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扶贫论文8篇

时间:2022-05-16 06:51: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扶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扶贫论文

篇1

摘要:社会力量扶贫是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一种补充性吸纳机制。然而,“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这种“

>> 碎片化社会与碎片化传播断想 碎片化与浅学习 碎片化的省域 茶叶的“碎片化”问题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碎片化的影视表达 破解社会扶贫碎片化的威海探索 应对“碎片化”与“数字化” 碎片化的信息与显示 改变碎片化创新格局 整合建构与碎片化输出 浅谈微博的碎片化写作 碎片化:数字出版的方向 社保制度“碎片化”的隐忧 整合“碎片化”的网络行为 拯救碎片化的Android系统 论网络的碎片化特征 流域碎片化治理的整合 《幕间》:现代意识的碎片化 媒体碎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12月8日。③顾磊等:《“社会组织是扶贫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访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人民政协报》2015年12月8日。④李周:《社会扶贫的经验、问题与进路》,《求索》2016年第11期。⑤赵佳佳、韩广富:《香港社会组织扶贫及其启示》,《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2期。⑥王春光、孙兆霞:《扶贫开发:惩防腐败应重点关注的新领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9期。⑦李浩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的财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67页。⑧梁土坤:《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长白学刊》2016年第5期。⑨李晓辉等:《应对经济新常态与发展型社会政策2.0版――以社会扶贫机制创新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⑩陈成文、黄诚:《论优化制度环境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李颖:《社会扶贫资源整合的类型及其适应性》,《探索》2015年第5期。

Abstract: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poverty reduction is a compensatory absorbed mechanis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However, the fragmentation has become a practice dilemma for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fragmentation dilemma is the interacted product of formal institution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 From the point of formal institution, mainly including social mobilization, policy incentive and management servic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s; from the point of informal institution, mainly including values bottleneck.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practice fragmentation dilemma,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poverty alleviation have to break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s, scientifically arrange the institution and realize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This requires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value guidance, social mobilization mechanism, policy incentives mechanism, information display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poverty alleviation; dilemma of the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篇2

关键词:“硕师计划”;实施情况;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77-03

作者简介:张作岭(1963-),男,吉林四平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艳清(1972-),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赵朋(1982-),男,吉林公主岭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研究。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难点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硕师计划”研究生(简称“硕师生”)培养质量上,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构建“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硕师计划”实施情况及培养模式的调整

“硕师计划”是专门为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制定的一项政策,主要是选拔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将其录取为“硕师生”,并与各省、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让其到国家和省级扶贫县学校任教。“硕师计划”启动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开始实施,累计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已达86所,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多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赴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学任教[1]。“硕师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农村教师的数量,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截至目前,“硕师计划”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2004至2005年)

试点工作主要在中西部19个省(市、区)进行,共有33所高校参与了推荐免试工作,有21所高校承担了培养任务,吸引了1 125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291个国家扶贫县高中任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硕师计划”的培养模式为“1+1+1+2”。即第一年,经推荐被免试录取的“硕师生”到签约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采取脱产的形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三年,“硕师生”在任教学校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第五年,继续在任教学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2.推广阶段(2006至2009年)

2006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要“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规模”,并认真总结了“硕师计划”实施两年来的经验,在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扩大了计划实施的规模,将服务范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同时将培养模式调整为“3+1+1”。即前三年,“硕师生”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通过脱产的方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硕师生”返回任教学校,在工作的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任务,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由培养学校授予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为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3.完善阶段(2010年至今)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扩大“硕师计划”的招生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同时,对“硕师计划”做出了如下调整。一是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二是培养模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三是“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凡被录取为“硕师生”的学生均可同时被聘为特岗教师。四是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和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均有所增加。

二、“硕师计划”实施的成效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硕师计划”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吸引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此,该计划得到了各省(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培养学校和农村任教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阳光推荐,公平选拔,积极接纳,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 实施该计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本科毕业生,解决了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学科教师紧缺的困难。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三是成功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3]。

在我国,“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工作,在政策导向、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实施的重点是把培养质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师,更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硕师计划”实施以来,所培养的“硕师生”总体质量偏低,与培养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篇3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同志到湘西进行调研工作时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重要的扶贫发展战略,是反贫困理论的巨大创新,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面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环境,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的识别与帮扶,做好对扶贫工作项目的精确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生产能力,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1]。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小静.武陵山片区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4

Abstract: The Special Fiscal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is a crucial supporter to aid the po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arouses new requirements and more improvements for the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und. The paper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nage the Special Fiscal Poverty Allevation Fund, based on fund management experiences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and advanced 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关键词: 扶贫资金;指标体系;资金管理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target system;fund mangement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59-02

1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及运行管理体系

我国1980年开始设立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经过多年的运行,一个涵盖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分配、使用、拨付和财务管理、监督检查、信息监测、绩效考评等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方面,为了保证筹措到足额的财政扶贫资金,对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2000年颁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地方方配套资金。配套资金不能虚列预算,不能多头配套。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方面,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主要采取按项目分配和按“基数+增量”分配两种方式。

1997年出台的《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综合考虑某一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比例等影响因素。

2008年5月修订后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规定,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包括:扶贫成效、管理使用和工作评价三大类。

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2.1 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007年,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上任后不久,特别强调在提供资金、技术和其他形式的援助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关注结果并评估援助有效性,提出了对华援助的五大支柱。世行在与中国的扶贫贷款项目合作中,十分注重扶贫理念、扶贫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

①一次规划、分年实施;

②以社区为单位的多部门综合性扶贫开发;

③特别关注性别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④以村级规划为平台建立农户广泛参与的机制;

⑤完善贫困监测系统建设,客观全面评价扶贫项目;

⑥将能力建设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发达国家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对我国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有很多有益启示。

2.2 扶贫主体责权划分不清,权责设计不对等

政府主导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大特色,其优势可以制定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动员社会资源,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扶贫开发实施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并逐步过渡到 “四到省”原则。尽管扶贫资金管理体制经过多次调整与完善,但从运行结果来看,责任划分仍不清晰,权责设计还不对等。

中央强调责任,地方强调权力;扶贫工作仍具有委托性质,“四到省”的责任缺乏有效机制来落实,其结果是:中央与地方的扶贫目标有时候会产生偏离;地方政府扶贫开发投入明显不足;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了责任、任务到县,而权力和资金却停留在省一级的不对称局面。

2.3 资金分配与使用,难于做到科学、公正,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表现在:

①目前,财政资金分配有三种方式,即按项目分配资金、按基数分配资金和按影响因素分配资金。按项目分配资金容易出现寻租行为,造成地区之间较大差异。按基数法分配资金不能充分体现资金分配与贫困程度的对应关系,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倾向。按照因素法,九大因素中的有些因素如“国家扶贫方针政策”和“其他”因素难以准确界定等。

②立项、评估统计数据不客观、准确,影响立项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4 多渠道的资金分配缺乏有效整合,协同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管理,例如,2010年,我国各类扶贫资金515.1亿元,但财政扶贫资金仅为185.7亿元,包括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中央专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利用外资和其他等各类资金329.4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占各类扶贫资金总和的36.05%。

此外,对于龙头企业、民间组织、国际机构、新闻媒体和研究机构等通过间接方式对扶贫资金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的利益方重视不够。

2.5 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分散,呈现点状分布特点,以重点县为基本单元的扶贫资金瞄准机制在覆盖贫困人口方面可能存在偏离。

2.6 政府主导模式未能激发使用主体积极性,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贫困群体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和主要利益相关者。但在我国,扶贫干预活动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贫困人口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上不上项目,上什么样的项目,贫困人口基本没有发言权。最终项目能否完成和是否有效,政府部门从不承担责任。

2.7 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8年根据绩效考评增加了“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幅度”两大指标,体现了更加注重扶贫成效的理念。同时,为了加强过程管理,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开发建设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但从前瞻性的角度看,距离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①缺乏对项目相关性、可持续性以及贫困人口满意度的考评指标。

②缺乏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将资金使用效果指标与资金投入有机联系起来的投入、产出类指标。

3 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1 完善扶贫责任制,提高资金瞄准度

准确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是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将扶贫战略规划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

考虑到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而低层级政府具有了解、熟悉实际情况的优势,应在理顺各级政府职责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的责任,并根据绩效管理理念的要求,相应赋予其更大的管理权限。

3.2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机制

改变单一依据贫困人口等基础数据分配资金的方法,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②客观、科学、规范原则。通过制度手段,最大程度地避免人为的、主观的因素。

③权责统一的原则。

3.3 进行体制创新,整合财政扶贫资源

要以“四到县”机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县一级在扶贫资源整合中统筹全局、协调运作的优势和能力。提高财政扶贫资源的整合,发挥协同效力。

3.4 完善扶贫项目库建设,逐步推行扶贫资金多年度滚动预算

目前,由于我国受预算制度、行政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尚不具备全面推行多年度滚动预算的条件。但可以在各级政府扶贫规划、重点村扶贫规划、扶贫资金项目库的基础上,开展扶贫资金多年度滚动预算试点,在部分省份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3.5 完善扶贫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大反映结果和影响的指标的权重,逐渐减少主观评价指标的数量和权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①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析评价不同项目对不同地区发展的相关性,增加对扶贫项目的相关性考评指标。

②在重视扶贫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还要关注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增加对扶贫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评指标。

③根据不同类型资金的投向和用途,从项目产出的数量、类型、质量、时效、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增加对扶贫项目投入与产出类指标。

④增加贫困人口满意度评价。

⑤增加对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3.6 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机制

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乡村公示公告及监察机关“民生特派组”制度,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人大、政协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加大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和惩处。

参考文献:

[1]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

[2]邓毅.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研究[J].财政研究,2008(4).财政部预算司.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财政,2009(21).

[3]广东省财政厅.以绩效为核心,建立竞争择优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J].中国财政,2009(21).

[4]付英.兰州市扶贫开发绩效评价及实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孙前路,等.扶贫资金管理与挪用倾向的内因分析:解释框架与稳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4(1).

[6]陈卫宏,谢晓英.扶贫资金投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贵州省RSST#UTRT年扶贫数据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3(4).

[7]张伟宾,汪三贵.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8]翟彬,杨向飞.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分析――以2002―2006年农村扶贫资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0(8).

――――――――――――

基金项目:本文受北京市学科建设项目(PXM2014014224000045);

篇5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5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学校秉承“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以“铸造师魂,提升师能”为目标,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沿革变迁,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流教研、培训特色的进修校。学校配足配齐办公、培训、教研需要的专用计算机130多台和10套多媒体演播设备,拥有藏书3万多册。开通了学校网站,建立了资源中心,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校各项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地发挥了教研指导和师资培训的职能作用。

培训处积极推行强师兴教工程,大胆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索“研训一体”的培训改革,试行多元化培训管理机制。在培训模式上,采取研训结合、名师讲坛、联片送培、课题拉动、任务驱动、导师带培、异地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了与福州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相结合、与市直学校支教相结合、与县学科工作室送教下乡相结合、与县教科研活动相结合、与校本研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培训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传统集中办班向联片送培下乡转变;从单纯理论讲授向提升课堂实践能力转变;从研训分离向研训一体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培训者定课题向受训者选课题转变。这些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基层教师的欢迎,被市教育局列为培训改革样板在全市推广。

中小幼教研处坚持以课例为载体,以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研训结合方式,聚焦课改实验、聚焦有效性教学、聚焦教材研究;注重对“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四种课型的研究;采取教学视导与常规检查相结合,专题讲座与问题探讨相结合,送培下校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探究与常态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校际教研相结合,专题调研与“教学扶贫”相结合;推广情景示范式、专题研究式、学习反思式、临床诊断式、专业引领式、资料包式、论文交流式七种校本教研的模式;重视名师工程建设,鼓励名师“带一支队伍,抓一个项目,出一些成果”,“拓宽交流渠道,实现自我超越,打造科研特色,创造展示机会,加强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员和“本土名师”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县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闽侯县委、县政府、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拨出100万元作为名师工程专项经费。建立了13个学科网页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开展了教学扶贫、课堂展示和巡回讲学等形式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2010年选派了87位中小幼名优教师、教研员前往华东师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研修,丰富了教研员、名教师教育教学阅历,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提升了教科研能力。同时教研员每年走出县外、省外授课,举行专题讲座以及教材培训等达30多场次。

近3年来,学校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12项课题研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农村学校“研训一体”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闽侯县“研训一体”培训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文章获2010年度全国教育改革论文一等奖。已结题的国家重点课题《初中英语课堂优化与课程标准实施》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张志源主任和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被授予华东师范大学“研训一体化专题研究基地”、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基地”。此外,近年还荣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组织管理先进单位、福建省干训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项。

篇6

【摘要】旅游扶贫现已涉及政府角色、地方参与和农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的学术文献,对其采用NoteExpress、Nvivo 10和爬虫软件,分析当前旅游扶贫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总结出旅游扶贫关键词共线网络结构图,并指出潜在研究的一些领域。

【关键词】旅游扶贫;综述;网络结构图

相对于传统扶贫而言,旅游扶贫开展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提出采用旅游进行扶贫的相关政策,90年代初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了“旅游扶贫”这一说法。1999年由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旅游扶贫(PPT)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形式的有助于减少贫困的“旅游寻求”。学术界对于旅游扶贫的概念讨论基本趋于一致,我国也将构建“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提上议程。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2012―2016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梳理,来探讨中国旅游扶贫的研究趋势希望对以后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研究方法

P者以“旅游+扶贫”或“贫困”或“穷人”为关键字,发表区间限定2012.1.1―2016.12.31,在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对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用NoteExpress软件筛除重复文章,经统计发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检索结果达到2447条,发表文章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英文文献以“tourism”+“China OR Chinese”+ “poverty OR poor people OR PPT”或“poverty reduction”或“On Tourism Assisting the Poor”为关键字在主题、标题和摘要等进行不同排列,在EBSCOhost和谷歌学术中检索,同法筛除重复文章,经统计国外学者对中国旅游扶贫在此期间达到323篇,且近5年来成果量趋于平稳。

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从国内研究成果出版年份来看,由于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开发问题的重视,并注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学术界对于旅游扶贫的关注度逐年攀升,2016年的文献数量已经达到1217篇,是2012年的文献数量的快5倍之多。国外研究成果一直保持在每年65左右,其中成果较高的两年为2013年―2014年,均为70篇以上。从研究成果来源出版物看,学术成果以期刊占比最多,其中政策研究类的有369篇,占比最大;其次是硕士论文占总数的12%。国外研究成果基本全部为期刊文章,仅有少数图书涉及中国旅游扶贫政策、模式等问题。

笔者采用Nvivo 10软件对筛选出的全部国内文献中的9788个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其中国内文献关键词之间的网络结构关系以及节点聚类分析如图1所示。结果得到旅游扶贫出现的频次最高为210次,主要关注的区域词频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区,最为显著的旅游扶贫模式是乡村旅游出现次数分别为76次,精准扶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出现频次为57次。在2012年―2016年间国内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东道地居民的社区参与,这与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趋势相一致。

三、研究范围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其范围主要有旅游扶贫的特定地区、模式、绩效、利益相关者研究以及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国内旅游扶贫研究成果变在2012年―2016年的研究趋势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研究内容的深化,出现了精准化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环境及旅游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等问题开始成为新的关注点;二是研究方法多元化,比较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得到了广泛运用。旅游扶贫的特定地区主要集中在14个连片特困区,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旅游扶贫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该区域。近5年来针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等的对比研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从旅游扶贫的模式研究方面来看,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笔者将其概括为“公司+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移民迁置模式、个体农庄模式。从旅游扶贫的绩效研究来看,主要分为4个方向:一是旅游扶贫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并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不受破坏;二是旅游业能否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四是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在旅游扶贫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方面,主要集中点在政府、企业和东道地居民三方。同时又相当一批学者在关注社区参与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性。在开发过程的问题方面,存在投入不够、模式单一、农民参与程度较低、资源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分配矛盾以及文化原真性的破坏等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2012年―2016年我国旅游扶贫的相关文献以定量研究为主,对于旅游扶贫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路、模式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观点趋于一致。研究中不仅注关注经济增长,而且贫困地区居民受益情况、贫困地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及旅游开发对环境破坏程度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者针对旅游扶贫绩效研究选择的主题不同,量化标准各异,因而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值得商榷。相比较而言,国外旅游扶贫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为旅游扶贫实践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其社区参与旅游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多样化的参与渠道,有效地促进东道地经济发展,成为扶贫的有效手段,但其可持续性需要在合理的规划下才能成功。就研究方法来看,旅游扶贫定量研究方法多,定性研究方法碍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采用较少。

参考文献:

[1]Zeng B,Ryan C.Assisting the poor in China through tourism development:A review of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2):239248

篇7

学院对云南省食品加工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有一定代表性的食品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院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院企结合实践教学方案,签订符合法律要求的合约,明确院企双方的责和利,最大限度地利用双方优势,通过基础能力、综合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四个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院企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地方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扶贫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院企合作双方各自优势

学院的优势在于:有庞大的知识丰富的人才队伍,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能准确把握行业动态,有先进的技术和成果。企业的优势在于: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雄厚的资金,有经验丰富、技术扎实的技术人员,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完整的生产运行机制,能提供完备的生产实践条件。

3院企结合实践教学中的四个模块

3.1基础能力模块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讲授后,结合实验操作进行专门练习,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食品专业的了解,逐步提高学生自愿进行专业课题研究的兴趣。在大学一、二年级时,让学生逐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常规试验室仪器设备,结合专业特点,加强专业实践操作,增加感性认识,为今后到企业生产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2综合能力模块为改善校内实践条件不足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让学生到实践教学食品生产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科技创新能力模块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大学三年级学生可从课程实践、专业调查、教师的科研和自身的爱好兴趣等方面积极申报课外科技作品等,参加学生第二课堂,开展专业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4生产实践能力模块在第一、二、三学年的暑假期间,各安排社会实践1周,结合与专业有关的生产、市场、流通和人才需求等进行调查,撰写相关调查报告,通过调查以确定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具体模块,整个过程实行导师负责制;生产(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学生须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并完成以某一课题为研究内容的毕业论文。在生产实习中,除实验室实验操作外,鼓励学生到院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实习,采取与毕业论文或某一具体内容相结合的形式,由指导教师提出方案,学生独立完成。

4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学院坚持院企结合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科技扶贫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步形成了院企结合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构建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外建立了7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二是完善了各门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每门主干课程新增1~2个综合型或设计型实验;三是创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科研团队,取得了院企结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学生受益、教师受益、企业受益和学院受益四个方面。

4.1学生受益通过参与生产实践,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尤其在拓宽知识面,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就业率、升学率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例如,硕士研究生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均参加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承担了一部分科研开发任务,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又完成了毕业论文,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近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达100%,考取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院校博士12人。另外,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以学生为骨干力量参与教师课题完成的《云南晶美天然色素化妆品开发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获得云南省第二届“红塔杯”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曦源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获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10余件作品获得不同级别奖励。另外,还有多名学生获得了学生创新行动基金和创业基金项目的资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2教师受益“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开发的技术和体会带进课堂、带进教材、带进实践,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获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教师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申报专利18项,编写教材和专著14部,80余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9篇,累计获得19项荣誉;先后有2名教师获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二等奖,1名教师获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云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有2名教师被作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2名教师被作为学校首批“百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

4.3企业受益院企合作工作,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申报项目;二是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三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合作,促进了企业发展进步,尤其是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意识增强等方面[9]。院企合作申请的项目得到立项支持后,企业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例如,石林绿汀甜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学院合作,在项目申请立项后,通过项目的实施,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资产由100多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在学校“3+3”联合行动工作中,学院与会泽县者海镇天伟火腿公司制定企业标准,联合申报富民强县项目,获200多万元立项经费。

4.4学院受益学院通过院企结合,在人才培养、科技扶贫、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学院的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学院利用科研课题经费采购了部分实验仪器设备,价值6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使学院教学、科研资源真正实现优化组合和资源共享,建立了具有开拓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并取得了良好的团队效应。

5结语

篇8

卢现祥,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贡献

一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主要出版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本)、《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2010年第二版)及《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这三本书都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进行了探讨,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专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西方新制度经济的专著,多次重印,在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4月29日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的“被引次数最多的图书”显示,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被引1251次,在经济学类排在较前面。CSSCI评析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五年内在经济学领域被引100次以上的著作”中排名第9,五年内被引246次。在我国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96种图书中,卢现祥教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排在第19位。

二是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注重中国现实问题的剖析,关注国计民生。近年来以寻找一个好制度为主线,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发表了近百篇理论随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于2010年出版了《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随笔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本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搜狐读书、凤凰网读书、当当网读书、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或连载。

三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一些转型中的中国现实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这也是作为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吸引人的地方所在。经过筛选和修改,汇集成了这本《寻找一种好制度——卢现祥制度分析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这次选择了36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制度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理论与中国模式及中国经济问题。此前还出版了《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和《有利于穷人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主要成就及获奖情况

卢现祥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80多篇,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并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中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