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8篇

时间:2022-04-19 12:24: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生信息技术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信息技术总结

篇1

--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培训总结

陇南市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王文战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讲解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等两门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的微课视频,也积极参与到各位同仁们的讨论之中,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15日开始,努力学习和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健老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共计三门技术素养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22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主的综合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根据课程要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作业;2016年2月23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必修)、《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讲授》和《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总结与复习》(选修)等三门专题类课程,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和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任务;2016年4月1日开始,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再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总结。在这半年多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和幽默、亲历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幸福,使我受益非浅。在我的十七年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虽然有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使我领略到了教育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境界,也使我认识到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都在培训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想想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自己的肤浅和不足。

在将近半年的培训学习时间里,每天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完成一些作业,还要努力配合助学老师的工作,积极为班上的同学服务,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颖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知识、信息技术与技能,满足了我们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现将我半年以来的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学习,是我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的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一个既让学生幸福,又让自己幸福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现在的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运用赏识教育,但并不是说不批评和惩罚,而是说要会批评和惩罚,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正确适度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使表扬的含金量要高,避免表扬过度,滥用表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爱护学生,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培训学习,让我明白,选择了教育,那就是选择了责任。作为教师,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我们就应该换位思考,善于从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管理,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爱,尤其是学会关爱后进生和一些特殊生(单亲学生、自闭学生、留守儿童)。总之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们的“缺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还要学会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

四、教师要重视班级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篇2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于2017年6月在我校正式开始启动,这是一个全面提升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好机会,为全校教师扩展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加了新的教学手段。为此,我校立即行动,深入细致地做好此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立专班。

接到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开始的通知后,我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书记、校长宋国胜同志为组长、副书记、副校长窦院红同志为副组长、副校长李有元、信息中心中任佘虎等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信息中心,佘虎同志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工作,同时制定了《古驿镇中心学校推进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二、明确任务,开展培训。

2017年6月5日上午9:00召开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此次提升工程的目的、意义、各进程时间节点,佘虎同志做了“如何进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注册、学习和考试”的专题讲座。

三、督办周查,扎实推进。

对于教师的注册、学习情况,我校实行一周一查,建立了“春天花会开”QQ群,每周督查的结果在QQ群中公示,对于还未进行注册和学习进度非常缓慢、滞后的老师,采取电话、短信提示,督促老师尽快注册和学习,对于表现优异的老师大力表扬,树立榜样,带动全面。

篇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培训已经接近尾声,由最初大部分人的懵懵懂懂,到今日的全员参与,小小的改变离不开继教网领导们的耐心指导,也渗透着我们全坊学员们的辛勤努力和如火的学习热情。作为坊主,心中有喜有愧,高兴的是感谢领导们对我们全坊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肯定,愧的是这个“坊主”当之有愧,总觉得自己做的并不是太好。不管怎样,既然做了,就和大家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

1. 在第一阶段,把本坊学员建立QQ群,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共同修订工作坊研修计划。

2. 在第二学习阶段,主动熟悉平台, 明确培训任务要求。工作之余,我会经常登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培训网及QQ群,查看有没有小纸条或新的动态,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帮助学员如何选课及学习,并参与项目讨论中。

3. 在阶段三,更新教育理念, 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环节中,学员有作业,要及时批改学员的作业,了解学员的最新学习动态,有哪些进步或不足,以便下一步的学习研修修订。除此之外,我还注重优化评价,调动学员积极性,对于积极主动的学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以此激发更多学员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英语写作教学的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目标,而信息技术在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信息技术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提升的帮助。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在现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英语写作的课时过少,为了节省时间,学生的写作训练方式常常是以回家作业的方式进行,这就使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不能及时地指导,降低了学生的习作效果;(2)教学方式单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提出建议和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然后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交流,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缺少对课堂教学的兴趣,降低了学习兴趣;(3)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不能熟练运用语法知识,英语是第二语言,学生不能掌握词汇和语法,就会在使用时出现错误、不规范的情况;(4)对写作评价反馈的手段单一,对于学生的作品只是教师一个人进行批改评价,指正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而且学生对老师的批改没有认真阅读,进而降低了评价反馈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创建情境,引出写作主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先制作出相应的影音素材,在写作训练前,给学生播放影音素材,引导学生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教师将学生引入相应的主题探究中。这种教学方式可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写作训练的情境中,发挥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效。

2.通过交流构建文本框架

在引出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之间对写作基本框架的展开进行一定的交流,总结在写作时可能会用到的核心词汇或关联词,这种交流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然后教师将学生交流后总结的英语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并利用多媒体将信息呈现给全班同学,这样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更有效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丰富加工。如,I hold the view that../...not only ...but also...等句型,如On the other hand,furthermore/in the meanwhile...等关联词,都是在写作中可能会用到的,因此,教师总结会使学生思路清晰,写作时就会游刃有余。

3.合理总结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随着教学接近尾声,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总结,这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总结中,教师将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的好的语句摘选出来,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全班同学,这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认可,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提升促进的作用。同时,教师不要忽视学生作品中的典型语言错误,而要找出错误在多媒体上加以呈现,让全班同学一同进行分析,从而提醒班上的其他同学注意,避免在写作中犯相同的错误。

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时,要发现作品中的亮点,评价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也可以是作品本身,同时在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不足时,要委婉,不打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小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使教学环节更加流畅,促进学生实现资源共享,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写作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写作主题、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更好地评价学生的作品,从而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红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神州:上旬刊,2013,1(7):41.

[2]冯婷婷.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1):189.

篇5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重视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但是对课后反思却不够重视,进而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案的优化和教师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建议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积极对教学信息进行课后分析与反思,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设计、轻反思”的倾向比较明显。信息技术教师过分看重教学结果,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精彩、失误、创意、灵感等都没有在课后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整理,没有为教师日后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议信息技术教师在加强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课后的反思,及时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反思,需要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关注为前提。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各类细节问题的关注,有效监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学情信息进行有效搜集和系统分析,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反馈来反思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为接下来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味开展单向灌输性、标准性的教学活动,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和互动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暴露自己,这样才能为教师对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反思创造条件。例如,为了检验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安排一个“任务”,在课堂的末尾让学生根据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尝试,这样可以以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带着“任务”学习,而课堂末尾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程度,恰恰是检验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标准,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技能缺陷,再制订更加科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环节,而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则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将会直接决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由于多是提前进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不协调,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不适应时,就会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反思,主要涉及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互动方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处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大小等。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制定,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避免灌输性的理论教学和重复性的技能训练,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动画制作”的教学策略的反思,主要是看学生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能否自己制作Flas,是否有自己的创造力等;同时,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动脑,才能更好地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反过来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

三、反思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精彩与失误

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不仅要反思不足之处,同时也要反思精彩之处,还要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创意、灵感等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精彩之处进行总结,如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师精彩的设问,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的课程导入等,教师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总结,作为教学经验进行积累,或者同其他教师进行共享并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败笔,教师更是要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在上课结束后要多加强教学反思,看教学设计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举例讲解分析是否恰当等,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敢于承认和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犯的错误,才能将这些教学信息作为优化自身教学设计方案的参考依据,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再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教学创意、教学灵感,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记录,因为这些教学创意和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日后很容易忘记。如果能将这些教学创意和灵感充实到日后的教学设计当中,将会对教学案例的优化提供很大的帮助。

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25-02

1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评价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大部分高中学校普遍开发和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为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课外延伸教学。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已经迫在眉睫。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的严重置后,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了教师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的积极性。

湖州市第二中学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已经历经数年,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但是目前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地方还是空白,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制度的建设。如学校以信息教研组为核心,开发和开设多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包括VB编程精典实例、电子商务、动态网页制作等,但是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标准,课程内容完成以后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学生学得怎么样和教师教得怎么样,都是通过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来体现的,没有科学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就不知道“教”和“学”的实际效果。

2 信息技术x修课程的评价内容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本身的评价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信息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信息课程。在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本身的评价中,要重视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科学性和学校的特色。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要贴近学校特色,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如根据对学生的系统分析,对学校区域办学功能定位的广泛探讨,对学校办学过程的科学分析,学校确立了办学定位。其中“市内领先、省内一流”为学校的目标定位,“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精神见长”为学校的特色定位。目标定位基于学校当下的办学基础和现状,特色定位基于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成效。在湖州市第二中学,学校校长本身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他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建树颇深,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作为学校的优势特色课程被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开发和开设多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教师对选修课程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和家长对选修课程的评价三个部分。

教师对选修课程的反思性评价强调的是教师对于自身已有的课程理论与假定的质疑与批判。教师对选修课程的反思性评价可以实现教师对选修课程的二次开发和完善。如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要求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教师填写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反思性评价表,对自己的教学形为进行总结性反思,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内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

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其实早在他们对选修课程进行选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学生对于自己感到不满意的课程,有权做出放弃的选择,这应该是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最为直观有效的评价方式。

最后,家长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开展,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现场听课、评课,对选修课程提出改进意见。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者的评价 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者和开设者,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多个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等等。因此,校方应该对教师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保证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者的评价可以采用建立教师档案袋的评价制度。如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设之前,要求教师编写完整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纲要;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每次上完课之后必须上传教学设计、学案、课件等;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所有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要求教师撰写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总结报告;在学生学完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之后,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

湖州市第二中学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对教师的评价这方面做得比较全面,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表、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表、教研组同事对开设教师的评价表、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表等。这些评价表通过网页的形式收集评价数据,评价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给予反馈。另外,学校要求每位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教师每一学期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进行日常教研活动。通过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者的评价,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受教者的评价 学生是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受教者,也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既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也要注意总结性评价。一方面要看学生的参与态度,包括参与积极性,做到不旷课,听课认真,作业完成及时等;另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成果展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特点,学生成果可以通过作品展示、操作示范、竞赛、评比等方式展开。

如笔者开发和开设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VB编程精典实例,对学生的评价就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分值为60分,其中包括出勤30分,课堂评价30分(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比如积极发言、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等);总结性评价分值为40分,包括平时的作业成绩与最后提交的作品成绩。

3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评价的注意事项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特色是一所学校个性的体现,是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学校的独特标识。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选修课程可以由学校组织教师自主开发,通过自主开发充分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特色要处处体现选修课程的针对性、独特性和适切性,其中包括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

如湖州市第二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卓越教育,所以在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上要体现这一办学特色。笔者所开发和开设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VB编程精典实例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也关注了这一方面,在给学生的作品打分上设置了一个卓越奖,特别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获得卓越奖,获得卓越奖的学生最后的总成绩可获得10分的附加分。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可操作性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简单可行、操作性,最好是制定各种量化表格,进行量化打分。如笔者开发和开设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VB编程精典实例在选修课程的评价上就制定了各种量化评分表,包括教师考核评分表(由学生填写)、学生考核评分表(由教师填写)、信息技术选修课程随机调查评分表(由学校对教师和学生作抽样调查)等。各种量化评分表在总的课程评价中所占的比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激励性,这种激励性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鼓励,另一方面是对教师开发和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鼓励。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鼓励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教师开发和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鼓励主要体现在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化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内容,提升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湖州市第二中学在对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激励性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校推荐参加各种省市的比赛,鼓励学生学好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学校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会,每年都有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在省市获奖,一些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获得省市精品课程。

4 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已经在大部分高中学校全面展开,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评价贯穿于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的始终。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只有在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调整,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才能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每个学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信息技术选修课程评价方面的交流,为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制度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与策略[J].校外阅读,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基本原则

随着西藏教学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要在教学中发挥最优效果,就必须与所授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根据学科教学和教学对象需求,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我认为,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立足西藏实际,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合西藏特点的正确性,然而,当推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时却没有一种理论显示出普遍的合理性。在西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现代化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行为主义能促进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因此,在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及西藏现有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二、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建构起整合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活动新形态。人类的思维类型可按抽象思维、具体思维、有序思维和随机思维进行组合,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人学习成效与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西藏的学生对主动将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欠缺,比较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并且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在西藏特别是西藏农牧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不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强、层次简单的整合策略。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适合西藏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西藏,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社会学科类科目的课程,而对于自然学科类科目的课程或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由于学习过程有困难等原因处于抵触状态。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同类别科目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社会科学类科目可以尽量模拟出最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自然科学类科目则应通过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将抽象的规律变具体,将枯燥的学科内容变生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四、结合西藏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

在西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喜欢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而信息技术恰恰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实践领域。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恰当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动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习活动结果具体化,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具体操作,反复练习,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

五、立足西藏实际应用各种媒体

不同的教学媒体特点不同,作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影响也不尽相同。印刷媒体抽象性较强,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但不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听觉媒体在教学中通过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内容比较直观,但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传播范围有限。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能多角度、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展教学活动,但造价较高,投资较大。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复杂体系,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发展是由许多单元技术支撑的。在西藏,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内地要落后一些,但常规媒体如摄象机、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比较普遍。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利用多种媒体制作适合西藏教学的电子作品。

六、针对西藏教学特点进行学习结果作品化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是提高其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总结学习结果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继续学习做好准备。在西藏,由于学生普遍良好学习习惯缺乏等原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总结反馈环节。因此,在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之后,应及时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总结、给其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员。这个学习环节在西藏教学过程中犹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养学生的交流力、表现力、约束力,并使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西藏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恰当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西藏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中职会计 案例教学模式 探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市场对于会计类人才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不但需要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必须拥有极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只能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因此,案例教学模式成为中职会计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但是,案例教学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却仍旧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成为众多中职会计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视域下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案例准备的质量

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事先准备相应的案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案例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从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来看,案例的筹划与准备是基础与前提。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在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准备的案例是否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决定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2]

由此可以看出,要提高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案例转变与筹划的质量。但是,在传统的条件中,案例的可选性较少,教师面临着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

此时,在信息技术环境视域下,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高质量案例的准备与筹划。通过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络平台上收集和整理案例,可以方便快捷的挑选出能够吸引学生目光、便于学生模拟和操作的案例。

同时,在准备高质量案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设备开展,达到更高效率的导入效果。具体地说,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的营造相应的氛围,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来打造相应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相应案例的情景中,能够更快的转变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真正融入特定的案例情景中,进而提高案例教学带给学生的实践感受,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第二步,也是整个教学模式中的核心部分。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紧紧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方式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讨论。

但是,在传统的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所组织的案例讨论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方面,因为缺乏真实情景和条件的支撑,教师很难营造较为真实的气氛,很难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相应的案例中。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观思维仍旧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这就表示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很难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使得学生的思维无法迎合实践,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在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讨论环节中,教师所组织的讨论相对空乏,并不能针对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自然也就得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具体地说,中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相应的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在此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讨论,无法达到教师预想的效果。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用的功能,降低了有效性。

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开展更高效率的案例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打造更合适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案例教学模式的带入性增强,为案例讨论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文字等形式为学生的讨论指明方向。这就能够在不打断学生讨论的情况下提高案例讨论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提升。

最后,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更加拟真的情景模拟中,让学生进入相应的实践情景中。此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将从实践出发,也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才能够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同点,才能够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3]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案例总结的有效性

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案例总结的有效性。案例总结是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中的最后步骤,其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

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虽然能够针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但却缺乏一定的依据。具体地说,部分学生在进入情景后对自己当时的表现没有深刻印象。这就导致教师在总结时无法得到学生的呼应,进而降低了总结有效性。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高案例总结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较为详细的罗列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感受,并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甚至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讨论情形进行录制,让学生观看到自己真实的表现,进而提高说服力,能够更有效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反思。

结束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是时展的产物,其早已渗透进入现代教育中,并且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在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案例教学模式的三个步骤进行提效。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交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模式,最终促进中职会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素丽.信息技术环境视域下中职会计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