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测绘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3-01-10 06:49: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测绘硕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测绘硕士论文

篇1

关键词:预警分析模型;支持向量机;诊断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6011-04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f Oilfield Model

WEI J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Karam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aramay 8336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oil producing region has entered the mid-late production mining, at this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io of oil to meet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must be early warning analysis for oilfield production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oilfield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the model us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ethod for early warning oil block in the proces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And for single-well pump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and thus can detect abnormalit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bnormal ev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in order to be alert and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n adv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oil production the high-y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Key words: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SVM; diagnosis

1 概述

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产量预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是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方案,实现优化开发和管理的重要依据[1]。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部分油田已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了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2]。但是,现有的产量预警系统是利用本地系统数据库中从油田公司的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进行预警,这样就使得产量监控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虽然已经达到了预警的效果,但在实时性上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油田油井、井区、作业区及采油厂的石油采收率,缩短发现生产状况异常状态的时滞性,及时诊断与发现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影响程度,本文提出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在油田异常事件的初期能够给出预警信号,提前分析处理潜在隐患,以此来提高油田的采收效率。

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预警目标的确定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于单井和区块的预警分析模型,不难看出其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预警算法模型从大量历史数据之中挖掘出预警相关知识,获取的预警知识存入专家知识库中以便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然后根据设计的预警策略就可以对实际井况采取是否生成预警信息的决定。基于预警知识挖掘的油田产量预警机制如图1所示[3]。

2.2 油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影响油井单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地质因素、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等[4]。地质因素主要包括井段长度、组合厚度、组合层数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距、注采比、储量动用程度、水驱控制程度等;外部因为主要包括天气因素、机械故障、线路停电等。油田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图2所示。

2)选择核参数

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γ与c的选择本文主要采用3-折交叉验证法[8],通过训练样本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得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通过测试样本集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测试,最终分类准确率为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将测试结果准确率高的参数组合作为最优值。

3)经过样本数据测试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块预警模型。

3.2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

油田预警分析模型对单井的预警主要是采用对抽油机的预测诊断技术,其主要思路是对井下泵功图进行识别和分类,但是这种方法常常只能在异常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示功图特征有较大改变的时候才能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此时产量已经大幅下降。本文希望在油井产量波动初期给出异常预警,所以仅仅依靠示功图的特征提取和判断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本文主要采取的预警思路是通过计算实际井和标准井的抽油机设备在当前井况下各子系统的效率,然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并结合示功图进行异常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抽油机效率产生较小波动时就可以发现,比单一利用示功图方法能达到更高的预警效果[9]。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计算

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包括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和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带传动效率计算模型、减速箱效率计算模型、四连杆效率计算模型、电机效率计算模型;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抽油杆效率计算模型、抽油泵效率计算模型[10]。

2)标准井井上功图计算

在获得标准井井下功图之后需要预测标准井井上功图,这时需要改变波动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已知抽油杆完整的数学模型如下[11]:

由表2可知:仿真计算所得抽油机各子系统效率与测试所得各子系统效率较吻合。标准井计算公式准确性较高,和实际标准井误差小,所以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区块预警和单井预警两个部分。有效的预警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变化,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为后期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优化方案给出了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志超,刘志斌,赵正文.油田产量监控预测预警系统[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8,60(4):30-31.

[2] 常彦荣,李允,彭炎,等.油田生产产量监控体系及预警系统[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3):34-37.

[3] Y. Hong , R. F. Adler.Towards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global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rainfall and earthqua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7(7):3713-3719.

[4] Wang Yubin,Gan Zhengting,Su Kehe,Wen Zhenyi.An adjustable contracted CI method[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9(6):649-655.

[5] GPoupinet G.Sauvage,J.P.Cauzac.Development of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remote volcanoes [J].Annals of Geophysics,1996(4)24-25.

[6] 黄琼英.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王惠文,孟洁.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建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4):500-504.

[8] 黄培之.具有预测功能的曲线矢量数据压缩方法[J].测绘学报,1995(4):316-320.

[9] 马立平,任宝生,赵明.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特种油气藏,2010(4):62-65.

篇2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质量控制、检查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数字线划图(DLG)是已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表达目标。我国全国范围内的不同比例尺的DLG数据比较庞大,其数据质量检查的技术复杂、工作量大。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质量,另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结合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一个既能提高数字化生产,又能保障数字地理信息准确性的DLG质量检查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二、DLG数据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DLG数据质量的特点,影响DLG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从矢量数据的特点、生产和使用出发,对数据误差产生来源进行了探讨。

2.2 对DLG质量检查的具体部分进行了阐述。质量检查部分包括:说明信息和地理实体数据。

三、DLG数据质量评价的验证

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包括基础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总面积约100KM2,采用数码相机(DMC)进行航空摄影。

本文通过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实例,验证研究的理论知识,提出方法,并对质量检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应进行设计相应的质量控制的技术指标,配备相应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人员,落实质量管理的措施。生产分院检查率要达到100%;院级检查对资料、作业方法、成果要进行全部检查。对于外业检查部分要达到30%以上;局级验收对资料、成果检查要进行全部检查验收,外业部分检查验收要达到10%以上。

质检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质检流程图

4.1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质量问题是数据应用的保证,为确保数据的质量,将对提交数据做严格检查。

4.2影响DLG质量的因素

作业数字化测绘最重要的产品之一,DLG不仅要正确表达要素位置信息以满足制图要求,还要建立合理的拓扑关系、方位关系、度量关系以便于进行空间分析、数据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从而满足从行各业的需求。

本实例DLG数据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现罗列如下:

1. 产品本身的复杂性。要处理要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兼顾出图的要求。

2. 数据源的质量。DLG的数学精度受到扫描矢量化所需的纸质地形图质量、扫描仪器质量、DRG制作质量的影响。DLG数据质量还与DWG格式的基线数据和图形数据质量有关。

3. 资料的质量。所利用的资料本身的质量以及这些资料能否正确使用决定着DLG的质量。

4. 作业方法。作业方法的完善是DLG成果质量的基础。

5. 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能力、技术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质检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对DLG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4.3数据检查内容

1、数据完整性检查

(1)数据层的完整性检查:分层数据的检查,即使图层没有数据也应以空层存在;

(2)数据层内部文件完整性检查:数据层内部文件包括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

(3)要素项完整性检查;

(4)数据范围检查;

(5)要素完整性检查:检查各数据层应有的要素是否有遗漏或多余。

2、逻辑一致性检查

(1)要素一致性检查;

(2)格式一致性检查;

(3)数据分层一致性检查;

(4)拓扑一致性检查;

(5)要素空间关系检查。

3、接边检查

主要检查是否接边、是否正确接边等,主要包括:

(1)图形接边检查;

(2)要素属性接边检查:检查相邻图幅接边要素的属性是否一致。

4、不同数据格式间的一致性检查

打印输出符号化DLG图件与调绘片内容对照检查。

4.4检查结果处理

对于被检查出来的错误,用户可以用编辑工具改正这个错误,也可以将错误输出待后续修改。对于其它检查出来错误,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要素丢失就应将要素添加到数据库中,要素多余就该删除。但数据在删除时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删除,如检查出重复的高程点,如高程值一样且重复就可删除;如查出重复的居民地,若属性和代码都一样的情况下也可删除等。这个功能可以提高数据检查和人员编辑的效率。在检查过程中要根据发现的错误及时修改数据属性模板和代码映射模板,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五、小结

本文结合宜兴市高铁新城和丁蜀城区1:1000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阐述了数据质量检查的方法。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较丰富的数据库,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可在规则库中增添新规则从而满足特定行业数据检测需求。

2.用户自定义属性模板数据设计研究。按照DLG数据国家标准和地区规范,研究和建立空间数据的属性数据检查标准规则模板,运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DLG数据属性质量检查。

3.质检方案可灵活定制。

4检查过程中提供人机交互检查功能。通过自动检测功能,可大大降低数据检查人员和数据监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库建库建设的效率。

5.自动化修正功能。

DLG数据检查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完成多源数据叠加检查;在对地物比较复杂的繁华地段进行拓扑检查时,检查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研究的方法在进行CAD数据检查时只能对单个图幅检查,不能满足作业批处理的要求。

矢量数字地形图(DLG)数据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在生产、检查、验收、入库等环节的检验工作仍然普遍使用了传统测绘产品的检查方法和模式。因此出现了检验工作多、易出错、结果不规范、不全面、可视化程度低等许多弊端。从长期的生产和质检经验来看,只有正确分析各产品的质量元素,结合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程序进行自动检查,才是控制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地完善DLG数据检查技术与方法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彦彦.基于规则的DLG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5月,第3页

篇3

关键词:高层住宅南方cass预售面积公摊面积

中图分类号: P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采光较好,日照时间长[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都购买高层住宅楼。但高层住宅一般都是施工修建的同时就开始销售,在售楼过程中,绝大多数待售房屋的面积都是暂测面积(预售面积),公摊面积也是暂测数据[2]。最终公摊面积为多少,还需在房屋竣工验收后,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根据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审批文件,按照技术要求和国家规定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用建筑面积等数据,最终得出测绘报告。

由于房价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单价较高,所以房屋的面积直接影响着房产公司及居民住户个人的利益,因此作为我们测绘单位,本着为双方负责,公平的原则,对房屋面积的测算一定要正确处理[3]。

为了确保预售面积与实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内,房屋预售面积的测量以施工图纸为准进行测量。

2、量算方法

2.1 收集资料

收集高层住宅面积预售测量的全部资料,包括:由房地产公司负责施工的工程部提供高层住宅施工图电子版文件(一般都是CAD文件)、施工蓝图,以及其他特殊的要求,如施工过程中已经修改和准备修改的部分(以书面的形式说明并加盖公司名章)。

2.2 操作流程

仔细查阅施工图(又称为蓝图),标注需要公摊的设施。公摊的设施在《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中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公摊的设施主要是墙体、楼梯、电梯、地下层中的管井房、配电室以及楼顶储水池、伸缩缝。另对施工中实际改动的地方,如阳台改为落地窗等影响面积变化的部分,必须由开发商出具加盖公章的相关证明,作为最终面积统计的依据。

对于有地下室的高层楼,一般分两大类进行测量,即地下室和标准层。

2.1.1 利用南方CASS软件对施工图的操作

(1)利用南方CASS软件打开由开发商提供的施工蓝图(由于大多数施工图都是多重块插入,所以对图块的分解可利用appload加载下列小程序进行分解)

将下面的代码复制在记事本内,另存为unlk.lsp文件,打开这张不能修改的图纸,在命令行键入appload选择加载程序文件unlk.lsp,命令行键入unlk,选择不能修改的图形

(defun c:unlk (/ en ent)(setq en (entsel "\n请选择图形:"))(if en(if (= (cdr (assoc 0 (setq ent (cdr (entget (setq en (car en)))))))"INSERT")(progn(setq ent (entmakex(list '(0 . "INSERT")(assoc 2 ent)(assoc 10 ent))))(command "_.explode"(entlast))(entdel ))))(princ "\nOK")(princ))

(2)利用南方CASS软件下的“工程应用”下的“计算指定范围面积”将图件中涉及到的套内面积、楼梯面积、管井房面积、楼间伸缩缝面积、墙面及保温层面积等分类统计,并对涉及边长进行标注,总之所涉及统计面积要将本楼层全覆盖。

由于各层的设计有所区别,所以要分层统计,特别是对一层和顶层所涉及到的规程中需要统计的面积一定要计算在内,如封闭的通道口、和门厅等。

2.1.2 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最终的统计

利用电子表格将各分类面积统计,并将公摊面积按比例分摊到套内面积,合计后形成最终的预售面积。

2.1.3 编写报告出具量算图纸

打印各层面积标注图以及不同的户型图,并编写报告,说明计算过程中所包含和特别处理的内容,以便开发商及住户能够明白面积的分摊情况。并加盖单位公章来更加权威地说明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结论

利用南方CASS软件统计房屋预售面积,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情况。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地域化表达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周运丰,王建玲. 房产测绘中的共用面积分摊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29),33-35.

篇4

【关键词】研究型实践 工程任务 组合式教学 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6-0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1],促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我国一些工科专业招收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两类硕士研究生,此外由于专业间交叉研究等需求,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同一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形成同一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不同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的现状,通过控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培养环节[2],[3],来完成并检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在硕士研究生课堂课程教学上却大都采取统一授课、同等评价等本科教学方式,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结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卫星大地测量基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探讨以“研究型”和“工程任务”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计算机微处理与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数值算法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一些工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理论与实践技术更新较快,加上课程改革与调整,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压缩,导致最终演变成课堂讲座。学生了解了专业新技术与新理论、开阔专业视野,却难以通过该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研发基础,或解决某类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讲授基本原理,注重专业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并顾及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区分学习任务,是研究生个性化教学培养的保证。

《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卫星定位理论与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近十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中有1/5与卫星定位理论和技术相关。GNS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已成为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研究领域。目前,卫星定位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化时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系统已经或正将实现全功能[4];网络RTK(VRS)、PPP、PPK、快速静态、多系统联合网平差等GNSS新技术不仅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且已在一些测绘项目中应用,原有GPS静态、单基站RTK等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胜任GNSS工程任务;同时,在讲座式授课方式下工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锻炼计算机编程能力,开展GNSS理论算法或拓展应用研究,降低其创新能力。故有必要建立最新的、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应用高素质人才的课程教学内容。此外,依据宁津生院士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论述,各高校应扬长避短,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应用上也可考虑向本校优势学科倾斜。

二、设计双向、组合式教学内容

工学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则强调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5]。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一门专业学位课程除强调理论学习外,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启发与培养,及最新工程实践技术传授更具重要作用。

1.公共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与课程相关的当前理论与技术最新进展状况,是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或了解的专业背景知识。《卫星大地测量基础》硕士学位课程为2个学分共32个学时,此部分设置4~5次课,以讲座方式介绍课程理论基础与前沿内容,如图1公共教学内容所示。无论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还是有无本专业知识背景,此部分教学内容皆可起到入门或回顾,并激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思考。

2.研究型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传授的理论与技术其自身也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算法研究与技术创新,一般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与控制。工程中仪器设备改造与控制、观测信号捕获、测量数据采集、计算模型优化等都可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向。

伪距单点定位既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知识点,也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已广泛进行应用创新的基础,如旅行导航、物流行车优化、精细农业、安全防盗等等。对于工学硕士、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利用Matlab、VC#、VB或Fortune等编程语言,参考GPS中间交换数据文件RINEX协议进行观测数据的提取、解析、解译与存储,依次建立卫星轨道方程、伪距观测方程等数值计算模型,从而逐步实现伪距单点定位,如图1所示。以课外动手编程为主,课内辅导答疑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既分散集中考核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

3.工程任务型教学内容

提高硕士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家扩大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动因。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工程硕士将逐步取代工学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购置国内外一流专业设备与数据处理软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设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能力,符合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GPS网约束(联合)平差、网络RTK定位等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美国Trimble公司开发并发行的Trimble TGO/TBC、Trimble Data Transfer、Trimble Configuration Tools、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等专业软件,掌握GPS数据下载、RINEX数据格式转换、Trimble 5800/R8接收机设置、GPS基线处理、GPS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网络RTK测量与道路放样等,培养能利用GPS专业设备与软件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网络RTK动态定位等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部分教学内容以课外自学软件为主,课内辅导答疑、现场演示等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http://,2005

[2]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3]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UK. http://qaa.ac.uk/, 2008

篇5

关键词:GIS技术;工作流技术;地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地籍管理与GIS技术

地籍管理可以说是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地籍管理的水平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地籍管理的所有数据和其他的数据一样和空间时间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会伴随着这些数据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这里提到了一种新的技术GIS技术,GIS技术分为动态的以及静态的,这种技术的巨大优越性对于地籍管理的帮助可以说是无法替代的。

二、相关技术的概括总结

1、GIS技术

GIS技术是以庞大的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作为基本基础的,主要使用的是地理模型的分析,然后通过这些提供比较多的空间以及动态的相关地理信息,同时还为相关的地理研究以及相关决策进行服务的一套大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主要的是作为对于地理空间等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以及分析等的系统工具,在现代的许多行业中都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目前来说这种技术非常受人们的青睐,传统的GIS技术主要是静态的或者是准静态的,静态的系统模式只是考虑被描述的相关对象的一些空间的主要特性,在存储的时候忽视了这些数据本身存在的时间的特性,所以当这些数据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由于新旧数据是不会自动更新和存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数据的流失,所以这种方式的技术在使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而我们文章讲到的这种时态GIS技术目前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能够有效的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同时排出了前者的缺陷,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管理以及分析,能够对新旧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以及存储分析。

2、工作流技术

首先工作流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两个或者是以上的人进行的连续的完成某一个业务工作量的工作流转。工作流技术起初是用于办公自动化的研究工作中,

2、工作流,简单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连续地以串行或并行的

方式去完成某一业务,也就是业务在多个或者单位之间的流转。1993年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成立了一个工作流管理联盟,这个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的进入到一个相对比成熟的发展阶段,工作流技术就是一个能够比较完整的或者说是能够进行自动执行功能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根据一些系列过程中弧线的信息以及任务等进行不同群体之间的传递以及相应的执行。

三、时态GI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这和普通的数据库大致是一样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三个阶段,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物理设计,主要的设计步骤如下:现实世界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

1、概念设计

对于概念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具体的就是实体类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实体具体的就是指空间以及相关属性实体,对于地籍管理的结合设计常见的空间方面的实体就是有点、线以及面的实体控制,同时每一种不同的实体也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实体类型也有相关联的地方,主要的联系体现在空间属性上的联系、空间上的关系、从属关系、属性以及北京之间的联系。

2、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的设计主要的讲到空间地籍数据的分析,这类数据主要的非为两种,一种是和这种数据属性有着密关系的相关数据,比如说宗地数据,另一种是非宗地的相关的空间数据,同时由于这类数据有时候还可以作为背景所以就会有少量的属性方面的数据,主要的就是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查询工作。

3、物理模型设计

对于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的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使用过程。

四、地籍管理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的是体现在执行过程、方式、执行者以及过程的监督,执行的过程蛀牙的就是从结构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构成定义,执行方法上主要的是强调之心的规则,执行者主要的人以及电脑,最后进行相应的监督,同时系统还可以进行修改重做等。主要过程中能够对相应的关系形成网络,一个相关图形的流程进行定义或者是形成整个的流程图,主要的实现方法就是首先基于相关地理信息文件的工作流系统,之后是消息的系统工作流以及基于WEB的工作流,通过这三种技术系统的相互配合是吸纳消息的传递、安全的管理、数据库一会相关文档的管理等的多功能一体化的整体的开发管理过程。

五、具体的应用步骤

1、图形数据的输入.

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数据的生产者等和系统能够进行相关存储的数据之间的相互转化,GIS技术能够根据得到的图形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形成具体的图纸,然后利用具体的软件尽心相应的分析处理存储等操作。

2、属性数据的输入

这里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对于主要的相关数据的输入储存,主要的使用批量输入,另一个是在日常的地籍管理过程中对于漏洞的出现进行补充输入,通过比较专业的健全的方法进行录入管理。

3、数据的查询以及分析

完成上面两个环节之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查询的方法主要的也就是上面两个方法,图形以及属性数据的查询。对于相应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的是缓冲区的分析。条件分析以及统计分析。

4、数据的导出

上面讲到的是数据的输入过程,如果需要查询相关数据的同时还要相关数据的文案,这就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导出操作,这里的输出主要的就是完成某种审批和查询工作,可以进行打印报表等的形式进行索引导出。

六、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填补了传统方法的多种不足,对于这种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保证地籍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及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运用,所以在以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必须大力的推广这种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赵亚灯.基于ARCGIS的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

[2]张炜.基于时态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8).

[3]罗学年,潘正风.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时态问题研究明[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1):11-21.

[4]王华敏,陈继祥,于雷易.基于基态修正模型的地籍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测绘信息工程2008,28(3):9.11

[5]帅开德,帅凯,李苏等.多维时态GIS地籍数据库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3):52.56.

篇6

一、我院3年来人力资源开况(一)从人员结构状况进行分析:3年来,我院人员结构通过调整有了较大的改善。如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由2000年105人,占全院职工(212人)比例49.5%,提高到2002年的124人,占全院职工(216人)比例57.4%(见表一);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2000年的115人,占全院职工(212人)比例54.2%,提高到2002年133人,占全院职工(216人)比例61.6%(见表二);45岁以下职工由2000年的145人,占全院职工(212人)比例68%,提高到2002年的166人,占全院职工(216人)比例77%(见表三)。3年实践的情况表明,全院职工无论在学历、职称方面,还是在年龄结构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3年来共减员35人,其中退休23人,减员主要原因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增员27人,主要是毕业分配来院的大学生、引进及调人人员(见表四)。3年来调出人员较少,职工对目前待遇相对满意。(二)3年来开发人力资源的十项措施

1.在全院范围内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制度。我院打破了以前论资排辈的条框限制,通过3年来项目负责制的实施和运行,先后有17人走上项目负责人岗位,其中一半以上由40岁以下的青年人担任。他们珍惜竞争和选择的机遇,自我加压锻炼,成为本院一批年富力强的项目负责人后备梯队。2.加快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我院采取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联合办学的形式,选送一批本科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后回院服务。我院共有巧位员工参加了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涉及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环境与环境化学工程、国土资源调查与数字国土工程、地学遥感信息与地理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方向。该班于2001年4月正式开学,目前已转人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3.建立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3年来,我院共接受大学本科毕业生18人,其中地质学6人、环境工程3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2人、地质矿产勘查1人、测绘工程2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人、勘察技术与工程l人、构造地质学1人。从外单位调人或引进物探、采矿等紧缺专业人才9人。其中,3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4人具有工程师职称,1人具有硕士学位。

4.采取多种形式,吸纳各方有识之士。除了允许和鼓励我院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兼职等形式挖掘工作潜力以外,同时采用返聘、借调、外聘及临时雇用等多种形式,积极吸纳高水平人士支持我院工作。2002年全年聘用在3个月以上的人员(包括返聘9人、外聘16人及临时聘用20人)共有45人,其中16人具备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7人具有工程师职称资格。

5.组建我院技术专家系统。我院大力揽括人才,外聘包括离退休教授、专家在内的各类高级人才,帮助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品牌和知名度。3年来,常年聘用的10位技术专家在关键岗位上指导,并通过定期召开年会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6.坚持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工作。我院加强以“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3年来,共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内部培训及外送等各类形式的技术培训班。7.实行人才倾斜政策,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人力度。对引进的外来高层次人才实行一次性奖励等优惠措施。据此政策,2001年对引进我院的2位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了2万元和6万元的奖励。8.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发放工资分离的制度,制定重点向骨干及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岗位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9.开展全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工作。从2002年起,面向全院,凡45周岁以下、具有工程师职称以上、担任项目负责及相当岗位的,并通过各种形式为我院作出一定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选拔要求:本人所负责的项目在近3年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被评为优秀的,并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名额控制在10名以内,每两年进行一次。

10.鼓励在职职工不断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取得关系我院生存和发展的各类执业资格证书(如矿业权评估师、岩土注册工程师等)的职工,实行奖励政策。2002年对取得矿业权评估师的一位职工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

二、开发人力资源使我院步入良性循环世界上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资源,只要有了人才,在我们走向市场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3年来,我院在不断增强人才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加强管理,使全院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先后制定了“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中长远发展规划”和“十五计划”,确定了“国家和省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两个支柱及商业性地质一个重要补充”的经营模式,提出了“一年小变、三年中变、五年大变,十年建成全国一流地调院”的战略目标,及时把地质工作的重点向环境地质工作转移,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方面加大投人力度,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3年来,通过全院职工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全院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变,业务技术水平整体上了新的台阶,职工经济收人大幅度增加,职工精神振奋,凝聚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调院步人了良性发展轨道。3年的实践使我们初步认识到,是开发人力资源使我院充满了活力,灿烂的人力资源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下列五个方面就是我院的一个掠影。

(一)生产经营形势喜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简称“三性”)地质工作成绩显著。3年来,我院承担“三性”地质调查项目共25项。其中:基础地质调查5项;环境地质调查研究5项;战略性矿产勘查7项;物探方法应用示范1项。经专家评审,所有项目的各阶段成果合格率100%,共获得设计优秀8项(占47%),野外验收优秀4项(占50%)、最终成果优秀3项(占50%)。农业地质步上一个新台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项目部人员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率的工作、以优秀的设计和优良的成果,获得同行的赞赏和肯定,在全国同类地质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初步树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地质工作品牌。商业性地质工作快速发展。院下属浙江国土工程勘察公司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开拓业务为重点,不断拓宽经营领域—由承接单一的工民建、交通和传统测绘项目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房产测绘、土地勘查、地质灾害勘查与施工等诸多领域延伸与扩展。经过3年的努力,公司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现已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营收人由1999年的496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1500万元,2002年人均收人达4万元。

(二)行政管理的技术支撑功能不断增强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承担全省矿产资源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地质灾害整治工作,以及参与矿产资源管理的有关专项调查研究,一支新的专业队伍正在健康成长。

(三)经济运行状况令人欢欣鼓舞3年来,浙江省地调院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总量迅速增加。1999年总资产1443万元(包括不良资产97万元)2002年末达2750万元。二是总收人不断提高。1999年总收人1494万元,2002年末达到3727.1万元。三是经济质量显著提高。全院国有资产迅速增值。1999年净资产590万元,2002年末达到827万元。

(四)精神文明建设喜获丰收连续3年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治安安全单位。

(五)典型事迹不断涌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浙江农业地质调查项目于2002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我院是项目的承担单位。该项目历时3年,总投资4300万元。在工作程序上,采取区域调查为先导,面、片、点结合;在学科结合上,融地学、农学为一体,涉及农业、水利、环保、海洋等领域,使地学延伸了服务领域;在组织措施上,聘请国内有关高级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选择高水平的实验室承担测试任务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处理成图工作,广纳各方面优秀专业人才参与。在成果应用上,直接为浙江农业的科学规划、农产品的结构调整服务,为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篇7

【关键词】 EGM2008,EIGEN-6C,GPS高程拟合

1. 引言

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精度的提高,利用GPS获得地面高程数据已在工程当中广泛应用,而GPS所获得的高程数据是基于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高,并不是我国工程领域所用的正常高,二者存在着差异—高程异常, 此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地面地形情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差异就大,平原地势平坦区域,差异就小。

基于最新的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结合地面重力数据,ICGEM已推出最新高阶重力场模型—EIGEN-6C(1420阶),相对于EGM2008的2190阶,体现的优势在于采用了重力梯度数据—重力位的二阶导数,能直接反映出重力位水准面的曲率与力线弯曲,从而更能反映出地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更能敏感地探测出地球重力场的短波信息。

本文旨在运用“移去-恢复”的方法,通过某一隧道控制测量数据,来分析EGM2008与EIGEN-6C两种不同的重力场模型在拟合高程异常方面的精度问题。

2. 原理与方法

2.1 重力场模型计算高程异常

高程异常是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体之间的差距,根据布隆斯公式可推出高程异常与扰动位之间的关系:

(1)1

,是似地球面上的正常重力。

式中,GM为地心引力常数;n为地球重力场模型展开的最高阶数,对于高阶Legndre函数计算要特别注意计算的稳定性。

2.2 移去-恢复方法

高程异常可以表示为:

(2)

式中:—高程异常的中长波部分,可以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m);

—高程异常的短波部分,是由地形起伏引起的,称为地形改正项(m);

—残差高程异常(m)。

移去-恢复法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高程转换之前,首先移去通过地球重力场模型获得的高程异常的中长波部分,然后对剩余的部分进行拟合或内插,最后把移去的高程异常部分恢复,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本文并没有考虑地形改正项。把高程异常分为两部分,即

(3)

式中:—用地球重力场模型求得的高程异常(m);

—实测高程异常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算出的高程异常的差值(m)。

由许多已知正常高()的GPS点,算出高程异常,就可以利用移去-恢复法对待求点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或内插,最后得到待求点的正常高。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移去:假设有n个GPS水准联测点(既有大地高又有正常高),就能够得到这n个点的高程异常值(1,2,…,n),用地球重力场模型算出这n个点的高程异常的近似值,算出高程异常差值。

(2) 拟合:把求出的n个高程异常差值作为已知数据,从而求出拟合模型的待定系数,再根据拟合函数的数学模型求出待求点的高程异常差值。

(3) 恢复:由地球重力场模型求出待求点上的高程异常的近似值,再和拟合内插求出的高程异常差值相加,得到待求点的最终高程异常值,由公式得到待求点的正常高。

3.计算分析

本文以某铁路隧道洞外控制网为例,由洞口控制网和洞口子网间的联系网组成,同时考虑GPS观测对控制点的具体要求。一共布设了15个GPS控制点,并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对各点进行了联测,

由于重力场模型的发展,为了分析与评价这两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单独采用纯几何法(二次曲面法)来进行高程异常拟合,称为方法1;加入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拟合-恢复”法,称为方法2;加入EIGEN-6C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拟合-恢复”法,称为方法3。并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并分别计算各方法的内外符合精度:

(4)

内(外)符合精度—V等于已知点(检核点)高程异常值与通过模型计算出的高程异常的差值,n代表已知点(检核点)个数。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直接采用纯几何法拟合出的结果比较差;而加入了重力场模型改正,精度有了大大地提高,从两个重力场模型拟合的效果来看,内符合精度相差不大,而外符合精度,EGM2008明显优于EIGEN-6C,说明EGM2008模型比较稳定,拟合的高程异常精度高于EIGEN-6C。

4.结束语

本文采用拟合高程异常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模型的精度,同时与纯几何法比较,体现出加入重力场模型的优势,通过实例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利用重力场模型来拟合高程异常,以此计算正常高,精度有了大大提高,从精度来看,可以达到常规四等水准的要求,同时为局部或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提供了一个比较高精度的参考模型。

2)从两种模型拟合的精度来看,EGM 2008要优于EIGEN-6C,EIGEN-6C模型是采用GOCE卫星的重力梯度数据计算出来的,而重力梯度数据主要包含的是重力场短波数据,而高程异常数据主要取决与重力场中长波数据,并且其展开的阶数相对低于EGM2008模型,所以精度略低于EGM2008模型。

3) 由于缺少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本文并没有考虑地形改正,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重点考虑地形改正对重力异常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成,张兴福.EGM2008重力场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分析[J].铁道勘察,2009(1)

[2] 龙小林.基于EIGEN-CG03C 地球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转换算法研究[J].测绘,2008(31):5

[3] 廖超明.浅谈一种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精度评价方法[J].测绘科学,2005(36):3

[4] 杨洪国.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M].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篇8

关键词:纸质海图 数字海图 信息要素 置信水平

Discussion on Methods for ENC Editing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NC editing. The idea of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ENC is brought forward, accounting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customer.

Key words: paper chart; ENC; information factor; believable level

我国是举世瞩目的海洋大国,为了保障经济迅猛发展,在我国很多港口建造了超大型船舶码头,以满足超大型船舶航运需求。作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海道测量单位,如何利用好现代的测绘设备、测绘技术,生产出既满足航运需要又满足航运管理和港口建设需要的测绘产品,是海道测量界长期研究、探讨的课题。数字海图是由各国官方航道测量部门按照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制定的S57标准制作的矢量式数字海图,也是唯一可以合法的用于数字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数字海图[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海图因其具有传统纸海图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行导航、船舶引航、海事管理、船舶交通管理和水上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成为海上安全与高效率海上营运的基本要素。数字海图是纸质海图的现代表现形式,而海图是地形图的一种,海图与地形图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海底要素不具有可见性,后者具有可见性,那么怎样把不可见的海底地形要素全部展现在使用者面前,是仪器制造商、测绘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

现代纸质海图编辑主要包含的内容为:(1)图幅设计:主要包括图幅名称或图幅编号、、坐标系统、投影系统选择等;(2)资料搜集:资料搜集分为两部分,一是新测资料搜集;二是旧有成果搜集,根据现实地形要素确定是否使用;(3)地形要素编辑:对沿海地形要素和图幅内主要地形要素的编辑;(4)助航要素编辑:对灯浮、灯桩、灯塔等助航要素的编辑;(5)水深编辑:对水深资料进行适当取舍;(6)特殊碍航物要素编辑:对沉船、礁石、工程和航运遗留或散落的沉积物、战争抛设的炸弹等;(7)潮汐:对潮汐要素的计算和编辑,包括验潮站、潮汐表、潮汐性质等;(8)海底底质;(9)范围线编辑:包括对航道线、锚地范围线、禁航区、养殖区、施工区等的编辑;(10)磁差计算编辑;(11)图幅整饰。

1.2数字海图产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测绘设备不断更新,推动了海道测绘产品创新步伐。IHO早在1977年就认识到需要制定数字海图标准, 并开始标准的制定工作[2]。1983年IHO成立了数字数据交换委员会,专门负责标准的制定工作。在1985年5月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51次会提出数字海图安置讨论的议案,1996年11月IHO了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 3.0版),1996年12月,IHO又了《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 4.0版)。IHO4.0版S-52与3.0版S-57标准的颁布,海图概念、目的映射、可视化、技术工序等出现了巨大的变化[3]。从此后ENC和ECDIS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科研院所、海道测量单位对自己的测绘产品进行数字海图制作创新,创新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不同用户的使用者,快捷、便利的查询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保障船舶航行运营、港口规划运营、港口建设运营、航运管理的安全和高效低耗。要实现上述目的,在1999年数字海图孕育而生,目前诸多单位编绘的数字海图,数据量较纸质海图有些扩展,但是仍可认为是纸质海图的简单数字化。

1.3数字海图特点

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海图通常被称为电子航海图[4],即ENC(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ENC),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字海图。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海图制作和读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纸海图相比,纸海图产品是以海图符号支撑,海图上的信息需要借助于《海图图式》来反映传达给使用者,数字海图产品则是以数据和数据库支撑,海图上的信息以属性编码的形式反映,使用者需要借助于《海图数据字典》来获取信息[5]。因此数字海图应具有如下特点:(1)数字海图涵盖信息量大。(2)图幅范围从过去纸质海图的固定性转变为灵活性。(3)部分区域的比例尺具有可变性(既可以缩小又可以放大)。(4)由过去纸质海图涵盖内容的单一性改变为数字海图复合型。(5)用户具有宽阔的可选性。(6)水深由不变到可变。(7)使用简单快捷。

1.4.1执行规范和标准

如前所述,数字海图具有的7大特点,那么在进行数字海图(数字海图)编辑时,在遵照《海道测量规范》、《航海图编绘规范》、《海图图示》、《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 3.0版)、《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 5.0版)标准的前提下,制作单位必需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制作数字海图为己任,否则制作的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就成了纸质海图的简单的电子化。制作数字海图应遵循的原则是:制作的数字海图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进行测绘产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数字海图涵盖大量海道测量测绘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编辑海图的可信度,具体编辑内容及表现方法为:(1)测绘仪器:包括定位仪器、沿岸地形测量仪器、单波束、多波束、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侧扫声纳、流速仪、海底地质取样器、验潮仪等的分辨率和精度指标;(2)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式(检查测量、扫海测量)、发现的碍航物确认核实手段等;(3)潮汐性质:验潮站位置、潮汐性质、实施验潮数据提取方法、流速、流向;(4)助航物:航标、高大建筑物、高山、指向标站、AIS等;(5)重要的地形要素:包括码头、防波堤、港航管理部门、货场、铁路线路、高速公路、公路;(6)碍航物:包括礁石、沉船、钻井平台、石油管线、海底电缆、跨海大桥、跨通道的高压线等;(7)海区有关界线:包括港池、航道、锚地、通道、港界线、养殖范围线、抛泥区范围线;(8)船舶导航:根据船舶吃水自动生成设计航线,实时显示偏航方向、偏移距离、船速及到目的地的时间;(9)规划施工:包括范围划定、范围面积计算、平均水深计算、疏浚土方量计算、选定等深线的自动生成;(10)海底底质;(11)管理范围划定;(12)投影及坐标系统转换;(13)测绘时间;(14)高程基准;(15)测绘单位;(16)置信水平;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增强和航运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重要的航行区域一般都进行覆盖测量,为了准确地反映海底地貌,纸质海图在编绘中尽量放大比例尺,但是准确的表示局部就不可能表示全部,怎样才能做到又具体又全部呢?数字海图可以做到既详细的表示局部区域的海底地貌,又能够宏观的表示图幅内海底地貌变化趋势。根据实际水深测量、地形岸线测量、潮汐观测、底质探测、扫海测量、特殊碍航物测量、助航标志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重力测量、磁力测量、测区流速和流向测量的成果进行数字海图编绘,每幅数字海图分别采用中文和英文进行编绘。编绘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在保障基础数字海图,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分层进行拓展、对航行区域的不同测量方法产生的测量成果进行拓扑,根据用途对相关要素进行取舍,做到由过去纸质海图编绘单一性转化为复合性的数字海图。

数字海图实际上对于表示的最大区域内的每个分区域是数字海图系统,因此要求数字海图系统的制定标准、传输标准、显示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船舶航运、港航管理、规划施工、海洋渔业作业、海洋坏境保护等行业硬件和软件配置(导航软件、疏浚软件、航运监控软件;计算机、GPS、测深仪、电罗经、计程仪、倾废记录仪、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VESSEL TRAFFIC SERVICES))提供广阔的使用空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数字海图系统可实现分项选择和集成选择,根据信息显示窗口的大小选择自己需要要素,而那些相对次要的要素,随着比例尺变化自动增减[6]。实现无级比例尺数字海图,同时对潮汐、重要航行区域的发展变化、助航标志、测深精度置信水平、海底现势置信水平、测绘手段等重要要素进行语言陈述,数字海图编辑实现图示和语言陈述相结合,保障数字海图让用户使用放心、简单快捷。以下为各种查询结果的示意图:

2结语

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测绘技术、测绘设备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海道测绘产品的表现形式,为航运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数字海图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处于制作初期和制作高峰,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领会浅显,制作方式仍停留在纸制海图制作的基础上,造成数字海图(数字海图)与用户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数字海图编辑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大比例尺海道测绘数据为基础,利用技术手段用户可以自动生成选项中的任意比例尺的数字海图(数字海图),引导数字海图(数字海图)编辑向满足用户现代需求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 IHO S―57”Transfer standard for digital hydrographic data”. Edition 3.0.IHB Monaco, 1996.

[2] 王牧.数字海图系统中最优航线设计的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翟京生.现代海图学的变革.海洋测绘,2008,28(5):73-76.

[4] 彭认灿,郭立新,陈子澎.数字海图更新方法综述.航海技术,2005,(2):35-37.

[5] 谢宇飞,贾建军,房宏图.海图重大技术变革及其影响.“海鹰杯”有奖征文,20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