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化产业化8篇

时间:2022-09-11 11:52: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产业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产业化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文化商业化;优化措施

一、文化产业化相关内容及意义

1.“文化产业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文化实现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并且,即使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以实用性和“文化内涵性”相结合的新的需求。举个简单例子,穿衣的目的从基本的保暖御寒,演变为体现个人特色风格的“时尚性”。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的主导产业,然而在1995年时,日本娱乐业的年收入额就已经超过了汽车制造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发达。其版权产业、视听产品、影视业以及出版业都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比重。

2.我国实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1)为了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要实施文化产业化。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人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旅游行业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娱乐上面投入较多,旅游不再是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进行的活动了。

(2)文化产业化是文化走进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文化不再只是脑海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可以生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一件“产品”,艺术、大众传播以及娱乐休闲等文化事业借助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产业化引导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掺入了产业化,例如象征体育文化最高级别的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大集合。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功劳,它与商业运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

(4)文化产业化促进未来文化的优良发展。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性、科学性、普适性。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步,才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添一抹色彩。科技使人进步,文化的科学性能够使文化摆脱封建、愚昧,向正确的、高级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普适性即大众性,单指望政府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产业化,借助商业力量的推动,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文化商业化的相关概念及侧重点

文化商业化可以说是文化实现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单借助于政府对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传承来发展文化,文化无疑会走向没落。因为它没有跟大众挂钩,而是独立存在于一种保护机制内。所以文化商业化是让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群众的不二选择。

1.文化商业化使文化保持常青、新鲜

现在的社会是由商品组成的,以人(或者说是金钱)为主导,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商品包围着。所以,将文化以商业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体验都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无疑是使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2.文化商业化构建了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

商业化会赋予文化以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价值和内涵,自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受众比例下降。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他们觉得将传统文化与商业隔离起来,才是对其的尊重和保护。这种想法显然是感性的,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和生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墨守成规者企图将文化产品关入壁垒,以为这样就可以抵御外界新文化的入侵,实在是太过自欺欺人。

3.当文化商业化过度偏重于经济效益时,会导致文化产业市场走向衰亡

当前商业化的存在的问题是,只发展文化衍生产业,而没有在其根本上探索及创新。舍本逐末的下场一定是惨淡的,所以政府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上,重视源头产业,才能够提供不断新生的文化养料。

三、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商业化的共同点

当前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海量,想让优秀文化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产业化,以一种制度模式来制约其散漫甚至恶性发展。而无论是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最终都是以商业的形式进行传播与发展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就意味着它是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前提,“产品”则体现其商业性,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将其“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度商业化上

过度商业化,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过度娱乐化甚至媚俗。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导致一些文化产业单位急功近利,过多强调利润,以低成本制作影视、音乐等面向大众的文化作品,虽然利润相当大,但是却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影响恶劣。这种过度商业化对青少年的毒害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所谓的“青春文学”“伤感的青春影视片”“神化明星”“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会诱导他们形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景端.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J].博览群书,2012(12)

[2]张宏伟.文化产业何以形成的理论探讨[J].经济经纬,2009(03)

篇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篇3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幽默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一般来说,要形成产业,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产品和市场。让幽默文化成为一种产业发展下去,优秀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相声或小品的产生,它可以首先通过舞台艺术表现出来,再用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展现到观众面前,还可以制成相应的影碟,书籍进行销售,等等,将一种艺术以市场化的形式运作,形成规模化,进而实现产业化,而对于我国的幽默文化产业来说,现今的基本情况是:市场有,但产品相对缺失。

幽默文化存在于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当中,因为幽默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而存在的,人们需要它来消遣和娱乐,来调节压力和充实生活,因此幽默文化有着惊人的市场潜力,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国内的幽默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只能当做是一种产品,而非一种产业。幽默类电视、电影、书籍、音像制品、舞台艺术、戏剧艺术、网络文学等等仍无法形成一种向上发展的态势。以电视媒体为例,曾经,一部《武林外传》笑遍大江南北,现在,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那部《武林外传》;而我们在电视上基本能看到的相声、小品,除了郭德纲的“草根相声”略有新作外,基本上都是往年春节晚会上的节目,产品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

幽默文化产品的匮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有效产出机制。诸如我国传统的相声小品艺术,多数是通过“学徒式”的模式来培养后继人才,像赵本山与范伟,而规模化产业化的培养模式并不多见,最多是戏剧类院校里的某些课程,但也相对属于边缘类课程,其效果甚微。二是缺乏创意。艺术讲究新颖、创意,好的作品必须有好的创意来支撑,来吸引观众和消费者,但目前总的来说,幽默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步伐缓慢。试想,一个笑话第一次看,笑了;第二次看,勉强笑了;第三次看,想笑都笑不出来了,更何况连年累月重复播放一部电视剧、几个相声小品呢。三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资源整合,幽默文化产出公司、企业等主体的基本状况均是各自为营,无法让各自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无法形成发展的合力,其结果是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产业化。

让幽默文化真正成为一种产业,首先,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市场化培养。市场化是产业化的前提,没有市场,无法形成产业,而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大规模培养一批高质量、优秀的幽默文化人才。有人才了,就不怕没有作品。

篇4

[关键词] 促进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在全球经济化和加入WTO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实践证明,文化不但能成产业,而且可以做强做大。但有两点必须注意:(1)文化产业必须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场需求都合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结合;(2)文化产业的建设关键在人的观念和智慧。好莱坞电影业称霸世界,每年出口达数百亿美元,主要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员,还有大批市场营销人员。文化产业是消耗自然资源较少,但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要求却很高的产业。不要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入大量资金。

第二,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的文化跨国企业。实现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是前提,企业化是基础。有市场就必须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产业化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文化企业和为文化产品而流通的市场有机统一。同物质产业一样,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的全球化,而它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是跨国公司和跨国的经济组织。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不可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因此,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律,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三,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减少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建立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投资融资格局。要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 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构筑应对WTO的国办、民办一体化的“文化产业方阵”。

第四,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鼓励文化经营单位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的合理组合,形成优秀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高效益经营单位为龙头,资产为纽带, 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支柱产业还没形成气候,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比如,我国国土辽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个好举措。应该让旅游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

第五,要扩大文化资源的配置范围。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被迪斯尼公司拍摄成动画片,将它打向世界,仅在上海就创造票房价值230多万元;好莱坞巨片《侏罗纪公园》和续集《失落的世界》,采用了中国的恐龙蛋化石资料,让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惊叹不已。事实说明,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中国文化产业要从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逐渐发展为依赖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做到天下财富为我所用,天下人才为我从善。当今世界,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第六,放宽市场准入,制定投资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盟,但当前我国只有很少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此,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比如说中国的文化产业企业没有一家名列中国企业500强,这和国外的文化产业极不对称,以卵击石,何以竞争?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七,注重文化市场的全面培育。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培育首先是行业性市场的培育。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市场,如图书市场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更多的文化市场,如竞技市场、艺术类市场等还需要更大的开发。其次是对东西部地区市场的开发,文化市场的东强西弱客观上要求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来个文化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文化市场的落后状况,从地理层面上清除壁垒,完善全国市场;最后是要注重城乡文化市场并重,努力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产品单调的状况,避免文化层面上的城乡差别,使两头并举,全面发展。

第八,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化。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独有文化类型,这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文明长盛不衰从远古洪荒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传统文化主导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世界其它文化所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其生存智慧和文化魅力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谜,具有吸引文化市场目光和思维的奇异性。(2)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这些古迹都是富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独有的品牌资源。(3)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融合外来文化,并在六朝以后以儒释道为主流的文化形态,遗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圣地,儒教的文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4)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总之,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宝贵财富。

市场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需求,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使传统文化更多地获得被社会接纳和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华文明获得新生,以自己的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首先要科学评估和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科学评估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和满足文化市场的经济价值等等进行评估。保护好传统文化价值就是要建立切实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应对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其次,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合理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第九,加大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投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它的发展主要依赖“有腿资产”,需要用“资本”来追逐“知本”,因而,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有巨额回报的。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在大学,还是在企业, 很少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科目,更多的焦点是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人才的教育。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在高校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院系、设立与此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奖励的方法鼓励社会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文化生产者、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不但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理论的探索,而且可以使真正懂得文化、市场和经济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开发的浪潮中去,加快文化产业的快 速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现代化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文化产业化 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 ,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 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 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 ,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篇6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推动人类创新活动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人类的一切创新活动总是首先把创新的关节点放在理论创新上。人类实践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理论的指导地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上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创新的实践,从而也没有创新的成果。人类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都源于创新理论的创立和指导。

伴随2008北京奥运的申办成功,中国文化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一极。中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递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不断创新文化理论,创新内容要提升到新高度。文化产业的根在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是与人们收入成正比的,中国目前年人均GDP近2800美元,处于精神消费的临界点上,这充分说明,连云港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且市场潜力巨大。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不在其多,而贵在其用——用最有限的人力、最科学的手段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目前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兴连云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连云港文化产业化发展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此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创新,在面对待高端文化项目各方面运作经验不足时,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主动出击“先拿进来才能掏出去”构筑文化高地(这里的“拿进来”指的是引进连云港境外高端的优秀项目,学习运作经验;“掏出去”指的是文化系统运用已磨练成熟的运作方式对连云港市文化事业、产业进行建设)。“拿进来”?拿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去拿别人已经运作成功,有长期制作经验的文化艺术作品,当然这些作品要在很大的成份上适合连云港,可以在连云港成功的运作。“拿进来”,不是指一味的去照搬,也不是“拿来”就功德圆满了。而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将这些作品与我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运作,我们在整合、优化、运作的同时吸收外来文艺作品的精髓,包括大型活动的商业运作经验,现场筹备调度经验,策划与创新的意识,舞台美术经验、也包括大量的外来资金。我市的文化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在“出去拿”的过程中也是我们以逸待劳的去培育文化市场的过程,是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化系统自身壮大的重要举措,为“掏出去”积累大量的运作经验、宣传平台、合作渠道、外部资金,所以只有“拿得进来”才能更好的“掏得出去”。

当然,文化市场初期阶段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中低端项目和对初期市场的培养,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设立“五万元项目计划”——此计划以连云港的中低端市场为目标,所策划的项目针对连云港中小型商业促销、开业庆典、企业宣传等以不超过五万元的费用承接,进一步满足连云港经济发展中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宣传需求,收拢连云港市场中零散的文化资金,对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原始资本充分积累,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和从而拓展更多市场。“五万元项目计划”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新时期的复辟,而是针对现有连云港当地文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五万元是一个坎是连云港目前大部分客户大约可以承受的坎,“五万元项目计划”更多的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以小项目吸引客户用小项目吸收资金。“五万元项目计划”是一个套餐式的文化快餐,它整合文化资源从中低端着手,以更迅速、更直观、更便捷的套餐式文化产品展现给客户,供他们选择。

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保证。只有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做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创新的理论,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篇7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篇8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25种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种为云南特有,各民族长期和睦共处,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状态和历史上的相对封闭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民风民俗,也保存下来了相对完整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间文学、生活习俗等,是名符其实的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早在199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1999年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一起,确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2008年,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迈向民族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2009年又提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新战略,同时集中力量调研形成《云南省近中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颁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云南行动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条件做出明确部署,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域布局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可以说,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云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二、限制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无一例外地居住在边远地区,区域内虽然各种资源较为丰富,但交通极为不便,电力、通讯等建设落后,信息闭塞,各种现代文明成果难以到达,优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对当地人民更新观念、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不利。以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为例,他们大都生活在山区、半山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虽然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一直在致力于帮助他们脱离贫困落后,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进展缓慢。此外,由于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卫生条件和习惯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历来是疾病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多发区,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但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尽管在德宏州新农合已基本普及,但群众的医疗负担仍然很是沉重。

2.地区居民生活贫困,限制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普遍不高,贫穷落后是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由于生活贫困,他们无力购买优质的生产资料,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产量不高、质量低下,自然无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生活进一步贫困,同时,他们也无力购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导致市场因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萧条,限制了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

3.基础教育落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质量不高,群众文化层次、人口素质偏低,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低下,无法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很多人有力无处使,想致富找不到门路,想经商又不懂买卖。“富饶的贫困”、“捧着金饭碗讨饭吃”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贫困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促进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以其较强的产业增值、较广的产业联动、较高的就业率以及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刺激因素,带动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化产业紧密联系的影视业、传媒业、动漫业、旅游业等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支柱产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条件较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自然不能按发达国家或是我国中东部的科技和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走,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民族文化领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个核心产业,以其发展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于云南省而言,旅游业无疑可担此重任,因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业本身,它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医药、民俗文化、民族艺术品、服饰、歌舞、饮食等许多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满足资本的逐利性要求,进而带动更多的资本进入其中。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4亿人次、海外旅游者533.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11.24亿元,对交通运输业、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达到416.8亿元、375亿元、315亿元、122.9亿元和439.6亿元,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随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的观光、猎奇式的旅游已不再具有十分的吸引力,云南不得不考虑如何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如何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使其不再只是一种供游客简单参观的静态存在,而是通过深度开发形成集参观、参与、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产业链,使其与旅游业分工合作、相互支撑,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德宏州,可选择保存相对完整的少数民族村寨,将原汁原味的民众生产生活场景保留下来,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品、食物等的加工制作,不仅能增加旅游收入,更重要的是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对于一般游客无法参与其中的,则可以文化博物馆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在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德宏州的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传统饮食、小吃、日常生活用具、民族服饰的生产加工等已成为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群众通过参与其中不仅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收益,也在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中逐渐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在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民族现代化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较少民族整体素质,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优秀人才

首先,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基本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治贫先治愚,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这些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所在,尽管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但:一方面,僧多粥少;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的分配不公、多流向发达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为人口较少民族提升自身素质提供重要条件和可能。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因其自身突出的艺术创造能力,在吸引投资、吸引消费者等方面就具备了先天的吸引力,其作品在一开始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而目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短缺的人才资源呈现出一种严重的失衡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德宏地区民族文化工作者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但创作型著作较少,应积极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及研究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论著。此外,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营销人士。虽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因有着其天然的不可复制性而独具竞争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某种意义上专业的营销人才队伍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比产品的生产制造者还要重要。最后,应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育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觉理念,为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要做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应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如中小学可以开设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课程,各职业院校应发挥优势着力培养各种民族文化传承人;各高等院校则应积极开展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理论研究、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各职能部门应多方提供条件,如对中小学通过课外活动、劳动技能课等形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各类学校聘请民族民间艺人到校授课等提供必要的时间、资金及政策保证,并对其中贡献突出者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

3.打造品牌,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化效应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综合,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有别于其他的竞争者。”任何一种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发挥品牌效应,都是市场营销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产业来说,要将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对其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营销创新,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支柱产业,做好品牌的推广、保护、更新等工作,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4.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必须把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建设。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在做具体决策时,必须多部门联合,对投资进行科学论证,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完成投资,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5.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环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