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06:43: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水资源工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地质因素
北西向构造从虹螺岘镇穿过,形成纵跨虹螺岘镇的冲断裂褶皱层,以致形成虹螺岘西高东低的地势,如图1所示。从图2可看出,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这种特殊的地质,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虹螺岘镇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老百姓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1.2气候因素
由于虹螺岘地区属于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很大,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4%。如表1所示。虹螺岘镇的水资源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但是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与虹螺岘镇的人口和经济配置不相适应,加之水污染也在加剧,故资源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存在,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2解决方案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解决虹螺岘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虹螺岘镇人民政府决定实施自来水工程建设。
2.1水源工程
探测结果表明虹南南沟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水类型。地下水埋深:顶板30~50m,底板150~200m。110m处盖层较厚,不易受污染,水质良好,满足本地区自来水供水1000立方米每日需求。
2.2供水井
水文地质条件。该井位于虹螺岘镇虹南村。地貌单元为低丘前缘,地表由第四系粉土地层覆盖,覆盖厚度较薄,一般为0.5m左右。粉土以下即为寒武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所构成。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岩溶水,地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及及构造裂隙侧向补给。地下水具有承压性。
2.3蓄水池
2.3.1地形地貌。场地位于虹螺岘镇东山,属低丘地貌,为圆顶状类型,顶面地势较平坦,略向东南倾斜。残坡积层厚度约1m左右,植被不发育,部分为耕地,局部基岩。丘顶最大高程为85.5m,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为56.0m,相对高差29.5m。
2.3.2地层岩性。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为2个工程地质层,如下:粉土(Q4al+pl):黄褐色,稍湿,松散,成份以粉粒为主,含10-15%的砾、砂,上部见有植根系。摇震反应快,干强度低,韧性低,下部局部见圆砾转石。该层场地内普遍分布,该层层底埋深1.6-1.9m,层顶标高84.6-85.1m。角砾状灰岩(O2):黄灰-浅灰色,新鲜面为深灰色,角砾结构,中厚层构造,角砾为同成分,夹有薄层灰岩,岩芯呈强风化状态,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该层场地内普遍分布,层顶埋深1.6-1.9m,层顶标高82.8-83.5m,控制深度0.9-3.2m。
2.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各钻孔均未见地下水位。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水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顶层的残坡积土中,裂隙水赋存在基岩裂隙中,其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渗透,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在其北部有一条季节性河流(虹螺岘河)从镇中心穿过,流向总体为由西向东,水量匮乏,枯水期河床干涸。
2.3.4经济效益。
①提升了工农业的产量和产值。
②避免了因水质不良所造成工农业产品质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2.3.5社会效益。
①避免了因水质不良所引起的各种疾病,让老百姓喝到了放心水。
②对虹螺岘镇的水资源起到了合理科学的调配,缓解了由于水资源紧缺而产生的矛盾。
③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⑤提高了老百姓省水、爱水的意识,能够做到自觉地保护水资源和供水设施。
⑥解放了劳动力,为其家庭创造更多的价值。
⑦提高了就业率。
3结论
1.1大坝
目前天德乡境内的小型水库大坝为土石坝,小塘坝工程甚至都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了施工,完全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挡水坝的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体与两岸的交接处都没有排水沟,山坡集雨会直接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护坡,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1.2溢洪道
天德乡境内的大多数塘坝工程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另外,溢洪道宽度又不够宽,泄洪流量小,库容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着大坝的安全运行。
1.3灌溉渠
作为农灌效益占主要地位的水库,灌溉渠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天德乡小一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的,水库灌溉渠多采用自流方式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用漫灌、串灌,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渠道不能更好地进行维护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4河道
河道是水库汛期泄流排洪的重要航道,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它的承受能力大小事关河道两侧农作物的正常生育与生长河道的宽、窄、流量、河道标准不够,汛期河道水位上涨出槽直接影响群众集体财产安全,河道清淤能使其达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重在维护。
1.5塘坝工程的交通方面
建库时的进库道路是不上等级、坑洼不平、弯多坡徒的临时道路,经多年的使用,一些塘坝原有道路已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车辆无法通行。
2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的投资力度,“八五”期间天德乡农富小一型水库下游河道干流进行了全面清淤改造,清淤长度为5000延长米,完成清淤土方量为2000立方米,保护有效农作物耕地面积为1824公顷。在此基础上相继完成官厅村一社小二型水库下游河道清淤工程为3000延长米,完成清淤土方量为1200立方米,保护有效农作物耕地面积为320公顷,河道整治达到了30年一遇的标准。2013年秋季完成团山村六社塘坝溢洪道除险加固维修工程。2014年秋季完成了农富村六社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60万元,随着工程逐年建设全乡水利走上了健康的轨道。2015年天德乡邓家小二型水库、天合小二型水库、太平五社小二型水库、贺家沟小二型水库、官厅一社小二型水库、官厅三社小二型水库、官厅五社小二型水库等七座小二型水库,先后被舒兰市水利局列为除险加固招标工程项目,预计投资1400万元,这些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的水库工程将对天德乡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农民增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3切实建立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长效机制
采用南县站年降雨量进行趋势分析计算(详见表3),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南县的年降雨量和5~10月降雨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另外统计南县1956~2010年各月降雨量,统计数据显示(1)南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252.7mm,其中汛期4~9月降雨量838.7mm,占年降雨量的67.0%,非汛期站33.0%。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6月,其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41.4%,全年以6月份降雨量最多,占年降雨量的15.2%,以12月份降雨量最少,仅38.9mm,占年降雨量的3.1%;(2)在农作物生长旺季的3~10月中,以9月份降雨最少,8~10月降雨量仅271.8mm,为5~7月降雨量489.6mm的一半左右。在枯水季节的10月~次年3月中,12月份降雨最少。
2带来的主要影响
南县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缺水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南县工程性缺水严重,致使农田干旱经常发生。干旱在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而以伏秋连旱影响最大且最为严重,持续时间长,有的年份可长达100多天。1970~2013年,南县出现干旱的年份有1971,1972,1974,1975,1976,1978,1984,1985,1986,1988,1990,1997,2001,2006,2009,2011年,其大干旱年份有1978,1984,1986,2001,2006和2011年。据统计,1970~2013年南县农作物受旱面积34.57万hm2(518.6万亩),年均0.81万hm2(12.1万亩)。
3对策措施
3.1河流和水资源分布特点
解决南县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为引外河水进入南县的主要用水地区。根据前述的南县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资源特点为:(1)自长江通过藕池河、虎渡河和松滋河进入南县境内的径流量进一步减少,断流时间提前、持续时间更长,而且随着江湖关系的变化,这种趋势将更加严重。(2)来自澧水的径流通过南县南部(南嘴)进入草尾河,但澧水在四水中集雨面积最小,南嘴站实测最小流量仅27m3/s(1979年3月7日)。(3)来自沅水的径流进入目平湖后,中枯水情况下水流经过小河咀、挖口子、附山洲后,到达南县的茅草街,此时进入草尾河的水流有50%以上来自沅水。
3.2总体布置
根据南县的河流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确定采用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南县的水资源问题,即:在南县茅草街新建泵站,提外河水进入南茅运河,通过南茅运河灌溉育乐垸、和康垸、南顶垸农田以及大通湖垸乌嘴乡、明山镇、华阁镇和华容县集成安合垸操军乡、华容护城垸北景港镇部分农田,确保南县农田缺水问题得以解决,具体工程布置详见南县水资源调配工程布置图(图2)。(1)在南县茅草街建泵站提水进入南茅运河。(2)在藕池河中支育新泵站出口下游2km处修建临时河坝(或永久性的充气橡胶坝),由育新泵站提南茅运河水源入藕池中支。或在藕池河中支荷花嘴泵站下游1km处临时筑坝(或永久性的充气橡胶坝),由荷花泵站、长胜泵站提南茅运河水源入藕池中支解决和康垸北部、南鼎垸的农田灌溉水源。(3)由钟家嘴泵站提南茅运河水源通过龙江渠入两太哑河后再分别由雀尾港、白合洲泵站提水入藕池中支解决育乐垸上首两太垸、荣伏垸及南鼎垸的农田灌溉水源。(4)开启南洲泄水闸经南茅运河注水入藕池东支解决华容操军乡和北景港镇及南县乌嘴乡、明山镇、华阁镇的部分农田灌溉水源。
3.3主要工程措施
(1)新建茅草街泵站。(2)疏浚南茅运河43.9km、沿河两岸护坡、整修涵闸122处。(3)钟家嘴提水工程,修建2处过流能力9m3/s涵闸,疏通雀尾港、白合洲两泵站引水渠与两太哑河连结渠道3km。
4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鉴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多、内容复杂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巡视检查记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施工记录等的填写,资料的整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如何规范、全面、快捷的整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
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形成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是承担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管理和业务单位,在维修养护及一系列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一套较为全面、规范、完整的文件材料。资料形成的过程主要从项目的提出、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资料的形式以相关文件、工程日常巡视记录、工程日常巡视分析报告、工程维护施工记录、工程维护施工分析报告、定期巡视检查记录、定期巡视检查分析报告、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安全生产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单、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图片等组成。
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整理的原则
整理出规范完整、高效适用的工程维修养护资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原则:
2.1资料整理的及时性
整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是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资料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进度进行及时整理。技术资料从收集、积累和整理,要始终贯穿于工程运行和维修养护工作的全过程,应与工程运行和维修养护工作进程保持同步。
2.2资料整理要具备真实性
资料的真实性是保证优良水利维修养护工程的技术灵魂。资料的整理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联查”而脱离实际,甚至歪曲事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应是对维修养护工程质量的真实写照,所有资料的整理应与水利维修养护工程施工过程同步,资料包括: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生产安全责任书、维修养护记录、巡视检查记录、整改通知、工程验收单等。
2.3确保资料数据的准确性
资料的准确性是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核心。维修养护资料的准确性,主要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质量评定的填写应规范化、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化,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来概而论之,主要单位领导、资料整理人员、审核人员及负责人签字都要把好数字关,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行其是,按章办事。
2.4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完整性是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的基础。不完整的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各个单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状况。有关单位应设专人整理各类有关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料,根据水利工程的项目划分、工程量等收集有关工程数据,资料应根据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的施工,按照相关要求全面记录填写,严格遵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工作流程整理资料,资料按照检查、管理、维修三部分进行规整,保证了资料的有始有终、便于查找、全面完整。
三、做好资料的分类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应分类进行整理,如我处管理单位资料就有明渠维修养护资料、水库维修养护资料、暗渠维修养护资料等。这样分门别类,各自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维修养护资料,也便于查找。
四、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准备工作
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细则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工程管理标准》、《工程检查评比标准》《工程管理检查办法》、《工程管理检查制度》、《工程维修养护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对各个维修养护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实施,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实行检查制度,进行定期检查、抽查和验收,对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当年由工程管理处批复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工程管理科核实核定后下发给管理单位维修养护通知单,管理单位再和工程维修养护单位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书》,《生产安全责任书》,然后根据维修养护内容进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同时,工程管理科和管理单位对水利维修养护工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管理,相关部门设专人负责对维修养护工程做好巡视检查和维修养护施工记录,维修养护工程结束时,要工程管理科、管理单位、维修养护单位三方验收,填写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单,并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一般都是各处在上一年作出,上报引滦工程管理处批复,根据当年批复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在年初制定出本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并日常维修养护、专项维修养护分开以月、季度或年度的形式进行编制,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充足的准备工作,将是奠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的基础。
五、维修养护工作与资料整理的有利结合
资料整理人员不能只顾在办公室单纯的整理资料,要与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到施工现场察看工程的质量、进度。掌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施工的管理内容,熟悉每个养护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达标体系,整理资料时才能更好的按照养护方案的技术规程,准确的对养护人员、原材料、机械、施工工艺和外部环境进行资料的整理。在《维修养护施工记录》中要有天气、工程地点、工期、维修养护内容、人员、工时、工程量、使用工具、工程进度等。资料整理过程中还要及时检验维修养护效果,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对在维修养护过程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发出《整改通知》,要求维修养护单位及时限期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维修养护工作。
维修养护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内容包括: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管理计划,搞好施工前检查,作好技术复核,进行材料的试验和检验工作,搞好示范工程和维修养护质量的检查验收等,能对整个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判断,达到全员管理的目的。
管理单位领导是维修养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组员,对水利维修养护记录的填写、资料的整理、立卷归档进行严格检查把关。
六、维修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收集和填报资料的注意事项
(1)资料要符合竣工图纸、资料编制的具体要求。
(2)技术资料是核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技术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装订整齐、手续完备。
(3)反映维修养护工作过程的水利维修养护记录、巡视检查记录、日志、图片、照片等资料,应按其种类分别整理、立卷,并对每个图片或者画面附以语言文字说明。
(4)资料要签字齐全,字迹清晰,纸质优良,保持整洁。
(5)分类分项要明确,封面、目录、清单资料要齐全,排列有序,逐页编码。
(6)所有养护资料必须用A4纸打印、碳素墨水或黑笔填写签字,禁止复写和使用复印件。
(7)文字材料以A4纸为准,左边留出2.5厘米宽的装订线,应用棉线装订,以立卷形式归档。
(8)竣工验收后应将质量鉴定书及时立卷按时归档。
七、水利维修养护工程竣工后的资料收集工作
(一)不重视企业文化
多数水利工程的建造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了解不够深刻。少数水利工程企业虽然慢慢开始重视企业文化,但却被企业文化应服从企业的利益的陈旧思想所束缚,而忽略企业文化的“人性”的一面,导致没有彻底发挥其作用。在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企业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企业应培养这种力量,并灵活运用,利用意志、思想、价值观等文化力量感召和影响企业的广大员工,使员工安心踏实地工作,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维持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水利工程企业应对企业文化给予重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脱节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以水利工程短期的利益为出发点,管理和配置都很难建立在水利工程长期战略目标的出发点上,让人遗憾的是,几乎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服务性质。使得水利工程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如调配、奖惩、招聘、解聘等,仅仅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又站在了错误的出发点,仍不是为了服务水利工程的发展战略。所以水利工程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并服务水利工程长期的发展战略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的长远战略目标与人才管理机制的绩效一致,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和远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和个人员工的提高。
(三)薪酬体系缺乏有效性
水利工程的人才管理机制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这也主要取决于我国的政策,在传统的集权体制下,尤其是在国有的经济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一种单一不变的行政体制机制,这也使得员工一旦确定在具体的企业,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位置,就会沉淀下来,就像常说的拥有铁饭碗,陷入“锁定状态”使得员工没有机会充分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也就不能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普通员工、科技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外环境下无法流通,并且在企业的内环境下也无法流通。使劳务人员安于现状,没有积极性。因此水利工程管理者应建立一套与绩效评估相结合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使得工作认真的劳务人员得到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对工作懒散、做事恍惚的劳务人员以警告或惩罚,使他们有危机感,在危机感的胁迫下迫使他正视工作,认真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
二、水利工程中人力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员工创造性地发挥。因此水利工程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使人力资源能够转化为人才资源,而人才资源又能转化为水利工程企业优势,水利工程企业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水利工程的坚实可靠的人力基础,最终成为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按时按质按量的无形力量,使水利工程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二)与时俱进的人力开发体制
水利工程企业需建立起完善的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和体制,从操作层面大步迈向战略层面,彻底突破传统的人才开发体制。首先,在“招人”方面,应做到建立完善的招聘体制,以人为本,打破传统的用人体制,根据应聘者的能力、政绩来择优录取,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录取优秀人才,提高水利工程的竞争力。其次,在“育人”和“留人”方面,完善并加强企业的奖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使得每个岗位都能为水利工程献出一份力量。提供人才培训,使得员工同企业共同进步,同时也根据绩效对员工采取奖惩措施。创造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环境。
(三)强化水利人才资源配置
关键词:工程水利资源水利转变
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既重要又紧迫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关系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道路。我国的科研、教育单位,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单位;对怎样建好、管理好工程,坚决不能放松警惕。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仍然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和指导;另一方面,应从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转向从规划设计上、政策法规上进行指导,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与管理,应该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由水利单位去管理和经营。实现了这—转变后,逐步重视并加强资源水利工作,同时水资源科研、教育与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也就会逐步得到加强和发展。政府就能公正、合理地分配、调度与管理、保护好水资源;各个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具体单位,如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以及防洪、排水等部门,都会按照统一的规划,通过工程水利而实现众多资源整合,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
三、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四、采取措施,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4.1要广泛开展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学习研讨,提高认识,特别是广大的各级水利工作者。
4.2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促进资源水利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在水资源的质与量的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的管理与保护。还必须从法规、机构和体制上作出努力,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4.3要加强和完善水资源机构和队伍建设。首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业务骨干,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升水利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加强对资源水利各项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水利的科研与教育以及勘测设计等业务部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推动资源水利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城市,中小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基础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给水管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管网优化;关系着城市地面水的排除,而城市污水的处理是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对居民居住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和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的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系统健康、良性的循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势在必行。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水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水量的预测等规划内容;而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给水厂,给水泵房,给水管网及阀门井,计量设备等设计内容。
城市排水规划的主要摘要的设备等设计内容。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有:
①市政给水工程规划科学依据不足,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②排水体制规划还比较混乱,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排水体制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部门间沟通不够,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体制将雨水、污水尽快排出城市,而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改善,城市随机性的暴雨径流和突发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也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免费论文,给水系统。
③传统的给排水专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城市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技术参数多,不定因素多,且由于城市发展新增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使城市排水规划难度大大增加,而从传统的给排水专业毕业学生,因为受知识的限制,而不能从宏观的分析论证,不适应城市发展新增加规划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论证要求,不能满足城市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需要。
④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滞后,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而排水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造成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三、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解决的措施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解决的措施有:
①城市水系统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城市水系统规划是针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源、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及各个要素的综合布置。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非常重要,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回用水等方案。免费论文,给水系统。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城市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水资源平衡;给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的平衡;给水节水规划和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的规模和布局等。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的普遍出现的规划不协调、建设不配套、管理不统一等问题,规划别要注意管网配套和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②水量规测是给排水规划的基础,水量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对水资源的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预测包括: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污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给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污水量预测。改革以来,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给水量不断增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给水量的增长规律也将与过去不同,水量预测就不能仅按历史的发展计算,还要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用水量分别预测分析。
③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加强节水力度,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免费论文,给水系统。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加强治污和再生水会同力度,重视再生水、中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免费论文,给水系统。
结束语
编制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等问题,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合理地布置管网,充分做好系统安排,远近期结合,使管网设计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而在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道路辅助设计系统,道路资料可直接提取到给排水设计人员,使城市道路与给排水工程设计实现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4】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4-2006室外排水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5】林向明.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J】科技咨询导报.2006,8.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设计水利建设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楚相孙叔敖修芍坡,吴王夫差修筑邗沟,而在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领众人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当今世界中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采用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我国近代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大坝等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随着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涝抗洪,除害兴利的作用开始得以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但由于目前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逐渐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为此各行各业都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警觉,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也成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进行生态设计是要求对水利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研究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并通过设计相关措施和改变工程方案,将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相对于一般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满足河流综合治理中总的要求,达到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不同需求,同时更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此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进行监控。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性,由于筑坝是沿着河水顺流的方向,造成河流的非连续性,原本流动的河流及其生态系统由于水利工程的增加,变成静止的人工湖泊,河流流速、水文、水深以及水流边界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期适应原来生活环境的动植物,由于环境的变化,又要进行适应性生长。其中一部分适应性较差的生物就被淘汰。第二是自然河流变成沟渠,这也包括天然河流改造成为直线或者折线的人工河流。由于水利工程对水流的拦截,提高了河流上游的蓄水量,同时也提高了上游河道的水面深度、水面宽度,也需要淹没更多的陆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水流工程在满足设计功能同时,通常都忽视了对周边环境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造成河流的生态功能衰退,自我净化能力降低,损坏了长远利益。
2009年,我国建设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位列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完工。在工程完工后的多年里,许多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就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水库两岸地区2公里内的年均温度上升0.1℃-0.2℃,对冬季和春季的月均温度升高0.3℃-1.3℃;同时,由于水库的泄洪作用,造成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河道出现冲刷和坍岸,形成新的险工河段。据研究结果表面,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是其对生态的破坏却不容小视。长江三峡工程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标杆,同时其生态建设机制也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标杆。
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水利设计。
1.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根据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科学观,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将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进行明确的分析,通过基础、体制、观念的改变和转换,实现水安全的持续保障,达到水资源持续利用、水域环境持续优化、水域生态持续改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要构建水安全体系,通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和增加非工程措施来加强水安全的防御体系。为提高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要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改善承载能力。为增加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功能,要做好堤围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加强监控工程和滩涂的围垦开发,进一步增加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水利工程措施。
2.生态设计应用。
(1)提供水生态中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间。
生态水利工程将河流中的水流、堤防、河道以及河畔植物植被等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行水利建设的生态设计时,通过对现有自然地形、地貌的科学配置和功能改进,建立一个能使生物、土壤、阳光、水、水环境等因素之间互惠共存的水生态系统。水资源中的河堤坡脚位置的护底上,有多流速的变化带和较高的孔隙率,适合多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繁衍的场所。水利工程中的河流两岸的草丛和绿树为鸟类、昆虫提供了觅食场所。
(2)增强了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资源中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转变为无机物的过程。水资源中的细菌和真菌摄入营养物为污染物,细菌部分被吞噬,并污染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物可以为藻类植被提供营养,同时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跟多的氧,以供其他的水生物利用。水资源中过多的藻类被鱼、虾、浮游动物所消耗,在水资源的食物链中,将污染浓度降到了最低值。生态水利设计时,增设的鱼道、鱼巢等,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紊流,这非常有利于氧从空气中传入到水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由于水资源中的植物能吸收无机盐类的营养物,其植物根系成为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附着的介质,这就促进了水体的净化,有利于改善水系统的水质。
(3)起到调节滞洪补枯、水量的作用。
水利建设中生态河堤的植被,具有储蓄水分的作用。水资源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使得河堤中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水资源丰富的期间,河堤中的水开始渗透,河堤孔隙开始蓄水,减少了发生洪灾的可能;在枯水期间,原来储存的水开始渗透入河道内,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
(4)生态水利设计要结合环境工程设计。
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论,达到水质同水量同步,结合水环境污染,设置相对应的防治工程。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量,要考虑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在雨水季节或枯水季节中,不同的应对措施。生态水利要立足在水利建设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的高效利用和水质的有效优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水利建设中的生态平衡。
3.生态设计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品质。随着全国范围内对中小河流域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表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同时,在中小流域治理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主动转变设计理念,在满足城镇防洪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生态设计,一改过去统一的直立式挡墙护堤思路,推荐采用格宾等生态性更强的工程措施,以及尽量保持原有岸坡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修饰痕迹,这也表明了生态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未来,更多更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将应用于更大的水利工程中,以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互利、和谐、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大兴水利的建设时期,水利工程给经济建设带来了资源保障和提供了特殊功能,但也要重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时,更要深入探索生态理论,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水平,降低水利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健康,我们才能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1期
[2] 刘正茂 吕宪国 武海涛 LIU Zheng-maoL(U) Xian-guoWU Hai-tao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ISTIC PKU2008年1期
[3] 李宏伟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4] 刘鹏 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改善生态水利环境[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5] 唐承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