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18:0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校双培活动汇报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一体化;观赏苗木组织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3-03
一、高职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课程体系的内容与构思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兴起,对从事苗木、花卉、盆景栽培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多。针对长三角地区观赏苗木、花卉市场的发展、现代效益农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和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指出高职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课程理实练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教改内容、实施步骤和实践教学体会。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植物的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的生产。观赏苗木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园林园艺花卉苗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这一现代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都很高,该课程的研究开发,无论对于生物技术及应用类专业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是实行产学研结合为现代效益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课程的指导思想
观赏苗木组织培养是生物技术及应用在园林园艺现代效益农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针对现代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应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应当充分体现出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应将其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园林园艺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苗木生产及管理、营销与技术服务的技能型人才[1]。为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定位,针对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明确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生物技术及应用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观赏苗木组织培养课程应以高端技术应用为主旨,根据高新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其教学内容应有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一般的操作技术,教学案例更应有不断更新的研究成果、新产品和实践经验,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地掌握一般技术和实用型技术,具备应用相应技术进行花卉苗木等植物的良种快繁与无病毒种苗生产的能力。
1.教学内容设计[2]。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植物组织培养及观赏苗木组织培养的产业化三大模块。模块一: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本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概述、实验室的构建及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技术、培养基作用、种类及其配置技术、消毒灭菌及无菌生产操作技术、植物离体培养常见问题及预防技术6个部分,是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深入认识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及其应用,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模块二:观赏苗木组织培养技术。本模块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典型观赏苗木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等组培的方法和具体应用,其重点内容是离体快繁、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体细胞胚胎发生和细胞培养。针对模块一的基本内容构建6个理实练一体化教学项目:(1)观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细胞形态的变化;(2)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3)外植体的初代培养;(4)组培苗的增殖与继代培养;(5)组培苗的壮苗与生根培养;(6)组培苗的移栽与室外管理。这6个项目的实验材料,可根据季节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本模块选取的是观赏苗木组培的实用技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观赏苗木组织培养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解植物生命的延续、繁殖、发展的多样性,系统掌握植物组培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强化专业技能,熟悉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模块三:观赏苗木组织培养的产业化。本模块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培项目设计与实施、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内容。构2个理实练一体化教学项目:(1)参观当地组培工厂;(2)设计并实施一个完整的组培苗生产方案。通过该模块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培项目的设计要求,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流程,知道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基本要求,了解组培苗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组培苗的管理与经营、市场分析等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练一体化教学实施。理实练一体化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真实场景下,模拟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3]。本课程是我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科学,应以真实组培苗生产过程为导向,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于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以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组培苗的生产为任务驱动,面向不同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目前,理实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的重点,而教学方式多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2009—2012年笔者结合理实练一体化课程改革,在所授本课程中进行教改的具体实施步骤。
(1)理实练一体化教改的实施原则和组织策略[4]。实施原则在实施理实练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特点,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建,在考核过程中实行小组积分制。组织策略以课程标准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依托实训基地的保障,进行教学活动。
(2)理实练一体化教改的实施。实施过程为:进入职场准备观看视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及案列解析试材用品及工作场地洁净操作进场操作操作检查问题解析完成实训内容及报告考核评价八个步骤。①进入职场的准备。自学相关内容;确定实训所需用品(具)、材料及其表面灭菌方案、接种方法,职场环境洁净方案和方法等。以“无菌操作”为例:A.课外学习、复习无菌操作的基本知识包括:灭菌与消毒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种室、接种材料、工具、工作服、生产用水、滤纸、棉球等的消毒与灭菌方法;超净工作台的构造与使用;接种含义、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B.教师在前一次课结束时向各学习小组布置本次任务及工单,由组长负责带领成员完成课后咨询部分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本次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注意事项等。C.学生协助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仪器、设备、实验用品,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检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各组完成无菌操作任务。②观看视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信息资源,观看中国组培网站相关的视频资源,了解工作重点,巩固理论知识,讨论相关问题。③职场环境洁净、材料器皿等洁净准备。各组初代培养材料确定及预处理等。要求齐全、适用。④进场操作。以组为单位每组一台双人超净工作台,组长组织,组员轮流操作;每2人合作进行1次初代培养材料预处理和表面灭菌,每人接6~8瓶以上,每瓶接5个培养物,重复1次,瓶外做好标记,均匀摆放在培养室。要求用具摆放合理,操作程序正确、规范、协调、迅速,培养容器内的培养材料布局合理。⑤操作检查。在无菌操作后,培养物在无菌车间的生长是否有污染及其培养情况的定期检查和记录(生产记录)。⑥问题分析。在后续课堂中,以组为单位汇报本组组培苗生长调查记录的实际数据和情况,讨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后提出解决和克服的具体措施。鼓励组间交流。⑦完成实训报告。学生自主完成实训报告。要求标题清楚、过程描述完整、内容齐全、照片、图表、文字都可,字迹工整、条理性和逻辑性强,并如实反思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附心得体会、产品照片等。⑧考核评价[6]。首先加强过程考核:自从2009年实施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以来,不断对考核方案做出调整,通过加强过程考核,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改变以往“先教学、后考核”的模式化、固定化的教学程序,而将考核与实训、生产与产品同步或交叉进行,使考试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训过程,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3)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练一体化教学实践的体会。①教学基地是理实练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载体、物质基础。教学基地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实战场”。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生产环节的基本技能。2011年我院建成了省级高职教学实训基地,由省财政和学院筹款近千万元,建设和改造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保障了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的融理论、实践、生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②“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理实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的人才保障。“教育以人为本”,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三年来通过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省、学院等多种途径培养了一支既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在任10位专任教师都已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通过了学院项目化教学培训和考核;教学团队与企业资深工程师合作开发课程,编写项目化教学教改内容、教学资料,进行理实练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制作和借鉴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实训视频等。
此外要求教师在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在教学实践中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要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发表己见,自由辩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产品是最有说服力的考核结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2011-2015年常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1-8-13).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
[2]黄晓梅.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杰.理实练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2.
实施“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是我校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这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像建筑师一样, 在完成一个个具体“建筑项目”的过程中,给心灵大厦增砖添瓦,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我们 以这项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993年,我校提出了“自觉班”的概念,当时只是对在常规管理方面表现好的,尤其是纪律好的班级给予 表扬。
1996年2月以后,我们通过“制定标准、宣传动员、鼓励申报、 组织争创、督查评定、推广经验”六个具 体步骤,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争创自觉班”活动,后又对学生提出“争做自觉生”的要求。
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的认识逐步在深化。我们认为,优秀班集体有各种各样的模式,“自觉班”是樱花 园中学创造的、以“突出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倡导学生自觉”为特色的一种优秀班集体模式。鉴于学生自觉 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于是我们又策划了“学生自我教育工程”这一活 动。
“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是“创建自觉班”活动的深入与发展,也可以说是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找 到了一个促进学生成长,促使学生自觉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
一、“第一期工程”(寒假期间的活动)
(一)活动的过程
1.策划与发动
首先,这一活动的开展是有理论依据的。其理论依据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全面发展的理论;素 质教育与主体教育理论;此外,还有教育界对青少年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在理论上的共识。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教育自己。
在活动目标上,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在活动步骤上,我们确定了学生自我设计、学生自觉实施、班级总结验收、全校评优展示交流这样四个步 骤。
对于活动我们把握住两点:一是教师、家长只起指导和帮助作用,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二是不搞“一刀 切”,培养学生的个性。
我们先后召开了班主任会、家长会、全校学生大会,层层进行了动员。为了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寒假前, 我校还与各有关居(家)委会取得了联系。
2.设计与践行
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我们认为,让学生自己设计是最能体现学生需要,最符合学生愿望,最能 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最能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在学生自我设计前,我们给予了必要的指导,指出:“只要 是有利于同学们自我教育的活动,都可以开展。比如,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自学习惯,可以进行 家务或公益劳动,可以为环保做贡献,可以旅游、参观,也可以开展文体、科技、阅读、书法、摄影等各种活 动。”
我们对“自我践行”这一步骤的提法是“自觉实施”。此活动是在寒假期间开展,不是在学校的直接监控 下进行的,活动能否真正落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几个督促与检查的方式:
一是要求学生写“寒假日记”,真实记录“自我教育工程”实施情况;二是要求学生开学时以多种形式上 交总结或成果汇报材料,如活动照片、实物等;三是印发了学生开展活动的家长评价表,由家长填写,开学时 收回;四是印发了居(家)委会对学生开展活动情况的鉴定表,由居(家)委会填写并盖章,开学时收回。
3.总结与提高
为了巩固活动成果,开学之后各班进行了总结验收,召开了主题班会,全校评出“优质工程”93个。以这 些“优质工程”为主要素材,学校用10块大展板,举办了“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汇报展”,组织全校学生及其家 长参观,达到了提高认识的目的,并以此作为“第二期工程”的动员。
(二)活动的效果
1.反映在参加活动人数及活动内容上
这次活动共吸引了534名学生参加,约占全校人数的82%。 收到记载“工程实施”情况的日记、学生总结 、家长反馈评价表、居(家)委会鉴定表等各500多份,照片676张,还有小制作等不少实物。
据统计,参加人数所占比例较高的活动依次为:家务劳动(92.1%),文体活动(85.6%),阅读(70.4 %),环保活动(41.8%)。此外,像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和科技活动也能有一些同学自动参加,其人数比例 分别为28.5%、22.1%和13.9%。
2.反映在对活动的认识与感受上
学生们通过这项活动受到了较深刻的教育。 我们对参加活动的534人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 实施自我教育工程中,你所做的一切”,为了“好玩”的只有9人,占1.68%; 为了“完成任务”的有70人, 占13.11%;而为了“接受锻炼,提高自我”的有455人, 占85.21%。
学生们在日记、总结和问卷调查中写下了大量的感受。
初二(4)班刘洋说:“寒假里的每一天我都安排得很充实, 很有意义。”初二(3)班骆晨琛说:“这个 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自理能力,我觉得我们都长大了。像这样的活动,学校应多组织一些。 ”初二(5)班李雅 在帮助居委会出板报、清理环境后说:“在以上活动中,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懂得了不少道理,渐渐明白了 美好的空间要自己去创造,以及为人民服务最光荣的道理。”初二(1 )班董璐说:“活动后才明白能够自理 、自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而体谅父母、主动做家务又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初一(3)班高扬说:“路上 , 我看见有一个人把喝完的可乐瓶子随手扔在干净的马路上,正落在我的脚边。在以前我早把这个瓶子当球踢 了,现在我把它捡起扔进了垃圾箱。”初二(4)班于弘说:“对下岗职工的采访使我认识到, 学习的黄金时 代是多么宝贵呀!”初二(2 )班吴海楠不仅采访下岗职工而且劝她们:“出去走走,一定有合适的工作在等 着您!”
3.反映在学生的变化上
通过活动,学生在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举一例:在参加家务劳动方面,能够“经 常或天天做到”的人数比例,由参加活动前的24%上升到65%;不肯做家务的人数比例,由参加活动前的近9% 下降到约2%。
4.活动在教师、家长中及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首先是学校的不少干部和教师没想到学生们能在没有老师直接组织的情况下,将活动开展得这样好。老师 们深切地感到要转变教育观念。
其次是家长反响强烈,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也很必要。我们做家长的欢迎这样的活动。”“希望 学校将此项活动坚持开展下去,办出自己的特色。”家长们的评价是:“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培 养了爱劳动、尚勤俭的好习惯”,“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使之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孩子 “很好地了解了社会,培养了自觉性”,“开阔了眼界”等等。
第三是社会的反响强烈。各居(家)委会纷纷表扬我校学生参加“爱心小组”,帮居委会出板报、搞卫生 ,慰问军烈属,助残,清理白色垃圾,宣传禁放鞭炮等举动,充分肯定和支持我校这一活动。
二、第二期工程(第二学期的活动)概况
第二期工程是以上学期学生在校生活和国庆组字训练为主要内容来开展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经过一 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多,进步大。
在学习方面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自己要学”。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自我教育工程中的学习交流会, 学生们的发言充分反映了学习动力来自学生自身。
在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大多数根据自己的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设计”,自觉“ 施工”,提高自我。例如一个学生说:“在以前,我可是个骂人‘高手’,也下过决心要改正,但总是半途而 废。学校开展‘自我教育工程’活动,让我改掉了自身的毛病。”再如,有一个学生爱随手乱扔东西,通过参 加这项活动,不再随地扔废弃物,而且要求自己每天从地上捡拾两个废弃物扔进垃圾箱。
在体育锻炼方面,学生们也增强了自觉性。如初二(1 )班刘思雨说:“我现在完全可以不用人督促就去 跑步了。我的一双穿坏的球鞋足以说明。”某个学生是个小胖子,“自我教育工程”使他每天自觉跑2000米, 做20个俯卧撑。他说:“我现在做这些运动时不喘了,还能再加上一点别的运动。”
在国庆组字训练中,由于有了“自我教育工程”为基础,同学们的自觉性很强,有的带伤坚持练,有的发 烧坚持练,也有的把绿豆汤让给别人喝……
总之,第二期“学生自我教育工程”依然反映出显著的德育实效。
三、对“学生自我教育模式与机制”的探索
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工程”,引发了我们对学生自我教育模式与机制的探索。根据“学生自我教育工程” 第一期、第二期的经验,我们形成了以下的初步构想。
1实践教学的意义
1.1 高职教育承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日益接轨,各行各业急需各级各类合格的技能型实用人才,而目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合格的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却十分紧缺,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长此以往,势必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1.2 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对高职教育而言,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一个人某种职业技能的形成,必须靠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反复实践来保证。这就需要改变高职教育的现状:即重系统理论教学,轻职业技能操练的实践教学;即使开展实践教学,也因受实训设施、资源、条件等的限制,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分量轻微等等。因此,必须加大高职教育的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批各类合格高技能型实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1.3 实践教学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建筑施工、建筑结构、概预算等。
2实践教学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这门课程的特点: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往往给学生留不下什么印象,甚至让有的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应用。
2.1 将同学们带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践教学
2.1.1 墙体、楼地面
承重墙体、非承重墙体,根据实体模型让学生区别。要求说出墙体的类型及墙体的组砌方法。并且结合书本知识指出墙体的细部构造,比如圈梁、过梁、踢脚、窗台、壁柱、门垛等等。了解他们的位置,熟悉他们的构造特点。在砌体结构的实体模型里还有各类墙面装修,比如贴面墙、抹灰墙,裱糊类墙面等等。另外还又各种地面装修材料。这些材料能使学生对地面用材和做法有直观的了解。这些都让学生加强巩固了课本知识。
2.1.2 楼梯构造
楼梯按材料分有两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钢结构楼梯。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这几种楼梯都在书本中介绍过,但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过。此次现场教学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这几种楼梯的构造特点,再启发学生根据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区别这几种楼梯。并且要求认识楼梯的组成及一些细部构造,如:楼梯板、平台板、平台梁。这样教学学生反映概念比较清楚,学习效果好。
2.1.3 屋顶
在讲授“屋顶构造防水处理”时,带学生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屋顶部份,观察其工艺的施工过程,了解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防水材料、防水构造和施工过程,掌握“二毡三油”、泛水处理等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领,加深对建筑物防水构造的理解等。
2.1.4 门窗
门窗主要有木门窗、还有现时比较多用的塑钢门窗与玻璃幕墙。要求学生了解木门窗的构造。从实体模型中可以看到木门框的安装,木窗框的安装及窗框与窗扇的连接。
以及其它章节内容,使学生一到现场,一睹实物皆明了。因此,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2.2 各相关章节实训课题实践教学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完成章节内容讲授后,针对内容布置相应的是实训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将课堂获取的知识,得以及时的复习巩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训批改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例如实训作业有以下几方面。
2.2.1 外墙身细部设计
内容包括:散水或明沟、勒脚、窗台、墙身防潮层、过梁或圈梁、地坪层和楼板层及内外墙装修等,根据教材和标准图集选用合理节点构造并绘制图样。
2.2.2 楼梯构造设计
内容包括:根据给定的开间、进深、层高等,进行楼梯各层平面详图、剖面详图设计并绘制。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可以利用有原则设计错误的楼梯详图,让学生进行改错图,并绘出正确的楼梯详图。
2.2.3 屋面排水及节点设计
内容包括:按提供的平面图和必要的资料和条件决定排水方案,进行排水设计,查阅图集,确定节点设计并画出图样。
2.2.4 单层厂房平面剖面设计
内容包括:按提供的平面图进行纵、横向定位轴线的确定和绘制。
2.3 课程教学结束后的课程实训实践环节
课程实训绘图训练是建筑构造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实习,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绘图技能。通过实践环节教学进一步熟悉国家《建筑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建筑工程图示方法、图示内容的了解。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地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组织,课程教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采取的相应措施
怎样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急需的各类合格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我认为,应该在抓紧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下大力气,狠抓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这一关键环节。由于各学科专业存在千差万别,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模式。针对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专业怎样开展实践教学一些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措施。
3.1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一般来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在实验(训)室里进行,尤其是要动用固定的专用实验(训)设备。而基础理论教学则是在教室中进行。因此,实验(训)室和教室难以合二为一,妥善解决了开展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相结合的难题。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硬件是基础,但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学校领导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要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3.2 合理设计授课手段和安排授课场所,强化实训教学环节
课程教学中内容多,涉及面广,图量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形、工程实例图片、CAD建筑施工图等表现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增加教学信息量,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题组授课教师精心组织实践教学,精心安排授课场所,将已经讲授过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场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建筑物、工程实践和利用实训作业来复习和巩固;从而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熟练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3.3 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训基地建好了,必须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指导教师实习前要认真备课,安排好实践教学或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如果是校外实习,实习期间要与学生经常联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打分,分数计入总成绩。
建立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高职实践教学改革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验、实训集中管理,有利于健全对实践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学口径和培养要求,使实践教学各环节形成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实践设备的统一调配和充分利用,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实践教学人员素质的提高。
3.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就高职师资现状而言,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要立足于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同时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人才,并注重聘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双师型”人才来校任教。
3.5 选(编)好实践教学教材
选(编)好实践教学教材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越来越多的实行订单式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训的现状,在难以选到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组织本院校现有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自己动手编写一些实用型实践教学教材。而编写高职类实训教材,其内容必须突出现代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知识、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并具有编写简明扼要的特点,能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3.6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促进实践教学的蓬勃发展
强化实践教学,环境氛围很重要。例如在教学进程中增加了多个工种(如砌筑工、钢筋工等)的实训。并用这些工种在专业范围内组织竞赛,本着“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组合,系组织指导,院校大力支持”等基本原则,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组织竞赛活动,营造现场操作的良好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其对学校的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大量各类合格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将“实践教学”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应不断改革创新,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1.“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就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来看,这种关系已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婴幼儿潜能以及培养婴幼儿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
2.“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3.“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它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打破了从婴幼儿保健到学前教育的分段管理体制,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其目标是实现群体普通儿童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教学活动遵循0-6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技能得以提升,亲子活动是其最大的特点。
4.幼儿园亲子园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封闭单一的教育,有效地贯彻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精神,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教育途径和方法保障。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将课题研究列入园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在亲子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教学副园长于娜具体负责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2.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成立于1987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被评为唐山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开平区第一幼儿园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唐山市一流水平。2011年5月,开平区妇联授予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开平区亲子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评为首批“开平区名学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开平区第一幼儿园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的三年,适逢开平区教育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唐办发[2011]16号)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拓展学校、幼儿园社会服务职能,依托学校、幼儿园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争创“河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攻坚阶段。在区、街、园三级管理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社区早期教育管理体制下,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的正规机构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这样有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托幼园所广泛开展亲子活动、提升家长育儿技能和理念也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支持。由此,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与区妇联、社区密切配合,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不断丰富亲子活动形式和主题,让幼儿园亲子活动真正惠及家长幼儿,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亲子教育之路。
3.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熟练掌握教科研方法,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教师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采取了隔周集体教研的方式,定期召开幼儿园主题亲子活动。还经常聘请市一幼么丹彦园长及时到园指导工作。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参加各级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参研教师参加园本教材《开平一幼亲子课程――和宝贝一起成长》的开发实施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4.依托校园网站,借助微信平台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充分依托本园网站、微信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呈现课题研究的概况、进程、交流研讨情况,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力求在研究过程中认真保留研究资料,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三年的课题研究时间,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大力开展了各项实践研发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取得初步实效:
1.孩子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现代健康理念已将健康的概念拓宽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而亲子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对孩子来说是挑战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家长孩子是乐在其中。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体、智、德、美、劳等各方面潜能得到全面激发!
2.端正了家长的教养态度 密切亲子关系
古希腊某位哲人曾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大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提高中。因此,亲子间的接触不再象往日般频繁,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时间更是明显减少。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家长的行为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亲子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些是爸爸带着孩子,有些是妈妈带着孩子,更多的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还有爷爷奶奶一起来的。活动中,随处可见爸爸、妈妈鼓励着让孩子参加活动;不时地表扬孩子的成功之处;孩子们也不停地和爸爸妈妈交流,其中流淌着亲情、洋溢着欢乐。从而大大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了亲子关系。
3.增进了家长、家园关系
亲子活动中,让孩子自己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让孩子介绍自己最好的朋友,让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和孩子是好朋友,家长和家长也互相认识了。活动中,全班孩子和家长一起撑彩虹伞、一起捉尾巴,还有多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表演了节目……亲子活动为孩子与家长的和谐相处交流沟通搭建了承载的舞台,也促进了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定期召集家长开展的“科学育儿沙龙”更使源于家长亲身实践的典型经验得以交流推广,广大家长喜闻乐见。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历经三年的实践积累,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行!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面向全园家长、幼儿并惠及社区群众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实践,为幼儿的成长拓宽了受教育渠道;提升了开平区第一幼儿园教师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水平;为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实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幼儿教育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课题组教师先后撰写整理“优秀亲子教育活动设计”近30篇,“典型亲子教育案例”20多篇,分别结集为《笃行篇》《拾贝集》承载广大教师亲子教育理念的经验论文集《明辨录》也同时作为内部资料进行交流推广。
开平区第一亲子教育园本教材《和宝贝一起成长》跨托、小、中、大四个年龄段,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亲子教育课程,突出开平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逐渐成为契合开平区和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更是全体同仁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4年8月,主持常务研究工作的教学副园长于娜同志撰写的《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实例研究》在《新教育时代》期刊(总第24期)发表。
付双美老师家庭教育设计《宝贝小手真能干》获“2014年河北省家庭教育优秀设计方案评比一等奖”。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课题研究从幼儿成长、家长需求出发,注重培植开平地域特色,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开平区有线电视台曾多次报道开平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多次承办社区亲子活动,充分发挥“亲子教育基地”作用,受到区妇联的高度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感悟
通过三年的研究,发现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家长和宝宝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也为家园、家长之间的深入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何进一步调动全体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如何让所有孩子都能融入活动中?如何有效引领家长科学育儿行为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45-03
室内设计专业是我校龙头专业,其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发展和对口就业的素质水平。而就读我校的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甚至是不参加中考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生活习惯不良、学习主动性差,自卑心强。由此,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几年,通过对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从课程创新入手,实施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基础与专业相融合、技能与职业相联系、教学与工作相一致的“项目”课程,为培养新一代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广州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及企业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持续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掌握室内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及方案设计技能,掌握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建筑设计类平面、三维软件的运用技巧,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本行业规范,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精神。
二、课程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明确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重视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所以,我们选择项目课程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来组织教学内容。项目课程模式是指通过对工作的系统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元,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它从技能实际应用出发,将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分成若干项目,按主次组成若干个模块,实施某一项目模块,就如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学生在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学习情境中,围绕行动化学习项目,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理论的理解。
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课程内容设计必须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匹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
三、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1.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内容方法
近几年,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与企业共同开发更加适应企业用工需求的课程。
(1)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对社会需求及典型企业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工作任务分析。认真分析建筑装饰专业的主要岗位群,针对具体岗位进行工作项目分析,工作项目用于搭建课程内容框架。
(3)基于工作岗位确定模块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4)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分析来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技术路线
明晰课程开发路径━建立信息渠道━开展市场调查,典型企业调研━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专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一体化教学环境建设━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开展课程评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室内设计是综合性学科。以建筑设计为基础,与建筑的关系非常密切,受建筑空间的影响很大。因此,学生需要了解房屋本身的结构和建筑内环境、室内空间特点等情况。通过多次循环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开始接触室内设计时对结构与空间知识的了解相当少。因此,在学习中,他们常常孤立地对待室内设计,忽略对于室内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这种对相关的建筑设计类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学中进行课程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当今单一学科教学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整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重组,室内设计涉及建筑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材料学等学科,还需要美术基础、建筑类、平面类电脑绘图技术为支撑。可见,培养技能型室内设计人才,课程体系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
1.课程开发
首先、在课程改革建设的前期,我们首先进行了整个珠三角区域装饰行业的调研,通过调研,把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个初步的室内设计岗位工作能力,可直接在建筑装饰公司从事施工图绘图、设计助理的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还组织了专业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典型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岗位调研,结合企业人员的建议确定室内设计专业主要核心岗位是设计助理、施工图绘图员、效果图绘图员;拓展岗位是装饰施工员、装饰施工监理、装饰预算员。
随后,我们组织建筑装饰行业、企业专家代表、设计助理、毕业生代表、高职院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将相关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分析,我们将工作过程转换为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其中,一个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为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工作)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岗位群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最后,通过架构能力培训体系开发、设计、重构一系列的学习情境。室内设计职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有: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草图和CAD图)、效果图制作(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装饰施工技术与管理、装饰工程监理、装饰工程概预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一般室内设计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为导向归纳了11个工作任务,并按照学生认知和培养规律设计转换成8个学习领域课程,分别是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3D效果图、CAD绘图、制图与测绘、材料与构造、装饰施工与水电、装饰造价。其中培养室内设计核心能力的室内设计课程是这八个学习领域中的核心课程。
2.课程的重组与体现
(1)我们的课程设置将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平台的课程集中在第一、二学期,在此基础上,做单项技能模块的单项能力培养递进到综合能力的培养,8个学习领域课程贯穿始终。我们创建了“专业基础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实践“先专业”的新理念,形成基础课与专业课双线并行的安排。比如,综合技能模块即室内设计的第一个专题项目居住空间,从第二学期就开始了,到第三个学期时与其他的基础课配合,模糊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将原来游离于专业之外的基础课程回归到专业这个点上,使整个基础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具体地说,在第三个学期,CAD、3D、手绘、材料与构造都会将家居的职业能力训练纳入课程内容的范畴,所以,居住空间这个空间在第三学期就能形成手绘及电脑效果图、CAD绘制施工图之类的学习成果了。
(2)第四、五学期的项目展示空间和办公空间以及餐饮空间均采用分阶段项目实训的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兼职的室内设计员,边干边学,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努力达到设计助理的水平,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3)重构后的课程具有“保留特色、增加亮点”的特点。我们专业原有的特色是美术手绘,我校的前身是“广州市第二工艺美术职业中学”,学校大部分美术老师毕业于广州美院,教师团队师资雄厚,学生美术基础扎实。我校学生每年参加广东省“和谐杯”手绘设计技能大赛均能获得良好名次,我校还是广州美院的实习基地。新的课程体系在原有手绘基础上,加大了建筑装饰电脑绘图类的教学时数,时间也分布在第二、三、四、五等三个学期,给了核心课程极大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学生电脑绘图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我校该专业学生电脑绘图、手绘方案设计并重的就业优势。
3.课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教师选用典型的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或分组设计,然后总结意见,进行归纳和分析,每一个设计内容都安排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讲解、案例总结等环节。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对设计的认识,促进其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提高参与实践的兴趣。
(2)项目教学法
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成立工作室,在工作室框架下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过程,仿真模拟企业项目和企业氛围来完成实训项目训练,通过方案分析、研究、设计、修改、汇报、总结等环节,也可以参与到企业工作实际,进而完成项目的整个历程。这种模拟真实项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并将很多相关课程连贯起来,便于增长岗位职业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方面的能力。
五、校内模拟实训与校企合作并行
1.模拟项目实训
室内设计专业类课程,如果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和演示,缺少设计实践训练,就会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通过工作室化组织项目教学,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工作室、设计项目展室、材料展室、和施工实训室等,学生从中增进对室内设计立体的认识,了解室内设计空间配搭、设计风格、人体工程学、室内声、光学、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项目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1)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模拟实训小组,到项目现场、材料市场、家具市场、灯具市场、装饰品市场等场所进行设计资料收集及分析,在规定时间里每个小组根据实训教师所提的设计要求和工程费用总额估算,共同完成方案设计,整个实训过程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修改提交一份组内认同的设计方案,交由实训教师审核修正。
(2)小组内分工完成相应材料清单和施工图方案,并交由实训教师审核修正后,各个小组独立完成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及施工蓝图。
(3)由实训教师和聘请的企业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设计流程进行评分作为学生实践课程考核的依据,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讲解设计构思。
2.实际项目实训
从企业中引入实际项目让学生以分组方式在企业项目设计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参与方式可采用在学校工作室完成和在企业工作室完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充分体验职场的运行模式,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增强就业竞争力。
3.师资队伍培养
定期委派教师参加国培、企业实践、教育科研及学术会议等;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以多种形式到生产实践一线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使教师具备真正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加快高级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提高专业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教育 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175-02
教师是学院教学、科研的主体,是学院发展的人力资源,是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青年教师是学院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继往开来、实现学院再创辉煌的使命,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了解学院青年教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健康成长,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 江西信息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总体分析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西信息学院),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考试招生至今,教师总数大幅度提升。20世纪80年代,学院前身南昌气象学校以每年新进二十人左右的速度扩大教师队伍总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进人数量大减,至90年代后期停止了新教师的录用。直到学院升格后,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对原有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提升的同时,开始了新教师的招聘。2006年招聘三十四人,成为学院年度招聘人数之最。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以规范录用工作和要求,年年吸纳新人,以加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一批老教师相继退休,据推算,以后十年中,有将近七十人退休。届时,学院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将成为学院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目前,学院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近1/2,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学位,理念新,朝气足,活力强;在政治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决策持积极态度;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在工作上踏实、苦干、追求上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总体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在个别青年教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淡化,对学校和个人前途缺乏信心;自我修养不够,思想境界不高,师表意识淡薄;主观意识强,缺乏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奉献观念单薄,受不良风气影响,追名夺利,患得患失,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有个别青年教师甚至还存在缺乏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现象。
很显然,这些现象如果任其继续蔓延下去,必将会直接制约学院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改变这种现象,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地成长起来,以切实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流的团结、奋进、有朝气的教师队伍。
2 江西信息学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加强青年教师的党建工作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按照党指引的方向成长发展。学院各支部、团委积极探索青年教师思想工作方法,在规范程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控制总量的总要求下,加大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在青年教师中的群众基础。
2.2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培训,用正确思想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提高其防范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影响的免疫力。组织青年教师广泛开展“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红色之旅教育活动、帮扶帮困献爱心活动、学习师德模范活动”等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升华。激发青年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感情,进而表现为自觉行为,为之拼搏、奋斗。使青年教师在丰富而实在的活动经历中真正体会教师职业的神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2.3 加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
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国情、省情、民情、社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责任胜于能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踏踏实实,时刻做一个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有责任心的人。
2.4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
要求新进教师一年入门,两年达标,三年胜任,以引导、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健康成长。
2.4.1 三个“一”的教育、培养模式
对新聘(调入)教师,进行一次上岗培训,一次实践锻炼,安排一个老教师进行指导培养,以加强基础业务的培养教育,使其达到教学岗位要求。
(1)进行一次上岗培训。
新进教师入校一年内,进行一次入岗教育,学习教师法、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原理、教师职业操守及学院的各项规定、制度、办法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职业职责,适应岗位,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基本能有效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有关活动。
(2)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新进教师入校两年内,必须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至少一次的锻炼实习,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到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了解市场发展现状和专业发展前沿;了解企业需要何种人才,何专业的人才,何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自身专业技能实践,结合市场进行教学设计、实训实验、课程设计开发、指导学生等。
(3)实行“一带一”导师制,开展“传、帮、带”。
教育能力是直面实践的能力,既有规律性更有具体性,传、帮、带是最具有针对性的。各系为新教师配备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骨干教师,指导新教师进行课程分析、备课、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分析等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以“结对帮教”模式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2.4.2 对进校两年后的青年教师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1)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
继续教育是教师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追加教育,继续教育能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提高自身学历程度,在提高学院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同时,加强公共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践。
(2)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拓展教育。
青年教师每年除必须完成省人社厅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修的公需课程的教育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各项素质拓展教育课程,以提高综合素质,包含:政策、法规、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和学习。
(3)加强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规划,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本专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不断充电,拓展、补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每个教师培训、学习、实习、实践每五年至少一次。各系、部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青年教师脱产或半脱产或利用暑期学习、培训;到企业和公司实践锻炼、调研。要求学习实践的教师做好学习、培训、实习、实践日志,学习、培训、实习、实践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含图、表及数据,并有案例分析及有关企业、公司的专业技能要求等材料),并在本系或全校教师中进行汇报,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5 完善学院团队协作机制和梯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学院教学团队、创新团队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团队建设,参与团队承担的教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个人协作意识,挖掘个人潜力,营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院级微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说课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激励青年教师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操作技能。增强青年教师的自信心和竞争能力。
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采取送培、委培、出国学者、进修、高级研讨、压担子、给任务、给待遇等方式,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专业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从而由骨干教师带动其他青年教师,促进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
2.6 以人为本,完善保障机制
大力建设“凝聚力工程”,将政策、待遇、环境等硬条件和事业、感情、风气等软环境相结合,保障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6.1 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与评聘工作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管理,利用政策杠杆,发挥激励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涵盖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教师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2.6.2 建立青年教师关怀机制
重视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待遇;在青年教师攻读学位、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政策上的支持;在青年教师家庭、子女等方面的困难给予帮助;关心指导青年教师,解决疑惑,促进身心健康,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幸福指数。
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行业需求进入深入调研,准确进行专业能力定位,确保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园林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园林规划的基本素质,能从事中小型园林建筑设计和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是专业核心类课程。学生要能从事中小型绿地的建筑设计能力和绿地设计能力,必须先系统学习园林基础课程,如制图、园林艺术等先置课程,本课程的理论要求高,但从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来说,其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设计类课程的技能要求与理论水平要求都很高。
课程教学目标。园林设计类课程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前期调查分析能力、绿地概念设计能力、方案成图能力、方案汇报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类绿地的设计规范,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创新与传承能力、职业责任与强烈的道德意识等。
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式
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根据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必须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围绕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有效实施项目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的课程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坚持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设计教学项目(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能力。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为适应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和课程特点,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建立项目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项目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计划制订、执行、创新与改进,注重项目的质量控制,建立全过程分阶段以动手为主的考核方式(调查与分析、草案构思、方案展示三个阶段);期末考试则以小项目设计与分析为特点,重点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摒弃传统的选择、填空、判断等死记硬背题型。图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项目设计示意图
创新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先用后懂,边用边学,旨在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2]。项目教学是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以培养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本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团队合作力不足等问题。项目教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本结构如图3。
合理确定项目任务。任课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项目任务要真实可行,要让学生能够进行现场勘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二是项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能力结构来确定,项目必须有一定高度,但以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完成的容量为宜;三是项目要完整,学生通过努力完成后,会有成就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校所在城市环境优越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高职院校大多在城市,城市园林建设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项目真实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现场了解基地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城市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现实案例让学生去参观、去学习。学生通过测绘等手段去学习实践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对有些东西表面简单、琢磨起来较深奥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园林艺术的运用如何去把握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更好地进行项目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穿行案例教学,但教师搜集的案例应尽可能与项目任务难度、项目性质相统一,使学生能充分借鉴。要鼓励并提供教学场所让学生从电子图书馆和网络上学习,高职学生与研究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充分运用课堂时间,重视教师与设计小组对草案进行交流,完善设计草案。项目教学要求学生从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前期调查与分析后,能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基本草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计方案如何与前期的资料进行结合,为自己的草案提供依据;二是进行图面分析时不会把诸多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常常顾此失彼,构思不全面;三是在构思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方案中去;四是小组成员各自构思不能有机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草案。因此,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互动交流外,教师与每个小组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运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帮小组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协助设计小组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重视成果展示与方案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方案汇报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现行教育在高中阶段,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自我表现不多,尤其是高职群体;另一方面,学生因大多生在农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与职业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项目成果展示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肯定,能提升学生对工作的成就感,增强在前期项目任务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方案交流是成果完成后另外一种展示方式,包括项目组成员介绍方案、同学或教师提问、教师总结三个环节。方案介绍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案总结能力及自信心的建立;提问环节可以锻炼学生在台上的思维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通过介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总结环节是肯定优点,优化不足,是对小组项目的总的评价。从教师层面来看,是考察学生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学生层面来看,是对其工作和学习能力的肯定,是鼓励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设计类课程作为综合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化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以图纸为主的,项目成果再优越,评价再高,对学生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图纸上,对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不是很明显;同时对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明确设计理念还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把本课程中其中一个项目,作为园林工程综合实训项目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对实训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等一系列工作过程,最后完工。通过综合实训来检验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项目教学除了培养专业能力外,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是目前较为适合园林设计类课程特点,也符合国家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的教学方法。前述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多年的学生跟踪调查和研究,项目教学在让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在后面的两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终身学习提供好的基础;二是通过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信心、责任感等社会能力,零距离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前置课程是基础,项目设计是基本,教师素质是关键。园林设计类课程是综合性要求非常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学生必须在系统地学习了园林基本理论、熟练运用制图的各种软件、具有较好的手绘能力基础上才能开展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园林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符合专业整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上下联动,前后呼应。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一定要取材于实际的工作项目,也就是说项目要真实;其二就是项目设计必须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可完成性。项目任务不能面广,难度大,要让学生觉得能“跳着够得着”,既有挑战性,但又能完成。项目教学的主导是教师。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但同时还应该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职业经验。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学习过程中的思路拓展、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如何结合学生的基本思路指导学生完成符合自己设计思路的作品等等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深厚的专业背景。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创造机会增加自身素质和职业实践的积累;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地有限度地运用项目教学法。
赏识与监督并用,充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心理学家马斯诺说:期盼社会对自己尊重和认同,是一个人的天性需要。人最深层的要求就是被人认同和赞赏。高职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个别差异性的人,作为高中的后进生更需要教师去爱护、赏识,去塑造和完善。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其最终要由学生去完成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下功夫去了解学生,去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利用项目的不同分工,让学生能完成分配的任务;其次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过程都要寻找该项目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然后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些赏识和肯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能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多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消防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要真正树立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只有防治结合,才能保证学校安全。每个人都要关心消防安全,不能以为看不到就没事,事不关己就没事。我们相信,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消防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校消防工作总结1我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责任”为核心,在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通知后,根据待补镇中心校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20__年11月5日我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消防隐患大排查工作,并作了详细记录,为打造平安校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强防患意识。
学校成立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田兵任组长,副校长尹凯、学校安全员何正平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我校教职员工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内的各类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旧的隐患消除后,新的安全隐患仍会随时出现,学校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突出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
二、严格排查要求,认真排查隐患。
(一)、学校把消防安全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严格校园防火管理,全面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学校的各教室、教师宿舍、学生食堂等场所的电器、电线、灭火器材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迅速进行了整改。做到了排查不漏班级、不漏设施,不留死角,发现不安全苗头和现象迅速整改。
(二)、排查中存在的隐患:
1、教室中部分插座破损。
2、学生食堂上面及学校大门边闲置的电线杂乱无章。
3、教学楼上的灭火器已经失效。
(三)、整改内容:
根据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了排查中的隐患。
1、及时更换了排查查中发现的问题插座。
2、对学生食堂上面及学校大门边闲置的杂乱无章的电线已经全部拆除。
3、对教学楼上的灭火器重新添加了干粉。
三、加强安全宣传,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在组织活动时能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认真组织好教学活动,防止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形式,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加大宣传,强化教育。20__年11月6日各班出了一期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20__年11月9日学校组织了全体师生参加的“消防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并由学校安全员何正平对师生进行了详细的消防知识培训。
四、建立消防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工作机制。
学校组织力量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按有关要求加以整改。整改中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不留死角。同时,整改工作和预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改促防。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
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对易于引发事故的环节给予定期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进行整改。
总之、我们将把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管理和防范,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力戒形式主义,坚持下大力气、不懈努力,狠抓落实,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初步建立起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消防工作总结2为认真贯彻落实罗湖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罗湖区教育系统夏季学校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彻底消除校园内消防安全隐患,提高我校综合防灾能力,让我校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按照文件的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实施并成立了专项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全面深入地开展自查,现将本次安全自查工作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成立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领导机构。由孙敏校长担任组长、安全主任为执行组长,各科室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责任到人。校长孙敏传达教育局通知精神,并成立了以校长孙敏为长的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为学校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长效工作机制的良好运行。
二、依据学校情况,我校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排查:
1.是否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是否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师生上、下学行走路线是否形成常态化;是否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否达标。
2.校园建筑物规划、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以及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通道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3.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并完好有效;消防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4.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安全疏散通道是否被上锁或存放有影响逃生的障碍物;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等临时建筑。
5.电器线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与检测,防爆电气设备、静电导除装置、避雷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三、自查情况
1.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并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学校制定并完善了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制定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师生上、下学行走路线已形成了常态化;学校适时开展了防火检查、巡查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校园建筑物规划、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以及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通道等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3.建筑消防设施设置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学校楼内应急照明等均能正常使用;疏散指示标志齐全;灭火器不欠压。
4.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外墙门窗上设置不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学校无违章搭建彩钢板等临时建筑。
5.学校电线无私搭乱建现象;
学校对电器线路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与检测,学校避雷设施完好有效。
总之,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我校上下已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做、时时有监控、天天有督办的良好局面。本学期,我校从未发生过消防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消防安全高于一切,消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要真正树立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只有防治结合,才能保证学校安全。每个人都要关心消防安全,不能以为看不到就没事,事不关己就没事。我们相信,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校消防工作总结3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综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现对20__年消防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营造创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氛围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学校广播等宣传阵地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学习宣传,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因此,必须把安全防范和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中最主要的两件事来抓,做到“两手都硬”。同时重视并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形势的需要,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在教育活动中,每学期学校做到“六个一”即:一份计划、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安全知识讲座、一堂主题班会、一次图片展览、一期黑板报。同时,对创建中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及时利用校广播加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创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总务处主任及工作人员和各年级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把消防安全工作具体任务落实到班级、年级负责人,各层次负责人分别和下属各部门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这样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使全校创建最安全学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统筹、组织、协调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日常督查、记载等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
三、完善制度,奖惩结合,落实创建各项措施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学校逐级与消防安全责任人之间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2、建立、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学校建立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各责任部门、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做到“每天必查,有查必记,有患必除”,保证安全工作一项不漏,一个盲点不留,一个隐患不存。
3、坚持落实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考核机制。
4、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按国家规范配置灭火器,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敷设符合国家规范,无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学生宿舍内无使用电炉、液化气及明火照明及违章用电的行为,疏散通道畅通。
5、加强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学校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防火巡查对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
6、制定应急疏散预案,适时组织开展演练:学校每年组织开展2次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四、以人为本,“三防”齐抓,构建创建工作网络、加强消防消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1、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内容,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必须安排一消防安全教育课。
2、在校园内或学生宿舍有永久性消防安全宣传标语,在校园内开辟1个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栏。
3、组织开展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
向学生传授日常防火、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是维护稳定大局的需要,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校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日益变化的客观形势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促使我校消防安全学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学校消防工作总结4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学校财产安全和教 师员工的生命安全。对于这项工作,我校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 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建设发展不受影响。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 高度重视,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这是我校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之一。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近几年,我校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这项工作。首先是通过各级会议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学校综治领导小组坚 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学校领导在每次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都反复强调,要求教职工小心谨慎,预防为主。学校就安全问 题专门召开过全校教职工大会, 对包括学校消防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 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求各个部门和个人将安全牢记在心。 其次是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展览和影片,我校针对中学生接受和理解问题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直观材料,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 知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另外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之中进行了多次系统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培训既有书面的又有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培 训人员面广量大,培训工作细致全面,效果显著。
二、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 只有加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这是我校多年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明岗明责,检查评比,是强化管理力求 实效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我校在以下七个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
1.确定重
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
2.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检查疏散指示标志,以便应急情况有保障。
3.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对化学药品.易燃易爆药品加强管理,保证了无一例隐患存在。
4.加强对保管室、计算机室
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这两处是事故易发地,我们在对有关人员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检查力度,有隐患及时有效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5.加
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我们并不因为这些器具平时很少使用就放弃管 理,而是注重保养,保证随时可以应急使用。
6.加强对住读生安全教育与检查。
寝室管理员每天检查,及时公布,如有违纪,迅速处理,屡教不改者,上报政 教处。执行情况良好,未有事故发生。
7.加强评比,每月分年级评比出示范班
和优秀班。
三、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实战演练。 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实战演练。 消防安全需要大量设备,没有一定资金投入到头只能是望灾兴叹。加大资 金投入,重金买安全, 也是我们的一条经验。 我们将过期的消防药水用来演习, 一方面化废为宝,另一方面确保定时换上有效药水。资金投入的另一块就是每学期的实战演练需要的费用,实战演练是对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行为的综 合考察。由于我校的住读生较多,我们制定出了住读生每学期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的制度。我们利用有利条件开展实战演练。每次活动之前,我们请各部 门负责人、消防中队的指挥员一起拟定方案,并在演练之前召开动员会,部署 演练计划。在演练过程中, 我们要求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有教师把关做好防护, 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在消防安全方面,我们真正做到了重金买安全,力求万无一失,使全体师生真正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做到两知一 会、处危不乱;进一步推动学校消防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 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 不出漏洞。
四、制订消防安全紧急预案,确保临危不乱.制订消防安全紧急预案,确保临危不乱.消防安全无小事,为使火险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扼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 全体教职工,通过对教室等学生集中区域进行实际考察,反复酝酿、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 置预案制度, 制订了切实可行的 “消防安全紧急预案” 做到全校一盘棋, 。 “紧急预案”人人熟悉。
五、警钟常鸣,专人值守,安全有保障.警钟常鸣,专人值守,安全有保障.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学校严禁学生在任何时候使用火具和照明蜡烛。课间在各楼层安排学生会值日,教师值日,班主任值班,防止学生拥 挤、踩踏。下晚自习时,安排值日教师护送和巡查,多管齐下,确保学校稳定无事故,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多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消防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我 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 要真正树立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只有防治结合,才能保证学校安全。每个人都要关心消防安全,不 能以为看不到就没事,事不关己就没事。我们相信,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为学校发展与改革事业做出我们 应有的贡献。消防安全高于一切,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
学校消防工作总结5对于这项工作,我们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
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之一。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上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这项工作。
首先是通过会议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我__综治领导小组坚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我__领导在每次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要求大家小心谨慎,预防为主。
其次,要求大家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
第三是在全__职工之中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这次培训既有书面的又有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培训人员面广量大,培训工作细致全面,效果显著。
二、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只有加强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这是我们多年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明岗明责,检查评比,是强化管理力求实效的重要举措。
具体说来,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
1.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
2.加强对仓库、电脑房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
这两处是事故易发地,我们对有关人员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检查力度。
3.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
4.加强评比,发放防火安全奖。
我们主要以奖励为主,但对在消防安全中制造隐患、渎职犯错的同志,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一方面执行相应惩处。
三、加大力度对农机市场部门的整顿措施
年初,我__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展开了一次对农机修理等部门消防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与其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