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11:22: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数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如果在被动的、被压抑的氛围下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抑制,其学习效率也必然是低效的,将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后作业以及练习中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设法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融洽师生关系,保持良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前提,创设和谐民主课堂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角色的定位。如果说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合演的一幕现代剧,那么教师既是导演者又是伴奏者,学生应该是这幕剧的主角。教师只有俯下身来,与学生真心交流沟通,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不盛气凌人发号施令,课堂气氛就会和谐融洽许多,学生才能在比较宽松的情境下学习,从而提高认知效果。教师只有善于和学生交往,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否则,即使是教师善意的批评和提醒,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发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就是枯燥乏味的,上课时如果再用呆板的语言讲解数学,活泼好动的学生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首先教学语言中应该有一定的幽默感,使讲解能够形象生动,既传神又传情。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如何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自由主动地思考与发问。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下,教师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身边,从过去课堂上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便由此而生了。
二、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并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认真备教材,备学生。教师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备课时应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的整合,设计合理的学案,要考虑到很多数学题目的解法不是唯一的,所以要为学生预留比较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还应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才能确保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1、准确的课前教材分析。准确的教材分析是备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把握教材,才知道哪些数学知识要素对学生是有用的,是本课学习数学知识所必要的。比如,在课前教材分析时就应利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辅助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将题型有层次地分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也只有透彻地分析教材,才能使相应的教学方式水到渠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准确的教学目标。有了具体细致的教材分析这个前提,教学目标的定位便会准确清晰。数学教学的大目标必须靠小目标来一步步地实现,小目标又靠大目标进行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要有针对性地为实现大目标服务,而且每一个小目标都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三、重视构建有效教学方案
数学教学方案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1.1数学教材编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当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数学教材,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内容相对陈旧,缺乏现代数学观念,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尤其是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缺乏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教材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拿到教材之后,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并且,虽然高校所采用的数学教材具有抽象性、严密性以及逻辑思维性的特点,但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后习题也比较的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习到新知识之后,由于缺乏习题巩固,往往不能对数学理论和公式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由于课本知识缺乏实际内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很难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2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实效性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数学老师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依然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往往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一般来说,高校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高校老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自我为中心,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机械记忆,这往往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死板、沉闷,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较低;(2)课堂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相比较其它学科而言,在学习上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高校的数学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以及行为特点的正确认识,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而是一味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断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数学知识、公式、解题技巧以及概念等,没有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给学生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3)课程安排缺乏有效性。一般老师在安排数学课程时,只会分为理论课和练习课两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是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就是对习题知识和解题技巧进行死记硬背,老师并没有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
2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1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应该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紧跟时展步伐,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高校在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对于高校数学老师来说,由于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更多有用地知识;(2)根据专业调整数学教学内容。数学虽然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对数学的应用需求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高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科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比如,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经常运用到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全面讲解基础知识,还应该做一些知识扩展,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对于文史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工作对数学的需求不高,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运用上,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开设数学选修课。老师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数学动态,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紧跟社会发展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
2.2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对于高校数学老师而言,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紧跟时展步伐,积极转变传统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增强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以及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更多地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束语
摘 要:人文教育是数学教学价值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数学人文教育十分重要,可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人文教育;情境教学;认知冲突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实施策略。
一、利用诱发主动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绝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二、利用认知冲突进行情境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有效地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而这恰好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切入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延长学生的有效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养成批判型的思维习惯,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
三、利用强化感觉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强化感受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学习“角的概念的扩展”这一节时,教师可先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来展示我们在军训时训练的半边向左向右转,发现都可以表示角,但是方向显然不同,那么对于这样的两个角怎么去表示呢?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美术水平和能力来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使美术知识不断获得积累,在不断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运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潜力,能让他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使美术能力不断提高。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美术教具和美术优秀作品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动手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绘画。教师在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要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他们逐步掌握如何进行素描,如何运用色彩等,使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加优秀。
二、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基本技能
职高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美术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素描,并通过让学生欣赏素描作品来加深对素描的理解。受到优秀作品的吸引,学生进行美术素描课堂学习时才能积极地投入进去,才能提高他们的素描能力。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对优秀素描作品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然后,让学生对静态事物进行素描,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从基础的绘画技能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树立起学好美术的决心,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的美术基本技能得到强化,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职高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良好习惯的养成。
1.喜欢美术课堂,主动探究美术知识的好习惯。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对简单的美术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开始,逐步深入,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习作、写生等绘画实践,认识艺术创造的价值,增进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的艺术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风,爱护绘画工具和珍惜艺术成果的品质;培养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务实精神,培养并最终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
2.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职高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有效保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美术知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探究来进行深入理解。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他人发表的意见没有注意,思维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得不到启发,就不能有效掌握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精神不集中的学生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四、把多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美术有了兴趣,他们对美术知识才能有探究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大,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具有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进行主动创作,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能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体,过于重视多媒体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教师在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深入探究多媒体的使用,设计出好的教学课件,使美术课堂能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五、总结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新时期。我们周围的一切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宽带、互联网技术使得全球的时空变小,让人们的视野得以扩大,思维更加活跃。无线移动技术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产生的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对高校的学生工作形成挑战。同时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高校体制改革,就业方式转换,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等等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怎样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好学生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独生子女,个性强、思维活跃成为他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管理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建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在侧重理工科的综合类大学中,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是工科学生逻辑思维强,但思想有时不够活跃;二是工科学生在长期接触枯燥的数字公式后,渴望在平日里接触一些能够使身心放松的东西。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同时利用一些艺术渠道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管理中多一点艺术成分。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二、关于高校学生管理艺术化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变“管理”为“引导”
要搞好学生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引导”。一方面,作为学生工作管理干部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努力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远大志向和培养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既奉献社会,又完善自我。
2.通过不同渠道让学生接触艺术作品,在理解艺术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1)通过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电影来启发、教育学生。例如《阿甘正传》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娱乐教育片,可以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使学生管理做到轻松又不失效果。
(2)利用网络来实现管理艺术化。现代社会的网络化特点越来越突出了,在网络上就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一些操作,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利用网络来学习娱乐已成为常事。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快捷渠道来进行学生管理。如在学校网站上推荐一些名片名曲来供学生欣赏,同时可以通过人人网、微信、QQ群、飞信群等及时了解学生的观后感,从而进行相应的思想、心理上的指导教育。
(3)重视平日里组织的艺术活动。目前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展了一些相应的艺术活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些活动背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意识到了什么。应该让学生既得到娱乐又得到教育。让他们在娱乐中多思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再度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在管理艺术化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因为那些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天之骄子们,在学习上的激烈竞争,使他们很少甚至不愿拿出时间去参加娱乐活动。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单调乏味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状况,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开启学生学习的新思路,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及时听取反馈信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同一部艺术作品他们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看法。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及时听取、了解他们的想法。教师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则。正确的思想加以鼓励,偏激的观点与认识加以拨正、引导,起到一个反作用的效果。让学生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能够很快地理解艺术作品内在含义,并给学生做出指导。
4.学校规章制度的相关制定为管理艺术化提供广阔空间
大部分学校音乐课程的安排是相当少的。例如我国的大部分院校,除了音乐专业的学生是计学分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公共音乐课一般都是选课,学分相当少,大学生一般都选择不去上,利用这部分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专业不设立音乐课程,甚至连选修课都不设立,所以许多院校仍然没有对音乐提高重视。
二、学习音乐艺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来讲,音乐艺术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我国的音乐艺术文化还是比较源远流长的,古典音乐艺术、流行音乐艺术等在我国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我国的老艺术家对我国的音乐艺术有着重大的贡献,对于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延续音乐事业的发展,音乐本身是具有影响力的,它不像其他课程给人带来的是知识的传播。音乐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还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洗涤,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正能量,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陶冶情操,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以在人失意时给人带来心灵的抚慰,从精神层面得到升华。作为一个高校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认识和学习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两者既有差异也有共通之处。国外对中国的音乐情有独钟,喜欢中国古典音乐丰厚的底蕴和文化涵养,对下一代古典音乐的教育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对音乐艺术教育要提高重视。
三、针对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的解决对策
学校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合理安排音乐课程,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更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学习,而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公共选修课上,注重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利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到课程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提高学校和自身对音乐的重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解决高校音乐设备不足的问题
解决学校音乐设备不健全的问题,在学校里加强对音乐设备的管理,加强音乐教室的建设,对音乐设备的选择也要适当合理,尽量有健全的设备,无论声乐室还是琴室,都要加强建设,实现音乐教学的丰富多样化。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音乐教学的方式有许多,音乐是一门艺术,采取一种死板的方式是不能领会到音乐的真谛的,要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多媒体教学、形体教学、表演教学等。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听到真实的画面,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表演节目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置课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结合时势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节目教学增加了表演性,通过节目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的内涵,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四)结合传统教学,走创新道路
在音乐教学和音乐的选择上要加强音乐的创新,不能一味的追求音乐的特殊化,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共同发展,推崇出新,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条件创造出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一种音乐艺术的高境界。
四、结语
(一)利用数学教师的魅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位朴素大方、知识渊博、思维严谨、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最伟大的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穿着端正、语言优美、板书工整,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只有“身正人之范,学高人之师”,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数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耳濡目染中会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应当先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中,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教师有一种敬佩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师应该精心构思、合理设计
每堂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置悬念、创设气氛、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叩开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凝神思考、跃跃欲试、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猜字游戏”,我给出“非,日,品,王,美”等汉字的一半,让学生猜这个字,学生的求知欲非常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化为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各种资源互动共享
备课是上课前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加油站”,在备课时既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人潜能,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促进教师“共同富裕”。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上课准备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上课效果就会好,集体备课要注重“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案、备课件。“备教材”,要把数学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教学行为应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相同,教师的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精讲多练、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备教法”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法采用恰当,教师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学生课业负担轻,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学习兴趣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好。“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设计,题的难易程度与学情相适应。妙用“电教媒体课件”,创设愉悦教学,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难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一项整体的教育工程,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机制,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激发学生的“精气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升华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过程,成为绿色课堂、阳光课堂、生态课堂。
(二)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神经元”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亮点。但学生自己无法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学习来解决问题,小组互学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在以下几点下工夫:1.分组:要做到品学兼优和学困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男女比例等方面均衡优化。2.合作:首先要培训学生,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的合作渐入佳境,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分类指导,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基础情况不一样,成绩一定有差异,进行“好、中、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实行“一帮一”制度。1.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布置题目稍难的作业,学习上要求更高更严一些,做到“上不封顶”。2.对于“学困生”“双差生”,首先要帮助他们解除畏难情绪,消除“低人一等,不如他人”的心理,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它作为突破口,及时表扬鼓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采取“一帮一”的制度,让一名“三好”学生、班干部、优秀团员或学习标兵,去帮助一名或几名“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分类指导,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争取合作共赢。3.对于“中间生”,首先要消除他们“比下有余”的心理,然后找出他们“比上不足”的具体原因,再进行分类指导,教会他们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要向前看,增强竞争意识,争取追赶上去,爱拼才会赢。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我所带的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比平行班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
(四)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教师评价学生把课堂评价的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把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反思与提升,学会尝试成功的喜悦,使个性得以张扬,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评价教师通过教师与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可以很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在数学复习小组讨论中各显其能,“兵”教“兵”,也就是让会的学生教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像师生之间的交流那样让学生产生压力,他们之间的交流轻松自然,很容易产生共鸣,也容易解决问题。而学会的学生,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应用也会更灵活,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更显著。这样,由教师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灌输的课堂,变成问题化、动态化和充满阳光的课堂,变成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的课堂。
二、全班交流展示,张扬个性
在“全班交流展示”这一环节中,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独到的见解、解题方法,提出本小组需要大家帮助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由其他组的成员帮助其解决问题,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引导解决。教师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之后展示交流,组间质疑,教师点拨,并解决问题。最后,由一个小组代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及解题中易犯的错误,其他小组代表补充,教师完善。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互相质疑、释疑,既提升了能力,又张扬了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