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财会经理总结8篇

时间:2022-10-04 13:49: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会经理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会经理总结

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传统财会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

一、财会管理在知识经时代济之下面临的问题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当下的经济形势需要探索新的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

(1)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技术逐渐占领主导地位。只有对于高新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对于产品进行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新鲜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渐提高的消费要求。只有对于高新科技进行投入和研究才能够对于产品进行快速的更新换代,能够很有效地扩大产品的利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研究开发技术的大规模企业,产品一旦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就会使市场上的顾客逐渐流失,同时不能及时推出相应的替代品还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发展的机会,所以企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发而不是产品的销售,同时,在财会管理当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应该具有相应的资金企划而不是一味的压缩成本,对于成本的估计和产品的运营策划更加重要。除此之外,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企业的单一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层简单化,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能够和基层管理者进行联系和沟通,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在听取了基层的员工和经理的一些意见之后再综合考虑进行相关决策,这不仅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渠道不再单一化,还能够使得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当中,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营和调整,达到更好的运作效果。

(2)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旧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物质水平要求比较高,主要将财会工作重点放在物质的管理之上,对于企业最大的资源―人力的管理十分忽略,基本上没有意识到人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当下的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误区当中逐渐走了出来,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当中的应用比较少,企业当中的管理对象主要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对三者进行有效的运用就是很大的成功。对于企业来讲,这三者里最重要的还是人力,企业只有有了高新技术人员和出色的管理以及决策人员才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或是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忽视对人力的管理时很大的浪费。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财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之后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的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吃惊,高新技术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的爆炸式传递使得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当下的经济形势是需要进行探索新的企业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通信技术和信息科技的进展是十分巨大的,对于经济时代对于高新科技的巨大诉求,企业的管理战略决策也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尤其是对于财会管理而言。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对于成本过于看重,这和当今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对于财会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势在必行。为了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不断地寻找可以对企业产生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对于企业的相关财会方面,企业都在追求能够有效分析出来企业的存在优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和发展、企业优势的培养像对于产品的价格拟定、成本评估、市场占有率、业务量和现金的流动水平等的变化规律和有效利用策略进行研究。这些所有有关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脱离了原本的传统模式的财会的管理范畴,能够进行联系实际对于企业在市场当前的竞争力和地位,分析自身企业与对手企业的优劣所在,对于企业能够避免自己的劣势,发扬自身优势,有效利用资源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财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是把企业的相关发展和现状和财会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综合研究将效果优化,对于新的财会管理模式来说,财会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管理为中心展开的。一般来讲,新的财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对于当下企业在所在市场当下的处境的分析;企业所在的产业链运作的分析;对于成本的策划和产品运营的分析;对于企业现存的竞争对手的优劣处的分析;对于企业每月的效绩的水平分析。对于财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们能够明白,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企业所在的市场的诉求变化对于财会管理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的变革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改变的顺应,将财会管理有机的利用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中,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企业更正了发展的方向。

篇2

对于企业来讲,旧的财会管理对于企业实际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监督以及客户的反响进行挂钩,甚至是对于高新科技的引进和利用都不够到位,对于具有特殊需求的企业旧的财会管理系统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就像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使用寿命比较短,因此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之下生存下来的原因并不是对于自家产品的成本控制的有多低,而是能够将产品很快的进行更换,不断推出新产品,刺激顾客消费,企业如果能够不断研制出高新科技的产品就是成功,对于研制过程当中投入的成本没有压缩的必要,然而旧的财会管理对于企业的评估标准首先就是成本,然而在当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高要求是和成本的压缩相矛盾的,因此成本作为评估标准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使得旧的财会管理不再有效,甚至是在新的时代和人们不同的消费诉求之下显得格格不入。

二、财会管理在知识经时代济之下面临的问题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当下的经济形势需要探索新的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

1.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技术逐渐占领主导地位

只有对于高新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对于产品进行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新鲜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渐提高的消费要求。只有对于高新科技进行投入和研究才能够对于产品进行快速的更新换代,能够很有效地扩大产品的利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研究开发技术的大规模企业,产品一旦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就会使市场上的顾客逐渐流失,同时不能及时推出相应的替代品还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发展的机会,所以企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发而不是产品的销售,同时,在财会管理当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应该具有相应的资金企划而不是一味的压缩成本,对于成本的估计和产品的运营策划更加重要。除此之外,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企业的单一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层简单化,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能够和基层管理者进行联系和沟通,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在听取了基层的员工和经理的一些意见之后再综合考虑进行相关决策,这不仅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渠道不再单一化,还能够使得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当中,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营和调整,达到更好的运作效果。

2.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旧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物质水平要求比较高,主要将财会工作重点放在物质的管理之上,对于企业最大的资源—人力的管理十分忽略,基本上没有意识到人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当下的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误区当中逐渐走了出来,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当中的应用比较少,企业当中的管理对象主要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对三者进行有效的运用就是很大的成功。对于企业来讲,这三者里最重要的还是人力,企业只有有了高新技术人员和出色的管理以及决策人员才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或是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忽视对人力的管理时很大的浪费。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财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之后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的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吃惊,高新技术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的爆炸式传递使得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当下的经济形势是需要进行探索新的企业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通信技术和信息科技的进展是十分巨大的,对于经济时代对于高新科技的巨大诉求,企业的管理战略决策也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尤其是对于财会管理而言。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对于成本过于看重,这和当今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对于财会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势在必行。为了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不断地寻找可以对企业产生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对于企业的相关财会方面,企业都在追求能够有效分析出来企业的存在优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和发展、企业优势的培养像对于产品的价格拟定、成本评估、市场占有率、业务量和现金的流动水平等的变化规律和有效利用策略进行研究。这些所有有关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脱离了原本的传统模式的财会的管理范畴,能够进行联系实际对于企业在市场当前的竞争力和地位,分析自身企业与对手企业的优劣所在,对于企业能够避免自己的劣势,发扬自身优势,有效利用资源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财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是把企业的相关发展和现状和财会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综合研究将效果优化,对于新的财会管理模式来说,财会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管理为中心展开的。一般来讲,新的财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①对于当下企业在所在市场当下的处境的分析;②企业所在的产业链运作的分析;③对于成本的策划和产品运营的分析;④对于企业现存的竞争对手的优劣处的分析;⑤对于企业每月的效绩的水平分析。对于财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们能够明白,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企业所在的市场的诉求变化对于财会管理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的变革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改变的顺应,将财会管理有机的利用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中,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企业更正了发展的方向。

四、总结

篇3

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年,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和同志们的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我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照总公司、省公司评聘经济专业技术职务的国寿发(2002)33号文件规定,比照相关条件,符合申报高级经济师专业职务的标准,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1982年雁北商校财会毕业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山西省阳高县政府办公室干事、县财委副主任、县外贸局长兼县外贸集团公司总经理。1997年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市分公司后,历任办公室调研员、浑源县公司经理、市公司工会主任。经济专业出身,本人又热爱经济,1997年全国首次经济师专业考试踊跃参加,取得了金融经济职称,并被**市分公司聘任。由于具备了相应的业务技术水平,使其组织管理能力得到很好发挥,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本人或所负责的单位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或奖励。(见资格审查表内的部分填写)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多年来,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原初始学历是中专,靠自学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大专文凭,山西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证。近年来,更是多次参加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其中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就有:1996年7月山西省经委企业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1997年9月****中央党校十五大精神培训班;1998年5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第18期县支公司经理培训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省公司省市县三级公司经理培训班;1989年4月山西省经济学年会;1996年5月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1997年6月山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会聘为理事。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多年来,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把学习思考所得结集出版,并有社科成果获奖。1999年编撰《人身保险投保指南》,促进了当地寿险业务;2000年结集《国寿保险实践的思考》13万字,赠送省内外同行参考,受到好评;200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改革岁月建言集》30万字,新华书店发行。《山西财贸经济》撰稿人之一,《全国优秀经济论文选》等多部文集有文章收编。《人民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基层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困惑及其对策》经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委员会审议鉴定,被评为1999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

四、在经济岗位上建言献策

我把学到的经济知识不仅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且还就宏观经济工作、寿险公司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扬或肯定。199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群众建议征集部门授予重大建议奖并颁发奖金,1991年原雁北行署记一等功。近年来,我均就人寿保险发展向总公司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副总经理苗复春回信予以鼓励。迎接wto挑战,国有寿险公司应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等建言,总公司在内部刊物和网上发表;对2002年工作的建议,总公司摘要在《中国人寿》2002年第1期予以刊发。

此外,1997年我还情系下岗职工,编撰《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十二行》一书,自费印刷3000册无偿送给**市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市妇联、工会、浑源县妇联等单位分发部分下岗职工或做培训参考资料。不仅受到方方面面的称赞,而且不少读者、下岗职工来信来电求教商讨或表示致谢。

篇4

[ 关键词]财会案例 教学问题 解决方法

财会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它以财会案例为主线,在课堂教学的启示下,便学生自觉地进人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实践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以财会案例为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适用、有效的启发式会计教学方法。财会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意实践教学,财会案例教学来源于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活动的再现,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性知识。因而财会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融会贯通。例教学剖析财务管理和会计案例、解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使所学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财会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中,探索财会案例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师素质、整理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寻求最佳的会计案例教学法已迫在眉睫。

笔者从某三省高校财会案例教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完全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素质差、内容不适当、教学手段低、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财会案例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从某三省的十所高校调查发现,如下表1-1不难看出:财会案例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不

对口,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际接触少,不是很受学生欢迎。征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明只有配备专业

财会案例教师专业素质调查分析表(25名)表1-1

调查内容 具体项目 人数 比例%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2 8%

硕士研究生 14 56%

大学本科生 9 36%

小计 25 100%

所学专业 财务、会计 9 36%

工商管理 12 48%

其他专业 4 16%

小计 25 100%

职称结构 教授 3 12%

副教授 7 28%

讲师 11 44%

助教 4 16%

小计 25 100%

专、兼职 总监或以上 3 %

经理或副经理 4 16%

主办人员 2 12%

办事人员 0 0%

没有担任过 16 64%

小计 25 100%

学生教学评价

(不含教师评价) 好 6 24%

良 5 20%

中 11 44%

差 3 12%

小计 25 100%

素质较高的教师,改善他们的职称结构,加强后续教育,并要求他们在实际中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可能设计出好的案例;才可能把案例教学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财会案例内容不适当,

各高校财会案例选材都不一样,有选用教材的,有自编讲义的,在教学内容上多数教师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授课,我行我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使案例教学变成了专业要求该讲的案例没有讲,专业不强的案例反复讲,造成了案例教学没有系统,内容交叉重复的状况。财会?u例教学应该按照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一方面根据会计案例反映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的复杂程度,结合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合理确定会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安排的会计案例教学进度与课堂理论教学进度,从时间和内容上保持一致。案例内容与专业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既要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相互协调,但不能重复,甚至可以在教学大纲中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内容该讲,在什么课程里讲,用以规范案例教学,提高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案例的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启发性、借鉴性,精心设计会计案例。还有一方面在设计财会案例时,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而应该虚构一些情节和做法,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财会案例教学手段低

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应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会计案例教学必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否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必须配备的主要教学设备和材料有:

1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在多媒体教室里,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溶为一体,为教学提供了相当优越的条件。有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财会处理过程形象、生动、真实地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且教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效果比亲临企业去实习还要好。

2、摄影器材。有了摄影器材,教师就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会计实务和教学上的需要,及时搜集会计案例素材,而后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会计案例教学,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和教师作用。比如:什么是增值税发票?什么是普通货物销售发票?什么是商品验收单?什么是账本?财会部门是做什么工作的?像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教师进行口头讲解,学生肯定听不懂,但是,如果把这些真实的东西拍下来放给学生看,这些抽象难懂的东西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3、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是模拟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环境设计而成的。有了会计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处进行会计模拟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切身感受到会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大大增强学生对会计案例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会计案例理解得更加透彻。

4、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有了这些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学生就可以在会计实验室里模仿从多媒体教室里学到的会计案例知识,进行会计核算模拟实习,以此验证从案例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从而增强了动手能力,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

四、财会案例教学方法死板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这种“填鸭性”的教学中,知识单向流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虽然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穿插一些启发式、提问式教学,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难以调动。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应让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学生以“当事人”“参与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法重在学生参与。在授课当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进行讨论。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催化者、倾听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和组织会计案例讨论,引导和督促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有序地完成会计案例教学规定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可以先搜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草拟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然后教师按照授课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相应的会计案例,进行必要的简明介绍,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形成热烈的探讨问题的气氛。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不要去猜测教师的分析构思、评价结论,或会计与理财活动中实际是如何做的,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与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做出分析和评价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

案例教学方法与理论讲授方法应相辅相成。理论讲授方法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实习等方法,对待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坚持死守传统教学方式,拒不采纳案例教学;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学方法,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并不是财会专业中的各种知识点都可用案例。

五、财会案例考核方式单一

财会案例成债往往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些题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实际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会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财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选择、领悟去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案例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章制度和各有关专业方面的实际资料。我们要通过自修、进修、培训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张朝宓、苏文兵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5

一、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1、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管理当局在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会极大的影响控制环境。只有企业最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给以足够的重视,并配之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的切实转变,才能保证企业从内部控制的要求和原则出发,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视会计控制,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加强并完善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还规定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收入和支出、印鉴的保管、记账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对关键岗位应轮换频繁一些,次要的岗位稍少一些,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制度上和管理上的缺陷。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特殊形式,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独立性方面的缺陷,实际效用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合规的良性方面发展。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这一症结,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公司产权制度。我国实行的是公有产权制度,现在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最大的弊病是只有形式所有者,而没有事实上的所有者。产权主体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财务报告粉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是要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成立一个纯经济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控股机构,对被控股公司行使监督权、收益权,对财务报告实施有效的监督。二是将财产所有权分散化,形成多元所有者的产权结构。关键是解决我国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减少持国有股、法人股的数量,并使其自由流通。

(2)完善董事会制度。首先应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优化董事提名机制、董事会形成机制以及董事会责任追究与免责机制,将董事会建成能够真正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机构;其次应从人员配置上割断董事与经理层的脐带,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如果董事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叠,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分设就完全只是为了应付法律,而无法体现公司治理法规所体现的制衡机制,董事会也就名存实亡了;再次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顾名思义必须独立,只有独立了才能发挥其监控作用。除此之外,独立董事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即财会知识和行业知识,以合格胜任监督检查工作。

3、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者监督,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委派制的目的是将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以便其具有公正性。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借助企业外部会计专业力量进行会计监督是必要的、可行的。并且政府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了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当局在经济利益上的共同关系,再加上新《会计法》确定的法律责任,相信长期困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顽疾将得到彻底根治。

4、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利平衡和激励兼容机制。

企业是一序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组合,投资企业的股东是委托人,投身企业的经理是受托人,企业得靠经理来经营管理,如何既考虑短期经营业绩又兼顾长期经营业绩的激励契约是最优的,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和对股东利益的侵蚀,抑制董事和经理层通过粉饰财务报告来谋取私利;同时对经理激励奖罚。一个由“基本薪水”+“奖金”(主要取决于年度业绩)+“股权激励”(取决于长远业绩)组成的经理人激励公式比较科学。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针对我国目前会计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但高素质人才稀缺的现状,应加大职业后续教育的培训力度和广度,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平台,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对新入门的会计人员应严格把关,那些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进行岗位分流。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为执业信条和基本理念。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业务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二、社会监督方面的强化对策

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执业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用制度来保证执业质量。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合理和有效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

承接业务应谨慎,防止客户风险转移。推行“双承诺制”,即客户向事务所承诺提供真实、完整、合法的会计凭证、会计资料,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对单个项目实行全过程控制。业务项目的每一步都应按操作规程扎扎实实地做好;彻底执行三级复核制,各级都应明确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审计项目的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完善督导程序,加强督导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任会计师必须对质量控制负总责,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业务规律,提高执业水平。

2、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为了彻底摆脱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依赖关系,保证其独立性,应当改变目前的审计聘任制度。建议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面组织成立一个独立的审计业务聘用委员会,充当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的“中间人”,被审计单位定期向该组织上缴费用,该委员会则负责进行上市公司评级、招标选择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等工作。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后续教育的监管。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有必要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完善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杜绝继续教育走形式、学习不深入的现象,以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管制度,改进目前以清理整顿、年度检查为主的监管手段,采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追踪制度,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信用档案,是保持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外在驱动力。

三、政府监督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1、财政监督应当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对象。

各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上的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门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承担起管理和监督的的职责。在监督的方式上,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二:一是财政部门以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各单位的会计报表,财政部门保留对各单位会计报表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再监督的权利;二是财政部门以国有资产代表者身份,有选择地向部分国有单位委派会计负责人,通过会计负责人对国有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2、税务监督应当是政府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监督的主要手段。

税务监督的对象是纳税人依法纳税情况,财务会计资料是其监督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如果税务监督的职能到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

3、审计监督主要承担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督。

审计监督主要是实施对税务、财政部门行政执法监督的再监督。在具体操作上,审计监督还应当与财政部门要有明确的分工,避免重复。

此外,财政、税务、审计监督还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树立监督权威。

四、加快法律体系建设

篇6

作为面向全体财会专业学生的创业入门教育,创业教育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培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学院的行业办学优势与区域优势,培养具有扎实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的创业型专业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创业意向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和创业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创业管理实践能力,进行创业孵化,培养自主创业者。创业型专业人才是针对广大学生的大众化培养目标,自主创业者培养目标是以有创业渠道或强烈创业愿望者为培养主体的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两层次目标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一、形成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会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并结合KAB 创业教育(中国)项目的教育内容与体系,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意识、创业心理、认知企业(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创办企业(市场选择、计算所需资金、筹措创业资金、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经营企业(员工管理、营销管理、供应商的选择、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风险管理)、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法律与税收(合同订立、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等模块25大元素,并根据创业教育元素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通性和互补性,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3种授课形式(见图1):融入专业课程授课、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一)融入专业课程授课 融入专业课程授课是指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业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在传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并不另外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教育元素中企业的含义、企业的类型、企业申办基本程序等在经济法课程中体现;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课程中体现;税收筹划、纳税申报、税款计算在税收相关课程中体现等,所以对于这些创业教育元素不需要另外开设该类创业课程,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对这些创业教育元素进行强化,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将书本知识还原现实生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增强其切身体会,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如在《财务会计》“短期借款核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知识,然后根据实际借款业务处理流程,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扮演借款单位业务经办人、出纳、会计、财务经理、单位负责人以及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应模拟角色具体操作工作步骤。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填写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借款借据、进账单等原始单据、审核盖章、填制记账凭证与登记账簿的过程,不仅加强了财会专业学生借款业务的核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掌握了银行借款的操作流程,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财务管理》的“筹资成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编制一份筹资策划书,根据岗位需要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扮演公司的企业负责人、财务经理、会计。企业负责人审核企业筹资策划书中的筹资原则、筹资用途等项目;财务经理负责审核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项目;会计人员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筹资方案可行性的评议。通过这些项目化情境模拟操作,使学生对企业经营所考虑的要素有更生动立体的认知。另外,由于学生尚未接触过实际工作,对于具体的工作情境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财务知识时,尽量做到生动易懂,可将某一工作情境做成Flash 动画,演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该情境的财务知识。

(二)开设选修课独立授课 对于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未涉及到的创业教育元素,如:模块四中发现并分析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来源、识别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模块六中的员工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模块七中商业计划书的准备(信息与帮助的来源、设计商业计划书、解释商业计划书)等,可以开设“创业机会分析”、“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等选修课程,与前面的专业必修课程相互配合,使学生从知识准备的角度掌握创办企业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通常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等比较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的呈现方式的教学方法。

(三)开设专题讲座授课 对于模块一、模块二,其内容主要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的指导,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素质,以激发起创业激情,教师很难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学生专项实训,所以通过开设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来完成。如可以开设创业成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创业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以与时俱进的创业理念、丰富生动的实际事例,点燃学生心中的“创业火花”;通过剖析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险和艰辛,懂得如何在经营中规避风险。这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直观、快速、深刻的效果;开设 “形势与政策”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重大时事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如何根据不同政治经济形势识别、把握创业机会;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式,提高挫折承受力,能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等。

二、设置体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效果深化的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力求找到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开展专业调研与市场研究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现场观摩学习,参观企业的采购部门、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由企业相关人员介绍该企业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各个流程产生的原始凭证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参观企业的财务部门,由会计人员介绍本部门的人员分工,每个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翻阅或由企业会计人员展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以及报表,并简单说明这些资料所记载的内容和用途。通过让学生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可以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市场调查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市场,了解社会,加强其感性认识,深化其理性认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市场开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其更多地了解现实的经济状况、经济环境,从而激发就业、创业灵感,更理性地设定自己的就业去向及创业目标。

(二)开办创业论坛、扶持创业社团 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学生创业因子对广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职院校可以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论坛,围绕相关专业,进行学术报告、研讨、辩论、创业交流,搭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平台。 扶持学生创业社团,在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学院从组织、制度、观念等方面对社团给予必要的引导,控制其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有意识地把创业教育引入社团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增长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开展调研论证,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书,并进行展示、讲解、模拟实施。创业大赛具体包括学生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的模拟实施、答辩、评委会的点评等阶段,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是专业学生创业实训的一项有效方式。其中,创业计划书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创业大赛不仅能反映出学员对商机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财务知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而增长学生的专业、创业知识,提高专业、创业能力。

(四)创建模拟企业 建立校内模拟企业,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教师应以真实的企业为蓝本设置一个模拟企业的综合情境,开设市场开发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设置“总经理”、“部门经理”、“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等角色让学生担任。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开办企业、筹集资金、采购材料、组织生产、成本核算、产品销售、利润分配和申报纳税等业务处理。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 模拟公司的建立,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基地。

(五)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创建高职大学生创业园,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等资源,挖掘自身服务潜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资金、人才推荐、市场开发、招商引资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全真两种途径尝试创业,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创业,即由学生申请,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按照企业方式运作,在校内开业,学生毕业前将企业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学校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依法纳税,优胜劣汰。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不但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孵化器功能,成为催生高职学生创业成果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摇篮。

此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创业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财会专业大学生创业网,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方式应打破单一的考卷制,注重过程评价,把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对创业学生要淡化科目成绩,突出创业的重要位置,可以设立创业方面的奖项,如创业奖、创业贡献奖等,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针对修满规定创业类课程学分的学生可以颁发一个本校创业结业证书,以提高学生对创业类课程的兴趣;四是建立创业跟踪体系,学校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制定、执行具体的培养方案来实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等。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财会专业教育较好的融合,必须做到上述人才培养方案方方面面的融合、协调及保障,将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广生:《我和创业有个约会: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作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践行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积极地改进与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目前复杂的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的优化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展。

1.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安全的保证。内部审计对企业日常经营模式、经济决策以及管理方式等的审查、监督,参照国家法规制度,根据审计工作规程与规范,及时发现企业经济决策以及经营中的若干问题和弊端,为企业的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2.内部审计具有考核鉴定功能。企业内部审计要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进行审查。通过科学、客观的内部审计,真实、详细地反馈出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各部门的经营水平,为各部门的工作考评提供合理依据,也有利于企业高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当发现经济决策有失偏颇时,则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3.内部审计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服务。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的考核鉴定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各个部门应将内审部门作为一个信息咨询平台,企业高层要结合内审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目标等进行反思和校正,从而制定新的计划、规划,落实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审缺少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自我监督、自我检查的机构,应该赋予其独立地位,也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审工作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审部门缺乏独立地位,一是内审部门附属于其他部门并接受有关负责人的领导;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的现象普遍;三是内部审计的双向服务性,既对企业领导负责,又要接受政府审计的指导,也就是内审部门既为企业服务又为国家服务。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从而大大的制约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审计职能难以发挥。

2.内部审计方式落后,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经历着调整、改革,企业也在随着市场竞争形势不断地调整经营模式,对此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应该从查账式的账面审计朝着风险审计方向发展;要建立以风险预测为目标的内审模式;同时,加大对风险审计的力度、并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依然以账面审计为基础,所采用的审计模式、手段等相对落后,局限于审计工作者的主观判断和从业经验,缺少科学的量化依据,审计的电算化程度有待发展,审计的精准性、客观性得不到保证。

3.内审人员的素质、能力急需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就对内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我国内审人员职业化程度不高,在岗的内部审计人员有专业职称资格的还不足30%;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水平都有待提高;内审部门人员组成单一,大多企业的内审部门没有配备经济师、律师、工程师,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尚未形成。

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重视内部审计的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要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经营决策以及企业未来规划的重要性。第一:让内部审计切实地成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内审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监督与评审作用;第二: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相关资讯和数据,帮助企业完善其管理机制、实现既定目标;第三: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防控、治理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仔细审视企业经营过程中每个风险节点,理清关键性风险和风险的关键性环节,从全局出发为企业提供前瞻性风险管理依据。内部审计的职能应该朝着审查、监督、评价、咨询等综合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经济。

2.科学设置组织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建立较晚,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目前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主要有几种模式:设置在监事会;隶属于财务部门;在股东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等。以上几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是从内部审计设置的独立性、权威性原则来看,在股东大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最为科学。该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其审计业务,向总经理报告其行政业务;该模式层次高、地位超脱、独立性强,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与国际内部审计原则接轨,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3.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重视内审人员的培养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当前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式、财务管理模式等相适应,所以要积极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内审工作要将事后、事中、事前审计相结合,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手段要从传统的手工查账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并向网络化发展,实时审计、网络审计、在线审计将成为主要的审计手段。此外,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与选拔,组织严格的资格考试,推行内审人员持证上岗,提高内审人员的技能水平;要加强内审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打造一个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内审团队,更好的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和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重要,不仅要为企业的财务、经营进行监督、提供服务,而且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目前企业内审工作中依然存在问题,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使内部审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财务舞弊;概念;主要原因;防范措施

在我国的审计准则中,将财务舞弊定义为: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一般来说,企业财务舞弊主要存在方式是侵占资产与对财务信息的虚假报告。这种经济行为是受现代社会所谴责的,由于给利益关联人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合法保障,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动摇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还会影响到会计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一、关于财务舞弊概念的论述

199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财务报告舞弊逇概念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指的是企业或者是公司故意做出的遗漏或者是错误的重大财务问题。通常财务报告舞弊涉及到以下几种行为:首先,篡改财务报表,人为制造虚假财务编制报表及其他财务依据性文件。其次,故意不向相关部门上报公司产生的交易或者是重要相关信息。最后,故意对交易相关的金额数量以及金额的分类使用错误的财务会计原则。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舞弊概念及国外企业和学者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报告舞弊是企业或公司在财务报表上所做出的虚假反应故意行为。”

总的来说,财务报告舞弊核心的概念就是财务报告者故意采用一些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一定程度的歪曲、捏造或者是修改,以误导、蒙蔽财务报告使用者,并企图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行为,从而对财务报告者产生有利的决策或者是判断。而我国也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主要表现为:1.故意伪造或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2.变造粉饰相关财务会计报告的依据文件;3.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交易事项和利润;4.隐瞒应该被披露的重大事项;5.恶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估计。这些方式都会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使社会信用根基遭到损害,从而导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化配置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最大利益化的驱使

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背后的巨大利益的驱使。部分企业给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向银行提交假账以及篡改后的财务会计报告。表现最明显的是股票市场,部分企业随意改动财务会计信息,营造一些诱使股票价格上涨的信息氛围,以此来获取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实施财务舞弊的收益远远高于舞弊成本

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它们主要的财务舞弊行为是虚拟增加企业的利润,其根本性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虚拟利润公诸于资本市场,来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股票价值,从而达到吸引更多投资的目标。虽然说,企业实施财务舞弊,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以及费用的支出,但是这与企业从资本市场上得到的巨大收益相比,仍然是值得铤而走险的,这也是众多企业顶风作案的又一重大原因。

(三)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执行的伸缩性为财务舞弊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通常来说,企业在具体财务事项处理中往往会选择使用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会计准则,以此提高自己的绩效或者是其它更为有利的方面。同时,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具体会计事项处理中往往也会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会执行标准,而会计准则的实施往往又为致使会计信息发生失真的现象,这就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也使得的财务舞弊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大。此外,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于财务舞弊技能的速度来说是非常缓慢的,这也在客观上为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四)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缺乏与不健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效能和诚信。企业缺乏全面、透明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人员,营私舞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带头执行,破坏原有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监事会是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机构,监事会的职能主要是合理安排和监督权的有效实施,防止董事会专断独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监事会主体由少数股东或者处于被领导地位的职工代表组成,那就没法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内部监督职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纵容了企业财务舞弊。部分企业在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名义上有相应的职权,但是聘用非专业人员或者内部专业内审人员无所事事,那么这个机构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内审职能的弱化也会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五)外部的监督、监管力度不够

缺乏相关的外部监督法规,我国目前推行的《公司法》、《审计法》等法律对完善企业治理和规范公司行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相关模糊的条款可能会使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钻法律的空子。加上外部监督主体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制度的相关标准体系,这是压缩会计财务核算弹性空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状况和财务管理需求,在企业会计法、公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自身的财政制度。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能认为完全性的真实、可靠、有效;要抱着严谨、从事实出发的态度去监督、管理财务工作人员和处理各会计事项;争取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引申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来。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首先,避免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的身份重叠,如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身份重叠,就会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这就弱化了内部监督的职能。其次,约束大股东权益的行使。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现象,这种“一股独大”的现象不仅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而且也不利于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必须限制股东滥用权力,保护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再次,完善监事会制定。建立健全监事人员选任制度,防止董事会等高层直接任命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职权,使其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应该隶属于董事会之下,具有独立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充分的监督权。聘用专业的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对公司各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从而能够有效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外部管理机制

首先,完善国内注册会计师审计机制,改变企业雇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的模式,可以采用由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公司的会计事务,以此来强化会计师的监督管理职责。其次,强化证券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证券监督委员会是市场的监督管理者,也是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者,保护市场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因此,必须强化证监会的职能,严格执行上市公司的准入资格,发现有严重舞弊的公司,必须按要求将其踢出。最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完善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

(四)企业应组建高水平的财务工作团队

财务工作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以及财务舞弊防范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决定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则是它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说,组建高水平的财务工作团队也是企业有效防范财务舞弊的又一重要举措,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首先,严格实施财会工作人员的招聘与任用,注重其专业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财会工作人员的品德修养,坚决杜绝思想道德低下的人员加入到财会工作队伍中来。其次,建立起财会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定期对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与培训,确保财会工作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业务水平。

四、结语

企业财务舞弊现象一直是当前经济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强化审计部门的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体制,共同构建社会信用的根基。但是,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化、长久性的管理工程,它需要我们国家相关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在此,也希望更多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以便于为我国经济的规范、有序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郝爱文.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有效治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02)

[2]刘立燕,熊胜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3]赵威.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职业技术,2012(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