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18:03: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形体舞蹈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文化馆;舞蹈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文化馆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机构,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目前,我国各地区都设有文化馆,它们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中的一种艺术门类,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舞蹈,因为它不仅可以强健身体、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舞蹈作为造型艺术是活的雕塑和动的绘画,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纵观人类社会的所有艺术,很少有其他艺术行为能够像舞蹈那样令人振奋和激动。舞蹈作为生命活力的一种形式体现,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助益。正是由于舞蹈艺术表演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感染力、亲和力、渗透力和震撼力,因此,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在文化馆开展蹈教学时有一定难度,文化馆虽有专业的教师,但学员一般为中老年群体普遍没有舞蹈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难,从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入手。
1 文化馆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传递情感。舞蹈作品中一般都有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首先必须把握住人物鲜明的时代精神及其特定的舞蹈特征,想要塑造其完美的舞蹈形象,还要做到正确握人物的真情实感,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所有的艺术表现中情感的真实性都是十分重要的,舞蹈表演也不例外,然而由于舞蹈表演对于音乐、节奏以及舞台上的位置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演员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应的情感,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就必须把所演绎的艺术形象表现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结合舞蹈技巧来加强情感的真实性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有助于增加舞蹈表演的灵动性。熟练运用舞蹈技术可以烘托整个舞蹈氛围,熏染核心故事情节,增加舞蹈的灵动性。通过连贯而有力的肢体动作,加上情感的合理运用,舞蹈表演中合理运用舞蹈技术,可以更加鲜明的刻画出既定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舞蹈表演的美感,传递出舞蹈表演的精神情感。懂得舞蹈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将舞蹈与技巧相互融合,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生动灵活的灵魂,传递给人们一定的心灵境界。
2 文化馆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脱离实际。多年以来,文化馆的舞蹈表演大都片面强调技术、技巧难度,舞蹈艺术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过于落后,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舞蹈教师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口述与肢体动作相结合,学生所能做的便是对教师进行模仿,整个教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教学,不如说是在模仿。舞蹈艺术教学的课程形式往往是一群人共同学习,表演老师无法对学生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通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素材上,从而忽略了实践性,学生不能通过接受舞蹈艺术表演教育,从中体验到舞蹈表演的真正涵义和行动规则。另外,大量舞蹈表演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使得教学渐渐脱离实际。
(二)舞蹈教学设施不全面。文化馆舞蹈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大部分专职文化馆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专业老师短缺,舞蹈教学设施匮乏等。在舞蹈艺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文化馆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文化馆艺术表演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更是难以顺利进行。
3 提高文化馆舞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要让舞蹈回归于群众。舞蹈艺术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舞蹈带来的乐趣。如果不从艺术角度来考虑,舞蹈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我馆文化艺术表演的形势有多种,其中以广场文化演出和百姓大舞台为主。如由我馆自行编排、指导的《客家布娘》、《酒坊娘子》、《让我试试》、《泡泡澡》等舞蹈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晚上形形的人齐聚一堂,跳起自娱自乐的广场舞,吸引了大量围观者,场面热闹非凡,体现了一种愉悦的群众文化生活。群众舞蹈没有场地的限制,它取源于生活,可以说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作为一项具有生命力的艺术文化,要想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独特的社会功效,就应该让它回到群众中去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精神生活成为人们一个新的需求点,所以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来,让他们用肢体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疲惫,用肢体语言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作为一名群众舞蹈老师,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让舞蹈教学变成有益于社会、皆大欢喜的乐事。
(二)增强舞蹈表演的形体表现力。由于舞蹈艺术表演主要通过人体语言传情达意,因此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强化艺术表现素养应当从生理的动作,即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抓起。形体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使自然状态的形体趋于艺术的理想状态,因此它有助于提高形体素质,改善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从认识上讲,只有通过形体训练才能真正理解正确、优雅、合理的形体语言,并融入到艺术表演当中,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功能的配合来体现人的情感和本质,最终在表演上形成内、外的完美统一。
(三)创新舞蹈教育的艺术氛围。群众舞蹈形象的情景交融及艺术特写与描绘,让群众在一个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得到艺术想象的空间,进而不断增强审美感受,并不断洗涤灵魂。舞蹈讲究意境,意境强就更容易使观众接受,进而在很多场合大量地使用或演出。因此,作为文化馆的舞蹈老师,不仅要教会学员舞蹈的基本动作,还要为其注入生命力,让他们能够在一种享受的氛围之中不断前进。舞蹈一旦有了生命力,观众的视觉将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陈玲.试析文化馆少儿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5,11:230.
[2]章淑莲.浅谈文化馆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J].才智,2014,18:187.
[3]杨妙.浅谈文化馆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3,02:23.
[4]肖瑞泽.浅论文化馆的民族舞蹈教学[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01:70-73.
【关键词】行政道德;公务员;公共权力;问题
行政道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它通过“自律”方式来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公务员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中。良好的行政道德对行政权力的使用具有规范与导向作用,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方式加以推广。行政道德是一种事前调节,如果公务员丧失其职位所应遵循的道德,极有可能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行政道德的作用旨在防患于未然。
一、行政道德缺失的当今现状
1.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善为完全确立
社会多元化改革开放前提下,人们的道德规范逐渐丧失一种统一形式,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也未明晰化,传统的行政道德规范遭遇冲突,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制度也开始动摇。在没有稳定的行政道德约束力情况下,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变得日益模糊。
2.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急待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公务员的他律规范是表现在对自身行政权力的立法意识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僵化的行为模式。因此,公务员应该把行政道德运用到自身品格中,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3.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部分缺乏坚定信念,缺乏个人修养的公务员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极有可能使他们在金钱观、权利观、亲情观上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不能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错误的思想观念。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就很难发扬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
二、我国公务员道德缺失的原因
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不能从简单表面的方式上去理解。具体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原因
1.公务员道德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期突出表现在结构、机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新时期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冲突和矛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负面效应与外部性,使得部分公务员无法抵制外来腐败思想的渗透,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层出不穷。
2.公务员道德监督机制缺乏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行政监督体系缺乏一个道德监督部门,由于道德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行政道德监督还停留在舆论阶段,未有切实的措施。在违法行为发生以后,只是发一些无奈地义愤,并没有把道德监督渗透到日常行政行为中。
3.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不公诱发行政道德缺失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破除了旧时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同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出现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利益群体付出与所获得的回报并不具有等同的关系。
4.对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培训力度不够
尽管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加强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模式单一等情况。因此,提高公务员培训力度,科学管理公务员队伍,成为我们当前提高行政道德的重要目标。
(二)公务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1.部分领导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影响其他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作风
官本位、等级特权、个人主义等观念在公务员队伍中还存在,部分领导者凭借其职位高权力大,似乎超脱于权力监督之外,凭借个人喜好来行政职权。在干部队伍中,这种居高不下的作风,容易形成一种个人主义崇拜,对行政道德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我国公务员的整体文化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素质教育与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公务员整体素质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公务员知识结构还存在知识面不广,管理知识缺乏和知识老化等三个主要方面。一些旧有政府工作人员过渡到新单位,我国旧有模式相对落后,要求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道德缺失的具体治理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在这个引进过程中,就必然遇到制度与文化环境的矛盾。矛盾的程度愈大,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愈是难以建立,愈易丧失其本质属性。因此,为避免公务员制度以畸形的方式在旧文化下生存,必须切实加强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 这是治理公务员行政道德缺失的主要方面,从其他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公务员行为道德法典,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行政道德虽然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但从实质上来讲,只是一种内在软性的约束力。因此,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行政道德需要借助法律力量,才能使道德也能像法律一样有硬规制,才能确保行政权力在正常轨道上运行,这就需要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二)良好的行政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
1.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
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能够引导公务员进行正确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行政价值目标是公务员特别是具有一定职务的人员在具体行为时所体现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急待树立。
2.必须重视廉洁公正的行政道德风尚的营造
若想保持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共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当行政权力出现恶性循环,就会每况愈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
3.公务员基本行为规范的确立是实践要求
公务员行政规范性要求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公道正派,谦虚团结,互助信任”、“牢固树立公仆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求实创新”这五点,我们应努力把提倡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以及层次性,对公务员道德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完善与提高公务员队伍。
(三)培养宏观环境来适应行政道德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权威性、扩张性等特征,可能导致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出现权力使用不当,,以公谋私等现象。古今中外的政治领域中,无论权力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少数人手中,都不是问题的实质性方面,问题的关键是看政府的性质,是从属于统治的,管理的还是服务的目的。[2]现代政府越来越强调服务型行政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在权力基础上建立一个行政监督和制约机制。为了强化行政道德监督,就需要强调行政道德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强化公务员内在监督机制。同时,我们也应尽量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以及社会承诺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依法行政,并努力提高公民参与和举报制度,以此来便于监督。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4.
关键词:问题讨论;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础概念和规律,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物理教学内容。因此,分析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方法,对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的准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2.选择讨论问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能力水平,把握好讨论问题的难度,注重讨论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问题。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圆周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行车转动与变速问题,这样的讨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制定讨论规则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言不均衡、组织不力和讨论无序等问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围绕这些问题制定一些讨论规则,以保证问题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明确小组成员在讨论时的责任,有条不紊开展问题讨论;明确讨论的内容,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等。
二、以问题讨论为导向教学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合作性原则
三、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加强小组合作,组织有效讨论
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较差或者性格内向,不愿意在讨论问题时发表看法,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以提升问题讨论学习的效果。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讨论分析问题:①哪些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②如何知道是否存在感电流?③感应电流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会减轻学生的紧张感,自由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讨论学习更有成效。
3.交流讨论成果,重视信息反馈
在问题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彼此分享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对讨论问题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如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的表现,学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归纳总结的讨论成果等,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依据信息反馈的结果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分析讨论的成果进行回顾,从而将物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注重评价考核,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讨论交流的成果,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以正面积极的鼓励为主,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并且将课堂评价与书面测验相结合,这样可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让学生认可评价的结果。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以问题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赖佳颖.高中物理讨论式教学实施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论文摘要:高职舞蹈教育是一种新兴事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形体舞蹈课是必要可行的。
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一种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形体舞蹈既能塑造学生的外形美,也能塑造学生的内在美,高职院校开设形体舞蹈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功能
通过形体舞蹈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形体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形态,熟悉常用的舞蹈语汇,明确选型与表现的统一,培养时间节奏感,发展空间运动感。增强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
(一)提高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结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体型与遗传变异有很大的关系,但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加以改善。长期坚持科学的形体训练,对人的肌肉、骨骼、体型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在运动中塑造自己完美、和谐、健康的形体,使人体自然美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优美的姿态,坚强的骨骼,发达的肌肉,秀丽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使年轻学生的体格塑造的更加健美。
(二)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健康人生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她们所追求的美应该是健康的美而绝非是病态的美。应该体现健康是第一位,美丽是第二位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形体舞蹈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的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使其逐步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
通过学校的校园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给校园增添文化艺术气息,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舞蹈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他们智慧、情感和才能,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及热情,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
二、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必要性
(一) 形体舞蹈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以我院为例,从每年红五月和迎新生晚会各系选送的节目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舞蹈占所有节目的比例在2/ 3 以上。从节目演出过程中受到欢迎的程度看,同学们对自编自演的舞蹈更喜欢。可以说舞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展示自己的表演形式,形体舞蹈课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希望学习舞蹈的学生占大多数,尤其受女学生的青睐。
(二) 形体舞蹈训练能建立学生的自信,提高自我表现力,提高交际能力
大学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活动的鼎盛期,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正确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开设形体舞蹈课可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非常重视。集形体美、音乐美于一体的形体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而参与形体舞蹈训练时要求学生衣着整齐、举止大方,能养成文明礼貌的风气和习惯。
(三)形体舞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历代思想家都认为,一个人如果心慌意乱,心胸偏狭,眼光短浅,那么他将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该受到艺术熏陶。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舞蹈给人以潜移默化,使人获得宽阔、平和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成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舞蹈能提高舞蹈着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增进人际交流,增加人对社会的融入性和介入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此看来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美育,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点和美的鉴赏能力,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直觉判断能力。
三、高职院校形体舞蹈课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不足
由于此门课程在高职院校来说是一门新兴课程, 虽可借鉴高等院校和专业院校的教学经验,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应该要走出高职形体舞蹈教育自己的特色。市场上虽有形体舞蹈的资料,但凤毛麟角,就更不用谈高职院校的形体舞蹈资料了。另外,学生的个体水平也各有差异,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是值得老师们研究的问题。
(二)部分院校教学条件相对简陋
形体舞蹈课需要一个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形体舞蹈房,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 静、“快、齐”的集合要求和严格的训练要求,都会使学生得到意识美的培养。但据本人了解,我省除设置了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舞蹈房之外,其它高职院校配备舞蹈房的比率非常小。即使有,与标准的舞蹈房条件相差甚远(如没有配备木地板、垫子、把杆、镜子等),或设置得不规范(如放录设备很简陋,老师上课常常就只是一台录音机);有的学校在上课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服装提出要求,有的学生穿着连衣裙、牛仔裤、皮鞋就进教室上课;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含混不清,学生上完课学不到东西,使得形体舞蹈课成为虚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们在训练上受到了这样那样的限制,从而使他们对形体舞蹈的向往与憧憬,在现实中受到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沈艺. 关于舞蹈艺术形体训练的研究与思考[j]. 乐府新声,2004 (3) .
关键词:高校舞蹈 形态舞蹈 训练 引导 防护
形体舞蹈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器械或者徒手开展的一系列舞蹈动作练习,以期充分展现人体形态的自然美,塑造优美的形态。在高校形体舞蹈训练课程中,可以使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在身体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力量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美的身体形态和优雅的气质,从整体上达到身心灵的完美结合。
一、大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目的和必要性
优雅的行为举止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代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除了扎实的文化课基础之外,还要具有美好的形体和高雅的举止,才能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高校开展形体舞蹈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形态舞蹈,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和形体,同时加强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和审美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艺术鉴赏力,达到形体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忽略了学生的美育教育,一部分大学生不修边幅、形象不佳,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本身的社会地位受到极大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形体舞蹈训练,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当学生养成高雅、得体的气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会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征服力,使他们可以快速融入到社会交往中。
二、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的科学引导
形体舞蹈训练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可,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加强自身仪态和气质的训练,所以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如何科学的开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保证大学形体舞蹈训练的科学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引导:第一,大学生心理障碍与防护。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从小接受舞蹈训练,才能使身体拥有良好的韧性,只有身材姣好的人才可以进行舞蹈学习,所以有一些身材条件不好的学生,羞于参加舞蹈训练课程。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舞蹈训练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使学生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增强自信,消除心理障碍,才能更好的应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第二,女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生理问题及应对,有学生认为,女学生在生理期不适合形体舞蹈训练,因此有很多学生因为这个原因而逃避训练,事实上,根据医学专家的观点证明,凡是身体健康、生理期正常的女性,在经期可以从事适当的训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平衡,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在形体舞蹈训练中,应当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人认为,舞蹈训练必须要保证苗条的身材,所以在饮食方面给予十分苛刻的控制。但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反而对学生的训练成果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形体舞蹈训练,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搭配,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保证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防护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防护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持续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有必要对训练和演出的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大学生在参与形体舞蹈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比如,天气潮湿的环境下,要对地面做好处理,预防潮湿的地面使学生在训练时滑倒而造成损伤,同时,在开始形体舞蹈训练之前,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对训练的强度要合理的安排,避免强度过大的训练引起学生运动损伤,训练结束后可以结合瑜伽的呼吸式放松消除疲劳感。
运动损伤是形体舞蹈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运动损伤建立科学的防护体系,在保证形体舞蹈训练正常开展的基础上,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体的说,防护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形体舞蹈训练计划和疾病预防机制为依据,针对形体舞蹈训练的对象、任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这不仅是形体训练舞蹈本身的专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机制,实现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保证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防护体系的科学性,应当对舞蹈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康复机制有全面的了解,从舞蹈心理、舞蹈生物以及力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保证舞蹈训练机制的科学化,为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提供科学的指导。
1学校体育中的艺术教育
20世纪50年代学校体育就己设置“韵律活动(音乐伴奏下的活动)、舞蹈(非专业)”教学内容,建立起体育与艺术的联系,搭建了学校体育美育的平台。
2001—2011年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划了“韵律活动”“舞蹈”的学习领域、学习目标、目标水平。例如,“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学习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等。这些学校体育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实施学校体育美育的途径之一,但诸多因素局限其有序发展。
2学校体育中艺术需求与缺失现象
2.1教育者艺术素养需求与缺失现象
韵律活动与舞蹈的教育特色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有资料表明,我国各类学校近40万名体育教师中,有20万学历达标的在职教师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传统教材的局限,所学专业技能很难与学校体育实际需要的综合技能相适应,学校体育教育者存在着艺术素养需求与缺失现象。
2.2受教育者艺术教育需求与缺失现象
2005年我们就学校体育“韵律活动、舞蹈”教育对部分省市学校7〜15岁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样问卷调研,80%以上表示“不知道”或“没有接受过”学校体育的“韵律活动、舞蹈”教育;100%希望学校开展“韵律活动、舞蹈”教育;学校体育受教育者存在着艺术教育需求与缺失现象。
3学校体育中艺术教育形式的转化
3.1形体校本课时代
20世纪90年代沿海及内地一些学校流行着名为“形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是“韵律活动与舞蹈”;形体课应运而生,开创了学校形体校本课时代,一定程度上在弥补了学校体育中艺术教育的缺失与需求。2005年对形体课进行抽样调研,被调研对“形体课”认同率100%,对“形体课”认知为“可以训练形体美”,99%的学生希望接受“形体”教育,形体教师对形体教材需求量100%。
3.2形体课教学模式
南山区学校从形体校本课开始,经过20多年的探索,逐渐寻找到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切入点一一形体课,并率先全国将这一学校体育美育的载体,以课堂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为学校体育中艺术教育的一种模式。
3.2.1课程萌芽南山区学校体育的艺术教育雏形是1993年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2〜4年级学生(1节/周)的形体课,形体训练主要内容为“地面素质训练”“芭蕾基训”“身韵练习”等。
3.2.2课程发展19%年蛇口学校、育才学校、华侨城小学相继开设形体课,2004年10所左右学校陆续开设了形体课,2014年南山E47所小学70%以上设置了形体课,分别分布在1〜2年级、1〜3年级,
1〜4年级、1〜6年级,部分中学在7年级。3.2.3课程模式南山区学校“形体课”模式分为3种:1/4体育课时;1/4音乐课时;体育课结合形体、韵律活动、舞蹈教学。
4形体课的创新意识
4.1教育的创新
整合音乐、体育、舞蹈等教育资源,提倡“运动保健、运动艺术、运动技能”综合性基础教育,体现学校体育的文化内涵。
4.2艺术的创新
遵循“稍纵即逝”的艺术准则,按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人,没有相同动作的生物原则,通过每个人、每一次动作都是一次创造的过程,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
4.3运动的创新
解读最新的教育理念,体验4种以上的多元智力同时参与艺术活动(语言、音乐、运动、空间、交流一交往等);用运动的方法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模仿力、创造力,调动听觉、视觉、身体一运动觉、触觉参与教学活动;促进身心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5形体课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行为
5.1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行为
人类历史上经历过4次对自身形体、形体美肯定和颂扬的历史潮流。第1次是30000年前的原始时期,第2次是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时期,第3次是14世纪中叶-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第4次是现代健美运动,它追求自身的健美更靠近艺术,引领着现代人走上塑造形体美之路。少儿形体、芭蕾形体、瑜珈、健美操、肚皮舞、踢踏舞、拉丁舞、民族舞、街舞、广场健身舞等,形体的形式美得到高度展示,“大众形体美”不断提高社会群体的形体审美意识和审美行为,“形体”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进入学校教育,构建出时尚教育产品“形体课”。
5.2形体课的审美意识教育
认识自我一一人的形体即血肉之躯,因为没有形体的人是不存在的;形体是物质的、运动的、生命的、唯一的;在有形世界中人的形体是最美的,这是形体的自然美;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形体带有不同的缺陷美。
5.3形体课的审美行为教育
塑造自我一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善和塑造良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身体姿态”教学目标,赋予了形体课审美行为的教育特色,成为形体课E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带领学生获得形体自然美、形体社会美、形体艺术美的升华,正是南山II学校“形体课”的价值所在。
6形体必修课之一:“地面素质训练”
6.1地面素质训练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舞蹈家借鉴中国体操的“素质训练”,创造了古典舞的“地面素质训练”;舞者以特定的仰、卧、俯姿态克服地球的引力,借助身体的重量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压力,双腿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各部关节、韧带、肌肉的素质和能力训练,能更好地支配自己的肢体,有些动作借助身体附着地面的条件能激发出身体的潜能。
6.2地面素质训练与保健
1990—2012年笔者对5组普通学校男女生的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的的形体训练中分别进行4〜6年“地面素质训练”,深圳蛇口学校李明霞老师开设20年的中学形体课地面素质训练,受训者无一例运动损伤,证明其具有保健功效。
6.3地面素质训练与艺术
音乐与韵律、形体与形态、运动与美感是运动艺术的基本含义,也是地面素质训练方法和手段之一,以上5组普通男女生坚持4〜6年地面质训练及业余专项学习,形体充满着运动艺术气质,塑造了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姿态。
6.4地面素质训练与技能
5组学生分别参加省市艺术体操比赛、中日友好学校文化交流、全国体育舞蹈大赛等,展示出青少年的风采,良好的竞赛风格和运动技能,获得许多竞赛奖与道德风尚奖。
6.5地面素质训练与运动增高
5组男女生坚持4〜6年“地面素质训练”及不同同业余专项学习,平均身高超过中国男女性(世界第32位)平均身高,超过日本男女学生(世界29位)平均身高、超过韩国男女学生(世界第18位)的平均身高。
7形体课程与地面素质训练
7.1地面素质训练范畴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如仰卧、俯卧、爬、钻、滚动和支撑;一定速度的攀、爬、滚动、滚翻等动作;纵叉、横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柔韧练习,均属地面素鹿训练范畴之一,奠定其在学校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形体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7.2地面素质训练功效
通过地面素质训练身体练习手段和行为,可以预防和控制因姿势不正确形成的脊柱弯曲、腰椎前曲加大、肩一高一低、含胸驼背等形体问题;对〇型、X型、超直腿型亦有改善的作用,帮助青少年形成保持良好的坐立站行姿态和习惯,塑造并形成成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形态,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掌握地面素质训练动作,不断开发自身运动潜能,实现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7.3地面素质训练回归
地面素质训练集科学性、基础性、综合性、健身性、普及性、实践性于一体,是学生生长发育阶段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必修课;但与之舞蹈对地面素质训练的普及和发展,学校体育还没有正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地面素质训练需要回归体育,通过形体教育逐渐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成为人体科学的最大受益者。
8形体课初建教学体系
8.1师资队伍
20多年来南山E对形体教师继续教育常抓不懈:储备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形体教师队伍,大胆探索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形体课、韵律操、健美操、踏板操、素质操、放松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英语歌舞、体育节、艺术节、艺术展演等,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传递形体教育的人文关怀。
8.2教学科研*
南山E体卫艺室承担了深圳市教育局科研课题,科研论文“形体、韵律活动与舞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整合、推广的探讨”获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三等奖。
8.3科研成果
2005年深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集合了南山E形体教师的教育智慧、经验、创新、反思,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申报出版科研成果《体育与艺术修养教学指导书》,提出“体育与艺术结合”的教育理念,经人教社选题、审核、修改、定稿,于2008—2012年出版1-2年级、3〜6年级(7〜12年级待版)。
8.4形体教材
《体育与艺术修养教学指导书》补充《体育与健康程标准》“韵律活动、舞蹈”教学内容,首次推出主题、单元式形体课堂教学课程,结合形体时尚元素,强化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如“地面素质训练”“膝的屈伸与律动”“延伸的感觉”“身体的语言”“芭蕾基训与拉丁元素”“华尔兹”“形体运动姿态”“体育绘画”等,体现教学形式的传统性、独立性、创造性与转换。《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若干意见》引领着南山区的形体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组合成大艺术的教育模式,各类教育资源推进南山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强化体育美育和艺术教育育人功能,不断提高着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菲.论教师群体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J],艺术百家,2014(4).
【关键词】肢体语言;外部技巧;融合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33-01
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还是会受到了很多特定因素的制约,这样就让肢体语言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拥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人类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形成了一种很完善的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让艺术表现缺乏具体性的缺点得到了弥补,增加了戏剧表演的色彩,所以现代的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对形体语言进行了充分表现,表演具有丰富性。
一、肢体语言为舞台表演带来的冲击
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让舞台表演更加具有活力,将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的色彩表现出来,也能够在舞台表现力和戏剧的发展上起到强烈的冲击作用。戏剧在现代剧后期的表现方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现在表演中的肢体语言,是根据具体生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戏剧表演人员在这一方面都是经过完整的训练的。我国戏剧表演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中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肢体语言的教学的研究,肢体语言一般是表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
二、音乐剧表演中对演员应用肢体语言的综合要求
作为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音乐剧是一种能够将戏剧表演、舞蹈、唱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这几个元素并不是孤立的,通过剧中的角色戏剧歌唱、舞蹈、表演得到了紧密的而结合、想要成为一个音乐剧演员需要具有舞蹈、歌唱、戏剧这几个基本条件,将他们综合到一起同样是十分困难的。一个音乐剧演员最基本的就是将声音、发声技巧、表情、形体动作综合到一起对剧中人物进行表现,就需要演员长期训练来实现的。音乐剧对于演员的形体以及声音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他们一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音乐剧的表演中,舞蹈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在表演形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舞蹈进行艺术表达,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动作、姿态以及表情,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在音乐剧中人们通过舞蹈来对形体流动美感进行表达,能够准确表达剧情。踢踏舞、欧美民间舞蹈、芭蕾舞、爵士舞、流行舞等是舞台上音乐剧的几个种类。很多芭蕾舞演员出身的舞蹈演员,是经历过严格的技巧训练的,能够展现出轻灵、飘逸,在音乐剧的表演中有时会使用芭蕾舞体现出细腻的感情。现代爵士舞除了几层了传统爵士舞的特点,还将1950年到1980年间流行的舞蹈元素融入其中,时代的发展,与现代舞有相似之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与风貌通过舞蹈进行表现。踢踏舞是英格兰和爱尔兰民间踢踏舞蹈和非洲节奏结合形成的。
三、戏剧与戏曲的完美融合
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是来自于生活,但又与生活不同,来自于体验,又不止于体验。表演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能够将内心深处情感表达出来,能够深刻地体现形体动作的刚柔、娇俏、雄美、虚实。演员的夸张适度、想象力丰富,还经过了严格的唱作念打的训练。《赵氏孤儿》这部典型的将现代戏剧和戏曲手法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时空转换的处理上比较完美,开场的时候孤儿在梦境中迷茫、徘徊,灯光转换之后,孤儿翻滚之后回到了现实,现实和梦境通过一个动作就转换过来了,戏曲中的假定性被演员体验和展现出来;在向孤儿成熟自己当面的骁勇时,屠岸贾一个转身就将情境变为当年的样子。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上,屠岸贾在对赵家灭门时,士兵们提着手中红色的包裹在围场行走,杀气满满的将包裹甩在舞台上,充分体现了灭门时血腥的场景。在戏曲动作的运用上,在结尾部分孤儿是通过戏曲的台步完成的,除了美感之外,还表现了孤儿的内心世界,在得知一切之后,又是恩人又是仇人的养父时候,他虽然迷茫,但是仍然要自己面对世界,作为一个男人他的每一步都是坚定又充满不确定性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戏剧表演中使用的外部语言,都能够对戏剧的内涵有着一定的表现作用,但是,表演者在进行外部肢体训练的时候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舞台上丰富的肢体表演,能够使人在肢体上表现出扮演的人物的内心情感,还能够体现出表演内涵,训练的过程中,演员非常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让戏剧的表演力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司顿斯,冯向红.英国“形体语言”雕塑大师:I・沃特斯(1930~2006)[J].雕塑,2006(06).
[2]赵晨.体育教师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8(04).
[3]池婷婷.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J].戏剧之家,2015(20).
[4]钟美琳.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J].戏剧之家,2015(20).
大学舞蹈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要提高舞蹈表演水平,就要注重舞蹈思想的引导,即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将舞蹈思想外化为舞蹈肢体语言,将舞蹈作品的内涵恰当地表达出来。本论文针对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大学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表演意识;培养
舞蹈是运用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艺术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肢体语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传递着舞蹈思想,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是基于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注重舞蹈技巧的指导,更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所展示的不仅是形体之美,而是将无形的舞蹈思想外化为有形的舞蹈行为。
一、舞蹈表演中具备表演意识的重要性
1、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氛围更为浓厚任何一部舞蹈作品,思想内涵都是极为丰富的。要运用形体语言将舞蹈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舞蹈演员就要具备表演意识看,懂得运用肢体表达情感,使得舞蹈内涵形象而直观,舞蹈氛围也会更加浓厚,对观众更具有感染力。观众在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舞蹈氛围中,对舞蹈创作思想更为深入理解[1]。舞蹈演员只有具备舞蹈意识,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舞蹈内涵充分表现,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2、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更加富于意境舞蹈是富于灵性的舞台表演,能够将舞蹈作品的内在思想通过表演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舞蹈表演是对舞蹈的二次创作,表演者通过自身对舞蹈创作思想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塑造了舞蹈意境。因此,舞蹈演员要具备表演意识,运用形体造型和舞蹈动作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出来。鉴于舞蹈表演所塑造的并不仅仅是舞台形象之美,而是情感表达。那么,就需要在舞蹈中融入表演动作,使舞蹈更具有画面感,能够激发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演员在表演中情感的融入,使得舞蹈意境呈现出来。观众沉浸在意境之中,以舞蹈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而受到舞蹈的感染。
二、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
1、对大学生舞蹈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就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每一个表演动作做到细致入微。学习舞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舞蹈表演都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还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使大学生树立舞蹈意识[2]。
2、对大学生形象审美意识的培养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展示艺术之美,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舞蹈表演过程中,从任何的角度欣赏,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极富美感的舞蹈动作是舞蹈者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在观众面前。因此,舞蹈者要具备形象审美意识。舞蹈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舞蹈动作所能够表达的思想内涵,要对音乐的节奏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以使舞蹈动作能够伴随着音乐节奏自然地舒展。此外,舞蹈表演都具有一定的风格,这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表演中,要能够对舞蹈风格牢牢把握,才能够将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涵义通过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比如,蒙古族舞蹈表演动作矫健,能够将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来,朝鲜族舞蹈能给人以灵活而柔媚之感、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诙谐而充满着热情。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从舞蹈的人文背景出发理解舞蹈的涵义,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就可以从审美意识出发在舞蹈表演中做到形象到位。要让大学生运用舞蹈动作创造美需要经历长期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其审美意识以培养,让大学生对美以明确定位,并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表演意识就会有所增强。
3、培养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大学生的舞蹈技术能力训练中,要培养其对舞蹈作品产生表演意识。这就需要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深入理解,在表演中将对作品的情感融入到动作中,才能够使舞蹈动作表达到位[3]。那么,在对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进行培养中,就要对大学生领会作品的同时能够运用表达舞蹈动作正确表达的能力进行培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舞蹈理解能力,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舞蹈教室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还要配合舞蹈音乐,以使所讲解的内容更为感性,学生在这样的舞蹈教学氛围中逐渐沉浸在创作思维中,由此而使学生的舞蹈表演欲望被激发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要将舞蹈作品的主题运用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就需要舞蹈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其中表演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术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树立形象审美意识,随着舞蹈作品表演意识建立起来,使得舞蹈表演成为了大学生的二度创作作品而极具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苗苗.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以普高生源为主题研究对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6):18-21.
[2]装蓓,杨建宇,李彦知,张文娟,郑黎.浅谈民族民间舞蹈与养生[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15(06):6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