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技能培养8篇

时间:2022-05-05 16:22: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技能培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能培养

篇1

1.树立专业意识和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专业意识是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基础,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动力,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跟学生介绍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通过邀请机械行业专家作报告和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增加学生的专业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及专业前景,了解机械行业“车工”、“钳工”、“焊工”、“机器维修”等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上急需的,让学生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对每个学生加工的合格产品引导学生特别是其本人进行赏析,获取成功的喜悦,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品尝成功的喜悦,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对专业技能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和热情。

2.保证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学时间,突出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实习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我校学生每隔两周在实训车间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周一循环,交替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周理论与两周实践能够紧密结合。在实训车间的模块教学中,以实训为主,但也结合应知进行现场教学,使应知与应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良好循环。我校实习教学分三步进行:

2.1 基本训练为主的消耗性实习阶段,该阶段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属于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组织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入门的知识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工场、工作位置、设备和产品,对学生进行实习工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始终坚持实训之前规范与安全的教育。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按教材课题的要求,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单项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对于课题的关键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反复地练习,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操作姿势和合理的操作方法,使每个动作逐步连贯起来。考试、考核由学校考核鉴定小组负责,实行技能考核领导小组对学生单项技能过关考核制。实习指导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同时通过过关考核制把好质量关。

2.2 以技能提高、操作训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在这个阶段,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标,专门开发了适合本阶段实习教学的产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工件综合加工的全面训练,巩固与运用基本技能,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和工艺分析能力。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使学生的实习工件内容逐步多样化、复杂化。实行对工件的轮作,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综合操作课所规定的内容。建立适合实习教学的生产定型产品,既能有效地贯彻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并形成一种自觉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完成产品工时的效益观念,树立质量观念、劳动观念,体验成就感与企业文化,实现从纯消耗性实习向赢利性实习方向的转变,节约了经费,增加了实习教学的收入。在这一阶段,我校还大力开展“以赛促学”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以独立操作综合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安排在第五、第六学期进行,这一阶段实习以中级技术水平工件为主要内容,贴近企业的生产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进而掌握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独立地完成生产任务。在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采用启发性教学法,引导学生编写工艺和操作加工规程,鼓励学生创新,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样,实习与理论教学穿行、从时间和课程结构上突出了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年级的实习,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实际感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使他们能够安心本专业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专业课,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时候的实习,使他们体会到了所学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已经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地完成包含本专业主要知识点的生产产品,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保证足够的实习场所和设备,实行校企结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又使学校的办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学生到车间实习,实现了车间即课堂,课堂亦车间的教学模式。学校的专业实习和企业的生产实际也得到一定联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很好的结合。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中得到企业的肯定,许多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篇2

关键词:儿童;社会技能;行为;情绪;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99—02

社会技能是指“儿童青少年在一定情境中所表现出的预示其重要社会后果的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其中有意义的行为是指老师、父母等认为合理的、重要的行为,这些行为将预示着个体的重要社会性后果,“重要的社会后果”则是指教师、父母等认为适应性的、重要的后果,例如同伴的友谊与接纳,父母与教师的接纳、学校适应等等。

从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以及我国当前的家庭和社会变化、儿童社会技能的现状来看,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社会技能在儿童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儿童社会技能水平有助于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行为相关技能

大多数儿童社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工作主要是针对社会技能的行为方面展开的,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社会技能培养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研究者认为,应该在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这是由于儿童的社会技能问题与其学校适应不良、同伴拒绝和提后的行为不良等密切相连,幼儿的和谐的社会能力能够显著地预测其小学阶段的学业成就。随着幼儿园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幼儿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日益复杂、频繁的社会交往要求儿童学会一些社会技能,例如可以把自己的注意指向要求的活动,遵从老师的多种要求,能够在多种认知任务和情境中与同伴合作,成功地处理同伴的冲突,加入同伴的游戏。戈特曼的研究发现,幼儿的这些社会技能可以预测其交友能力。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研究发现,通过社会技能的指导和训练,4~5岁的幼儿不仅能学会识别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还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到所学的社会技能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麦金尼斯和戈尔斯坦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包括积极的教师关注、同伴接纳和促进儿童个人满意度等密切相关的亲社会行为,也包括替代适应不良行为的社会行为。幼儿社会技能培养基本可以分为六类:初步的社会技能、幼儿园相关技能、交友技能、情绪应对技能、攻击替代技能、压力应对技能。

初步社会技能是幼儿学习其他社会技能的基础,主要包括:倾听、勇敢地说、好好说、自我奖赏、说“谢谢”、忽视那些欺负自己的人、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幼儿园相关技能是促进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些社会技能:能够按要求做、提问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尝试做;交友能力是促进幼儿与同伴积极的社会互动的行为技能:打招呼、分享、从表情理解别人的想法、请别人玩、做游戏;情绪应对技能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分辨别人的情绪,知道被忽视时的体验;攻击代替技能主要是指儿童能够用亲社会的建设性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压力应对技能主要是指儿童有效地应对经常遇到的压力性情境的技能。

二、认知与情绪相关的技能

随着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技能的认知和情绪成分越来越受到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所以,社会技能的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逐渐被纳入到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之中。

(一)认知相关的技能

道奇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认知社会技能的研究中。该理论模型认为,儿童在面临某一个社会线索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包括输入信息译码、解释、做出行为或情绪反应、评价、执行五步骤的反应。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问题,如退缩行为、攻击行为等与其认知方面的缺陷有密切的关系。提高儿童的认知技能将会成为儿童社会技能的重要内容。

(二)情绪相关技能

情绪发展是儿童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对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问题是导致儿童社会技能缺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羞怯、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会干扰儿童社会技能的学习和表现。所以,情绪相关的技能在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研究发现,在培养儿童的情绪相关的技能时,应着重培养以下技能:

1.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和自尊

要是想与周围的人进行顺利的社会交往,儿童必须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保持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自尊。能够现实、客观地认识自己,能辨认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能辨认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接受并建设性地处理消极经历,例如失败、被他人拒绝等。

2.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儿童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并通过面部、声音和身体活动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包括:了解自己与不同的外部事件想联系的情绪情感;用言语标识并向他人描述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用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情绪情感;懂得情绪表达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自己的情绪情感;懂得情绪表达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人际事件间的关系;根据情境要求改变情绪表达。

3.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

认识他人情绪情感的技能,从他人的言语交流中推断其情绪,如他人说话的声调、用词等;从他人的非言语行为中推断其情绪,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根据社会知识推断他人的情绪,如在一些具体情境中人的一般情绪情感;敏感地察觉到他人表现出的不同于自己的情绪。

4.认识到情绪表达的复杂性

人的情绪多种多样,而且也会随着时间、情境和心理活动的不同而改变,这需要儿童能够认识到人的情绪表达的复杂性。与此相联系的技能主要有:认识到情绪会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变化;认识到情绪会因一个人的想法与活动不同而改变。

5.移情

移情是指儿童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移情在儿童建立和维持友谊、处理人际关系冲突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现为移情能力高的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也较高。费斯贝奇认为,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绪成分,它们构成了移情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辨别、命名他人情绪的能力,指儿童能够利用有关信息标识和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观点采择或角色采择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到他人可能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并且能够站到他人立场从他人的观点看问题;情绪反应性,指儿童能够体验并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

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内容是社会技能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一般认为,社会技能的相关行为技能、认知技能和情绪技能是社会技能培养内容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确定要培养儿童的哪些社会技能时,研究人员或老师还要充分考虑培养对象的年龄、性别和社会技能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技能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Gresham. Interpreting Outcomes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Students with 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J].Exceptional Children,2011(67).

篇3

[关键词] 导游 导游技能 培养

导游被业界誉为“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活动的导演”。休闲体验经济时代,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与纽带作用,其质量水平已成为现代旅游者休闲体验质量高低的最敏感标志。

成功导游在工作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带团技能和语言讲解技能。

一、带团技能的培养

带团技能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其高低直接影响到导游服务的效果。这是成功导游最复杂但很重要的一项技能。

1.妥善处理大多数游客与少数游客的利益关系

由于旅游者的个别差异,需求也就不同,在导游员带团过程中不可能任何活动都能保持步调一致。旅游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大多数游客与少数游客发生利益冲突,这时导游员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去伤害少数游客的自尊心,应事先做好工作。比如,有一个旅游团队,大部分游客想去某旅游景点观光游览,一小部分游客认为该旅游项目没多大意义而想去购物。按照旅游者和旅行社签订的协议,原则上是不能更改旅游项目。如果经旅游者和旅行社协商一致,导游员可以将购物的游客安排在旅游景点附近的购物商场,并且约定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先将购物的游客送到购物商场,一定要有其他导游陪同以确保安全,然后自己带领另一部分游客观光游览,再按照约定的时间集合游客,进行下一个旅游项目。

2.处理好与领队的关系

与领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导游员带团是否顺利。游客把领队视作“保护神”,同时,领队也时时处处尽到这一神圣的“职责”。导游员应积极争取领队的支持和配合,在对领队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导游可以通过领队迅速熟悉游客,了解游客的心理和愿望,提供个性化导游服务。导游员和领队关系处理好了,旅游过程中出现的摩擦自然也就消除了。

3.认真对待和处理投诉

带团过程中可能最令导游员头疼的就是游客的投诉问题。越是旅游旺季,导游员带团的时间越长,游客投诉的概率就会越高。游客投诉的原因很多,比如旅游接待部门的“软硬件”不符合服务标准、游客情绪不佳、游客对景区或服务期望值过高、导游员本身安排存在缺陷和失误、各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等。导游员在处理投诉时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尽量采用个别接触的方式,把游客的不满情绪降低到最小限度和范围。即使是集体投诉,也希望游客选派少数代表前来进行谈判。因为游客人数越多,越难达成协议。

(2)处理投诉时,导游员要头脑冷静,认真倾听和理解其投诉的内容和实质,必要时要做记录,使游客觉得导游员的态度是端正的。

(3)处理投诉时,导游员要善于引导游客把投诉内容讲得尽量详细和具体些,以便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情况,找出投诉的核心问题。

二、语言讲解技能的训练

导游服务是一门艺术,它集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于一身,集中体现在导游讲解之中。准确清楚、生动

通俗的导游语言能使游客感到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讲解技能也是成功导游最有难度但又最能体现水平的一项技能。

1.加强导游口语训练

“祖国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语言是导游的基本功,也是导游讲解的工具。导游员语言表达水平层次显然不一致。低层次:“能讲”,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表情自然;中层次:“会讲”,语音语调优美,节奏分明;高层次:“出色的讲”,要求口语流利、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在带团的过程中,导游讲解语言主要包括沿途讲解和景点讲解两种情况。而导游语言具有:“快、急、难、杂”的特点。因此在训练中还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高要求高标准地进行针对性讲解练习。成功的讲解要求语调优美、节奏分明、富有感情、嗓音圆润悦耳,与优美的景观浑然一体,让旅游者获得至美的享受。导游需要在语音、语调、节奏、音色上多下工夫。口语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一步步的训练中,纠正一些错并提出一些新的要求。第二,降低或消除害怕心理比训练语言能力本身更为重要。第三,反复练习的原则。

2.完善导游讲解知识结构

导游讲解不仅在表达方式上悦耳动听,还必须“言之有物”,不然就会成为“花架子”。导游在游客的心目中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样就必须要求导游不仅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美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擅长专业素质:普通话、旅游接待英语、导游讲解语言。

3.增强导游讲解的吸引力

导游工作中常常遇到的苦恼莫过于游客不注意听讲。对于这种情况,导游应努力找出原因,根据游客的职业、年龄、地区、兴趣、生活习俗等,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生动有效的讲解。背书式的讲解,往往不能达到吸引游客的效果。导游员应把文字化的故事转换成口语的表达形式。导游讲解,可广征博引,许多民间传说、野史等都可作为素材。但对历史应持慎重态度,否则会被部分文化层次高的游客笑话。一处普通的景点,经过润色加工的讲解,可能会使游客流连忘返,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当点出故事的“眼”,所谓故事的“眼”,就是故事的最精彩之处。导游可先把故事的主要情节讲给客人听,看看游客有否反应,如果反应较强,导游便可埋下伏笔,把故事留到下次再讲,这样自然把游客吸引到你的讲解上来。有的故事,只要点出最精彩的部分,而无需讲得有头有尾,以加深客人的印象。

参考文献:

[1]赵湘军:导游语言技巧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闫建军:导游业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篇4

>> 关于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思考 技术型与非技术型飞行技能养成方法研究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技术型劳务人员 浅谈技能和技能培训 浅谈多媒体技术中技能解决方案 基于MMORPG和视景仿真技术的安全技能仿真培训系统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 浅谈物理实验过程中技能的培养 职教计算机教学中技能培养的探索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与培训 浅谈虚拟技术在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仿真技术在电力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思考 职业教育中技能培训重要性的思考 浅析在实践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和技术培养 美术教学中技能学习的把握 体操教学中技能迁移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技能转移的初探 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关立欣.在中国开展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PL)培训策略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03.

[4]于广涛,王二平,李永娟.非技术技能及其培训[J].人类工效学,2004年3月第10卷第1期.

[5]Harry W Orlady,Linda M Orlady.黄为等译.多机组飞行运行中的人为因素[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6]Don Harris,Helen C Muir.刘晓杰,刘英,译.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7]CD威肯斯,JD李,刘乙力,SG贝克编著.张侃,等译.人因工程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C D 威肯斯,JG 霍兰兹编著.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M W 艾森克,MT 基恩编著.认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罗晓利编著.机组资源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篇5

其实 ,操作技能就是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人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出色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因操作技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刻苦练习中逐渐形成的,有人对历史上的优秀发明创造家们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人不但具有本行业较高的操作技能,并且在其幼年就打下了基础。据有关材料介绍:牛顿小时候就喜欢工艺制作,他制作的风筝、风车不但小伙伴们喜爱,也曾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大发明家爱迪生更是从小就喜欢做各种试验,在困难的条件下,亲自动手完成了许多发明创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了对孩子进行智育和品德教育外,还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操作技能。

参观能工巧匠的种种表演,激发操作的兴趣。同一种操作技能,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一些能工巧匠经过自己的锻炼会使其某种技能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有时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家长应有意识地带孩子参观他们的表演,从中可欣赏到他们高超的操作技巧,也会激发孩子练习某种操作技能的兴趣。

支持孩子的小制作活动。在某种事物的启发下,有时孩子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工具、玩具等。家长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孩子制作下去,可以给他们当当顾问,给他们找找材料,做做示范,使其动脑动手制作成功。这样,孩子就逐渐发展了动手的能力,逐渐掌握了操作的技能。

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家务劳动、体育锻炼、游戏、画画、手工制作等。劳动会促使人研究和练习操作技能。因为掌握了操作技能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成果的品质。许多人往往是在劳动任务的压力下逐渐练就一手操作技能的。当孩子喜欢参加某种劳动的时候,家长可给他们讲讲劳动的方法和要求,并给他们制定劳动时间和数量,鼓励他们努力掌握操作的技能以提高劳动效率。自己的日常生活要让孩子独立地处理。

注意新旧操作技能的迁移。任何一种操作技能都会与某种操作技能有些相似之处或相异之处。例如篮球运动员学习打手球就比较容易,因为打篮球的技能可以迁移到打手球中来,这种促进新技能更快掌握熟练的现象叫做操作技能的正迁移。但也有时,已有的旧操作技能会妨碍某种新技能的掌握,比如学会汉语拼音的人,再学习英语,往往把汉语拼音字母读成英语字母,从而妨碍英语字母的学习。这种现象叫操作技能的负迁移。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掌握和学习某种新技能时,要讲讲新旧操作技能的异同点,在掌握和形成新操作技能中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篇6

关键词: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高职商英专业

作者简介:魏海波(1970—),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项目简介: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社科研项目(2010SJD880045)的研究成果,得到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资助。

一、 应用翻译技能是应用性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满足社会需求,造就高素质应用型涉外人才的重要环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商英专业历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商英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涉外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和业务岗位,如翻译、市场营销人员、进出口业务员、办公文员等。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既精通现代商务,又具备足够的外语沟通能力,其中应用翻译技能已成为这些岗位的必备技能。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提高商英专业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商英专业的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高职商英专业翻译课程的中心任务,通过涵盖商务,旅游,科技,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文体的翻译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对高职商英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为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彰显商英专业特色,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实现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近年来南通人才网公布的经贸和外语类人才交流专场的信息来看,多数招聘岗位的从业者可能会接触到各类应用型外文资料,需要完成一定的应用翻译任务。在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具备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的求职者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求职过程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

二、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现存的问题

(一)应用翻译技能在英语教学体系的定位模糊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翻译专门人才培养方面至今还没有把翻译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来培养,[2]应用翻译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高职院校商英专业英语教学在教材、教法、考核等方面大多沿袭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特色的高职模式尚待形成。大多数高职院校商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英语能力的描述强调听说交际能力,应用翻译技能鲜有提及,或者仅依附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中。

在作为英语教学效果评价重要指标的各类考试中,如英语四六级考试,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翻译题型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翻译题型是选择题,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词组或句型翻译,它们并不能考核考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而且所占卷面分值低,英语四六级翻译分值仅占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教学和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手段和途径单调低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还没有形成独立高效的教学模式。翻译课程肩负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任务,但目前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重文学体裁翻译轻应用文体翻译;教学模式僵化,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翻译实践;考核手段单一,重课程考试轻社会和行业测评。以上种种表现反映了翻译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主体有待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行业的力量在培养学生应用翻译技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还远远不够。

(三)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所需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匮乏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师资和实训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教老师要有理论有实践,具备丰富的翻译实战经验,同时学院上下能够利用各种渠道,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获得真实的翻译任务资源和翻译实训岗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拥有“双师”证书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也成功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但整体而言,高职院校商英专业,在师资和实训基地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 高职商英专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策

(一)应用翻译技能构成

应用翻译技能是翻译能力的运用,其构成应包括各种知识和操作,同时更强调两者在翻译实践中的融合和应用。因此,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可以表述为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它们自成体系,分别构成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其中,知识系统提供各种必要的知识储备,主要回答“是什么”,操作系统由包括翻译行为在内的各种操作构成,主要解决“做什么”,综合应用系统将知识和操作融合起来,并付诸实施,在翻译实践中完成应用翻译任务,主要解决“怎么做”。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其中,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基础,综合应用系统是关键。[3]

1.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构成。基础知识包括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和世界知识。双语知识指源语和译语语言知识,包括两种语言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掌握双语知识是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翻译活动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知识包括两种语言民族所特有的惯常信仰、社会礼仪、道德法律、生活风俗、宗教观点、艺术思想等知识。译者只有具备跨文化知识,并使之成为内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世界知识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认识和经验,与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一起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基石。

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由信息识解、译文生成和调节控制三个层面的具体操作构成。信息的识解表现为各种认知活动。译文的产出包括各类转换操作。翻译活动中的相关环节的调节和控制则表现为人格统协、交际和自我评估。

3. 综合应用系统

综合应用系统统协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应用翻译技能构成的核心。综合应用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有机融合,最终建构实用翻译技能。实际上,操作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撑,将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区分开来,是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它们是紧密联系的。

综合应用系统构成和运作包括如下环节和步骤:目标----评估----方案----实施。在目标阶段,确定实用翻译任务,包括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类型和译文用途等。评估对象包括翻译任务涉及的内容、难度以及要求等。在评估的基础上,激活相关知识储备,选择相关操作,形成翻译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相关知识和操作有机融合,构成实用翻译技能,完成实用翻译任务。[4]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框架

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表明: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应用翻译技能构建的关键。以此为基础,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的框架可以表述为: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应用文体翻译训练为主线,以应用翻译技能建构和运用为核心,以基于翻译过程的项目教学为载体,课内外翻译实践相结合,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图1)。

(三)校企合作是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共创学校、企业双赢局面,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一方面,企业岗位虚位以待,要求待聘的员工符合一定的岗位要求,具备某种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的使命,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校企合作模式将人才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联系起来,互惠互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必须与职业岗位特征和社会需求接轨。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分析专业岗位群涉及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共同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大有作为。来自企业的专家对岗位设置及技能要求比较熟悉,他们的加入使培养目标的制定更加准确和全面。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岗位,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包括以下环节:(1)调研阶段。企业根据岗位群,确定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2)培养目标的制定。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完成应用翻译任务的种类、难度及技能发展的阶段。(3)方案的形成。校企双方协商技能培养的途径、方法及评价,制定课程标准,突出翻译实训及完成真实翻译任务的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和社会评价,改革传统的考评制度。

2.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落实校企双方制定的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必须突出翻译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根据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材编写大纲,确定教材内容和实训项目。教材编写体例必须打破重理论知识的学科体系,构建以应用翻译任务为载体,以具体翻译操作项目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单元设计既要全面反映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要素,又要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系统、翻译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和项目。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真”、“新”、“精”的原则,无论是例句,还是提供给学生翻译训练的材料,必须反映岗位要求的相关性,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选材的广泛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

3. 校企合作培养师资,构建应用翻译实训体系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需要建设一支既精通职业教育和教学规律,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水平,积累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翻译课程的任课老师,大多数缺乏一定时间和某种类型的社会翻译实践,具备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资格证书的双师型老师严重缺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本科教学重知识的传授,包括翻译在内的实践环节薄弱,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翻译实践方面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当他们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学校的课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社会去从事翻译实践。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应用翻译实训体系的建立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一方面,校企双方支持企业中应用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和任教,使其熟悉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和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将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重。另一方面,校企双方鼓励翻译课程老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相关运作,积累应用翻译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在企业的表现和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评聘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 校企合作创新应用翻译技能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建立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考证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学生投身翻译实践,掌握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考评的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审视结果,还要突出过程,根据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将应用翻译过程分成若干项目,量化评分,让学习、训练、考评有据可依,使评价不仅客观、全面、而且便于操作。

四、结语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商英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应用翻译技能是由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应以上述三个系统的建构为核心,以应用文体翻译为主线,走工学结合之路,循序渐进,培养顺应社会需求,高质量的涉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04).

[3]魏海波.文本意义结构及跨语重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6).

篇7

[关键词]言语技能 培养 课堂教学

引言:本文将研究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问题。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言语技能,很多文章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言语技能作一些补充。

英语是交际的工具,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和创造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情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让课堂教学走向世界,调动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广大英语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交际功能法来实施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淡化语法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修养是当务之急,本文将对以上几点进行研究。

1.英语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和创造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情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让他们感觉到好像身处英语的语言情境中。

(1)通过实实在在地练习使用语言来获得语言的能力。如在教学“too…to”结构时,我试着把讲桌抬起来,但抬不动,便说:“It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it. I can?蒺t carry it.”。用手指着黑板上的中国地图,说:“It is too high for me to reach it. I?蒺m too short to reach it.”这样,学生就容易听得懂,记得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There?蒺s something wrong with…”时,我捂着肚子,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说:“There?蒺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stomach. I must have some medicine.”做出吃药动作,再后来露出舒服之色,说:“Oh, now there?蒺s nothing much wrong with my stomach.”这样,授课做到把学生置于交际或半交际的语言情境中,创设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情境设置可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模拟的真实性,这比简单枯燥的讲解,练习或凭空想象“假设” 的情境好得多。如: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版, 第一册 (以下同) Unit 9 Eating Out中的Listen and Speak: Task 1中,我就设置了一个“饭店点菜”的交际运用练习模拟,由学生分不同角色扮演顾客、服务员等进行表演,教师则准备了a hot dog, a large salad, an ice cream, an egg sandwich, coffee, a double cheeseburger, orange juice等食物供选择,并把讲桌当临时饭桌,把课堂作为饭店。又如,在讲授Unit 4 Where?蒺s the post office? 中的Read and Write: Task 1这部分时,我们可以制作教学软件,模拟一些商店、邮局的路线图,教师问,学生答怎么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地方,然后利用教室作为街道路线,带领学生进行演练。利用情景教英语,外语教学和情景结合起来,在情景中学英语,用英语,才能更好地学会使用英语,培养言语技能。

(3)情景既要体现语言的特定场合,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并注意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新奇又现实的情景会起强刺激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奋感。在上Unit 3 Social Customs 的Listen and Speak: Task 1中的ask for advice/give advice(寻求建议/提供建议)这部分时,给学生一个情景“Buying a birthday present for your friend”,学生们马上用新学的句型互相交流给朋友买礼物的回答。有趣的话题,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对寻求/提供建议的结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课堂教学走向世界,将会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积极性。

(1)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教师应当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我教的06级汽车营销班为例,班上多数学生是汽车的爱好者。我在第一节课里,就把汽车和英语联系在一起,教他们一些世界名车的英文名,如Audi(奥迪),Volkswagen(大众), BMW(宝马), Rolls Royce(劳斯莱斯), Ford(福特), Buick(别克)等,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2)现代媒体及教学手段的高度发展打破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再者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给人一种“世界就在眼前”的感觉。当今校园网建设正在各地兴起,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接通使学生直接面对了一个广阔的英语世界,他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让时事英语占据英语课堂的一席之地,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需要广大英语教师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改革更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更能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尽快走上教改之路;运用交际功能法实施课堂教学,听说领先,强调言语的交际功能,注重学生即兴口头表达能力,淡化语法教学,做到学生懂即可。

(1)交际功能法旨在让学生掌握真正的英语,培养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运用交际功能法进行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专业素质是否过硬;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利用教材,灵活超越教材,创造性地结合实际生活,构建“真实”的情景;能否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又牢牢控制纪律,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在教学中,我们一般按照大纲的指导,运用五步教学,但有时只是照本宣科,进行机械化训练。这样,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只会念,只会读,不会运用。实践表明:言语能力是在有意义的言语练习中培养的,机械练习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虽然每节课都提供机会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大量的言语操练,但这种练习决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表层及语言形式上,而是有意义的语言内容。比如:在讲授Unit 2 Our Day 的Listen and Speak: Task 2之前,让学生ask and answer each other?蒺s questions,比如说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Do you play any sports?这就是有意义的操练。如果教师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在课堂上经常以这样的形式练习,交际化就会得到充分体现,交际化得到体现了,就能培养能力,因为能力偏向于活动。

(3)教学中,我们常用一种老式的方法来教结构“What?蒺s this? It?蒺s a blackboard. What?蒺s that? It?蒺s a map.”等等,这不能算交际,而只是句型操练,都属于明知故问。它既不具有交际特征,也不能训练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它使课堂缺乏真实性。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有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才能有效地为人们所掌握。如果从实际意义考虑,我们就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使用“What?蒺s this/that?”的情景。如,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时,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汇集到北京观看这场体育盛会,我们时常会听到“What?蒺s this/that?”。我们可以友好地告诉他们:“This is chopstick.”“That is Hutong.”等等。这样教,就是交际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强,充分利用这一点,教学生唱英语歌,排练英语短剧,制作精美的教师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锻炼了学生的言语技能。

(4)交际功能也决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如果不提倡“百家争鸣”,不鼓励教师走切合实际的教改之路,相反,一味地厚此薄彼,那么交际功能法将面临“曲高和寡”的局面,引进交际法中确实有效的部分,并吸取各家之长,探索一种最适合的教学法,才是明智之举。

4.由于历年中职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授,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语言的能力,致使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保守,形式陈旧,语言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许多教师都知道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今英语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许多教师本身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口头表达英语的实际能力,以致无法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上课不了解新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还是用灌输式、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言语技能差,导致听不懂,不会说,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为此,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修养是当务之急,不仅要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特别是口语);而且教师要尽快投身教育科研,了解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更新教育观念,创造出更新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

结论:本文对中职生英语言语技能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表演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言语技能。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与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自然积极性就增强了。由此,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自然得到了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中得到了培养,言语技能也因此而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柳 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与“搞活”

2.马丁•韦得尔 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

篇8

【关键字】技能 问题 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应顺应新课标教学理念――“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地理技能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

学习区域特征常需要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

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地理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地理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脊或山谷,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最后才能作出判断。或者有些学生是先判断出该大地形是山地还是盆地,然后才能作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两种学生只会按教师讲的步骤去做,而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学生把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已形成的“框架”之内,答题时一般比较准确、全面。而另一些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某些知识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1.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2.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

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代表平原。实际上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有效的法,教师要进行总结和推广, 便于营造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但对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