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19:5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分子影像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在此背景下,各种肿瘤、意外事故引发的骨折、骨痛病例也在不断的增多,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其骨质疏松案例也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分子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影像技术及分子技术在骨科检验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科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患者,本组患者中有53名为男性,2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54.56±3.11),43名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摔伤、坠落等造成骨折,37名患者通过体检或因骨痛进行检查初步诊断为骨肿瘤。及其他骨科性疾病。
1.2方法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着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对由于交通事故、摔伤、坠落等造成的骨折患者进行X线平片,对由于存在骨科性疾病的患者进行99mTc-MDP全身骨扫描,检查骨骼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性质等等,综合对患者骨折和病理性骨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观察患者的病理变化[2]。
2结果
经过通过核医学分子影像检验发现,本组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22例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10例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25例骨软化和肾性骨病,7例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13例骨软化和肾性骨病,其余3例患者无严重疾病。对于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的患者则通过骨肿瘤科或小儿骨科治疗,对于骨软化和肾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内科医师进行治疗,对于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矫形骨科或风湿科的医师治疗,对于疑为骨髓瘤的患者则通过血液科医师进行确诊治疗,对于本组中的3例无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并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病情的原因,消除思想负担,帮助患者恢复愉快的生活[3]。
3讨论
根据骨折的病因,骨折可以分为病理性骨折和应力性骨折。所谓的病理性骨折主要是指患者的骨折是由于本身的疾病而引起的骨折,比如说肿瘤或感染病灶往往会引起骨折,该类型便属于病理性骨折。利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检验中要进行全身性扫描,以掌握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性质等等;应力性骨折主要是指由于受到外界损伤或者局部负荷增大而导致的骨折,它可以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4]。比如发生在正常骨则成为疲劳骨,成为功能不全性骨折,我们常见的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便属于这种类型。应力性骨折也是所有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类型,尤其多发于老年群体、运动员、舞蹈员、士兵等等,其发生部分主要是跖骨、趾骨和胫骨、跖骨、跳腓骨等等。在对活动量较大并且反复应力但X线显示为阴性的患者应考虑应力性骨折的可能,对于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99mTc-MDP骨显像,并配合核磁共振可以将其剖面清晰的显示出来。
对于骨痛与不明原因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目前主要的方式是应用核医学分子影像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这种方式在最初主要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然而随着这一方式的优势逐渐突显,加上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身性骨扫描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扫描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能够更详细的将患者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范围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比如通过全身性扫描检测显示为原发性甲旁亢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诊断为原发良、恶性肿瘤和骨痛的患者则通过骨肿瘤科或小儿骨科治疗,诊断为骨软化和肾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内科医师进行治疗,诊断为关节问题和代谢性骨病的患者则通过矫形骨科或风湿科的医师治疗,以此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因并采取对症的方式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诊发生,同时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黄金时间,避免造成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发生,确保患者的健康。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骨科疾病诊断中应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朝晖.2012年度中国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科技发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3,(03):233-237.
[2]王荣福.分子影像新技术应用与交流盛会——记2009年欧洲核医学协会年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06):411-416.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分子影像; SPECT; PET
Molecular Imaging Advances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ZHANG Jia-hui,ZHAO Zheng-qin, JIA Shao-wei, 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31):159-161
【Abstract】 The article objectively reviewed advances of molecular imaging in ADHD, including SPECT and PET. Also its morphological anatomy was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bnormalities of the fronto-striatal circuit had been demonstrated,involved prefrontal cortex area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decreasing,Striatal dopamine transporter density increasing,prefrontal area and striatum brain volumes diminishing,predominantly at the right hemisphere, which was the pivotal path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is disorder. While compensatory mechanism and comorbid disorders may provide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others abnormal areas of brain like temporal lobe、parietal lobe 、occipital lobe and cerebellum. Accurately, molecular imaging has a significant value in diagnosis and evaluating therapeutic effec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anatomic structure images.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Molecular imaging; SPECT; PET
First-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104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基本特征是注意问题与过度活动共存。约有50%ADHD患儿症状持续到成人阶段。ADHD全球发病率约为3~5%,9~11岁为发病高峰[1]。我国报道与全球平均水平基本一致[2],据此估计,中国ADHD患儿约2000万。早期诊断ADHD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在成年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精神和行为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神经分子影像技术发展,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提供了无创和可视化的研究和诊断手段,在ADHD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现综述如下。
1 MRI与ADHD
MRI显示,ADHD患者额-纹状体体积变小主要位于右侧额前区和右侧尾状核。Valera等[3]的研究证实,右侧尾状核和额叶局部体积减少;Soliva-Vila等[4]也发现右额前区、右侧尾状核体积减少,而左侧却未发现异常。由此可见,右额-纹状体区可能为ADHD神经解剖学基础。
Durston等[5]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右侧额前区、左枕区灰质和白质减少约9%,右侧小脑减少约5%,大脑总体体积减少约4%。Castellanos等[6]研究了152名ADHD儿童和青少年患儿与139名年龄性别匹配对照者,发现患者大脑容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减少3.2%),包括大脑额、顶、枕、颞叶各区灰白质,小脑减少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减少3.5%)。由此,不难理解ADHD患儿确实存在神经解剖学异常,但影像所见的异常不像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者遗传障碍明显,加上儿童本身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难以从形态结构影像学资料中得到与ADHD特异性证据,临床意义并不大。
【关键词】 帕金森病;分子探针;SPECT/CT;PET/CT;fMRI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及缺失,残余区域出现Levy小体等特征性病理变化,但从病理发生变化至出现临床表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前期过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SPEC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分子影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显示PD的神经病理学损害,近几年发展迅速。
1 转运体和受体显像
脑内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转运体和受体的变化有关,根据P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应用特异性放射性分子探针,在分子水平上检测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能神经元系统的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主要包括DA能神经元末梢突触前膜DA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微囊泡转运蛋白(vesicle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显像、DA显像;突触后膜部位的DA受体即D1样和D2样受体显像。PD常引起DAT及D1样、D2样受体的密度、数量、亲和力、功能紊乱及信号转导功能失调,在影像上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1.1 突触前膜转运体显像
DAT是DA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单胺类特异转运蛋白。许多研究发现,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累及DAT密度的变化要比突触后膜DA受体的变化更为早期、敏感和直接。VMAT2主要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DA能、去甲肾上腺能、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终末内,其活动与突触间递质传递有关,突触间隙的DA经DAT摄取至突触前末梢内,再由VMAT2介导转运至囊泡内,VMAT2在DA重新摄入中发挥关键作用,可准确反映DA能神经元的密度变化。多巴(Dopa)是合成DA的前体物质,用18F标记多巴(18FDopa)后,也可评价DA的合成、存储和释放状况,进而评估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元的数量和功能。
99TcmTRODAT1(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酰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2〕、123IβCIT〔123I2β甲基酯3β(4碘苯基)托烷〕〔3〕以及11CβCFT〔11C 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4〕、18FβFPCIT〔18F 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降托烷)〕〔5〕等已成功用于DAT显像。
99TcmTRODAT1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DAT显像剂。健康志愿者99TcmTRODAT1 SPECT/CT显像纹状体特异性摄取99TcmTRODAT1良好,以尾状核和壳核为著,呈“八”字形态,左右对称;PD患者双侧纹状体摄取99TcmTRODAT1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减低,体积变小,形态异常,分布、结合位点、密度和活性减少,以临床表现较重一侧肢体的对侧纹状体为著〔2〕。研究发现枕叶、额叶及小脑一般不含DA能神经元,通过“纹状体/枕叶”或“纹状体/小脑”特异性摄取比值的半定量分析发现,纹状体99TcmTRODAT1结合减低的程度与PD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相关,HoehnYahr分级Ⅰ级PD患者仅出现患肢对侧壳核放射性分布减低,而Ⅱ级和Ⅲ级则可累及尾状核甚至整个纹状体,放射性分布减低更为明显〔6〕。DA能神经元丧失较PD临床症状出现早4年~6年,99TcmTRODA1 SPECT/CT显像能够显示DAT的变化和减少,反映早期PD患者尾状核,前、后壳核DA能神经元丧失的程度,进而早期诊断PD,灵敏度为79%,特异性为92%,还可有效鉴别早期PD和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ET患者双侧纹状体浓集99TcmTRODAT1良好,形态大致正常,PD则明显减少〔7〕。
中脑摄取123IβCIT可鉴别PD和不典型PD综合征,PD型多系统萎缩(Parkinson variant 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P)者中脑、壳核及尾状核摄取123IβCIT减低,鉴别两者的准确性达95%〔8〕。DAT SPECT/CT显像还可鉴别PD和血管性PD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患者,VP患者双侧纹状体摄取DAT分子探针呈对称性,壳核摄取无明显减低,纹状体/枕叶放射性比值与健康志愿者无明显差异;而PD则呈明显不对称性,患肢对侧壳核摄取及纹状体/枕叶比值均明显减低〔8〕。
DAT PET/CT显像使用11CCFT、18FFPCIT等分子探针,静脉注射后>95%与纹状体DAT结合。11CβCFT主要浓集在健康志愿者双侧尾状核和壳核,而各叶皮层、小脑、丘脑很少。PD患者主要表现两侧尾状核及壳核11CβCFT浓集明显减少,以壳核中后部为著,患肢对侧尾状核及壳核区降低更明显〔4〕。DAT PET/CT显像与DAT SPECT/CT显像的结果是一致的,壳核功能减低较尾状核和整个纹状体功能减低更早发生,18FFPCIT PET/CT显像能够早期发现壳核后部DAT的密度减低,可能更早地诊断PD,显示PD严重程度并且可监测疾病进展〔5〕。
11CDTBZ是目前报道的惟一能够对VMAT2进行显像的分子探针,能更准确的反映PD患者纹状体DA能神经末梢的密度,早期发现PD并及时干预。早期PD患者的尾状核、壳核摄取11CDTBZ即明显减低。HoehnYahr分期Ⅰ期PD患者无症状肢体对侧壳核摄取11CDTBZ亦减低,可提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亚临床病理过程〔9〕。对灵长类PD动物模型行11CDTBZ PET/CT显像表明,纹状体VMAT2减低是发生在DA能神经元变性之前的一个关键致病因素,PD早期纹状体VMAT2的密度和活性即减少,先于DAT和D2受体的减低,且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的VMAT2减少可能是PD发病的重要因素〔10〕。
研究发现,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50%,PET/CT即能探测到18FDopa的摄取量减少。早期PD患者纹状体18FDopa摄取减低,以患肢对侧壳核减低为著。同时,PD早期皮质运动区18FDopa摄取减低,而黑质、中脑蓝斑18FDopa摄取正常或代偿性增加,至晚期则影响到额叶连合区、下丘脑,最终可累及红核、丘脑底部、腹侧丘脑及松果体等部位〔11〕。总之,18FDopa PET/CT显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PD复杂的病理学机制,还可探测尚未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的PD患者脑内DA能神经元的早期损害〔11〕。
1.2 突触后膜受体显像
DA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在PD的发病演进过程中,D1样受体和(或)D2样受体的密度和功能也随之上下调节。11CSCH23390是临床常用的与D1样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探针,但目前对PD患者D1样受体变化的研究尚不成熟〔12〕。部分11CSCH23390 PET/CT早期研究发现,PD患者尾状核及壳核部位的放射性分布无明显变化。
D2样受体显像的分子探针主要包括123IIBZM〔123I左旋2羟基6甲氧基n(1乙基2吡咯烷)甲基苯酰胺〕〔13〕和11Craclopride(11C雷氯必利)〔14〕等。临床期PD动物模型11Craclopride PET/CT显像发现双侧纹状体D2样受体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毁损侧功能出现代偿性上调,而亚临床期D2样受体的功能无明显变化〔14〕。未经治疗的早期PD患者D2样受体摄取123IIBZM明显增加,活性增强即D2样受体功能上调,以患肢对侧纹状体为著。经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等拟DA类药物长期治疗后,纹状体壳核摄取123IIBZM逐渐减低,D2样受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这是由于Ldopa的替代治疗反馈地引起D2样受体下调〔13〕。D2样受体PET/CT显像更适于监测Ldopa的治疗疗效并评估PD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
2 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显像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脑功能影像技术,典型PD患者99TcmECD SPECT显像特征为双侧大脑血流灌注明显减低,即两侧基底节区、丘脑、额叶前部、额叶外侧及顶枕叶的血流灌注均较健康志愿者低下,并且临床表现越重、患病时间越长,后联合皮层血流灌注减低越明显,而多系统萎缩患者仅显示壳核和丘脑对称性的血流灌注减低〔15〕。
局部脑血流量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PD伴重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脑血流灌注明显减低,尤其体现在左侧优势颞顶区〔16〕;而嗅区的局部血流灌注减低可引起该区的功能下降,进而导致PD患者嗅觉丧失及认知功能损害〔17〕,目前认为这种嗅觉减退或丧失可作为PD早期及亚临床诊断的标志之一。
18FFDG PET/CT显像显示,PD患者脑代谢下降,双侧纹状体代谢不对称,早期PD患者可出现豆状核、丘脑和脑干代谢水平增高。豆状核的代谢状态与运动迟缓症状密切相关,代谢水平越高,运动迟缓症状越严重。中晚期PD患者尾状核代谢水平下降,低代谢皮质区范围更为广泛,背外侧前额皮质及后部皮质代谢减低可能与PD患者伴发认知障碍有关〔18〕。18FFDG PET/CT显像还能有效鉴别多系统萎缩(MSA)P和PD患者,视觉分析敏感性可达95.8%,优于颅脑MRI〔19〕。
3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可无创性地对人体大脑进行功能分析,同时获得解剖与功能影像。血氧水平依赖fMRI用于研究PD患者发生震颤、运动迟缓及伴神经系统其他障碍时的功能变化,PD患者尾状核、辅助运动区功能减低,而双侧小脑半球和对侧运动皮层功能增强,同侧小脑半球功能增强可能是纹状体功能损害的代偿机制。发生单手震颤时,辅助运动区兴奋性减低,fMRI信号明显减少,且与HoehnYahr分级相关〔20〕。PD患者运动迟缓则与基底节向辅助运动区、额叶相关皮质及前额叶背外侧神经投射fMRI信号的选择性减低有关〔20〕。此外,额叶等皮质的低活化可能与PD伴发痴呆密切相关,PD伴痴呆者fMRI额顶叶皮质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21〕。
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能够显示PD早期阶段嗅觉系统的异常,嗅觉受损可能是PD运动变化前的一个标志物,可成为早期筛查PD的工具〔22〕。测定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PD患者壳核、脑桥和额叶白质区的ADC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MSA患者壳核和脑桥的ADC值明显增高,可有效鉴别二者〔23〕。
弥散MRI(Diffusion MRI,DMR)是测量PD患者水分子弥散运动与成像的唯一方法,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主要用于PD的鉴别诊断,但对原发性PD诊断的帮助不大。DWI通过测定壳核后部ADC值和Trance(D)值,可鉴别PD和MSAP患者〔24〕。DTI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与MRI其他序列联合应用时,发现小脑中脚萎缩可作为PD区别于MSA的重要指标〔25〕。
MRI波谱成像(MRI spectroscopy,MRS)可提供PD患者脑部物质代谢的信息。用于PD研究的MRS分析方法主要有1HMRS和31PMRS。1HMRS可测定脑内代谢物的浓度,如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等。新发PD患者运动皮层的NAA/Cr减低,可作为新发PD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PD伴认知障碍者颞顶叶皮质的NAA/Cr比值下降,表明神经线粒体功能受损〔26〕。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后皮层NAA/Cr、NAA/Cho比值明显增高,提示治疗有效〔27〕。31PMRS可定量测定无机磷与三磷酸腺苷(Pi/βATP)的比值,反映细胞氧化磷酸化的状态。PD患者31PMRS双侧颞顶叶皮质Pi/βATP比值升高,而苍白球、黑质、中脑βATP含量降低,出现颞顶叶皮质Pi/βATP比值减低可能与P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28〕。
综上所述,PD是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神经退行性疾病,黑质纹状体通路DA能神经元的变性及缺失是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分子影像技术PET/CT、SPECT/CT显像能够特异性地可视化这一病理变化,从突触前膜DA重摄取位点的密度、DA能神经末梢DA的合成储存及释放、突触后膜DA受体变化、脑血流及代谢等多角度评价PD的病理生理改变,被认为是PD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疗效评价最为有效的工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MRI相关分子成像序列的发展快速,在PD患者的鉴别诊断及评价PD伴神经系统其他障碍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Booij J,Knol RJ.SPECT imaging of the dopaminergic system in(premotor)Parkinson′s disease〔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7;13(13):4258.
2 张海鸥,林志坚,贾少微,等.脑多巴胺转运蛋白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临床诊断中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8):6889.
3 Scherfler C,Seppi K,Donnemiller E,et al.Voxelwise analysis of〔123I〕beta CIT SPECT differentiates the Parkinson variant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from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J〕.Brain,2005;128(7):160512.
4 何婷婷,王瑞民,田嘉禾,等.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成像诊断帕金森病〔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947.
5 Feng T,Wang Y,Ouyang Q,et al.Comparison of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between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Parkinsonian type and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l Res,2008;30(4):37782.
6 Geng Y,Shi GH,Jiang Y,et al.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99mTcTRODAT1 SPECT imaging in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J〕.J Zhejiang Univ Sci B,2005;6(1):227.
7 Chou KL,Hurtig HI,Stern MB,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99mTc〕TRODAT1 SPECT imaging in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J〕.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4;10(6):3759.
8 Vlaar AM,van Kroonenburgh MJ,Kessels AG,et al.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PECT in parkinsonian syndromes〔J〕. BMC Neurol,2007;7:27.
9 Martin WR,Wieler M,Stoessl AJ,et al.Dihydrotetrabenazin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in early,untreated Parkinson′s disease〔J〕. Ann Neurol,2008;63(3):38894.
10 Chen MK,Kuwabara H,Zhou Y,et al.VMAT2 and dopamine neuron loss in a primat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J〕.J Neurochem,2008;105(1):7890.
11 Moore RY,Whone AL,Brooks DJ.Extrastriatal monoamine neuron 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an 18Fdopa PET study〔J〕.Neurobiol Dis,2008;29(3):38190.
12 Zhang J,Xiong B,Zhen X,et al.Dopamine D1 receptor ligands:where are we now and where are we going〔J〕.Med Res Rev,2009;29(2):27294.
13 Verstappen CC,Bloem BR,Haaxma CA,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asymmetric striatal D2 receptor upregul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an〔123I〕IBZM and 〔123I〕FPCIT SPECT study〔J〕.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07;34(4):5027.
14 边艳珠,张锦明,田嘉禾,等.帕金森病模型猴11CRaclopride多巴胺D2受体PET脑显像〔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3):1468.
15 Van Laere K,Santens P,Bosman T,et al.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of 99mTcECD SPECT in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with predominant Parkinsonian features: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J〕.J Nucl Med,2004;45(6):93342.
16 Derejko M,Slawek J,Wieczorek D,et al.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rkinson′s disease as an indicator of cognitive impairment〔J〕.Nucl Med Commun,2006;27(12):94551.
17 Nobili F,Abbruzzese G,Morbelli S,et al.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a brain perfusion SPECT study〔J〕. Mov Disord,2009;24(3):41421.
18 NaganoSaito A,Kato T,Arahata Y,et al.Cognitiveand motorrelated regions in Parkinson′s disease:FDOPA and FDG PET studies〔J〕. Neuroimage,2004;22(2):55361.
19 Kwon KY,Choi CG,Kim JS,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brain MRI and 18FFDG PET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arkinsoniantype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from Parkinson′s disease〔J〕.Eur J Neurol,2008;15(10):10439.
20 Yu H,Sternad D,Corcos DM,et al.Role of hyperactive cerebellum and motor cortex in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image,2007;35(1):22233.
21 Stefanovic B,Warnking JM,Pike GB.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neuronal inhibition〔J〕.Neuroimage,2004;22(2):7718.
22 Seppi K.MRI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eurodegenerative parkinsonism in clinical practice〔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7;13(pl 3):4005.
23 吴武林,王小宜,娄明武,等.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6):9814.
24 Seppi K,Schocke MF,PrennschuetzSchuetzenau K,et al.Topography of putaminal degeneration in multiple system atrophy:a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study〔J〕.Mov Disord,2006;21(6):84752.
25 Nilsson C,Markenroth BM,Brockstedt S,et al.Tracking the neurodegeneration of parkinsonian disordersa pilot study〔J〕.Neuroradiology,2007;49(2):1119.
26 Lucetti C,Del Dotto P,Gambaccini G,et al.Influences of dopaminergic treatment on motor cortex in Parkinson disease:a MRI/MRS study〔J〕. Mov Disord,2007;22(15):21705.
关键词:重点学科;影响因子;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16-04
一、影响因子的概念及意义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1972年由美国SCI创始人加菲尔德(Garfield E)率先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评价科技期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一定时域内(通常为两年)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其公式为:影响因子= 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例,是用来描述期刊被引用情况的计量指标,或者是用来描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标,可测度当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对核心期刊的遴选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科技期刊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影响因子越大,表明该刊所载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从而说明该刊所载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和水平较高,因而该刊的质量也高。
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依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其主要受三大基本要素的影响:时间、载文量、被引频次。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对使用影响因子非常谨慎地说明,尽管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非常实用的工具,但在使用时(主要针对学术评价)应该慎重,必须考虑到期刊类型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文献款目类型差别、自我引用的频率、期刊是否被收录、期刊名称是否有过变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期刊的IF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用它评价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时,必须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它的局限性。
二、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馆藏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情况
什么是重点学科?教育部将其定义为“应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要逐步做到能够自主地、持续地培养和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硕士、学士;能够接受国内外学术骨干人员进行深造;能够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促进学科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我校经教育部(教研函[2007] 4号)审核批准的国家8个重点学科是:作物学一级学科(含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管理等六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在中国尚属首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将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
(二) 影响“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
1.有学科差异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的学科领域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成熟程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一个正在发展的学科和一个古老成熟的学科。一个理论研究型学科和一个应用研究型学科在引用动机和引用规范上有很大差异,一个大学科(有众多研究者或热门研究领域)和一个小学科在引用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论文倾向于互相引证,影响因子值的差异当然也很大;各学科在研究规模、研究水平、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水平上的差异;同时,不同学科由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不同,期刊数量差异很大,从而使收录的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差别很大。
由于学科(领域)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等差别,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章被引频次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不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缺乏可比性。从表1、表2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于其他学科刊物,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中刊查阅利用率、中外文期刊复印利用率和平均影响因子方面基本上都是最高的,作物学学科排第二,其中果树类期刊最低。同样是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十 位的,值却有明显区别,某一学科最好期刊的IF值可能比另一学科最差期刊的IF值还低。这主要与学科的发展动态、历史以及引证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学科的性质和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期刊的历史长短、知名度大小有关,还和其内容是否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有关。
2.有发表时滞的影响。期刊被引频次中两年的时间限制可导致不同刊物论文的被引次数有较大差异。对于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因为最先发表或公布的成果最容易或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而被引证,相当一部分引文就因为文献老化(超过两年)的原因而不能被统计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再者,不同学科论文的引证行为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段可能很不相同,如对于分子生物学方面具有创新研究的论文来说,则可能很快引起较大的影响并被引证,因此有研究证明,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存在明显差异。
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容易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所以缩短刊期,可以提高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刊期的缩短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期刊论文更快更多的被引用。科学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知识不断涌现,这种现状必然要求期刊缩短刊期。缩短刊期,减少出版时滞,可使刊载的信息尽快地传递给读者,从而为文章的及时被引创造条件。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江西农业学报》为例,这三种期刊在不断缩短出版周期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也稳步提高。
然而,如果评价一项科研成就或一位科学家的贡献,就更不能只看那个期刊两年里的影响有多大了。最优秀的科学成就都不是以一时影响面广,而是以影响的深远取胜。比如,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一百多年后还在广为传播;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黄昆提出的缺陷导致x光散射的理论,六十多年后也仍然被同行所引用。这些具有开拓性的成就有一个共同特点,影响的持续年限很长很长。
3.有期刊类型的影响。期刊的办刊方针不同,期刊类型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类期刊大致可分为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研究进展类期刊和科普类期刊四类。学术类期刊主要刊发综述论文和研究论文,技术类期刊主要刊发技术应用论文。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论文类型也会不同,有的为基础研究论文,有的是应用研究论文,因而形成了多样的期刊类型。文章简短且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有一个较高的快引指数,对于评述、综述类期刊,快引指数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要在出版后许多年才会达到被引用高峰。综述类期刊的绝对被引数非常高,其平均影响因子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期刊。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经大量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其被引高峰期有明显差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研究三年后才出现引文高峰期,如数学期刊被引高峰期大于两年的占62%,被引半衰期较长;而应用研究论文因知识更新快,一般引文高峰期为两年,被引半衰期短。这样两年影响因子,应用研究类期刊明显占优势,像生命科学期刊的平均IF值在2.5左右,而数学期刊的IF值却在1.0左右。《中国农村经济》IF值2.743与《中国南方果树》IF值0.159相差甚远。因此,每一类期刊由于各自发表的论文类别不同,引用率和引用习惯各不相同,导致每类期刊间的影响因子差别较大。在比较影响因子时,必须考虑到期刊及其所刊载文章类型的不同。
另外,专业期刊、交叉学科期刊和综合性期刊IF值的差异,限于某专业为主引用的期刊,根本不可能被数十种或数百种期刊所引用,交叉性、综合性期刊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会被广泛引用。
4.有统计差异的影响。不同的源期刊库对载文量的统计不同,有的将全部文章视为载文量,有的仅将综述、研究论文算作载文量。一方面在IF的计算中,被引用总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期刊中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而总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综述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来信、简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实际上,这些未被统计部分的被引用频次对IF值的贡献很大,影响了IF值的准确性。其次,对于一些科普类、工程技术类等期刊,根据不同期刊的不同办刊宗旨和服务对象,这些期刊的被引用次数可能不高,但是他们的实用技术被广泛采用,在生产中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期刊的被引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用率。再者,在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学术类综述性文章多由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写作,具有权威性,且多数十次上百次地引用文献,包括自引,这就自然增加了引用的次数;另一方面,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时,往往是从阅读综述性文章开始的,学术论文引言部分也常引用综述性文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类文章的被引频次。加菲尔德给出1945―1988年43年间的100篇高引论文,第l篇被引187 654次,第100篇被引3 204次,这些被称之为热门论文的高引率提高了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值。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被引频次的差异源来一是论文类型的差异,二是论文性质的差异,三是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或较新研究领域的论文比相对较成熟研究领域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研究领域间的相互引证并不等价。
5.有源数据库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期刊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价,因此其来源期刊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来源期刊中,很有可能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来源期刊学科、语种分布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该数据库在影响因子统计上的失均衡和全面。如SCIE目前只收录了约7 000种期刊,而全世界总期刊数达210 000种,其中只有3.8%的期刊被其收录。IF反映的是一种期刊在源期刊库范围内的影响,不同的期刊库有不同的源期刊。所以,源期刊库是对IF值起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大型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出版地、语种等是非均衡的,很难全面公正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和不同规模期刊的情况。例如SCI收录各国的期刊数极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喜欢引用自己最容易得到的最熟悉的语种的文献。由于SCI收录中国期刊量小,所以国外作者对中国期刊的引用就少,而同国科学家之间因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因素而倾向于互引,如美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引证可提高美国论文被引证频次的30%。另外,研究表明,同语种刊物的相互引证概率较大,由于SCI更倾向于收录英文期刊,这就使得其他语种期刊在SC1中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
对某一特定期刊而言,由于其所在的期刊库收录的期刊构成不同,因而统计的IF值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源期刊库的数量及侧重点不同,同一期刊的被引频次在不同的引证报告中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计算出的影响因子也有差异。依据《2008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统计数据,《中国农业科学》总被引频次依次为4 746 、5 941、6 014,影响因子依次为1.519、1.871、1.889,差异较大。这是由于这三个库收录的来源期刊不同所造成的。笔者认为,在讨论刊物的影响因子时要考虑统计来源库是否具有真实的代表性。
6.有引用行为的影响。在影响因子对中国期刊的评价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自引对相应刊物影响因子的贡献过度的问题。自引主要有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有的期刊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期刊尽快提高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通过各种途径要求或示意作者增加对该刊的引证量。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些期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要求作者尽量引用本刊文章的情况,其目的显然是为提高自己期刊的被引率,一旦此刊排在前列,往往可以收到广告性效果。自引可以增加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正常的自引体现了研究的继承性,但是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自引,即便不是“ 人为” 结果,也至少反映了期刊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般自然状态下学术类刊物自引率不会高于20%,过度自引是不良行为,但又不肯放弃这一“广告”手段。同时,一些组织或部门对期刊绩效的评价时过分地强调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作用,对过度自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引用行为及引用动机复杂多样,存在伪引(未用而引)、漏引(用而不引)、错引(尤其是期刊名缩写错误)、集中标引、过度自引、负面引用、中性引用等一些不规范的引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不正确的引文统计结果,从而使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失真。
参考文献:
[1]李炜.浅谈期刊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2]刘笑达,牛艳萍.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8).
论文关键词:自信心,小学生,影响因素,对策
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也称为信心[1]。自信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和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美国哲学家R.w.爱默生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为6、7岁到12、13岁,大致处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该阶段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他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3]。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该阶段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小学生自信心现状,分析其现状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培养、提高小学生自信心至关重要,也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主要受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处于人生早期的不成熟期, 思维尚不成熟,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缺乏针对性, 对自身的认识也不能正确客观的评判。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认识不断发展。其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小学时则进一步的发展起来,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其稳定性逐渐加强。因而在小学阶段发展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自信的核心,只有在此基上才能产生和发展自信。自我评价的能力反映学生心理成熟度和自信水平:一个人对自己的品德、智慧、能力、价值等评价适当,就会增强自信;反之,则会导致对自己评价过高的自负和对自己评价过低的自卑两个极端,从根本上削弱自信。
2、成败经验与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幼儿阶段已产生了对成就的追求和愿望。成功体验是一种驱使人取得满意活动成果的强大内部力量。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和增强自信,而失败的结果会使自信削弱或丧失。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人的自信,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
小学生对成败结果的归因模式是影响自信心和行为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从行为结果寻找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attribuation)。[4]韦纳(Weiner)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从稳定性、可控性和内外部三个维度分析归因问题。在研究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倾向时他认为: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使人满怀信心地对待未来事件);而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我国研究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阶段,学业优生、差生在学习成败归因倾向上普遍存在着显著差异,优生多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可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而差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非控制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表现出差生对落后状态无法改变的心态或信念,即消极的自我概念或习得性无力感突出。可见,成功的内部归因和失败的不稳定性归因,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对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发展。
3、个体的生理情况和性格特征
学生的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方面不可控因素也影响自信心的形成发展。若在这些方面有缺陷则容易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如果这时再受到他人的取笑和冷遇无异于“疮口撒盐”会更觉得无地自容,缺乏自信,甚至引起自卑感。而生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者更倾向于心理健康和拥有自信。健全的生理素质是自信发展的基石。研究发现,女生在数学能力、问题解决和科学研究上的自信心不如男生,但在一些偏女性项目上,如手工制作,男生不如女生自信。由此可见性别也是引起自信心差异的因素。
人的性格情绪特征是影响其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活泼、开朗、积极主动、善于交往的小学生一般来说更富有自信心或者说更容易获得自信心。而性格内向、消极被动、不善与人交往的小学生,一般自信心水平较低或者说不容易获得自信心。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自信心的维持。此外,自制力的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形成和发展,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更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因失败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成功而狂妄自大。[5]
(二)家庭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
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自信心发展有密切联系核心期刊目录。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出不同发展特征的儿童。[6]一般来说,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热情的、坚定而不严厉、使孩子充分享有自主、感受信任,会有利于孩子自信的发展;如果父母表现的过分溺爱、事事包办或过于严厉,使小学生缺少成功的体验,则会对子女的自信心形成和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若偏向惩罚、否认、拒绝和过分干涉,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及自卑心理,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
2、父母婚姻状况
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影响儿童自信心发展的一个较为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间依赖性很高,家庭和睦,则孩子热情、自信、乐于助人;反之.不和睦家庭中的孩子则多为冷漠、自卑、封闭。
3、父母态度期望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前苏联心理学家A.T.科瓦列夫的观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取决于其父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倾向性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程度能够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期望程度和孩子实际上能够达到的程度之间的完美协调是鼓励孩子取得成功和发展儿童自信心的关键。父母对孩子产生较低的期望,将会阻止儿童发展建立自信心的技巧;产生较高的期望,则孩子可能因目标过高难以达到而丧失自信。
(三)学校因素
1、同伴间替代性经验
进入小学学习活动逐步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同伴是其重要接触模仿对象,学生的信心多受到其同龄同伴同学的替代性经验影响。替代性经验(Vicarious expedence)即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到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影响因素,就会降低自信,觉得自己可能也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付出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多。特别是当个体对自己某方面缺乏现实判断依据或知识时,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对其影响更大。
2、教师的态度期望
小学生,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他们的自我观念是脆弱而不成熟的。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期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一般地说,教师对学生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其自信增强;反之,教师对学生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其自信削弱。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去教学生比以消极态度去教学生,学生会学得更好,更有自信。
(四)社会环境因素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对人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存在。Horney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不良的人际环境如威胁、过严、漠不关心、过度保护等,均易导致自卑;而良好的人际环境如温暖、信任、建设性惩罚等,则利于自信的发展。自信不是生而俱有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7],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期望评价及总的社会环境氛围都影响着儿童的自信,孩子的自信是在社会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接触的社会范围开始扩大,受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多,因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
二、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国家因自信而强盛,民族因自信而发展,人因自信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当今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课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任,其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很多,相应的培养小学生自信心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实施成功教育
成功的经验是铸就信心的基石。家长和教师应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要避免以学业作为单一评价标准,要采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因为对学业以外的能力给予积极评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体验成功,会促进小学生积极进取,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过来促使其在学习上有所迸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克服家长事事包办代替的不良习惯,及时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与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孩子,使孩子体验成功,对自己有信心。
(二)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选择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太高,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多次努力,几经挫折,还是没收获,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反之,教学目标太低,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生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适中,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获得知识,达到目标,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三)开展积极归因训练
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要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可以通过小组、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这就可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提高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低),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只取决于努力”这种不现实的认识;应该让他们具有对自身能力的正确估价,同时又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
(四)树立一个适当榜样
对自信心不足的小学生,可通过树立与其水平相当但取得进步的榜样来进行教育,让学生获得替代性经验。这个榜样最好是来自于学生身边,这样更能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家长和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充满自信,对他们在学习榜样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正强化,以维持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如何使您更聪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8-161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1,2(1):64—67
[6]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26
[7]车丽萍.自信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1,12(6):31—34
【关键词】 自杀倾向
自杀与人类文明同时存在,居全世界第10位死因〔1〕。在中国,自杀居第5位死因,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是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2〕。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4〕。本文以自杀意念和性相关行为为研究重点,以医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医学生自杀意念与性相关行为的联系,分析性相关行为与自杀意念的交互作用,为自杀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某医学院1~5年级本科生50个班,1550人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466份(946%)。其中男生936人,女生530人,年龄18~25岁,平均(2057±144)岁。一年级491人,二年级311人,三年级401人,四年级216人,五年级47人。来自城镇学生725人,来自农村学生741人。独生子女326人,非独生子女1140人。
12 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项目〔5,6〕,结合我国青年学生自杀和性相关行为研究实际情况,确定35项相关因素和行为编制调查问卷。对认真考虑过自杀条目肯定回答者定义为有自杀意念,对制定过自杀计划肯定回答者定义为有自杀计划,对自杀未遂肯定回答者定义为自杀未遂。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3个调查项目肯定回答任意一项及以上者统计为有自杀倾向。调查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主要统计分析有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男女生自杀倾向报告情况 调查医学生1466人中有182人报告有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241%。男女分别为1314%和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6,P=0262)。有128人报告有自杀计划,发生率为873%,男女分别为887%(83/936)和849%(45/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806)。有108人报告有自杀未遂,发生率为737%,男女分别为865%和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3,P=0012)。累计有234人报告有自杀倾向,发生率为1596%。男女分别为1699%和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9,P=0154)。
22 不同生源的自杀倾向报告情况 来自城镇和农村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1352%和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3,P=0205)。自杀计划发生率分别为910%和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9,P=0618)。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717%和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8)。累计来自城镇和农村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率分别为1710%和14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4,P=0238)。
23 不同年级自杀倾向报告情况 1~5年级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998%,997%,1596%,1296%,2128%,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Test χ2=950486,P=0000)。自杀计划的发生率分别为713%,579%,1072%,1111%,1702%,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Test χ2=1064885,P=0000)。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分别为570%,547%,973%,1065%,213%,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Test χ2=1107221,P=0000)。累计1~5年级自杀倾向发生率分别为1303%,1222%,2170%,1574%,2340%,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 Test χ2=835342,P=0000)。
24 独生子女自杀倾向报告情况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1902%和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3,P=0000)。自杀计划发生率分别为1319%和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0,P=0001)。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1288%和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94,P=0000)。累计自杀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2301%和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08,P=0000)。
25 自杀倾向与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1)
表1 医学生自杀倾向与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26 自杀倾向与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倾向作为因变量,以全部31项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入选方程的有12项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见表2。
表2 医学生自杀倾向与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本次调查医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1241%,873%,737%,累计自杀倾向的发生率为1596%,与文献报道近似〔5〕。男女学生、不同生源自杀倾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发生率高于非独生子女,与国内外有关报道相似〔3,6〕,可能与独生子女自身具有好强固执、孤独、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点,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对1~5年级自杀倾向发生率进行分析,高年级自杀倾向发生率高于低年级,可能随着大学生进入学校时间的延长,学习上、经济上、感情上的困扰增多,临近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巨大,如果不能及时的疏导缓解,将增加发生自杀倾向的危险。对自杀倾向与相关因素和性相关行为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被医生告知患性病等27项因素和行为与自杀倾向发生有统计学联系。其中与同学保持广泛友谊、有知心同学、自信等3项是自杀倾向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倾向与经常怨天尤人等12项因素和性相关行为有联系,提示在消除混杂因素作用之后仍然有多项性相关行为与自杀倾向的发生有关,说明性相关行为在自杀倾向的产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自杀倾向的重要危险因素。自杀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自杀重在预防,为预防大学生的自杀,高校应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制定危机干预方案,协调处理自杀、暴力或其他突发事件。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恋爱、性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并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对筛选出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要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保持家庭、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的关心和帮助,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Rachel Jenkins.Addressing suicide a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J].Lancet,2002,9:359:813-814.
〔2〕 Michael R Phillips,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99[J].Lancet,2002,9:359:835-840.
〔3〕 赵静波,季建林.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行为[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163.
〔4〕 Stein D,Brom D,Elizur A,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ttitudes toward suicide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J].Acta Psychiatr Scand,1998,97:1950.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179 B 84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750-02
【关键词】 自杀;态度;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自杀是蓄意或自愿采用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 于精神病,在病理性激情、幻觉或妄想影响下都可出现自杀行为[1]。弗洛伊德的 心理动力学理论 认为,自杀是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而导致的行为。这种刺激不仅可 以使一个人倒退为更原始的自我状态,也可以使人将对别人的攻击、对社会的对抗内向投 射于自己,形成自残或自伤。也就是说,自杀的大多数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的 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2]。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前3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 ~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一般人口的 2~4倍,高于同龄非大学生年轻人,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4]。大学生自杀占 非正常死亡第1位[5-6]。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己成为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认识和态度,探讨引发自杀态度和倾向的 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开展有效的自杀预防和自杀危机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 究对目前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以及自我接纳、安全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关 系予以关注,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及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 北科技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3 750份,回收有效问卷3 588份,回收有效率为 95.6% 。其中男生1 236名,女生2 352名;文科学生1 782名,理科学生1 806名;已恋爱学生 1 422名,未恋爱学生2 166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7 ],共29个题目,分为4个因子,即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 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 态度。采用1~5级记分法,计算每个因子的条目均分。≤2.5分为对自杀持 肯 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2.5~3.5分为矛盾或中立态度,≥3.5分为反对、否定、排 斥和歧视态度。(2)自我接纳问卷(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8],共16 题,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个因子。采用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相反、非常相反4 级评分。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接纳程度越高。(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 ping Style Questionnaire)[9],共20题,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组成, 积极应对重点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重点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将不采用、偶尔采 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0,1,2,3分,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
1.2.2 研究程序 在被试中进行团体施测,发放调查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 ,筛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 12.0软件,运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逐步回归等对数 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自杀态度现状 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 安乐死的态度及总自杀态度得分分别为(3.25±0.69)、(2.71±0.59)、(2.53±0.61)、 (2.57±0.76)和(2.76±0.42)分,自杀态度为矛盾或中立。
2.2 影响自杀态度的相关因素对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主要变量(性别、专 业、是否恋爱)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是否恋爱对自杀态度及其各因子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性别、专业对自杀态度不同层面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女生比男生更否定自杀行为,但比男生更认可安乐死;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 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见表1。
2.3 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自我接纳与对自杀者、自 杀者家属的态度呈负相关,自我评价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呈正相关。积 极应对与自杀行为的认识呈正相关,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呈负相关;消 极应对与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正相关。见表2。
2.4 自我接纳、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自杀态度总分为因 变量,以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中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选入和剔除的 标准为0.05。结果表明,自我接纳的自我评价因子、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 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
3 讨论
大学生自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转型期社会剧变的一种心理反应。就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 快、不良社会现象等使大学生失 去安全感,人际关系复杂化,部分大学生出现适应困难。另外,生理缺陷、价值观扭曲、抑 郁、精神分裂、人格障碍、适应不良、社会支持的缺乏等个体因素也会导致大学生自杀。自 杀行为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环境与个体因素交互作用,在某些负性心 理应激源的催化下,诱发大学生出现的极端行为[6]。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对自杀为矛盾或中立态度。这一结果与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10 -13]一致。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对自杀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提示高校对大学生进 行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大学生自杀,文科生应是特别关注的群体。因为相对理科生而言, 文科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更注重生活的浪漫与情调,对将来生活的质量要求较高,这种 强烈的需求与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现实的满足状况形成矛盾,更容易使文科生产生消极的情感 体验,从而影响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评价, 长此以往,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研究结果还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否定自杀行为,但 比男生更认可安乐死。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个性特点有关,一般情况下,女性更具同情心, 与男性相比更柔弱,面对自杀行为等自残现象,大多数的女性不易接受。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即自我评价、积极和消 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个体内部因素,其中以自我 评价的影响最为突出。提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时,应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 恰当自我评价。另外,关心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大学生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也是预防 和干预大学生自杀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91.
[2] 王登峰.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169-170.
[3]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4.
[4] 王希林.我国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长沙:全国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会议论文汇编,20 01:1.
[5] 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14(6):4-6.
[6] 张海国.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对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05:5.
[7] 肖水源,杨洪,董群惠,等.自杀态度问卷(QS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 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本,1999:364-367.
[8]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86-187.
[9]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 心理卫生评 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本,1999:122-124.
[10]王军,葛小锚,胡健,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 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31-832.
[11]罗京滨,杨玲,张文艺,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 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57-59.
[12]温多红,夏云.某高校医专学生对待自杀的态度.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 578-579.
[13]唐永卿,杨宏飞.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 282-283.
1.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办学的监管、调控不够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源的日渐减少,职业学校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一些地区的初中学校改为中职学校,能招到学生为硬道理。至于地方需要培养多少、什么规格的电子专业学生,考虑不多,学校是否符合招生电子专业的师资、设备条件,政府的监管不力。从目前看,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开办电子专业,一些县级市、县甚至有五、六所职业学校开办电子专业,年招生千人以上。注册入学、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对提高公民素质却有好处,但由于这种普及到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量,而没有进展到质的层次,教学质量低下、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
1.2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尽合理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初中级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所以,中职学校教育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技之长,具备在相应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为保证学生科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应培养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转岗、晋升、继续教育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的不少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相差无几,专业结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行业需求。从实际情况看,电子专业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且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不断更新,给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情况及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避免出现一些与实际脱节的课程、空讲理论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课程,避免出现定位过高、内容偏深、教材偏旧的课程。
1.3教育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机制缺失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薪酬普遍与课时挂钩,教师少、课时多,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跟不上,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可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师薪酬、评优、职称晋升的影响不大,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的积极性不高,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与学生互动反馈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教师只考虑根据授课计划按部就班地说教,不考虑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学风建设薄弱
中职实现注册招生后,不少学校举全校之力,动用一切社会资源,采取各种招生手段,抢拉生源,最终学生数量增加了,但教师缺口大、实训条件跟不上,同时,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短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形同虚设,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不认真听讲,实训课程不独立操作,学生到课率和辍学率随年级的增长双双快速走低。
2提高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言
2.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控和保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中等职业学校在完善、优化电子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把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上升为学校战略,确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学生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质量标准,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教师授课质量标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标准,教师听课要求等,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评价规则,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机制,促进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建立教学质量责任制,完善教学督导工作,让校教学督导组充分行使教学质量的监控权,适时检查教师执行教学规范的情况,并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要切实把教学督导检查情况、教师随堂听课情况、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情况、教师公开课情况等纳入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考评体系中,与薪酬挂钩,以制度管理和激励政策为基本要素,充分发挥综合质量考核的杠杆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教师投入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认真抓好专业系部的工作,选好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2.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业务能力、治学态度、为人师表和授课方法对教学质量起着根本的作用。中职学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问题,教师尤其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尊重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要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给指出来,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思维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形成积极的干预。教学中要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让学生乐意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要强化学生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完善教师到电子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充分依靠学生就业企业和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拓展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稳定渠道,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2.3加大课改力度,推进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