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幼儿园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2-03-22 08:13: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园设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设计论文

篇1

关键词:人性关怀;幼儿园;艺术设计

幼儿园活动室是为幼儿提供的自由活动场所,幼儿可在该室内完成游戏、绘画、唱歌等课程任务,从而使幼儿从中学习和接触新领域的知识。对于幼儿来说,影响幼儿学习与成长的不单单是来自于知识层面,其活动室的环境也是促进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在幼儿学习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幼儿来说,活动室的环境设计会给幼儿的行为、心理及生理均带来影响,这些影响虽不会立即反映在表面,但实则早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长此以往会给幼儿的综合能力带来极大影响。这表示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设计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生长需求及教学需求,使其给幼儿的未来发展带来良好的帮助。

1幼儿特征对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1生理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打造更舒适、更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在活动室中能够自由学习。活动室作为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环境设计会关系着幼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对于4~6岁阶段的幼儿来说,其身高普遍是在96~100cm之间,活动室内的各个尺寸需根据幼儿的平均身高来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四肢基本已具备了弹跳、攀爬、跑步等技能,活动室的环境设计需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各个生理条件,且室内色彩也尽量以鲜艳为主,室内家具及空间都能满足幼儿的各个运动行为需求。[1]

1.2心理

大多数幼儿在该年龄阶段时都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在逻辑思维上还处于初级状态,但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色彩认知以及方向认知都已逐渐形成。对此,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从室内形状、颜色、结构等方向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刺激,进一步增强幼儿感官的认知力。可在室内设计一些兴趣空间,在空间环境内专门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锻炼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力,同时也从环境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对事物有更明确的认知。[2]

1.3行为

幼儿在具备一定的肢体行动力后,其行为方式会开始变得复杂,对于幼儿行为的发展来说,幼儿园活动室的内部环境设施能够对幼儿的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增强幼儿与他人的肢体交流。在活动室的艺术设计上,其设计方向可选择具备情感的行为设计,如抚摸母亲脸庞的图像设计、打招呼的动作设计等,幼儿在该环境的活动中能够掌握行为的互动方式。[3]

2基于人性化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

2.1功能方面

在人性化关怀视角下,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功能艺术设计上,其主要包括空间设计、家具设计及玩具设计。在空间设计上,活动室作为幼儿开展各个活动的重要场所,该环境的设计面积需大于50㎡,室内空间无需摆放课桌,应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能自由的进行各种行为活动。在家具设计上,活动室需充分考虑幼儿的日常需求,设计小型图书架、小桌椅、玩具箱等,在满足幼儿活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多变和多样化功能的家具,可将家具和室内墙面进行结合设计,减少家具占地面积,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在玩具设计上,设计者需充分考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一些具有益智、提升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及运动力的玩具,使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物质的帮助下得到提升。

2.2感官方面

在幼儿园活动室感官艺术设计上,其设计内容主要包含色彩、光线、装饰设计。在色彩设计上,需结合幼儿活泼的性格,设计愉悦、轻松的色彩搭配。幼儿对空间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也更偏爱丰富的色彩,所以在设计时,需合理运用各个颜色的搭配,但不可过于鲜艳,避免给视觉神经带来刺激。在光线设计上,光是环境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幼儿在活动室内正常完成各种活动的基础条件。按照幼儿园建筑的设计标准来看,幼儿园活动室窗户与地面之间的比例应为1∶5,而该数据也表明活动室内的采光要求较高,需确保让幼儿视觉保持舒适的状态,能在自然光下进行各种活动。设计者可在窗户上设计不同的色彩组合,使自然光透过窗户形成不同的颜色,让活动室内的颜色更加缤纷多彩。在装饰设计上,幼儿园活动室的室内装饰重点应在四周的墙面,设计者可根据活动室面积及结构,运用丰富的色彩及线条来打造生动的室内形象,减少复杂的装饰设计,可在设计初期让幼儿参与到墙面装饰设计中,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也使活动室的整体风格更适合幼儿的性格及喜好。

2.3个性方面

幼儿时期作为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所接触的教育、知识、环境均会给其人生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幼儿园活动室在设计时,需对幼儿的性别、性格、认知程度等进行合理设计,设计出符合幼儿生长要求的室内风格,了解不同阶段如小班、中班及大班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加强对不同阶段幼儿心理的关注,设计出符合幼儿个性的室内风格。

3人性关怀理念下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3.1科技化

科技的发展给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极大影响,为我国环境设计方式、设计范围、设计领域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艺术设计上,设计方向可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对活动室进行多媒体设计、采光设计、自动化技术设计,还可安装红外线警报设施,为幼儿的日常安全带来有效保障。

3.2多元化

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室设计会给幼儿提供一些滑梯、沙地、游戏等活动区域,而在未来幼儿园的活动场地会更大,幼儿能够在宽阔的游戏室内完成各个游戏,并且布局更丰富,室内主题活动区域更多,使幼儿的能力发展得到有效提升。

3.3生态化

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大多会配备一些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使得幼儿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好奇。对此,在未来的幼儿园活动室设计上,可在环境中融入自然元素,增强室内绿色植物的种植,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时还能绿化幼儿园室内环境。此外,幼儿园室内环境在装饰上,需选择环保型材料,减少对幼儿身体的伤害,使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更加生态化。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幼儿环境建设来说,其设计方向不仅要从环境的功能性上进行考虑,还需结合幼儿的感官及个性来进行设计,使其满足幼儿的日常活动需求,也能满足幼儿的成长条件。

作者:宋美儒 唐建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占兰.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与1992年幼儿园质量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6(02):3-10.

篇2

1.创设易于激发幼儿体验的教学情境空间

激“情”入“境”,“情”随“境”生,幼儿体验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情境空间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成长需要,通过对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创设,对幼儿进行感官刺激,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联想转化为经验、情感、记忆等现实状态,满足内心深处的需求,继而达到一种共鸣。幼儿园体验式教学把情境分为真实情境、模拟情境和虚拟情境三类。

⑴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指幼儿生活周围的自然、社会情境,利用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学,让幼儿感受大自然和社会的美好和变化,使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⑵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指“运用音乐、图画、实物、戏剧、幻灯片、录像、多媒体动画等来创设或再现某一情境。”这种模拟,实际上就是人为优化环境。

⑶虚拟情境。与“模拟情境”相比,“虚拟情境”就不再有客观存在的“道具”和人物。它不再有具体的形象,而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并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的情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和三种不同情境的特征灵活使用。无论是哪种情境,都必须满足形象、生动、趣味的要求,要符合幼儿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感知与体验,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情境空间中,要给予幼儿充分表达、交流和交往的机会。

2.创设多元化空间

我国现有的幼儿园大多采取严格的分班管理制度,各司其教,互不往来。在这种制度下,建筑空间组合多是分隔和封闭的。这种保守的教育方式和封闭的建筑模式,实际上限制和束缚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是促使幼儿实现从“生物人”到“社会人”转变的重要场所。因此,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应从幼儿交往的基本需求出发,让幼儿的学前教育更加多元化。其次,幼儿园的学生,由于处在年龄和身体的发育阶段,不同时期身高、体重、以及行动范围、社会性都有很大的差异。把从小空间到大空间的规模相互组合,使玩耍与学习、室内与室外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并且设置各种各样的空间体验、及一些活动的场所。突破狭小、封闭的活动单元模式,使幼儿能够在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空间中身心愉悦地进行游戏、活动,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累积,促进身心的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与室内空间构成

⑴体验式教学下的室内空间布局。在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功能性,合理、有序地组织空间。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式室内空间也是幼儿园设计中的亮点。因此,在整个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中,应处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展示、交流的作用。例如将手作教室安排在离建筑空间入口较近的位置,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敲打土块、筛细土、和泥巴、做泥工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过程展示出来。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对幼儿园有抵触情绪的小朋友,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幼儿园设计中可以突破现有的平面条块划分的布局形式。既可以采用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突破狭小、封闭的活动单元模式;也可以扩展过去的单一功能的走廊,以走廊为纽带串联起各个班级单元的模式,通过空间可转化为综合性空间。这样首先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使各个公共区域得到了延伸和放大;其次,为幼儿的社交体验提供了场所,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交往需求。

⑵灵活、可变的室内空间环境。在空间的组织与划分方面,多使用轻体墙及灵活隔断划分空间,创设层次丰富的空间环境。以一种柔性的、开放的环境来取代那种刚性的、封闭的环境,使设计走向主动。灵活隔断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局部空间的可变性,并且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有很好的装饰作用。根据设计主题的不同可以较为便利地运用隔断围合空间进行情境空间的创造。

三、体验式教学与室内色彩环境

⑴根据设计主题合理使用色彩。在创设情境空间的过程中,总是要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进行设计。其中,色彩是最直观和最具有刺激性的表达手法。例如“彩色的非洲”教学活动,通过使用非洲常见的装饰色彩,如明快的红色、绿色、黄色等,作为室内空间环境的局部点缀,在墙面、地面、顶面上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元素加以使用,配合影像播放和教师引导,充分表现出非洲人民热烈奔放的性情和非洲大地原始、野性的美感,让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⑵根据幼儿成长需求进行色彩设计。教室空间的色彩是蓝色为主,代表了放松、大海、世界和梦想,是对刚入园的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好奇心的刺激。橙色为主的室内空间设计,是代表设计者对入园1-2年儿童促进其精神发展和运动刺激的设想。幼儿入园2-3年的空间选择绿色,表示促进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意愿。虽然儿童喜欢明快和饱和的色彩,但是如大红、橘红等过于饱和艳丽的颜色不适宜在幼儿园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因为它会使儿童过于兴奋。偏向柔和、雅致的颜色,或者反射系数较高的白色或浅色系会令儿童感到情切和放松。

四、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元素的应用

幼儿认识世界从自我开始,会将周边事物简化成为单一符号,逐步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并由此开始对环境、人物、物体产生初步认识。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场地布置丰富多彩的儿童设施,提供多样化的生动形象的塑造物,使儿童的最基本的认识能力得以发展,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能仅以当前的使用需求和设计效果为最终目标,应该为设计留有余地,应该更多地发挥幼儿、老师和家长的主动性。例如在打造体验自然的场景空间时,留有一定的空间,由幼儿提供所需的种子、花卉或苗木,让幼儿在老师及家长的帮助下精心培训,体验发芽、开花、结果的植物生长过程,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幼儿能够对幼儿园产生归属感。

五、小结

篇3

(一)环境是不说话的老师,它能吸引儿童探索、思考,参与实践,启动智慧之门。我们非常注重物质环境的创造,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做环境的主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环境互动。环境设计和布置遵循美学原理,为幼儿的审美和精神愉悦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1.制定班级的象征物。开学初,我们给班级制定了以太阳为班级标志物。班徽解读:明亮、希望的代名词。每个小朋友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此外,太阳还是自由、光明、幸福、美、热情、杰出、高尚等的代名词。班徽心语:只要阳光还在,花儿就会盛开;只要付出还在,胜利就会到来;只要信念还要,厄运就会变得无奈;只要快乐还在,生活就会多姿多彩。太阳班口号: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笑脸。2.设定班级主色调。班级主色调为红色,所有的装饰都围绕太阳和主色调进行。墙面布置的每一个主题上都有幼儿自己的作品,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多参与及感受自己是小主人的意识,让孩子自己设计区域,让孩参与制作班级规则和游戏规则,布置教室,让孩子体验成功和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班级就是我家,努力靠大家”的班级氛围。(二)新《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良好的班级常规对班级文化的营造是多么重要。尊重幼儿,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此带动他们注意力的坚持和对学习规则的遵守。一日生活的常规以幼儿的需要为依据,如先小便再睡觉,进入午睡室要轻声细语。喝水时间灵活,幼儿按需喝水。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的活动,比如结合幼儿园“绿色小标兵”的要求,每周根据“绿色小标兵”评选内容评选班级的“绿色小标兵”,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给这些小标兵频发奖状,以示鼓励。3.音乐的运用为一日活动增添色彩。我们搜集适合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音乐,将这些音乐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一听到音乐,孩子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户外活动,什么时候要上课,什么时候吃午餐、点心等。在孩子等待时间特别长的环节选择一些轻音乐,如《小夜曲》《秋日私语》等中外名乐。让孩子们知道吃饭时、脱衣服时要轻轻地安静地,孩子们在享受这些优美中外经典音乐的同时,也感受着温馨的班级文化。这样一来,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少了,孩子们显得更自主、自律。

二、营造班级积极互动的温馨氛围

每天我们都进行个别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进行古诗、儿歌的背诵,带领大家一起玩好玩的手指游戏。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现自己,人人都有种归属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新《纲要》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我们提倡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关注幼儿活动的每一过程,及时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以孩子的观点去看待孩子,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以互动的平等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活动,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二)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

篇4

一、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以五年制初专为主,五年制初专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以单一撰写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教师指导费时费力,不见成效。摒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无疑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颇多不足。

(一)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撰写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唯一形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积淀为支撑,才能驾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校学生而言,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不一,能够胜任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毕竟不多。而问题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学习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现胡乱选题,东拼西凑,粘粘贴贴,拼凑毕业论文的现象。从2014年开始推行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以来,10级初专和12级高专的毕业设计评审中不及格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因为论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学的论文评审意见中,有70%的同学是因为复制比例超标。可见,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挑战,并且因为单一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学生们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业水平来选择适合并能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式。而如果仅以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撰写论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的素养,但鉴于闭门造车、粘贴拼凑是以往学生撰写论文的通病,如此势必会让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融合。针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以至于学校在毕业设计评审过程不断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势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生既没有达到真正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的目的,也因闭门造车导致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我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调研中,有部分园长也反馈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优势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这远不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显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同类高职院校都面临的困惑。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教师应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理”到“实”,注重实践引领

课题组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同类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经验等,将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引领下进行毕业设计,摒弃“重理轻实”的传统导向。在学校课改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有利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教育见实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主题。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见实习中,学生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全实践理念的引导下,针对我校学生专业水准不同层次的现状,为满足学生多元优势的呈现,课题组设计了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活动设计。幼儿园教师核心的专业能力即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以活动设计为主,活动设计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与之后的从教能力对接。活动设计包括主题教学活动设计、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户外活动设计、家园联系活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设计以及节日活动设计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除了正规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教学活动实录,以及插入能体现其活动过程的照片,既使活动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又避免学生抄袭。2.论文。延续之前的传统,论文成为毕业设计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以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为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观察分析等,撰写毕业论文。3.能代表学生水平的作品。为提升学生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单篇字数达3000字以上的独撰专业论文,或者是为幼儿园提供有价值的且已被采纳的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对策建议。以上两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进行成绩认定,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总而言之,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可选择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活动设计;专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可选择发表作品或研究幼儿园问题的对策建议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在实施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为了解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在10级初专的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18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皆为有效问卷。在问卷的梳理中发现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学生论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毕业设计评审中,10级共有421人参与评审,203人选择撰写论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选择活动设计,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说42人第一次毕业设计评审不及格,其中36人是论文不合格,占87%。可见,学生撰写论文的达标率偏低,不及格率高。针对此,课题组在11级初专和12级高专毕业设计活动的组织中,强化了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择方向的引导和论文指导过程的量化。毕业设计方向引导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在学生选题时,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活动设计,不是因为活动设计简单,而是因为活动设计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为理论依托,结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见实习的实践体会,再加上最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设计和检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于教师指导过程的量化主要是规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过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导反馈,学生的选题、提纲、初稿、定稿每个程序须得到教师指导反馈认可,方能进行和提交。通过教师的层层把关,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第一次评审不能通过者,还可参加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甚至四次评审,直至学生的毕业论文达到学校的评审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选择活动设计的形式单一

在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设计类型的调研中,68%的学生选择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其他类型活动只占32%。而实际的毕业设计评审中,学生主要是选择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没有学生选择。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和普遍,其他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少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不敢尝试。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在和幼儿园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沟通中,应强调学生实习内容的规定,让幼儿园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写,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也能使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活动设计的撰写经验。

(三)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格式较难

篇5

 

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其改革和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引领下,针对毕业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我校以校级课题的形式组织专门的教研团队进行研讨和论证。本文的从“理”到“实”,亦指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指引下进行毕业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必不可缺。

 

一、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以五年制初专为主,五年制初专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以单一撰写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教师指导费时费力,不见成效。摒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无疑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颇多不足。

 

(一)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撰写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唯一形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积淀为支撑,才能驾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校学生而言,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不一,能够胜任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毕竟不多。而问题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学习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现胡乱选题,东拼西凑,粘粘贴贴,拼凑毕业论文的现象。

 

从2014年开始推行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以来,10级初专和12级高专的毕业设计评审中不及格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因为论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学的论文评审意见中,有70%的同学是因为复制比例超标。可见,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挑战,并且因为单一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学生们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业水平来选择适合并能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式。而如果仅以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撰写论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的素养,但鉴于闭门造车、粘贴拼凑是以往学生撰写论文的通病,如此势必会让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融合。针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以至于学校在毕业设计评审过程不断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势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生既没有达到真正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的目的,也因闭门造车导致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在我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调研中,有部分园长也反馈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优势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这远不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显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同类高职院校都面临的困惑。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教师应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理”到“实”,注重实践引领

 

课题组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同类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经验等,将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引领下进行毕业设计,摒弃“重理轻实”的传统导向。在学校课改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有利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教育见实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主题。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见实习中,学生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全实践理念的引导下,针对我校学生专业水准不同层次的现状,为满足学生多元优势的呈现,课题组设计了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师核心的专业能力即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以活动设计为主,活动设计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与之后的从教能力对接。活动设计包括主题教学活动设计、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户外活动设计、家园联系活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设计以及节日活动设计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

 

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除了正规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教学活动实录,以及插入能体现其活动过程的照片,既使活动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又避免学生抄袭。

 

2.论文。

 

延续之前的传统,论文成为毕业设计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以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为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观察分析等,撰写毕业论文。

 

3.能代表学生水平的作品。

 

为提升学生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单篇字数达3000字以上的独撰专业论文,或者是为幼儿园提供有价值的且已被采纳的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对策建议。以上两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进行成绩认定,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可选择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活动设计;专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可选择发表作品或研究幼儿园问题的对策建议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在实施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为了解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在10级初专的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18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皆为有效问卷。在问卷的梳理中发现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学生论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毕业设计评审中,10级共有421人参与评审,203人选择撰写论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选择活动设计,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说42人第一次毕业设计评审不及格,其中36人是论文不合格,占87%。可见,学生撰写论文的达标率偏低,不及格率高。

 

针对此,课题组在11级初专和12级高专毕业设计活动的组织中,强化了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择方向的引导和论文指导过程的量化。毕业设计方向引导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在学生选题时,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活动设计,不是因为活动设计简单,而是因为活动设计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为理论依托,结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见实习的实践体会,再加上最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设计和检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于教师指导过程的量化主要是规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过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导反馈,学生的选题、提纲、初稿、定稿每个程序须得到教师指导反馈认可,方能进行和提交。通过教师的层层把关,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第一次评审不能通过者,还可参加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甚至四次评审,直至学生的毕业论文达到学校的评审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选择活动设计的形式单一

 

在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设计类型的调研中,68%的学生选择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其他类型活动只占32%。而实际的毕业设计评审中,学生主要是选择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没有学生选择。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和普遍,其他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少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不敢尝试。

 

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在和幼儿园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沟通中,应强调学生实习内容的规定,让幼儿园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写,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也能使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活动设计的撰写经验。

 

(三)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格式较难

 

在对活动设计难点的调研中,56%的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内容的格式要求较难,14%的学生认为电子文档名称设置较难,17%的学生认为字数要求(至少3000字)难以达到,字体格式难的占9%。对此课题组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学生觉得格式难的原因主要是word文档操作不熟练。字数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就是教案的编写,而且多数学生在实习中跟着幼儿园指导老师学写的是简案,自然不能达到学校的规定撰写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认为应打通课程的链接通道,让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融合来解决以上问题。比如五大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可通过微格教室的实训及教育见实习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幼儿园的实习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其要求和规范应与毕业设计的要求一致,要求学生写详案。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应强化学生对word文档的使用,这样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的格式要求自然不会感觉陌生。

 

总言之,现有的毕业设计方案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它的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呈现,既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幼教人才。

篇6

论文关键词:城市幼教资源随想

 

经济的发展让任何领域都有了不少进步与改善,其中也包括学前教育领域。十几年前的学前教育并不受重视,教育机构也较涣散,私立幼儿园占学前教育大半壁江山,然而当时的私立幼儿园多以盈利为目的,只管小孩吃喝拉撒睡,不受伤可以让父母放心即可。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被重视。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教育管理论文,近年来在许多刊物上都看到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多数文章都是致力于如何改善农村幼教资源不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城市与农村相比较,城市的幼教资源相对丰富,但总体利用率却较低,如何将这些优势资源加以更合理利用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城市,不管是在幼儿师资的软实力还是游戏材料等硬实力总体都优于农村。但是由于工资待遇、福利条件、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城市的幼教师资分布极不均衡,多数优秀的幼儿教师都集中在少量的公办园,而私立幼儿园的整体师资水平较低。

在不同幼教机构间由于竞争也导致园与园之间的闭锁,在同园内也存在师资的不合理利用和不均衡。有较长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保育和幼儿园行政教育方面,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没有很好的帮助新的幼儿教师的成长。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保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员已从事幼教事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论经验还是资历都远远优于新教师,因此形成了倚老卖老的心态,保育员没有及时将该班幼儿实际情况告诉新教师教育管理论文,导致新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太会“对症下药”。

在幼儿园中放眼望去,你不可否认的是,几乎都是女教师没有男老师。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幼儿园体育活动缺乏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虽然女老师比男老师更细心,更耐心,但在城市里的孩子本身运动场地缺乏,社区运动资源不全,加之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们当做宝贝,放在嘴里怕融了,捧在手心怕化了,舍不得让他们做任何的锻炼如:爬山,游泳等,幼儿正规体育锻炼就更少了教育管理论文,幼儿园中男孩也更加缺乏阳刚之气。这样我们就更需要幼儿园男老师这支队伍,现在当务之急的是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正确的观念,让有意从事幼教事业的男老师大胆光彩的走进来,齐心为幼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幼儿教育中,不仅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游戏材料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现状。

由于幼儿园的经济实力不同,各园的硬件教学材料与游戏材料也存在差异。有些园所有大型玩具和共享材料区,宽广的游戏场地,但有些园所却由于地价等限制,无法扩大规模让幼儿有更大的游戏场地。有的幼儿园有很久没有用的或者旧的游戏材料。如在xx市机关幼儿园中,不仅有属于公有的活动玩具,也有属于各班的玩具,在班级间有些材料却没有合理利用。

既然城市幼教界存在着这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教育管理论文,如何去合理利用?

针对城市幼教师资力量丰富雄厚,各园有各园的特色,怎样才能将这些资源更合理的利用,以促进该地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呢?方法一,可以先由各园推选本园中优秀教师一名,将各园推选的优秀教师集中成三人一组,三名教师共同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活动,到其他的幼儿园公开讲学,将各讲学实例实况录播,做成碟子,每个幼儿园一张碟子,甚至可以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每年年末投票选出最优秀教案和教师。方法二,各园推荐一个优秀教案实况录播教育管理论文,在各碟中评选优秀教案公开讲学,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师与教师竞争,也有利于幼儿得到更公平和更优秀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总得来说就是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将最好的方法和经验公开给各地区借鉴。

在各园材料或教具的合理利用上,由教育部门用一辆车,在各园公讲时,发动该园小朋友将自己不爱的或者不常玩的玩具收集,拿到其他幼儿园让小朋友们自由挑选,让幼儿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得到意外的欣喜,他们会乐于参与,年末再发动各园捐赠一些幼儿自己的玩具,与之前活动剩下的玩具一起捐赠给其他贫困农村教育管理论文,这样也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虽然学前教育是近几年才逐渐被重视,但幼儿园却早已存在数百年。有着上百年教学经验的幼儿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发现,有许多宝贵经验需要我们继承。作为一名最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师,应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去证明理论,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提高自己,努力促进每一位幼儿良好的发展,以共同促进幼教事业整体的发展为己任。

篇7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人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阅读能力应从学前开始培养的观念,目前已逐渐为世界各国幼教界所认同。但是,通过早期阅读现状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及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还不够重视,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家长、教师不理解早期阅读的正确含义,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幼儿不识字就不能阅读;其次,幼儿园及家庭缺乏良好的有效指导。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深深的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分享阅读家庭读本运用的教育研究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家庭读本阅读,来发现家庭读本阅读对于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都能得到提高。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3.通过实施分享阅读课题,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力度,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3~5岁幼儿。2.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自然实验法、访谈法及观察法。3.研究时间: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

四、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0年8月收集整理。确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选拔实验老师、成立实验领导和实验小组。

2.实验阶段: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根据实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工作,对儿童阅读能力展开前期测评工作,开展家教讲座,写出调查报告,实现初步研究目标,围绕活动目标探索分享式阅读的途径和策略。小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中班主要研究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大班主要研究拓展阅读内容,促进幼儿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并在实践中探索、梳理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策路。不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向总课组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定期收集论文。

3.巩固、扩大成果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7月,实验检测、分析结果、撰写论文,进行理论总结,上报结果。

五、实验措施

1.问卷调查。2.阶段性测评:小结、总结。3.跟踪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研讨会议,同时采用各种激励措施。

四年来课题有序、平稳地开展了系列活动:召开了“亲子阅读”的沙龙活动、幼儿自制图书的活动,举行幼儿分享阅读大赛。

同时结合对分享阅读的实践及教学活动的思考,我撰写了经验论文和分享阅读的案例。分享阅读专家袁园老师来园对课题进行指导,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及合理的建议。对课题的实施、阅读环境的创设给予了肯定。同时我园与北京分享阅读的专家与老师进行了《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分享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的交流,对分享阅读课程进行了诊断,专家认为课题立足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挖掘和拓展适宜各个年龄段“分享阅读”的内容和读物,既丰富新教参的内容,又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形成幼儿园阅读特色。

2013年4月,幼儿园在全园召开了《主题背景下的分享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论证会。论证会上,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大家展示我的课题成果,我展示主题背景下分享阅读集体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拓展活动,并进行了《快乐阅读,分享快乐》案例介绍,家长就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以来的感受进行了分享,孩子们还进行了“唱诗诵诗”等有趣的活动。

篇8

寿州幼儿园自1995年9月建园以来,在洪绍兰园长的带领下,禀承着“师德树园、科研兴园、质量立园、创新强园”的办园理念,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快速有效的发展,一举成为六安市示范幼儿园。而今,幼儿园团队优秀、理念先进、科研成果突出、教育特色明显,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寿州幼儿园先后两次被荣获安徽省“优秀(示范)家长学校”、 安徽省巾帼文明岗、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六安市多次表彰的三八红旗集体、县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洪园长个人并没有绚丽的荣誉光环,有的只是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用自己的无声行动、真情付出、踏实的工作谱写了一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朴实而无悔的人生诗篇!用自己满腔热血撑起了幼教事业的一片蓝天,用真情呵护着天使的家园!

一、艰难创业、锐意进取

初建时的寿州幼儿园由于资金短缺,只建一层仅有4个班级的平房,年仅30岁的洪绍兰园长带着一群刚刚跨出幼儿师范校门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小姑娘,艰苦创业,采取种种措施创造办园条件。用年轻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描绘了最新最美的幼儿园发展蓝图,铸就了一所教育环境整洁优美、各项设施基本齐备的崭新的幼儿园。1995年9月首批招收了136名可爱的宝贝天使入园。当时省教育厅前基础教育处前来检查工作的周小琴同志激动地说:“新园就是不一样,很有吸引力”。

寿州幼儿园沐浴着初建时的曙光,站在幼儿园发展壮大的起跑线上,洪园长带着年轻的队伍奋力拼搏, 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生源剧增,1997年全园教职工集资扩建了二层教学楼,改造了一楼。这一举动,不仅充实了幼儿园基本的配套用房,增加了班级和多功能厅,而且使幼儿园的房屋结构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1997年被审批为县级示范幼儿园。为跻身市级示范园的行列,洪园长带领她的团队在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上下功夫,结合本园实际,加强内部管理,开展教育科研,在教育研究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幼儿在本园健康快乐地成长,受到专家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02年被寿州幼被审批为市级示范园。为塑造好示范园的品牌形象,洪园长带领教师站在幼教前沿,与时俱进。2005年是寿州幼儿园书写历史的一年,寿州幼儿园总结10年的办园成果,朝着“优质精品园”的发展方向迈进。如今,洪园长和全体教职工共同携手,经过18年的创业打拼,寿州幼儿园班级有建园时的3个班增加到今天的7个班,在园幼儿平均每学期360人左右。保教条件更加完善,家庭式的房屋装修更显温馨舒适,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在本园得到普遍运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十几年的砥砺前行锤炼了洪园长无私奉献的品格和执着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她在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以幼儿发展为本,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科研为抓手,以园本文化为依托,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教育特色日趋明显。

二、明确目标,加强管理

新办园犹如展翅的雏鹰,如何打造幼儿园坚实的翅膀,以自己的实力立于幼教之林,这是洪园长一直思考的的问题。多年来,洪园长在幼儿园的发展中,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教科研。“以教育质量为特色,创建优质品牌幼儿园”是她在幼儿园发展中的奋斗目标。为出色完成“全面育人”任务,她用心学习和研究,充分依据“治园之本在于敬业;治园之理在于循纲;治园之举在于集贤;治园之要在于创新”的管理原则,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规范办园行为,大力启用培养年轻教师,敢于学习与创新,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办园质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本文化。为了明确办园方向,在建园初期,正值《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洪园长带领她的团队依据规程精神,结合本园实际,寿州幼儿园明确了“培养幼儿、服务家长、成就教师”的办园宗旨,提出的办园目标是:“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扩大社会知名度。”同时又把办园目标具体化,分为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管理目标,即建章立制,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队伍培养,促进教师和幼儿园共同成长;二是教育目标,即本园的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寓教育OK于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发展目标,即以规范的管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保教质量和教科研水平,实现五年内成为县级示范园、十年内成为市级示范园、二十年内成为精品园的办园目标。明确的目标,为幼儿园和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幼儿园不断向前迈进。现在,寿州幼儿园已建成了园舍美、设施齐全、师资精良、理念先进、教科研成果突出、深受孩子喜爱、家长信赖、社会好评的充满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幼儿园。

三、科研兴园,提高质量

洪园长在工作中以“科研兴园”为先导,积极发挥教科研在课程实施中的先导作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和语言、数学课程教研小组。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寿州幼儿园每学期邀请教育专家来园指导教研活动,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开展案例分析,进行一课多研,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研究中,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和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洪园长积极发挥园本资源优势,利用师带徒、小组合作、集体备课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开展基本功竞赛、教师观摩课、优质课竞赛、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