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8篇

时间:2023-01-01 04:09: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内涵;路径

[作者简介]陈晓春,湖南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道国,湖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123-05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是我国面向未来提高国民福利与社会总体财富的新增长点。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要走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PhetkeoPoumanyvong和Shinii Kaneko(2010)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现象,它不仅是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变为城镇结构的过程。仇保兴(2012)认为低碳生态城镇对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汪海波(2012)认为推进城镇化发展既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和适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文辉,王大伟(2012)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Clin Stong Ho等(20131认为低碳城镇规划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低碳排放,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利用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技术,有利于实现低碳消费行为。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本质上讲是在碳约束前提下,实现城镇化的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一、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

城市化(Urbanization)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在国内也被翻译为城镇化。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寓意:前者代表工业在城市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后者代表优先发展小城镇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仇保兴(2003)也认为我国不直接用城市化概念而提城镇化概念是考虑到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升质量的城镇化。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国内学者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吴江等(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彭江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吴江、申丽娟(2012)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角度、层次对其界定,应从共性和个性、一般性和特殊性两方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共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个性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差异性。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模式。国内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些观点。李志英(2010)提出了建设低碳社区设想,认为城市社区是人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城市的细胞,建设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毕军(2009)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指出低碳城市是低碳时代的空间载体和时间主体,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融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魏后凯(2011)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走一条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周金成,王家合(2012)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最大限度的为人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城镇化转型战略方向是低碳、生态、绿色,也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绿色、循环、低碳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城镇建设的某些方面,如城市社区、城市生态环境等,而缺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性。也要坚持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的个性。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创新、制度设计和技术进步,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新型城镇化所要求的。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是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立低碳的城镇基础设施,形成低碳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尽可能的减少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是正相关的关系,粗放式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削弱了大自然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增加了碳排放量。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关键。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的脱钩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对脱钩,即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低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另一个是绝对脱钩,即在保持新型城镇化正常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量的绝对减少。从相对脱钩到绝对脱钩往往是一个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以实现相对脱钩为目的,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相关措施不断优化,碳排放曲线将发生拐点,碳排放开始绝对减少。

如图1所示,X轴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Y轴表示碳排放量,曲线n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曲线m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量。在OA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甚至碳排放量增长的速度高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的增长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之上。随着低碳发展措施的推进,在进入AB阶段后,新型城镇化实现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实现了下降,这个时候新型城镇化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

二、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然而,目前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落后的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决定着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城镇规划理念落后,没有将城镇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等进行统筹考虑,城镇建设目标价值单一,城镇建设过分注重城镇的硬件设施而忽视城镇发展的软环境。城镇规划缺乏稳定性,持续性。规划内容朝令夕改,调整随意性大,许多规划因为新任领导要求而被更改。城镇规划内容缺乏科学性。城镇规划没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追求建设速度节约短期成本而严重违背城镇发展规律超前规划,城镇规划中激进式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向山要地”。城镇规划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功能布局,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贪大求全,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地区实际。

(二)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

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4939.15万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在低碳情景下,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需求量为52.50亿吨标准煤。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在不断的增长。我国因化石燃料消费而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由1985年的5.07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9.50亿吨,年均增长5.54%;人均碳排放量由1985年的0.48吨增长到2010年的1.46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1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标准。

(三)高碳粗放的产业结构

城镇化发展要以强大的产业为支撑。目前我国城镇产业结构高碳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其次,第二产业仍然处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发展模式中。特别是乡镇产业主要以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的小作坊为主。第二产业成为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再次,各地在发展实际中。盲目追求产业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自身资源、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最后,我国产业布局缺乏宏观统筹,各地基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发展产业,很少有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发展内耗严重。

(四)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镇建设中出现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植被破坏,碳汇源不断缩小。城镇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之中。大量的工业废气加剧了城镇空气的污染。在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

(五)发展滞后的基础设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注重形势上的美观而忽视城镇基础设施实际需求。城镇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智能低碳的综合公共运输系统尚未形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2011年我国各地区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厂只有677座。城镇的给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城镇排水系统经常因为突发性的雨雪天气而陷入崩溃。2010年我国有1034个县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仅占县城总数的63%,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2%;县城污水处理率为60%。忽视了对城镇基础设施软件的建设,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精简高效的公共服务机构,科学先进的公共服务理念。

三、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要着眼于全局,要统筹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建设低碳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治理等措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机配合,产生协同效应。如图2所示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是前提,低碳基础设施是基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支撑,低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是关键,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保障。

(一)制定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

低碳科学的城镇规划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协调。首先,要更新城镇规划理念。把握好城镇建设方向,顺应时代要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强化低碳城镇规划意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低碳城镇规划。其次,严肃城镇规划内容。避免“一个领导,一套规划”的现象。最后,科学制定城镇规划。要因地制宜对城镇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确定碳排放目标,选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合理利用好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要合理布局低碳基础设施,将低碳技术应用于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

(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是城镇健康运转的血液,同时能源消费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能源以高碳的煤炭为主。能源消耗的总量不断加大,低碳能源的推广利用率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必须要改变当前的高碳能源结构。要制定长远的能源发展规划,通过中长期的能源规划,预测国家能源消耗趋势,提出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引导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费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间能源消费总量;要注重节能降耗,不断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要大力支持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以降低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要加大资金投入;另外,建立低碳能源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参与。

(三)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必须切实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城镇化进程中要逐步淘汰高耗能的产业,要根据本地区的环境状况,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的选取低碳型工业产业进行重点建设,要重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要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肩负着经济突破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进低碳服务业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政策作引导,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低碳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城镇化迅猛发展,城镇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有力的手段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的治理。首先,必须严厉打击城镇化过程污染环境的行为,切实加强对城镇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城镇周围土地大规模被征用,土地资源减少,森林碳汇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要尽可能的利用城镇现有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镇建设中的占用耕地现象,保护森林植被。最后,要加强城镇的绿化建设,修复城镇生态。要充分利用城镇的空间,合理布局城镇的绿地系统,构建立体的城镇绿化体系,增加碳汇源,发挥绿化体系的生态功能。

篇2

[论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学院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近些年,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必须看到,这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 ),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 龙岩 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学院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近些年,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必须看到,这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刘少华,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

夏悦瑶,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2)

一、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联系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其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学者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浙江、广西、江西、河南、山东、湖南等省相继提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和肯定,进一步充实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也更注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随着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众多学者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并没有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重要途径。而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以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内涵,形成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低碳城镇化网络。

3.低碳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圈,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全球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城市化时代。当前,为应对全球气温变暖问题,世界各国在创建和应用低碳经济上达成基本共识。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已先一步实现了从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移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行低碳经济,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多数省份也着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创建低碳城镇,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天津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狠抓节能降耗,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为方向,推动产业向低碳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内涵;主导路径

1.新型城镇化概念解析

“新型城镇化”的由来要追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继而党的十正式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当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后,“新型城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尽管长期以来各行业和学界人士分别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不同的研究和定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城镇化”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直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至此对“新型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序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②矫正和弥补持续高速的城镇化所带来的弊病和损失;③使广大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提供中国未来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有条不紊、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深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主导因素以及实施路径,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

2.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统筹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①

以“包容、公正、有序”的理念推进人的城镇化,着眼于解决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如异地高考、养老问题等,为移民、进城的农民提供保障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同时应极力避免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出行的“城进农退”问题,改变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慢于经济城镇化的两个慢于状况,构造社会文化生态,创造城镇欢迎、接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社会环境。②

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其发展内涵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阐述。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类资源日趋减少、“资源枯竭型”城镇接连出现、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这些问题无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摆脱现阶段对土地、资源、人口的严重依赖,坚定不移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因此新型城镇化仍应以改善民生为基本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弊端和损失:忽视了农业经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致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受到制约;城市空间不断被侵占,城镇肆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与紧缺问题并存,亟待解决;传统资源被过度依赖和消耗,致使能源、材料濒临枯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监管力度,致使“三高”问题长期存在。2014年爆发的雾霾天使全国半数省区、30余个城市深受迫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为此,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质量效益型为主,必须坚持健康城镇化,坚持走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

综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在此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发展与惠民并举的新道路。

3.新型城镇化的主导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推行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市场,并非政府。政府的职责在于维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象征是城市的形成,然而城市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圈地运动”。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市”即指市场。过去的城是因为先有了市场,人们在市场上交易、生活,然后城才慢慢形成,谁也没有刻意造城。像魔都迈阿密和中国上海等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是无意中形成的,其后来的发展规模和实力远在人们预料之外,一些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如此。因此,城市化,市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③

目前,新型城镇化已由政府全面主导逐步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政府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土地利用、体制改革等发面发挥作用,市场主导具体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解决人口转移、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

4.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关于如何选择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问题,一度出现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但随着大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又出现了小城镇发展观点。通过反复的争论、分析、探索后,关于道路选择问题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该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各地从实际出发,走综合协调与多元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资源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也不尽相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必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更不能搞“一刀切”。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和实际布局来因地制宜地确立城镇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层面。

5.1人口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政府部门片面追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却没有解决农民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没有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由于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所以在城镇中的社会地位无法提高,这就违背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竞相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荷过重,形成城市拥挤、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过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人口的不合理转移致使大中小城镇发展畸形化。

5.2资源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短缺、资源浪费这些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强调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相违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化农业还未彻底实现在,这些都直接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建设城镇,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化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源过度消耗,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用资源十分有限。城镇建设与人口需求的严重不和谐致使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鬼城”这样的怪现象。

5.3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和产业对生态环境平衡遭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绿色植被遭到破坏、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水资源严重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无不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和伤害。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6.总结与展望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阶段极具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建设、城乡发展的关键指导战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核心、内涵与路径,发掘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十分必要。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正式公布,今年以来,取得突破性成果,24省出台户改方案。2015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在北京指出,将扩大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名单不久将会公布。新型城镇化必将蓬勃发展,拉动内需,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佳彬.对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3(9).

[2]陈文科.转型中国城镇化实践四题.汉江论坛,2013(9).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由来;内涵

随着国内学者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提法应运而生。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别传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探索的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表现主要内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以统筹各种关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新的发展目标――坚持人的城镇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 “人的城镇化”,把“增加人的福祉”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人的城镇化”区别于“物的城镇化”,二者是不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人的城镇化”是实现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实现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人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的转变。“物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其核心是土地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的城镇化”是“物的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目标。如果只是追求“物的城镇化”,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再快,生活居住空间再宽敞,但是没有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缺少了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忽视对人的基本价值关注,这种城镇化也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才构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本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要求从过去重视“量”的扩张转变为对“质”的提升,从“外延式”到 “内涵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城运动”,而是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实现 “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市民一样的生活,这才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意义所在。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开启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中国城镇化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城镇化水平是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提高的趋势。钱纳里对 1950 年到 1970年约 100 多个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新型工业化是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要求,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展的明显特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工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现代生产过程的控制,促进了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是区别于以往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新”的自觉应用代替了。”

三、新的发展路径――统筹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解决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各种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总结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覆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坚持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下,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外延的扩张到内涵的集约发展道路,从城镇数量的增加到城镇质量的提升,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保护土地市场,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完善城镇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和创新功能。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字体现在关注人,注重人。相对于传统城镇发展模式,“新”是指城镇化建设是有规划的、开放的、集约的,更重视内涵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一种城镇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跃迁。

参考文献:

[1]周十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2]姚士谋,崔功豪,许学强,等.按科学发展观市视我国城镇建设的大局[J].经济地理,2009,29.

篇7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0-02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3] 陈延军,赵炜林.河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师,2011,(6).

篇8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08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简而言之,城镇化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1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新时期,发展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做好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工作意义深远。

1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

1.1 政治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型城镇化带来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传统落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生产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发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包括城市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发展新型城镇化为城镇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对带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 经济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依靠内需,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城镇化的推动下逐渐向城镇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一方面提高了这部分人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消费的增加,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2015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型城镇化实现产业互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1.3 社会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进一步实现,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2.1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完善,有很多农民实现了从农民户口转换到非农户籍的愿望,但这部分群体大都居住在城中村或者城市安置房小区,城中村保留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环境,因此,这部分群体缺乏与城镇就业岗位相匹配的文化和技能要求,即使是在城市居住,这部分人大多从事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保持农村的传统民俗民风,与城镇居民文化生活存在隔阂。城乡这种在发展方式和结构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加之这部分群体原本经济条件不佳的现状,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2 城市文化缺少内涵

城市文化建设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关键。我国现在有很多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树立方面缺乏文化内涵,城市建设抄袭模仿现象屡见不鲜,“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城市乱拆乱建,毁坏城市形象。

2.3 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城镇化率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城镇化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城镇化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问题凸显,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3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3.1 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需要迫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统筹城乡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全面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

3.2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更多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