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8:29: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清明节的诗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月30日,两名孔子后裔在清明祭祖仪式前整理服装。当日,13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孔子后裔来到山东曲阜孔林,身着汉服,手执笏板,以古礼向孔子表达尊崇之意。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银川市各大陵园内,很多人把祈福卡挂在墓地旁的树木上,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新华社记者马俊摄
祭祀、旅游首度平分秋色
在很多人心目中,清明节就是祭祖和扫墓。民俗专家则认为,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和先烈,更有着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含义。追思逝者的同时不忘生者。今年的清明小长假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也促使清明“生死经济”中“生”者部分得以凸显出来。
据南京迪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对南京市民关于如何度过第一个清明小长假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前三位的过节方式是休息、短途游和扫墓。老南京的扫墓习惯是“赶前不赶后”,尤其是不能过了清明再去扫墓,因此仅有近两成市民会选择假日期间祭祀先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俗专家陶思炎说,把清明仅看成是扫墓的节日,是现代人对传统节日内涵的极大误读。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正值阴历阳春三月,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一改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天地一片清净明洁。后人将祭祖、寒食节并入其中,才使得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记者了解到,各大旅行社近期纷纷推出了一天至三天的清明短线游。中青旅国内部相关负责人姜鹏表示,各省省内及周边城市的短线游将成为今年清明出游的热点,主推踏青游、民俗游。
陶思炎说,其实古人也和我们一样,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插柳枝、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户外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组织了一些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
秦淮放灯习俗中断了七八十年
南京夫子庙的秦淮灯彩闻名天下,今年清明期间将举行一系列的“传承民俗文化、情系十里秦淮”活动。其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4月4日至6日的每晚18:30—22:00,秦淮河沿岸举行的“放灯”仪式。人们可以花上10元购买或自己动手制作一盏荷花灯,写上些文字放入河中,追忆先祖的同时,也为生者祈福。
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古时就有“清明赐火”的习俗,如今已是鲜为人知。相传因寒食禁火,人们将从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到了清明节,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韦庄有诗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唐代“清明赐火”的习俗曾盛极一时,皇帝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据介绍,这一活动还借鉴了民俗“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其中有普渡众生的含义。
人称“金陵灯彩陆”的花灯老艺人陆有昌告诉记者,秦淮河放河灯的习俗已经中断了七八十年,现在的扎灯人都没有做过,这次大家也是经过反复琢磨和试验,才制作出了简单、安全的荷花灯。而将荷花灯放置河中,随水漂流,借河、荷、和三字同音,寓祈福纳善保平安及幸福、和谐吉祥之意。
此外,陆有昌还大胆设想,将清明节的标志——“柳枝”,与花灯结合起来。据说“柳枝”对于清明节而言,就如同桂花之于中秋、之于重阳。
陶思炎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一是因为传说介子推是抱着柳树死去的,二来杨柳正是清明前后发芽、抽枝,是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借此表达了生者希望死者复生的美好愿望。
民间文化“传承”之外更要“创新”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这些传统节日,在古代都有很多民俗活动,清明祭扫,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春节团圆,元宵闹花灯等等。时至今日,许多传统习俗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中,而每年的清明节似乎仅剩下一个“烧”字。
秦淮区旅游局局长姜勇美认为,清明小长假的到来,为恢复发展民俗文化提供了契机。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
据了解,很多旅行社都希望借“清明”之机将4月旅游淡季做“旺”,除了开辟短线游市场之外,还增添了不少新“玩”法。例如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陶思炎认为,应借节日效应恢复更多的民俗活动和传统食品。比如放风筝,意味着去掉以前的秽气;荡秋千,又称为“半仙之戏”,有千秋万代、长寿健康的意思;此外还有打马球、斗鸡、取火比赛等。吃的方面除了青团和糖藕之外,过去还有吃燕子型枣泥糕的习俗,象征着呼唤春天的到来。这些传统习俗和“仪式”能够让人们在追忆祖先的同时净化心灵,心怀感恩与敬畏之情,进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但他也强调,民间文化活动“传承”之外更需要“创新”。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普遍缺乏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节日过于“概念化”,没有适合的活动载体。商家的大声吆喝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毕竟局限于“消费”层面。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清明节: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月4日是清明节。学者说,清明节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礼俗,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非同一般,它既是农事节令又是重大节日,还是惟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节气。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清明节渊源久远,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原本是历法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普通的岁时节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就是说,这个节气万物复苏,已是合适的耕种时令,从此进入农事大忙阶段。乌丙安说,清明节起初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它逐渐与前一两天的寒食节交汇融合。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祭祀先人的习俗愈发凸显,清明节于是发展为朝野上下共同重视的重要传统节日。
海外侨胞、全球华人都非常重视这个民俗节日。每到清明节,很多港澳台民众和旅居各地的华侨、华人,都要回大陆祭奠先人、认祖归宗。清明节已经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血浓于水、慎终追远的特殊日子。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的诗歌最多最好
作为重要的农事节日和传统的民俗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吟咏清明的诗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
清明处于春光明媚的季节,是人们追思先人、踏青郊游的传统节日,所以容易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歌雅兴。从唐玄宗这样的皇帝,到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这样的诗词名家,都喜欢在清明节引吭高歌。《全唐诗》和《全宋词》的内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日子,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李商隐关于清明节的诗《柳》,原文: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来源:文章屋网 )
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
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生活体验馆活动)
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
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
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
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
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3.生活实践:到实践基地开展挖红薯活动。(十里荷乡)
十二月份主题《热热闹闹迎新年》
一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本月末将组织幼儿回顾这一年自己的变化,并大胆表达新年的愿望,在亲子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目标:
1.感知自己成长的变化。
2.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方式。
3.乐意向别人表达新年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或其他物品。
2.卡纸、彩色笔、剪刀等美工材料
3.筹备全园亲子活动。(详情见《元旦亲子活动方案》)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关于新年的歌曲。
2.比一比: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了。
3.唱一唱:关于新年的歌曲。
4.做一做:新年贺卡
5.说一说:说说自己新年的愿望;给周围的人说说祝福的话。
6.亲子活动:庆祝元旦亲子活动
三月主题《感恩父母》
本月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感知父母的艰辛,从而孝敬父母等长辈。
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2.感知长辈工作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长辈。
3.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请父母给孩子讲讲怀孕、生产中的一些事情。
2.制心糕点的面粉、酵母等材料;幼儿自备少量干果等。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妈妈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关于爱妈妈的歌。
3.画一画:画自己的妈妈,将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
4.做一做:做手工作品作为妈妈的节日礼物。
5.亲子实践:制心糕点
四月主题《春暖花开》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本月结合传统节气清明节开展主题活动,将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知春天的变化。
目标:
1.感知春天变化,了解春天的天气特征。
2.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活动准备:
1.学习单:和家长一起了解、记录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2.提前规划好踏青的路线。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诗歌等。
2.唱一唱:关于春天的歌。
3.画一画:春天的图画
4.生活实践:去郊外踏青
五月主题《劳动最光荣》
本月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系列爱劳动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目标: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穿衣服、叠被子、叠衣服等事情。
2.热爱劳动,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班幼儿练习穿衣裤;中班幼儿练习叠被子;大班幼儿练习叠衣裤。
2.筹备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详见《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3.学习单:填写家长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劳动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了解父母或者长辈一天要做的工作活动家务
2.唱一唱:关于爱劳动的歌。
3.做一做: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亲子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六月主题《欢乐过六一》
本月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系列活动,让孩子快乐展示才艺,感受童年和成长的快乐。
目标:
1.展示幼儿的才艺,激发自豪感。
2.让家长感知幼儿的学习成果,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各班收集幼儿的美工作品,制作成为展板。
2.排练六一文艺节目。
系列活动安排:
1.唱一唱:展示童年快乐的歌曲。
2.跳一跳:快乐的舞蹈。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执政,成为晋文公。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当晋文公亲自到介子推家以示重谢时,介子推坚辞不授,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以介子推下山,便令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以为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之后,不见介子推母子。进山一看,他们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悔恨不已,第二年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号令全国这天全体国民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清明每在阳历四月四、五、六日,此时南方多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则多风,农谚曰:“清明风刮坟上土,庄稼佬一年白受苦”。南雨北风,何有“清明”之谓?其实清明二字不是指天也非指地,古人解释为“清明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万物萌生,其初出的嫩绿确是清净明洁,清明概指新生的植物。由此人们将此约定为踏青、扫墓的出行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世代相传的节日,扯出一首传唱千古的好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单独列为节日。
在庆幸传统节日终于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同时,该怎样去对待我们千年的传统节日?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和契机。传统节日能否兴盛,能否唤起大家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关注,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这似乎都还是个未知数。
有节有假清明回家
清明节,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回家扫墓。对于讲究“亲情之道”的中国人而言,故乡,就是祖坟所在的地方。其实,回家,不仅是为逝去先人扫墓,还在于与家乡亲人
团聚。
清明节假期让在广州一家外企上班的徐先生很开心,“由于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每年都等着我回老家才过清明,以前每年清明我都得硬着头皮去请假,公司的头儿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清明传统,那段时间请假人又多,批一天假真是难啊。这下可好了,名正言顺地回家过清明了。”
传统节日里,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也是不少老人的心愿。家住北京弥陀寺巷的童大爷已年逾古稀,他说,两个儿子平时工作都很忙,难得回家一趟,自己老两口在家其实很寂寞,但孩子们工作、生活压力都挺大,自己也能理解。“现在每年多出几个传统节日的假期,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回家看看。过节时,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童大爷说,印象中,已有好几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了,不少老人也流露了这样的想法。
近一个时期以来,清明、端午、中秋等一些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渐渐地被人所遗忘、淡化,反而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甚至于端午文化在2005年11月被韩国成功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认为,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不仅让大人放心回家陪老人过清明,对孩子也非常重要。儿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的许女士说,孩子和班上的朋友都喜欢过圣诞节,连什么时候是清明节都不知道。以前清明节学校不放假,极少带孩子回老家过清明,现在好了,可以每年带孩子回家过节,希望孩子也更加熟悉和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旅游悄然兴起
回家,是旅途的开始。清明的假日,意味着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可能由此兴起。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是扫墓后大家聚餐、郊游,一家人还能增进感情,挺好的!”山西的吴女士说。他们一家每年都提前制定好清明节出游计划:上午扫墓,中午野餐,下午放风筝或是别的活动。吴女士笑着说:“传统节日也有新过法,总不能人人都‘欲断魂’吧。”
在全国各地,像吴女士这样过清明节的不在少数,但吴女士并不知道:通过踏青、放风筝等形式过清明节并不是“新过法”,而是中国很早以来就有的一种传统。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荡秋千、插柳等多种活动依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活动方式。一些商家也在传统习俗与现代人欲望膨胀的交汇点上,看到了潜力巨大的商机,逐步形成节日经济。
法定假日的调整开拓了旅游业的新业务。据从旅游部门了解,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后,传统节日出游问题已引起旅游界的重视。目前很多旅游公司已经推出各种针对传统节日的出游活动,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端午江中赛舟等民俗活动。让人们游山玩水的同时能够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
今年清明节首次成为法定假日之后,加上周末,有三天的假期。因此,很多城市上班族已经开始制定清明节的出游计划。北京市某公司会计员李先生已经为自己和女友在中国青年旅行社报了清明假期的北京―山东三日游,他很高兴地说:“我们平时都很忙,终于有几天假期,清明节的祭祀家里都有父母们操心,肯定要抓住机会去一下自己想去的地方。今年清明节很多旅行社都推出了清明节三日游,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旅行社出游,这样省心省事。”
在清明节三天节日中,除了像李先生这种选择旅行社出游的,还有很大部分人选择了自驾车游。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张女士说,她约了三位朋友自驾车去天津玩,去看看海。“清明节去看海,我们都觉得挺有意义的,面对大海,怀念仙逝的圣贤及亲人,想想过去,想想将来。”张女士说。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清明是个快乐的节日。这同大多数人对清明节的理解并不相同。乌丙安认为,传统的清明节应有三层含义:一是踏青。古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去郊游、荡秋千、踢球。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会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明过后,人们就开始种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不是表现去上坟,而是去玩乐。至于唐代杜牧诗中的“断魂”,是因为忘我地玩而断魂,而不是因为祭祀伤感;二是植树。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人们以这样的形式迎接春天的到来;三才是我们通常说的祭奠先人。
祭祀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旧习俗,人们要在清明节到先人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烧纸钱祭奠,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清明节文明祭祀已深入人心,祭祀的方式也在变化。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
我国最早的网上纪念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如网上祭祀,有专门的祭祀网站设立了网上墓园这种虚拟墓地或灵堂,亲朋好友可以在网页中为死者献上一束鲜花、留一支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或留下祭文。这种网上祭祀新颖、方便,易为知识阶层和青年人接受。
北京大学毕业的耿晓同学认为,网上祭祀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她说:“前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因病去世,同学们自发为他建立了一个网上灵台,寄托我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哀悼。进入灵台的主页后点击‘鲜花’,为老师挑选一束鲜花送上;再点击‘鞠躬’,向老师灵位致敬;最后是留言,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发表在留言板上。今年我们毕业了,但通过互联网,分布在天涯海角的同学都能进入同一个主页对老师祭祀,每逢清明祭日,都会有很多同学登录,不仅是怀念老师的好方法,还通过它维系了校友们的情感。”
在哈尔滨市,当地一家媒体与哈市殡葬管理所联合开展的“植树祭故人”活动见报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响应,并纷纷报名参加。在哈市一家银行工作的林先生第一个打进热线,要求报名参加“植树祭故人”活动。林先生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父母就是以树代葬的。植树祭故人的方式环保,有意义,而且还可以造福子孙,给后代留下一片荫凉。”
在清明节当天,做一件去世的亲人生前最喜欢的事情,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们觉得这样更加有意义。广州市某大学教师陈先生说,他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自己印刷一本小诗册来纪念已经去世5年的妻子。小诗册做得非常精致,还配有彩色图片,一共120页,里面都是他这一年中为妻子所写的诗。陈先生和妻子都是大学文科教师,他妻子生前非常喜欢诗歌,两人很多时候都是用诗歌来交流感情。“我觉得这种方式肯定是她最喜欢的,现在我家里已经有5本这样的小诗册了。”陈先生说。
除了各家各户开展的祭奠活动,近几年很多人在清明当天还会选择去一些名人故居,或者去一些革命纪念馆悼念那些去世的名人烈士。相关专家还建议国家在清明节免费开放这些名人故居和革命烈士纪念馆。
祭祀――祭扫先人坟墓,是孝道的延伸,是情感的传递,更是人性的一种回归。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清明节,人们想表达的是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对将来的希望。
我的生活活的传统
当将传统节日以法来定,在化解传统节日“有节无假”的尴尬之后,这又引起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又一次深刻思考。相关专家普遍认为,保留传统文化要素,多从时代的视角揭示和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是当务之急。我们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浓厚的历史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最后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维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关键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群众的热情,特别是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热爱和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假日,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
不过,对于任何一个“活”在人们生活之中的节日而言,所谓兴衰,只是一个伪问题。很多时候,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变得似乎可以忽略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于是,在这种断裂中,有些传统的东西不再入时,而那些新鲜的外来货却变得颇为得宠。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旧东西和新东西并不存在必然的置换关系,事实更可能是新东西必然进来,而旧东西却可能被无谓地抛弃。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时候,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你以这种形式抛弃,它可能又以另一种形式回来。只要传统节日仍是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之需,它的存续就具有坚实的基础,而受到冲击的只是某些外在的表现形式。
1.创新组织,赋权于师生,“培植”主题活动
我们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总体目标。每学期初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实施意见”,年段主任负责制定“年级实施计划”,再由“走班教师”制定“各班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纲要,只对活动的基本理念、评价指出指导性意见,对年段主任活动管理提出要求。课程实施权力下放,让“走班教师”自行制定走班实施方案,自主性选择活动主题。“走班教师”更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方案的制定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的、有效的引导,从提出活动的主题到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去创新。
“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采取70分钟大课时,在每周五下午1:10—2:30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走班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活动。设定每周三午间半小时的体验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研究,各班主任老师参与指导、评价。一般在第九周后,进行第一次集中交流、或展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可以是成果报告会、上交作品、小报展示、社会与家长评议等。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红红火火中国年”实践成果大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2.拓宽途径,融合实践时空,“走活”实践活动
实施两年多来,全体走班教师,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之路。
2.1整体推进主题活动与差异实现相结合
我们的实践认为,“走班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走班教师坚持“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的教学原则。所谓“整体推进”即教师在同一年段或同一班级组织实施和开展活动,活动的目的、要求、基本流程是同步的。所谓“差异实现”,即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活动,因各个班学生会有差异、同一个活动班的各小组之间,也会有差异。 “走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班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进程,有选择地确定研究主题、活动内容,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如,探“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清明”这一主题,“走班教师”周老师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其中几项活动。在四A班中,孩子们对“清明节”来历与习俗比较感兴趣,随即引导学生:(1)收集有关清明起源;(2)查找并讨论清明的习俗有哪些?学生分组去查资料、调查、访问。一次走班下来,孩子们获得大量的关于清明传统节日的信息,还对清明节的饮食,作了研究——东北、四川、江浙一带不同的风味食品。在四B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种,几位小组长对我们在清明节干了些什么事,清明节的诗歌、文学十分感兴趣,学生在活动课上以“我在节日里”、“节日里的感受”为小主题,通过交流汇报、查找诗词、佳句,朗读体会等让孩子们的心灵更丰盈。四C班的活动课,孩子们以我来介绍清明节为主题,将清明节的各项小课题研究,作了汇报与交流。
周老师围绕一个“清明节”这一主题,预先确定了与主题相关活动内容,因三个班级之间存在教学时间差,走班过程中,只对孩子们感兴趣的典型主题作指导与剖析,为学生作思路与方法上的启发,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帮助特别直接有效,实现了“整体推进”和“差异实现”的效果。
2.2“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以少先队活动为营,“焊接”走班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迅速地与每个学生靠拢,使活动更完整、更有序地开展,并容易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因为少先队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力课堂”,如果中队辅导员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展示放到少先队活动中,不仅拓宽了实践活动的空间,也给队活动注入了丰满的内容。
如《家乡一日游》的主题活动,“走班教师”沈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查找家乡的旅游资源,同伴之间分享了各景点的特色,还制作了景点一日游的路线图,以及参观景点注意事项等。而五年级班主任的陆老师、赵老师,在班级中分别提出将在三周后开展“我爱家乡”和“赞我家乡风光”的主题班队活动里。孩子们随即想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认识与研究方法,有的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家长带领下,体验、经历一次一日游;有小组用真实的照片记录了家乡的一个个美丽景点;有小组把家乡的古老传说描绘成了一本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有小组用生动传神的诗歌来赞美家乡;有小组用一份导游路线、解说词把家乡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亮出了孩子们自己的实践成果。
“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增强了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还保证了活动的时间,避免了走班教师“一走了之”的局面,既满足了中高年级学生自主、体验,又检验了学生实践活动成效。
2.3“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拓展课程”相结合
年段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同年级、基本相同兴趣与学业水平而组织的,统整各相关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很多内容源于学科课程,而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则可以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来教学。学科教师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等诸多因素,并加以改造与整合,形成“主题活动”,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如,《母语启蒙的研究》是我校葛银铨校长近几年一直在探究与实践的特色课程,葛校长将《对联》、《字谜》等作为学科创新实践活动,以“走班的形式”为六年级的9个班实施教学,让每位孩子都能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和语文拓展的引领。省教坛新秀、上虞数学学科师傅邱爱国老师主要研究“生活数学”;董超群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董冬梅老师被称为“黑带教头”,是跆拳道训练省级优秀教练……有他们选定活动主题(项目),为某一年段孩子“走教”,深受孩子们欢迎。
这种以学科教师学科延伸、改造整合为主,将指导老师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学科专长充分发挥,拓展书本知识,让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科课程个性化。同时,将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培养的是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必备素养。正如科学教师姜老师在走完“安装遥控赛车”实践活动的反思录中写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给予孩子们更多地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自主意识的机会,孩子们就能带着自身的能力,独立自主走向生活,今后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2.4“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家校联系”相结合
家庭是哺育孩子的基地,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园,是因为安全的顾虑,一个班有太多的学生,在校外根本管不住。“走班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就需要通过定期与父母的交流,促使配合,这样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实践体验任务,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所以,我们想方设法把主题实践活动迁移到家庭,促进活动的有效。
如,在开展“秋的收获”主题活动,包括寻秋、画秋、赞秋。其中“寻秋”活动,以开展“秋游活动”为重点,这项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但现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人数多、安全隐患大,还涉及收费、开支等因素。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我们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规划活动方案,制作秋游线路,重点组织《秋游活动》的活动方案评审、线路图的合理流,让各小组将自己的方案作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 ①一份选择秋游地点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列表;②不同秋游地点的比较表;③当天活动的详细说明;④一份秋天活动的花费表;⑤一张标出从学校到秋游所在地的路线图,及一份路程和所花时间的说明。
具体“寻秋赏景”的实践体验活动,就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掌握学生的实践过程,使主题实践有效落实,老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家校联系表或发短讯。家长朋友收到学校告知书和联络短讯后,带领孩子们外出游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设想与现实的差异,领略平时学习对今后生活的有用性与相关性,丰富实践活动的意义。
2.5“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专项技能训练为主的社团活动”相结合
专项技能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指导老师,在某一年段“走教”后,吸引了有一大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走召之”。孩子们都想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时间,再次深入学习和锻炼。就鉴于此,学校开设的“活力”的社团就能填补这个空白。只要孩子们需要,老师愿意,开展社团活动,不再受规定时间和固定空间所牵制,也不会太受传统原则与方法所束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因此,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又称为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基地!
正如潘莉丽老师所讲,现如今,戏社的成员已有18名之多,每位孩子在戏社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唱腔和特色。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戏曲的那份热爱感染了孩子,在我的“丫丫”戏社中,孩子们不论是欣赏还是学习都很专注。午间休息、课外活动时间,只要我开着门,总有几个戏社的孩子来串门、打招呼、练声、唱戏……
3.活力走班,绽放师生个性
“走班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开发,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教育主流,更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创举。
(1)大规模学校运用“走班的形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教师发展。实施走班的教师要研究学生,并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的,教师持续研究实施同一主题,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实施更有效的指导,也能不断反思与改进,积累实践智慧。
1.初步学习运用意象和修辞来抒情的基本方法。
2.学习运用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
1.选择并运用适当的意象进行抒情的基本方法。
2.总结有关抒情思维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2010年安徽省中、高考语文卷中的两道作文题导入,并简析抒情的两种方式,即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两类。将自然之中的松竹梅兰、长亭短亭等当作借以抒情的对象,使之成为传递丰富思想情感的载体。借物抒情即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的方法。
(二)写法讲授
环节一:评析――探究――练笔
1.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选段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连续使用的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
2.写法探究。
在写作中,如何表达丰富的情感,如何写出诗一般美丽的语言呢?(1)丰富情感具体化; (2)本色语言修辞化。
师讲述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比拟分拟人和拟物,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
3.情境练笔。
结合相关图片,以“记忆2010”为主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环节二:评析――练笔
1.品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思考:这首小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哪些具体的意象上?
示例:(1)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2)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实物 之上。
2.课堂练笔。
请以“思念”这种抽象的情感为中心,写一段文字。
要求:借助具体的意象表达情感。
师讲述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文学作品中,借助象征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象征能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也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生练习,自由诵读所写文字。
(三)阅读推荐
阅读小诗《相思》,读后试总结有关抒情的思维规律。
打开电视机 / 台北――雨 / 台北――雨 / 天天如此 / 雨多得出奇 / 说奇倒也不奇 /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 倾洒在那里
师生总结:(1)明确所要抒发的情感;(2)寻找切合的中心意象;(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四)作业布置
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试用一组意象抒感。
题一:《离别母校的前夕――― 》
题二:《清明节的哀思――缅怀―――亲友》
四、教学反思
结合本次省级课题研讨活动的主题,我选择以“学会抒情”作为教学内容。想到诗歌是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一种文学体裁,就拟定了如上的教学目标。由于在应试作文中,诗歌这种体裁通常被排除在外,关于诗歌的写作,教师一般也不会涉及。但是,诗歌是最精练优美的文字,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都精选了大量的诗歌,同时,学会欣赏诗歌也能促进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抒感,增强文采。因此,作为作文教学的课例,我尝试设计这样一堂课,既让学生赏析经典现代诗歌中蕴含的美,又教给学生运用意象和修辞来抒情的简单技法,并引导学生利用写作技巧进行简单的文段创作。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的知识的讲授。“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教学时,我着重讲授了“借助象征选取意象”的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是抒感的最主要方法,通过结合具体实例的讲授,帮助学生们理解了“意象”的本质,即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象,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学生在明确借助意象来抒情的关键是抓住情感与象征体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后,最终完成构思和写作。
2.典型例子的选取。教学初始的导入,我选取了2010年的中考和高考的两个文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写作要求的细微变化,由此过渡到“诗歌”这一文体,进而提出教学的内容“学会抒情”。教学中,我分别选择了高一上学期课本(必修一)中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九年级下册中的《乡愁》,学生都较为熟悉,便于后面的品读、赏析环节的展开。
3.“品”“评”“悟”“练”的结合。作文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引,结合“本色作文”的特质,我将“熏陶”“感染”当作学法指导的主要手段。在例文的品读中贯穿以写法的指引,将课堂练笔与感悟体会结合起来。作家王小波曾说过,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的。为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抒情的写作要求,我还与学生一起诵读他们所写的文字,使学生学会读文字,写文字,听文字。通过学生的当堂练习,那浓浓的诗意为“本色作文教学”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题诗瓷瓶高23.6厘米,腹径16.2厘米,底径12.5厘米。敞口,颈部长且粗,圆肩,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颈肩处有一半环形系,系的正对面有一多棱柱短流,流下方则以褐彩书写有诗歌一首,诗文内容为“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瓷瓶胎质为灰色,通体施青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此瓶198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古城村。
瓷壶字迹清楚,诗文内容语出自然,立意精洁。通篇对仗,虽为“宽对”形式,但亦可称之工整。第三、四句本应为“新柳”对“古坟”,“上”对“前”,最终将“柳”与“上”的次序调换,“上”之词性亦随之改变,使“鸟啼新上柳”为写时间之早而非原来的季令之早,尽管打破了对仗,但通观全篇,不得不承认这一变动确有别出心裁之妙。通过对诗文瓷瓶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长沙窑之所以能够在唐代晚期扬名世界,成为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并驾齐驱的原因在于其釉下多彩的创烧和广泛使用。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时期的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所辖的望城区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带,今人名为长沙窑,唐时称为石渚窑。长沙窑是安史之乱后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南北制瓷工艺融合的产物,其焙烧技术多继承岳州窑的工艺,而产品的种类及其釉彩、装饰工艺则与中原特别是河南瓷业有着较深的渊源。唐朝空前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为长沙窑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而日渐风靡的饮酒饮茶之风更为长沙窑的兴起提供了群众基础,加上当地有着优越的水路条件以及丰富的制瓷瓷土和充足的燃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长沙窑才得以迅速发展。
长沙窑的烧造年代主要是唐代,因此其产品也带有明显的大唐风范,造型多圆润饱满、体态丰盈,圆形是其主要造型元素,并运用大量大角度的弧线。长沙窑的陶瓷产品非常富于变化,常以细节取胜,同样是壶,其口、腹、流、系就有不同的变化,同一造型元素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应用,给人无限玩味之感,即使是同一尺寸同一造型,其装饰也堪说是“千变万化”。
长沙窑陶瓷产品的烧造以中晚唐时期为鼎盛,五代后逐渐没落,其产品造型也随着时代的风尚变化而变化。唐朝至宋朝的整体造物特征变化就是由丰满大度向精致秀气方向发展。因此,长沙窑“器物造型前期丰满端庄,线条柔和圆润,后期除保持前期那种气势和规范外,形态趋求秀丽,以壶、罐为例,前期腹体圆浑、短颈、多棱短流、单曲柄,显现出丰腴稳实。后期多为瓜棱腹、喇叭口,细长颈,圆管长流,双曲柄,表现出一种线条艺术的韵味和意境。”
长沙窑除了其产品非常富于变化,且造型表现出一种线条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外,其釉彩和装饰题材也是值得后世称赞的。我国瓷器发展到唐代,有人概括为“南青北白”,即南方以制造青瓷著称,北方以生产白瓷盛名。“南青北白”说,大致反映了中唐以前我国瓷器釉彩工艺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然而,这一相对稳定的格局到了长沙窑时期却被彻底颠覆了。长沙窑在秉“青”承“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褐、绿、蓝、红、黑等多种釉色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形成了长沙窑彩瓷艺术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多色釉的出现,首先突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促进了我国南北制瓷技艺的交流融合,为釉色的不断丰富找到了新路;其次,对瓷器的观赏性及其审美价值是一次提升,也为釉下彩的出现在呈色上创造了条件;最后,长沙窑多色釉瓷和唐三彩一样,是颇具魅力的大唐文化多彩的反映。
以釉彩绘画则是长沙窑彩瓷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征。长沙窑虽然并非是彩瓷的始祖,但是彩瓷工艺的成熟、普及,当功推长沙窑。长沙窑是第一个以生产彩瓷为主的瓷窑,彩瓷所占比例几乎达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长沙窑不仅是一窑多彩,甚至有一器多彩现象,彩有褐彩、绿彩、蓝彩、红彩、黄彩等,这些彩往往两种相间使用,施于器物的面积也很大,往往占据器表的大部分,且它既有北方的釉上彩,也有南方传统的釉下彩。除了这些多姿多彩的釉彩外,长沙窑还将绘画题材和釉彩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这可以从国内外不断出土的长沙窑瓷上得到验证。根据统计,长沙窑瓷上的绘画题材包括人物、花鸟、山川、动物、建筑塔庐以及随意画等。长沙窑瓷上的绘画是在文人或准文人的参与下完成的,或者得到了他们的指点,这些绘画既吸取了宗教画、文人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时又更多地表现出民间绘画的特色,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长沙窑也是第一个将诗歌通过书法装饰饰于瓷的瓷窑。根据统计,长沙窑留下的诗歌近百首,其中许多未见于《全唐诗》,此外还有一些教人如何处事做人的警句。这些诗是对生活艺术的提炼,是观照唐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极其广泛,有酒诗、离别诗等。
长沙窑瓷铭诗,是中国瓷器上最早出现的诗文,也是唐“诗到元和变新体”的见证,还是唐代文学史家公认的唐德宗贞元至穆宗长庆(785-824年)期间,“唐文学的第二个繁荣阶段”所发展的产物。“寒食元无火”这首诗及其他瓷铭诗在长沙窑的大量涌现,是这一特定文学环境与土壤造就而成的。长沙窑瓷器上的题铭诗是根植于民间沃土,并以民间喜好与愉悦为基点的,它形成一种连接民间情感的链条,去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在瓷器装饰上开辟了一条人文关怀的渠道。
这件唐长沙窑“寒食元无火”诗词壶,器形与长沙窑其余的题诗壶一样,以褐彩书写“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诗文将重点放在了寒食节之上,可以说既出于缅怀先贤的传统,又表现民间情兴所在,同时将目光盯住民间节假日,一石三投,用以扩大瓷铭诗的民间影响,并将寒食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传播到各地。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关于它的起源,据研究,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长沙窑瓷铭诗具有时代的特色,民间的特性,商业的用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加上书写布局有章法,追求笔墨韵律和个人风格,形成为一种有意境、有趣味、雅俗共赏的瓷器装饰艺术,开启了一个瓷铭诗书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