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13:52: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数学培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07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初中数学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所以研究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初中数学教师理论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发展.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还未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十分落后.
1.农村初中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不够系统
从2012年开始,初中数学学科又进行新一轮教材改革.教材从内容到结构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所以,有些教师难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几年来,教材的频繁变化,使学科教师很难对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大部分学科教师只能熟悉一两个年级的内容,例如,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梯形”的内容,旧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介绍得很详细,但改版后,这部分内容被删除了.这样不利于学科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
2.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不断提高
很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大多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就教材照本宣科.根本不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顾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教师高高在上,没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太差.例如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内容,都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和利用电脑制作课件的能力.这是很多初中农村数学教师所不具备的.总之,主要原因还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比较差.
3.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还需努力提高
长期以来,很多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存在误区,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脱离实践”的专家的事情,与教学一线的教师无关,使得很多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不到总结,多种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调查表明,很多农村初中学校没有一个专业教师,缺少学科带头人,很难开展校内的学科教研科研活动.加之数学学科教材变化速度快,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教师很难潜下心来钻研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的进取心,他们对教育教学科研没有多大兴趣,能不写尽量不写教研文章,更不用说专注于某一方面的课题研究了.上述这些因素导致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加强个人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停滞不前.
二、解决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针对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学习和培训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管用一生的一次性教育”,已被“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所代替,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把课教好教活.所以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教育理论、心理科学、信息科学的研修,还要利用假期参加高一级的学历、学位教育和岗位培训.例如参加新课程教材培训班,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每次教材修订的变化,及时调整教法与学法.除此之外,还应参加本科函授、研究生课程班进修、攻读教育硕士、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等.
2.加强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和相互交流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记》说得好,“相观而善之谓摩”,它倡导的是一种互相学习切磋,而各有补益的思想.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和相互交流来取之所长,而补己所短.这主要体现在平时学校举行的教研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例如本人参加本学期教研组课题为“正方形的判定”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各个教师就在教学质疑与讲台上下智慧互动,使大家都取得很大的收获.当然,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参加各级数学教学研讨会、数学学术报告会或讲座、数学学会与数学教学研究会等专业组织的有关主题活动,与学科同行及有关人员切磋交流获得提高.
3.加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是实现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最好方法.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才能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还应引入“学生反思”.学生是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最有发言权的评判者.他们受到教师最长期直接的影响,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比一些“临时听课”的专家的看法更加全面和细致.反思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总结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同时,教师应改变教研观念,善于把平时的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心得、案例撰写成论文,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对自身专业迅速发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面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学习,努力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定伟. 试论边远山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兴文县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为例[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1).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胡志坚.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化[J].师资培训研究,2003(1).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问题;重要性;策略
所谓的数学化思想,就是数学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创造,并不是要学生们创造出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而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当指导学生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数学系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的产生和演进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系统的数学观念,并改进自身的数学素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
1.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差
诚如我们所知,一方面,由于处在小学向初中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另一方面,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的难度显著加大。因此,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节奏,更确切地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2.教师教学形式单一,难以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学习
目前,人口的密集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我国大部分初中难以实现小班教学。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大班教学的情况大量出现。显而易见,在大班教学的体制下,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师兼顾众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困难重重,更难于跟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缺乏教师的指导,不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遭到打击,同时,教师课程任务的加重也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教学效率的降低。
3.对数学化思想重视不足,教学与学习过程过分偏向实际操作
一方面,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应试能力和解题能力,过分偏重实际应用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由于考试压力和老师教学方向上的引导偏差,也大多沉浸在题海战术当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学双方都忽略了数学化思想的学习和应用,老师没有将数学化思想引进课堂,没有引导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而学生也没有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也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数学化思想的核心,与其说是让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数学化。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参与到数学产生与
发展过程,还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系统,培养学习兴趣,减轻学习压力,培养数学学习素质。在初中数学中贯彻数学化思想,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寻出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策略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转变教学方式,创设积极、活跃课堂氛围
引进并运用数学化思想,关键是就在学生身上。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进行互动教学和体验教学。也就是说,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适当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和求取知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因此,想要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强化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数学思想由“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等串联起来,而这些思想渗透在初中数学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归纳总结能力更是学生培养数学化思想的重要因素和必要前提。
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例如,老师可以将具体的公式、定理教授给学生,并适当向他们展示相关题目的分析和计算过程,但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对相关知识点、相同类型的题目和不同的数学思想,都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习惯,这是加强数学化思想在教学中应用的必经过程。
3.多元化风格,让学生在数学化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思想的热情
如上面分析,数学化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系统的数学观念,并改进自身的数学素质。因此,想要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元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一方面,老师应结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引进多元化,实行合适教育和分层次教学,这也是和当前素质教育观念契合的。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适当地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让学生在解题和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感受到自豪,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创造”学习的激情。
总的说来,数学化思想在整个数学教学系统中都占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探寻出一套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是我们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一大工作重点和难点,这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数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2)
但是当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很少甚至不愿意去运用探究性教学,甚至认为数学探究性教学是“花哨”的东西,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公开课、观摩课;在一些初中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校,数学探究性教学还没有真正走进课堂,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情况依然存在.
鉴于此情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当前我国数学探究性教育的主要原因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初中数学教师自身的内在因素;二是初中数学教育的外部环境.
一、初中教师的内在因素
1.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
在我国,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探究性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数学书本知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认为数学探究性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通过比接受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却没能理解数学探究性教学有着比获得知识更丰富的意义.
2.初中数学教师驾驭探究性教学的能力欠缺.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由于初中数学教师自身的探究教学能力的限制,使得数学探究教学过程力不从心.如有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实践中有完整的探究教学程序,却没能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给学生数学探究的时间,却没给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空间;主张学生自己探究,却不能善待差异;让学生尝试探究,却不能宽容学生的失误.
二、初中数学教育的外部环境
1.探究性教学文献缺乏.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我国目前也有大量有关探究教学的著作和论文出现.然而它们的理论性太强,中小学初中数学教师比较喜欢的直接结合学科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案例以及教学视频却很少,初中数学教师很难将一些宏观抽象的探究教学理念和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也是束缚初中数学教师放不开手脚的一大因素.
2.体系的滞后.
自从探究性教学引入基础教育以来,评价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也理解探究性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中考命题也正在一步步地向着新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却相对滞后.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校仍然沿用原有的评价机制对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评价.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迫于中考、高考成绩等评价的压力,而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中也常常使用演示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或一些偏远山区,学校很难负担得起学生探究实验甚至初中数学教师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初中数学教师外出交流、培训需要的经费,学校无法满足,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探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掌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了. 三、从教师内在因素入手,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开展
第一,初中数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这些都应该在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数学学习的探究性.
第二,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数学探究的情境,创设情景、类比联想、问题开放和动手操作的探究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的过程,从本质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学会数学,发展数学能力.
第三,善于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完一个数学问题后,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要点:应掌握什么方法,弄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探究获得的数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从而牢牢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是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关键,也是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
四、从教学外部环境入手,推动探究性教学的发展
1.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政策上进行支持.
由于数学探究性教学实践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如制定激励制度、聘请专家或教研员深人数学课堂教学,对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专业支持.使他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等环节人手,亲身感受数学探究性教学如何从理论的庙堂走向实践.
2.探究性教学技能培训应落实在初中数学教师上.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基于问题解决,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旬阳县地处陕南山区,辖22镇,现有初中、九年制学校29所,初中数学教师200余名。一直以来,我们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县情,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总结出行政推进、统筹资源、校际合作、活动引领的校本研修经验和三模四载研修方式。十一五期间,在充分调研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申报立项安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探寻出创新课标教材学习方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资源整合工程和探索建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三项策略,引领全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人文化生态课堂,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由讲堂向学堂转变,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合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尝试将学科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经过反复探索求证、筛选提炼,构建了具有开放探究特点、能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和人文和谐的三部五环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消除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盲区和死角,极大地增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了覆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库。然而,由于参研教师教育理念、施教水平、教学环境等良莠不齐,致使成果生成参差不齐、普适性受限、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效度受阻,难以适应课标教材变化和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学科研修方式、提升研修品位、实化研修价值、强化研修目标、深化研修内容、活化研修策略,解决课堂上过于追求热闹,忽视教学绩效,过于倚重现成资源,忽视个性化创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数学素养有所降低等问题,已成为数学学科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研究是对《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自然延伸,重点围绕前期研究所探索建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引导县域初中数学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轻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助推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促进师生数学素养质性提升。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有一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策略,即:有效果的计策、谋略。在此特指有效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学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核心指向为有效,即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运用一定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师生双方都能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目标
1. 合理移植嫁接洋思、杜郎口经验,建构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各类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
2.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能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有理、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3.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在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不断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课型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模式。建立覆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
2.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索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3.研究初中数学课例研究基本模式,探索提高课例研修质量有效策略。
4.研究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与管理长效机制。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假设:针对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操作体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与学行为,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促进师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创新之处
(1)构建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所涉及的六类课型教学设计进行统摄性研究,从而规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针对性、有效性。
所谓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即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整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实现学、思、习、行等智力条件和情、意等非智力条件达到高度统一。终极指向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按照问题诱导、自主探究、交互评价三个部分横向展开,具体实施则按照导、探、变、结、展五个环节纵向延伸,从而架起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桥梁,扬 生命灵动之帆、行知识探秘 之船,体现在文本上,则按 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横向贯通,且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问题诱导,探究新知(探)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变)全课小结,细化新知(结)推荐作业,延展新知(展)活动序列展开。从而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部件和要素。
(2)作为有效课堂学习引擎式 学习指南,既规避了因预习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符合以学定教理念,层递性问题序列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与教学设计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减负增效,而且有利于学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3)案(课)例研究模式为学科教师深度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优化提供了操作要领和技术支撑。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助推初中数学教师施教水平提升和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探索适合初中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和学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2、行动研究法。以实践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3、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技术路线
采用 统一要求,严格标准;分校承担,责任到人;加强引领,通力协作;分步实施,循环递进的研究策略。
1.形成上下沟通的研修共同体。本课题以县师训教研中心组织由片校学科教研(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和有代表性初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研修共同体,共同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设计、跟进实践、优化提升。
2.聘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学科专家,成立由县域初中数学教学骨干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策划指导、流程监控。
3.在课题组指导下,县、片、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总课题,开展子课题研究。
4.边研究边改进,因需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难题会诊等系列活动,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六、研究过程及操作策略
(一)课题研究时限及阶段划分
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2012.9---2015.9)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92013.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法。重点工作如下:
(1)拟定调查问卷,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学校学生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2)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召开课题开题会,进行子课题研究任务分解,完成实验校的布点。
2.实施研究阶段(2013.92014.6):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课题负责人编写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设计基本框架要求,主要参研人员按照统一要求分课型编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学案样例。
(2)各子课题负责人在总课题的引领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分年级、按章节开展优化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编写实践研究,聚焦课堂,开展学案导学实验探索,并在比较实践中修改完善。
(3)修订《旬阳县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制定《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4)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完善阶段(2014.72015.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册形成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汇编,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2)整理校本教学设计案例、制作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等,按照分工安排完成相应任务。
4.应用推广阶段(2015.9):本阶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于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工作如下:
(1)按照《旬阳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和《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践探索、修改完善、优化提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
(2)按照个人申报,片校筛选,县级展评的程式,组织优秀成果评推,特优成果推介参加上级成果评选。
(二)具体分工序号研究
七、成果预期及呈现方式
1. 成果预期
(1)建立完善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题教学有效性策略,主要包括:有效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策略,有效管理与评价策略。
(2)建构描述性概念课、推导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活动课等六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3)建构导学案设计基本框架和学案导学实施策略。
(4)修订完善初中数学课例研修基本模式,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有效开展课例研修。
(5)形成覆盖初中数学学段的课堂教学资源库(包括:章节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
2.成果呈现方式
(1)阶段性成果
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实施方案
③《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④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窥(论文)
⑤《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⑥《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教与学系列成册)
⑦《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研究报告
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论文、叙事、反思集》(装订成册)
(2)最终成果
①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窥(论文)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结题报告(报告)
③《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见阶段成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本课题研究是在县师训教研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本中心及时成立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课题负责人及各初中教研联片组长校校长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课题研究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协助课题负责人做好参研教师的选定和研究进程的督察。成立由课题负责人担任组长,主要参研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实施组。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选题、申报立项,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参研人员的选定,负责子课题选定及任务分解,承担对片校参研教师的业务指导,负责对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的跟进调控。各片区数学教研联组协助实施组负责辖区所承担研究任务完成情况的过程督查、成果收缴、展评遴选、汇总上报等。各中学、九年制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长或带头人除完成各自研究任务外,负责组内任务分解、收缴、审核、修改与上报,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可通过青蓝共进方式结对协作)参与既定成果的优化完善。各中学、九年制学校不仅要进一步确立校长第一责任人地位,充分认识课题研究在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校本研修、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弱化管理的行政色彩,增强管理的观念点拨、心灵震撼、情感慰藉等心理效能,想方设法为参研教师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促进学科教师真心实意地、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担当参研教师的支持者、服务者,体会教师的甘苦,用自己的研究情感、专业造诣、人格魅力感召教师、吸引教师、带动教师积极前行。
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组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联片研修工作机制和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促使数学教研组长明确职责、认识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拉动作用,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运行。通过专题培训、提供资讯、难题会诊等引导学科教师认识到生源日渐锐减、人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日渐强烈、教师准入政策日渐拓宽等现状,迫使教师不得不发展,不能不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教师应充分感受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引领教师认识到本课题研究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积累专业知识、磨练专业能力、明确研修方向、丰富专业智慧、塑造专业人格的有效方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从而增强参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研修时效性。
(三)加强引领,确保实效
课题负责人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和实践跟进等为教师提供资讯服务,做到六个及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咨询或资讯服务;及时发现、遴选推介优秀研究成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征集、汇总、求证、解决问题;及时组织过程性监控和展评引领;及时向上级专业网站、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推介优秀作品;及时引导学科教师在规范中优化,在优化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升华,在升华中发展。带领学科教师在辛勤中收获智慧,在矫正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成功。
(四)筹措经费,确保运行
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保障经费投入。一是县上投一点,即争取协调加大县级经费投入,确保课题负责人深入学校的各种开销、网络耗材供给、资讯购买和县级层面活动开展;二是片校筹一点,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学校的支持认同,确保参研教师岗位研究和学习培训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联片研修工作机制,协同联片包校人员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确保片区层面展评引领活动常态运行;三是教师挤一点,在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的基础上,动员教师不仅要舍得挤出时间和精力投入研修,而且要舍得挤出经费用于岗位研修参考资料订购和网络购买服务的购置,从时空和资讯供给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持续运行。
关键词:思维能力;问题设计;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验证、猜想、实验、观察不同的数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加强过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问题设计,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精心的问题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记忆和感知,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排除学习障碍。其次,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通过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能够使每一个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互动的效率,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最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整合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对策
2.1 设计渐进式问题
渐进式问题指的是由易到难、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其能够对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进行培养,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在设计渐进式问题时应该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精心设计的渐进式问题对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着良好的效果。有理数是7年级上册的第一章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此时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来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例如“本地一天的最高气温是4℃,最低气温是零下3℃,那么该天的温差是多少?”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温度计上的刻度,让学生列出计算式子。学生能够列出两个计算式:①4-(-3)=7;②4+3=7。此时要是再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式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逐渐总结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使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总结,教师可以设计3个有梯度的问题:①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两组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学生列出方程的根。a组方程的2项系数为1,b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②对a组方程进行观察,总结该方程的常数项、一次项系数和根之间的关系。并向学生展示方程x2+bx+c=0,要求学生列出方程的两根之积和两根之和。③b组方程进行观察,要求学生将在a组方程中得出的结论套用到b组,思考是否能够得到类似的结论,最后将一般结论总结出来。
渐进式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渐进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模式。同时比较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回答出问题,因此课堂效果较好。
2.2 设计比较型问题
比较型问题锻炼的是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和判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最后将一般规律得出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属于教学的难点。通过比较型问题能够使学生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的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例如在学习特殊4边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4边形进行比较,要求学生找出这4种4边形在边、角、对角线、对称性方面的异同点。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思考以上4种4边形,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以上4种4边形的特点,避免知识的混淆。还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
2.3 设计迷惑型问题
迷惑型问题也就是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的问题,学生容易得出错误的答案。迷惑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也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怀疑书本或老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广泛地收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引导学生重新审题,对问题进行争论。例如“(a-1)x2-2ax+a=0有两个实数根,要求计算a的取值范围”这个题目,根据Δ≥0,学生往往默认a≥1。此时学生就没有考虑到2次项系数为0这一情况,也就是a是否可以等于1?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漏洞,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
迷惑型问题有利于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思考问题,并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更加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隐含条件,使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3]。
2.4 设计开放型问题
开放型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是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印证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开放型问题往往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角度。在设计开放型问题是应该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引进飞行射击游戏子弹的游戏,让学生运用正比例函数对子弹的路径进行计算,应用面积公式对装修中刷墙所需的涂料用量进行计算,以及计算商品的利润、计算银行利息等。
3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杜绝无意义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个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曹璇,刘晨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打造高效英语课堂[J].亚太教育,2016(04).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策略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师资力量整体薄弱四个方面。
1.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发展水平相对于城市较低,在农村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观念陈旧,忽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思想,这与新课改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使得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受落后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制约,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初中数据课堂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陷入困境。因此,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是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是当前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瓶颈。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村初中教师的知识面窄,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设置时系统性要求过高、课程缺乏弹性、占用课时偏多的现象较为普遍,设置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不尽合理,使得多数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准确理解题意存在困难。
4.师资力量整体薄弱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整体薄弱也使得初中数学教学陷入教学困境。就目前而言,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学历达标率低,教师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多数教师解题能力不强,不能满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的能力要求,因此,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下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新课改下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置数学课程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新课改下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端正办学思想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前提条件。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应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是新课改下优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初中数学教学。通过多媒体互动,可以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另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具体来说,采取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整理、认真练习、及时复习和总结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合理设置数学课程
合理设置数学课程,对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教学至关重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数学课程。
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本地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设计出一些符合教学要求,具有乡土气息的数学题目,使学生明白数学存在于周围生活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开展对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师的培训,使农村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靳利鑫,靳万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5).
[2]徐碧珊.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
[3]赵秉录.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8).
一、课前探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最为直接的一种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所以,初中数学老师要高效利用数学教学的课堂时间,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升思考能力。
1.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考
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针对本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设计一些开放型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课堂教学中,在上课一开始,本人不急着将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先打开多媒体,用幻灯片展示两个图片——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在两幅图片下面提出一个开放型的问题:请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说出你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别?很显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开放型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
2.适时“指路”,鼓励学生探索
经过了5分钟的简短思考后,本人对学生进行提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从温度的角度考虑,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温度,珠穆朗玛峰温度很低,而吐鲁番盆地温度很高;有些学生从植物的角度考虑,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植物的多少,珠穆朗玛峰常年严寒,植被稀少,而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有丰富的植物和特产;还有同学从海拔的角度考虑,认为珠穆朗玛峰拥有世界最高的海拔,而吐鲁番盆地海拔很低,二者之间海拔相差很大。本人在询问了部分同学之后,得到了以上三种基本的答案,因此,我首先赞赏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思考的结果,都应该予以肯定,接着,我就海拔差这一个观点引入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正数和负数。
通过这样的开放型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引入课本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深刻。
二、课中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在讲述了本课的重点知识之后,教师一般会给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作答,以检测课堂学习的效果。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开放型的题目,以培训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1.围绕知识,设计迁移题型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将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教授完毕,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这个知识,我围绕着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设计了一个开放型题目: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找出几对,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在课堂教授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温度、海拔、汽车行驶距离等等具体的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这个开放型的题目,旨在进一步的迁移正数和负数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针对回答,梳理知识脉络
5分钟的讨论时间结束后,我让学生自由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学生提出了电梯“上升”和“下降”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些学生提出“前”和“后”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还有些学生认为钱的“收入”和“支出”这两个相反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学生们都很活跃,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举出了平时生活中很多很常见的例子。学生回答完毕后,我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本节课主要学习的知识有:①什么是正数和负数;②正数和负数怎么表示。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由发散的思维转变到总结简化的思维,真正的将知识进行精简,达到了删繁就简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延伸思维
在每一节初中数学课的结尾,很多教师喜欢布置一些题目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教师应该注重设计这些题目,尽量留给学生一些开放型的题目,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延伸思维。
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的第二节《有理数》的课堂上,我教授了学生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建立了有理数的基本框架。在课堂结尾,针对本堂课教授的关于有理数的分类的知识,我设计了一道开放型的题目:请你在下图的每一个圈内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为整数集、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这个题目没有特定的答案,并非一道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学生无需苦思冥想就可以作答。但是这个题目很好的延伸了本堂课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总结本堂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伸,在思考之后填入正确的答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填入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数字,在提问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回答得非常很准确,也很有条理,显而易见,在课堂结尾布置开放型的题目远比封闭性题目要好,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总结知识,而非训练知识的某一点。
一、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
在以前编制初中数学大纲的时候,都是用“平面几何”的叫法来代替“空间与图形”,并且其相关的课时占据初中的数学课时中的大部分,因此老师也十分重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有很深远的教学意义:它既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的严密;还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同时,学生在对“空间与图形”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加强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还可以为今后自己对数学的其他内容以及除数学以外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因此,对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质量应该加以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将会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包括升学、就业。这也就是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所在。
二、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上文已经综合阐述了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从当前的几何教学来看,平面几何的学习着重划分在了初中阶段,因此在每一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初中学生要对平面几何内容进行学习。
其中因为几何学习起来较难而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占有多数,他们在日常面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不敢面对作业和测验中的几何习题,并且在考试中也会因为害怕而放弃平面几何题。久而久之,使得初中学生在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普遍都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的几何学习基础较差,害怕几何中遇到的难题,有时甚至连相对简单的也会选择逃避,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注重学生几何学习的基础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空间与图形”命名原由以及蕴含的教育价值
几何可谓是中学教育课程中的经典。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几何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变革过程中突破了原来几何教学的局限,打破了以往几何的教育体系,使其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专家们本着严谨的态度去对“平面与空间”进行划分,将原有的具有公理化模式的几何进行转变,并逐渐通过直观的方式以“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展现给了学生。因此,课程标准为了顺应这种变革,将“平面几何”以“空间与图形”命名。
关于“空间与图形”,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这些知识不仅需要初中生理解,还需要他们去探究和学习。“空间与图形”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三点,分别是:第一点,能够有助于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熟悉,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二点,增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点,“空间与图形”所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四、新课标视角的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
新推出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摒弃了以前的毫无新意的内容,在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中,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相应的知识点更加直观,更迎合了初中学生的“学习胃口”,符合了初中学生的认知理念和认知倾向。《图形认识初步》所采用的文字描述不仅生动形象,还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为该章节的内容作了总结和归纳,并突出了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经过课程改革,人教版的几何教学添加了创新的元素,并与其他知识点做了对比和总结,且在人教版教材中通过采用许多能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的图片来为教学添加更多的趣味。例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选了一些造型奇特的建筑、表情丰富的动物等,获取初中生更多地关注,让初中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在生活中乐于探索。
新课标视角下的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严格遵循了“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并根据教学层次存在的差异,运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运用。人教版最早由七年级教材上册就着重于培训、练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推理能力。在正式接触几何证明时是在初中八年级学习上册的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在那个时候,几何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几何证明也相对简单,大部分遇到的习题是初级的几何论证题。由此可以看出变革后的人教版教材并非借助单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的相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