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8篇

时间:2022-04-18 19:16: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篇1

根据蚌埠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年度卫生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度省、市级卫生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创建范围、标准及程序

本次卫生创建范围包括:市级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卫生社区及卫生先进单位评选;已被命名的“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卫生社区”开展“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社区、卫生村”创建。

创建单位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依据省、市级卫生创建标准及考核命名管理办法进行申报、评选。省、市级卫生创建标准及考核命名管理办法详见省爱卫会《关于印发省卫生镇(县城)、卫生村(社区)、卫生先进单位标准及其考核命名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市级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卫生社区及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两文件均可到蚌埠市卫生局网站爱卫办卫生创建专栏下载。

二、时间安排

4月10日前,各创建单位对照相关标准进行创建,自评符合标准的积极向县爱卫办进行申报。

4月20日前,县爱卫办按照创建标准逐个对申报单位进行全面评估,以文件形式形成书面报告,择优向市爱卫会进行推荐。

4月21日至5月20日,市爱卫办根据县爱卫办推荐报告,依据创建标准,对申报单位逐一进行全面复查和不定期的暗访。

三、几点要求:

(一)本年度卫生创建工作已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卫生创建工作,成立卫生创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积极鼓励符合标准的单位申报。对暂未达到标准的要加快改善各项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的步伐,狠抓关键,突出重点,适时争创。

(二)市级卫生县城、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市级文明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是本次卫生创建重点。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尽快落实工作措施,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差补缺,完善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积极申报,确保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市级卫生县城及省级新农村示范镇、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卫生创建目标任务和其他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篇2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绿色创建活动真正成为增强群众环境意识,改变市民行为习惯,提升城市品位的细胞工程,充分发挥绿色单位的先进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区营造和谐氛围,特制定本指引。

一、组织机构及承担部门

*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区委宣传部、*市*区妇女联合会、*市环境保护局*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组成,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分局,环保*分局综合科负责全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二、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的创建范围

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包括了从事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经营、消费的各个领域,其中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各个领域的典型代表。

绿色社区是以传统的居住集中地,如居委会、家委会等传统社区为单位,创建绿色社区。

绿色小区是以新开发建设的居住地,如花园、山庄、别墅等为单位,创建绿色花园、山庄、别墅等绿色小区。

绿色企业是以从事生产的企业为单位,创建绿色企业。

绿色学校是根据教育程度,分别创建绿色大学、绿色中学、绿色小学和绿色幼儿园。

三、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的方法步骤

(一)创建单位制定创建活动计划

创建单位依据《*市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评审细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计划。

(二)创建单位上报申请

创建单位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关于实施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计划、方案和申请。

(三)创建单位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

1、建立绿色档案:绿色档案是记录单位创建过程的历史依据和见证物,也是单位内部和主管部门对单位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活动评估的依据。

绿色档案包括以下内容:有关创建绿色单位的决定、环境保护技术档案和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等,单位内部的环保规章制度、文件,会议记录、大会发言稿、备忘录、有关活动实施报告、自我检查评估报告、总结,各种环保和环境教育活动实况录像、图片、网页和多媒体内容,绿色单位相关新闻报道材料等,技术人员有关环境教育的教案、多媒体资料、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教科研论文、书籍,基本人员有关环保作品、宣传资料、广播稿等,环保和环境教育类图书资料的整理以及使用情况登记,各种获奖证明,单位环境建设工程(包括绿化、锅炉改造、食堂改造、新建校舍、铺设管线等)的主要资料,法人和基本人员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和绿色单位方面的培训记录和相关证明。

2、创建单位开展环境宣传与信息交流。将创建绿色单位的有关信息,如计划、行动方案及取得的经验等,可通过通讯、简报、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形式不断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公布,并将单位外部相关的信息传达到单位内,从而利用各种形式达到宣传、引导、教育、启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创建单位开展自查

创建单位在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中,应组织好创建活动的整体协调工作和监督落实工作,根据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工作进度安排,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五)创建单位申请验收

创建单位在总结及改进的基础上,向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验收和绿色单位命名。

四、绿色单位评估标准

(一)共性标准

1、成立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单位绿色行动的具体计划和目标,且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认真实施定期评估。

2、在日常管理中处处体现环境管理的思想,并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实施不断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3、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档案原始数据和文件完整、分类,且长期积累,档案形式多样。

4、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向社会各界传播单位实施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的过程和经验、成效,与当地社区在环境教育、环境安全领域建立了融洽充分的合作关系,环境教育、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等环境保护行动在周围社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5、在单位内部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文化氛围,单位环境切实得到改善,园区内外绿化美化,基本人员及家属有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6、单位环境规章制度内容明确、操作性强,单位内部成立环保社团且有一支环保志愿者队伍。基本人员参与单位环境管理。

(二)个性标准

1、绿色社区:社区整洁优美,绿化、美化达到地方园林式先进标准;建成无煤烟区和噪声达标小区,垃圾分类、袋装回收、无外露现象,所有污染源均得到治理,且达到国家标准;没有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以及城市规划法规、政策的建筑和企业;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和地方人口政策,没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事例;具有浓厚的环境宣传教育氛围,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全体居民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家家户户养花种草,人人爱护树木基本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习惯,又选择了良好的绿色环保型生活方式。

2、绿色企业:遵守国家和地方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坚持清洁生产审计制度;企业全面通过管理、质量认证;企业所有污染源均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废旧物回收利用率达到行业较高水平;企业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整治优美,绿化、美化达到花园式标准;企业生产区和办公区全面禁止吸烟,杜绝“白色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全体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绿色文明习惯。

3、绿色学校:学校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绿化建设达到花园式标准,且富有文化、教育特色;设立有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育内容明确,制度切实可行,专兼职教师配备齐全;建有可供学生鉴赏的生物园,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的观测站和实验室;进行宣传、交流的广播电视及信息网络系统,并定期向学生开放,与专业机构挂钩;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深深了解当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切实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科教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普及环境知识;校长和教导主任定期接受培训,重视提高环境教学水平;根据教学计划和中小学生特点,定期举办环境形势讲座,积极组织学习参与校内外环保活动,其中全年参加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境纪念日活动的人数应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校园清洁优美,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节水节电,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五、绿色单位评估工作流程

1、绿色单位的评估工作分级进行,各级绿色单位分别由同级环保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执行。

2、各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辖区单位递交的绿色单位申请后,首先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安排验收。

3、设立验收专家组,按照绿色单位评估标准进行现场验收评估,评估结束后向受评估单位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4、验收技术后的三个月内,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将评审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

六、绿色文明单位的命名及表彰

(一)申报条件

已在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在登记备案后,按计划发展一年以上;三年以内,无环境违法和受到环保处罚记录及环境安全事故记录;单位相关资料齐全。

(二)命名管理

1、绿色单位的命名实行省、市、区(县)三级管理,一般情况只有获得下级命名的单位才有资格一次申请上一级,但条件成熟且在创建过程中有突出成绩和特色的创建单位可以越级申请命名。

2、省、市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每二年命名一次本级的绿色单位;区(县)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可每年命名一次本级绿色单位。

3、获得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将获得由相应级别政府所颁发的奖牌和证书,有效期为4年。

4、下一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每年命名表彰之后一个月内,将年度绿色单位名单以及创建单位基本情况以书面和电子文件形式上报上一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各级绿色单位在获得命名后,应不断巩固、深化和提高创建成果,凡在4年有效期内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其他有损绿色单位称号的,或在被命名2年后没有通过复查验收的单位,由相应级别的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向政府提出建议,取消其命名称号,并进行通报。

(三)命名表彰

1、绿色单位的表彰名额由同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确定。

篇3

(一)社会文化及文化执法大队工作

1、精心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期间,认真筹备,精心组织花灯、马甲大鼓吹、南音表演参加泉州市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凸显洛江文化特色;联合区委宣传部完成“和谐洛江欢乐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镇化与减灾、森林防火3场主题巡回演出。精心编排“庆国庆65周年、建区17周年”文艺晚会。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暨“文化之都·仙山洛水”洛江文化周,以“文化之都·仙山洛水”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展演、展示、展览、博饼四大系列的15项活动,通过五彩纷呈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洛江生态山水、非遗人文、特色美食饮品以及海丝多元文化之美。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9万元,新建7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7个村级文化活动示范中心建设工作。

3、多措并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做好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认定、信息采集工作。成立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完成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公布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个;做好《陈三五娘》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跟踪工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非遗项目工作评审并由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完成公示。组织开展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举行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揭牌仪式,在马甲镇文化中心举行了洛江区第二批市级非遗传习所和第二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授牌仪式并在授牌仪式后举行南音专场演唱活动。

4、加强文化安全监管力度。今年来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家)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0多家次查缴有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卡通漫画“小册子”、“口袋本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印刷品50余张(册),盗版字典12本,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开展夜市地摊整治,查缴盗版VCD1000多片,非法出版物300多册,严厉打击游商、地摊兜售非法出版物行为;组织参加市扫黄办举办的2014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暨“绿色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对查缴的非法出版物及盗版光碟进行集中销毁。

5、做好文化产业服务工作。开展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调查摸底工作,推荐“东艺雕刻”、“建文工艺” 两家企业申报泉州市第四批文化产业基地。投入资金7万元,新建5家社区书屋,提升10家农家书屋。

(二)体育工作

1、做好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争取省体育局社区多功能运动场项目资金56万元,新建朝阳社区、院前社区2个多功能运动场,场地平整已完成,现等省体育局安装;新建10个市级全民健身点并安装完成;投入14.9万元完成室外损坏健身器材维修;投入30万元,提升10个村灯光球场招投标工作已完成,现正在安装中。

2、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节庆期间,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分别组织区第五届农民篮球公开赛第一阶段、新春象棋、乒乓球邀请赛、庆“三八巾帼健身舞蹈”、徒步越野比赛、拔河等机关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日期间,举办洛江区第五届农民篮球公开赛、首届洛江区太极拳大汇演等全民健身比赛;组队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积极备战第十五届省运会、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工作。

(三)旅游工作

2014年,我区接待游客115.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3%,实现旅游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22.35%。

支持乡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3月22日,协同虹山乡、泉州广播电视报联合主办“最美虹山行”乡村游启动仪式,7月5日,协同河市镇举办“多彩河市 乐活乡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季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召开全区“国庆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暨乡村旅游工作会,分析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旅游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完善沿线景点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针对主景区标牌标识少的问题,主动联系省、市旅游局安排设计单位,计划于年内新设置道路标牌标识20个。指导泉州田格里拉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按照创建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标准进行园区整治、申报材料撰写工作,目前,已通过市旅游局初评。

指导河市镇召开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协会成立大会,成立我区第一家乡镇级的旅游协会——河市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协会,实现我区旅游协会发展有新突破。

(四)其他工作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完成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以“文化惠民接地气、润泽无声暖民心”主题,开展“四下基层”、“四送下乡”、“四个一”结对帮扶活动为自选动作,确定10个边学边改项目。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于8月18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四个回应”的要求,精心研究制定“两方案一计划”,其中班子明确6个方面、14项整改内容,科级党员干部共制定了61条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制度13项,新建制度11项,确定专项整治任务6项。

2、做好市、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

3、组织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完成相关表格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4、2014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1-2013年度文明单位。

5、全面部署,顺利配合做好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局承担的人文环境组相关工作。

二、20**年工作计划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做好区级文化馆新馆建设的前期工作,新建一批激情文化广场。

2、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4、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展“陈三五娘”系列文化活动。

5、提升基层体育基础设施,继续争取2—3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所项目建设。

6、承办好泉州市第七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组织开展面向机关、乡镇、村、企业的多形式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7、继续加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在建文化旅游项目的服务、宣传推介工作,加大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申报省、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工作;认真组织甄选、推荐项目及企业参加“文博会”。

8、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综合监管及扫黄打非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安全发展城区建设工作,推动企业加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9、继续贯彻落实《洛江区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全区旅游布局,做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招商工作。

篇4

一、以评估促发展,做实、做细“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

(一)理清工作思路

“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是在新区开展 “法制教育示范校”活动的基础上,于“五五”普法期间由新区社会发展局、司法局共同商定推出的。

其宗旨是:通过活动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升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内涵。克服为评而评,实现以评促建。通过法制示范校的创建在“学生学法、教师授法”两个重点上有所突破,在“组织管理、教育活动、教育效果”三个层面上取得实效。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的工作设想。

(二)严格操作流程

星级学校创建共设有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每一星级均设定15项具体的创建指标。采取“学校自愿申报――资格审查认定――制定创建计划――开展创建工作――总结创建经验――进行评估验收”的流程。整个创建活动一般历时两年,注重创建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突出在近两年的创建过程中,将创建活动与学校日常法制教育工作紧密融合。法制教育具体负责同志全程参与,与申报学校保持良性互动,参与、沟通、指导、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并做好档案收集,做到创建工作有案可查。

同时严格评审,突显其公平性、严肃性。评审由社发局、司法局组织联合评估组或委托中介评审机构进行,在创建过程中引入淘汰机制,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中途实施淘汰。以2009年法制示范校为例,初评时,在申报的60所学校中,根据创建工作绩效淘汰了32所,只有28所学校进入二星级法制示范校复评。通过看资料、听课、开座谈会、举行知识测试等,又对8所工作尚有欠缺的学校发出了限期整改意见书,改进后进行复查,最后命名。所有一整套措施保证了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评审活动的实效性。

(三)规范提升工作

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它的示范效应、群体效应极大地调动了新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带动了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法制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1.规范教育内容

以“青少年法制网校”上的新区法制教育基本课程为蓝本,分中学版、小学版,每个板块又分为五篇目,涉及的法制教育近70个专题。内容、进度、时间均由学校自主选择和掌握。

2.规范教育课时

明确“思想品德”等课的主渠道作用及各科的融入工作。同时要求安排好一个月两次的法制教育专题课,此外还确立了每年结合相关“纪念日”适时、有重点地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制度。保证法制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

3.规范教师培训

采取脱产进修、短期培训、专家辅导、以会代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同时通过听课交流,在“法制教育网校”上开设相关栏目供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与水平胜任法制教育。

4.规范考核机制

确立学生法制基本常识教育效果监测制度。每年10、11月,新区对全区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职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年度测试,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根据测试情况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导,检测法制教育效果。

5.规范档案管理

将创建过程材料按组织管理、活动组织、教育效果等类别及时归档。

6.规范评价机制

明确“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验收两年一次,通过评估,符合条件的授予称号,从一星级到三星级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形成良性向上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所有已获得星级称号的学校进行年度审核制度,克服一评定终身的现象。新区同时将法制教育开展好坏作为参评文明单位的必要条件。

二、延展辐射时空,做精、做活“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

2004年9月,浦东新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实现了法制教育形式的与时俱进。六年多来,网校吸引了超过55万人次的学生上网学习,被学生誉为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永不关门的“法制大课堂”。

(一)增强认同

法制教育要贴近学生,必须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载体,使他们喜闻乐见。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正是从学生的喜好入手,冷静面对学生上网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效应,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接受法制教育。

在版面、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喜好。有反映社会法治化进程,反映社会热点的“法治播报”,反映学生学法心路的“学法心迹”,也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法制动漫、画说法律、普法影视、在线竞赛等。

在设置核心板块――青少年学法网校时,为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设立了八个专用虚拟教室。分别是展示浦东新区区本中小学法制教育教材的基本课程室;提供给教师开展法制教育所需的教育教学参考的教育参考室;在线进行普法教育的普法小课堂;学生在线练习使用的测试练习室;在线解答学生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辅导室;提供学生有关法治案例、故事、小品文、小技巧阅读的课外阅读室:提供学生网上法制教育社团活动平台的社团活动室:提供学校、学生交流展示自创普法作品的作品交流室。这些栏目的设置,贴近学生,增强了认同。目前法制教育网校以其“生动性”、“形象性”吸引着全区乃至全国的青少年上网学习,增强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和影响,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二)强化参与

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除靠宣传内容正确,正面引导外,网络辐射力和吸引力等优势的发挥还需要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如果形式不吸引人,正面效应就无法发挥出来,效果自然有限。因此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除增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为解答学生疑惑问题,多刊登来自学校的新闻、学生撰写的心得文章,增强亲切感外,还开门办网,开设“社团活动室”,让学生通过博客阐述认识与观点,通过BBS参与热点讨论。同时每年法制教育网校还主持开展多次大型互动参与性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几年来先后举行了“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网校”论坛,开展了“浦东新区青少年宪法知识测试”,“安全知识点点看”、“法制动漫创作比赛”、“法制游戏棋设计大赛”、“法制书签创作比赛”、“法制教育教案征集”、“禁毒征文与标识设计赛”、“宪法知多少”等大型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仅仅去年12月的“宪法知多少”活动,在短短一个月中,就吸引了中学(职校)生、小学生(包括亲子互动)达2万3千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及社会效果。

(三)提升绩效

浦东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积极打造网络化工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校可以展示本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交流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同时示范法制教育的活动形式。比如唐镇中心小学“交通知识棋设计”活动、洋恒中学“校园案例”大家谈、德州中学“有话大家说”案例分析活动、洋泾中学“法制教育宣传周”、华师大二附中学生“法律社团”、金英小学“法制博客”、杨园中心小学“小法官上岗培训”、莲溪小学“社区法制教育版面进学校”等在网校上报道后都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同时通过法制教育网校及时发现了解新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亮点,并深入学校进行实地挖掘,帮助学校提炼、总结,将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推广。比如潍坊小学用《小小律师》作为学校法制教育课的教学素材进行了探索,专家几次上门进行指导、实践、总结、提高,形成经验后向全区中小学进行展示推广,这一做法在社会上也受到广泛关注,司法部法宣司领导专程前往潍坊小学听课,充分肯定这一做法。

两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浦东新区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如今创建活动借助网校这一平台进行管理。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评比的要求、申报材料明细、相关表格实现了网上可以查询、下载,创建材料网上提交,学校创建过程、最终评估过程、公告等都实现了网上实时公开。使法制教育星级示范学校评估工作既公开、公平、公正,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了法制教育工作内涵。

篇5

——农行***市支行**街分理处创“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农行***市支行**街分理处现有员工16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35岁以下员工8人。多年以来,该分理处在“青年文明号”创建中,紧扣金融创新主题,不断赋予号、手活动新的内容,收到显著成效。先后涌现出15人次省、市级青年服务标兵和青年岗位能手。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市“三星级文明窗口”,2003、2004年被评为省市分行“迎春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03年被农行省分行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该处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契机,以树立农行品牌形象、争创一流服务窗口为目标,激励全体团员青年爱岗敬业、创新增效,本着"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的服务宗旨,为各类用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按照“树精品网点形象、展农行青年风采、创不凡经营业绩”的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年青员工干劲大,闯劲足,勤于学习,乐于奉献的特点,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加快有效发展。截至200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8239万元,营销保险350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4万元,实现利润196.5万元,为“青年文明号”的品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一、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增强全员服务意识

"优质的服务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这是近几年通过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分理处员工深深体会到,要把窗口服务作好,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分理处始终坚持把员工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常抓不懈,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首先组织学习了《中国农业银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学习知名银行完善的内部服务管理和优秀的品牌服务战略,以及国内外名牌企业的服务事迹等,提高员工对服务工作的全面认识。一名年龄较长的员工***深有感触地说:"我在农行工作20多年了,一直以为:作为临柜营业员只要不出差错就算是服务好了,通过学习,才真正了解到服务跟我们的业务素质、气质、形象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此后,又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实践,使每位员工都正确认识到:农行业务的发展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客户,最终来源于优质的服务。在平时工作中积极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2004年10月21日下午,柜员***同志临柜,一位客户将7500元小钞递给她后,就忙于在电话中谈生意,并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分理处,当曹咏梅同志把钱整理好后,已不见客户人影,下班后,几经查找,才将存单送到客户手中,而客户此时才想起到银行存钱的事。该客户收到存单后激动不已,立即打电话向支行行长表扬了该同志,并表示动员亲朋好友一定把钱存入**街分理处。正因为有像**同志这样的分理处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时刻心系客户,想为客户所想,急为客户所急,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该处业务发展,提高了分理处的知名度,维护了农行形象。

二、实施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争创个性化、灵感性的特色服务

**支行**街分理处地处***市的黄金地段,属县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左邻右舍是林林种种的商场、政府机关单位和工行、建行、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作为位于此处的农业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水平的高低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农行乃至整个农业银行的企业形象、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因此为各类客户始终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服务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分理处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该分理处率先成为了全省农行推出规范化服务的机构。近年来,在规范化服务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分理处组织全员参加了文明礼仪知识的集中培训。每周星期一举行宣誓,进行20分钟晨训,周二至周五早晨上班前10分钟晨练;同时加强日常检查和年终考核,2004年结合支行《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形象规范》、《员工言语规范》,出台了《优质规范化服务管理考核办法》和《优质规范化服务监督检查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上级行对服务工作的要求,相继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月岗位明星"、"周服务明星"、"五心服务"(热心、诚心、耐心、细心、温心)、淡妆上岗、挂牌服务、12小时营业等制度和举措,做到"三声"和"三个一",客户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提倡为客户捧上一杯茶、为客户多跑一段路、教客户熟悉一项新业务等服务,涌现出了业务营销能手李虹、计算机计息能手***、珠算能手***、单指和多指点钞能手***等一批服务明星。另外,从分理处营业大厅的工作现场环境入手,确定工作现场标准,建立卫生制度,使营业厅做到三净:"门窗净"、"地面净"、"桌面净";四无:"无灰尘、无纸屑、无痰迹、无污物";五多:"多听、多看、多示范、多沟通、多培训",保证了窗明几净,现场整洁,服务到位。根据季节等特点摆放了热冷饮水机、用户座椅,为过路客户特设休息处;设立了贵宾室,一道玻璃门自动将内外世界隔离,客户可以享受更加安全、更加温馨的个性化银行服务。在营业厅整齐摆放各种新业务展示架,介绍金融新产品的优势、特点及操作办法;在客户区设了业务咨询、导储岗,为客户业务咨询,并根据客户需要,向客户推荐业务新产品,帮助客户理财;还在营业厅内播放优美动听的轻音乐曲,让客户一跨入花草环抱的营业厅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契机,争取服务工作上台阶

营业窗口是企业形象的一面镜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晴雨表,临柜人员是与客户的第一接触点,客户对农行文明服务好坏的体验和感受直接关系到农行的形象和声誉。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分理处分别对外公布了"十字"文明用语,"五十句服务禁用语",坚持认真贯彻"客户至上"的思想和"热情、和蔼、周到、亲切"的服务方针,以客户满意为首要标准,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和服务措施。

(一)提倡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让服务工作"亲"起来。

每一位员工接待一个客户,就生产一个服务产品,语言表达的方式、表情、语气、语调、语速、手势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差异很大,分理处从培养员工个人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做起,积极培养员工与客户的三力:沟通力、感染力、说服力,挖掘员工个人潜力,展示服务魅力,这些都在业务繁忙时及解决客户疑难时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与润化作用。

(二)创新业务产品,多渠道宣传,让服务工作"广"起来。

该处从客户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营业厅的硬件设施建设,做到少让客户跑路,少让客户花钱,向客户发放"联系卡",方便客户联系。让科技提升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的开通使用,使客户不必至银行就可轻松办理业务,为客户提供更省时、省事的方便、快捷服务。同时,对办理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通过发送短消息、电子邮件及电话向客户宣传新业务、节日问候、征求意见、了解客户需求,将服务工作做到实处。

(三)深入调查,强化营销意识,让服务工作"活"起来。

为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分理处设计了一系列调研方案,分理处全体青年员工带着十大问题,五十多个具体内容深入到社区、到单位、到商户、到农村对市场和各类客户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掌握市场信息,挖掘客户资源,宣传新业务,营销新产品;了解客户需求,倾听客户意见与建议,及时分析市场特点,做到了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上门服务和公关营销活动,业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1、把宣传工作深入到家门口。为做好宣传工作,他们印制了10000份宣传资料,青年员工主动沿街对商户进行宣传,针对商户资金流动性强的特点,动员其办理金穗卡,方便其存款、购货。该活动开展效果明显,2004年新发卡3750张,卡存款增长620万元。

2、与学校联系,积极推广教育储蓄。该处主动与**中学、阳安中学、简城一小、四小等中小学取得联系,使教育储蓄推广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并利用学校开学生家长会的机会,组织青年员工到学校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使广大学生家长对教育储蓄存款的意义、目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举收效极大,到年底,该处已动员教育储蓄317户,存款余额409万元,比年初增长128万元。

3、捕捉存款信息,做好大户动员工作。该处全体员工在稳定存款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发展新客户,发展大户,特别是青年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解客户信息,一旦掌握到客户的资金需求信息,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上门服务。2004年青年员工**、***二同志轮流守护重病住院客户家属***,直至病员**康愈出院。事后***在外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丈夫知道后十分激动,夫妇二人亲自上门对2名员工表示感谢,并指示财会人员立即在农行开立基本户,次日就到帐资金841万元,该客户表示将长期与农行进行业务合作。

4、坚持定期走访,上门营销。2004年,以主任为首的16名分理处员工对周边大大小小个体、私营客户和机关事业单位2000余户先后5次进行了逐一的调查走访。了解了客户需求,诚恳征求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改进服务方式,满足客户要求,进一步融洽了与客户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感情。在业务营销上,该分理处借鉴星级酒店管理经验,对**电力有限公司、***市财政局、***市社会保险局、**经济作物研究所等黄金客户提供了“三专”服务,即在服务方式、服务层次、服务水准上,实行专职客户经理、专门结算专柜、专车上门服务,确保服务的快捷及时、周到细致。2004年分理处新增机关事业单位开户8户,累计吸收企事业单位资金达9587万余元;分理处利用青年人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意识超前,敬业心强,敢于挑战的特点,鼓励员工开展业余,2004年共揽存3576万元。

(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服务工作透明度

在营业前台公布95599客户投诉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意见薄,召开“3.15”客户与社会聘请监督员座谈会,及时掌握客户要求及员工的服务情况,针对反映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为客户服务水平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