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2-05-04 08:29: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国电影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

篇1

一、电影《2012》

灾难电影《2012》主要讲述2012全球毁灭即将来临时,世界人民展开的求生历程。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花费了2亿多美元来完成电影的拍摄,影片讲述了杰克森带着孩子们去度假,但他们却猛然发现曾经的美好自然景象都在逐渐消失,并且成了禁区。他们还在这里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们人类即将面临灭亡,他还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在秘密制造飞船,而杰克森则认为查理是一个疯子,对他所说的内容都不在意。但在某一天,查理口中的灾难真的发生了,让人惊恐的火山、地震瞬间就把人类的家园变成了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几乎在全球的范围内上演各种灾难,于是杰克森带领一家开始了逃生的旅程。全球性的灾难愈演愈烈,杰克森不知道该往哪里逃生,在慌忙中他想起了查理曾经跟他说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他们一家就决定去寻找方舟所在地。在寻找的过程中,杰克森一家也经历了生死的抉择,但他们齐心协力终于克服了种种磨难来到了方舟所在地。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制作的方舟数量无法装载下众多的人群,在此时人类就陷入了去与留的考验中。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来自全球国家的人们都认为,所有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力,并拥有平等的生存机会,影片在最后部分也描述到人们已经登上了方舟,并躲避了这个毁灭性的灾难,并且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美国的价值观念中把个人主义作为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美国人民主要奉行的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对美国个人主义的探析来进一步剖析美国人的具体行为表现,这就说明我们只有首先对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一定的了解,才能充分理解影片中的人物行为,并进一步掌握影片中的主题内涵。其中个人自由是个人主义价值的中心思想,并调动人们的日常行为,在电影《2012》中的人物行为表现都集中印证了这一思想观点,他们会把这一思想价值观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中。

在电影《2012》的开头部分,影片人物弗兰克在与理查德的对话中就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弗兰克严厉说明如果理查德下次还要带人去他的工作处,就应该首先经由他的许可,从这一点中就可以体现出,个人主义十分注重对个人生活的尊重态度。弗兰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见谁,而并不是通过别人的安排和强加的意志来决定他应该见谁。与此同时,在影片中的另一处也体现了个人主体的价值观,莱恩博士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虽然没有人要求她一定要完成,但是她仍然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力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这其实就充分体现出个人自由的观念,也是个体对这一价值理念的保护。另外,在影片中当保罗把地震后将会发生三次震波的消息告诉了弗兰克后,他就立刻决定要让所有人都马上撤离这里,并在十分紧急的时刻保罗决定把自己留下来,这个决定也是出于他个人的意志,他认为他有权力来决定自己的生死,虽然没有人要求他,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价值观在生命的关键时刻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就在这样一个生死时刻,马丁斯没有把沙拉的手松开,个人主义在这个时刻也得到鲜明的体现,尽管马丁斯知道如果把手放开能得到氧气并保存生命,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即使沙拉反复地强调要马丁斯放开手,但她也清楚地知道马丁斯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所以她还是尊重了他的个人意志,因为他们受到了美国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个人自由的观念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丁斯宁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也不愿意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松开自己的手这一行为。影片中出现的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都鲜明地表现出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们的个人自由观念也应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他们也不会随意干涉别人的生活和决策权,更多的是他们都一直秉着个人主义的思想意识来展开生活和工作。

三、美国英雄主义价值观

英雄主义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表现出内心中的恐慌,也是自身对于危机的一种感知,因此,人们在潜意识中期望能出现英雄来拯救他们。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英雄主义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人生幸福和自由生活的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展现。在电影《2012》中的最后部分中,杰克森不顾自己的生死,义无反顾地潜入到深水中去找寻阻挡舱门关闭的物体,这里,当杰克森已经决定要潜入水中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关心自己的生死了,更多的是在他身上担负的责任意识,所以从他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到他的英雄主义的理想价值。最为可喜的是杰克森最终寻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好了飞船的问题,人类也获得生存的机遇,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杰克森完成了英雄主义的人物刻画。影片中还特别注意细节的刻画,当杰克森准备潜入水中的时候,影片还把他的儿子也设置到这一拯救人类的行动中,这一举措也似乎在表明美国英雄主义观念将会在下一代的美国人身上得到继续发扬。美国人心中认定的英雄形象是需要个人不断努力而取得人们认可的凡人,并表达出一种客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目标,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英雄本身就具有多面性的人物形象,而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体则是专门为幸福和自由而奋力拼搏的人物形象,其中也囊括了对人类、整个社会的反思。

在影片的另一处中,人们可能会对播音员查理有深刻的印象,他没有出众的外貌,而是看上去很邋遢,穿着也很奇怪,影片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其实就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充分展现出无畏无惧的英雄主义价值观,他可以说是另类的英雄形象,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民,查理是第一个预知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人,所以他把这个消息多次地告诉过杰克森,但却遭到杰克森的否定。当发生了灾难的时候,杰克森努力劝说查理逃走,但他始终都没有离开过,他独自一人背着电台设备登上了山冈,并利用最后一分钟来完成电台直播,就在翻滚的石头要把他埋藏的时候,他奋力大喊“是查理第一个告诉你们的”,直至这里,查理的英雄形象得到了完整的蜕变。

四、美国基督教文化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教一直就是美国人心中的信仰,美国社会中有80%的人都信奉基督教。无论是对美国整个社会来说,还是对美国人的思想而言,基督教都在其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并把基督教文化融入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电影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性首先表现在电影《2012》的电影名中,由于在玛雅的历法中,把2012年的最后一天作为人类历史的末端,所以“2012”就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与此同时,在影片中涉及的人物和事物的名称都与基督教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例如影片主人公的儿子就叫做“诺亚”,而飞船则被命名为“方舟”等,这些名称都会让人联想到《圣经》记载的故事,影片也正是借助《圣经》中的事物来定义,从而把电影的故事内容与基督教的故事相连接,并进一步地解读电影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篇2

[摘 要] 中国因飞速发展的经济与庞大的消费人群及消费能力,成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国外市场之一,美国政府秉承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信条,通过强烈推进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本国电影产业开拓国外市场保驾护航。自引入国外分账大片和加入WTO后,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中国电影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使中国电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了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多样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关键性的保护措施,这也使得中美双方就电影贸易产生诸多争议,而中国电影市场的变迁、发展和成熟也必然以中美之间的博弈为背景。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美国文化政策;电影市场

一、美国文化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基调

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衰退,1970~1990年间,七大工业国的制造业利润急剧下滑,一些重要指标也表明经济进入了严重衰退期,而这些国家的商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投资从传统工业转向服务业,最典型的是以美国的信息与通讯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表现出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了推进其文化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积极地将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哲学导入其政治与外交策略中。①

 

新自由主义倡导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和贸易流通,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美国国内对包含电影业在内的文化产业采取与钢铁、汽车等其他产业几乎相同的管理办法,认为文化产业并不具有特殊地位,也不需要特别的规制和保护。这同美国在后冷战时期位居全球霸主地位,并已经走过了文化安全的防御阶段有关。②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由此美国一直以新自由主义作为基本信条,在全球其他国家也极力推行自由主义,通过利用强大的国家实力和话语权,迫使其他国家对文化市场采取自由开放政策,以支撑好莱坞在全球市场的发展。美国政府及好莱坞坚决反对在国际贸易中他国通过贸易壁垒、政府补贴、配额制等形式对国外电影业进行限制。

 

进入21世纪,美国加强了其在全球文化市场自由化双边及区域贸易谈判中的主体角色和作用,与多国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FTAs),这些国家包括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韩国等。FTAs的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公平竞争,协约国政府必须制定公平的、非歧视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实现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同时美国政府在协议中强调劳工标准和政策环境等内容,提高了协定伙伴国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从而变相提高了美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研究表明,韩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其本国电影的投入产出及市场份额明显减少。③

 

二、电影自由贸易与市场管制的博弈

因中国尚未启动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一直以来美国电影开辟中国市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双边协议。依据协议,入世后第一年,允许外商在华设立合资录像公司,但外资持股份需在49%以下,三年后允许外资占股份50%以上的公司从事电影院的建设和经营,中国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20部,三年后,进口电影配额增加至50部。

 

因不同于其他一般普通商品,电影是极为特殊的媒介和文化产品,依附在其上的意识形态宣传属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国不像美国已度过了文化安全的防御阶段,可凭借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拥有的“不分地区的权力”在全球范围力推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中国一直支持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高举的“文化例外”旗帜,对电影产业实施保护措施,如限制外资电影院线的建设,限制进口影片配额,规定国产电影的放映时间,给予国外电影较低的分账比例等。如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规定:每年20部分账影片中,必须保证6部非美国影片,美国影片不能超过14部;2010年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影院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的三分之二;规定中影独家拥有进口影片的权利,且此权利“是国家赋予的、体现国家利益的,不会有松动的余地”,因此,中影可以通过决定进口片的档期,来避开或影响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2010年1月22日,2D版《阿凡达》在内地全面下线,而原定2D版下线日期为2月11日,虽然全国800块屏幕会继续播放3D和IMAX版,但在大多数影院都被下线,因为这些影院将假日档期留给了国产片《孔子》。

 

基于上述保护性措施,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获利并未达到先前的预期,而中美双方针对电影贸易的争端也一直未曾停歇。2007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与美国电影协会等机构就中国限制美国电影和音像娱乐产品的市场准入以及只允许国企引进外国影片并垄断下游院线放映等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指责中国违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等相关协定的条款。自此中美双方开始了长达4年的电影贸易争端,虽然中方援引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94)第20条(A)款所规定的“保护公共道德”之特殊原因进行上诉,但世界贸易组织(WTO)认为中方并未能提供事实证明中国的相关措施与保护公共道德有关,因此驳回了中方的上诉,并于2010年通过裁定报告,呼吁中国遵守入世协定及WTO的相关规则,对美国的指控内容做出调整。④

 

2012年2月,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消息称,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就原本每年引进20部电影分账大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IMAX和3D电影,票房分账也会从原来的13%提高到15%。除了发行放映,双方在制片上也有更紧密的合作,会有更多合资公司成立。虽然中国官方和民间对此协议有各种不同态度,但美国电影界却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中国对指控内容的调整以及中美双方就电影配额等问题达成和解的意向。

 

然而,无论是基于政治保护目标,还是产业保护目标,正如广电总局相关人士所表示的那样,中国目前不会取消国产电影的配额制,也会继续支持中影集团对影片进口和档期安排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该清晰地认识到全球市场化将是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中美双方针对电影贸易的争端将不会停止,中国本土电影业该面对的,是如何在这种常态化的博弈中发展和成熟。

三、近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变迁相关数据

十多年间,中国电影业所呈现的变化和获得的发展同国外影片的引进是分不开的,且尤以好莱坞电影为主导,特别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与产业化格局慢慢形成,营销与品牌化运作手段日渐成熟,电影人的视野更开阔,电影制作理念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票房总量和本土电影产量都有大幅的稳定增长。

篇3

关键词:动画电影文化特征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一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2]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8-07-31(5)

篇4

[论文摘要]当电影艺术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也以其独有的方式进行着自身电影话语的变革,由此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显示出跨文化性和融合性,以及其他种种话语特点。它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为今后的美国电影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

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不仅对电影的早期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使其能够成为我们现今所说的第七艺术。同时。当电影进入其高速发展时期。正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电影也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变革,由此也就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

新好莱坞运动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其为美国电影今后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也使得美国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不同于他国电影并富有自己特色的电影,当然这也是由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所造成的。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美国无论是在最初的经典好莱坞时期。还是到了新好莱坞时期,都是一个极会讲故事的国家,它懂得如何变换着不同的形态来讲故事,来吸引观众。可以说美国对于一部电影究竟应该采用何种话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就这一点来说,美国在其电影本身的变革运动中也是不同的。它对于影片的话语的把握随着新好莱坞运动的到来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就如作为新好莱坞运动开始标志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它首先带来的就是电影话语的变革,在这部影片中呈现除了与以往影片所不同的元素:(1)邦妮和克莱德的形象不再是之前经典好莱坞中的理想化的典型人物,而是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大胆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年轻一代,这种平民化的形象成为电影的主角是在之前的美国电影中所不常见的。同时他们也是电影银幕上首次出现的反英雄的英雄形象,对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而不像之前的美国电影都是顺从美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形态的。(2)在这部影片中融入了法国新浪潮的艺术观点和电影技巧。伴随时空的自由交叉切换和快慢镜头的运用,还采用了一些花饰框,产生了特吕弗式的画面与言语构成的双点效果和戈达尔式的喜剧性与强刺激的画面相交替的效果。虽然这部影片最初就是为这两位大导演而写的,但当阿瑟·佩恩拿起导演的指挥棒时,电影开始向着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向行进着。而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突破,对于无叙事结构的大胆追求也与之前经典好莱坞所要求遵循的戏剧四段式结构相违背。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片段被组接在一起,我们不难说从中多少看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子。但依然不变的是美国人一向骄傲的美国式的幽默,这也使得《邦妮和克莱德》没有成为大多数的法国新浪潮电影那样的枯燥乏味的影片,而是一个能使人从头笑到尾的影片。(3)这部电影突破了经典好莱坞的类型模式,即一部影片只有一个类型,并且是该类型电影元素的最大化的集合的传统,而是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在《邦妮和克莱德》中,从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强盗片,但细细考究之下。其实它还包含了惊险片、警匪片、传记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多种类型影片的元素。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由新好莱坞运动所带来的一些美国当代电影话语特色的一些端倪。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即跨文化性和融合性。

就跨文化性而言,在世界电影发生着巨大变革的同时,美国电影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一些是在欧洲艺术电影中就已经颇有名望的移民导演出现在美国的影坛上。如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和伊万·帕塞尔、波兰的罗曼·波兰斯基,以及英国的约翰·斯莱辛格、杰克·克莱顿和肯·罗素等。新好莱坞给这些导演的艺术生涯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但同时他们也为美国电影带来了世界的声音。当然也有不少成长于这一时期的美国本土导演,外界世界对他们的冲击使得他们成为欧洲电影的忠实拥护者,他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自己的电影里实现他们对于欧洲电影的理想。于是,向来高雅的欧洲文化和向来通俗的美国文化在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上产生了交融,使得美国电影的故事情节开始完全不同于经典好莱坞所塑造的那些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情节,而呈现出一种跨文化的趋势。的确,当美国的电影中有了来自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声音后,它是变得有些不同了。

而就融合性而言,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电影本身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虽然美国当代电影所起始的新好莱坞运动是对传统的经曲好莱坞的发难,但它并未抛弃传统经典好莱坞所建立的成果。相反在某些阶段还呈现出一种回归的趋势。就如斯皮尔伯格在其电影《大白鲨》中,就复兴了与好莱坞黄金时期密切相关的风格化技巧,他借用了希区柯克《迷魂记》里缩进/拉出的技巧。这个技巧在1980年代的电影中常常被用来表现围绕着一个固定不动的人物周围的怪异而压抑沉闷的背景。但是“无论对于那些在1970年代中期好莱坞复兴的一代,还是那些在1980年代电影制作扩张中崛起的一代来说,他们的参考坐标,通常都是伟大的好莱坞传统。许多电影工作者工作在稳定的类型片模式、神圣的经典影片和令人生畏的导演的浓烈的阴影之下。”由此,从许多方面来看,美国的当代电影从新好莱坞开始就是通过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电影传统来确立自己的地位的。所以,即使是美国的当代电影,我们依然从它身上辨析出一些传统主义的影子,只不过他往往被穿上了现代主义的外衣,与现代主义的各种元素相混合在一起,长久以往,融合就不可避免了。(2)对美国早期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各种类型的混合。新好莱坞的主导类型电影——西部片、强盗片、战争片、情节剧、爱情喜剧、音乐片和科幻片在经典技巧与现代主义技巧之间的张力中寻求着平衡和突破,从而实现了类型的融合。这种融合也可以说是在最初的单型化的影片中加入了许多其他类型影片的元素,从而使得影片本身以一种更为多样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如影片《莫扎特》作为一部传记片,但是却并未采用传统传记片的枯燥乏味的形式,而是以一种音乐片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影片在音符的跳动中自然流露。而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变革转型之后,到了80年代美国电影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类型样式的混合也同样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如果说之前混合的只是不同类型电影的外在形式的话,那现在所混合的就是不同类型影片的内在精神。即使传统的西部片已经消失,但它的许多主题。如法律的本性,新秩序的创立、个人自由同社会责任等,都或多或少已被转让给科幻片。就像《世界末日》一片已是临近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在它理所当然的科幻片的外在形态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爱情片的影子,励志片的内涵,当然还有之前所说的来自于传统西部片的种种母题。而90年代以来的卖座大片《黑客帝国》、《异形》系列等都是战争片与幻想片的融合,《哈利波特》则是将儿童的想象世界注入科幻的因子。总之,影片类型的演进过程。就是传统类型和不同表意系统的不断综合过程。并且,多种类型的混合l也使得其所带来的新变种层出不穷。就好像在恐怖片《凶宅》中,早期恐怖片中那令人作呕的血光之灾已不再充斥整个影片,取而代之的是人内心的一种恐怖,当任何一种影片进入到人的内心时,我们都能看到的影子,并且忠贞的爱情似乎是美国当地影片永远无法摆脱的东西,这使得任何一部当代美国电影都能理直气壮地称之为爱情片。

当然。美国当代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表现出以上所说的两大性方面的特点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的话语特点:

第一、美国当代电影从其影片主题思想意识上来说表现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变换。

在新好莱坞的最初,影片所选择塑造的人物多为一些反抗社会、反抗秩序的人或犯罪分子。就像《邦妮和克莱德》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善良、富于同情心,而且对社会所宣扬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但丧失了人性的国家机器的代表者却成了对他们的无情的追逐者和屠杀者。对于此时来说,社会就是用来破坏的。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社会美德又在主人公身上重新得到了回归,家庭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伦理道德重新受到重视,幸福和睦的家庭和天伦之乐重新又回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如在《苹果酒屋的法则》一片中什么是苹果酒屋的法则——张破旧不堪却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的几条看似荒唐而可笑的法则的纸,虽然它早已破旧得被风轻轻一吹就会自动飘落,虽然人们最终鼓起勇气把它撕了下来,但其实它已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纵然男女主人公可以发生出轨的行为,女主人公的未婚夫因伤从战场上回来。当家庭的道德观念重新冲击人时,我们所选择的往往会如同男女主人公所做的一样。那就是回到自己原来的秩序世界中去履行每一人应有的那份责任。这就是人的法则。当然如果这部影片出现在新好莱坞正成熟的时期时,将会表现出来的方向就会截然不同了。而在这过程中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无非是对人的道德观念的一种厉练,当然要对那些已经横行电影20多年的的思想意识而言,最终对于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对于家庭信仰的回归是多少得付出点时间和代价的。

第二、美国当代电影就之前的电影来看所表现出来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开始注重对社会的思考,对人内心的关注,而不如早期的影片那样只是一味地表现一些理想化的生活和人物。无论是《全金属外壳》还是《苹果酒屋的法则》,亦或是看似最为商业化的《世界末日》和《凶宅》。它们在讲故事的同时都没有忘了去关注故事中的人本身。当人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或事件中,人的心境是怎样的。这是当代美国电影所着力讨论的地方。而《全金属外壳》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越南战争的反思也使得对美国近期历史反思的影片一下子爆发出来,加上对好莱坞文化传统的再认识。所共同引起的一股社会反思浪潮使得原先较为理想化的美国生活变得平凡起来。其实。小人物的内心才更值得关注,因为它往往代表了最普遍的民众。

第三,美国当代电影开始懂得用新的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以适应电影本身主题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此时当代美国电影不要求观众对一切信以为真。影片中常出现人为加工的痕迹和一定的间离效果。导演们不但没有掩盖电影技巧,反而尽可能地用技巧去强化气氛。慢镜头、定格、跳接、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的交织,是这些影片中常见的手法。它们旨在加强视觉上的冲击力,使画面更具感情的力度。就好像我们在《全金属外壳》的开头所看到的那样,连续17个同景别、同长短的固定镜头拍摄的新兵们一个个被剃成光头的画面被毫无关联地跳接在一起。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一群正值花样的年轻人正在被剥夺他们的人性,正在被机器化地打造。正在丧失自我。而在《安妮·霍尔》中各种突破性手法的运用更是使得影片变得截然不同。在影片中。导演伍迪·艾伦充分运用了闹剧和幻想剧的表现方式,使两者相得益彰。主人公直接对着摄影机的长篇独自,回忆性的闪回,在分割的画面中对话,突然插如剧中人物所看到的画面,动作的二次曝光,与行为对立的字幕,摄影机边上突然冒出来的评论。两个反省的声音的对话,这等等等等全新的对传统主义具有颠覆性的手法的运用都在告诉我们美国当代电影所独有的形态,这些手法在对视觉造成冲击力的同时,也是对影片叙述话语发展的一大贡献。

第四、美国当代电影在其艺术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上呈现出平行发展的特点。“新好莱坞电影在前10年完成了主流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通俗化的过程后,便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景象:由美国式艺术电影和新主流商业电影构成的两极平行发展,形成巨大的张力。从而使得美国电影的发展机制由单元变为多元,结束了过去长期单轨制发展的局面。这种共存与合流的现象。乃是后现代文化在电影上的特殊反映。后现代文化把生产、技术与文化消费一体化。把上层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一体化,即所谓填平‘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文化鸿沟。”其实,就我看来,美国当代电影并没有真正把商业片和艺术片融合起来。所谓的艺术片除了其影片的表现的手法以外,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思想性。而美国当代电影只是开始懂得如何将一个深邃的思想,一个更适宜艺术影片的思想以一种通俗化的、商业化的姿态表现出来。它可以将导演眼中的艺术以一种大众化的、甚至于庸俗的姿态来表现,但只是前者隐藏在后者之下而使得其本身不是那么的一目了然。因此,与其说美国当代电影使得商业片和艺术片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倒不如说是美国当代电影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可以被大众所接受又不动声色地传递影片的思想性的道路。它明白怎样在大众文化的幌子下堂而皇之地传递精英文化。

然而,对于美国当代电影而言。除了上述几点话语特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化电影的出现。

篇5

[论文摘要]当电影艺术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也以其独有的方式进行着自身电影话语的变革,由此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显示出跨文化性和融合性,以及其他种种话语特点。它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为今后的美国电影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

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不仅对电影的早期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使其能够成为我们现今所说的第七艺术。同时。当电影进入其高速发展时期。正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电影也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变革,由此也就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

新好莱坞运动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其为美国电影今后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也使得美国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不同于他国电影并富有自己特色的电影,当然这也是由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所造成的。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美国无论是在最初的经典好莱坞时期。还是到了新好莱坞时期,都是一个极会讲故事的国家,它懂得如何变换着不同的形态来讲故事,来吸引观众。可以说美国对于一部电影究竟应该采用何种话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就这一点来说,美国在其电影本身的变革运动中也是不同的。它对于影片的话语的把握随着新好莱坞运动的到来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就如作为新好莱坞运动开始标志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它首先带来的就是电影话语的变革,在这部影片中呈现除了与以往影片所不同的元素:(1)邦妮和克莱德的形象不再是之前经典好莱坞中的理想化的典型人物,而是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大胆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年轻一代,这种平民化的形象成为电影的主角是在之前的美国电影中所不常见的。同时他们也是电影银幕上首次出现的反英雄的英雄形象,对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而不像之前的美国电影都是顺从美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形态的。(2)在这部影片中融入了法国新浪潮的艺术观点和电影技巧。伴随时空的自由交叉切换和快慢镜头的运用,还采用了一些花饰框,产生了特吕弗式的画面与言语构成的双点效果和戈达尔式的喜剧性与强刺激的画面相交替的效果。虽然这部影片最初就是为这两位大导演而写的,但当阿瑟·佩恩拿起导演的指挥棒时,电影开始向着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向行进着。而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突破,对于无叙事结构的大胆追求也与之前经典好莱坞所要求遵循的戏剧四段式结构相违背。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片段被组接在一起,我们不难说从中多少看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子。但依然不变的是美国人一向骄傲的美国式的幽默,这也使得《邦妮和克莱德》没有成为大多数的法国新浪潮电影那样的枯燥乏味的影片,而是一个能使人从头笑到尾的影片。(3)这部电影突破了经典好莱坞的类型模式,即一部影片只有一个类型,并且是该类型电影元素的最大化的集合的传统,而是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在《邦妮和克莱德》中,从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强盗片,但细细考究之下。其实它还包含了惊险片、警匪片、传记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多种类型影片的元素。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由新好莱坞运动所带来的一些美国当代电影话语特色的一些端倪。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即跨文化性和融合性。

就跨文化性而言,在世界电影发生着巨大变革的同时,美国电影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一些是在欧洲艺术电影中就已经颇有名望的移民导演出现在美国的影坛上。如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和伊万·帕塞尔、波兰的罗曼·波兰斯基,以及英国的约翰·斯莱辛格、杰克·克莱顿和肯·罗素等。新好莱坞给这些导演的艺术生涯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但同时他们也为美国电影带来了世界的声音。当然也有不少成长于这一时期的美国本土导演,外界世界对他们的冲击使得他们成为欧洲电影的忠实拥护者,他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自己的电影里实现他们对于欧洲电影的理想。于是,向来高雅的欧洲文化和向来通俗的美国文化在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上产生了交融,使得美国电影的故事情节开始完全不同于经典好莱坞所塑造的那些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情节,而呈现出一种跨文化的趋势。的确,当美国的电影中有了来自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声音后,它是变得有些不同了。

而就融合性而言,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电影本身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虽然美国当代电影所起始的新好莱坞运动是对传统的经曲好莱坞的发难,但它并未抛弃传统经典好莱坞所建立的成果。相反在某些阶段还呈现出一种回归的趋势。就如斯皮尔伯格在其电影《大白鲨》中,就复兴了与好莱坞黄金时期密切相关的风格化技巧,他借用了希区柯克《迷魂记》里缩进/拉出的技巧。这个技巧在1980年代的电影中常常被用来表现围绕着一个固定不动的人物周围的怪异而压抑沉闷的背景。但是“无论对于那些在1970年代中期好莱坞复兴的一代,还是那些在1980年代电影制作扩张中崛起的一代来说,他们的参考坐标,通常都是伟大的好莱坞传统。许多电影工作者工作在稳定的类型片模式、神圣的经典影片和令人生畏的导演的浓烈的阴影之下。”由此,从许多方面来看,美国的当代电影从新好莱坞开始就是通过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电影传统来确立自己的地位的。所以,即使是美国的当代电影,我们依然从它身上辨析出一些传统主义的影子,只不过他往往被穿上了现代主义的外衣,与现代主义的各种元素相混合在一起,长久以往,融合就不可避免了。(2)对美国早期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各种类型的混合。新好莱坞的主导类型电影——西部片、强盗片、战争片、情节剧、爱情喜剧、音乐片和科幻片在经典技巧与现代主义技巧之间的张力中寻求着平衡和突破,从而实现了类型的融合。这种融合也可以说是在最初的单型化的影片中加入了许多其他类型影片的元素,从而使得影片本身以一种更为多样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如影片《莫扎特》作为一部传记片,但是却并未采用传统传记片的枯燥乏味的形式,而是以一种音乐片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影片在音符的跳动中自然流露。而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变革转型之后,到了80年代美国电影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类型样式的混合也同样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如果说之前混合的只是不同类型电影的外在形式的话,那现在所混合的就是不同类型影片的内在精神。即使传统的西部片已经消失,但它的许多主题。如法律的本性,新秩序的创立、个人自由同社会责任等,都或多或少已被转让给科幻片。就像《世界末日》一片已是临近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在它理所当然的科幻片的外在形态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爱情片的影子,励志片的内涵,当然还有之前所说的来自于传统西部片的种种母题。而90年代以来的卖座大片《黑客帝国》、《异形》系列等都是战争片与幻想片的融合,《哈利波特》则是将儿童的想象世界注入科幻的因子。总之,影片类型的演进过程。就是传统类型和不同表意系统的不断综合过程。并且,多种类型的混合l也使得其所带来的新变种层出不穷。就好像在恐怖片《凶宅》中,早期恐怖片中那令人作呕的血光之灾已不再充斥整个影片,取而代之的是人内心的一种恐怖,当任何一种影片进入到人的内心时,我们都能看到的影子,并且忠贞的爱情似乎是美国当地影片永远无法摆脱的东西,这使得任何一部当代美国电影都能理直气壮地称之为爱情片。

当然。美国当代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表现出以上所说的两大性方面的特点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的话语特点:

第一、美国当代电影从其影片主题思想意识上来说表现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变换。

在新好莱坞的最初,影片所选择塑造的人物多为一些反抗社会、反抗秩序的人或犯罪分子。就像《邦妮和克莱德》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善良、富于同情心,而且对社会所宣扬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但丧失了人性的国家机器的代表者却成了对他们的无情的追逐者和屠杀者。对于此时来说,社会就是用来破坏的。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社会美德又在主人公身上重新得到了回归,家庭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伦理道德重新受到重视,幸福和睦的家庭和天伦之乐重新又回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如在《苹果酒屋的法则》一片中什么是苹果酒屋的法则——张破旧不堪却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的几条看似荒唐而可笑的法则的纸,虽然它早已破旧得被风轻轻一吹就会自动飘落,虽然人们最终鼓起勇气把它撕了下来,但其实它已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纵然男女主人公可以发生出轨的行为,女主人公的未婚夫因伤从战场上回来。当家庭的道德观念重新冲击人时,我们所选择的往往会如同男女主人公所做的一样。那就是回到自己原来的秩序世界中去履行每一人应有的那份责任。这就是人的法则。当然如果这部影片出现在新好莱坞正成熟的时期时,将会表现出来的方向就会截然不同了。而在这过程中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无非是对人的道德观念的一种厉练,当然要对那些已经横行电影20多年的反社会的思想意识而言,最终对于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对于家庭信仰的回归是多少得付出点时间和代价的。 转贴于

第二、美国当代电影就之前的电影来看所表现出来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开始注重对社会的思考,对人内心的关注,而不如早期的影片那样只是一味地表现一些理想化的生活和人物。无论是《全金属外壳》还是《苹果酒屋的法则》,亦或是看似最为商业化的《世界末日》和《凶宅》。它们在讲故事的同时都没有忘了去关注故事中的人本身。当人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或事件中,人的心境是怎样的。这是当代美国电影所着力讨论的地方。而《全金属外壳》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越南战争的反思也使得对美国近期历史反思的影片一下子爆发出来,加上对好莱坞文化传统的再认识。所共同引起的一股社会反思浪潮使得原先较为理想化的美国生活变得平凡起来。其实。小人物的内心才更值得关注,因为它往往代表了最普遍的民众。

第三,美国当代电影开始懂得用新的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以适应电影本身主题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此时当代美国电影不要求观众对一切信以为真。影片中常出现人为加工的痕迹和一定的间离效果。导演们不但没有掩盖电影技巧,反而尽可能地用技巧去强化气氛。慢镜头、定格、跳接、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的交织,是这些影片中常见的手法。它们旨在加强视觉上的冲击力,使画面更具感情的力度。就好像我们在《全金属外壳》的开头所看到的那样,连续17个同景别、同长短的固定镜头拍摄的新兵们一个个被剃成光头的画面被毫无关联地跳接在一起。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一群正值花样的年轻人正在被剥夺他们的人性,正在被机器化地打造。正在丧失自我。而在《安妮·霍尔》中各种突破性手法的运用更是使得影片变得截然不同。在影片中。导演伍迪·艾伦充分运用了闹剧和幻想剧的表现方式,使两者相得益彰。主人公直接对着摄影机的长篇独自,回忆性的闪回,在分割的画面中对话,突然插如剧中人物所看到的画面,动作的二次曝光,与行为对立的字幕,摄影机边上突然冒出来的评论。两个反省的声音的对话,这等等等等全新的对传统主义具有颠覆性的手法的运用都在告诉我们美国当代电影所独有的形态,这些手法在对视觉造成冲击力的同时,也是对影片叙述话语发展的一大贡献。

第四、美国当代电影在其艺术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上呈现出平行发展的特点。“新好莱坞电影在前10年完成了主流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通俗化的过程后,便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景象:由美国式艺术电影和新主流商业电影构成的两极平行发展,形成巨大的张力。从而使得美国电影的发展机制由单元变为多元,结束了过去长期单轨制发展的局面。这种共存与合流的现象。乃是后现代文化在电影上的特殊反映。后现代文化把生产、技术与文化消费一体化。把上层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一体化,即所谓填平‘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文化鸿沟。”其实,就我看来,美国当代电影并没有真正把商业片和艺术片融合起来。所谓的艺术片除了其影片的表现的手法以外,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思想性。而美国当代电影只是开始懂得如何将一个深邃的思想,一个更适宜艺术影片的思想以一种通俗化的、商业化的姿态表现出来。它可以将导演眼中的艺术以一种大众化的、甚至于庸俗的姿态来表现,但只是前 者隐藏在后者之下而使得其本身不是那么的一目了然。因此,与其说美国当代电影使得商业片和艺术片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倒不如说是美国当代电影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可以被大众所接受又不动声色地传递影片的思想性的道路。它明白怎样在大众文化的幌子下堂而皇之地传递精英文化。

然而,对于美国当代电影而言。除了上述几点话语特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化电影的出现。

篇6

[论文摘要]当电影艺术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也以其独有的方式进行着自身电影话语的变革,由此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显示出跨文化性和融合性,以及其他种种话语特点。它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为今后的美国电影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

美国作为一个参与电影最初的创始事业的国家之一,不仅对电影的早期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使其能够成为我们现今所说的第七艺术。同时。当电影进入其高速发展时期。正经历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运动等各种风起云涌的电影浪潮时,美国电影也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变革,由此也就带来了新好莱坞运动的开始。

新好莱坞运动作为美国当代电影的发端,其为美国电影今后的发展预示了许多方向,也使得美国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不同于他国电影并富有自己特色的电影,当然这也是由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所造成的。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美国无论是在最初的经典好莱坞时期。还是到了新好莱坞时期,都是一个极会讲故事的国家,它懂得如何变换着不同的形态来讲故事,来吸引观众。可以说美国对于一部电影究竟应该采用何种话语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就这一点来说,美国在其电影本身的变革运动中也是不同的。它对于影片的话语的把握随着新好莱坞运动的到来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就如作为新好莱坞运动开始标志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它首先带来的就是电影话语的变革,在这部影片中呈现除了与以往影片所不同的元素:(1)邦妮和克莱德的形象不再是之前经典好莱坞中的理想化的典型人物,而是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大胆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年轻一代,这种平民化的形象成为电影的主角是在之前的美国电影中所不常见的。同时他们也是电影银幕上首次出现的反英雄的英雄形象,对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而不像之前的美国电影都是顺从美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形态的。(2)在这部影片中融入了法国新浪潮的艺术观点和电影技巧。伴随时空的自由交叉切换和快慢镜头的运用,还采用了一些花饰框,产生了特吕弗式的画面与言语构成的双点效果和戈达尔式的喜剧性与强刺激的画面相交替的效果。虽然这部影片最初就是为这两位大导演而写的,但当阿瑟·佩恩拿起导演的指挥棒时,电影开始向着一种更加有趣的方向行进着。而影片在叙事结构上的突破,对于无叙事结构的大胆追求也与之前经典好莱坞所要求遵循的戏剧四段式结构相违背。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片段被组接在一起,我们不难说从中多少看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子。但依然不变的是美国人一向骄傲的美国式的幽默,这也使得《邦妮和克莱德》没有成为大多数的法国新浪潮电影那样的枯燥乏味的影片,而是一个能使人从头笑到尾的影片。(3)这部电影突破了经典好莱坞的类型模式,即一部影片只有一个类型,并且是该类型电影元素的最大化的集合的传统,而是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在《邦妮和克莱德》中,从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强盗片,但细细考究之下。其实它还包含了惊险片、警匪片、传记片、喜剧片、爱情片等多种类型影片的元素。体现了类型融合的倾向。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由新好莱坞运动所带来的一些美国当代电影话语特色的一些端倪。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即跨文化性和融合性。

就跨文化性而言,在世界电影发生着巨大变革的同时,美国电影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一些是在欧洲艺术电影中就已经颇有名望的移民导演出现在美国的影坛上。如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和伊万·帕塞尔、波兰的罗曼·波兰斯基,以及英国的约翰·斯莱辛格、杰克·克莱顿和肯·罗素等。新好莱坞给这些导演的艺术生涯注入了新的推动力,但同时他们也为美国电影带来了世界的声音。当然也有不少成长于这一时期的美国本土导演,外界世界对他们的冲击使得他们成为欧洲电影的忠实拥护者,他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自己的电影里实现他们对于欧洲电影的理想。于是,向来高雅的欧洲文化和向来通俗的美国文化在电影这一艺术样式上产生了交融,使得美国电影的故事情节开始完全不同于经典好莱坞所塑造的那些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情节,而呈现出一种跨文化的趋势。的确,当美国的电影中有了来自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声音后,它是变得有些不同了。

而就融合性而言,它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电影本身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虽然美国当代电影所起始的新好莱坞运动是对传统的经曲好莱坞的发难,但它并未抛弃传统经典好莱坞所建立的成果。相反在某些阶段还呈现出一种回归的趋势。就如斯皮尔伯格在其电影《大白鲨》中,就复兴了与好莱坞黄金时期密切相关的风格化技巧,他借用了希区柯克《迷魂记》里缩进/拉出的技巧。这个技巧在1980年代的电影中常常被用来表现围绕着一个固定不动的人物周围的怪异而压抑沉闷的背景。但是“无论对于那些在1970年代中期好莱坞复兴的一代,还是那些在1980年代电影制作扩张中崛起的一代来说,他们的参考坐标,通常都是伟大的好莱坞传统。许多电影工作者工作在稳定的类型片模式、神圣的经典影片和令人生畏的导演的浓烈的阴影之下。”由此,从许多方面来看,美国的当代电影从新好莱坞开始就是通过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电影传统来确立自己的地位的。所以,即使是美国的当代电影,我们依然从它身上辨析出一些传统主义的影子,只不过他往往被穿上了现代主义的外衣,与现代主义的各种元素相混合在一起,长久以往,融合就不可避免了。(2)对美国早期经典好莱坞所创立的各种类型的混合。新好莱坞的主导类型电影——西部片、强盗片、战争片、情节剧、爱情喜剧、音乐片和科幻片在经典技巧与现代主义技巧之间的张力中寻求着平衡和突破,从而实现了类型的融合。这种融合也可以说是在最初的单型化的影片中加入了许多其他类型影片的元素,从而使得影片本身以一种更为多样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如影片《莫扎特》作为一部传记片,但是却并未采用传统传记片的枯燥乏味的形式,而是以一种音乐片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影片在音符的跳动中自然流露。而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变革转型之后,到了80年代美国电影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类型样式的混合也同样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如果说之前混合的只是不同类型电影的外在形式的话,那现在所混合的就是不同类型影片的内在精神。即使传统的西部片已经消失,但它的许多主题。如法律的本性,新秩序的创立、个人自由同社会责任等,都或多或少已被转让给科幻片。就像《世界末日》一片已是临近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但在它理所当然的科幻片的外在形态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爱情片的影子,励志片的内涵,当然还有之前所说的来自于传统西部片的种种母题。而90年代以来的卖座大片《黑客帝国》、《异形》系列等都是战争片与幻想片的融合,《哈利波特》则是将儿童的想象世界注入科幻的因子。总之,影片类型的演进过程。就是传统类型和不同表意系统的不断综合过程。并且,多种类型的混合l也使得其所带来的新变种层出不穷。就好像在恐怖片《凶宅》中,早期恐怖片中那令人作呕的血光之灾已不再充斥整个影片,取而代之的是人内心的一种恐怖,当任何一种影片进入到人的内心时,我们都能看到的影子,并且忠贞的爱情似乎是美国当地影片永远无法摆脱的东西,这使得任何一部当代美国电影都能理直气壮地称之为爱情片。

当然。美国当代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表现出以上所说的两大性方面的特点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的话语特点:

第一、美国当代电影从其影片主题思想意识上来说表现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变换。

在新好莱坞的最初,影片所选择塑造的人物多为一些反抗社会、反抗秩序的人或犯罪分子。就像《邦妮和克莱德》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善良、富于同情心,而且对社会所宣扬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但丧失了人性的国家机器的代表者却成了对他们的无情的追逐者和屠杀者。对于此时来说,社会就是用来破坏的。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社会美德又在主人公身上重新得到了回归,家庭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伦理道德重新受到重视,幸福和睦的家庭和天伦之乐重新又回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如在《苹果酒屋的法则》一片中什么是苹果酒屋的法则——张破旧不堪却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的几条看似荒唐而可笑的法则的纸,虽然它早已破旧得被风轻轻一吹就会自动飘落,虽然人们最终鼓起勇气把它撕了下来,但其实它已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纵然男女主人公可以发生出轨的行为,女主人公的未婚夫因伤从战场上回来。当家庭的道德观念重新冲击人时,我们所选择的往往会如同男女主人公所做的一样。那就是回到自己原来的秩序世界中去履行每一人应有的那份责任。这就是人的法则。当然如果这部影片出现在新好莱坞正成熟的时期时,将会表现出来的方向就会截然不同了。而在这过程中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无非是对人的道德观念的一种厉练,当然要对那些已经横行电影20多年的的思想意识而言,最终对于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对于家庭信仰的回归是多少得付出点时间和代价的。第二、美国当代电影就之前的电影来看所表现出来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开始注重对社会的思考,对人内心的关注,而不如早期的影片那样只是一味地表现一些理想化的生活和人物。无论是《全金属外壳》还是《苹果酒屋的法则》,亦或是看似最为商业化的《世界末日》和《凶宅》。它们在讲故事的同时都没有忘了去关注故事中的人本身。当人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或事件中,人的心境是怎样的。这是当代美国电影所着力讨论的地方。而《全金属外壳》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越南战争的反思也使得对美国近期历史反思的影片一下子爆发出来,加上对好莱坞文化传统的再认识。所共同引起的一股社会反思浪潮使得原先较为理想化的美国生活变得平凡起来。其实。小人物的内心才更值得关注,因为它往往代表了最普遍的民众。

第三,美国当代电影开始懂得用新的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以适应电影本身主题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此时当代美国电影不要求观众对一切信以为真。影片中常出现人为加工的痕迹和一定的间离效果。导演们不但没有掩盖电影技巧,反而尽可能地用技巧去强化气氛。慢镜头、定格、跳接、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的交织,是这些影片中常见的手法。它们旨在加强视觉上的冲击力,使画面更具感情的力度。就好像我们在《全金属外壳》的开头所看到的那样,连续17个同景别、同长短的固定镜头拍摄的新兵们一个个被剃成光头的画面被毫无关联地跳接在一起。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一群正值花样的年轻人正在被剥夺他们的人性,正在被机器化地打造。正在丧失自我。而在《安妮·霍尔》中各种突破性手法的运用更是使得影片变得截然不同。在影片中。导演伍迪·艾伦充分运用了闹剧和幻想剧的表现方式,使两者相得益彰。主人公直接对着摄影机的长篇独自,回忆性的闪回,在分割的画面中对话,突然插如剧中人物所看到的画面,动作的二次曝光,与行为对立的字幕,摄影机边上突然冒出来的评论。两个反省的声音的对话,这等等等等全新的对传统主义具有颠覆性的手法的运用都在告诉我们美国当代电影所独有的形态,这些手法在对视觉造成冲击力的同时,也是对影片叙述话语发展的一大贡献。

第四、美国当代电影在其艺术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上呈现出平行发展的特点。“新好莱坞电影在前10年完成了主流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通俗化的过程后,便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景象:由美国式艺术电影和新主流商业电影构成的两极平行发展,形成巨大的张力。从而使得美国电影的发展机制由单元变为多元,结束了过去长期单轨制发展的局面。这种共存与合流的现象。乃是后现代文化在电影上的特殊反映。后现代文化把生产、技术与文化消费一体化。把上层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一体化,即所谓填平‘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文化鸿沟。”其实,就我看来,美国当代电影并没有真正把商业片和艺术片融合起来。所谓的艺术片除了其影片的表现的手法以外,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思想性。而美国当代电影只是开始懂得如何将一个深邃的思想,一个更适宜艺术影片的思想以一种通俗化的、商业化的姿态表现出来。它可以将导演眼中的艺术以一种大众化的、甚至于庸俗的姿态来表现,但只是前者隐藏在后者之下而使得其本身不是那么的一目了然。因此,与其说美国当代电影使得商业片和艺术片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倒不如说是美国当代电影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可以被大众所接受又不动声色地传递影片的思想性的道路。它明白怎样在大众文化的幌子下堂而皇之地传递精英文化。

然而,对于美国当代电影而言。除了上述几点话语特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化电影的出现。

篇7

此片网宣文案写到:“本片是好莱坞华裔制片人田芬潜心十年之作,其好友,来自《雨人》的奥斯卡级编剧巴里・摩尔担任剧本顾问,《非常嫌疑犯》的制片人等全好莱坞班底打造的精美故事相当诱人。主演阵容除新晋辣妈李小璐之外,来自戛纳名作《大象》中美国明星约翰・罗宾逊饰演男一号。”该片定位为“好莱坞班底打造的中国文艺爱情片”。

编剧兼导演田芬的奋斗史很励志:45岁怀揣50美金一句英文不会讲便只身赴美,从保姆做起,后进入电影学院学习,10年磨一剑终拍就此部长片。在IMDb上可以看到,《古堡之吻》之前,她惟一的一个署名是在1993年上映的王颖导演的《喜福会》中饰演“阿姨甲”。在此网站检索巴里・摩尔,发现他第一个参与编剧的影片是1988年上映的《雨人》,而后于1995年、1996年和2003年任编剧写过三部没有声响的电影之后,在近10年没有参与任何电影项目。这个“前辈组合”曾经有过激动人心的成绩和历史,而他们对当代中国的年轻观众和他们的生活、感情状态到底有多少了解?

2012年8月10日上映了一部中美混血电影叫《纽约客@上海》,故事内容为美国青年到上海工作和当地美国姑娘偶遇并发生爱情的故事,据艺恩在线数据,该片上映3天,总票房70万元。据IMDb显示,该片在美国的票房为1万美元。

该片编剧兼导演夏伟同样是位新导演,之前只参与过一些短片和电视剧的制作,生长于美国,祖籍台湾。主演是美籍韩裔丹尼尔・海尼和美剧演员伊丽莎・库普。制片人是美籍华裔的杨燕子,在此之前,她在中国内地还制作了2010年的《歌舞青春》。这是一个美国人在上海的爱情故事,但更精确地讲,是“华裔美国人”(美国电影市场非主流人群)在“美国人眼中的上海”(并非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眼中的上海)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说,“美国电影市场的非主流”遇到“中国电影市场的非主流”,而且还是商业片(文艺片至少还可以去电影节获奖赚口碑)。所以这部电影的受众到底是谁呢?

电影类型里,喜剧和爱情片是最“本土”,最需要“接地气”的两个类型,也是混血电影里最容易在东西方都水土不服的类型。其他类型,动作片、悬疑片、科幻片、恐怖片、动画片等,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比较容易跨国跨文化。

篇8

【摘要】:随着电影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发展,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这和电影天生的商业性质分不开,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它具有模式、对比、反复、娱乐等基本特征。类型电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电影制作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既要获得商业效益,也要获得大众口碑,而能兼具二者的只有类型电影。

首先要理解"类型"并不是电影艺术的专属名词,早在电影出现以前,类型便与其他艺术共同诞生了,人类在进入艺术审美过程开始,在心理上就有积累对某类审美对象的高度认同感的欣赏习惯,人类习惯将某类事物分类,便于认知也利于做深度分析研究。在各种艺术中,文学与类型的联系是较早的,"类型"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从类型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类型的形成往往与观众的反映形成互动关系,受到观众肯定和欢迎的文学或戏剧形式便可以很快转化为确定性的原则而成为文学或戏剧中的主导风格,19世纪末,随着电影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这主要是和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不可分割,那么,到底什么是类型电影呢?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及其分类

类型电影生产的前提是完整、系统的电影工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电影制作者根据观众需求制作一些叙事手法、视听模式类似的有固定套路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基础就在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成功建立的"类型电影"系统。

直到今天,对于类型电影的界定依然无法确定,对于类型电影的定义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对类型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多数是从电影本身出发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所谓类型影片是"观众及电影制作者通过熟悉的叙事惯例可以识别的各种电影形态。"①;美国学者布鲁斯·F·卡温认为类型"尤其指在叙事电影中,以风格化或经常是惯例的方法处理某一特殊主题"②。从这些理论家对类型电影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认为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后获得的心理体验的外化结果。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掀起过对类型电影的研究热潮,著名理论家邵牧君认为类型影片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③蔡卫、游飞编著的《美国电影研究》中也写到:"类型电影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④综合来看类型电影就是在观众与制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构造的影片,从而形成一整套有着固定标准的模式化影片,它通过自身调节对观众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感情,进而吸引观众。

为了方便叙述和分析我就用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方面为类型电影做个分类。从形式的角度看,大概有歌舞片、喜剧片、悲剧片、惊悚片、动作片、动画片、戏剧片、悬念片等十余种;以内容为标准又可以划分出爱情片、战争片、黑帮片、灾难片、神话片、西部片、警匪片等,这是最传统的分类方式,随着数字电影的到来,对于传统电影来说这些运用电脑特技制作的影片也是极具竞争力的类型,目前一些电影发达国家还用电脑科技制作出了全CG人物的电影主角。

多种类型混合、杂糅的的电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电影,香港拍摄的一些功夫片就是融合了历史片与功夫片,比如徐克导演拍摄、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美国科幻片往往也是分属多种类型,比如风靡全球的《蜘蛛侠》涉及了打斗场面、爱情故事等等,既是一部科幻片又是一部动作片,也是一部爱情片,与其类似的还有好多,像《007》系列、《魔鬼终结者》等等。

二、类型电影的特征

虽然每种类型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身份特征,但是从电影大的概念上,我们可以将类型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同的电影类型之间也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些基本特征成为识别类型电影的标志。

1.模式性

将一部分不同的电影统称为某一类型,其鉴定标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电影套路,即模式,模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是某部影片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观众渴望再度观看相类似的影片,接着电影制作者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仿效来创作类型电影。

模式性体现在故事情节、叙事策略、人物性格等方面。人们欣赏类型影片时带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人们会习惯性地预见到故事发展的、冲突设置,特定人物的命运等。比如美国大片中的美国英雄,他们总是有着英俊的外表、幽默的谈吐以及坚强的意志,他们为了正义挺身而出,与恶势力殊死搏斗,当然身边通常不会缺少美女相伴,《角斗士》《勇敢的心》还有2007年上映的《斯巴达三百勇士》,无不是有着相同模式。还有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偶然的相遇、痛苦的相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丑小鸭变天鹅的奇迹总能激起女性观众的幻想,从1990年的《风月俏佳人》到2002年末的《曼哈顿女佣》的热映就是最好的证明。

类型影片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跟随观众的欣赏趣味电影制作者通常会除固定模式外每次还会添加新鲜元素,让观众在似曾相识的无意识中体会到奇妙的情感交流,"对主体来说,这种事物从未见过但又似曾相识,神秘奇异却又亲切,也许,这是类型电影在模式的框架下,获得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秘诀。⑤

2.对比性

这种对比是说观众观看影片时可以清晰地辨别出两类对立的群体,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暴力与温情等,总之是大奸大恶与至善至美相对立的两个世界的较量构成影片冲突,"人的内心世界的一元化和社会外在世界的二元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影片的双重参照系统。"⑥

正如美国学者查·阿尔特曼认为的,"像所有形式的娱乐一样,类型影片兼有文化与反文化的特点。它们表现出的欲望与需求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成分,但是它们又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信条。类型影片把社会禁止的体验和被允许的体验结合起来,其结合方式竟能使前者显得合理而后者得到丰富。"⑦这种二元世界对立的建构正好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电影可以实现人类的内心梦幻,在人类正常的生活之外电影可以为人类建立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的精神世界。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强盗片和警匪片,影片中不可缺少也最震撼人心的是对立群体间火爆的拼杀、打斗、追逐的场面,因为一般生活中被禁止的暴力、血腥、性等紧张、刺激的情绪体验使得人们可以看到未知世界的奇观,看过《邦尼与克莱德》的观众永远不会忘记那经典的枪战场面。

3.反复性

在一类影片中往往可以看到相似的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矛盾冲突等,一旦在观众中形成欣赏惯性便难以发生改变。比如爱情片中出身显赫且外表俊朗的男主角、境遇悲惨却心地善良的女主角,营造浪漫的海边、月色;黑帮片中阴暗的画面色调、与警察的对峙场面,还有美国西部片中塞外荒凉的风光、孤独深沉的牛仔等,类型电影中出现的明星也常常被人们类型化,理查德·布鲁克斯说"电影观众对一个角色的印象往往来自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这句话对小配角、大明星都适用。"⑧早期类型电影中嘉宝总是那种深沉高贵、充满神秘感的形象、克拉克·盖博就是潇洒不羁、风流倜傥的浪荡公子、奥黛丽·赫本是可爱、聪颖的窈窕淑女,今天人们看到布鲁斯·威利斯就会联想到英勇善战的硬汉形象、安吉丽娜·朱利就是性感美丽的代名词。

4.娱乐性

前面说到由于类型元素的反复造成了人们对影片的预期,人们总能知道在善恶对决的世界里善良永远可以战胜邪恶、光明最终要颠覆黑暗,电影制作者和观众在制作、观看类型片时彼此都知道要看的、想看的是什么,观众更多的是获得一种满足感,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观看影片的过程人们获得的刺激、痛苦、感动等情绪变化,就好比是在进行一次探险,只不过探险的旅程设置在人们熟悉的环境里,这种轻松、自由无负担的探险必然会带给人们所需的愉悦感,这就是类型电影所呈现的娱乐性,它所创造的是一种快乐,擅长拍摄类型电影的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多次表示希望自己永远不失去为观众创造快乐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娱乐性让人们愿意反复观看类型电影。

三、类型电影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好莱坞电影已经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标志侵入世界各地。美国导演约翰·福特提出:对好莱坞最佳的理解是,与其说它表示一个地理位置,不如说它代表一种意识状态。"⒀暂且不论美国人对美国电影的夸大评价,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统计数据了解到好莱坞电影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市场的成功渗透,2000年以后好莱坞电影普遍在美国之外的票房多于国内,到2003年好莱坞电影的出口年收入超过了110亿美元⑨,2004年为125亿美元,增长了23%,2005年虽然出现了4%的小幅度下滑,却也能够达到120亿美元⑩。

虽然好莱坞生产的故事片在全球范围内看只是电影生产的一小部分,但是它所获得的放映总收入却可以达到全球放映总收入的75%。类型影片的发展、定型、成熟是在美国,它是工业生产机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我们熟知的美国类型电影早期有以约翰·福特为代表的西部片、以卓别林为代表的喜剧片、还有希区柯克的惊悚悬疑片,9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的主打类型有:灾难片、科幻片、恐怖片、喜剧和情节剧等。它们不再是古典时期的纯类型,而是在古典类型框架基础上呈现出混杂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类型,如后现代电影《罗拉快跑》《低俗小说》等。

对于美国电影来说尽管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因国家、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看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的总体情况,像喜剧片、恐怖片、历史片历来都很受海外市场的欢迎,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好莱坞大片,每年好莱坞都会制作一批高预算大片,当然并不是每一部都会有人买单,投资过亿的《珍珠港》(2001)、《逃出克隆岛》(2005)的票房惨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体来说类型电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电影制作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这在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攻势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有前车之鉴,那么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发展有本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无疑是发展本国电影产业的最佳途径。从亚洲范围来看,香港电影和最近几年崛起的韩国电影都是很好的发展了本土类型电影而成功跻身世界电影市场的典范。以香港影片为例,最初的香港影片是从沿用好莱坞制片厂制度起家的,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类型片已经度过了辉煌的阶段。香港电影最著名的就是动作片,先后成功打入好莱坞的香港导演吴宇森、刘伟强以及明星成龙、李连杰都是从动作片开始打造自己的电影世界;香港喜剧电影的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平民喜剧天王许冠文和无厘头喜剧天王周星驰的身上,如《半斤八两》、《武状元苏乞儿》等;黑帮片也是香港影片的一大特色,8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主要讲述黑帮内部中的争权夺利,或是与敌对帮派抢地盘火拼,刘伟强执导的《古惑仔》系列、杜琪峰的《龙城岁月》系列等都是这类代表作品。

总之,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要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准则与经济大国美国对抗,电影产业也应如从此,向西方看齐是因为我们要吸收他们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挖掘本土本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共存。著名文化学者汤一介先生曾说过"如何使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并互相吸收,以便造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形势呢?我认为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或许可能为我们提供有正面价值的资源。"⑾不论东西方,只要是观众喜欢、认可的电影故事都完全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搬上银幕,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既要获得商业效益,也要获得大众口碑,而能兼具二者的只有类型电影。

注释

①大卫·波德维尔,等著.《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410页.

②布鲁斯·F·卡温.《解读电影》(下)李显立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73页.

③邵牧君.《中国电影创新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286页..

④蔡卫,游飞编著.《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页.

⑤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第50页.

⑥刘琛.《类型影片的美学阐释》2004年4月,硕士研究生论文.

⑦《类型片议》查·阿尔特曼《世界电影》,1985年第6期第79页.

⑧《小说不是电影》见《好莱坞大师谈艺录》理查德·布鲁克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第376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