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形成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一是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二是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三是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品质高尚、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四是树。立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为全校教职工学习的楷模,同时挑选部分优秀教师有组织地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成为德育学科的带头人。此外,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师德的考核、奖惩机制和建屯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优秀教师”报告会制度,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每个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六、多方合作,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篇4

论文关键词:保护地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一、低温障碍。黄瓜受低温影响发生寒害或冻害后,先在叶的大叶脉间出现黄白色斑,冻害加重后扩大而连片。或植株发根缓慢,或不发根,或者花芽不分化,整个植株生长瘦弱,甚至叶片枯死至全株枯死。

病因:黄瓜相对其它蔬菜耐寒力比较弱,0~10℃就会受害,低于3~5℃生理机能出现障碍,造成伤害。这是因为:低温时,根细胞原生质流动缓慢,根细胞原生质流行缓慢或停止,细胞渗透压降低,造成水分供求不平衡。另外,植株受低温侵袭后,细胞间隙的水分结冻,使细胞原生质的水分析出,冰块逐渐加大,致细胞脱水,或使细胞胀离而死。再之,植株体内在-2~-5℃时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冻的细菌,它也是导致黄瓜发生寒害和冻害的因素之一。

防治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低温锻炼,苗期经受一定的低温可提高抗寒力;在棚室上加盖双层草帘;熏烟或临时补温;低温后慢慢升温,不可操之过急,严重受害的植株要拔除重新定栽。

二、沤根。沤根是育苗期常见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病因:主要是地温低于12℃,且持续时间较长,再加上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气,苗床温度和地温过低,瓜苗出现萎蔫,萎蔫持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沤根。沤根后地上部子叶或真叶呈黄绿色或乳黄色,叶缘开始枯焦,严重的整叶皱缩枯焦,生长极为缓慢。在子叶期出现沤根,子叶即枯焦;在某片真叶期发生沤根,这片真叶就会枯焦,因此从地上部瓜苗表现可以判断发生沤根的时间及原因。长期处于5~6℃低温,尤其是夜间的低温,致生长点停止生长,老叶边缘逐渐变褐,致瓜苗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1)畦面要平,严防大水漫灌。(2)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大小。(3)采用电热线育苗,控制苗床温度在16℃左右,一般不宜低于12℃,使幼苗茁壮生长。(4)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三、花打顶。早春、晚秋或冬季种植的黄瓜在苗期至结瓜初期,常出现植株顶端形不成心叶的“花抱头”现象,也叫花打顶,不仅延迟黄瓜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病因:花打顶类型分烧根型、沤根型、营养障碍型和伤根型。定植穴内有机肥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棚室土壤干旱烧根形成烧根型花打顶。棚温低于10℃,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5%,土壤潮湿,根系生长受抑形成沤根型花打顶。夜间温度低于10℃后一段时间,植株矮小,叶色变深绿色,叶面凹凸木平,出现营养障碍,造成营养障碍型花打顶。瓜苗或植株根系受伤后,养分吸收受抑,出现伤根型花打顶。

防治方法:防治烧根型花打顶应及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22%,空气相对湿度达65%,浇水后中耕。沤根型花打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含水量。夜温低造成花打顶应提高夜温,上半夜温度达到15℃,并保持4~5小时,下半夜保持在10℃。伤根型花打顶,中耕时少伤根,采用保秧护根措施,提高根系活力。

四、畸形瓜。黄瓜畸形瓜种类很多,有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曲形瓜等,这些瓜条直接影响销售,菜农损失严重。

病因: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染病虫害农业论文,或遇连阴天。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料,防止植株早衰,采用高光效无滴棚膜,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害。

五、苦味瓜。黄瓜中苦味素积累过多造成瓜条味苦无法食用。

病因: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特别是一次性施氮肥过多,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座果不齐,侧枝上易出现苦味瓜;气温过高,高于32℃以上,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营养失调;土壤过于干旱;阴天多,阳光少,地温低,水分养分吸收受抑,易形成苦味瓜;此外,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防治方法:配方施肥,使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及时浇水,防止干旱;控制温度,避免高温、低温出现;阴天光照不足时补充光照,可采用启墙涂白、挂反光膜、反光镜等措施;选用不易产生苦味瓜的品种。

对于上述畸形瓜、苦味瓜,发现后立即摘除,然后加强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六、化瓜。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站。

病因:保护地黄瓜栽培化瓜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1)品种结实能力差。黄瓜为异花授粉作物,保护地由于育苗和生育前期昼夜温差大,形成雌花多,雄花很少,当时昆虫尚未活动,缺乏授粉媒介,又不进行人工授粉。主要靠单性结实,单性结实弱的品种就容易化瓜。(2)高温。保护地内白天的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就会导致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增强,从而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有时还出现畸形瓜。结瓜初期茎叶生长迅速,瓜条生长缓慢,如果此时连续2~3天晚上出现20℃高温,营养成分会大量输向茎叶,使瓜秧徒长而导致化瓜。(3)低温冷害。春季气温回升,棚室内温度起伏较大,如果忽视了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就会导致黄瓜根系因低温冷害的影响而降低了吸收能力,使瓜条营养供应不足而化瓜。(4)二氧化碳浓度低。黄瓜对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就容易化瓜。(5)密度不合理、肥水管理不当。密度过大,肥水供应不足,根系争夺养分,茎叶争夺空间,透光、透风差,光合效率低,消耗增加;氮素营养过剩,使黄瓜发生徒长等多方面因素引起化瓜。(6)根瓜采收不及时。(7)病虫侵害。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病害直接侵害叶片而影响光合作用,蚜虫、白粉虱危害也会引起化瓜。

防治方法:(1)选择适宜品种,掌握适当密度。另外,可通过人工授粉、放蜂等措施提高座果率。据试验,进行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可使化瓜率下降70%左右。(2)嫁接育苗,培育壮苗。(3)调节温湿度,改善光照条件。加强放风管理,把温度控制在适宜于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范围内。冷天可小放风,晴暖天大放风。采用透光率高的无滴防老薄膜,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并注意清洁膜面以利透光,晚上用日光灯等光源进行人工补光。(4)合理施肥浇水。在根瓜坐住之前,不要浇速效氮肥。缓苗后若植株生长正常,不再浇水进行蹲苗,直到根瓜长至手指粗时再浇水和叶面喷肥,并及时通风排湿。叶面喷肥可采用1%磷酸二氢钾+1%葡萄糖+1%尿素或0.3%红糖+0.2%碳酸二氢钾+0.3%尿素液。(5)及时调整植株。保留根瓜节以上的带雌花的侧枝,并在其雌花以上留1~2片叶摘心,其它侧枝和卷须要及时除去。还应及时通风,保证二氧化碳的浓度。(6)加强病虫害防治。(7)适时采收。黄瓜的根瓜生长期较长,应及时采收,以免坠秧,对不正常瓜,如“大肚瓜”、“尖嘴瓜”等应尽早摘除,以免影响正常瓜的生长。

七、叶片卷曲。植株上部叶片多发生上卷,颜色呈褐色。

病因:棚室内温度过高,植株上部叶片遭受高温烧伤。

防治方法:发现症状后及时检查棚室内温度,通风降温,把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八、药害。叶片出现五颜六色的斑点,局部组织焦枯,穿孔或脱落,或致叶黄化、退绿或变厚畸形。

病因:药害主要是由于浓度过大、用药时间和方法不当、过敏农药等因素所致。代森锰锌及一些含铜的药剂在高温时用药或用药后遇到高温,都会产生药害;烟雾剂如果放到植株行间点燃释放,容易出现“烟”害使叶片褪绿焦枯;多效唑不仅可以使黄瓜茎蔓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也会使瓜条变粗变短。

篇5

——评任遂虎、孙晓玲《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

罗立桂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博士)l

一直以来,写作指导教材的编写者都要面对悖论和两难选择:如果编写的教材,理论化程度太高,就会脱离写作实践,不能很好地指导写作行为,没有实用价值,结果只能被人束之高阁;如果过于注重操作性和写作的具体经验介绍,理论性不强,又会被人指责为术科,没有学术价值。因此对于写作指导教材的编写者来说,学理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尺度很难把握。就实际情况来看,有关指导写作的教材数量繁多,种类不少,但是很多指导性不强,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写作教材无力解决。目前特别需要既有实践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性,能够切实解决学生写作实际问题的著作出现。大海捞针,沙滩拾贝,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孙晓玲副编审、文学院任遂虎教授编著、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下称《精要》)一书,就是一个难得的指导学生写作的好教材。本书作者孙晓玲同志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多年,精通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等相关知识,任遂虎教授一直从事汉语写作教学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他们经过数年努力完成的《精要》一书,对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相关问题与事项作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和介绍,内容涉及论文概念与文体特征,选定论题与收集材料,调查研究与拟定提纲,构成要素与

文本格式,论证方法与说明方法,初稿草拟与文稿修改,文字校对与文面布局,成绩评定与举行答辩等相关常识及相关的方法和程序等等。该书直面写作现实,很好地把握了学理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尺度,解决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而又多年未解决的问题,使该著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同类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教材的鲜明特色。

注重概念的辨审,从认识论的高度解决问题是《精要》的第一个特色。编著者敏锐地发现了,长期以来在毕业论文写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上混乱不清,从而影响学生写作和教师指导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审,廓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迷雾。首先由于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在文体属性上是一致的,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写毕业论文就是写学术论文,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区别。一些学者写的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书,就把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混为一谈,在书中一味畅谈自己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内容过于专业化,没有普及性,指导很难落到实处。用学术论文的标准去要求初学者,显然不合适,往往会使初学者感到?无从下手?。本书开篇明义,第一章就对毕业论文的含义进行了辨审,既指出了联系,又看出了区别。概括了毕业论文不同于学术论文的特征:受导性、习作性和考核性。并且恰如其分地比喻了两者的关系,?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正式的‘演出’,那么,毕业论文则是为‘演出’而进行的‘彩排’。‘彩排’是为‘演出’而做的必要操练,但毕竟还不是‘演出’。?清楚明白地阐释毕业论文的概念,准确地定位毕业论文的标准,以防学生写作和教

师指导时,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毕业论文定位不准,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等问题的发生。其次,调查报告能否作为毕业论文看待,人们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有一种意见认为调查报告的写作,有利于学生认识、研究现实问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调查报告只是一种实用性文体,没有学术意义,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看待。《精要》专辟一章探讨这一问题,分门别类地考查调查报告,从概念上辨析了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最后明确指出,?研讨性的调查报告,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将研讨性的调查报告归入毕业论文形式,并对其写法做了具体阐述。这一概念的辨析,具有创见性,符合实际情况,拓宽了毕业论文文体选择的范围。

《精要》的第二个特点是过程论和要素论的结合。已有的写作教材、专著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例安排:一种是静态的块状的结构布局,主要论述文章的构成要素;一种是动态的箭状的结构布局,即描述整个写作行为的前后过程。《精要》一书另辟蹊径,注重动静互补,即把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文本构成要素结合起来加以讨论,既考虑到文章制作的动态性,又考虑到文章静态的结构性,从而有利于初学者通过?经?、?纬?两线编织文章框架。首先从静态角度看,毕业论文是一种文本形式,学习写作者应该掌握其构成要素才能去写,本书第四章详细阐述了构成毕业论文文本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要素及各项的作用和写作要求。从动态方面来看,毕业论文写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环节和程序构成的。本书指出毕业论文的写作,一定得按照?选题—集材—研究—写提纲—修改—定稿?这

样的环节进行,形成有序的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具体引领和指导。不论哪一个环节完成得不好,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难以形成符合要求的文本。因此书别看重写作者在论文写作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三心,四严,五勤?的行为要求,?三心?即细心集材,热心研究,虚心求教;?四严?写作者要有严实的知识、严谨的学风、严格的程序、严密的方法。五勤,即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要眼勤以观察,耳勤以听取,笔勤以记写,腿勤以访查,脑勤以思考。对写作过程的重视和具体环节安排,既符合学校规定的教学环节,又可以使学写毕业论文者有章可循,按照既定的阶梯走,熟悉写作论文的具体步骤,加强了论文写作的受导性。本书重视过程论还表现在对毕业论文评价、答辨环节的内容安排上。论文评价、答辨环节虽不属于写作过程,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标准对学生论文写作有导向作用,答辨环节又是学生必须参与完成的,只有答辨通过,毕业论文工作才算正式结束。本书第十章提出了?六度?:即适度、新度、信度、效度、标度、达度作为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为了便于操作,还把评价项目具体划分为选题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过程评价四项,并且提供了详细的论文评价表格,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也可以作为参考。

现在该谈《精要》的第三个特点了,即在指导方法上注意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精要》是依据从高校普通学生和成人学生毕业论文中收集而来的现实材料撰写的,编写者最了解对象需要什么,了解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了能使本书真正起到毕业论文写

作的导向作用,在体例安排上既象一般写作指导教材一样,用大量篇幅从正面引导学生,依次详尽而细致地介绍了毕业论文的相关概念与文体特征,选题与收集,调查研究与拟定提纲,构成要素与文本格式,论证方法与说明方法,初稿拟定与文稿修改,文字校对与文面布局等基本知识,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更为重要的是本书的第二章分析了学生毕业论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选题、思想认识局限与文本格式三方面总结归纳,例举了常见的具体问题,告诉学生不应该怎样写。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现实针对性,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可以对初学者起到一种提示、警戒和预防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精要》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兼顾,分类介绍。现行的许多毕业论文指导教材都偏重于文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或者是文、理科论文分别论述。文科毕业论文和理科毕业论文分属不同学科,统而论之,往往不能兼顾文、理科论文的特殊性,指导性不强;分而论之,往往会遗失毕业论文作为一种文体的统一属性。本书前四章介绍了毕业论文作为一种文体的统一属性,分别阐述了毕业论文的含义、特征,选题与集材,构成要素及相关要求,例举了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第五章把理科论文分为实验型论文、理论型论文、科研综述论文、科学调查报告四种,第六章把文科论文分为论述型、评价型、介绍型、诠释型五种,并且分别介绍了各类论文的文本格式与写作要求,第十一、十二章,又分别提供了理科、文科论文写作案例。在章节安排上兼顾文理,既介绍了毕业论文的统一属性,又对文、理科论文进行了细致分类,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对号入座?,有章可

篇6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 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

开放性实验是指在原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是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开展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已有学者探讨了开放性实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作用。而毕业论文也是该类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探讨开放性实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影响,旨在拓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现状

本科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毕业资格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基本步骤为选题、确定试验方案和技术路线、试验观察与分析、总结与讨论,从而实现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围绕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热议,因为当前毕业论文质量确实令人堪忧。基本表现在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可靠性、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参考价值很小,写作水平低,抄袭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时间安排不合理、论文撰写时间短、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

(1)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涉及实验内容,但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实验技能就会造成实验反复操作,而拖延毕业论文的进度。

(2)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钻研精神,只是单纯模仿实验教学中的传统过程,主观能动性差,不善于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于偏重实践教学,导致很多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对实验结果说不清、讨论层次混乱。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开放性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教师只安排实验日程和任务要求,对实验原理和步骤都不做具体交代,由学生自注选定实验课题、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步骤、计算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主观创造性来完成实验过程。因此,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激励。该模式可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机会,进而锻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可为学生获得相关的实践体验。

三、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出最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难以保证的。与传统实验教学不同,开放性实验教学更多地开设了具有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强的能够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教学实验项目,削减了陈旧的、以验证理论为主、且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实验中,教师只负责提供实验条件,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数据采集处理、实验报告等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精神

学生在开放性实验中不再受教材、教师等因素的限制,可以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和答案,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有利于发挥创造性。在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后,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形成良性循环。

四、开放性实验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非常注重科研与实践应用的结合。目前,很多开放性实验也是倾向于将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研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进实践性较强的实验教学中,并鼓励学生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因此,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向非常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开放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这一过程与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非常相似,且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搜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整理结果,合理讨论和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接受过开放式实验的学习和训练,那么,当他们遇到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时就不会觉得手足无措。如果学生或指导教师能将开放性试验开展的内容延续到毕业论文中,那学生会在设计和思维上环环相扣,对毕业论文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他们必将更快地投入到完成毕业论文的角色当中去。

开放性实验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笔者曾对本校动物医学专业09及10届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过调查,结果显示:最终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中,有约83%的人参加过开放性实验活动。而且,将开放性实验内容撰写成在专业期刊或获奖的事例也已不罕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开放性实验对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开放性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质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鲤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卷宗,2011,(9):62-63.

[2]叶云飞,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熊科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科技广场,2011,(8):250-253.

篇7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需全面调度,和谐并进,各要素互相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如老工业基地改造中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实体的转制,技术、资金、人才的引进,政策、制度、环境的保障,社会的稳定等。这些要素的综合状况如何,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展和成效,丧失或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制约或阻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其中,法治环境的保障是振兴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振兴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本文试图就法治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现实状况对法治环境的迫切要求、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应着力解决的相关问题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目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中,人们普遍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资金和项目的引进,经济指标的提高,却往往忽略和轻视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人的观念、意识等软环境的建设。而这些要素既能反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果,又对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各种要素的作用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要素的作用。这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全国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科技、人文、法治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片面地认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这是不可取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央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工业基地要加快市场化进程,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赖于完备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几乎无所不在。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关系密切。实践表明,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内部化的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是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这场伟大的制度创新,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调节和保障功能。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区域经济民营化的同时,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调节政企关系。在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要尽快建立明确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小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制止化公为私、逃避银行债务等现象出现,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其次,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法律的制约。政府职能转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和法规、规章等方面上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给投资者、创业者以稳定预期。政府应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应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好《行政许可法》,完善重大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切实放开搞活企业,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切实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各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中有的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妨碍经济发展,妨碍振兴,应及时加以改进。

第三,大力引进民营资本涉及诸多法律与制度问题。近年来,老工业基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势头。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总量小、规模小、效益不高。事实表明,振兴老工业基地商机无限,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很大;同时表明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域外民营企业资本的参与。事实上,国家作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后,许多南方民营企业跃跃欲试,到东北考察咨询,洽谈投资,政府应予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型民营企业没有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融资困难,缺少复合型人才等等,制约着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一些民营企业偷税漏税,产品质量不高,缺乏诚信,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认真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民营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还应做到严格执法,遏止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

第四,健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需法律制度的完善。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需要特殊的制度与政策扶持。为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一方面要用好普惠性政策,确保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好特殊政策。在研究制定政策时,要切实把着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放在就业和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上,强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衔接配套起来,形成具有合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从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消费动力出发,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

第五,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需要法律与制度的完善。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诚信的缺失就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之一。某些领域出现的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重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伦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当务之急。重新构建诚信伦理,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完善失信的惩治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的有效奖励机制。为此,应构建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专门的信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综上所述,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不可缺少的各种要素和条件,加强法治,实现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整,依法振兴,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有效保障老工业基地的顺利振兴。法治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证稳定的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秩序。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经济发展,可能有各种直接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犯罪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犯罪影响振兴;违背市场规则和法律,侵害市场主体的各种民事权益影响振兴;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侵害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影响振兴。解决这类问题有教育和管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法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充分运用体现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才能排除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种违法犯罪因素的干扰。第二,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也是法治的经济。市场的竞争,应是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环境下的竞争,只有公平和公正,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假如没有公平和公正,情况将会如何?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市场何以存在和发展?若要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必须加强法治。第三,创新有效运行的机制和科学进步的制度。一方面,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包括了法律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二、现实状况要求加快法治环境建设

如何评价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笔者认为应当重点考察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程度和水平是否与全国法治进步的程度相一致,是否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完善程度;②行政机关是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严格执法,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服务群众;③司法机关是否能准确、合法、及时、公正地适用法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④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是否能带头遵守法律,抑制特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既能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能进行法律监督,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⑥通过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实际调整,使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惩治,社会关系和谐,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为此,笔者专门调查了东北某市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上述相关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行政执法和司法状况进行简要评析,这可以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的。

1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1)近年来该市行政执法的改进和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该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正努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消除和减少各种“低级执法”现象。近年来,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执法环境的形势下,各级行政部门在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同类权限”集中管辖的改革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同类权限”集中管辖,是指将原来的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对某一行政事务均可行使管辖权的管理,归口为一个部门管辖。其特点是:集中行使的处罚权范围广、项目多,执法重心下移;量化执法指标,执法行为程序化;机构精简,执法效率提高。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执法机构多、处罚重复、职能交叉、多层多头执法、执法随意性大等弊端。从“同类权限”的集中管辖的特点可以看出,它能解决一些执法中的“顽疾”。

(2)行政执法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历史、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原因,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在行使执法权力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偏差、漏洞甚至违规违法行为。它不但背离法治的主旨和精神,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引发执法纠纷,而且还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伤害民众对政府和法律的信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执法程序“随意化”。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执法均有规范的程序,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机关的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胡乱执法、口头执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和随意处罚的情形比较常见。当前行政执法纠纷的另一个热点是,超越法律授权行使所谓的执法权,或者无限扩大法定的权限,严重偏离法治精神。第二,执法行为“利益化”。尽管行政执法机关财政基本实现收支两条线,极大地遏制了以法谋“钱”的行为,然而由于其中大部分单位实行按比例返还或超过基数返还的办法,即上缴的越多返还的也越多,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收入仍然与个人奖金息息相关,因此仍存在过度执法、乱执法、乱罚款等现象。还表现出在一些公共服务性、没有经济利益领域的“不作为”方面的问题。

2司法现状的分析

(1)近年来该市司法改革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中,该市的各级司法部门正积极努力工作,围绕“振兴”的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发展和振兴上,努力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振兴老工业基地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司法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表现为:执行程序中的改革取得突破;审判监督中的责任体系形成;基层法院的基础工作出现新局面。

(2)司法实践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审判质量和效率仍有较大差距,审判作风上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法院积案仍然较多,裁判错误、人为拖延、隐性超审限、消极不作为的问题仍明显存在。出庭不准时,接待不守时,庭审不规范,精力不集中,对当事人语言粗鲁,态度蛮横,办关系案、人情案的仍大有人在。

二是审判管理监督机制仍不完善,完整科学的工作质量考评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些部门落实审判监督责任的规定不自觉、不认真、不敢负责任。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质量评价参数不完整,有漏洞。

三是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仍需完善创新,加大力度,持之以恒。一些法院不注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部门和单位的消极落后现象乃至违法违纪人员不敢管。

四是基础工作仍是影响法院整体水平和形象的主要问题。虽然多数基层法院的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对有的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仍然意见较多。其主要原因不是物质装备条件差,而是领导班子的自身作用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审判的质量和队伍的廉洁文明程度比较低,在率先垂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应重视和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法治环境的改善,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不仅相关国家机关、职能部门要负起责任,全社会都应积极介入。在法治环境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可直接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的虽直观看来没有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仍不可忽视。

1努力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1)对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果原则性较强,需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才具备可操作性的,地方人大和政府应及时制定相配套的法规、规章。此项工作做得好,既有利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地方的法律适用。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要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对于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中出现的特别的法律关系需地方立法调整的,应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果国家法律已有原则性规定,应以已有规定为基础,适应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特殊要求,制定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如果尚无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则应以宪法和其他法律精神为指导,制定出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3)对于国家目前尚未立法,现实又迫切需要强制性规范来调整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法律关系,应加以研究,适时制定出新的法规、规章。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及时调整新的法律关系,解决矛盾和冲突,做到有章可循,还有利于为国家的立法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制定全国性的法律奠定基础。当然,此类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应避免盲目性,既要探索,又要稳妥;要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努力建立执法、司法机关的良性工作机制

如前所述,行政机关的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司法适应改革的要求,特别是为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曾做出很大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当前,在建立良性工作机制上,应重视解决如下问题。

(1)关于行政执法“随意化”、执法行为“利益化”的解决机制。目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属“低级执法”行为,完全脱离了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其状态的形成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执法者自身利益的因素,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准确限定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空间过小,将限制行政执法行为,自由裁量空间偏大,将为随意执法创造条件,适度的自由裁量空间的规范,应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当前的自由裁量权偏大仍是主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法规规章自身的冲突、因利益驱使所作的利己解释、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等。

第二,要努力破除特权思想。执法机关运用权力、行使权力,较易形成特权思想,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较易为特权思想寻找到根据。因此经常能看到,一些行政人员对已实施的法规、规章不严格落实,一些行政官员在不准公众抽烟的场合随意抽烟等。如果行政人员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化身,那么在行政执法程序上的“随意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当前针对行政行为常设的监督机构有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各级政府法制办。由于职责分工和隶属关系等原因,目前其监督作用仍很有限。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这些监督机构的作用;还应加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从法定程序上,要充分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

(2)关于执法、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问题。法律赋予了执法、司法机关对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预。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才能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得到公平的实现,才能使行政、司法人员的执法、司法水平受到客观的评价。但目前干扰因素较多,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干预,同级其他机关的干预,某一机关内部领导的干预、部门之间的干预、同志之间的干预等,都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应当建立一种良性机制,排除干扰和不良影响。

(3)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问题。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办错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主观恶意的枉法裁判,因业务能力较低导致的对事实认定的错误和对法律理解、适用的错误等。无论何种原因,出现错误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视具体情况承担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目前尽管有责任追究的制度,但作用有限,效果有限,对错案的抑制程度有限。应当建立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司法人员谨慎从事,使他们认识到,如果出现错误,就将面对不利的后果,而不仅仅是扣发奖金了事。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司法人员的流动机制,多渠道选拔司法人员,不称职的、出错较多的,应及时调离,转到其他岗位。

(4)关于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问题。目前人们对超期羁押、超审限办案的情况意见颇多。一方面,司法人员抱怨工作量大,无法按期办案;另一方面,司法人员在工作时间进行各种应酬,不在岗位的现象大量存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仍然是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解决的方式也很多。其中,解决法官超审限、提高审判效率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法官当庭裁决的机制。即改变目前的开庭、休庭、择期判决的状况,由合议庭将多数案件庭审后当庭判决。其意义主要表现为:①当庭裁决明确了主审法官的责任,有利于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②当庭裁决方式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增强裁决的公正性;③当庭裁决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节省诉讼资源。

(5)关于加大执行力度问题。人民法院对判决的执行难,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如果判决得不到执行,将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法院的威信,影响法律的尊严。虽然人民法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在媒体上曝光、对当事人拘留等,但效果仍不明显。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仍需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3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尽管近年来各级国家机关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不能满足于已有成就,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实际,法治教育仍需加强。

首先,在对教育对象的法律认知程度的评估上,应坚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总体上评价,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年增强,对法律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理解逐渐深化,对法律的应用趋于理性。同时,不同主体的法律意识是不同的,法治教育应因人施教,突出重点。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对有些法律进行重复性教育,又要注意对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教育。曾经进行过的教育,如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虽然曾是法治教育的重点,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时间较久而导致有效性弱化等,对于有些教育对象,仍有继续教育的必要。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或者修改后重新颁布的法律,应当有重点地选择与教育对象和现实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

篇8

去年召开的“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是纺织行业的一次产业发展与学术力量系统对接的直会,推出了1名学术大奖、8名学术带头人、15篇优秀论文,在海内外获得了巨大反响。继往开来,本届大会组委会仍将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纺织专家和学者,跨行业,跨领域的科学家,深谙资本运作与电子商务的成功人士,以及来自海内外知名企业、贸易团体、商会的管理人士等共聚一堂,实现跨界思维共赢,合作集成创新的目标。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孙瑞哲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分别担任大会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

大会将围绕新型纤维材料、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及技术纺织品等热点,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额发学术大奖和学术带头人奖,为国内外高层次的纺织理论研究者、纺织科技工作者、纺织生产管理者和纺织技术产业化实施者的零距离接触提供互动空间。现诚挚地邀请您就相关内容投稿并参加此次会议。

一、论文征集范围

(1)纺织基础理论研究;(2)高仿真、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3)天然纤维的改性研究;(4)聚合物结构与分析;(5)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纺织工业的应用;(6)生物质纤维及其关联技术;(7)纤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8)新型纺纱方法及设备;(9)高性能、智能化的新型机织、针织。编织技术;(10)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11)节能节水型染色,印花技术;(12)纺织品的复合功能后整理;(13)纺织用酶的研发及应用;(14)化学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15)各类高功能技术纺织品(含军用);(16)技术纺织品非织遣、机织、针织和编制成型工艺;(17)技术纺织品复合加工技术;(18)技术纺织品长效功能性整理和多功能复合整理;(19)环保低碳纺织专用机械与器材。

二、论文提交细则

(1)会议只接受原创首发稿,文贵自负。

(2)论文可选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但参加“2012年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的交流论文只能用英文书写。论文的具体格式参见大会官方网站“会议征文”栏目。

(3)作者须在大会官方网站(.cn)在线注册后提交Word格式的论文,会议秘书处会在收到论文后的3个工作日内用电子邮件回复。如在1周内没有收到回复,请重新提交论文或与秘书处联系。

(4)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12年8月20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