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01:35: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管理学习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财务管理;立体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79-02
众所周知,财务与会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有财务活动都以会计活动为基础。会计的操作性决定了会计的实践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财务管理则更具有操作性和实务性,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尤其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
一、我国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从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以来,已有一大批院校先后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此时我国教育界才开始以会计实践教学为基础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基本上都是以会计实践教学为主,只有少量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训实践教学,既没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体系,也没有比较定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材体系。总的来说,不太理想,这除了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自身不足等原因外,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或是体系设置不够合理。首先,实践教学不成体系,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单项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是实践教学整体系统性不强,各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不能很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多为各专业课程分别设置的考查财务管理某一环节知识运用的单项实验,综合实验项目缺乏,综合实验内容经常与会计专业雷同。其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如: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专业课所占比重过大,课程之间重复较多,而且跨学科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重视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
2.实践教学环境和可用资源相当薄弱。首先,国内高校单独建立财务管理实训室也是近两年才起步的,许多高校的这一块还是空白,这使该专业的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也没有见识过财务管理软件,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同时,由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往往出现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的课程予以搁浅。其次,校外实习基地缺乏,且不够重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企业的财务决策或盈利情况、税收状况等均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财务专业实习的学生,更不愿意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有些单位即使提供了实习机会,也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财务部门机构设置和生产业务流程等参观实习,很难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3.教学方法和实习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而大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以讲授代替了问题讨论,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替代分析性问题。实际上财务管理的是复杂的人力关系,财务管理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性问题所必需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二、从人才市场需求和财务管理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
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面向实业与实务界培养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从整体上策划实践教学计划,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而首要的是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充分认识环境对财务管理教育的影响,以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按照社会市场经济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对财务管理岗位的要求,采取相互结合的办法,统筹安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和内容,制定“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
1.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各种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内容和时间的变化,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入WTO后,财务管理专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促使我国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多层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培养出更多的懂理论、熟实务的国际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2.以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从实践教学的专业层次上,采取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三个层次的实训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逐步递进实施的,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偶有交叉,这种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层次:基础实训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行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实训;第二层次:专业实训一般在第三学年进行,主要针对该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或专业知识点进行专项实训,以求完全掌握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和该专业各方向的操作程序、技巧和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财务软件处理财务管理业务,使学生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能力;第三层次:综合实训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主要针对学生的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可尝试采用“2+1+1”的倒置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提前零距离接触专业岗位,既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能增强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
3.根据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了弥补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不足,从实践教学的空间上,采取基础应用性校内实践教学和专业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这种结合方式能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既能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应用性校内实践教学在学校内开展,既包括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的课内实训,也包括在专业模拟实验室的课程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每门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应该开设实验课,实验课可以随课程的讲授随堂实验,也可以安排在期末集中单独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综合性校外实践教学在校外开展,通过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进行,是学生学完所有专业知识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专业综合模块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必须全面,包括专业领域里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如资金筹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报表分析、资金营运、风险投资等内容。由于综合实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应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进行,实践的时间相应长一些,一般最少要两个月左右,或者穿插于整个学期来完成。
4.从实践教学的时间上,既要统筹安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同时也要灵活采用短期假期实践和课内实训与长期的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
众所周知,会计师事务所与税务师事务所实训效果好,是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首选,但实际可训的时间较短,能接纳的实习生毕竟有限,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学生经专业老师短训,获得审计与理财的实战技能,随队以“注册会计师”身份顶岗开展审计工作,全程零距离地接触各类企业账务处理与理财实务;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办“两所”,成立财务、管理等咨询公司,这既符合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又可以提高高校老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则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安排学生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向大型企业进军,尤其是与设有单独的财务机构,专门从事筹资、融资、投资等业务的大公司联合,与专业化的财务咨询公司、证券公司等共建,为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在校内尽力建造综合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以此作为理财实训的重要补充。
综上所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以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主线,从层次上看包括初级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从时间上看包括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从空间上看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采用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的方式,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计划体系,这是实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阴丽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24-125.
[2]李炜.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7):111-112.
一、独立学院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院属各系预算管理不完善
目前,从我国高等院校的所有制形式及管理体制上来看,国有事业性质的院校占有大多数,因而预算管理制度院、系对于的资金收支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上级单位对其资金管理审核的重点。由于一些院属系预算管理不完善,给学院两级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的编制缺乏实用性。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对于预算工作起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然而一些独立学院所属专业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甚至是为了迎合上级的想法而制订一些难以执行的预算,使得所编制的预算难以执行。另外,一些学院的领导也认为预算管理仅是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对于预算的编制存在只注重形式而轻实质及执行的问题。
2.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力度不够。预算执行力不足,是一些专业系预算管理的又一问题。一些系领导及员工在预算执行过程,不遵守预算执行纪律,超限额审批、越权审批问题比比皆是,使得编制好的预算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变得无人问津。
3.预算执行的结果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预算执行的考核对于整个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合理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会造成预算管理工作的失败。导致学院预算执行考核机制缺失的原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缺少较为健全、合理考核制度;二是缺少强有力的考核部门。首先,没有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得相关人员对于预算执行考核的评价缺乏制度依据,从而使其无的放矢;其次,由于学院预算考核部门的缺位,造成缺少去考核预算执行结果的部门及人员,或是即使有部门来管理,也因为学院的领导层对其授权有限,难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二)二级院系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级院系单位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及相应的人员配置的不足。
首先,现行高等院校的相关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相对都比较健全、但是在独立学院下放财务管理权限以及核算权限交予下属各系时,由于其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制度及内控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无力控制二级院系单位财务收支情形的出现;
其次,缺乏内部控制人员是内控体系不健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等院校是以教育及科研、研发为主的单位,在财务核算方面较一般企业单位简单,尤其二级院系将其大部分工作都投入到学术及教学等方面,因而其在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任用上显得较为随意,使得内部控制工作质量较低,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三)院系分级核算管理职责不明确
2000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文件中明确了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其中首要的是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国内各大高校的校(院)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其对于学校的经济责任负首要责任及领导责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些高校的校长大多数是以搞学术出身为主,对于财经及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十分的擅长,对于院、系经济责任的问题也不甚了解。有的校领导甚至认为,财务管理制度及财经纪律问题应该由校财务部门负责,与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大部分高校的校长则认为,下属院系只要给足科研经费、相应的教研设备采购齐全、保证其做好项目研究及完成科研任务就是达到了既定目前,至于最终成本、费用及投入产出问题则变得无人问津。各院系在这种只要权利,而不对应义务的前提下,导致经济责任很难落实到位,最终致使高校内出现经济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优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院属各系的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应制定及编制切实可行预算。独立学院属各系在年初编制预算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收支实际情况以及历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与此同时,院本级应该对下属各系所上报的预算进行认真审核,以保证预算真实、有效、具备可操作性。
其次,各系对于编制好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预算执行纪律,各系负责人不得越权审批,对于需要上报院主管部门及院领导审批的项目,应该由上级单位审批。同时,对于预算额度应该严格执行,不得有超支行为产生。
最后,完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机制。应该在独立学院内部设置专门的预算执行结果考核部门,对于下属各系的预算执行结果予以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预算执行好的系给予奖励,而预算执行差的应查明原因,如是人为原因应对当事人予以一定的经济惩罚,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制度的重要性。学院应该在各系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使得系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达到“有法可依”。学院可以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特点制定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以此要求各系严格予以执行。
2.合理设置内部控制人员。学院应该在其内部设立院一级的内部控制部门并合理配置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提升内部控制部门负责人相应地位以及级别,内部控制负责人应该直接向院领导负责并汇报工作。学院应该选用审计专业出身或是受过专门的审计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内部控制工作,在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也可以聘用注册会计师对学院内各系的内部控制工作予以监督或是指导,以起到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作用。
(三)加强对于学院领导经济责任的考核
目前,在我国的教财【2000】14号文件已经明确的规定,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对于经济责任负首要责任及领导责任。首先应该提高各高校领导经济责任的认识,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责任的重要性,要让其知道高校的负责人除了要加强本校的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以外还应该对本校资金的收支及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负责,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抓教研而忽视经济责任,应该两手一起抓;其次,建议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及审计部门应该对于院校负责人加强定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及离任审计工作,对于审计过程中查出的经济责任问题要严肃处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作为重要的的事业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管理,将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其在推动市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制约,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理念比较落后,造成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管理单位良好社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1、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为了全面促进会计改革,我国出台了关于会计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应该从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该纲要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要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会计标准的体系。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现有体系的不妥当之处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施精确、精细的财务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是与粗放管理相对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首先,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建立高效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保证。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日常办公浪费严重的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必须要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注重依法理财,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其次,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如果不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很多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再次,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要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1、转变粗放管理观念,让科学化和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
行为要转变,意识要先行,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要渗透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要实现具体的转变,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相关要求。上文提到我国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和科学化财务管理的纲要。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组织相关领导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才能明确在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上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只有领导主动带头学习,才能对其他部门员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要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宣传。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其他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具体事项往往是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宣传,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诸如单位内部网站、单位宣传栏等,对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详细的介绍,或者通过内部广播平台进行长期宣传,让单位员工都知道何为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如何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工作日清。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2、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构建精细的预算编制
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第一位的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活动,其编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单位在传统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过度挤占其他公用经费的问题,在编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标准定为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除了要完善基本指出定额管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保证定额制度的科学性。此外,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可以考虑预算编制与该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要充分考虑该单位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充分利用该单位的资产报告,然后重新确定资产配置和各项实物费用的定额制度。并加大对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的管理力度,将其纳入预算中,将二者有效结合。
3、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各项费用支出的精细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成本核算,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消耗。因此,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来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将各项项目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市政工程单位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在其日常运行中,会产生诸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劳务费用和各种通讯费用及水电费用等消耗,要想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将各项费用核算进去。要保证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中,避免成本核算太过粗糙。
(2)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调整。有的时候,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会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整成本费用的核算,从而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充分调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应该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支出管理。
4、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推动其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来说,在日常运行必然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消耗,特别是当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后,其消耗不容忽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长期一来事业单位在账面资产上的虚化问题。特别是当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在已接近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状态下,如果仍未进行资产价值的确认,那么将会虚增资产,会造成资产信息的不真实。因此,必须要细化资产管理,要秉承有人用有人管的原则,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并让其与预算管理结合,实现折旧预算,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5、上级单位要加强批复,实现批复精细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在制定出来以后,是要进行审批之后才能执行的。因此,必须要加强预算批复的管理。上级部门在批复时,要严格遵守遵守我国最新出台的人事工资政策,来确定职工薪酬,避免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占用工资额而其他其他经费,导致实际工资总额出现不符现象。此外,在三公经费的审批上,也要精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批复不能仅仅把事业单位上报的相关预算作为依据,还要利用绝对额来进行批复控制。在批复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以便做到科学批复
参考文献:
[1]高建芳,赵立丛.科学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17).
一、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食堂成本核算不准确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核算原材料成本时一般都直接按照实际采购数量作为成本核算,而不是按照每月实际耗用的数量进行成本核算。食堂每月消耗的材料包括粮油、肉制品、鸡蛋、蔬菜、调味品等,品种繁杂,数量较大,这给食堂成本核算带来一定难度。部分学校食堂在办理材料入库、领用时程序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堂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学校食堂每月的营业利润不能准确核算。
2、固定资产核算不统一。不同的中职学校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固定资产。有的学校食堂的固定资产单独核算,但大部分学校食堂的固定资产并入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上也各有不同,有的按月计提折旧,也有的计提修购基金。不同的核算方法影响对食堂固定资产的管理,影响到食堂营业利润的核算。
3、财务监督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够完善的情况,在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对于内部核算内容的审计监督机制,造成财政监督、纪检监督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始终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监督的工作职能,造成学校食堂的管理过程中出现财务资金私自挪用、财务管理记录与实际管理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对于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举例来讲,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在食材的采购价格中,存在着价格虚假上报的现象,在食材的整体消耗量上,也存在着故意多报、假报的现象,对于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食堂在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人力资源管理混乱、队伍素质能力缺乏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人分饰多角的现象,一名财务管理工作员工需要同时担任饭卡充值、资金出纳等多种职位,造成中职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严重违背职务分离、权责分离的原则,对于食堂整体财务管理的秩序性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职业的基本素质,财务运算、检验、记录等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粗心大意、盲目自信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食堂的服务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5、食堂整体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中职学校食堂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整体管理不够规范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食堂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了有效管理制度的约束,造成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而这种情况对于学校食堂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整体食堂管理的背景下,食堂财务管理出现了制度无法有效的贯彻落实、内部核算工作无法有效的发挥具体的功能作用等现象,造成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的下降,而这种下降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食堂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因此加强对学校食堂整体的制度性建设以及规范性建设,是当前学校食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职学校食堂应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保证提升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食堂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具体来讲,中职学校食堂内部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内容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完善食堂的会计核算
食堂应开设单独的银行账户,设置科学的会计科目,正确计算食堂成本,准确计算食堂的盈利。在原材料成本核算上,应设置存货这一科目,存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大米、白面这类易于储藏、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食材,按照每月实际领取的材料,采取月末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合理进行成本核算。而针对当月消耗的、数量较少的材料,比如蔬菜、肉制品等,可以直接按照当日实际采购数量列支伙食支出,各类原材料支出最终通过“伙食支出”归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面,应设立累计折旧科目,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2、加强学校食堂的全面规范管理
中职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全面规范管理,保证学校食堂管理过程中的秩序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杜绝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具体来讲,中职学校应该针对食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食堂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制度内容的应用,保证学校食堂能够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例可依,进而充分的减少中职学校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减少中职学校在食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疏漏。
3、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还应该建立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一方面学校应该明确食堂财务管理过程中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责、义务、工作标准等等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食堂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同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人员思想道德、职业态度、专业能力以及集体意识的有效培训,从人员基础上提高食堂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4、加强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
食堂应该设计专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构,针对食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采购、制造、销售以及丢弃和回收利用等等进行完善的监督,针对食堂采购过程中的相关表单制定统一标准的表格,制定相应的食堂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以食堂监督管理为手段促进食堂财务管理质量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G642;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科目,财务管理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技能性。如今在中职学校中,很多财务管理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该学科与信息化环境相融合的部分在教学中重点体现。因此,现阶段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还不够系统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在信息化环境下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应当将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1 财务管理传统模式的弊端及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的优势
1.1 传统财务管理教学的弊端
过去的财务管理教学课堂中,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则被迫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枯燥,教学内容也以课本为主,很多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作性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扼杀,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所学课程往往偏重理论化,与今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学生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会发现学到的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教学的优势
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应当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也应当对财务教学管理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要摆脱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将教师作为课堂内容的引导者,将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体,这样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改革,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实现有机结合。教师还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展更加个性化、情景化、协作式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2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2.1 构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中职学校要想开展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可主要围绕3种教学模式进行,即协作式、任务驱动式、探究式。协作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堂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财务管理问题,经过小组间同学共同协商,最终提出解决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协作能力,并且经过协商讨论可以带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空间,教师为学生布置好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学生要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探索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课堂建立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主要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这三种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混合开展,根据教学内容的真实需求,不断变换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2 强化现代化教学理念
中职学校应当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宗旨,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将财务管理尽可能与信息化环境相融合,促进教学的改革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特点,从教学资源、环境、要素等多个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更具有使用价值和操作价值的财务管理知识。
2.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这是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开展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思想。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普及的今天,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使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及时掌握财务管理的操作技能,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3 结 语
信息化环境下,创新中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巩固课堂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生洪宇.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1).
[2]林小君.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3]郭长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5).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一
通过《入学指南》,老师让我们明确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使我们懂得,在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抛弃混文凭的思想,要增强我们的危机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学习。
1.制定合理科学的自学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一种自我监控的手段。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如:学期计划、课程计划、单元计划、复习计划、网络平台使用计划。有了学习计划,保证自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认真听好在线学习辅导课
在上课前按自学计划预习有关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疑问和渴求知识的心情来听辅导课。 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听、认真思考,做好听课笔记。记好重要的内容, 如果听不懂,无法跟上教师讲授的进度时,不要惊慌,在课后尽快地寻求辅导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做到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
3.详细做好自学笔记
除了做听课笔记外,还应在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时,也必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对于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在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胸中有数。
4、积极参加学习小组活动
学习小组活动因为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它是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学们通过讨论焦点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沟通学校信息等。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所以,这种活动效果很好,即拓宽了我的视野,又培养了我的各方面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
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我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进行学习,课件包括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有自测练习。通过使用课件,帮助我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为了学习方便,我经常在家或在单位上网学习,浏览北外学习平台,补充了自己自学方面的不足;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或电话及时向老师请教。我希望在这种所学校能学到真正的本领,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愿更多的人来北外,来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它才是你真正的"授业者",愿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受益。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二
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经营,现在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为人生点亮一盏明灯,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的社会处在变革的世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哈自己的规划。
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加,工作不再由国家分配,大学生毕业的黄金时期悄然而逝,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然而市场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我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底下的农村富余人口举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环境,多掌握一门学问就多一门出路,所以,我计划自学会计这门专业。
首先,我对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 现在在我国,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政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枯寂是热门专业,但如今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状况使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状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规划。真正走进社会工作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开始。
其次,我做了详细的规划。
一、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明确应具备的能力
1、熟悉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踏实,谨慎细致,思维敏捷,逻辑分析能力强,对数字敏感,记忆力好。
3、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信息快,懂变通,善学习,求上进。
三、了解主要课程:
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产评估、财务报表分析等
四、具体学习计划: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另外,在校期间考出就业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利用较充分的课余时间来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五、应对弱势、威胁
1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实习获得经验。
2多与人沟通习得交流技巧,做好心理准备。
3利用网络。报刊、人际关系等了解经融动向。
4增强竞争力。保持乐观心态。
5多学些商业技巧,商业谈判。同时增加威信。
专业能力。①专业技能能力。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②计算机技术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财务工作的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财务工作中已经逐步实现电算化,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商务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取舍、信息存储、财务分析和报表编制。
综合能力。①社交沟通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与外界发生密切的交往与合作,企业管理型会计人才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必须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②创新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职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可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学习打下基础,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当以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制定、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等方面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创新性、高素质的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中坚奠定了基础。
1.专业培养计划的完善。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是管理型创新人才教育的关键,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核算型”人才培养计划,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管理型”人才培养计划[4]。在设置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管理学、会计报表分析、网络技术与应用、会计师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行为规则与责任、会计制度设计、企业风险管理等能力拓展与锻炼类的课程,同时也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的会计专业学习计划需要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融为一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理解与认识,从而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职业兴趣、专业爱好,现代教学手段也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校内实践环节上进行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纳税等多模块模拟、案例分析和情境设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环节,采取顶岗实践、参观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以多方位的实践形式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成为具有创新性、多元性和独立性思维的人才。
3.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评价,基本离不开闭卷或笔试,笔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可以节省教师的考核时间,但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片面追求试卷成绩,出现在校时“学得好”,工作以后不一定“做得好”的现象,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在考核内容方面,不能仅仅考核书本上死背硬记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这类题目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有附加题(选做题),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5]。还可以采用口试方式,口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身素质可以表现出来,也可以考察动手能力,专业口试考核更可以考核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以表达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培养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考试分数应当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三者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都占一定比例。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终极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引言
高级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在学生修完《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经济学》、《公司治理》和《管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修学的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理论课程,不同于财务管理课程,高级财务管理是对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应用研究,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财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与理财假设,了解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现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由于对综合应用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害怕这门课,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信心不足,难以在课堂的学习中真正领会高级财务管理理论精髓。因此,现实状况要求必须对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试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对近几年来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结果的系统分析,发现传统的闭卷并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小型案例分析题的课程考试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尽管老师们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但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课程考试,所以,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成为新的《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方向。
课程考试是课程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考试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考方法改革对教学具有导向性。因此,改革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师觉得难教和学生觉得难学这一现状。但新的课程考试模式应该体现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对应用能力的评价,并需要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二、课程考试改革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改革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与否对改革的成效具有影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有两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1.如何解决课程考核的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联系。因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性和关联性较强,前修课程《财务管理》讲述的是一般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实务,而《高级财务管理》则是在一般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财务管理环境的拓展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概念关联性。因此,在《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考核中不能只考核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也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而是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理论针对个案进行理论分析,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的目的;2.如何解决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和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互动反馈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每个专题内容所涉及的研究主体和研究环境各不相同,且每一个专题教学所需时间较长,要在课程教学中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教学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并在课程考核中有效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具体实施方案
盐城工学院管理学院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借鉴了国内外成功的课程考试改革经验。以创新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学习环节为根本目的,结合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将教学质量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占总成绩的60%,具体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课堂小随笔四个部分组成,分值分别占形成性考核分值的20%、20%、30%和30%。考勤方面,严格参照盐城工学院教学管理规定;平时作业以专题性的论述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作业质量分A、B、C三个档次;课堂表现为应用基本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具体成绩的评定依据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论据的引证和论点的点明等方面,提倡多角度的论证和分析;课堂小随笔是针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的,利用2个课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市场化进程中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银企关系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形成不少于800字的小型论文写作,要求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论证。通过形成性考核,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自主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由以往的背书型向思考型转变、由考试突击型向平时深入探讨型转变,巩固基本概念和加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熟悉高级财务管理的管理战略和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终极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是课程结束后,为检验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和对高级财务管理战略、方法的应用和各个前沿专题的掌握,而进行的以课程论文为形式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具体要求在课程学习的专题范围内选择某一个主题,结合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论文,要求突出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试改革成效
通过课程考试改革,以课堂小随笔为形式的形成性考核和课程论文为形式的终极性考核为主要考核形式的新的考核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课堂的提问和回答互动内容明显增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向”传导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变填鸭式的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再到学生教师的互动模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探索型学习,变教师为课堂中心为学生为课堂中心,使得教师能够高效掌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教学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形成性考核极大地发挥了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如此,教师就能够在教学中推进系统性和前沿性知识的传授,因而能够更好地突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讲授。
3.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形成性考核有效化解了传统考核方式下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搞突击,表面反映学习情况良好,实质并没有系统掌握课程的理论精髓的教学难题,使得学生能够做到连续性学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期末的课程论文则又在更高层次上要求学生将所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企业实际,并以一定的思路形式和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呈现学生对某一理论的理解,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成榕,于慧玲.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以黑河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10):16-18.
[2]肖立.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8-209.
[3]汪要文.大学高级财务管理教学问题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