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2:35: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的)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似乎已不新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仍然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长期形成的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听记和练习为主要目的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顽固地占有市场,教师仍然热衷于照本宣科。从字词讲到内容,从主题讲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恨不能全灌了之。只可惜“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杜威语)。结果听得人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思考的念头,即使有认真的学生埋头苦摘,可摘下的这些理解的结果又有多少意义?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份,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几口!无怪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说到底仍是观念在作怪: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容器!
2.对教材的重新认识
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回避对什么是语文的思考。有观点认为,语文课不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课程,语文课不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人的语文水平――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或者叫做交往活动,阅读也可以看作是―种交往)中发展和提高,语文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具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核心,强调教师辅助作用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凭借,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就是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超越例子;即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将其看成“桥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这便是猜读的魅力。
根据阅读教学虚拟论思想,这种缘于课文却又不受课文制约,但又不脱离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猜读教法,其实体现了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的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表现课文丰富的可能性。而运用比较是激活和评价学生虚拟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在筛选比较中提高。
二、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而猜读就是让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相沟通,激活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方法。如下面这则为《故乡》设计的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名叫迅哥儿的“我”?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孩闰土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希望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测,畅谈后再阅读有关少年闰土部分,小闰土的品格特征与你猜得差不多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教师从同学们猜测畅谈少年闰土部分入手组织教学,突破教材原来顺序束缚,进行重新筛选组合,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让阅读过程更加显示出个性色彩,并为进一步学习下文作了准备。这可看作是第一次猜读或叫阅读前的猜读。
下文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闰土的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就必须突破学生的认识局限,但是理解的起点又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这是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并始终保持探索精神,这更是一个难关。不妨让学生以设计重逢场面来猜读一番。
【关键词】 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要做到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还真有点茫然,整个课堂总有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去年,再次执教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一课,课堂上的两个片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上放开手,学生的个性会尽情地飞扬起来。
一、课堂上的各抒己见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朗读能手”邓蓉发言了:“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好像不太连贯,读起来很拗口的。比方说文中的‘愿心’就很别扭。”是啊,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白话文语言阶段,难怪他有这种感觉。不过,我倒是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直率。这时,一贯以分析擅长的刘靖靖发言了:“老师,这篇文章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文章的最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这时一旁的黄亚兰发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呢?”只见刘靖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因为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刘靖靖,也是一脸的自豪。
二、闰土也羡慕“我”
在研读课文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环节,我先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然后发问:“这个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吗?”谢思思问了:“‘他们’指谁?”熊林成回答:“就是和‘我’一样的少爷朋友呗!”“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呢?”谢思思提出了疑问。思维敏捷的魏玉琦举手了:“我知道。就是说‘我’和那些少爷朋友们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像井底之蛙,眼光短浅。”理解得真到位,我暗暗心喜。“那你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呢?”沉默了片刻,魏玉琦又高高举起了手:“这句话反映了‘我’对闰土那种生活的向往,还有他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的不满。因为闰土是那么的见多识广,所以‘我’非常羡慕他。”“其实我也羡慕闰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瞧,学生自主感悟的就是不一样,也许魏玉琦和“我”已经产生了共鸣吧!正当我为学生能自主领悟句子的含义感到欣喜时,一向思考独特的刘思雨发言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闰土也在羡慕作者。”“是吗?可能吗?”因为这个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惑,问他:“那你怎么体会到的?”“我在这儿体会到的。”她随手拿起课本说:“书上这句话‘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告诉我的。闰土生活在农村,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明城市里的东西闰土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如同‘我’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一样,闰土同样也会羡慕‘我’的城市生活啊!”他层层深入的分析使我和其他学生不得不认同。“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在佩服学生独到的感受之余也在为自己感到汗颜。
三、我的反思
1. 转变学生观,还给学生自由畅想的天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飞扬起来,我们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否认学生“闰土也羡慕‘我’”的意见,也许就听不到学生那发自个性的呼唤了。
2. 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情感上的差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位学生都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课例中从邓蓉、刘靖靖、魏玉琦的发言,我们看到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和学生间在认识上、情感上的“差异”。“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几个学生的生动写照。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教师不应包办代替。
一、课堂纪实与分析
(一)鲁迅:不羁的灵魂与伟大的平凡
正如钱理群先生在他的《鲁迅九讲》中提到“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1],本文探讨的文章是萧红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为《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恰好记叙的是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即生活化的鲁迅。
当然,鲁迅作品在学生教材中的引用率很高,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小学阶段就有《少年闰土》等,初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等再到高中教材的《祝福》、《拿来主义》等,经过教师们的讲解,学生的固有经验中总会有对鲁迅童年的认识,他对“农村社会之深切的了解,对于愚昧、执拗、冷酷、奴性的农民之极大的憎恶和同情”,[2]对国民性的攻击,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等认识。 正因为如此,将新旧观点加以对比分析,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概括、对比分析、思辨能力。
(二)联想与对比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旨在训练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鲁迅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不为人知的生活化的一面,一改一提鲁迅就会说他是用笔杆作为武器直插敌人心脏的民族战士形象,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
下面是在阅读交流指导课的纪实片段:
师: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对鲁迅先生很熟悉了,那你们能回顾一下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吗?
生1:有《故乡》、《社戏》。
生2: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3:好像有描写闰土的那篇,是……对了!《少年闰土》!《故乡》中也写了闰土。
师:你们说的很好,你们想,你们所学到的是不是大多是鲁迅对农村题材的描写,而且刚才同学提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那你们能比较一下,闰土的改变吗?
上面这个讨论内容就是通过让学生联系固有知识,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鲁迅笔下的闰土的变化,通过对比,以探索鲁迅对农民旧文化、奴性、执拗的不满和封建社会的攻击与批判,以此类推,引导迁移到本次阅读的萧红的文章与透过鲁迅文章中体会其性格的对比。
师:看到的鲁迅充满愤恨,充满激情,一心希望用笔杆子用思想来改变国民劣根性,可是,阅读萧红的文章,却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那你们看到了鲁迅的哪些不同呢?
生1:他不喜欢散步,不喜欢倒在床上睡觉,不听留声机[3]。
生2:他喜欢抽烟,喜欢吃一点儿酒,但不多吃,喜欢熬夜写作,好像作家都有熬夜的习惯。
师:对的,晚上安静,可以有静谧的环境供作家构思,沉思,思考。好,还有吗?
生3:正如题目所说的,我读完文章后,就看到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很平和。不像他的文章,给人犀利的感觉。
师:对!这就是晚年的鲁迅,你们看,作者写的是1935年至1936年的鲁迅,特别是最后一段写1936年10月19日,他休息了。你们认为这个“休息”和之前的“休息”有啥不同呢?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休息”一词的深刻含义,体会鲁迅先生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但战斗之心未止,生命结束只是他短暂的休息,而当下的青年人更是接下他的重担继续为新文化的传播奋斗着。
对比分析可以由浅至深地挖掘作者感情的升华,由对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体会主人公形象的伟大。而分析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挖掘深刻含义则极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为枯燥乏味的只由教师一人讲解增添许多活力,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分析进而获取阅读的愉悦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生成与学以致用
师:这篇文章提及的主要人物除了鲁迅还有谁呢?
生1:由许先生,海婴,萧红,也就是作者。
生2:还有X先生等去鲁迅家做客的人。
师:好,那这些人物的出现是不是从侧面来烘托鲁迅的形象的呀。那我们先分析一下鲁迅和海婴之间的故事,由此看出鲁迅作为人父的另外一面。谁试着说一说?
……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在之前学的鲁迅的文章里,鲁迅更多的是描述他为人子的视角,笔尖很少描述他的父亲,文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大都会冠之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身世,正是由于他对封建社会父权和三纲五常的批判,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不满,所以他会把他父亲的病归结于此,才会去学医,然后当他为人父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做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这就是对比他成长的经历得出来的。那你们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对鲁迅新形象塑造的作用呢?
……
这里,教师在指导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拓展了鲁迅对其父亲的感知和反思,轻松的融入到学生的只是经验中,学生也易于接受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分析鲁迅对儿子海婴所做的一切的原因了。而让学生再次用这一范例来分析其他人物对鲁迅形象塑造的影响,则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结合人物成长环境背景来分析,学生就更轻松的完成教师的任务,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价值意义
(一)习得过程灵活化、生活化
对于以上的交流指导课的部分纪实,可见,这样的讨论形式更自由、轻松、活跃,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师深入其中,坐下来与他们交谈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讲台高高在上,避免了无法探察学生的真实感受、常常忽略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枯燥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形式的交流课无疑是一剂清新剂和动力贴,学生学习氛围的改善,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则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放“权”于学生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自主建构,才能快乐学习!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学生,引领其逐渐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学习并加以运用,而不是满堂灌的硬性“灌”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为学生减负。
(三)交流共享,共同成长
阅读成果就应展示出来,乐于分享,共赢才是成功,交流的意义在于此。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应对高考的疲惫再加上题海战术的打压,动手以及表达能力往往是忽略的“重灾区”,而上讲台同大家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交流就是在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的调味剂,也为步入大学甚至社会储备、奠基。
三、总结与反思
阅读交流指导课作为新的阅读教学形式,以开放的阅读环境,轻松的阅读氛围,愉悦的阅读感受,深受到学生的喜爱,作为教师也更加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阅读分析方法和赏析角度。当然这种形式的阅读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注意不要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同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尽力照顾到所有学生等。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的)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似乎已不新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仍然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长期形成的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听记和练习为主要目的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顽固地占有市场,教师仍然热衷于照本宣科。从字词讲到内容,从主题讲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恨不能全灌了之。只可惜“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杜威语)。结果听得人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思考的念头,即使有认真的学生埋头苦摘,可摘下的这些理解的结果又有多少意义?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份,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几口!无怪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说到底仍是观念在作怪: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容器!
2.对教材的重新认识
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回避对什么是语文的思考。有观点认为,语文课不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课程,语文课不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人的语文水平——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或者叫做交往活动,阅读也可以看作是—种交往)中发展和提高,语文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具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核心,强调教师辅助作用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凭借,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就是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超越例子;即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将其看成“桥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这便是猜读的魅力。
根据阅读教学虚拟论思想,这种缘于课文却又不受课文制约,但又不脱离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猜读教法,其实体现了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的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表现课文丰富的可能性。而运用比较是激活和评价学生虚拟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在筛选比较中提高。
二、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而猜读就是让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相沟通,激活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方法。如下面这则为《故乡》设计的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名叫迅哥儿的“我”?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孩闰土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希望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测,畅谈后再阅读有关少年闰土部分,小闰土的品格特征与你猜得差不多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教师从同学们猜测畅谈少年闰土部分入手组织教学,突破教材原来顺序束缚,进行重新筛选组合,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让阅读过程更加显示出个性色彩,并为进一步学习下文作了准备。这可看作是第一次猜读或叫阅读前的猜读。
下文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闰土的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就必须突破学生的认识局限,但是理解的起点又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这是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并始终保持探索精神,这更是一个难关。不妨让学生以设计重逢场面来猜读一番。
阅读中的第一次猜读提示:20年过去了,外出谋生的迅哥儿回乡,与在农村务农的闰土重逢了。请你根据刚才的阅读即描写少年闰土部分的印象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与理解,猜想老朋友重逢场面。要求能表现出人物的外貌、语言(称呼不可少)、神情、动作等。
学生猜测的结果肯定带有浓厚的现实社会色彩,具有即时性,理所当然地把重逢放在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如勤劳能干勇敢的闰土发家致富、老朋友重逢叙旧话新等等。对此与课文相左的误猜,老师应给予肯定,引而不发。有了这一铺垫,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神,认识到旧社会老百姓过苦日子并非不勤劳不能干,而是社会太黑暗。
设计完成后请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塑造人物的理由。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思考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有了以上两次调动自我的猜读铺垫,再朗读原文集中写中年闰土的语段,要求就外貌穿着神情等方面与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评说对鲁迅这样塑造人物的理解,从这一典型的旧社会农民形象中领悟出主题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应用
批注式阅读,简而言之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确立批注阅读专题。另一方面,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在文本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在此,教师要把学生的批注当做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建构并丰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1.个体性
对阅读文本来说,老师、学生都是读者。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受到各自出身、经历、气质、情感的影响,个体对对象的理解、感悟、欣赏会形成独特的心理印痕,每个人的感受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正如“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因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反思性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阅读教学是汲取,拜读文本为主,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带着发现、赏识的眼光读深、读透;带着审视、挑剔的眼光反思、批判。不仅是吸收,更多的是表达,不仅是接受,更多的是反馈,是把输入信息转换为输出信息的双向互动表达交流过程。正如“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多元性
期望学生面对文本,自身能获得丰富的内部体验,鼓励学生从对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出发,进行充分的交流,使不同的观点能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次,从与文本对话的内容看,能表达自我感悟,展示个人的思考与智慧。这种多元性表达所反映的正是“新课标中提到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基本概念语文素养,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从批注的形式来看也是多元性的。
二、分步批注方式
1.以篇章结构为专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每篇文章都是各部分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作者用一定的方法把句与句、段与段巧妙地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从整体着眼,弄清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与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可按“作者写了些什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步骤进行批注。通过这样的阅读批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是零星的、杂乱的,而是比较完整、深刻的。
2.符号式批注
符号批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或不同颜色加以标记。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可由学生自己来掌握。符号批注一般在初读时进行。即在初读课文时,对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进行圈点。这时的批注主要在于读通文章,理清脉络,粗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对深入阅读课文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这种圈点的过程是学生读、思、记的综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便于检查和摘录。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此法使用面最广。常用的批注符号及作用:“......”或“――”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3.文字式批注
文字批注是指学生依据初读时所做的符号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是提出疑难问题,旁批是对内容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批注,夹批是对字词和语境含义的理解,脚批是总结评价和想象拓展。文字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与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消化、吸收、内化和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阅读中形成的看法、疑问、启迪,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在文章的开头、旁空、行间、页脚等处。这就需要学生细读课文,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该去的去,该加的加。
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将读、思、写结合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
4.“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朗读手段;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96-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一、重视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句子含义。有的文章生动形象,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语言的美感,读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四、要指导学生读到位
1、准确发音,感受音韵。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生动地再现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也就是说,朗读的最本质特征是靠声音表情达意。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把握语调,感受节奏。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
3、理解意蕴,感受情理。课文中作者所记叙的事情或描绘的景物之中闪烁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察作者的情意,感受传达的理念。
五、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M],2008
一、悬念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依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扣人心弦的课堂导入,可以产生平淡中见神奇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和乐于探究的愿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点亮语文课堂。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大家都说美是最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自古以来就有‘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的说法。而本文却说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定格在人们心中的只是居里夫人美丽的外表形象吗?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以后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对居里夫人评价的词语以及文章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目。”在这种充满悬念的情境下,学生的阅读期待被诱发出来,学习兴趣大增。读完之后,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居里夫人的理解、认识。这样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居里夫人“坚定的献身科学的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教学效果显著。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普遍存在好奇心理。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这里,就以“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目”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在深入阅读中产生柳暗花明的感觉。
二、有效设问,激发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子,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由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获取,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学生带着任务出发,探究更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更高。
如,人教版第七册《观潮》这一课,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教学时,我就抓住这句话进行设问:“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各是怎样的情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一下那雄伟壮观的场面。”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者过渡句进行设问,可以直接抓住探究文本的根本,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穷人》一课时,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揍我一顿也好”进行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忐忑不安,不就是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吗?有那么严重吗?她为什么害怕成这个样子?”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想深入文本探个究竟,为学生深切体会桑娜夫妇勤劳、善良的性格,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奠定基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对课文思考探究的结果得到教师的肯定,那么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主动深入地探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走进文本,设计出最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期待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情境,激活阅读期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画面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及迫切希望欣赏文章的阅读期待,并在“课未始,情已浓”的学习状态中走进文本,点亮语文课堂。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七月的天山》这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天山雪水融化的画面,播放雪水融化后的声音;然后说:“同学们,七月的天山是最美的,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美丽的天山去转一转吧,看谁找到的天山景色最美!”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我接着引导:“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天山的呢?让我们仔细读一读。”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活了,他们纷纷打开课本积极地读了起来。经过阅读,学生找到了文章主要是抓住“雪峰”“雪水”“溪流”“森林”等来描写的。我又追问:“作者描写的森林给你什么感觉?(多媒体播放森林画面)美,那么你们能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吗?”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有感情朗读奠定了基础。
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开启了学生阅读期待之门,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层,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在这种自读自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美,读出了美,欣赏了美,感悟到了课文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在反复阅读中形成了阅读积淀,有效实现了言语的内化。
四、拓展视野,延伸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对探究未知领域的渴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阅读期待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要通过课内的学习把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地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还可以使课外阅读成为巩固和深化文本教材的“精神家园”。
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主要写“我”对三十年前闰土童年生活的回忆,为读者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海边少年的形象。在教学快要结束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三十年后作者和闰土又见了面。见面后的景象又是如何呢?请大家找《故乡》这篇文章来读读。相信读了以后,你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产生了新的阅读期待,迫切地想看到他们再次见面的情境。《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要想真正发挥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这种期待视野与教材文本之间的有机联系。“期待视野”的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阅读期待”的运用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文本和学生的阅读期待,把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故乡》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旧社会给人们生活和精神带来的双重压迫。这种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续,是符合阅读规律的,也是新课程标准极力提倡的。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以《故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背景
《故乡》以“我”回乡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疏远,要读懂文章,教师得从历史背景作点拨和指导。于是,我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并从历史角度介绍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进入文本阅读,梳理“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大部分。第二、三课时重点抓住“变”字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我想通过“情节把握―分析典型人物―理解主题”这一模式,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迥异的教学过程
按预先的教学思路,介绍作者、历史背景,用时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和笔记。接着提问:小说以时间为序,围绕我回乡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朗读课文,按“(回)故乡―( )故乡―( )故乡”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课结束后,学生满身倦怠,趴倒在桌上,教师也身心疲惫。教学内容和目标虽然完成,但课堂缺少动态生成。
为何?是不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我与同事交流并做了调整。由于晨间活动,第二节课铃声响后,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我在黑板上写了“故乡”二字,转身说:“同学们,心静自然凉,读书也一样,心静便能读出感受。请大家静静阅读,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翻开书本,静下心来阅读。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静得只剩翻书声,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一页页翻看,我有点被他们的认真而感动。
约摸十来分钟,我轻问:“看完了吗?”学生点点头。
学生1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用‘变’来概括。少年闰土,年轻、活泼、可爱;而文中的中年闰土,麻木呆滞。不仅是他变了,杨二嫂也变了。”
旁边同学插嘴:“豆腐西施。”
师:“对,原先是豆腐西施,而现在……”
学生1:“两脚圆规。”
学生2:“由美丽漂亮变得势力,爱占便宜!”
师:“很好,故乡的人变了。”
学生3:“我发现小说写了‘我’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概括?”
学生4忙说:“三个故乡。”
学生5:“不对,文中没讲三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现在的故乡是悲凉的。”
师:“有没有第三个故乡?”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
师:“请给出依据。”教室再次安静下来,学生静静浏览。
学生6:“第86段‘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说明有第三个故乡,是一个美好的‘我们’未经的故乡。”
师:“很棒!善于发现蛛丝马迹,第三个故乡是未来而美好的。
学生7高高地举手:“老师,我能用数字来概括吗?”
师:“当然。”
“我用‘8’表示。首先课文有88节,其次我把‘8’横放,成为数学中无限循环符号。课文中年轻的‘我’与闰土是那么情深义重,相隔30年后却有隔膜了,而他们的下一代呢?86段写到宏儿和水生刚分开就开始想念了。宏儿与水生不就像当年的‘我’与闰土。而如今他们分离了,他们的未来呢,可以想象,30年之后他们也会像中年的闰土和‘我’一样,情淡了,隔膜更深了。再下一代呢,循环往复,让我不禁感叹人世悲凉。”当这位学生款款落座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亦竖起大拇指:“高!一为你的精彩发言,二为你与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故乡》完成的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小说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始于蓬船,终于蓬船’的一个圆,而你把这个圆用在这代人以及他们后代的人生联系上,很棒!”
学生发言越来越精彩,积极性也提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三、教学反思
两堂课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课堂氛围也截然不同,我想效果也是有差别的。第一节课试图让学生了解背景,希望少走弯路,结果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课堂主体倒置。
而第二节课利用学生的躁动,让学生静静阅读,还时间、阅读于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中,深入文本,加深感悟,因此学生的发言精彩、独特、个性化,我尤其赞赏用“8”来解读文本,不拘一格,相当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