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心理教育8篇

时间:2022-05-19 10:21: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心理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心理教育

篇1

【关键词】新媒体;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新一代军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运用中最积极活跃的军事群体,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和交往模式正在被悄然改变,新媒体俨然已成为军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正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迅捷的传播方式,强烈地影响着军队院校心理教育模式。积极关注新媒体的影响,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心理教育手段,开拓心理育人新空间,是增强新媒体时代军校心理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新媒体的概念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指依托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2.0技术等新技术,以计算机媒体和手机媒体等为代表,向大众提供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新型媒介。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讯无屏障”。相对于报刊、书信、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广泛的参与性和强大的互动功能。新媒体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和舆论的掌控;迅捷隐蔽的传播渠道使信息传播环境变得更加迅捷和复杂;平等自由的传播理念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信息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使社会大众享有最充分的话语权,他们不再仅仅充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者,美国《连线》杂志称其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新媒体对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等特点。新媒体的这些特点既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新媒体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有助于增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新媒体资讯传播的“无屏障”增强了心理教育的信息量、时效性和辐射力,拓展了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新空间;二是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环境和虚拟角色,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消除了人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有助于开辟师生交流新渠道,实现真实心态的交流;三是新媒体打破了信息量与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增强,构筑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四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平等交流,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了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冲击着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对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首先,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与流速的逐渐加快,已经超出了大学生个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许多人来不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也无从选择,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和精神疲惫。其次,新媒体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与现实世界存在极大的反差,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在新媒体世界可以迅速得以掩盖,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与梦想也能在此得以实现,这使得不少大学生沉醉其中,难以清醒面对现实的人生。再次,新媒体的高度自由与隐蔽性使受众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部分大学生忘掉自己了的军人角色和社会地位,个人主义倾向被强化,社会责任感即随之淡化。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已经慢慢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军校大学生获得知识、交流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介。军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在现代军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军校心理教育的多方面影响,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将数字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心理教育工作中,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心理教育手段,开拓心理育人新空间,增强新媒体时代军校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1、树立“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信息渗透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自治性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他们既可以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心理教育资源,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形式:或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上课,或是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与教员、同学们交流探讨。学生还一改被教育者的单一身份,在借助新媒体的教学活动中担任着参与者和建构者。为此,心理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动态学习共同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心理教育目标。首先,要变“教育者”为“学习者”,抓紧学习和了解新媒体知识,掌握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具备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心理教育理念,借手机短信、QQ群、E-mail等交流方式,积极与学生开展真诚对话,营造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再次,要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模式,主动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提升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培养新媒体“心理骨干”,发挥他们在学生团队中的影响力,真正化被动为主动。

篇2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浏览中国知网上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②专家访谈法:走访长春市高校的教育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讨论。③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学生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④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知较高,其中有45%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非常重要,有37.9%的学生认为重要,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9.4%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随着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对心理教育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

从表2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其中有19.5%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非常满意,有21.8%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满意,有34.6%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不满意,有24.1%的学生非常不满意。虽然全国高校一直在提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是这一工作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情况并不均衡,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没能将这一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开展,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规律、重要性缺少研究,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

因素调查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25.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1.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完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4.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2.8%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方式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篇3

1. 大学生心理教育与疏导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易冲动急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事件呈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和难以抚平的创伤。

目前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市场竞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等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据调查显示[1,6],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正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针对心理教育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目前,对于心理教育的理解、界定存在着种种误区。那么,何谓“心理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定义,但概括起来都从功能、要素、状态、过程、结果等不同侧面给出了定义[1,5,6],英国学者尼尔森(R.Nelson)认为,心理教育不是“一元现象”,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由此可见,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正基于此,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找到一个心理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心理教育研究的状态和趋势,分析了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心理教育可计算化方向,概括了基于社会计算方法的心理教育研究思路,以期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可依赖的量化参考和依据。

2. 心理教育研究现状

2.1 定性研究

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和实施措施与方法上。起步较早的是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分别在心理教育思想、心理教育方向、心理教育目标以及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研究[1,2,4,5,6],如崔景贵提出的心理教育面临的“四化六少”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苏华从预防性、发展性、治疗性的角度概括了心理教育的目标层次;程才根等从智力、情绪、意志、行为、反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在心理教育的实施措施与方法上,国内外学者大多着眼于心理教育实践和心理健康状况两个方向。郑雪等针对心理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与设计等问题;林昭雄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若干途径;还有学者提出了具体的心理教育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技术等。而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方面,相关机构和学者不约而同地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如河南医科大学对1286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3],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被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神经性症状,而且不同性别的新生心理问题存在差异。

上述研究系统阐释了心理教育的原理和作用,为心理教育的开展打下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尤其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心理教育的一些数据,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然而,这些研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既有从宏观角度研究心理教育,也有从微观角度关注心理教育的技术方法和细节,难以形成系统性、多层次的心理教育体系和规范,这也促使相关学者关注心理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2.2 心理范式研究

心理教育范式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其用结构化、标准化的方式为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支撑[7]。上世纪60年代,美国 库恩系统提出了范式理论,他认为某种科学理论之所以成为范式没事因为它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或承认。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从两个层次进行理解:从心理层面,范式是指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群体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共有认知,这也是开展学科研究的基础;从理论方法上,范式是指特定时期内从事某学科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库恩范式理论认为,以“反思、批判、吸收和建构”为主线,运用“现象学追问”和“解释学逻辑”,解读心理教育范式的内涵与外延,探寻心理教育范式的认知方式,反思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之路,提出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针对心理教育范式问题,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广泛思考,如沈贵鹏提出了心理教育的五种模式[4],还有学者相继提出了七种模式及其整合模式。浙江大学[7]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心理教育范式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实现框架和途径等,从根本上阐述了心理教育范式对于心理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前景,为心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这些研究仍旧停留在定性层次上,大多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感受、认识或实践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缺乏强有力的实证数据和量化指标来加以论证,这也是心理学者一直困惑的问题。

2.3 定量研究的可行性和优势

有学者认为,心理教育是一个关注心灵世界的复杂系统。实际上,心理教育领域属于社会学范畴,可以说心理教育是一种社会复杂系统。长期以来,社会学家一直在发出这样的疑问:社会能计算吗?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提出了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y)的概念[8],其核心是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其认为社会是由大量个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每个个体的模型,让这些个体遵循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最后通过观察这些个体的行为来涌现社会现象。毫无疑问,人工社会方法的提出为社会系统的计算问题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2004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飞跃[9]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y)—计算实验(Social Computing)—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应用方向与解决方案,以解决社会系统中不可准确预测、难以拆分还原、无法重复实验等复杂性问题。基于以上方法,从构建人的心理行为模型出发,社会计算方法与技术能够为定量研究心理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支撑。

3. 面向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计算思路

社会计算是一门现代计算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基于社会科学知识、理论方法,借助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帮助人们认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计算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要建立一个与实际系统相对应的虚拟人工系统,人工系统与实际系统平行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动态地从实际系统接收数据并作出相应,虚拟系统和实际系统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协作共生的系统[10]。可以看出,社会计算方法首要的就是要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建模,这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知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心理教育计算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结合、多领域协同攻关的科学问题。因此,面向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社会计算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研究:

(1)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抽样调查数据获取

大学生心理行为调查是构建心理行为模型的依据和基础。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水平,量化大学生心理行为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就业压力等要素的关系,明确学生人口学特征与心理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这些统计性的数据分析能够为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提供依据。

(2)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抽样调查数据和统计结果,可以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模型的构建可根据数据的结构、稀疏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当数据为结构化的数据时,可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当数据较多且结构性不强时,统计模型是比较有效的选择,统计模型首先假设心理行为变量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并估计模型参数值,从数据中得到模型;当数据稀疏时,通常采用知识推理的方法,其是基于领域专家知识构建模型,根据输入信息推理可能心理行为,常用方法包括逻辑推理、规划识别和专家系统等。

(3)针对校园的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和演化

在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机上构建针对某一校园(或班级)的虚拟人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课题目标,设定多样化的实验脚本,观察人工社会系统的运行演化,并实时记录人工社会运行数据。最后,研究者可以从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变化趋势,以检验心理教育的某种手段、方法对于大学生心理行为具有何种影响、产生何种效果,进而量化评估心理教育问题。

4. 展望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心理教育具有服务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两种职能,是心心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用一种量化的角度去研究心理教育问题,分析了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心理教育可计算化方向,以期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进而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可依赖的量化参考和依据。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势必引起广大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而对其开展量化研究存在许多值得探讨、值得思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5):56-60

[2] 李莉. 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阻抗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

[3] 李幼辉. 大学新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4):26-29

[4] 沈贵鹏. 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5:43-46

[5] 佟月华. 创建中国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设想[J]. 济南大学学报,2001,2:45-49

[6] 严由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7] 崔景贵. 心理教育范式论纲[D].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浙江大学,2005

[8] Epstein J., Axtell R.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So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M]. 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96

[9] 王飞跃. 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4):25-32

篇4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篇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最佳的“软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历来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必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熟悉和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面目及其重要性,从而为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启动和完成提供初始的和持久的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一开始便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等媒介和不同形式的团体或小组活动向人们传输心理健康知识,启迪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宣传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至今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模式,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讲座、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等众多接近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形式,为该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实现整体推进和深化发展的新目标,宣传教育工作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新目标的实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高层次推进,新目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新任务的完成将会更加艰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是实现这一新目标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和整合原有宣传教育模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必要之举。已有模式是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功效已被实践所证明,毋庸置疑。因此,充分利用并强化和整合现有模式,使其发挥更大功效,不仅是顺应该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该模式自身功能的进一步显现。

在强化现有模式方面,一是强化其科学性,使其在内容上更体现出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更有效反映内容。二是加大现有模式的利用频度,增大工作量,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其最大化。比如,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媒介或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或形式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更新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在现有模式的整合上,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使内容在各种形式的展示上体现出统一性、计划性、协调性、互补性;二是在形式上进行整合,合理部署和利用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比如,我们可以使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穿插,提高单一形式的原有功能,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围绕一个主题统一调配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佳的整体功效。通过增强原有模式的功能,提高原有模式的影响力,使原有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阻碍该工作进展的问题或障碍越来越明朗,另一方面应对策略或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探索和利用新的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时机业已成熟。纵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影响或制约该工作的明显障碍,一是体制机制的模式难以确定,二是思想认识水平徘徊不前,三是现有理论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问题,而二者都是宣传教育力所能及的目标,尤其是思想认识问题正是宣传教育的“靶目标”,该问题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障碍中又居于首位。因此,寻找应对主要障碍的宣传教育新内容和新形式成为新阶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从宣传教育内容来看,针对体制机制障碍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模式已经出现。如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为代表的具有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和以几年前的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代表的无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已运行多年并已成熟。针对思想认识障碍,教育部和各省市以及众多的社会团体在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方案或内容。因此,采用新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迎合新内容的要求,新的宣传教育形式自然呈现,那就是“树典型”和“针对性培训”。所谓“树典型”,就是将现有成熟又具代表性的工作体制机制模式作为标准进行宣传,要求各单位予以学习和模仿;所谓“针对性培训”,就是将以往宣传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工整合,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然后对应不同的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层次化差异性地应对思想认识问题。比如,专门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专门针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等。除此而外,其他宣传教育形式也可以予以尝试,如推出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视作品,建立或强化社会或民间团体,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等,这些都是强化宣传教育功能的有力工具。

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立体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优越的“硬环境”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体制机制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高校对于该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苦于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带来的问题而动力不足。事实上,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上都已在下发的文件中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使得该工作的开展有时不得不半途而废。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现有绝大多数高校将该工作归口学生工作部(处)管理也理所当然。然而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极强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学、学术研究、咨询辅导都要求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与党政系统纯属管理部门的职责极不协调,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工作的发展。即使相关文件对有关内容已作出明确规定,如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学性质,咨询辅导要有适当补助等,但真正实施起来又并非易事。作为国家、省市一级党政机构的相关部门行使对该工作的管理权不存在问题,但作为基层单位的学校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就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针对该工作目前在体制机制上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有性质,强化其独立性,建立或完善相对独立的工作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供条件。就目前情况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确立该工作的独立地位,赋予其应有的自。这体现在机构设置上就是设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者即使隶属于某个部门,但工作具有独立性,职责明确,不受干扰。这一做法在基层显得尤为必要。二是有独立的工作业绩评估体系和工作人员晋升制度,解决该工作长期以来难以明晰的职责权益问题。前者可使该工作形成一个独立的从上到下的纵向工作系统,即从国家到各省市最后到高校的不同级别的机构体系,从而为强化其业务联系和从属关系,突出其特殊性提供了渠道;后者可形成良性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其功能。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从某种角度来看,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所致。任何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仅仅依赖宣传教育,期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来达到目的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从思想意识和行为约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基于以上所述的体制机制模式,我们可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保障体系,依靠切实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促使该工作正常开展。从监督内容来看,可以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硬件水平、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从监督形式上看,可以包括检查、调查、评估、奖惩等手段。争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全方位促进该工作的开展。#p#分页标题#e#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功能。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团体在促进该工作的不断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间接将社会团体的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传播到大学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二是社会团体与学校工作机构或组织相互交流,工作人员相互兼职,使得该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得以更新。鉴于目前该工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源对该工作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应成为一种明智选择。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继续借鉴社会团体的经验,依赖以上所述自己的机构体系,与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起紧密联系,为深化发展和高水平运作提供交流平台。目前已有全国性的此类团体或组织,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个别省级团体或组织,但影响微弱,尚未真正起到统帅和引领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自发成立的此类团体或组织也尚未出现。其次,吸引社会人才充实队伍,扩大与社会团体的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该工作服务,激发其最大功能。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时指导和持久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薄弱。虽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一直以来未曾中断,但无论在量的积累上还是在质的高度上都远不能达到该工作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未能问世,使得该工作的发展难以得到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结合现状科学部署,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争取较快推出一批能解决当前难题的高水平的成果势在必行。针对该工作发展现状,研究应侧重在以下两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探索适合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模式,确立科学可行的业绩评估体系和有效监督体系;二是整合、完善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使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最佳效能。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素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和模式,尤其是借鉴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并优先于我们开展工作的港台地区的成果和模式,认真研究,不懈努力,相信经过不太长的时间便会取得可喜的成果。

篇6

关键词:心理教育;接受;制约

心理教育的接受主要包括方面: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接受客体即心理教育施教者以及二者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需求过程;心理教育施教者传授心理教育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内化心理教育内容的过程。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就是这一切过程的动态结合。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是这一过程的核心[1]。

1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现状调查

1.1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选取滁州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生120人,其中男女各半,每个年级各取30人,这些都是上过或者正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心理教育接受情况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大学生一般情况及在心理教育中“接受”了多少,举例:题目“你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上学到了哪些?”、“心理教育课上,你认为影响你上课认真听讲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包括8个题目,都是开放式问题。目的在于获得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心理教育。(3)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67.3%)认为在心理教育课程上接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出现“接受”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11.5%)觉得学到了很多;很多学生(52.1%)认为导致“接受”困难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有的学生(15.2%)随波逐流,还有的同学(6.8%)认为教师讲课无趣。

1.2存在的问题

心理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根本标准是接受主体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接受了多少,而不是教育者传递了多少信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心理教育学习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就是为了拿到两个学分,而不是说真正学到多少知识;(2)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教育针对人群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心理教育产生抗拒。

2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

2.1个体自身主观原因

(1)性格方面。性格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大重要因素,性格包括两方面:内向和外向。过于内向属于一种性格缺陷的,这类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会产生抗拒,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内向性格是一种病态性格,内向型的学生本来就不善言辞,被别人另眼相看会更加抗拒,对心理教育这类知识更是产生逃避,他们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贴一个不正常的标签[2]。(2)自制力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易受他人影响,有的学生看到其他人在玩,自己也会跟着玩,自制力差,上课时间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课上的知识完全没有听进去,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个因素。(3)认知态度方面。学生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态度方面也是制约他们接受心理教育的一大因素,很多大学生认为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没有意义,认为大学生都是健康的,没有必要增设这样的课程,即使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他们也是仅仅为了凑学分,毫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选修课,可上可不上,这种认知偏差也就导致现在心理教育接受越来越困难。

2.2学校方面的制约

(1)学校风气。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在学习上的成就与挫折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接受,一个学校只注重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忽视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就会造成学生对心理教育漠不关心,只注重高分和奖学金,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失衡,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2)教育者。学校中学生为接受主体,教育者为接受客体即施教者,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程度与教育者有很大关系,教育者对学生接受过程中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耐心和爱心,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话也会当做耳旁风,应付教师;教法单一,上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像心理教育这样的课程更多地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满堂灌”反而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心理教育实践的缺乏。心理教育注重的是通过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在很多高校中,心理教育课程都设置了实践训练,但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用的很少,基本上实践课只是一种虚设,这也是导致学生心理教育接受困难的一大制约因素。心理教育如果只是通过理论讲授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学生要内化呈自己的知识,更多地还是要借助于实践,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宣泄、心理访谈、心理剧等等。

2.3社会方面的制约

社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道德思想侵袭了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扰,处在极其敏感时期,加上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期,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他们想寻求心理帮助,但是碍于面子,在过强的自尊心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甚至逃避所有跟心理教育有关的内容,这些人是社会上最活跃“敏感”有知识的群体,不愿让自己暴露在任何人面前,尤其是心理教育者面前,这也是传统思想的束缚,所有人都不想把自己当成“非正常”人类,认为只要进了咨询室,看过心理医生的人就是不正常的,因此对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产生越来越多的抗拒。

3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上述三个因素,有针对的突破限制的因素,填补高校心理教育领域的空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接受水平。

作者:朱海雪 张晓旭 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茶话会;大学生;心理教育;创新思路

作者简介:王爱巧(1975-),女,汉族,河南巩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了“虚拟世界”,由于虚拟世界的半隐蔽性、便捷性,很多学生更愿意在其中发表感受和观点、看法,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往,这就使得学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孤僻、不愿意沟通交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学生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使得整个心理教育工作开展极不顺利,效果比较差。此外,当前网络上,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把关,学生所看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对学生心理成长造成误导,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90后”群体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群体,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信息接收快”、“更喜欢独立”等等一系列特点逐渐明显。但这一群体学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学生之间缺乏团结、信任与沟通,个性太强,不能妥善处理师生关系、同学之间关系等等,这些都是90后群体的共性问题。然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整个心理教育还停留在传统认知基础上,导致心理教育成效不大。随着教学环境进一步复杂,解决学生心理障碍迫在眉睫,必须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充分做好教育创新与发展工作。

1.1教师“备课”不足———未能清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想要做好心理教育,“备好课”很重要。所谓备好课,实际上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清晰了解,知道学生成长存在什么问题,知道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知道怎么和学生实现高效沟通等等。只有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帮助教师与学生实现高效沟通。心理教育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其更需要做的就是怎样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沟通、全面信任,通过学生的坦诚布公,让教师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然而当前心理教育开展时,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教师不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不知道如何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这一问题解决不彻底,整个心理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学生心中,效果可想而知。

1.2教学“方法”落后———未能与学生“高效”沟通

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不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及时互动。然而当前心理教育开展的方法极为传统落后,多数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开展心理教育时,教师如同开展文化课教学一样,只是机械地向学生讲解健康心理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时代特点,未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心理教学沟通效率。

1.3教学“形式”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如今教学活动可以构建“课堂讲述”与“视频宣传资料”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但在心理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所采取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素材内容过于单薄,缺乏实践性,很难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和理解。同时心理教育应该采取的方式是学生问题阐述为主的教学思路,而当前采用的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思路。教师索然无味的理论讲解,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整个心理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无法发挥课程应有的心理疏导作用。可以说,创新形式,改革体系,丰富内容极为重要。

2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开展心理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缓解压力。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学生可以不掌握某些理论知识,但不能出现心理问题。

2.1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实际上,当前庞大的高校学生规模群体,加上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负担,都让学生有着较大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全面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能培养出具一定心理素养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而不只是掌握了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的人才。同时,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学的要求。

2.2心理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开展心理教育,极为必要。首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是生命健康。现在高校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相互之间的正常沟通却越来越少,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案等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就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而又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最终酿成悲剧。其次,高校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随后就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可以说对学生的培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从目前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情况看,并不太乐观。不少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挫折后,要么认识不到严重性,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盲目慌乱,无所适从,实际上这些表现都是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不足等所造成的。由此可见,大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意识相当重要。最后,开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学中必须完成的内容。一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有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心理教学也是实现老师与学生深度沟通、有效交流的必然要求。当前教学活动效率之所以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并没有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老师不知道学生存在的困难问题,而学生也不知道能否、该如何向老师阐述自己的困难与问题。所以,必须构建一个沟通机制,确保老师与学生之间能有效沟通,从而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2.3心理教育开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正确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其次,通过有效开展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障碍化解方法,使学生在遭受成长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实现自我有效修复,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最后,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升华课堂氛围,不仅实现“亦师亦友”,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情感。

3茶话会形式下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施思路分析

事实上,无论是教学要求,还是教学创新发展的趋势,都需要我们变革当前大学生心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方法。通过有效创新,更好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引入茶话会形式,无疑是对当前大学生心理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

3.1茶话会形式的定义与内涵分析

茶话会是一种以喝茶谈话为开展形式的活动,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有“喝茶”这一环节。所谓喝茶,只是说明这一形式比较轻松自由、风格随意。茶话会与茶会和茶道不同,其形式更自由,不用任何理由和规矩。任何参与者在茶话会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其发言内容也不受过多要求。可以说,茶话会形式是实现师生、学生间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也是一大创新。这一方式,让学生更能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3.2茶话会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融合思路分析

事实上,当前学生对心理教育认知存在着偏差。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提出心理问题,容易被人嘲笑,或者自己不愿意将自己的秘密与他人分享。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当前心理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自己反映了相应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所以就干脆不反映。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顺畅,缺乏合理的沟通形式。借助茶话会这一创新平台,更有利于心理教育的开展。心理教育本身所沟通的内容就是带有较为沉重色彩的事物,如果还是以课堂教学、教师讲台讲课的方式开展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压抑,即使教师反复咨询学生是否存在问题和障碍,也很少有学生愿意回答和分享。而通过茶话会的开展形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相处的朋友关系,双方可以更自由、更随意地沟通。可以说这一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将自身问题分享给大家。巧借茶话会,也可实现心理教育沟通方式的创新。沟通方式的革新对解决心里问题有着重要作用。询问,被动讲与主动分享、坦诚陈述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沟通方式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认同观念,借助茶话会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能让学生在更放松的氛围中,丢下手机,将自己的问题及时说出来,从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可以说,使用茶话会开展心理教育,是集体沟通的最佳方式与途径。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学生更愿意将问题和困难诉诸于虚拟世界,这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障碍,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而通过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学生会放下手机,积极参与到心理教学上来,通过使用茶话会形式,能够为学生集体沟通问题,寻找到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4结语

一直以来,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问题。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生用“亦师亦友”的理念和态度来对待老师。构建“亦师亦友”的课堂环境,不仅让课堂气氛更加适合学生成长,同时也是教学的极大创新和发展,而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想要看到的状态,创新心理教学开展形式,就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邢彦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山东教育,2013,1:33-35.

[2]刘智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3,7:35-39.

篇8

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心理因素。毕业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处在被选择、被分配的地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内心焦虑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自我因素。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现自我理想的意志不断增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意识,再加上心理的易损性,当自己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后,甚至会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3)恋爱心理因素。大学生恋爱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脆弱理智与丰富感情的矛盾、心理不成熟与发育成熟的矛盾等,导致出现多角恋、师生恋、单相思、失恋等问题,如果学生的感情不能够得到正确地处理,将会导致出现许多心理问题。(4)人际交往因素。大学生群体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兴趣、性格、习惯、背景等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损伤、冲突等。

2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地位优势

2.1资源优势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直接管理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心理素质具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学习工作队伍,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个别学生,通过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此规范、发展以及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组织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合当代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地位优势,这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教育优势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责任,大到学生的就业,小到学生的吃饭,对学生各个方面状况都比较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方面,辅导员最具有发言权,并且辅导员始终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具有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将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知己,主动向辅导员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辅导员应该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与信任度,以最强有力、最持久、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整合优势

辅导员是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科学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有利因素,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所独有的优势。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例如学生会)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3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功能分析

3.1疏导功能

辅导员始终处在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和学生的心灵交融,以良好的可操作、可行的疏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这就需要辅导员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疏导理论知识,在自身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与工作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2顾问功能

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将自己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顾问,加强与大学生的心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善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3.3榜样功能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与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