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教师职称8篇

时间:2022-11-25 04:12: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教师职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教师职称

篇1

关键词: 职业倦怠 成因 自我调适

一、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J・弗鲁顿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用于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153。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拉什和杰克逊给出了职业倦怠的操作性定义,“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2]56。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危害

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而体验到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3]197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表明,94.6%的教师存在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压力很大;十五个行业的工作倦怠指数排名中,高校教师名列第三[4]。也有研究认为“‘倦怠’甚至是现代教师的总体生存状态”[5]43。

大学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达轻中度,检出率为75.4%”[6]88;“在高校英语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中,轻度倦怠占30.2%,中度倦怠占24.5%,高度倦怠占1.9%。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的倦怠水平处于轻度和中度。高度倦怠人数较少”[7]697。

事实上,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不容小觑。马斯拉什认为,职业倦怠已经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8]。职业倦怠严重降低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对当事人的心理和情感是一种“向心性”的磨损与瓦解。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个体与周围世界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协调失败的结果。教师职业倦怠是在长期压力状态之下,应激状态得不到缓解,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9]44-45,其成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职业神圣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传统上,人们赋予教师太多高尚又完美的身份,这在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

一方面,很多“被搁置于神坛之上”的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过度追求完美的习惯;计划中的目标一旦出现某些偏差(更不要说失败)就很容易促使其产生消沉、沮丧的消极情绪。

另一方面,某些教师的缺点或者某一教师的某些缺点被发现之后,人们倾向于把这些或大或小的缺点无限放大,甚至给整个教师群体都贴上负面的道德标签。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同样,教育,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需要有轻松、自由的环境才能充分展开。神圣的职业形象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像套在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的沉重枷锁,成为其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一厢情愿和教学愿望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首先,大学低年级学生习惯了高中时期以应试为目标的填鸭式英语教学方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还没有激发出想要自我探索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一些大学老师虽然很想改变学生的这种被动心态,但布置一些需要课外花精力去搜查资料或者思考的任务时,甚至会遭到学生的消极反对。

其次,面对同一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常常有学生抱怨上课所学的东西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基本用不上;对于某些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生来说,课本学习又被他们视为鸡肋;而对于那些语言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课本内容也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心理准备颇有不同,这给教师的教学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再次,在信息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和随时随处可获得的移动网络迫使教师的地位“去中心化”――这一冲击对新时期教师身份的重新构建提出了不小挑战。

(三)基础课教学地位与职称评定重科研之间的矛盾

大学英语是各高校在所有学生中普遍开展的一门课程,这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量大、重复率高、学术含量低;但同时,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更看重科研和专业发展。大学英语因其无学科依托、学术身份不明、不知如何发展等问题,造成了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艰难、申报各层次项目艰难、评聘职称艰难的常态[10]7。

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

尽管职业倦怠的出现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是面对这些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如果只是一味抱怨,则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会加重负面的情绪,甚至会把自己对职业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最终损害师生双方的身心健康与教学效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迫切需要学会主动地对倦怠情绪进行自我疏导。

(一)及时和准确的自我认识

篇2

青年专业课教师的分类

1.严谨型

这种类型的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上呈现出我们民族传统价值的特色。他们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授课认真、视学生为朋友,视工作为事业,工作作风民主。这种教师注重自己知识的更新并做到教学中知识讲解的系统化,由于教学效果优良而深受学生的爱戴与好评。但这种类型的教师中的一少部分教师由于课时多,教学任务重而无暇顾及职称评定中的学术论文要求。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职称低的尴尬局面。这样有欠公平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投机取巧者,打击了诚信爱岗者。

2.名利型

这种类型的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上呈现出所谓的现代特色,即:无所谓治学、无所谓责任、无所谓认真的工作态度,他们视教书为自己谋生的手段。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只有两样东西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名和利。这种教师可以将其授课时间转化为侃大山、发短信、打电话、做自己所谓的“科研”。他们可以不治学、可以不教书,但不可以不堆“垃圾”文章。这种教师的行为无形中助长了投机的歪风,让学生蒙受损失,给学生带来坏的影响,对于认真工作的教师是绝对不公平的。但遗憾的是这种教师却可以通过所谓的“科研”成果多的假象,为自己谋得职称上的虚名。这种欺世盗名、有名而无实的高职称与其实际教学效果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产生错觉,不利于教学相长,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的漏洞和不足。

3.世俗型

这种类型的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上呈现出颓废与激进相矛盾的一面。他们或有点追求、或有些责任感。但他们的追求和责任感常伴随他们自身的利益。这种类型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老于世故、趋炎附势、工作原则不足、亲疏有别。他们善于把自己的任务转嫁到学生的身上,例如无论大考、小考他们都会让学生帮其改卷,而自己却一身轻松。其结果是任课教师不了解所教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不能做到及时的教改与调整,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降低了试卷的严肃性。这种教师在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时往往原则性不强,加之生活中的不拘小节使得其行为方式更多地呈现出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在学生面前缺少适度的威严。这种类型的人或许本不适合做高校教师。

高校青年专业课教师应有的综合素质

1.拥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青年专业课教师首先应有扎实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底蕴。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基础,并及时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要求的“通百业而精一种”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外语专业而言,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如下特征:(1)熟练运用一门以上外语,熟悉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专业基础扎实,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烈的创新意识;(3)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运用和处理能力。青年专业课教师首先应为自己树立较高的专业目标,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教学时做到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水准的教师是学生奋发学习的动力和路标。

2.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人的能力有强、弱,但一个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而能力较弱的人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而一个能力较强,但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差的人则根本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因此,高校青年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而拥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高校青年教师将是高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大学生未来成才的必备资源。针对“名利型”的教师,学校应全方位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增强这部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上。各院系、部应重视对本单位师资的自身素质教育,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及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行之有效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引入高效的管理机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定期的监管。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督促教师应从观念、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自我改造和完善,在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下先将自己塑造成一流教师。为此,高校教师应树立创新观念,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教育目的,积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拥有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较新的教育理念

说到较强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较新的教育理念,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当代教育者的反省与深思。西南联大强调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蒋梦麟认为“教育之目标除学习知识外,应注重养成健全的人格、独立不移的精神、精确明晰的思考力”。而当今在校的一些大学生恰恰表现出不健全的人格、缺乏毅力及不善独立思考等弱点。以教师为表率,对大学生上述不足加以指导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的四种划分及其解释,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指人对其行为只有生物直觉;功利境界是指人的行为只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道德境界是指其行为是利他的,是对社会公益有利的;天地境界,即哲学境界,指人对其行为自觉地有超社会、为天地立心的意义。在这四种境界中,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对青年专业课教师的价值观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前进的社会,应该倡导后两种,抑制前两种。因此,校方应多吸收“严谨型”的教师,及时督导“名利型”的教师,尽力避免“世俗型”的教师。

以上三点说明教师,尤其是青年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慎选师资,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学校都注重的。而西南联大在突出教师人文素质这方面是不拘一格的,像华罗庚、沈从文这样大学本科都没有读过的人,因其真才实学,同样被聘为教授;因此,针对前文所述的“严谨型“教师中的低职称者,校方应根据广大学生的反映及其实际教学效果予以恰当的高职称聘任。另外就是校方强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西南联大要求教师应有强烈的社会良知和历史责任感;如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并能将自己孜孜不倦研究的学术精华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为学术自由及真理敢于舍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热爱事业,热爱学生,认定教师是一种事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不把讲台作为以知识换金钱的场所,并以此来衡量每一位教师。

青年专业课教师理应肩负起专业课的育人职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任何教师都无形中肩负有育人的职责,任何一门专业课也都有其育人的功能。作为高校的青年专业课教师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注意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材料中的育人素材,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受教育。就英语专业而言,列举部分专业课程如下:

阅读课:就传统的英语教学角度而言,阅读可精、可泛、可快、可慢,但四者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扩大词汇量和更好的理解活的语言。阅读是熟练掌握、理解、运用语言的基础。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与交流。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国情、民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异同,阅读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文学课: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语言的活水。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提高对语言学习的技巧和敏感度。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精彩对白无不反映着那一特定阶段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名家名著中的名章、篇、段、句的教育功能自不用赘述。专业教师应抓住这些环节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的教育。结合作品中的故事情结,专业课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情、婚姻、家庭的教育。专业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比专职辅导员或政工干部的教育易于接受,效果更好。

写作课:这是一门综合技能课。写作课与阅读、文学、听说密切相关,写作是语言综合能力及个人价值观的反映。就专业技能的培养来说,通常情况下,写作课的任课教师会强调“以阅读为铺垫”来丰富写作内容,“用写作的技巧去高效阅读”。这充分反映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课教师在教会学生相关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之后应在大量的练习中融入与我们生活、学习、就业等相关的热门话题,引导学生对其讨论、争鸣。对学生观点偏颇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写出言之有物的、令人信服的文章的同时也受到了德育的启迪,达到专业教学的一石击中“德智”二鸟之功效。

总之,高校中的青年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学校的长远发展中还是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才中都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青年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因此,青年专业课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自觉肩负起专业课教学中的育人职责,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成因 应对策略 

 

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把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Maslach,1997)。事实上,职业倦怠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各行各业职业倦怠的形成及危害都并非偶然。大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是比较容易受到职业倦怠伤害的一组群体。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而且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全球化人才的培养起到制约作用,值得引起社会及个人的广泛重视。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及职业倦怠成因 

 

笔者先后于国内两大外语院校从教大学英语八年整,常有这样的体会:非英语专业(俗称大外)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及热情相对较低,而教师较早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机率也较高。面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压力与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的迫切要求,教师不得不在应试教育与课堂创新二者中游走,企图找寻中间道路的同时却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工作付出与其成就感难成正比,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出于社会偏见,或是传统的错误看法,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圈子里似乎被看作是处于类似二等公民的位置。同样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在长期的大外教学中,专业没有增进反而退化,在教学科研、业务发展及专业深入研究方面不如英语专业教师。于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思进取,面对压力困惑感到力不从心,放弃努力的情况不在少数。以下,将从通过了解大学教师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困惑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进而从教师个体的视角提出有关应对方法。 

成因一——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的困惑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很难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教学,通常都在50人以上,多则是上百人的大课堂,其教学工作的强度是小班教学的多倍。而面对学生人数众多的课堂,教学效果实则难以把控。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后备课及作业批改量都异常繁重,迫使教师处于非正常的高负荷运转中,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且身心互为影响,健康状况亦令人堪忧。长此以往,不少教师尚不到七年之痒的工作阶段,就已经在工作中提前出现衰退的迹象,职业倦怠状况由此产生。 

 成因二——应试压力与教学创新冲突的困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地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待逐步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上教师的教学日程。然而,一方面要求素质教育,一方面却仍需强调考试的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虽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但却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考试,掌握足够的应试技巧。尤其是当下的诸多考试仍将一些连英语是母语的人也常犯的细微的错误来体现考试难度,大外教学自然就难以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而教学创新、兴趣课堂则无从谈起。事实上,作为教师,深知这样的教学活动与提高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毫无关系,反而往往会把学生引入歧途,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则和测试目的,但也只能慨叹一己之力实在有限,但求不要误人子弟。于是,面对课堂上无精打采的学生,不少教师也坦言其内心迷惑而无助,甚至会感莫名的亏欠与自责。 

教改原本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校方如若过度强调教学创新,学生也一味期望课堂的趣味和新颖,教师则不得不否定自身既有的传统教学经验,以迎合多方的期待,把原本熟悉并行之有效的老方法都抛掉,竭尽全力使自身在课堂上改变原有的风格。即便如此,跟前卫的教法相比,仍自觉落伍老套,岂能不心有戚戚焉? 

成因三——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上不去的困惑 

由于教学任务过重,备课量大,同时还必须兼顾家庭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业余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疲于教学,无暇顾及科研,职称因此也久久上不去,这也令许多教师叫苦不迭。尤其是评职称期间,不得不以牺牲睡眠及健康为代价,经常挑灯夜战,以期早日,评上相应的职称。为此不少教师选择去研究容易的其它领域,无法兼顾专业兴趣。写论文成了疲于应付,毫无成就感可言。为了评职称,大外教师们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补习那些完全没用武之地的第二外语。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职称评定大多是以发表相应档次的论文及规定数量为重要参数指标的,这使得长期以教学为重,经历了多年论资排辈等待的教学型教师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教学能力平平,亦或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尽管上课时间不长,但由于有相应,很快评上了高级职称,其岗位和工资都遥遥领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前者的工作积极性,或导致原本敬业爱岗的心理失衡。 

成因四——教师进修发展的困惑 

篇4

Key words: mathematical courses offered at university;developed curriculum;mathematical culture;practice in teaching;teaching r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232-03

0 引言

数学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是众多科学与技术必备的基础,而且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大学中重要基础课的大学数学课程,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数学中许多新概念、新方法的引入和发展,众多数学问题和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十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在大学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大学数学课的教学,大多仍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实践教学较少,课外科技活动的配合注意不够。这些也都是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应当有所改革。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开设数学拓展课程与数学选修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1 开设数学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数学的教学不能仅仅是看出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诸方面都得到教益,兼顾数学文化和教学素养方面的要求。

大学非数学专业数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一般工科的本科学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则由学生依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学习时间规划,自主选择。选修型课程以拓展知识结构。数学类选修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2],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知识结构,强化素质,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自我建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大学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当前,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发展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反映数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依然固守形式演绎体系而忽略了非常重要但非演绎的、非严格的重要内容;局限于于课本,只讲课本中呈现的内容而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来源与出处的讲解[3]。在教学上,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越来越形式化,过于注重概念、定理的推导和证明、计算以及解题的技巧,使得数学远离我们周围的世界,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导致学生觉得数学过于抽象无法理解[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重理论轻计算、重技巧轻思想、重推理轻应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局限于传授知识本身,特别是局限于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而对于如何在知识载体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理性思维和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却重视不够。应积极引导教师运用自己的科研能力去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落实数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作用。应全面落实“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5]。

数学上的不少概念、方法或理论,有些本身就来自其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原型,并且和人文、管理、工程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现并指出这些的联系,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是大有益处的。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广泛的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大学数学教师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2 已开设的拓展课程及模块建设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更高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自身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出台相应课程改革措施,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2.1 拓展课程的模块建设:在现有的工科数学必修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数学建模》、《工程数学中的理论与方法》、《数学文化》、《投资理财常识》等课程,建立并完善了各门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及推荐参考书目等,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搭建并完成了《数学建模》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已对全校师生开放。现正在进行《数学文化》、《工程数学中的理论与方法》两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工作。所开设的《工程数学中的理论与方法》,拟开设的《工程问题中的数学计算-MATLAB》主要针对我校的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投资理财常识》及拟开设的《运筹学》主要针对我校管经类、质量工程类的学生。

2.2 拓展实践的模块建设:以素质拓展作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以项目管理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提倡学生积极申报项目,如大创项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类研究项目中,以科研小组或科技小组的形式,发表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小专利等;

②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导向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统计建模比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

③以学习的态度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社会是一个丰富的大舞台,只有融入社会这个大舞台,才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不断增长社会实践的活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管理和适应能力,将来能更快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3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数学建模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工程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在我校特定的环境下,在学习完工程类数学必修课的基础上,针对高年级学生,加深和延拓数学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为数学知识要求高的专业(如工程力学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等)及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提供数学帮助。

数学文化课程在探讨数学文化的起源、收集了众多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基础上,结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数学发展和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成分,揭示了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美,学会欣赏数学文化及弘扬数学文化,推动数学教学的进程。

投资理财常识主要向学生介绍股票基金,期货彩票等的基础知识和交易技巧,教学中用到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如差分方程,大数定理等,更多的则是经济、管理人文知识的熏陶,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感觉数学的应用领域广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通过对我校教学情况的初步了解,尤其是针对昆明理工大学数学类拓展课程开设情况的深入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课程满意或非常满意。学生感觉最大的收获在于拓展了知识层面,开拓了视野,感觉数学比以前教材中的内容要丰富和有趣的多。但在《数学文化》这类知识性比较强的课程上,学生输入的多,输出的少,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另外,学生对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知识了解甚少。这表明,学生进行学习所依托的课程知识基础薄弱。通过统计《数学建模》课程学生对课程、教师和自己的期望中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期望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在课堂上全面了解所学课程知识。只有半数学生希望老师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更多的学生还是习惯于在课堂上扮演倾听的角色,缺乏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担任选修课程的大学数学教师自身的课程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开设大学数学选修课程对广大数学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开设的初期,教师除了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制定教学大纲,完善教材和教学内容。

4 结束语

大学数学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大学数学选修课程是以数学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学科运用为主要内容。如何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大学数学提高阶段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新时期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当今高校大学数学教学管理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数学选修课程的开设,适应了社会的更高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更高层次学生的自身需要。但是,要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目的,仍需更多的努力,不断的完善。

首先,急需向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尤其是学生传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和条件。

其次,要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改革数学选修课程教学实践,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科学的课程评估方式。如“投资理财常识”之类的课程,已不是单纯的数学基础课程,除用到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外,更多的则是经济、管理人文知识,能否将这类课程纳入人文类选修课程,使学社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是教学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所开设课程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关键词:课程设置;实践;能动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09-03

一、前言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大气中的各种固态和液态粒子组成的混合体系,狭义上特指各种固态(干)和液态(湿)粒子。自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气溶胶因对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广受关注。气溶胶严重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影响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对大气辐射、大气光学现象和电学过程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大气科学和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普及大气气溶胶相关知识。

然而,各大高校大气科学以及环境相关专业很少专门针对大气气溶胶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实际上,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气溶胶相关研究已成为基础和应用科学中的一项特殊课题,吸引了物理学、化学和气象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关注,进而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1]。1955年,前苏联学者[2]出版了《气溶胶力学》,为气溶胶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中后期,各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世界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学科发展对气溶胶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各种微电子、激光以及计算机技术、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电镜技术的介入,气溶胶科学得以快速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针对大气科学与大气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大气气溶胶》特色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课程涉及到的气溶胶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理论为深入研究气候效应和环境问题奠定了基础,相关知识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卫生、工业和农业等领域。该课程侧重气溶胶动力学、光学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气溶胶相应测量技术。在讲授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问题,设置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习乐趣,从而做到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研究素质[3,4]。

二、课程设置

《大气气溶胶》课程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气溶胶基本概念、分类、尺度谱、主要形成机制等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从动力学理论出发,理解Brown运动、Stokes定律、Brown运动碰并、切变、重力沉降等内容,熟悉气溶胶粒子的一般动力学方程,理解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并在大气气溶胶消光原理基础上,理解气溶胶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进而在辐射强迫和气候效应概念基础上,熟悉气溶胶辐射强迫特征,最后从测量分析方法上,要求学生掌握气溶胶浓度、光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测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该课程分别从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大气气溶胶的来源与化学特征、气溶胶粒子动力学、对流层气溶胶、平流层气溶胶、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气溶胶气候效应以及气溶胶测量与分析8个章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教学。

前3章内容主要介绍气溶胶相关基础知识。其中,绪论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概念,理解大气气溶胶研究意义,了解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的尺度、分类和浓度的表示方法,利用气溶胶谱观测资料画图,熟悉三模态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常用的几类谱分布函数,理解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参量,了解谱分布函数应用现状。大气气溶胶的来源与化学特征内容中,需掌握大气气溶胶粒子的主要形成机制、几种常用的源解析方法,熟悉大气气溶胶的主要化学组成特征,理解不同来源的气溶胶尺度分布特征,了解全球气溶胶产生率。

气溶胶粒子动力学是本课程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单个气溶胶粒子动力学和粒子群动力学。单个粒子动力学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平均自由程、Stokes定律和重力沉降等概念,理解Brown运动和相关概念(扩散、迁移),了解外力场单粒子运动。气溶胶粒子群动力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Brown运动碰并、层流切变和湍流中的聚合、重力沉降聚合,熟悉气溶胶粒子一般动力学方程,了解外力场对粒子聚合的作用。

对流层气溶胶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干湿沉降过程、气溶胶标高、沉降速度概念,熟悉典型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特征、干沉降速度测量方法、湿沉降清除系数,理解干沉降阻力模型、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过程,了解大气气溶胶分布的时间变化特征、滞留时间。

平流层气溶胶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平流层气溶胶基本特征,熟悉火山气溶胶主要成分、极地平流层云形成过程,理解平流层气溶胶与对流层气溶胶特征差异,了解全球平流层气溶胶研究进展。

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相关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大气气溶胶的消光原理和相关表征参量(消光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相函数等),熟悉大、小尺度粒子的散射特征,大气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关系,理解气溶胶对辐射传输过程的影响及其参数化,了解全球和区域气溶胶光学特征。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内容中,掌握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基本概念及分类,熟悉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过程,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辐射强迫效应,了解云的辐射强迫。

大气气溶胶的测量和分析教学内容中,需要学生掌握气溶胶浓度、光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测量分析的常用方法,熟悉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和光学测量原理,理解气溶胶遥感探测技术,了解全球大气气溶胶遥感探测资料及相关产品。

三、实践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同时结合实践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5-7]。《大气气溶胶》基础知识的授课内容中,讲授气溶胶粒子尺度、分类及其谱相关知识时,可结合不同类型气溶胶粒子谱仪观测资料,对各种等效直径、气溶胶粒子谱相关知识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气溶胶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可利用气溶胶宽范围粒子谱仪(WPS)的电迁移率和光学计数测量对不同粒径数浓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与光学等效直径的差别;还可利用该仪器观测资料,作出尺度在0.01~10μm范围的粒子谱分布,增强学生对不同模态气溶胶谱分布特征的形象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气气溶胶来源”相关内容可结合气溶胶单一类型源数值模式开展。如,通过编写沙尘和海盐等单一类型源数值模式估算沙尘和海盐产生通量,实践过程中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对气溶胶相关科研的认识和兴趣。此外,在对“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及其来源解析”的教学中,利用离子色谱监测仪气溶胶观测资料,教师课堂演示结合学生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自身实践的成就感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8,9]。

“气溶胶粒子动力学”相关章节理论性较强,涉及Strokes粒子层流运动、Brown扩散、聚合方程等内容,内容中的理论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占了很大篇幅,在此情况下,要尽可能结合图形讲授相关公式内涵。如,不同尺度气溶胶粒子对应的聚合系数有较大差别,结合图形能更好地展现粒径尺度与聚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布朗扩散规律时,可对比学生比较熟悉的布朗运动,结合动画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课程对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分布特征展开较详细介绍,结合目前地面和卫星遥感探测资料,全面介绍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和全球及其区域分布特征。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编写和运行干沉降模式,量化评价气溶胶滞留时间和沉降通量特征。在平流层气溶胶中,结合典型的火山气溶胶事例讲授其特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内涵的把握,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该课程还可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讲授内容开展实践教学。如,可根据浊度仪、太阳光度计等探测资料,讲授单次散射反照率、后向散射系数、气溶胶波长指数等光学参量,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能很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简单的一维辐射模式介绍,提高学生对气溶胶光散射与吸收过程的理解。

该课程可结合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对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开展实践教学。授课内容结合五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讲授内容从课堂学习到动手实践,都可与相关研究课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培养专业综合素质,达到高校实践教学目标。研究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团结合作,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体现每个成员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该课程最后章节中,设置了“大气气溶胶的测量和分析技术”教学内容,章节内容全面开展实践教学,从气溶胶样品采集技术、气溶胶浓度测量技术、气溶胶化学组成测量分析方法以及气溶胶光学和遥感探测技术全面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气溶胶相关测量和分析技术理论知识指导下,开展气溶胶碰撞采样器、气溶胶粒子谱仪器操作、气溶胶光学参量观测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形成理性和感性认识,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与展望

本文全面介绍了《大气气溶胶》课程设置和各章节实践教学相关内容,通过气溶胶基础知识、气溶胶动力学、气溶胶光学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进行探索,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学生课堂和课后练习时间,实际参与的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学生既能动手实践,又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此外,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实践内容较多时,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完成实践课程内容。此时要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各成员间的合作,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公平合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都能与大气气溶胶相关科研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开展气溶胶相关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达到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Davies,C.N. 1964. Recent Advances in Aerosol Research. New York:Macmillan Co.

[2]Fuchs,N.A.1955. Mechanika Aerozolei. Moscow:Academy of Science Press.

[3]魏凤荣.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11,(2):179-181.

[4]程小苏,刘粤惠,曾幸荣,刘涛.研究型大学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74-75.

[5]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34-37.

[6]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7]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篇6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探究性教学的主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愤悱”状态,问题是一切思维的生长点,是对教师智慧的挑战。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不断思维碰撞的过程。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诱发新的知识成长。同时,教学过程也能彰显老师智慧。笔者认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抓手、灵魂。如果教师能寻找恰当的切入点、突破口进行问题设计,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反思对话策略与提问方式,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辨力,提升课堂效率。笔者结合一些课堂观察实例对此浅淡几点:

一、问题生成:让学生对问题有思考的热度与深度

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仅仅有点温度是不够的。许多时候,一定的深度更能激发学生持久的求知欲望。如何让一些精彩的问题在课堂中及时的闪现,需要教师恰当铺垫、适时的捕捉。而生成怎样的问题才让学生感兴趣,同时又有思考的力度呢!现以教学片段对此探论:

【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吸”饮料原因时。有几位教师均用消毒过的两只瓶,瓶内各装满饮料,其中一只瓶口用橡胶塞密封,另一只跟平常一样。当实力悬殊的男女PK“吸”饮料后,小女生尽情品尝饮料,而男生却百思不得其解。无论自己怎样用力“吸”,却总“吸”不上一口饮料。还不时的看着自己饮料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一脸的迷茫与无奈。

此情景或场景的创设,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中“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有的教师整合媒体,分析清了饮料并非“吸”上而是被大气压“压”上去的。

另有教师利用此情景,对吸不上一口的男生有如下的对话

追问:“你用力了吗?。”

生答:“用力吸了,就是吸不上饮料”。

追问:“有办法吸上饮料吗?”

男生稍作思考并拔出塞子后吸,终于高兴品尝到了饮料。

追问:能说出为什么一开始怎样用力“吸”却不行,现在却可以了?

学生各作出解释

面对课堂上的同一事件,课后教师进行了探讨,哪一种问题设计属于更“优化”的设计?大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问题生成上。有老师认为:学生对实验异常问题提出属于“发现性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有教师认为问题的提问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深度碰撞,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解决更能提升实验设计能力;有教师认为这一类问题的解决会占用了原本紧张的教学时间,况且,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在教师正常对话教学。

这样的课堂处理也许会“浪费”一些时间,但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师生、生生、人与情境的多向互动,激发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启发:提出有思考兴趣的问题应该做到“贴切”――切合学生的情感,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教师要适时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可以高效挖掘教育因素,拓展课堂资源。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而不是学生带着一脸无奈与迷惑的表情走下讲台。

二、问题跟进:让学生在质疑处深化

课堂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连续跟进的过程。问题之间应该存在内在逻辑,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问题的步步展开、推进与生成解决,就是学生思考力不断深化过程。一个问题生成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能达到多深,问题能探讨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事情。而问题跟进,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设置。

现以优质课评比中,几位教师教学时,问题是如何跟进的几个片段。

课中老师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从液体因重力而产生压强类比大气压强。

出示一只杯子,上面放一张硬纸片不掉下

师:纸片不掉下的原因 ?

生:受到杯子对它的支持力

教师慢慢地倒置杯子,纸片掉下

追问:纸片为什么掉下?

学生:纸片受到重力作用且没有了支持力

然后显示展示覆杯实验,便有以下问题跟进:

师:通过覆杯实验,你对刚才的认识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纸片受到向上的力!

师:为什么?

生:纸片没有掉下。

师:这个力是谁给的,由此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推想?

生:空气会产生压强。

追问: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吗?

教师当场用六面体的透明盒,其中六面均有一挖去一孔,用橡皮膜密封来展示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然后针对实验动画展示。学生领悟其中原因。于是又有了以下的问题推进。

师:刚才实验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下面大家用上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由此可见,在学生力所不及时跟进问题,要追求“适时”,提出问题切忌大而不当,切忌指向不明,提出问题不要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跟进的问题要让学生步步上台阶。

三、问题调控:让学生思维在核心处展开

所谓“核心”,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体现教育教学价值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势必要求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对核心问题的探究上。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寻求突破,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处碰撞,以深化思维。

现以科学优质课评比中几位老师上的《大气的压强》教学片段来探讨问题如何调控。

当学生观察烧瓶中气球除了可以吹气鼓起来,还可以抽气鼓起后,学生分析其中原因。

随后学生分组活动:利用所给器材进一步感受大气压强存在,并对相关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当学生纷纷进行实验中,执教教师便对问题进行调控。对学生器材分成三类别给予,一类针筒,袋装饮料等,第二类:小烧杯、滴管、水等;第三类:吸盘钩、玻璃片(两片)、水等。

在学生器材给予上,预设了实验展开的方向主要是用“吸”液柱来展示,另一种用力“拉”来体现大气压。

当学生观察记录实验后,便让学生交流本组实验及作出相应的解释

生:用手指按压胶头滴管,松手后液体被“吸”上去了,再按压液体被济出来了。

师:液柱是被“吸”上来的吗?

学生思考后教师让两学生“吸”饮料。每一瓶内各装满饮料,其中一只瓶口用橡胶塞密封,另一只跟平常一样。

随后学生分组讨论饮料被谁送到嘴里,明确大气压的作用。

另有小组展示用吸盘钩相互吸住的方法时,用力拉而拉断了钩却仍拉不开时。

师:能对实验作简单解释吗?

学生作出解释后,师生之间对话明确原因。

随后便以课件马德堡半球实验阐述大气压的存在问题。此时,学生对大气压有了进一步真切的了解。

篇7

关键词:大学治理;学校章程;现代大学制度;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陈新文(1970- ),男,湖北襄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副主编,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1-0042-0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教育民主化的不断推进,大学拥有越来越多的办学自。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者,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内部改革的挑战,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制度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正确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大学内部各种关系,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章程是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和核心,是规范高职院校办学、实现内部高效运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纲领性文件。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尤其是大多数普通高校都还缺乏制定学校章程的主观需要和自觉意识,制定学校章程仍还只是各高校承接的一项教育行政任务,这说明高职院校对学校章程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不十分理解,甚至可能担心学校章程对自身改革产生制约。所以,在现有高职院校章程文本中,格式化的条款很多,个性化和创新性明显不足,没能体现学校章程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高职院校需要学校章程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一大批职业大学、中专学校通过转型、合并,升格更名为职业技术学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定位上的困扰,直至今天仍然纠结于“类型教育”还是“层次教育”,这种纠结隐约还存在高职院校办学者的思维中,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办学实践。从现实视野的观察来看,高职院校都办得生机勃勃且特色鲜明,一派繁荣的景象。但仔细考察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学校文化就会发现,“类型教育”和“层次教育”的博弈无处不在,上至领导决策,下至教师心理,无不受此影响。有时强调自己的类型以夸大其特色,有时突出自己的层次以炫耀其级别。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属于什么?它只能在类型和层次中选择一项吗?这带给高职院校的不仅是焦虑和困惑,还有改革和发展机遇的丧失。

高职院校的焦虑和困惑源于对自身发展定位的不确定。高职院校在极力强调自己是类型教育时,其实是希望不要在层次上受到歧视,所以,高职院校在做类型教育时又极力强调自己在同类型教育(比如中职、技校等)中高人一等。高职院校作为类型教育的最主要表现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即围绕职业办专业,为了就业培养人才。而职业的发展与变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关,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较大,市场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虽已成功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市场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完全的市场,不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比如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就不够,教师专业的契合度也不够等。作为类型教育的高职院校不能像其他高校一样关注学科发展,而只能关注专业发展。所以就出现了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教师就从相近专业改造过来,教学设施也跟着变过来。这种看似自然的市场选择带给高职院校的是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办学成本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焦虑和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

高职院校发展机遇的丧失源于对自身发展目标的不清晰。由于发展定位不确定,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并不清晰,主要表现为随波逐流,关注形式忽视内涵。职业教育到底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还是为了技术的教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从而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在《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一书的序言中说:“为了获得良好结果,教育当然要适应各种特殊需求,例如教授技能,为个人在经济中发挥作用做准备。但在某种层次上看,仅仅集中于狭窄的实用目标的教育是最不全面的,甚至最终也未必能够恰当地达到这些目标。”[1]在我国,高职院校过于关注狭窄的实用目标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使各高职院校普遍丧失了发展内涵的机遇,比如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于看重“双师”中执业资格证书及技术操作,而轻视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品格。再比如关于“校企合作”,过于看重合作的形式,而轻视合作教育的过程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关于“课程改革”,过于看重课程文本的建设,轻视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和课程教学及环境的改革。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目标不清晰的具体表现,而它的直接后果是使内涵建设从一开始就未得到重视,错失发展机遇,现在不得不以更高昂的代价来挽回。

高职院校的困境和纠结从学校章程的角度来讲,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办学宗旨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办学和培养目标中的不确定性,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办学宗旨要解决的是教育自身问题,而不仅仅是教育条件问题①,历史事实证明,教育条件好了不意味着教育质量就高了。另外,我们批评高职教育的过分功利化和实用性,但不能因此无视高职教育本身应有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目标,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使得高等教育的职能更加完善,正视这种差异才能准确定位教育自身。二是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办学定位再准确,教育目标也不可能自动实现,它需要一系列的学校制度来保障,需要科学有序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主要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有限理性与学校文化的互补,官僚体制与民主管理的结合,保守发展与激进改革的共存。三是学校与政府及市场关系定位需要进一步规范。这是学校章程最不容易界定的领域,且对外能够产生的规范和约束效力非常有限。当前,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公立大学还仍然只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学校还无法摆脱对政府的高度依赖,这与自主办学的理念不一致。同时,因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存在,高职院校也不能不紧随市场发展,甚至市场化,这与教育自身规律不相符。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且缺乏有效监控,学校章程的制定将以制度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因此,可以说学校章程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需要学校章程,就像国家需要宪法一样。

三、高职院校章程靠什么来保证

学校章程引起重视也是近几年的事,且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而较少有高等学校的内部自主。不管怎样,这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重要方向,也应该成为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学校章程制定的重要契机。但由于各高等学校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决策,习惯于高度集权式的领导体制,学校章程的实施可能面临新的困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章程的实施靠什么来保证呢?

(一)明确学校章程在高职院校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形成科学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

学校章程不是一个孤立的制度文件,它应该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和依据,在其下应该有一个与其精神相一致的庞大而规范的学校制度体系。学校章程中提出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理念与要求不是现有学校制度的体现,相反,现有制度应该根据学校章程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以体现学校章程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这是高职院校学校章程顺利实施的制度性保证。

在学校章程出台之前,各高职院校已经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学校规范,形成了现实的学校制度体系,涉及到学校办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教育功利化和高职教育的不成熟性影响,高职院校大都一直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学校还缺乏明确的办学自,学校发展还很不自觉,甚至受到政治、经济的牵制太多,几乎沦为它们的附庸。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学校制度也多是应付之作,一切以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为准,而各部门职能上的条块分割缺乏联系,也使得学校制度相互之间在理念和具体要求上出现了矛盾,甚至与学校的本体职能相悖,人才培养受到影响也就是必然的了。

学校章程的制定将对学校制度体系是个规范,它将成为学校每项制度规范出台的根本依据,学校中的每一项制度都将统一到学校章程的要求上来,体现学校章程的价值和精神实质,包括学校事业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后勤服务、校企合作、科研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等所有方面,由学校章程统领的学校制度体系才是符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要求的、保障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高效运行的大学制度。

(二)明确学校章程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的规范效力,形成依法治校的内部运行机制

现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历史都还比较短,关于高职院校的治理基本上还处在学习和借鉴阶段,包括学校章程的制定都是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章程的制定与实施本身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将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意味着中国高职院校治理行为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模式,一个新的“法治化”时代开始了。学校章程是基于国家法律法规而制定,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高校内部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和规范效力。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由于教育法制的不健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进程非常缓慢,仅仅停留在高等学校的外部办学行为上,比如招生、收费、合作办学等,无论是教育法还是高等教育法都还没有能够有效地约束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高校日益严重的行政化,包括机构行政化、职务行政化、运行模式行政化、思维方式行政化等正成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最大障碍。行政化必然滋生官本位,官本位必然导致“教授治校”的落空。

当前,在高等学校内部还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校长们将学校作为个人理想实现的平台,将个人理想置于学校理想之上。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办学自不是校长的自,校长个人理想不是学校理想。不能正确区分办学自及个人理想与学校理想,是当前高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又一障碍。校长理想是私人性的、个人独立决策的,而学校理想是公共性的、集体民主决策的。校长要将自己的理想很好地融入学校理想,就必须遵循“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让广大师生员工肯定校长理想与学校理想的高度契合性,否则就可能犯个人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赋予学校章程以法的地位,是高职院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保证。

(三)明确学校章程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文化意义,形成学校发展改革的自动修正机制

根据“有限理性”的理论,决策总是在对事物的真实特性不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决策者往往不必寻找对决策有影响的所有可能的因素,只要抓住与决策问题、决策目标有最密切关系的主要因素,不必追求解决决策问题的最优解,只要找到令决策者满意的方案。但由于决策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地位、以及个人的知识经验等不同,决策者往往会倾向于关注某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这就使得理性变得有限。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也无法突破“有限理性”的局限性,所以,任何学校制度都不会是完全的,能够填补学校制度空缺的就是学校文化。

“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的本质,也是高职院校章程体现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受行政化的影响,“以人为本”还只是停留在口号意义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教授治校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校事务中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的确立,学生发展还没有成为学校所有事务取得成效的标志。学校制度的文化价值仍然没有显现,与校园建设相比学校文化仍然是很薄弱的,无视学校历史和传统,无视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现象还很普遍,高职院校章程应该承担这些责任。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除了制度文化外,还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章程中得到体现,比如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学风校风、价值规范、理想信念、传统习惯、校歌校训、校旗校徽等。可以说,学校章程是学校文化的制度体现。学校文化是历史形成的,集中了学校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最优秀的校长和教授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学校文化在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情感陶冶功能和价值认同功能,促进学校形成了制度规范所无法实现的自动修正机制。所以,“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的独特文化组织”[2]。高职院校章程必须体现这种独特的文化,它要规范的不仅是学校内部的权力和利益诉求,更重要的是它将以学校文化的形式表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所应该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

注释:

①参见雷洪德《论教育自身――涂又光教育哲学之本体论》,《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第15-17页。教育自身是从教育本体职能角度提出的,它要解决的是教育应该具有的功能;教育条件是从教育外在要素角度提出的,它要解决的是教育赖以进行的载体。所以,办学不等于办教育,学校只是教育条件,不是教育自身。日本教育学家所提出的“学校繁荣、教育衰败”其实也是论此。

②参见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等工程教育》2013年第3期第143-148页。龙德毅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文章通过调查认为,企业对于校企合作需求不足,表现为企业对于合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并不高,且职业院校并没有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依托主体。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素质课程 情景教学 尝试 探索

【基金项目】该成果为北京市财政专项(PXM2012_014202_000191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体系建设创新性研究)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31-02

近年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高校的发展要求。北京城市学院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以更新课程内容、增加课程人文内涵、推行素质课程改革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就大学素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情景教学的尝试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大学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课程安排为早上第一节课,学生大都没有吃早饭或者精力不太旺盛,考虑到这一点,我在一次备课的过程中,在教学课件中插入了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快板的回旋曲,这是一首贝多芬最早发挥创作潜力的作品,他本人对此曲充满自信,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能很好的振奋精神,凝聚思想。

刚开始播放此曲时,许多学生先是一顿,紧接着纷纷抬头端坐,慢慢将目光集中到教学课件上,最后进入到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次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的教学中,我都会根据授课时间、学生专业、学生特点选择情境音乐音乐,运用在课程教学中,每一次将情境音乐的教学方式运用到素质课程教学中,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精力集中,反映积极,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通过情境音乐教学,我对素质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以情境教学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知不觉的融入课堂,学习到需要掌握的知识,这样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就是情境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通过选择一些不同情境、不同色彩、不同意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团体活动、课程游戏,适时的应用于素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视觉、感觉、听觉刺激,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中接受课程内容。因此,情境教学在大学素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归纳如下:

首先,由于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内容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仅仅是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新思想和学习上的好习惯。而情境教学正是能起到这一作用的工具。情景活动是需要互动的一个过程,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将专业知识或者复杂难懂的操作方法,精心设计到活动中去,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体会过程,发现问题,总结原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促使教师捕捉到新的信息。因此,这一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换信息,也是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流与反馈,这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其次,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技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音乐和团体活动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当代大学生也同样如此。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对于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信息往往提不起精神来,无法集中精力。因此,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而情境教学中游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这一互动体验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对于游戏中蕴含的信息也会产生吸收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自我展示以及相互合作的机会,各种能力都得以锻炼和发展。

运用音乐情境教学

在素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CD等多媒体器材,用画面、文字等来创设和解释情境。通过一些音乐软件、试听材料,结合课程内容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生讨论的环节,播放巴赫的长笛作品,恰当的速度、力度是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能够使学生在此感染下产生丰富的联想,结合音乐的情境,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激感,促进课堂讨论的气氛,从而达到课程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目的。

运用表演情境教学

在大学素质课堂教学中表演情境教学是情感进行重新组合和再生的过程。如在讲授《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能力》一节中,我运用了《老鹰与小鸡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结合《我是一只小小鸟》的音乐,激发学生体验提升学习能力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了解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评价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和引导,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游戏情境教学

在给学生讲授《社会支持系统》一课时,我跟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游戏:两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蒙上眼睛,由另一位同学引路。之后,耳边传来干扰声,蒙着眼睛的同学只能从中认真听取搭档的声音。随着“往左、低头、抬脚、往右一步、停下……”等提示,蒙着眼睛的同学在搭档的配合协助下,越过层层障碍,顺利到达终点。在游戏的最后,学生谈到了此次游戏的体会,大家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彼此信任,相互协作,才会有效的完成一项工作。因为,人各有所长,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发挥团队的力量。此次课程,学生在游戏情境教学中,很好的掌握了《社会支持系统》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在大学素质平台课程中如何进行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教学中,游戏的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紧扣专业知识。游戏教学的效果好坏,关键在于游戏的好坏。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教”是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大学课堂上,许多形式简单但内容寓意深刻的理念,“乐”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有比较成熟的游戏规则,有很强的参与性,能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力的空间。教与乐,两者是紧密结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的设计。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在此基础上,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尤其借鉴一些培训游戏,比如,在讲“信任”时,可以做一个背摔的游戏,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修改游戏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游戏中的每个环节,学生是否能够彻底理解并积极参与,游戏的规则是否能很好的把握。再者,教师必须在课前设计好游戏结束后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游戏,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分析总结。

第二,音乐情境教学过程中,营造气氛很重要。音乐本身就是可以营造气氛的,但是这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通过音乐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至关重要。“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发挥想像。教师对学生教态自然、语言和蔼,学生就会对教师充满信任和敬仰,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最后,教师应该把握好情境教学中自身扮演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参与者和观察者,主要是向学生讲解情境活动开展的方法以及要求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所须运用与掌握的信息,而不是一个活动的监督者。例如在讲解《生命的意义》一节中,我运用了绘画的方式,配合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画出生命长河中的点滴记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结合课程规则――同学平等、相互尊重、保守秘密的原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主持人的角色,所要做的:一是不断地对发言者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励学生们说出更多的想法;二是记录学生所有的想法,与所有同学分享。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性很高。所有知识要领都是学生自己通过情境活动去领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学也需要创新,游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大学的课堂上,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既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机,又提高了课堂效果;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然而,情境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场地、道具的限制,这就需要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与教学制度,让我们一起运用完善的情境教学法,让情境教学融入大学课堂课堂中。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基点,以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构建具有通识性、均衡性的大学素质课程。

参考文献:

[1]苗素莲.大学素质教育的特征[J].现代大学教育,2002,(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