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12-19 22:0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篇1

【关 键 词】 “问导式”;单元整合;自主合作;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004-0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教授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问导式”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任务,贯穿学习过程,驱动学生自学,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有所得。近年来,学校立足于韩立福教授的理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有效转变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改革中,五年级语文组积极展开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题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引领每一位教师创造性地展开课堂高效性的探究。我们发现,在“问导式”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单元整组”教学的内容整合、思维拓展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尝试“单元整组教学”,我们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具体如下:

一、整体入手,整合单元目标内容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单元整组教学中,“磨刀”是指师生做好单元整组教学的一切准备,而对教师而言,整体备课就是单元整组教学的基础。

1. 整体备课,整合教学内容

所谓“整体备课”,即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前,教师需依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结合单元教材各篇文章的特点和训练重点,在分析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再将单元整体目标分散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之中,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1)单元整组目标的确定。备课时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标准、学生的现状,应当是最基本的依据。但课程标准是相对宏观的,对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有所规定,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来具体确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总目标细化、分解到每册、每个单元、每篇课文。

以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下册“母亲河”这个单元为例,本单元有3篇课文:《长江之歌》《三峡之秋》《古诗二首》,通过诗歌和散文来表达对母亲河的赞美,从而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语言富有诗韵和神韵,并且每篇课文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所以本单元教学目标定为:了解长江、黄河及三峡的壮美景色及被称为“母亲河”的意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以及三峡的神韵美。

(2)单元整组目标下教学内容的整合。所谓“教学内容的整合”,指的是对潜藏于教材中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度等语文知识进行增删裁剪,以最终形成语文教学内容。单元整组备课思想下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依据是单元整组的教学目标,在具体单元目标的指引下,每课都确立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避免了简单重复,每课都要求突破一个重难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充分考虑了“母亲河”这一单元教学目标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学生在学校早读刊物《读过》里都学过,主要体会诗人用同一主题表达不同情感以及诗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长江之歌》是歌词,主要抓对应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歌唱来感受作者爱长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峡之秋》学习作者观察与写景的方法:在文章中,作者在早上、中午、夜晚都写到长江,但是由于时间、地点、角度的不同,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

(3)单元整组目标下的教学设计。在单元整组目标与教学内容已经明确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为止”的问题。“问导式”教学模式要求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整体把握、分析比较和梳理、反思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体裁、作者、题材、中心、表达方式(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等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质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再适时引导。

2. 整体设计,优化课时安排

有了单元整组备课的依托,我们可以优化单元课时安排,这样可以精简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单元内容不同,课文长短不同,课文难易程度不同,单元课时安排都会有所调整。以“母亲河”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课文短,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们将本单元安排为12个课时:

(1)用1.5课时整体感知。单元整体感知包括解决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画单元整体网络图,针对单元整体及课文提问。

(2)用3.5个课时自主合作学习3篇主体课文。用“问导式”自主合作学习3篇主体课文,根据课文不同,各有侧重点。

(3)用3课时进行拓展延伸,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包括语文天地的自学篇目和老师推荐的自主阅读篇目。

(4)用1课时进行单元梳理。单元梳理即本单元的收获和反思。

(5)用2课时完成作文,1课时考试(两个单元一次考试)。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环节都依靠他们自己的自主合作。而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在适时的地方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四、拓展延伸,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而“单元整组”教学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时间,这些时间我们都可以用来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1. 选文有依托

拓展阅读的篇目以不同的题材、体裁以及形式,拓宽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也可以由教师推荐阅读。

(1)以作者为依托。在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如第五单元“往事”收录了鲁迅和冯骥才的作品,笔者推荐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而鲁迅的作品比较多,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篇目进行阅读。

(2)以单元主题为依托,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一次主题拓展阅读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就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文学丛林”。

第三单元“母亲河”,我们选择了相关歌词、文章、诗词等篇目,推荐给大家阅读;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战争”,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地道战》《南京!南京》等电影片段,并要求写观后感。此外,还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研究报告”的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并完成调查报告。总之,针对每单元拓展阅读的篇目,教师都帮学生装订成册,并且还为它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点滴”读本。

2. 品读有方法

有了很好的阅读材料,还必须让学生静心阅读。阅读的过程,即学生对文章感知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阅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所以,笔者会用一到两个课时给学生静心阅读,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考和感悟,并在读本上进行勾画批注。最后,再留半个课时让全班学生交流,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最终汇成“点滴”心得。

五、单元梳理,把握收获与不足

单元梳理即单元反思,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反思,提高学习者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传统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行为,致使学生学会了大量知识和技能而不知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怎么样。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那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发展学生的反思思维。单元梳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自我梳理

针对每节课的内容不同,学生自己总结收获与不足。可以从学习的课文内容本身进行反思,也可以从自己的课堂表现反思,还可以从“问导式”学习方法来反思。反思角度不同,梳理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2. 习题梳理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出题或小组合作出题、小组互相出题等形式考察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 考试梳理

每个单元结束后,应该有一个小测试,整体把握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程度。测试内容包括:单元字词基础,单元课文整体联系,学习方法的收获,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等。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问导式”的学习方法与“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能更好地对单元整体内容分析比较,把握梳理,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而如何让这二者更好地结合,如何让学生把对单元的整体感悟更好地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则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创新之路让我们在“问导”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稳,更快。

参考文献:

[1] 韩立福.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0).

篇2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错误”中求发展

在平常的上课听课活动中,教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出现“错误”,教师又处理不当,类似这样“一招不慎、举盘皆输”的例子司空见惯。有一个引用率最高的例子,就是让学生回答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教师认为只有学生说冰融化了变成水才算正确,结果有位学生很创意地说了一句:“冰融化了变成春天!”老师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这个例子揭示了当前教育的弊端:扼杀了个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求解想象过程被教师的思路强制地进行了“格式化”。语文教育只留下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的一鳞半爪,没有了语感,消磨了灵性和创造。“冰融化后变成春天!”这是错误吗,若要应扣上“错误”的头衔,那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错误”。回过头来,如果我们业已端正教育思想,对学生的这种答案给予肯定褒扬,并追问一句:“冰融化后怎么会变成春天呢?”相信课堂定会大放异彩,老师们何乐而不为?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乡村小学校》,其声情并茂的诱导、相得益彰的教学手段、巧妙的情景创设,令在场的老师也为之动容,自觉学生们也应沉浸在对乡村小学校的喜爱与赞叹之中。可总结时,一位学生却说:“我才不爱乡村小学校呢!”虽是大吃一惊,但教者神态自若,只是追问一句:“哦,为什么呢?”言语中充满尊重与关注。学生也“自圆其说”陈述自己的理由:“现在许多乡村小学校还没有电灯没有电视,就连黑板、桌椅板凳都是破旧不堪……”老师顺势引导:“既然乡村小学校还存有这么多的不和谐甚至落后情景,那我们怎么做才能使它更美丽,让更多的人喜爱它呢?”学生们畅所欲言,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提升,听课老师不禁称绝,教学效果自不用说。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如此真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如此从单纯的知识结果的获得而转向教学过程的体验,“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发展、成长”,又何以不会产生极有价值的结果呢?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在“开放”中寻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注重课堂常规,有的老师甚至对学生怎么坐、怎么举手都有明确的规定。试想,如此“规范”的课堂教学怎能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呢?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少老师总想让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活动,其实是死死地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在老师事先画好的圈子里套进套出,毫无生机可言,其主体性、主动性便无从谈起,学生的个性又何以张扬?在新课程的理念中,师生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出现的很多问题以及由此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随意一点学生的收获也许会更大。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赶海》,教者引导学生读完课文后,便让学生谈谈学习课的感受。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还是不知道赶海是什么滋味。老师便“顺水推舟”,对学生说:“那我们就把教室当作大海,体验一下赶海的滋味吧!”于是,孩子们就在音乐的伴奏下,离开座位快活地动起来:有的爬到课桌下去捉虾,有的迎着海风跳舞,还有的举着手大声喊:“捉住了!”……教室里一片“混乱”,孩子们不亦乐乎,但就是在乱中他们说出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共性中更彰显了个性。

三、拓宽“对话”时空,在“实践”中谋发展

教材不过是“例子”,课堂也只不过是演练例子的场所,只有把生活也看做是语文教材,把社会空间也看做是语文课堂,有意识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拓展到社会,才能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大有裨益。

篇3

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把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融入音乐课堂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笔者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笔者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诸多方面,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似乎更多使用“多媒体”这一技术,而忽略其它技术的运用。其实,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音乐、移动音乐等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世界的主角,音乐不再是一种难以获取的资源,也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一种人人可以随后获取的大众消费品。而这也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过去,音乐书上的作品只有音乐老师手里才有它的音响资料,而现在,只要学生打开电脑,甚至在手机上就可以很快搜索到与之相关的音像资料甚至比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更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被彻底打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如在七年级上册“影视金曲”单元中,欣赏曲目很多,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一一进行详尽的讲解与欣赏,怎么办?是走马观花式的逐一欣赏,还是有重点的选择部分作品进行赏析?经过反复思考,笔者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逐一讲解,而是决定选择后者。在教学设计时,本单元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用两节课重点赏析了《长江之歌》和《辛德勒的名单》,而剩下的其它影视音乐《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等,笔者给学生每组指定一部影片,让学生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资料,并在下节课由各组推选出来的组长去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大家集体完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相协作能力。

篇4

【关键词】音乐教学;优化;举措

初中音乐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其作用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经过高度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

1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课本,而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优化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好教学步骤,实现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将音乐课程变成生动活泼又具有创造力的课程,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特别是对古典名曲进行赏析的时候,一定要讲求教学艺术,用富有创造性与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发挥,鼓励学生去追求美与创造美,逐渐形成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在授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专业手段和非专业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专业手段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非专业手段则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创造合作学习,培养审美情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比较真实的情景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且很快掌握知识,这样做,也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音乐理论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印发一些资料,让学生自己背,由于学生对作者不了解以及没有欣赏到他们的作品,因此在记的时候有很多困难。我先给学生讲讲有关作者及作品,然后让学生记忆就容易了。我还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有了竞争,学生不甘落后,都认真地记,最后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习《长江之歌》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动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配备真实的画面:在波涛汹涌的长江岸边,中华儿女们昂首眺望,营造出众志成城向着美好生活奋勇前进的强烈氛围感受,学生们如身临其境,很快进入了角色,不约而同地起立齐声跟唱,我用数码相机及时录下并在大屏幕播放,学生不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3 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对音乐充满兴趣的,但是他们的兴趣方向主要集中在流行音乐方面,对于音乐课本中的一些古典名曲兴趣不大,如何让学生对课本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同化的方式:在学生欣赏古典名曲的时候,先用一些熟悉的音乐、画面、生活场景进行引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梁祝》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电影;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律动的方式:在教有关青少年积极向上的音乐时,我主要采用了这种方式。例如,在教学《军队检阅曲》时,我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参与表演,并且先给学生做示范,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这样通过学生的律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拓宽音乐视野,增进音乐知识

适当地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生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也显得很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变化,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欣赏《我爱你中国》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特意挑选了“黑鸭子”的合唱版本,学生很快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我趁着学生的兴趣正浓,又介绍了相关的音乐背景,学生被背景中的故事所感动,自觉地静静聆听,仿佛随着音乐进入了那个时代。又如理查德克雷德曼的多首《钢琴曲》,乐曲起伏较大,不仅包含着人生的起落悲喜,还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情感息息相关,所以我给学生拓展了音乐背景资料――作品写作背景,理查德克雷德曼本人的经历,这样学生有所感悟,在聆听时进入音乐情境。

良好的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上巨大的推动力,以上是我在优化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举措。教师应走进学生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收获,让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真正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 焦淑娟. 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音乐教育的作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讲计划 课堂教学 不可节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15-01

当今社会极力倡导节约,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打造一个节约型社会的确是件好事。那么我们的“学讲计划”下的课堂能否也倡导节约呢?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漫天胡扯与课堂无关的话,由于生气而大骂学生,甚至利用课堂时间去打扫卫生……我们坚决抵制,绝对不能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但有些事情绝对不能节约,是什么呢?对此,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

1 教学设计不可节约

“学讲计划”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所以学校积极配合教研室的精神,以年级组为单位,每科统一制定导学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以备在课堂上使用。所以许多教师认为,我们教师在备课上是彻底解放了,再也不用花费那么多的力气去设计教案了,因为小学知识那么简单,看看导学案就行了嘛。

真的如此吗?实际上我们的这个教学设计真的不能节约。首先我们的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一样,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着差别,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结合导学案,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设计一个对自己有用的教案,尤其体现在细节上,要针对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自己讲课的个性特征,确实保证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得心应手。如有些教师喜欢以读为主,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领会作品的妙处。那么他的教学设计要考虑怎么引导学生读,采用哪些朗读方式,读那些段落,品味哪些内容;如有些教师书法很好,喜欢把所讲的内容用板书写下来,那么他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设计板书,怎样才能让这些板书既实用、又艺术性地表现了教学内容……语文老师教学风格不同,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坚决不能节约,才能使课堂异彩纷呈。

2 学生的自主活动不可节约

“学讲计划”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采取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非常好,但是因为我们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学习阶段,操作起来并不是很顺手,它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比起我们原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来,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知识体验进程慢,造成教学容量少,进度稍慢点。所以,有些教师就担心进度太慢,耽误教学进度,所以,教师能自己的就不让学生小组讨论了,能自己解决的就帮助学生解决了。

为了赶教学进度而牺牲了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时间,这种节约值得吗?答案是否定的,长此以往,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不是变味了吗?其实在操作分组学习方式时完全可以节约时间,如我们一共有四道讨论题目,我们可以按难度水平分为两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没有参与讨论的那组可以听参与讨论的小组展示,然后对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对方给予回答。双方如此一来,不但节约了时间,反而还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程度,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们一碰上问题不应该又回到从前,而应该努力想办法去解决,省却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这种节约要不得。

3 教师的引导参与不可节约

我们知道,“学讲计划”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的,所以很多教师认为现在上课简单了,只需要拿几个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去,教师在一旁看看,别出乱子就行了。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就这样“放羊”了呢?不要教师的引导了吗?我们不能从“一言堂”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放羊式”极端,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讨论时间,但是在学生分组讨论出现状况的时候,我们教师就不能无视这种状况,要抓紧视具体情况加以协调。

如对于小学语文的文章来说,学生欣赏语言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那种含蓄蕴藉的句子,学生小组讨论遇到“卡壳”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做一下关键性的点拨,让探究讨论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遇到的难题无法进行下去,这时候教师就赶紧当机立断,让大家跟着教师的引导一起思考,共同解决难题。这样既解决了难点,又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所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改变,课堂的引导参与是不可节约的。

4 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可节约

还记得学校每次来实习生老师吗?学生面对新老师是那么地兴奋,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是满含羡慕。按理说,老教师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应该更好,学生更欢迎。可为何学生对新教师那么地欢迎呢?是因为新教师那年轻的脸庞、青春的活力吗?按理说我们很多教师年龄不大,还都比较年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新教师上课的热情特别高,特别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我们说“亲其师信其道”嘛!而经验丰富的我们恰恰是少了刚工作的那股热情了。别看小学生特别单纯,但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在上课时投入了多少感情在里面,教师哪点是为了自己一己之私而对他们好,哪点是像朋友一样对他们

好……他们是可以分得清的。

所以,不能因为我们的教学成熟就节约了我们最初的真诚和热情,我们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心灵。

5 德育的渗透不可节约

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许多教师认为,反正情感目标也不考查,不如把时间节约给前两个目标。真的能省吗?你看近些年来许多孩子不问家庭条件如何,动辄就让家人给自己买名品,家人不买就使劲闹,直到目的达到为止。更有个别孩子达不到目做出伤害家人的事……虽说德育的任务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但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校的教育比家庭的教育更管用,很多家长都说他们说的孩子不信,就特别听老师的话……看来小学生的德育任务教师要当仁不让喽,不能因为不考试而有所节约。

篇6

一、教学设计要精巧

教学设计要精,这里的“精”指的是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环节来浪费课堂时间,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存在的,进而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好四十分钟,让课堂效益最大化。而“巧”则是对课堂设计更高层次的要求,里面还包含着“创新”的内涵: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在看似并不复杂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或是完成综合的教学任务,收到更多面化的成效。倡导“智慧教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对词语的进行复习时常常会采用归类的方法,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能以一组按类别分好的词语帮助学生回忆起文章的大概内容。有时,也在学生复习完读音之后,用这些词语来复述课文的某个部分,可谓“一箭双雕”。薛老师没有为单纯复习字词而设置环节,而是让这些词语发挥了更多、更大的作用,为后面的课堂作好铺垫。

我们语文老师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四十分钟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心里想着要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可是却苦于情况不允许,于是只能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来传授。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薛老师这样,让课堂中的单个环节完成多样的教学任务,那我们的课堂岂不是多出了更多的四十分钟?大家努力追求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不就是希望在同样或更短的时间内把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出色?所以说,打造“至简”语文,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做到“精”与“巧”,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课堂中充分融入、积极探索、主动获取。当然,我们也深知课堂的“创新”设计不容易,要创造出更为精与巧的教学形式,就需要教师更多的智慧。但是,绘画大师列宾说过:“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这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真正地凌驾于教材之上,我相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定会有像薛老师这样的智慧之光闪现。

二、教师讲解要精当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一直提要“精讲多练”。“精讲”的意思就是指老师的讲解要精当。“精”是指老师没有过多的赘述,“闲言闲语”要尽量杜绝,不讲废话空话,为学生在课堂上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当”则是指老师的表达要恰到好处,对于文本来讲、对于课堂来说能做到贴切。因为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师在上的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营造不一样的课堂氛围;不同类型的课,

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过渡和提示等采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针对实际来确定自己的表达。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的《晏子使楚》,让听课的老师感到简洁而又丰满,感受到了课堂所散发出的“温度”“深度”与“广度”,这和窦老师课堂语言的精妙与恰当是分不开的。窦老师在课的开始出示的“规圆矩方”四个字,成了整个课堂贯穿前后的一条重要线索。课的最后,窦老师巧妙地运用这个词,把文章《晏子使楚》的思想内涵引向深入,可谓层层剥笋、独具匠心。对课文关键字词的理解,窦老师没有落入俗套,以对“看了看”一词的多样、深刻又透彻的理解为引子,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讨论文本,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感悟文中用词的精准,这样的课堂也更好地避免了教师步入繁琐分析的误区。窦老师以巧妙的方法来保证自己课堂讲解的精当,又很好地化解了课堂上的难点,展现出非凡的课堂艺术。

不难看出,课堂上教师精当的讲解,或是能让学生清晰地感觉到所学课文条分缕析、脉络分明,或是能使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中有更多的时间发挥想象、细心揣摩。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能力训练与思维培养,课堂赢得了更多学习的主动性。要做到在课堂上讲解精当,需要教师心中装着文本,把握准教材的关键与难点,并且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分化难点,对于整个课堂也能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对课堂生成有着很好的预设,这样才不会在课堂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要精选

不同的年级,对于课堂作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中高年级则偏向于学生的感悟与积累、理解与表达,习题的开放程度也会更高些。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老师在基本的字词练习后,如果能以一些各有侧重的题型,达到既使学生巩固课堂,又延伸课外的目的,那学生所学定能远远超越文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读讲全文之后,我布置学生的第一个练习是:试着“复述课文”。这种故事性的课文,通过复述的方式,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情节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的作用。另一练习,我鼓励学生从课文出发,尝试阅读名著《水浒传》,去领略书中更多的精彩。我认为,像此类从书籍中选取的课文,学习文本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此激发学生阅读这些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阅读,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增加语文积累,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六年级的《长江之歌》,课文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内容的理解都能轻松完成。课终,我给学生布置了较为综合的练习:有关“长江”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很多,文学方面的、地理方面的、经济方面的等,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进行了解,再在班中作介绍。对于此类的内涵相当丰富的课文,我认为安排是非常有意义的。

篇7

一、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中都包含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等,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因而都有某方面的发展潜能和发展机会。

我国对多元智能的学习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力求创造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类智能全面充分地发展。并非每个人都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或作家,但是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智能,尽可能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当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地学习时,他们必将在认知、情绪、社会甚至生理等各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具体方法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多种智能。例如,对《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中涉及的地理现象进行解读,可以将文学和地理相融,培养言语―语言智能;对《长江之歌》等赞美地理事物的音乐、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将音乐与地理画面、知识结合起来,培养音乐―节奏智能;对《地图投影》的学习,可以训练视觉―空间智能等。

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观点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地理教学当中呢?下面就地理教学各环节做些探讨。

1.备课

在地理教学当中,我们往往在开展教学之前,事先要做好备课工作。如何备好一节课,这里就有一个抉择的问题。理想的情况是,备课应是在基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当前可用课程资源而进行可行性最优化教学设计即教案设计。在这里面,有一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科学全面确定三维目标。这个三维目标要考虑学生多种智能的培养和唤醒,如语言表达形式设计,是单纯介绍还是讲地理故事或相声;如地理空间差异知觉训练设计,是空白填图还是电脑游戏拖放……尽可能让原有智能生长,又要考虑目标本身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教学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活动。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是活动准备。让学生在充分明确把握学习主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对活动的理解和认识,初步让可能智能得到唤醒或强化。在这个准备活动中,教师只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准备,相信在这个准备活动当中,各种智能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第二步主要是活动展示。在展示过程当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这样,不仅形式上多样化,内容上也不单一,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发挥。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的南北区域差异时,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很积极踊跃,不仅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相关区域情况,有的还带来了相关区域的歌曲,带来了诗词,带来了舞蹈,带来了小品,带来了当地的物产等;形式上有个人的,也有集体合作完成的,如代表南方区的几位同学把巴山舞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代表北方区的同学“扭秧歌”也扭得味道十足……这从不同方面极大丰富了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智能。通过这些学生个性化的交流与表达,个性的张扬与流露,我相信,上面提到的多种智能都得到了培养。

第三步是活动总结。总结意味着提高,这里,不仅是意味着以后活动经验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总之,坚持开放性教学,实现地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开放性教学的统一,这是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2]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篇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提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呼唤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地理教学方式的变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其根本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活动首先应当遵从“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实现“互动式”的教学,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地理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为“互动为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培养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也从单纯的学习地理知识,转变到全方位的“地理观察、思维判断、推理分析、归纳概括”等多项能力的发展。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是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因此,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互动式”的教学是重要的途径,而“互动式”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相互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再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求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它带来的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平板电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利用教学软件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和配套的教学平台,对课程资源进行的自主、合作学习,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融合”。

平板电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平板电脑应用可以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

首先,利用平板电脑更易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电子教材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设置问题、质疑等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是自主动手操作、学习探究,所以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深入展开奠定良好的开端。

其次,利用平板电脑更方便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一些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和实验活动中,学生们需要共同合作来完成。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提供的教学工具软件来进行讨论交流,并很方便地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与全班分享。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工具来访问学生的平板电脑,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

再次,利用平板电脑更易于实现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利用平板电脑在课堂上实施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即在多媒体环境的平台上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无论在大屏幕上还是学生的平板电脑上,都呈现着不同于纯文本的多媒体教学素材,使互动不再是单纯的“人与人”交流,而是伴随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的交流互动。

2.平板电脑应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多样的支撑条件

第一,平板电脑在呈现教材内容、练习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方面十分便利。平板电脑可以展示出传统印刷材料所无法呈现的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用传统的阅读方式去“读”教学材料,还可以随时听音频和看视频。

更重要的是,平板电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动手在学习材料上标注重点、描画、添加笔记旁注等,并且能够直接利用平板电脑查字典、查公式、搜索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参与。

第二,师生都具备了接受平板电脑应用的经验准备。虽然平板电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电子产品,但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使用平板电脑完成复杂任务方面都具备了基础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也希望并且乐于使用这种工具。尽管平板电脑暂时还不能完全取代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所有的功能,但基本上可以满足师生在课堂上的绝大部分需求。随着平板电脑技术的完善和进步,应用会更加方便。

第三,平板电脑的便携性使其更易于在课堂上使用。平板电脑有着普通电脑所不能比拟的便携性。新技术革命时代,产品由“重厚长大”型向着“轻薄短小”型转变,更便于携带、操作、使用,且功能更多样、更强大。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早已大大影响了日常生活,成为随身必备的物品之一。而平板电脑更是典型的体现:很轻、很薄、便携、易用,它启动迅速,更便于在课堂上使用。对于平板电脑的使用,教师与学生基本上无需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上手即会”。平板电脑除了便于携带,还可以随时联网,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在WiFi环境下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第四,平板电脑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更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的gps功能和类似谷歌地图等软件实际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计算行车速度,比较路线优劣;还能在联网的环境下实时看到路况信息、图片、气象数据等。这样可以将学生地理等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可以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利用平板电脑,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第五,平板电脑提供了对多种教学活动的支持。平板电脑教学环境除了提供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平板电脑还可以设计、实施多样的学生课上活动。如地理游戏类的活动:地理谜语、在地图上旅游、政区拼图、地理故事会等;动手实践活动:等高线制作、区域规划图设计、最优路线设计等;间接的地理体验活动:观看录像、电影等;合作学习活动:小组成员自学、交流分享、提问质疑、辩论等。这些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中是难以实施和实现的。

平板电脑环境下地理“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分析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因此,教学中师生互动构成课堂结构。

下面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赵卿老师的高中地理《河流地貌与外力作用的关系》一课为例,对应用平板电脑开展“互动课堂”的教学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分析。

本节课赵老师的设计意图十分鲜明:应用手持终端平台,充分发挥平板电脑的灵活性、多功能性、信息承载量大等性能。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互动”学习贯穿始终,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学习作用。在课堂上,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突出学生个性化,实现教学所需要的互动都有充分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进行互动

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观看“长江之歌”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长江通过什么外力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视频里有哪些具体的地貌体现出长江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由于视频资源视觉冲击力强,直观、动态的影像容易引发学生关注,创设这样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对本课主题长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自主探究中进行互动

根据长江对河床的冲刷会产生什么样的地质作用,提出“河流对河床的冲刷会使得河床向哪个方向被侵蚀,使河谷不断向哪个方向延伸”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充分利用iBooks软件的多媒体功能,把丰富的资源有机融合到电子书中,先让学生在电子书中利用制作好的动画、视频、模型、示意图等功能来辅助学习,进而再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河流对河床的冲刷会使得河床“向源头侵蚀、向上游延伸”。利用平板电脑中教师所提供的动画、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学生最终理解河流中上游的侵蚀地貌类型是如何形成演变的,解决了“溯源侵蚀”等一些难点概念。

3.在课堂讨论中进行互动

教师首先提供了“水冲米粒”的实验视频,并提出讨论的问题: (1)观察实验结果:哪边剩余的米粒较多,这说明什么?(2)改变水流方向:结果会怎样?(3)根据实验现象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逐步明晰、总结出“弯曲河岸的凸凹对应的侵蚀与堆积规律”:(1)凸岸一侧,说明这一侧流水的侵蚀力较弱;(2)和第一次结果一样;(3)在河流弯曲处,具有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规律。

其次,让学生阅读iBooks电子书提供的资源:荆江弯曲河岸及凸凹岸概念示意图;教师提出问题:“长江荆江段弯曲的凸凹岸是怎样形成的”?

以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活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在练习检测反馈中进行互动

在学生学习、理解了“河谷的演变过程以及河谷的不同地段的侵蚀作用差异”的基础上,为了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iBooks自带的测试功能来实现测试目的。教师向学生推送测试题:河谷的演变过程是什么样的?河谷的不同地段的侵蚀作用有哪些差异?

在设计的练习环节中,利用Goodnotes软件的绘图功能,让学生画出图中的凹岸、凸岸、码头所在位置、河漫滩;画出洪积扇的位置和范围等。平板电脑教学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色,绘制地理图形更加方便和快捷,也能使图形更加美观。同时,用Goodnotes绘制图形并上传,进行展示交流。

在平板电脑中预设的练习检测题中,形式上看更多的是“人机互动”,其实质是学习主体与学习资源、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拖动测试题中的选项,使用基于自主开发的iTeach测评系统,让学生可以得到准确的自我检测结果,清楚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要求。

5.在归纳总结中进行互动

为了达到扎实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效果, 利用Keynotes软件功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新课内容,并进行交流展示。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学生归纳总结内容:(1)河流侵蚀地貌有哪些类型;(2)河流堆积地貌有哪些类型。

学生通过回顾刚学到的新知识,利用Keynotes软件功能,分析总结出“不同外力作用下造成的河流地貌两大类型”: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利用Keynotes软件功能,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利于学生理顺归纳总结的思路,也从中学习到归纳总结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6.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中进行互动

教学中,教师用iBooks电子书提供高原、山区、平原地区卫星影像图等学习资源,让学生简要归纳“河流地貌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将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了拓展应用。通过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河流地貌新知识,结合学习过的聚落知识,找出了两者的内在联系:高原地区对应的聚落分布,主要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山区地区对应的聚落分布,主要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平原地区对应的聚落分布,主要在沿河、沿海地带,且分布密集。

学习地理知识的落脚点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iBooks电子书资源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既体现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又培养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