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15:15: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都德最后一课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读书方法;作文道理;思维品质
语文学了几年,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喜欢语文课,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怎会如此?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说:“因为时下教师在文本的主题情感等问题上过于深入,把对文本信息的阐释作为教学的重点。殊不知,学生‘入’得越深越没有自我,越学不到语文!”学好语文需要语感,语言的感觉肯定不是师传的,也不可能通过整齐划一的教学得到。那我们可不可以从另外的三个方向来构建文本教学,用课文的方式教课文,以纠正我们的偏差,期许提高效率?
一、学习读书方法
时下流行对话教学,认为对话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就是人文。其实这是对“人文”的一个狭隘的理解。王荣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师生对话往往是缺乏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是泛人文的。”著名作家董永龙说:“用自己的真正感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教会他们读书及读书的方法……这也许是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强调读书的方法的教学。古人有云“授人以渔”,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或许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而有效地领悟文本内容,把握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和如何传递信息。让学生因有“渔”而自由获得“鱼”,让学生通过学习会“自己走路”,这样的教学就是人文的教学。
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我放弃了擅长的煽情法,没有用以往优美的辞藻动情导入,而是直接引导学生看标题,抓关键字,猜测文意。看似嗦,实则是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思路的指导。以猜测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推敲字词,思考在前,就是与作者比思考。不管学生所猜内容如何都是思考的产物。通过猜文意的方式既促进学生思考,更是在教学生如何读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领悟作文道理
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表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口号是“学习通过写作”。由此我们懂得只有学会了一定程度的表达才能更好地展开学习行为。名师李海林曾指出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是“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在平日教学中,我们恰恰总在走这条路,把对文本的信息的阐释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视如何阐释这学习关键。李海林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而这个“言语智慧”就是作文的道理。
再以《最后一课》为例,该文的作者是都德,都德是什么样的作家?是写实性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另外《最后一课》的叙事视角相当独特,那就是“以一个孩子的风闻作为叙事视角”。课堂上有学生质疑:“镇上的很多人都来听课,可以推测他们知道是最后一课的,为什么小弗朗士先前却不知道是最后一课呢?”学生的质疑足以看出都德创作的成功!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从选材,从细节描写走进文本,让学生能够从写作角度有所领悟,这就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写作风格的表现。
三、升华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的本质内核,培养人的核心就是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品质涉及三个方面: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正确度。前两者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后者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王荣生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不断简单地重复。”细想,不禁悍然。例如,我们每个学段都在讲“读出情感”,每次讲完后,必定问学生收获了什么,这样的流程只是过了一遍,没有升华的“体会”可不就是重复吗?在肥沃的情感土壤里,只有播种了思维的“种子”,土壤才有价值,否则土壤就仍是土壤。教育须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层级式实施教学。没有思维品质的教学就没有教育的深度、广度,也自然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探寻本文成为经典的原因,这是对文章结构、细节、语言等的初步把握和评价,不求深,追求方向和角度。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六个层级:指导、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评价”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级。这个层级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做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后直接迈入了评价领域,能够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智慧,运用自己的思考力,获得自己的收获。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敢说、大胆说,久而久之,学生才能真正地运用好语言文字。成长有其隐秘的规律,阅读学习也是,它需要独自建构的空间。正是这种独自建构使得每一个生命主体发出异样的光彩,每个人都有机会探到生命的底色。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获得是语文教学目的实现的标志,而获得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教学理念要体现为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实质是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用“三维”构建语文课堂,其实质是想抓住语文教学的三个关键:学习读书方法、领悟作文道理、升华思维品质,以试图抛开传统对课文阐释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跳出来审视文本,在文本使用效率上做文章,在方法上做文章。课文应当这样教,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有真正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实话[M].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
一、借凡人小事升华显主题
话题作文“爱国”“感恩”等,不可泛泛而谈,作文中应有生活,有具体完整的内容,要接地气,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小事小情来表达主题。
如莫怀戚的《散步》借一家人散步这一小事,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就给人以小见大之美,让我们不仅从这个散步的小小生活画面体验到一种互敬互爱的家庭成员间那浓浓亲情,更是从文中人物与环境感受到那美好的“生命”意识。都德的《最后一课》以一堂小小的法语课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凭普通景象联想得感悟
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多角度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
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际让我们联想到可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桥,还能感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哲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散文《贝壳》从海边小小的贝壳写起,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贝壳里的生命比起来,我们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作者借贝壳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力量,引起读者的深刻思索。
三、靠细小情节描绘现神奇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朱自清的《背影》中体胖的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些细小情节的刻画,生动地勾画出父亲的高大形象,表现感人至深的父爱。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进行的描写。如对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我们所说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描写,把人物刻画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让读者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起伏,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显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进行描绘,其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通过人物对话、内心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衣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从另一面揭示人物的心理。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进行烘托,这就是间接描写。
【技法指导】
1.直接刻画,展现人物心理。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在特定状态下的心理活动,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
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这是主人公小弗郎士――一个将失去祖国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最后一课”的意义,对“最后一课”倍加珍惜。此处的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人在特定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就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这种描写也称幻觉描写。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的描绘表达出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侧面烘托,暗示人物心理。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映衬。陶渊明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味闲适之情,杜甫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寄托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个片段: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这是文章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展示了菲利普一家人在见到于勒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轻松愉快和失望沮丧,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典例分析】
1.“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分析:以上对皇帝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通过一波三折,进退维谷的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展示了皇帝爱慕虚荣,外强中干,愚蠢可笑的性格特征。
2.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莫泊桑《项链》)
分析:“她”的神情昭示着她内心的喜悦,周围人的表现更烘托出了爱慕虚荣的“她”陶醉在幸福中的愉悦。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海明威《老人与海》)
分析:这段内心独白,充分体现了老人内心的坚定,性格的刚强,意志的顽强。
4.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胡屠户为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5.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魏巍《我的老师》)
分析:这是一段典型的幻觉描写。一个孩子在暑假里,做梦都想着要去找老师,可见他对老师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多么的深厚!
【实战演练】
1.判断下面的选文运用了哪几种心理描写方法。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思维拓展:这是《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脸色惨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我”的心理描写,也是对韩麦尔先生的侧面烘托,后面还有动作和神态描写。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通过韩麦尔先生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他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2.当你在某次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侧重写出心理感受。
思维拓展: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得知自己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时,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是不用说的。但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外在的反应也必然不一样。只有仔细思考了这些,才能合情合理地表达。
3.李攸轩的父亲是位军人,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中秋节了。当李攸轩得知今年中秋节父亲要回家团聚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试写出来。
思维拓展:长久的思念,酝酿出团聚的欣喜。在得知父亲要回来过中秋节的喜讯时,李攸轩的惊喜之情该是如何溢于言表?可以直抒胸臆,还可以结合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来综合表现人物内心的欢畅喜悦。
活动一:考点解读,导入复习课
师:《考试大纲》要求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能够分析作品结构。小说结构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能力层级为C级。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对线索的考查一直是热点。如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第14题: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小说线索及其作用。(板书:小说线索及其作用)
活动二:温故知新
师:课前让大家整理熟知的小说中的线索,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整理成果。
生1:鲁迅《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写华老栓夫妇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一条是暗线,写革命者夏瑜被捕入狱、狱中斗争和英勇就义。
生2:《项链》中“项链”是小说的线索。
生3:《风波》以“辫子事件”为线索。
生4:《最后一课》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师:看来大家都有精心准备,老师也整理了一些:
以“某人”为线索: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我”;
以“某物”为线索: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
以时间为线索:都德《最后一课》以时间为线索(上学途中―上课前―上课中―散学);
以空间为线索: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人物活动场所为线索(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鲁迅《风波》以“辫子事件”为线索。
师:大家关注加粗字部分,它们是?
生:线索的类型。
师:幻灯片括号里的内容是线索吗?
生:不是,那是行文脉络。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嘛!别急,我这儿还有一个问题,在这张幻灯片里有一处举例不当,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思考,摇头)
师:其实是时间线索那一例,那是时间顺序,而不是时间线索,否则岂不是所有按照顺序写成的小说的线索类型都是时间。大家注意,只有文本中很鲜明地点出时间词,我们才能判定线索为时间。
(生恍然大悟)
活动三:例题引路
师:通过这个活动环节,相信大家对线索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下面我们就进入活动三――例题引路。做小说题的第一步应该是认真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研读小说文本呢?
生齐说:带着预设问题、圈画关键信息,边读边思。
师:带着哪些预设问题,圈画哪些关键信息,我们通过两张PPT进一步强化一下。
(学生快速浏览)
预设问题(PPT1)
1.概括或者梳理情节,分析情节的特点及作用。
2.概括环境特点,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3.确定主要人物并分析其形象及作用。
4.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圈画关键信息(PPT2)
1.标题
2.环境描写(尤其注意贯穿全文的意象或景物描写)
3.体现情节脉络、结构特点的关键词句
4.涉及的人或物以及相关的细节描写
5.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师:课前大家已经研读了小说《溜索》,下面我请三位同学,每位同学3小节,分别谈谈自己的阅读体悟。
生1:首先我圈了题目,因为它暗示了中心事件;第一段我圈画了“领队懒懒说是怒江”,表明领队的镇定从容,“腿子抖起来”,表明怒江处的峡谷险峻;第二段“万丈绝壁垂直而下”和“一派森气”,表明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为下文“我”和牛飞渡峡谷时的表现埋下伏笔,更能突显出领队的英勇无畏;第三段“稳稳”“笑一笑”,表明领队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生2:第4段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第5段“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可还歇”,体现出领队细心、负责、关爱部下的品格;“瞟一眼汉子们”,汉子就会意了,表现他有威信,与手下配合默契;第6段牛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生3:第7段“吼”我过江且告诉我不要往下看,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第8段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粗犷豪迈;第9段“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想着”首尾呼应。
师:三位同学圈画得很精准,研读得也很到位,下面就进入第二阶段:学情诊断。老师选了两位同学的错误答案,大家帮助他们诊断失分原因。
学生答案一:小说以“过溜索”为线索。
学生答案二: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溜索前―溜索中―溜索后”组织情节。
生1:答案一“过溜索”只是情节的一部分,而线索要求是贯穿全文情节。
生2:答案二时间应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而不应该作为线索,因为文本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时间词。
师:不错,那这篇小说的线索是?
生齐说:“溜索”
师:下面我们继续诊断线索作用题,找找失分原因。
学生答案:①小说以“溜索”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小说结构更加严谨;②更有利于塑造领队的形象、揭示文章的主旨。
生1:贴标签,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师:你帮他完善一下。
生1:第①点不变,第②点在“领队”后面加上“英勇无畏、关爱部下、粗犷豪迈”,在“主旨”前面加上“勇于战胜自然和艰难”
生2:生1还是在贴标签,因为他没有联系线索的内容作答。
师:非常好,答作用题,内容的串联是必不可少的,那就请你进一步完善答案。
生2:在第②点前加上“溜索这一中心事件中我与牛的反应和领队及汉子们的反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第③点前加上“领队和汉子们默契地、玩一般地溜索飞渡峡谷”。
师:完善得太好了,比老师组织的答案还要好,那老师就姑且把“砖”抛一下吧!
参考答案:
①小说以“溜索”为线索,结构更严谨;
②溜索这一中心事件充分展现出领队认真负责、英勇无畏、粗犷豪迈的英雄气概;
③溜索飞渡峡谷,揭示了人战胜自然和艰险的主旨。
师:下面小组合作交流明暗线的寻找方法和线索作用题的答题角度和注意点。
师:哪个小组来谈谈明线的寻找办法。
第三小组发言人: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看标题或者圈画文中反复出现的体现线索类型的词语。
师:有时上面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从情节脉络中把握线索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那暗线怎么寻找呢?哪个小组来谈谈?
第六小组发言人:从暗线的概念可以看出应该抓文中的侧面描写。
师:只要是侧面描写就行吗?
第五小组发言人:我们组认为还需要这一侧面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理由是暗线也是线索,也得符合线索的概念。
师:第六小组认同吗?
第六小组发言人:认同。
师:好的,那我们答线索作用题的角度和注意点分别是什么?
第一小组发言人:角度是情节、人物、主旨,注意点是不能犯两种贴标签的错误。
活动四:演练突破
师:掌握了方法和注意点,下面我们趁热打铁,用一道真题演练突破。首先自主研读《早餐》。
(生研读文本)
师:现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从姑娘的形象切入。①第4段“年轻”,姿态“轻捷优美”。(外表美丽)②第4段穿着“褪色的布衣裙”;动作准确娴熟;第7段“不停手地”干活。(俭朴勤劳)③第7段头发“梳得平平整整”,干活“聚精会神”。(做事认真)④第4段干活时不忘包好孩子,且让孩子舒服地吃奶;第15段领到粗布新衣而感到满足。(慈爱知足)
生2:我从情节结构特点切入,第2段“凌晨时分”,第5段“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第21段“阳光现在有了色彩”,末段“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可以看出时间线索;第2段“令人生厌”,第5段“全身立刻震颤一下”,第17段“身上暖暖的”,末段“坚毅”。可以看出另一条线我的情感变化。首段“想起这件事”可以看出全文采用倒叙手法,首段作者写这件事带给他的美妙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3:我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角度切入,第6段、22段、25段出现了好多次“一同”,表明父子非常默契;第4段、17段两次写婴儿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吮奶,足见姑娘的慈爱。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品读得很到位。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一处细节描写,大家看文本第6段“一起望着逐渐亮起的东方”,而在第21段出现了“坚毅地面对东方”,两次出现“东方”,那“东方”是?
生:太阳升起的地方。
师:父子面对东方,表明?
生:父子俩对生活充满希望。
师:对。所以我们阅读文本一定要精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互享的阅读体悟以及本节课的解题指导,独立完善自己的答案。
师:哪位同学对自己修改后的答案很有信心,上来展示一下。
生1展示并自评:我修改的理由是我没有结合线索内容答作用题,比如一开始,我情节作用角度答的是“双线推进,使情节更紧凑”,后来改为“我的情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双线交织,逐步推进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情节更加错落有致”。另外,文中时间线索标志词也找得不全,比如文本中“阳光有了色彩”,也是能显现时间变化的关键词,所以我在修改时添上了。
(他评)生:她的第2点答案将对人物和主旨的作用混合起来答,我觉得不好,应该拆分成两点,这样就显得答题角度更明确一些。
生2展示并自评:我一开始答题角度不全面,少了揭示主旨这个角度,在修改时我添上了。此外,我对答题贴标签现象也作了修正,比如我在塑造人物形象前面加了“我的情感变化是由这家人带来的”。
(他评)生1:我认为他在答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将姑娘和父子整合起来,用一个“底层劳动人民”更好,这样显得简洁凝练一些。
1、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51
当前的教育教学向所有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有板有眼的说教已成为历史,而注重情感式地感染,则是一条良好有效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感情
根据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与感知中体味其深意,琢磨作者所表达感情。所谓与作者同呼吸,共感慨。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促成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青春的心境,可谓一石二鸟。诸如此类的课文有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最后一课》、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等,那么,在具体执教过程中,如何施教呢?
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没学之前,学生并未领会作者那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或者即使有所感知,也不能为其心动流涕。教师这时候就应寻找最佳突破口入手;在阅读中体会韩麦尔先生的“哽咽”之情。接下来学生的情感思路逐步上升:韩麦尔先生的“硬咽”来自教堂的钟声,钟声预示着下课,下课意味着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标志着法国人民失去了学习自己语言的机会,为什么会失去?亡国、亡国之恨,亡国之恨便足以使全体学生陷入极度的悲愤之中,何以自拔?唯有专心听好最后一课,到此学生恍然明白韩麦尔先生的“哽咽”,顿时心潮澎湃,心绪起伏,终于品到了一般股莫名的滋味。而这个过程就叫作“倒嚼甘庶”,整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得法的引导使学生在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中,达到心灵的感应,心境的陶冶。其实,在陶冶的同时,学生的记忆又如何呢?当然,这么使自己感动流涕的课文,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二、寻找情感支点诱发学生情感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主动地提练挖掘课文深层所蕴含的情感支点,然后才会诱发,引导学生顺势攀附,攀上这座情感之峰,体会人生或生活的深刻哲理。
就拿《斑羚飞渡》来说,全体青壮年斑羚之所以能成功飞渡,离不开斑羚的献身精神。老斑羚为何会献身,这便是动物界的舐犊深情。舐犊深情就是本文所蕴含的感情支点,如何感化学生把握这一点,进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发,引导。首先在当前情况下全体斑羚陷入绝境,背后是猎人的追捕,前面是万丈深渊,就连一跳六米的大斑羚,也跳不过六米多的悬崖。怎么办?情急之中,学生急切的心与斑羚紧紧崩紧。同时也顺理成章地理解到老斑羚的献身之必要性,更体会到动物界的舐犊深情。这时,教师由此开拓下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有没有这种“舐犊”学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利用这种情感式的注入式教学即使经常顶撞父母的同学,学了本文后,也会渐渐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这便是情感注入的好处,既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又提高了思想觉悟。
三、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老师。”因为学生们毕竟不是瓦工手中的砖和瓦,他们是有感而情活生生的人,教师只有饱含感情地去教学,才能使学生以丰富的感情和充沛的激情参与学生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在学《回延安》时应用丰富的感情范读文章,把回延安喜悦的心情洋溢在脸上,把延安风光与民俗的新变化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调里,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的朗读所感染,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幸福自由的境界当中去,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学生听课的吸收率和记忆保持率达到顶点,这就是教师丰富情感注入到课堂带来的魅力。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丰富情景注入到课堂带来的魅力。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中意象,渲染情感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此类一般以诗歌多见。
四、灵活变换教学方法
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兴趣,进而激感、由于青少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较喜欢新鲜的东西,新颖刺激对他们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对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有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巧妙的切入口,意外的巧合,定会使学生在“好之”与“乐之”的氛围中去“求之”。为此,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语言的艺术性,幽默感;教态的动作感、形象感;还需娴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音机、多媒体等。
语文教学知识拓展阅读情感化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辽阔,语文的延伸就有多远;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所以,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起来,加强教学的横向联系,突出语文本体的特性,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横向迁移。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的体验性和亲历性,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才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基本的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呢?根据一年来的理论学习和课改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结合课文进行阅读的拓展
(一)进行阅读的拓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阅读拓展应紧扣文本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根基,要以此为立足点,实现对文本的拓展,对文本的超越。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拓展应根据目标
教学目标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以,拓展迁移教学,应是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拓展。
3.阅读拓展应注意“三度”
“三度”指课堂拓展延伸的适度、深度和广度。若拓展迁移时间过长,势必影响文本的深入解读;若不切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展拓展,一味求深求广,学生势必难以掌握、无所适从。试想评价人物时不着边际,语文课上成思想课、地理课等。这样的拓展迁移,根本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阅读拓展应灵活适时
文本的拓展迁移应该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和每个环节中的,该不该拓展,何时拓展,都必须服务于文本;拓展迁移的方式也是灵活的,对于那种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地拓展迁移,才是最高的境界。
(二)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笔者在教学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关于阿尔封斯・都德的资料,为学习《最后一课》做好铺垫,然后通过教授课文,让学生懂得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效率。课内阅读后,可以课文为引子,尽力拓展,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加以提示,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拓展的策略很多:(1)可以原文情节为线索作追踪式阅读,对节选课文,教学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如《烈日暴雨下的祥子》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2)可以课文中为线索作拓展式阅读,以拓宽阅读背景,深化对中心的理解。如《散步》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反映家庭亲情的故事……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安排参观、走访时间、自行设计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文实践性学习,体现了开放性原则。这样的实践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二、课堂拓展教学――教学生活化
1.跳出课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信息的处理,进行形象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从直观上进行理解课文内容。
2.在社会调查中进行语文实践
可围绕专题,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入大社会,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走进自然、实地考察、感悟生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集体友谊,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春》后,结合该单元的综合实践主题“感受自然”,我把活动主题设计为“走进春天”,让学生分组合作,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学生分成了三大组:
“春景描画组”――拍照片并给照片配文字;画生活中的春景图并准备介绍;
“春物采集组”――收集制作春天的植物标本;
“诗文赏析组”――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
经过准备,最后举办“走进春天”语文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这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教学――教学情感化
1.情感型教学拓展
这种教学途径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融入文本,而这种融入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价值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朱元思书》一类的写景散文,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导入:山清水秀,使人忘俗,故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一看作者从自然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个导语就写景的内容作了古诗文的拓展,既让学生了解了写景的诗文,又进行了语言上的拓展,用优美的语言导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教学中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拓展教学更加有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新课程”是一种理想,这理想的实现需要“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同仁共勉,努力为“新教师”,为“新课程”的完美开展贡献力量。让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跳跃吧!
参考文献:
一、整体感知,尊重学生的所有认识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强调整体感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遇到一则文本尤其是优秀的文本的时候,总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自己的经验去加工文本,从而形成最初的认知。《最后一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中的描述往往符合学生的一种心境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如课文的第一段“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要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笔者非常重视像这样的文字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因为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亲近文本,为学生感知文本的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这种直觉兴趣与文章主题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通道。确实,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的情况下“到野外去玩玩”,不仅是作者都德在文中表达出来的意思,更是当下学生的一种“梦想”,于是文章开头所给出的“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惬意的意境,坦率地说,尽管此时学生大多已经看到了文章的标题,但丝毫感受不到“最后一课”所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压力”,而这样的认知恰恰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认知失衡的机会,进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学生对文章前一部分的描述确实非常感兴趣,即使到了第8自然段看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此时心中仍然有着一种“逃脱学校”的美好想象。此时,这样的想象与愿望,实际上已经成为学生感知文本前半段的一个思维主线,这条主线在后面的学习中将继续延伸。
二、用心引导,建立学习的思维主线
随着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深入,文本进入了一个起承转合的阶段,文中的“我”在“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之后,“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然后看到了“我们的老师”一身异于平常的打扮。在笔者教学的经验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此时的思维开始发生变化。这样的描写从文中的“我”的角度来看,还只是一种视觉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异常”,但还不足以让文中的“我”认识到情形不对;而对于文外的“我”(学生)来说,这样的描述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对,这种不对与文中的“我”在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个时候,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感受到课文标题“最后一课”所带来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这种认识其实就是思维主线的一部分,将继续驱动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
韩麦尔先生正式说出“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此时,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进入文本――这是笔者多年教授此文一直关注的学生的一个心理活动,事实上也是笔者每次阅读此文时的一个感受。“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段,成为了本文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后面的解读既是文中的“我”的一种独白,也是学生阅读时最重要的一段心理旅程,尽管学生读的时候并没有法语、鸟窝、萨尔河上溜冰这样的情境,但“几乎还不会作文”“还觉得那么讨厌的课本”“韩麦尔先生所给的惩罚与戒尺”,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同身受。“可怜的人”也成为学生心中产生的与文中的“我”一样的共鸣。而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当学生看到文中的“我”背不出书的时候,韩麦尔先生所说的那一段话,就又成为学生思维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时候,文中所阐述的对祖国语言的描述,已经成为学生基于自己思维而理解文本的重要推动力。用学生的话说,“课文开头那段轻松的描述,丝毫无法掩饰阅读课文后的沉重”。笔者以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那就意味着学生在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思维已经自然走向深入了。
三、分析归纳,形成学习的主体认知
经由以上两个阶段,笔者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尽管其中有着老师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但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在理解文本主旨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以“最后一课”为题,看起来强调的是“最后”与“课”这两个关键词,但实际上文中韩麦尔先生所强调的又是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法语。你认为,“语言”与“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