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设备安装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3-19 07:35: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设备安装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备安装实训总结

篇1

2010年3月,为了实践教学的需要,我系部向学院提出建设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的申请。结合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训的内容要求和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拟在管道设备安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中设置:教学区、电焊和电动工具操作实训区、建筑给排水工程实训区、建筑采暖工程实训区、管工操作区。另外考虑增加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等实习演练。

2010年10月经学院审批,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开始建设。该项目由庾汉成老师负责,张亚峰、严湘华、胥书霞老师和本人参与了建设,邀请实训中心老师参与整个施工过程。我们先从总体上划分区域,规划布局,把“建筑给排水工程实训区”和“建筑采暖工程实训区”列为重点对象。先进行样板房的搭建:六个给排水实训区,两个地暖演示区。把所涉及的管材、仪表及附件、设备、工具准备好,进行了样板间管道的配置,给水和排水管分别与卫生器具连接,采暖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地暖采用断面处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地面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其他实训区需要现场制作,比如:教学演示区的50个凳子,管道工基本操作要用的12个管工操作台,10个散热器组对操作面,管道焊接的排风罩,材料堆放架、工具摆放架等。2012年7月一体化教室验收合格并投入了使用。

1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简介

管道设备安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用于水、暖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一体化教室位于我院南院实训楼二楼,建筑面积约600m2,分八个区: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综合实训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综合演示区;教学演示区;电动工具操作演练区;管道工程焊接实训区;管道安装基本操作综合实训区;材料堆放区;工具摆放区。

(1)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综合实训区简介(见图1)。建筑给排水工程包括:建筑给水系统和建筑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和用水设备组成。采用直接供水方式,给水管材采用镀锌钢管或PP-R塑料管。管道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热熔连接。建筑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通气管、清通设备组成。采用UPVC管粘接而成。

(2)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综合实训区的主要功能:①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所用管材和管件、与卫生洁具如何连接,了解给排水系统安装与土建相互关系。②实物展示、真实工程的参观,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并对真实工程有足够的认识。③让学生通过小组配合安装,提高其动手能力,感受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综合演示区简介

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以低温热水作为热媒,将加热管道与建筑物构造相结合,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采暖的系统。该系统由分(集)水器、加热盘管等组成。加热盘管的布管方式为平行排管。地面结构一般由楼板、找平层、绝热层(上部敷设加管)、填充层和地面层组成(见图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综合演示区主要功能:

(1)了解地板辐射采暖地面的结构,管道的材料,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方式。

(2)通过实物的演示了解真实工程情况,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除此之外,一体化教室配有钻床、砂轮切割机、电动套丝机、气压泵、电动和手动试压泵、交流弧焊机等设备,可进行套丝、电焊、切割、散热器组对和安装等实训。

3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的使用

2012年7月一体化教室已投入使用,我系普大设备10级、11级二百多名学生进行了实训。在实训室,学生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浓厚,个别小组在完成自己实训任务外,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小组工作。从总体上看,学生在实践课上表现相对轻松,参与度高,喜欢动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和动手能力。

在两年中,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体化教室的投入使用,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一体化教室的使用不仅为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承担了“水暖工种实训”的实践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初、中级管道工”职业技能考证的平台;同时也可以满足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观需要;也为社会相关技能等级考试、技能培训搭建了平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4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对教师的作用

在一体化教室建设过程中,专业团队老师积极参与规划和布置,完成了一体化教室各系统的设计、编写了说明和各项规章制度,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一体化教室是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依托本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督促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将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实践基地建设中去,通过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不仅可培养锻炼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也可增强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中青年骨干“双师”教师教学团队。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和使用,提高了教师实践课的指导水平。专业团队教师近两年参与了国家级管道工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管道工考评工作,也为青海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写了锅炉工、管道工的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学习的相关资料,为地方专业培训做出了贡献。

5管道设备安装“教、学、练”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教学特点

建筑设备安装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原材料知识、设备及工具知识、典型工艺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工种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设备、工具的使用及维护方法、岗位的操作技能、常用设备故障分析、排除方法。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适应安装岗位的工作要求,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根据教学积累,总结出“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5.1职业定向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部分项目设置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吻合。

5.2实用性强

“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度,课程重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养成,从而形成连贯的、全面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5.3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练”一体化教学使多门理论、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连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5.4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练”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能借助多媒体、模拟系统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探索学习能力;能以真实现场情境及真实系统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并通过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素质。

5.5教学方式发生变化

篇2

关键词: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8402

1 一体化模块教学简介

一体化教学是把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即将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实践操作室,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和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听讲、观看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更全面、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顺应职业教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教学模式。“模块”来源于英语中的module,原意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在计算机专业中所说的“组件”就是这个意思。模块教学就是将若干个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模块教学中,“模块”指的是组成知识的各个不同的“功能部件”(组件),它反映了学习内容不同但相联的知识内涵。

一体化模块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设置和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从以教室为中心向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转变,实现毕业学生实践能力大幅提升的教学目的。

2 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背景

目前,中职学校教育往往与社会、企业随需脱节,中职学生在校所学一些理论知识,在企业来看,华而不实。企业需要的是学生有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不是空口谈一些理论。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水平日益参差不齐,中等职业院校必须进行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努力摆脱长期重理论、轻实践技能操作,重学历教育、轻实践经验,脱离生产实际的错误倾向。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技能培养,科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我校自1956年建校以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就是我校的主专业,1997年又被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精品专业。多年的积淀,我们拥有一批理论实践都较强的师资队伍。这些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训设备、实训室更加完善,这为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进行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校学生大多是那些普高的线下生,这部分学生好动、聪明,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而比较偏向于实践操作。为了顺应客观需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以教室为主,一块黑板、两支粉笔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我校模块式技能训练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的应用正是在这一背景和思路下进行设计的。

从2010年开始,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所有课程全部进行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大胆突破取舍教材内容,以学生实训技能为主,弱化理论教学,各项专业课程根据对应的职业和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所需的专业职业能力,最终确定由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各个课题模块。专业课教学全部在实训室、实训车间进行模块式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块式技能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内容

3.1 结合学校实验实训设施情况,调整本专业现有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在实验实训车间动手能力为主,纯理论性的课程、不具备实训条件的课程不再开设。调整后具备实训条件的专业课程及学时见表1。

表1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专业课一体化

模块教学课程设置及学时表

3.2 各门专业课程全部课题模块化

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各门专业课程实行课题模块化。模块化后的课程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目标直观、简单明了。做到让学生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学会了些什么基本技能。以《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为例,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行为导向方法设计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总共分为5个任务,分别为PLC控制工位呼叫单元(12学时)、十字路通灯设计(24学时)、抢答器(36学时)、密码锁(12学时)和电动机变速运行(12学时)。

3.3 实行弹性学制

学习刻苦用功、成绩突出的学生可提前毕业,学校招生办提前安排实习及就业岗位,到期领取毕业证。学习不用功、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推迟毕业,什么时候合格修完所学课程什么时候毕业。如:王某同学学习认真,成绩突出,入学一年半就学完了所有规定课程,学校招就办负责安排实习岗位去企业实习,入学满三年时领取毕业证。张某同学不认真学习,入学满三年还未完成所有规定课程,则延迟毕业,直到所有课程全部修完才予以毕业。

3.4 学生课程结业考核合格率与教师课时津贴挂钩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课程结业考核合格率与教师课时津贴挂钩,各门课程结业考核时,由教务处和教研室按该课程所设定的模块随机抽取课题模块进行考核。每个学生抽取自己的课题模块,不可分组。学生结业考核合格率越高,教师课时津贴也越多。

3.5 打破传统班级编制,进行集中实训

为保证实训质量,我们严格控制每个实训室学生人数不超出25人。上午集中实训时,打破原有班级编制,平均分化学生到不同实训室进行专业课实训。不再按以往一周同时学习几门专业课程,不在按以往一个班的学生每天都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而是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分化到不同的实训室进行模块化技能训练。下午再按班级编制回班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文化课教学。如:2011年3月的上午,2010机电1班一些学生集中到PLC实训室学习PLC,而另外一些学生则集中到机加工车间学习机加工。下午则都回班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一期学下来,合格结业后,下个月的上午再轮换到其它实训室、实训车间继续新的课程的学习。

4 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行3年来,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学生家长、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推行一体化模块教学改革以来,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4.1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一体化模块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以实践动手为主。各模块教师通过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一系列既实用又有趣的实训课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经过一个月的不间断实训,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基本上能达到我校工匠教育的目标。模块化教改工作以来,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以前在教室里“萎靡不振”的学生在实训室里“兴趣盎然”。

4.2 师资实操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是需要“双师型”教师来完成的,学校年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且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锻炼的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模块教学中,我们每一个模块安排一个老教师一个年轻教师“结对子”,一主一辅传帮带,通过几轮的实训教学,年轻教师的实操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均可以独挡一面了。

4.3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在模块教学中,我们既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也为我们提前发现、选拔成绩突出的学生进一步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参加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做了前提工作。自2010年以来,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生技能大赛中几乎包揽了市级机电类的所有奖项,在自治区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也有获奖。2010年至2013年,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累计获得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85人次。

参考文献

[1]刘海珍.一体化模块教学在我校机电专业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610.

[2]高丹.模块教学――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11115.

篇3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安全防范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目前市场对安防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是安全防范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以培养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安防及智能建筑领域相关标准规范,培养学生安装安防设备和调试系统的专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 :就业;安防设备安装;核心课程改革;系统调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90-03

作者简介:汪海燕(1975—),女,浙江江山人,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

我国的安全防范行业迅猛蓬勃地发展,对安全防范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安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系统安装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设计助理尤其是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等岗位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非常欠缺。目前的状况是安防系统安装完全依靠毫无专业知识的外包工或者普通施工人员,系统的调试也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士完成,导致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客户意见较多,安防企业维护维修率高,因此“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这门课程应运而生。

“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专业技能展开教学,以培养大专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普遍存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课程内容与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结合不够、设计过程不合理等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普遍感到枯燥难学,不能体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因此,笔者针对课程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强化“任务驱动”思想,以各种形式的工程训练为手段,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设置

(一)针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需求分析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安防系统安装维护员岗位,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推演出对应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

同时,在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以“安防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中的典型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工程施工中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安装、调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和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等。与来自一线的安防行业专家探讨,围绕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安全防范国家标准与规范研究为先导,确定教学内容,选取了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门禁控制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联合调试四个学习情境,再将每个学习情境分为与工作过程相匹配的若干工作任务。该课程以任务为教学单元,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满足高职高专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体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关系,如表2所示。

按照从情境任务技能训练的思路进行实验内容设计,在任务设计中,拟安排“任务目标、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指导”四个循序递进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一)基于工作实际和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突破传统知识体系结构,按照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工作流程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递进规律,由浅入深,组织教学,共设置了4个学习情境、21个工作任务。每一个情境的教学,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实施,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以面向具体对象的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任务为载体,按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流程要求,安排各项子任务,针对不同的系统其各设计环节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并随着教学不断深化,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二)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

教学组织上采用现场教学方式,教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展开教学,学生以下达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边学边做。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融入不同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中,做到实践部分有理论支撑,理论部分在实践过程中消化和理解,把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通过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学习的技能。

具体教学安排如表3所示(以学习情境1为例)。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根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实训室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现场教学模式。注重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网络化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和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课堂得到有效沿伸。

(一)任务导向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安全防范典型各子系统制定一个安装调试任务,将安装的方法和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融入到实训中,在实训操作中让学生具体体验理解相关知识点;采用“边学边做”、学做交替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安装调试任务的实施学会编制安防系统安装和调试说明书。

(二)分组讨论鼓励法

针对工程实施中的常见问题,设计讨论题目,分组对题目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安装调试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灵活运用,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给出合理的结论。

(三)现场教学示范法

对工程安装调试的各个阶段环节(安装前工具准备、设备检测、现场安装、安装检查、调试)的部分内容采用现场教学法,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方法、流程。边讲解、边操作示范,使学生熟悉安装调试的具体技法。

(四)引导文教学法

系统安装和调试任务相对设备安装与调试任务的工作量较大,难度也大,教师针对实施任务编写教学引导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系统技术文件,注重安装和调试中的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的考核方法

以考促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平时训练中的过程考核为主,采用操作技能考核和集中笔试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操作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安防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能力;笔试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安防工程中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技术文件的制作能力。本课程的考核共分为三个模块:操作技能考核、笔试考核和平时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的标准,如表4所示(以主动红外探测器考核为例)。

结语

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各个工作任务的实现中强化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安防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能力,把理论基础知识与安防工程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已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复生,张芃,范文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刘艳.案例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5).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学习领域 工作任务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由于各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历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等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如何培养让用人单位满意的营销人才成了高等学校的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专业建设思路。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专业建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建设基本思路是[2]:分析该专业学生就业职业领域;分析就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任务;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细分学习子情境。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构建与实践

如何面对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难点、如何解决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难题,就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路,我们认为:瓶颈问题不解决,教师就不能积极参与,即使参与了如改革思路不对,再怎样折腾都不会有结果,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理论、不断进行调研论证、不断进行总结。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改革课题组,经过多次交流学习、调研论证,不仅解决了教师参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教师思想观念的问题。下面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建设改革为例,进行几方面的探讨。

2.1 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建设要求和现场环境勘察结果[3](资讯),进行设备选型(决策),制定施工计划(计划),能够通过阅读说明书,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实施),最后按功能和规范要求对系统进行检查与评价(检查与评价)。教师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楼宇弱点系统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与检测的方法。具体知识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如下。

(1)理解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原理;(2)掌握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与检测方法;(3)掌握入侵报警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与检测方法;(4)掌握门禁管理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与检测方法;(5)掌握楼宇对讲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与检测方法;(6)掌握视频会议子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接线、调试与检测方法;(7)具备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检测、验收、使用与维护能力;(8)具备小型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

2.2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课程体系的确定

目前智能楼宇与智能小区建筑主要使用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楼宇对讲、视频会议五大典型弱电系统,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主岗位之一是“智能楼宇弱电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与维护”,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防盗报警系统设备安装调试、门禁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楼宇对讲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安装调试五个学习情境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因而,《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学习领域课程由五个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对应于智能楼宇某个弱电子系统的工作过程,由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所以,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情境及其对应的工作任务,如图1。

2.3 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行动领域分析及知识技能模块构建

每个学习情境下的任务教学的开展都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指导的项目式教学方法。每个学习情境对应的不同子系统,对每个子系统具体做法:(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小组采用各种方式调研(参观、网上浏览、咨询等)子系统的功能、组成原理、典型系统类型等,写出调研报告;(2)根据甲方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勘查,确定信息点位置和特征,分析系统需求,确定系统类型,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3)根据选定的设备,了解其功能接口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4)对系统功能进行综合检查,并安装规范对系统进行验收;评价学生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工作情况和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如在视频监控学习情境下,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六部教学法,见图2

3结语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除上述探讨的内容之外,还有大量的改革比如:如何进行学习领域的教材开发、教学实施过程中场所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工作需要研究解决。不管改革有多困难,但我们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思想能比较好的解决以就业为导向,比较好的解决高职教育中学生技能培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 陈天娥.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于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24.

[4]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8).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教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学生需求原则。学生将来工作后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修养知识、知识技能,为人处世职业精神等都需要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是实训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以满足中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需求。中职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所以,我们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从他们专业角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在教授电子测量仪器这门实训课时,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万用表来切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万用表,是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安培计、电压表、欧姆计等功能,有时也称为万用计、多用计、多用电表,或三用电表。万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诊断的便携式装置,也有放置在工作台的装置,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七、八位。数字多用表(DMM)就是在电气测量中要用到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有很多特殊功能,但主要功能就是对电压、电阻和电流进行测量,数字多用表,作为现代化的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物理、电气、电子等测量领域。这样,学生对这门课程应能知道教师要教什么,他们要学什么。第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原则。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就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培训。现在国家实行创新人才计划,那么,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岗位,直接面对的是具体产品,那么掌握相应岗位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在实训方面加强力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围绕实用的技能进行实训。例如,现在从事电子产品安装生产的企业,他们重视的是产品安装、调试、焊接,而笔者所在学校就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即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那么,教师就要以安装、调试、焊接为主线,并将这些作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即围绕企业的需求而进行学校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内容要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精练。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这是符合中职学校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发展规律的,有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包括学习结果的所有层次,但也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内容上。例如,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实训课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组装的设备元件有一个初步认识,知其作用并能用仪器检测其好坏,达到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怎么能把这些元件按照设备电气原理图组装在电路板上并进行调试,达到“领会”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要求,那么在实训教学中要体现实训的特点,从简单的电子元件的识别判断到成品的调试,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个整体性,首尾呼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中职生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案例分析: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课程中,其中有一节实训课是组装收音机。在实训前,教师首要分析要放在教学内容上,明确这一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那就是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如何焊接、如何调试等。而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中地位是最重要的,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个步骤,教学才能往下进行,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以前充分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基础上,用万用表实际去检测,从而验证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这就是通过案例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分析在实训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职学生直接分配到生产企业单位就业,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薪资待遇。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思考和研究,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实训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网络设计。案例分析:在组装收音机这一实训课中,在教学策略设计上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学内容上的教学策略设计。首先使学生进行收音机电子器件性能质量的检测,然后进行组装焊接,最后,进行整机的调试。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教学策略设计。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遍整个检测、组装、调试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操,对个别学生要进行单独指导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上,主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而定。除了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尝试教学法、抬头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或任务)教学法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收音机原理的讲授法、收音机组装的讲练法、组装完毕后的比较法、讨论法。第三,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把收音机的组装过程分解开来录成视频,通过网络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观看,教学效果直观,同样其他实训课也可以进行多媒体组合设计。

三、教学考核机制设计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

教学目标设计,即教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学生需求原则。学生将来工作后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包括道德修养知识、知识技能,为人处世职业精神等都需要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是实训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以满足中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需求。中职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所以,我们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从他们专业角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例如,在教授电子测量仪器这门实训课时,首先要从最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万用表来切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万用表,是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安培计、电压表、欧姆计等功能,有时也称为万用计、多用计、多用电表,或三用电表。万用表有用于基本故障诊断的便携式装置,也有放置在工作台的装置,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七、八位。数字多用表(DMM)就是在电气测量中要用到的电子仪器。它可以有很多特殊功能,但主要功能就是对电压、电阻和电流进行测量,数字多用表,作为现代化的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主要用于物理、电气、电子等测量领域。这样,学生对这门课程应能知道教师要教什么,他们要学什么。

第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原则。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就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培训。现在国家实行创新人才计划,那么,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岗位,直接面对的是具体产品,那么掌握相应岗位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就要在实训方面加强力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围绕实用的技能进行实训。例如,现在从事电子产品安装生产的企业,他们重视的是产品安装、调试、焊接,而笔者所在学校就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即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那么,教师就要以安装、调试、焊接为主线,并将这些作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即围绕企业的需求而进行学校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内容要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精练。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这是符合中职学校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发展规律的,有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包括学习结果的所有层次,但也绝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内容上。例如,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实训课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组装的设备元件有一个初步认识,知其作用并能用仪器检测其好坏,达到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怎么能把这些元件按照设备电气原理图组装在电路板上并进行调试,达到“领会”的教学目标。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要求,那么在实训教学中要体现实训的特点,从简单的电子元件的识别判断到成品的调试,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个整体性,首尾呼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中职生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案例分析:在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这一课程中,其中有一节实训课是组装收音机。在实训前,教师首要分析要放在教学内容上,明确这一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那就是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如何焊接、如何调试等。而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中地位是最重要的,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个步骤,教学才能往下进行,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以前充分了解各种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基础上,用万用表实际去检测,从而验证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这就是通过案例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分析在实训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中职学生直接分配到生产企业单位就业,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薪资待遇。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思考和研究,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实训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现代多媒体网络设计。

案例分析:在组装收音机这一实训课中,在教学策略设计上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学内容上的教学策略设计。首先使学生进行收音机电子器件性能质量的检测,然后进行组装焊接,最后,进行整机的调试。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教学策略设计。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遍整个检测、组装、调试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操,对个别学生要进行单独指导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上,主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而定。除了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尝试教学法、抬头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或任务)教学法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收音机原理的讲授法、收音机组装的讲练法、组装完毕后的比较法、讨论法。第三,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把收音机的组装过程分解开来录成视频,通过网络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观看,教学效果直观,同样其他实训课也可以进行多媒体组合设计。

三、教学考核机制设计

教学考核设计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结果如何的一个评定。考核设计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是技能的学习,是为了将来适应社会实际岗位的需求,工作单位需要的是“真材实料”,而学校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考核才能选拔出符合单位实际岗位需求的人才。所以教学考核的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即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通过考核来反馈信息,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方式、方法,能使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能判断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而学生通过考核获得反馈信息,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自己有不足,哪些是在今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可以有效地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学习,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任务。

案例分析:首先,在组装收音机这个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先调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性能的了解程度等。如大约有多少学生掌握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中频变压器等基本元件的性能,甚至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的识读,其掌握程度怎么样。对焊接掌握程度怎么样,以前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焊接,有没有调试过其他的设备等,这样才能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也能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考核目标设计,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那么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性能的电子元器件是好的,什么样的焊点是合格的,什么样的调试步骤是正确的,然后要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成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当然还可以进行抽查,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了解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就是常说的阶段性考核设计。阶段考核设计是整个考核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承上启下考核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考核,可以使教师明确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存在哪些失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应该怎样改进,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是一个实训项目结束的总结性考核设计。总结性考核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学生在该实训项目上的完成情况做一个总体评估,即总结性考核。而在本课中注重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组装完毕的收音机成功率有多少,失败在什么地方,是电子元器件测试问题,是电路板的焊接问题,还是整机调试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总结,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一个好的基础。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实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26

1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概况

(1)一体化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2)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生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此外,学生还应具有以下专业能力:能读懂并测绘较复杂电气控制原理图;能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正确选用示波器、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等常用电工仪表;能安装较复杂机械设备的配电箱,并能调试整台设备;能拆装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及各种电机;能焊接典型电子电路,并进行测试。

2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保障措施

(1)学生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要求的对接。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本专业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2)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一体化教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在不断的总结中调整适合教学的模式,这需要不断的创新、实验,不断的进行调整,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是“双师型”教师能够胜任一体化教学,学校可组织教师到工厂或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接触最新的知识,提高自己;抓住每次参加技能大赛的机会促进自己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之余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以提高理论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以提高一体化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建设有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场地。针对每门学科专业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教室,进行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布置与安排。把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工具等合理安排在教室里,学生可以针对设备上所需的知识学习理论,在设备上进行实践,这样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电力拖动@门课,教师可以在一体化教室里直接拿上接触器来讲理论,也可以直接对照实体配线盘进行一步一步的讲解,这样学生看到了实物而不是纯粹的文字那么枯燥,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建设有利于一体化教学的教室是必要的。

(4)有序的课堂管理。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把握尤为重要,它是一体化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比如我在授课前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没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协助我进行课堂管理。讲课环节上我会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并随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除此之外,我还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通过对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动手能力、产品质量等全方面的考核。在管理中,我引入企业的标准要求,做到劳动用品正规穿戴,专业工具有序摆放,做好设备的维护,每次下课做好教室卫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好习惯。

3 编写教材

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是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编写具体实施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室可以根据很多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教室的功能,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自主的编写教材,通过多比较,一次一次的逐步完善,一体化课程的教材就会贴近实践,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践成果

(1)通过实物教学与学生有感官加触感的学习,效果很很好。学生每节课都经过实物、听课、自己动手操作、再思考的学习环节,学习兴趣是大大提高。

(2)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实物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看到的不是文字,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大脑,在教师讲的过程中已经做了思考,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遇到问题也会查资料学习的过程,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学生以后工作中决定成败的良好精神,在实际操作中,懂得配合就能有良好的效果,或者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拥有了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就业中就会游刃有余。

5 小结

通过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要把握三个建设重点,才能取得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首先,必须建设一体化教学工作场地,其次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教师队伍,最后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所建设的一体化教学场地的教材。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

前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性质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是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学习领域与电机控制、电机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学习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掌握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电机设备安装与维护”等之后,为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课程掌握了机床电气控制之后,既可完全用于后续课程PLC以及相关课程项目设计之中,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机床电路维修工相关岗位的工作,还为学生通过维修电工鉴定的职业资格认证起到了支撑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学习领域在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

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教学模式不是以经验、解释或理论研究为主,而是以掌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实践技能为目的,以工学结合为教学主导方向,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设计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掌握能力。本课程共设三个专业教学项目,内含七个子任务: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与应用(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与应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安装(单向启动控制电气线路的安装、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控制电路典型控制环节的安装与调试);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CA6140车床电气控制、T68卧式镗床电气控制、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每个学习项目紧扣知识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为准绳,遵循做中学,学中做,加强实用性教学,培养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目前工业主要应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机床为控制对象的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原理、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分析方法;培养解决生产实际电气控制一般问题的能力;为有关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加强。

1、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理实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知识的学习和领会,以及教学实训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4)在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5)在生产组织、品质控制、工艺实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4)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能力

(5)持之以恒、诚实守信、关注细节的基本素养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具备能够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的能力

(2)具备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安装的能力

(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

(4)具备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的能力

(5)具备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的能力

(6)具备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的能力

(7)通过强化训练,可以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床电器控制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应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电机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项目、任务) 参考学时

学习情境1 常用低压电器的认识与应用 16

学习情境2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安装 34

学习情境3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 22

合计 72

四、 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项目分析引导法―从项目入手,分析所要完成的任务,从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始进行引导,学时容易理解,效果较好。

(2)任务驱动法―要实现具体的任务,学时应该怎样一步步地完成任务,促使学时思考问题,制定实施计划;

(3)“教、学、做”引导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实训及教师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实训技能,并在实训中掌握理论知识。

(4)互相协作问答法―小组成员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难题进行讨论协商,最后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调试分析讨论法―对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为以后实训打下基础。

(6)评价反馈法―教师评价学生做的实训,及时把意见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实训中能吸取经验教训。

(7)技能竞赛奖励法―通过大赛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8)自主学习法―通过网络和教学录像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型的学习及研究,最好能把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集为一体,强调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

实验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在教师带领下逐步由会使用,转变为会分析,会自己排除故障。在实验中一旦发生问题或出现错误,能自己解决、纠正。

在教学过程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来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有机会动脑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评价、考核要求建议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习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也要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考核,使对学生的评价公正、准确。建议采用任务考评与课程考评结合的办法,强调任务考评的重要性。任务考评占60%,课程考评占40%。

(1)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重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原有平时成绩(考勤、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2)期末设置期末考试,对课程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重在考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议使用教材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连赛英,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05149-7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针对电气运行及控制的行业特点,学校与行业共同构建了真实职业训练环境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相关教学环境如下:

(1)电机拆装实训室

(2)维修电工实训室

(3)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4)电气安装实训室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