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自由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10-14 22:01: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由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由教育论文

篇1

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了人教社新编的教材。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启迪心智。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

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也可分男女、小组竞赛。

穿衣戴帽: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例如:“田、里、水”。补完之后,学生也记住了“田、里”一竖的不同。(穿戴整齐后)再分别组词,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于由两个熟字组成的生字。请学生练习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猜谜语、说儿歌: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帮助记忆。如能做出动作的字,可以做动作、说儿歌加以记忆。

篇2

1.1资源的重复开发且不重视应用

在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上,多数院校都非常重视资源的研发,获得奖项的资源十分多,但是对资源的利用却鲜有人重视,同时过度的重复研发成为导致资源共享不利的源头。

1.2太过“自我”

很多高校注重自我资源的研发,甚至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同样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一所两所院校有这样的想法还可以,但是每一所院校都持这种想法的话就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开发。每一所学校都想在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成为兼容并包的综合性学校,这样就使得资源大量地被浪费,如果每所院校都能在资源共享上多下工夫就可以避免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1.3重视专家评价

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很少有学校重视学生对资源的评价,这就造成教学资源虽然满身“荣誉”,却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综上可知,影响我国网络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子工程”。没有人关心网络教育的实际应用,只要资金投入了,建起来了就算完成任务。

1.4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是慢慢吸收理解,学生无法一次性地全部接受,产生厌倦的情趣。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教师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由知识灌输者转变成知识引导者,同时还要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式,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国外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状况

国外的网络教育不仅起步早,教育理念也比我们先进许多,通过对国外网络教育的调研,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认识我们的不足。

2.1美国的网络教育

美国的网络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第一梯队国家之一。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丰富是因为除美国政府之外,很多高校和民间组织都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上,美国人会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同时在建成之后保证资源的高度共享。这就保证不会出现大面积重复的网络教学资源。在美国通过政府建设的大型信息中心有以下几个: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由教育部、教育科学院和国家图书馆建设,其中建设计划周密、功能强大、文献丰富,同时配有简单的搜索引擎和专家咨询服务等;联邦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全美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学习资料。另外还包括麻省理工和俄亥俄州图书馆建立的教学系统,在这里很少有资源重复建设的地方,充分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快捷和资金的节省。

2.2加拿大的网络教育

加拿大也是通过政府发起项目,建立面向所有加拿大人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

2.3澳大利亚的网络教育

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必须大力发展远程网络化教育,所以早在1995年,澳大利亚就已经开始网络教学的开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综上可以看出,国外在网络教学上的重视以及避免资源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3国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总结

3.1主体多元化

在国外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上多以政府为主体,但是不排除其他机构和群体建设的教学资源。这说明在建设的态度上外国一般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态度。具体主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政府机构为主体,包括ERIC、FREE等等;第二是各类名校或者高校联合建立,包括MIT、NTU等;第三以专业的学术协会为建立者,包括EdNA和FLAG等等。

3.2政府提供主要经费

在对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以上这些网络教学机构的建立经费都是由各国政府出资。事实上,网络教学资源关系到的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未来,由政府出资名正言顺、合情合理。

3.3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在国外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许多世界知名的IT企业或通过软件或通过硬件进行支持,因为这些企业能够看到教育对于国家及民族的重要性。同时由于企业的技术力量相对雄厚,并且管理方面也足够灵活,这可以不限制学术的交流和借鉴,并且提供稳定的服务。

3.4资源共享

在资源共享上分为免费和付费服务两种,在学术上的资源共享一般都是免费的,只有用于商业利益的共享才需要付费,一方面保证了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并且无论免费还是付费资源,都由政府机构保证资源的权威性,不会出现信息错误以及质量低劣的服务。

3.5学生评价系统

每年都会有专家和学生共同对反馈的意见进行处理,这就保证以上的教学资源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专家的考核,更多的是面向学生寻找应用上的不足。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可以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4国内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反思

4.1政策指导

针对国内网络教育缺乏资源共享这一情况,教育部通过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把建立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作为网络教育重点发展对象。

4.2陈旧的观念

很多国内学校都被“要有自己的办学特点”这样的传统观念所束缚,所以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上也力图保证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这样的观念与网络资源共享是格格不入的,考虑到网络教学的其他要求,就必须要有切实的改变。首先就是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到网络教学的意义。

4.3成立区域联合机构

国内67所高校组成的教学协作组打响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第一枪,之后在农林和师范院校同样成立了协作组,众多的网络教育队伍开始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教育平台。

4.4制定技术规范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之后,已经开始着手根据世界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的远程教育技术标准。有了此规范之后,网络教育技术设计结束了无规可循的局面,同时不同院校重复设计这一情况也会有明显的改善。

4.5建立试点

任何项目的上马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针对我国以往网络教育存在的弊病,在试点阶段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掉,绝不可以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要在试点阶段就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4.6正确认识评价的意义

要知道网络教学不是为了应付专家们的检查和评价,评价是要由学生提出,并且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改变。这需要我们认识到网络教学系统是为谁服务的,是向谁负责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为学生服务,向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

5形成良好的共享机制的诸多因素

要形成良好的共享机制,并不是很简单的事,人类出于自私的天性,都希望事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人人都这么想就很难把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所以针对这一个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变化。

5.1改变陈旧的理念

基于网络教育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基础。网络教育具有什么特点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网络教育是集协作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教育平台,是符合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教育平台。针对这些特点就要在各院校间建立开放协作的观念。首先是要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实现共享,这样在不同院校之间的协作之中同样可以提高水平相对不足的院校的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与资源的互动,在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可以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让学生作为教学资源的受益者的同时也成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这样才能为网络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不要搞重复建设,重复建设是财力和人力的最大浪费,在资源使用上以资源共享为除教学质量外的第一目标,同时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让作者寒了心,才能保证资源的开发上能够有后续力量。

5.2以政策为导向

这里所说的以政策为导向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的政策,而是需要为国家政策的方向提供自己的建议,发挥个体的力量和优势,看国家看不到的地方,从而为网络教育的提升尽自己的责任。

5.3有组织有发展

从建立小范围的学习组织出发,逐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教育组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整合所有教育资源,做到完全的无冗余的网络教育系统,整合所有优势资源,让网络教育成为现代乃至未来教育的主流,成为教育这块蛋糕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奶油上的点缀性质的水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教育的全部优势。

5.4充分考虑共享的有偿性

由于要实现完全开放的共享机制,这里就不得不考虑到共享的有偿性。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完全放弃利益的贡献自己的资源,毕竟人活着是要吃饭的,所以有些人以此为生存手段也在所难免,这样就需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有偿共享资源提供空间。

6总结

篇3

一、强化组织领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乡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领导组,由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由于行政区域调整,原有的实施方案已不相适应。我们在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照省有关标准,结合实际制订了《汇龙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合理调整布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以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为目标,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做大做强名校,努力改善教育环境,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学校布局调整是乡镇教育资源重组和重新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减少投入、增加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乡镇合并之初,我镇规模学校、袖珍学校并存,共30多所。农村和城郊学校普遍存在规模不足、布局不合理情况,局面比较尴尬,一方面教育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又因教育规模,布局不合理而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此,联陵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每所学校服务1万人口的原则,按照“整体构思,分步实施,重点武装,形成规模”的调整思路,撤并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学校。5年来,通过港商捐款、政府投资,自筹经费等途径,共投资1565万元进行了村小撤并,危房改造,中心校规模扩大、部分农村学校改、扩建。

2.坚持政府拨款主渠道,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在“一保吃饭,二要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改善育人环境,确保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行。近三年全镇现代化技术装备投入近300万元。目前,“四中心”均按标准配齐各专用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并逐步向村小延伸。乡镇撤并以来,镇财政从未拖欠过教师工资,教师的医药费也能如期按规定报支。三、创新学校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乡镇学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以后,我镇各校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但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特殊性,汇龙镇依然存在市区学校、乡镇中心校、村小三种不同层面的学校,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1.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城乡挂钩力度。实施市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联合挂钩制度,充分发挥市区学校及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2所学校升格为江苏省实验小学,1所学校升格为江苏省示范初中,4所学校获市以上模范学校称号。

2.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挂职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学年,片上结对学校(市区学校与村小)都会互派一名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列席各种会议,承担一定课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对方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风。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为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我们一方面继续保持联校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良性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批准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近年来,联校共派出16位老师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

篇4

只要我们认真考察一下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便可以发现道德自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道德主体的意志是自由的,他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权利。罗尔斯指出:“自律的行为是根据我们作为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将会同意的、我们现在应当这样去理解的原则而做出的行为。”(注: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3页。)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总是个体出于明确的理性意识而自觉自愿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要求自觉,即要遵循理性的原则,按照理性认识来办事;同时又要求自愿,即要出于意志的自由,如果意志不是自由的,那就谈不上道德责任。

在西方伦理史上,康德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自律概念,并把它确立为伦理学的基础。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拱心石。康德的自律概念正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在康德看来,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其意志应当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一种天赋权利,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一个人只有作为纯粹的意志存在物而不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他才是自我决定的,才能“自己为自己立法”,才能在立法时不服从异己意志。(注: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由此,康德把意志自由看成是阐明道德自律性的关键,从而高扬了道德的主体性,在伦理学上实现了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自律概念对道德的宗教基础的消解,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但马克思对自由自律的完整理解并不限于形式,还涉及其丰富的、现实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作为“人的类的特性”,是人类与动物界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但一个人的意志自由能否得到发展和发挥,在多大的程度和什么方向上得到发展和发挥,总是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有可能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意志自由,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人“是只能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页。)“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因而,自由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从总体上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前夕,由于自然的因素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占居着支配地位,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直接依赖外部世界,因而,尽管人们也崇尚自由,但人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处在比较幼稚、笼统的阶段,并且逐渐形成了以“他律”为基本点的命运观。西方从古希腊神话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人们对自己命运的主流性看法是神学命运观,把人的命运看作是他主、他律;一些具有无神论或泛神论思想的人们以自然法则、自然规律来解释人的命运,其基本倾向也仍然是他主、他律。只有到了近代,人们关于人的命运的看法才逐渐摆脱了神学命运观,提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律。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们在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时,高唱自由的赞歌,用人性来反对神性,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历次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如果说把自由视为一种崇高价值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那么把自由视为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则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所确立的。

把自由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交换以其持有的方式抹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等级意识,客观上要求交换各方权利是平等的。同时,市场主体自由地进出市场,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各种选择,无疑意味着他的活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2、103页。)据此,马克思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97页。)“交换价值,或者更确切地说,货币制度,事实上是平等和自由的制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01页。)只有当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束缚人的各种“封建羁绊”,将“温情脉脉”变成“冷酷无情”的交换价值和现金交易时,人才从他人情感与权力的束缚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人才获得了对于他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在客观普遍的物面前,人与人才首次获得了平等。因此,马克思把商品交换领域称为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认为在这个乐园中占充分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9页。)

把自由视作一种个人权利看待,除非有强有力的理由和根据,否则它不容许被任何人或政府侵犯的思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也为人类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道德力量与行政力量高度融合、渗透,共同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因此,传统的似乎井然有序的道德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不完全是道德发生自律作用的结果,不是道德独立作用的结果,而是道德与政治原则、政治手段合而为一作用于经济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结果。虽然在政治、伦理互动的体制下,也形成了一整套有关道德修养的理论,但道德自律的实际作用很小。与传统社会以政治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相适应,道德依靠良心、舆论发挥作用的“软约束”功能通常凸显为一种必须如此的“硬约束”原则。在特权、等级制度下,个人没有自由意志可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只有当人的自由权利得到法律保证、人们有了一定自由的社会背景下,普遍的道德自律才有可能。

因而,自由是自律的前提,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自律。同时自律也是自由权利得到保障的理性基础,没有自律也不可能有普遍的自由。普遍的自律只有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现代社会才有可能,同时普遍的自律也是市场经济的理性运行对于个体理性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的秩序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是理性的自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市场主体的自律,就不能保障市场秩序,就不可能有效率,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王权是一种任性”(马克思语),社会的运行很难是理性的,从而使自律行为成为一种个别的偶然的行为;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的秩序经济,它所要求的自律是一种普遍的自律。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由自觉的选择,而不是盲从;是理性对欲望的引导,而不是“存天理灭人欲式”的压抑;是道德主体作为自由平等的理性存在物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迫遵循。这种自律是需要制度安排来保障的,是需要制度安排给人以普遍的预期来养成的。

当代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建立市场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人们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法制意识正在增强,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已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道德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由权利正逐步得到确立。一句话,我们正在初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道德曙光。然而,在我国市场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市场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道德秩序混乱的严重局面。一方面个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对非法谋利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和个人普遍地“陷入”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之网,对应当遵从的道德规则失去信任,以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信用问题几乎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切无疑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产生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首先,这跟我国历史传统中缺乏社会理性的土壤有关。我国是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集权型的封建大一统的统治下,皇权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人民没有任何自己的权利可言,人的个性和自觉意识受到压抑、禁锢与扼杀,人的精神与思想总是处于顺应、依赖和甘心被奴役的潜意识状态之中,根本没有自由权利可言。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人们成了失却“人类之尊严”与“个性之价值”的驯服工具。

早在时期,五四新文化的主将们就把矛头对准封建专制主义,他们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注:《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只有彻底破除专制主义、永绝其萌,中国民主政治才能成功。只有切实保障人的言论自由,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个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才能实现民主国家。五四无论是在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冲击方面,还是在唤醒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方面,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混战,中华民族面临着亡种灭国的危机,到了五四的后期,许多运动的中坚力量都主张用革命救中国,并纷纷投入民众运动,使五四很快与民众的救亡运动相结合,其结果是五四的启蒙主义锋芒被削弱了。

马克思指出:“某一观点是否在整个民族中占优势,……这自然是由该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来决定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52页。)由于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建国以后,我们在清除封建意识和等级观念,促进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又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有碍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旧思想、旧观念,还时时困扰着我们。在一些单位和一部分领导干部中,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家长制、一言堂等压制民主的情况,至今还严重存在;在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中,至今对自身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等鲜有所知。一句话,国民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社会运行的理性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其次,这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逻辑有关。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存在过两种发展逻辑:一种是发达国家的逻辑;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的逻辑。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自然自发的特点,经历了一个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与此相适应,伦理思想的发展也有一个在充分肯定个人自由意志的基础上,逐渐地加以伦理“矫正”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大力为个人权利作伦理辩护,承认经济行为的道德中性,承认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承认经济交往中个人的自由意志,等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平衡,人们又从社会整体福利公平分配原则出发,相应地建立了一套诸如“公平”、“公正”等新的伦理原则,对个人权利进行限制与规定。由于这些“公平”、“公正”原则是在个人自由选择的伦理原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逻辑上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逻辑不同,中国所经历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逻辑。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追赶”发展的目的,我们在现代化的早期就人为地中断了市场经济“自然”成长的过程,并且建立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体制,直接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强制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任务后,在进一步发展的压力下,又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发展逻辑,在伦理观念上就造成了一种错位现象:一方面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培育一系列对现代市场经济有根本意义的观念前提,如承认经济行为的道德中性、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经济交往的自由意志等等;另一方面又机械地引入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后期的伦理观念,如“公平”、“平等”等等。但由于没有市场经济早期对个人权利和利益观念的培育和维护,没有对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往往会形成一套在逻辑上缺乏内在依据的伦理观念,比如强调否定个人利益的共同利益、取消个人自由的平等主义等等,这些伦理观念先天地具有外在的强制性,缺乏内在的依据,往往在民众思想上没有接受的基础。尤其是当我们用这种“公平”和“平等”等观念来压制个人的利益动机和自由权利时,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就会处于一种被悬置的状态,对市场经济的伦理辩护就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伦理观念不能得到真正的确立。

第三,这也跟我国现阶段伦理建设的定位和方向不明确有关。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按照这个观点,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由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个社会的重心从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转变为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成为整个社会建立其上的基础。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也与计划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也必然会有与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不同的道德目标和道德追求。从根本上讲,传统道德是一种贤人道德观,它是以“人人皆可为尧舜”为前提的;其道德追求和道德目标是为人利人,舍己取义。这种道德只能是少数人实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普遍行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一种秩序道德观,与传统的贤人道德观不同,市场经济的起点是一种“底线道德”,或曰“道德基准线”,肯定所有的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自己生活意愿的满足,并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规定个人的应尽义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道德理想不再是被强制推行的和被动接受的,而是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现阶段伦理建设的方向还不甚清楚,对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和道德要求还不甚了解,在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中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道德要求相悖的东西,我们的很多政策和行为也在阻碍着这一进程的推进。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和限制,我们仍然把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道德要求作为重建的目标,政府总是以道德建设为己任,极力和倡导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为通过广泛的宣传和道德说教,就可以建立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因而常常事与愿违。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同时存在的局面,道德宣传一方面成为企业与个人的“包装”,另一方面成为大众鄙夷的对象。人们一方面主张毫不宽容的个人道德完善,另一方面则以一种投机姿态对待市场交易活动,对契约毫无尊重,甚至玩弄社会公正观念……这一切无疑阻碍着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的形成和道德主体自律的养成。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市场经济,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道德的基础正在改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基础尚未完全形成和真正确立。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自律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其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如何培育理性自律的经济主体、促使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尽快形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我觉得,在当前加强道德建设中,既要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更要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

1.必须切实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权利得以明确确立和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对权利的约束和矫正机制。只有当个人权利有了合法保障,并且有了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道德理想才真正有了发展和升华的可能。为此必须健全法制,明确一个人的基本自由空间,这个空间以不得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为边界,其衡量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自由能够与其他人的相同自由共存。自由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中从事各种活动以及发展自己的基础,法律对它的确认,对于保证人们的主体性,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必须从民主的性质出发,对国家的权力作出合理的安排。在社会管理中,国家权力是最强大和最具普遍性的,它一旦得到正确运用,就将有效地和普遍地造福于社会成员。而一旦不能得以正确运用,则将大力度和大面积地损害社会成员利益。在这一方面,任何社会个体的善举或恶行都不能与之相比。正因为国家权力在运用上有这一特殊性,所以,法律对于国家以保护个人自由为由而干预个人自由的授权应附有严格的限制性条件或原则。对国家干预和限制个人自由的授权,以及国家对于这种干预权的运用,应当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及伴有有效的监督。由此才能保证授权的正当性和权力不被滥用。

3.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创设自由。这是我国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真理。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存在着影响人的自由和权利的种种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传统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还处于退出和进入的交叉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基本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深化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过程中逐渐收缩行政主导的领域,同时扩大社会主导(如社会保障体系)的领域。惟有如此,社会体制运作制度才能走向规范化、理性化,才能使人们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获得充分的体制性保障,并促使社会道德伦理关系格局趋向有序化,进而建立一个主体之间相互平等、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经济和社会伦理秩序。

篇5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发展,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已经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程度的资源危机。水资源的现状只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遇到问题的一个缩影。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据统计,2014年我国缺水严重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些南方城市因为水源枯竭或水源污染而出现停水、限水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正确认识全球问题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理所当然,地理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资源忧患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早在新世纪初,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资源忧患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火如荼地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校园,渗透进各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推动了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一些学校进行的“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活动收到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好评,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资源具有稀缺性,地理学科进行资源忧患意识,就是主张学生关注资源,关注国家的发展问题。资源忧患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主动地学地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资源国情教育,充分认识节约和保护资源的必要性,能够增强他们的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立志为将来创造新能源、改进我国资源状况作贡献。

二、课堂教学是渗透忧患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地理学科性质以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地理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受过地理教育专业训练的地理教师,首先要利用课堂45分钟,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教育资源实施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学地理教材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天文、气候、水文到城市、能源、文化等,其中大多蕴含着有关资源忧患意识的话题。这些话题,为地理老师进行资源忧患意识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知识,挖掘其中包含资源忧患意识的内容,以巧妙的方式教育如何保护与利用好有限的自然资源。要让学生了解到存在哪些资源问题,又应当如何化解资源危机。例如:在讲授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时,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之外,还应当简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与用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利用海洋资源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比如:怎么看待沿海地区因为城市扩张而进行的填海扩陆?怎么认识海洋生态保护区的意义?这些问题兼具科技性与人文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索“中国以后该如何利用海洋”。

篇6

(一)国内外教育家对养成教育的探索

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产生由来已久,并且一贯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把行动、习惯、性格与命运联系在一起;教育家洛克也提出良好德行的练习和养成习惯的具体主张,其思想中的“绅士”教育是和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陈鹤琴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其幼儿时期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期,应当特别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成为培养人良好行为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式。

(二)陶行知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探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而养成教育又始终贯穿于其中。他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陶行知从更为广阔的范围论述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陶行知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他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养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目的就是教会幼儿做人。陶行知提出了关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方法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种:第一,养成教育宜在幼儿期就开始实行,要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教育;第二,养成教育应该遵循“行—知—行”的原则,要使幼儿在实践中和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需要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以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养成教育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五,养成教育注重加强和巩固良好行为的训练,以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第六,养成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家园共育能发挥强大的教育合力的作用。另外,养成教育还具有系统性、阶段性、终身性、基础性、反复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的行为、长期的践行、外在的培养与自我的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对幼儿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幼儿自主能力的涵义及其与养成教育理论的关系

(一)幼儿自主能力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主的定义为“自己做主”。基于心理学的视角,自主性是个体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于他人,能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幼儿的自主能力具体是指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带着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并且能够通过独自的探索解决困难,从而在不断尝试中逐渐完成任务,以获得结果的能力。自主能力主要包括独立能力、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是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具有较强自主能力的幼儿能够在性格上保持充分的自由,他们在保持自己判断力和坚持自己想法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作,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调整自己的活动计划,以幼儿自愿的方式从事游戏和活动。因此,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更高追求和教育目标的重新选择,培养具有自主性的幼儿在当前背景下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二)养成教育与自主能力的关系

养成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由养成教育的含义可知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提高幼儿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养成良好的自立、自律、自强、自护的行为习惯。自主能力是养成教育内容的基本体现,其实质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通过运用养成教育理论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正好从概念上强调了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这两个概念的相容性特点,为用养成教育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三)养成教育对提高幼儿自主能力的作用

自主能力的养成和巩固要比知识的获取重要得多,它是一个人适应并且能够独立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幼儿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养成教育理论作为一种传统、持久、符合中国育儿特点的教育方式,其对于提高幼儿的自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养成教育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张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使幼儿在自己的不断探索中培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自主行为习惯。

三、养成教育视角下幼儿自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养成教育理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个体都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它关系到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与适应能力,而这一切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和持久的过程。

(一)及早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自主能力

养成教育理论强调要在幼儿阶段施教,对幼儿及早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关于及早施教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颜氏家训》中提倡家庭教育要及早实施,勿失时机。陈鹤琴认为教育幼儿应该从小就进行施教,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事待人的方式等都要从小就养成,从小加以训练,以养成种种优良的习惯和态度,这样以后可以减少许多问题。由于幼儿在学前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格特征,因此容易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及时地对幼儿进行自主性的培养,着力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那么幼儿的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注重丰富实践活动,增强幼儿自主意识

陶行知的养成教育理论非常注重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其主张“行是知之始”,因此应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培养和激发幼儿的自主行为的动机,不只是教给幼儿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幼儿自己主动去做。首先,教师应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多变的刺激物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具,以吸引幼儿自主活动的欲望。其次,教师还应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游戏,还有看电影、参加活动等,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再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设置问题情境。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驳问题———再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幼儿间反复进行讨论,幼儿不断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其探索的欲望和程度逐渐加深,答案也就越来越明了清晰。教师通过语言启发,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和大胆地发言,这种在教师指导下幼儿不断探索的过程,活跃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幼儿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等良好习惯,大大增强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创设良好自主环境,引导幼儿自主需求

真正的养成教育不在于说教,也不在于对幼儿的强制约束和惩罚。养成教育理论强调环境熏陶,多样和丰富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充分对幼儿的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接受生动形象的教育,养成规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蒙台梭利也指出,对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说,为其准备一种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师应当在活动室和休息室内为幼儿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的人际环境,从而创设出宽松、使幼儿能够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其次,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幼儿是通过眼看、耳听等感官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由于他们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新奇、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不断地丰富和变化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数量的游戏材料,使幼儿有更多和充足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在这种精神和物质上能够给予幼儿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下,幼儿可以感受被同伴和教师所接纳,从而建立自信心,进而帮助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尊和自我约束等良好品质。

(四)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幼儿自主动机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天职是“自化化人”,教师应该与幼儿共同生活,做幼儿的朋友,帮助他们在积极的活动上行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行,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其教育幼儿的先决条件和前提不是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力所决定,而是要以“自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成为幼儿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自主行为的榜样和范例。首先,树立家长榜样。父母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家长要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为幼儿做示范,使幼儿养成自主行为。其次,树立教师榜样。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自主能力培养时,应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加强对幼儿的感染与熏陶,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自主能力的目的。再次,树立同伴榜样。研究表明,群体之间能为幼儿提供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行为。因此,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中,应善于发现幼儿在某一方面或行为上的优点和进步,积极表扬,让幼儿有具体模仿的对象和自主行为。

(五)强化巩固自主行为,促进幼儿自主管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不断强化的结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也提出惩戒方式在降低幼儿错误行为方面的重要性,并且主张应用强化、消退等方式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通过适当合理的奖惩方式促进幼儿自主的产生和巩固。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增强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磨练幼儿的意志,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性能力。首先,教育者要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充满信心,鼓励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不断探索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当幼儿在活动中碰到困难和阻碍时不要急于去帮助或者代替幼儿去做,而是让幼儿在自己的逐渐摸索和动手动脑中主动解决问题,为幼儿留下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要注意给予幼儿积极、正面的评价和反馈,针对幼儿的自主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和反馈一方面可以对幼儿的自主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幼儿继续坚持自己的良好习惯,对幼儿的自主起到强化作用。

(六)注重加强家园合作,完善幼儿自主发展

篇7

1.推动农村地区幼儿的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中,充分运用幼儿身边他们所熟悉的乡土资源作为课程资源,有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具体而言,乡土资源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如下三点:一是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二是有助于培养幼儿对农村本土文化的热爱和精神认同;三是有助于幼儿接受来自乡土资源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乡土资源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幼儿教育中运用乡土资源对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农村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丰富的、鲜活的乡土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加深幼儿对其身处环境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和认识,更能激发起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形成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农村幼儿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应用建议

1.正确认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教师是乡土资源纳入课程资源予以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具体应做到:第一,深入学习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知识,明确农村地区乡土资源开发在对幼儿发展、幼儿教学改进以及幼儿园的发展等各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形成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并在具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和教学实践中予以落实。第二,重视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创设的教育性。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教师以及所处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和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其中,环境是本部分的论述重点。在农村幼儿园,通过运用一些安全且有价值的乡土资源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透过乡土资源营造的幼儿园环境来发挥乡土资源的内在文化特质形成对幼儿的熏陶和教育。同时,通过环境创设向幼儿及其家长传递来自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所要表达的教育内涵。

2.充分利用家庭及社区村落资源

农村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以及村落的乡土资源,树立起家园合作意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主题活动,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带着学生深入到农村自然环境和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让更多的乡土资源进入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趣味。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降低幼儿园教育成本,更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幼儿的趣味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空间布局。

为使幼儿可以在更加舒适、自然、愉快、温馨的氛围中学习,在对活动区域布局时应当坚持美观、和谐、色彩柔和的原则。例如,可以在孩子活动的区域采用玉米叶子、花生等来进行装饰,也可以采用玉米秆作画饰来进行装饰。

(2)玩具和材料。

篇8

我们在广州市辖的四个区各抽取1间幼儿园、共4间幼儿园进行调查,在每间幼儿园选取大、中、小3个班做问卷调查,共向200位家长派发问卷,在200位家长中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达到85.5%,另外,我们在其中的1间幼儿园对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个班的12位经常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做深度访谈,对其孩子也进行了访谈,并观察这12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言语及行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研究。研究方法实施的顺序为:文献收集与分析、编制问卷、派发问卷、第一次访谈家长、第二次访谈家长、访谈幼儿、观察记录。笔者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纳、比较。以Cronbachα系数检验,得出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8,显示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调查表明,每周亲子阅读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结果见表2。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幼儿在全托幼儿园,每周只有两天时间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愿望没法实现。调查还发现,多数家庭每次阅读的时间能持续20分钟以上,其中超过25%的家庭达到30~60分钟,说明家长有兴趣有耐心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也乐于同家长一起阅读。对不同家庭亲子阅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我们对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0~20分钟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这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短,阅读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转移兴趣,这些家长迁就了孩子的兴趣,未强迫其继续阅读。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最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最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最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从对家长的访谈可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统计数据显示,77.8%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内成年人对孩子道德、习惯、规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学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应当是老师在幼儿园讲授道德规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家庭内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负责吗?调查显示,高达97.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负责,只有2.3%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