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口腔修复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2-05 02:16: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口腔修复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腔修复学论文

篇1

40多年的医学生涯,资深的口腔修复大师

扎布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口腔医学事业。他的专业生涯从在多伦多做牙科医生和教学工作算起,已经40多年,如果从求学算起,时间就更长了,说起最初与口腔医学结缘,扎布这样说:“战争使我们这一代人有特殊的经历。”

由于战争原因,马耳他皇家大学医学院开设了新的牙科课程,扎布正是在这个大学中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牙科学位。当时的校长约翰。梅镇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教授,也是在当地很有资历的牙医。他告诉年轻的扎布和其他学生:学校的规模和在全球的名声与学校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系。他建议扎布去北美,可以跳过一些在英国必经的学习阶段。于是扎布凭借申请到的富布赖特奖学金,开始在当时规模很小的密歇根大学口腔修复学专业继续学习。富布赖特奖学金要求有两年的美国之外的学习经历才能完成硕士学业,扎布和太太一起来到了多伦多,并在1966年得到多伦多大学的全日教职,正式开始在加拿大的学术生涯,在那里的工作帮助扎布建立了专业学术地位。

此后,扎布在口腔医学生涯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无数荣誉,包括1993年国际牙科协会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种植学研究奖、加拿大国家最高公民奖、英国牙科医师皇家学院荣誉院士以及多伦多大学等多个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世界顶尖级的学者,扎布在退休之年仍然勤耕不辍。在过去的5年他又完成了2本新的专著:《骨整合在口腔修复外科治疗及生物材料中的持续性协同增效作用》和即将于2012年出版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治疗》。

中国口腔医疗的现状和与北美的对比

看牙,在中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中国庞大的人口、巨大的城乡差异、短缺的卫生医疗经费、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都令中国人的看病难问题很难短期得以解决。一见到扎布教授,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发问,希望了解北美的情况和他对中国口腔医疗现状的看法。扎布认为中国有很多有天赋的学者和教授,同样受过严格和高水平的训练,与国际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在北美有很多来自中国的优秀牙科工作者,而且中国和北美的牙科工作者一直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相互交流,因此就学术水平来说,中国和北美的牙科界没有区别。

从临床角度谈论二者的区别,扎布教授认为中国从事牙科行业的人大多在公立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工作;北美大部分的牙医则选择独立开业,而不是像中国的医生那样绝大多数在公共医疗机构服务。

他说中国口腔医疗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口腔界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控制人群的口腔健康状态;如何建立在读博士和博士后口腔医学教育的国家级标准;如何控制具备资格的口腔从业人员的总数和合理分布;如何合理分配、供应和利用口腔医疗资源;如何减少口腔疾病对人口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同时扎布个人认为,失牙的患病率和修复治疗情况也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另外,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结构复杂的国家,又面临着迅速城市化以及老龄化的问题。在过去的20~30年间,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了各种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各年龄组的失牙情况。报道也指出国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经济发展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正规口腔教育和初级保健项目的增加,社区口腔诊所的普及以及接受大学教育的口腔专科从业人员数量增多。扎布教授强调,西方同仁普遍认为中国的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以医院为基础的体制,医疗保险只覆盖一部分的口腔治疗费用,绝大部分修复治疗费用需要患者自己承担。因此在中国的口腔医学院中,特别是在口腔修复学领域,教育者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在满足大量治疗需要的同时,要重视未来的发展计划,也就是培养和训练专科从业人员,致力于减少失牙和及时修复缺失牙。

目前发达国家口腔界优先关注的是整个咀嚼系统和口颌面系统健康的功能以及良好的美学效果,这也是中国口腔的发展趋势。中国迅速崛起处于全球领导地位的同时,必须要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三大关键因素——服务、教育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晚年来到中国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

扎布非常认同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格言:“当我们对事情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他信奉古语:“要想活得好,就得老动弹。”正因为如此,扎布决定退休后仍然延续口腔事业,在晚年来到中国,和北大口腔医学院合作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

在北京,他和他的同仁们为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义务服务了多年,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为讲习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扎布和组织者选择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和他半个世纪前投身临床学术领域的原因是相同的。来到北京,和世界各地的年轻同仁——也就是未来的口腔修复专业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和对修复专业的认识,正是扎布建立国际讲习班的强大动力。

第二个原因是扎布将继续担任最后一届IJP(国际口腔修复学杂志)主编。这个角色使他可以继续致力将IJP/卡尔斯鲁厄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这种特殊的教授方式引入到一些新的国家。扎布认为临床教育者必须持续思考和学习才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转型时期。过去几年,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牙科技术出现了巨大的进步。口腔医生在诊疗中的角色由治疗疾病转化成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多样的治疗选择和患者对美学的重视催生了由患者主观驱动的治疗模式。但是现在全球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经济衰退,口腔医疗也面临财政不佳带来的挑战,中国的口腔医疗同样面对这一问题。这一转型使口腔医生特别是口腔修复医生必须更加重视临床技术、循证治疗和人道主义关怀,这也是IJP/PKU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项目的创办宗旨之一。

扎布现在来到北京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同事一起开始工作,拟将针对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的教学模式、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中国。数位年轻的中国口腔修复临床学者已经参加了IJP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和韩国青年口腔修复学教师讲习班,还有一些参加了今年6月在德国巴登巴登组织的讲习班。

篇2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实践教学;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

在当代口腔教学“培养新时代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下,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应该建立合理的标准化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试验训练课的客观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我们在口腔修复学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口腔修复学实验内容标准化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实施、评价三者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实践操作教学的具体细节即过程标准化、又重视结果评价,做到全方位、科学地教学、考核、评价于一体的实验技能,保证了口腔实验训练课的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加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是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训学习,达到医学院校培养医师的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1.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拟定课题研究框架,制定措施。

⑵实验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始探究标准化实践训练课教学方法的实验,收集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⑶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理论实践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定性分析。

以实验研究法为主。

2.研究对象

创设标准化实践训练课教学法实施环境,在研究课题的前提下,利用完成的现状调查结结果,进行论证,制定出全口义齿实践训练课的内容和步骤,然后确定研究对象,从600名我校口腔系培养的2011级腔医学专业生中随机抽取学生320名,分成16组,其中随机抽出4组为空白对照组,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训练课,其余12组,为实验组,按新制定的标准化实践操作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教学,然后按实验步骤进行实践考核,考核时间设置在每次实验步骤完成结束后。

3.实验方法

⑴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根据口腔修复科临床工作任务、和教学研究资料的分析并参考《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制订考核16项目共分三部分:1.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确定、转移颌位关系,2.全口义齿的制作(二)排牙、调整平衡牙合;3.全口义齿的制作(三)制作蜡型、装盒、充填塑料及完成

⑵评分方法

每个步骤均由2~3位口腔修复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担任评委,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其中部分(一)在仿头模上进行,(二)、(三)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取平均分为学生的最后得分。每部分满分100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⑶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

5讨论

⑴统计处理结果显示320名学生的临床操作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说明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理论学习能力一样遵从正态分布原则。所以建议和理论考核一样,对临床操作考核设定及格线(最低标准线),这个标准线的确定应保证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在患者口内操作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此外,该考核是对固定修复第一个训练项目的随堂考察,只能代表学生当时的操作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有所不同,随堂考察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训练结束后该生的技能水平,所以这个考核结果只能作为每个训练项目的课堂得分。在整个全口义齿修复训练结束后应进行最终考核。各项随堂考核成绩和最终考核成绩可以在按一定比例折合相加后,构成每个学生固定修复临床技能训练的

最终得分。

实验结果还表明,采用我们建立的实践标准化内容和步骤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标准化实践训练课的教学方法的具有可行性。

2.不同教师的评分比较显示,三位教师的评分结果比较接近,说明三位教师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一致。而不同教师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说明,不同教师对同一考核对象给出的成绩相互接近。说明了该考核方式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篇3

论文摘要:通过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训练、综合提高、飞跃提高的“三段式”教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方法,促进进修医师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论文百事通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论文百事通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新晨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篇4

1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同济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学院启动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实践基地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开发创新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为手段,以多元化的创新实践评价体系为依据,以开放的设备资源、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学生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挑战,不断创新”为宗旨的创新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基地采用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建立“教师指导,以研带本,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和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活动,使学生在“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早期阶段即获得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3],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创新实践中得到展现和升华。

2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

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包含着面向本科生的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和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2大平台系统,主要承担了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等13门本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为本科生打造最前沿的实践教学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4]。

2.1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的主要思路是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和疾病为导向,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实验室、口腔基础医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开展创新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践项目,在教师和导师的双重指导下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孕育学生的创新实践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该创新平台的特点是理念新,立足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学科交叉,着重建设口腔转化医学,并将口腔转化医学的新技术、新理念直接引入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中,大大缩短了有志于该方向发展的学生培养周期。口腔转化医学被认为是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该学科的蓬勃发展,将为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2.2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经过学院几年来的不断开拓,现已建设完成3个开放创新实践平台,交叉辐射了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所有口腔临床医学相关的实践项目,该平台为学生全天候预约开放,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该平台运行中,口腔颌面外科学创新实践项目颇具特色,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王佐林教授率领本科生参与到由国家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设立的“重生行动”慈善项目中,成立了本科生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制作“重生行动”普及手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贫困家庭中患有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医院为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受到了患儿家长的热烈欢迎,上海市《新闻晨报》对此特别给予了报道。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本科生完成了临床实践项目多项,获得了本科生的一致好评。

2.2.1口腔理工创新实践平台学院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理工创新实践平台承担了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等学科的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可以自己跟随指导教师到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自己取模后灌注模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自己设计方案,进行义齿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自主实践项目,并完成了一定的实践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2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共承担了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等学科的实践创新项目。学院的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引进21世纪国际上最先进、最符合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特点的口腔形态学系统,以此为主体形成了一系列完全模拟临床诊室的条件以及各种减压、加压、吸盘、减音设备等等。几年运行下来,该创新实践平台已经具有非常先进、十分成熟的全仿真系列装置和临床模拟设备,使用率达100%。尤其是针对改进的实践项目引进了形态成形评估系统、自动轨迹跟踪系统、测量评估系统及教师专用电脑系统,并与学生实践所用电脑联动,实现了同步视频播放等功能。

2.2.3“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由学校“985”二期专项投入,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其研究的范畴覆盖了口腔临床各主干学科。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制度,设立“口腔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学生通过打擂台申请,每个项目资助2000~4000元,2~4名本科生组成一个课题组,由1名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做到高年级学生100%参与。“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向本科生全天候开放。通过几年的运行,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条件先进、设备一流,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增设了课内-课外结合性环节设计、实践反馈设计、交叉学科间知识点综合性设计、临床化技能训练的设计、自主性学习的设计、过程性评价的设计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5]。为了配合学生创新实践需要,学院不但完善了上述平台系统,还延长开放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并配备了管理员,方便学生课余时间查阅文献。目前图书馆拥有各种文献21780册,中文现刊80多种,外文现刊25种,期刊合订本450册,电子图书1268件。

2.2.4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与SITP创新项目的建设平台学院在创新培养和科研培养方面为学生搭建平台并提供知识及技术支持。利用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立了大学生创新俱乐部,组织本科生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课题中期考核汇报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会,对本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高年级学生100%参与。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985”等项目建设中,鼓励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生教学、SITP等工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学生主持上海市SITP项目3项、同济大学SITP项目3项。在校本科生申请专利多项,共获得专利授权5项,、综述数篇,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德国登士柏公司的VITA瓷粉、镍铬合金;粘固剂为上海牙科用磷酸锌水门汀。

1.2 方法

1.2.1 取模 取修复部位牙印模,为制作临时冠备用。

1.2.2 牙体预备 行局部麻醉,按要求常规预备牙齿切端、唇面、邻面及舌面,最后进行基牙整体形态调磨。

1.2.3 第二次取模 取功能模,对颌模及位记录。同时用比色板比色,用硬石膏灌注模型,待凝固后送义齿制作中心。

1.2.4 制作临时冠 第二次取模后,在第一次取模的印模内,灌注调和好的自凝塑胶,放入患者口内咬上,待凝固后取下修整、调牙合。临时戴在预备好的基牙上,粘固固定。

1.2.5 戴烤瓷修复体 试戴、调牙合、比色、粘固。

2 结果

以瓷裂、瓷崩,固定桥松动或脱落,冠桩脱落,基牙病变为失败条件,选出20例36个牙单位作为分析对象。

3 讨论

3.1 瓷裂、瓷崩

3.1.1 病例选择及牙体预备不当 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在病例的选择上应特别注意。对于深覆、深覆盖的病例应慎重,要特别注意正中牙合、非正中 时的调,消除 干扰,防止咬硬物。本文失败病例中5件都是咬硬物而崩瓷。咬合较紧的切牙,预备时易形成切端锐角,从力学角度来看,曲率半径小的部位,其应力比平面上的应力大得多,一旦应力集中锐角处易引起瓷裂。

3.1.2 瓷层厚度不均或较薄[1] 金属底冠表面应留出约1.0 1.5 mm的瓷层。过厚的瓷层内部出气孔较多,也会降低瓷体强度。临床上为了保证牙体预备及瓷层厚度的准确度,通常用金属卡尺测量已做好甲冠的唇颊、邻面、颈部、舌侧的厚度,以此可以衡量牙体预备的情况,如唇颊的厚度较薄,断定做好的烤瓷修复体瓷层薄,此时,可进步磨削基牙的唇颊面,以此类推(这对没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较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瓷层太薄或太厚的现象出现,根据我们临床实践体会,足行之有效的办法。

3.1.3 金属与瓷粉的结合一般认为有3种 ①机械结合:金属表面凹凸不平,便于压入瓷粉。②化学结合:是其主要的结合力,为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与瓷成分中的氧化物和非结晶玻璃之间的化学反应结合。③物理结合:是分子之间的引力结合。金属表面非常粗糙和被油性物污染时,这种力明显下降。因此,金属与瓷的结合与金属氧化膜有关,金属的氧化程度大,氧化层变厚,其结合力降低而致崩瓷,特别是NiCr合金这种现象就更明显。所以,要求在预氧化处理时生成一层均匀的氧化膜,理想的厚度约为1.5 μm,否则易造成崩瓷。

3.2 冠桩脱落

大多由于操作不当、冠呈锥形,或根管长度、粗度不够或预备不足;桩冠松动脱落主要由于桩钉过短,没有达到根长的2/3,残根断面至龈下,牙体组织缺乏足够的抗力固位[2]。本文失败病例中5例均因根桩较短、较细导致冠桩脱落。

3.3 基牙病变

本文失败病例金属烤瓷修复体中,8例发生基牙病变,包括3例发生牙龈炎,2例发生基牙折裂,3例发生牙髓病变。牙龈炎是修复失败的原因之一,由于边缘不密合,自洁作用差,堆积菌斑,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基牙折裂主要原因是牙体预备不当,磨除过多,造成牙冠太细太长,死髓牙因经治疗后失水变脆,即金属烤瓷修复体的强度高,牙体组织缺少足够的抵抗力固位,再咀嚼运动中传递给修复体的咬合力大,易造成牙齿的冠根折断。牙髓病变大部分是由于活髓牙预备时牙体组织切割较多或备牙时干磨产热刺激牙髓组织,而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其次是未作脱敏和采用临时冠加以保护等措施。

3.4 修复体松动脱落[3]

在整个修复中,冠的边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原则上要求必须达到密合、美观,不损伤牙龈组织,否则会发生冠松动、继发龋。本文失败病例中松动脱落3例均由于边缘不密合所致,其主要原因为牙体预备欠佳[4],在颈部有倒凹存在或铸造后金属收缩过大,金属冠就位困难,需磨除冠的内层使其就位,如磨除量过大导致边缘密合度下降,粘固一段时间后,会造成粘固剂溶解而出现冠松动脱落。金属烤瓷修复体松动脱落是引起修复失败的主要表现之一。或基牙固位形差,牙龈距离短,或基牙轴壁聚合角度过大。2例固定桥松动是由于桥体过长,咬合时合力过大,发生变形所致。因此提示我们,在设计及制作时要全面考虑。另外,金瓷修复体制作不当使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也是松动脱落的原因。

3.5 美观因素

20例失败修复体中,2例发生颈缘黑线,均发生在前牙,对美观造成严重影响。在牙体预备时未制备肩台,或制备不够,易使修复体边缘瓷层过薄,遮色不足,金属内冠颜色透出,备牙时没有采用排龈技术,车针损伤牙龈结合上皮,镍基合金颈部金属离子释放使之着色。

参考文献

[1] 徐君伍,袁井圻,王忠义.口腔修复学,2000.

[2] 蒋永林.460例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疗效观察.期刊论文,1997(增刊6).

篇6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学;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 种植学新技术

国际市场上约有1300多种种植体可供选择,同时随着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有新的种植系统出现。目前普遍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上的种植体主要有Branemark系统、美国3I系统、Core-vent系统、瑞士ITI系统、IMZ系统、Astra-Tech系统、camlog牙种植系统、瑞典replace系统、Bicon种植系统。

1 种植体

1.1 种植体的分类 口腔种植体按其种植的部位和不同的组织层次可分为四类,即骨膜下种植体、黏膜内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和骨内种植体。其中骨内种植体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范围、数量最大的一类种植体,其形状有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叶状种植体、锚状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体,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是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

1.2 短种植体的发展史 临床的现实情况是,很多的种植患者都受到了骨高度的限制。在植入较长的种植体时,上颌窦和下颌神经管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尽管通过植骨能降低这些风险,但是出于对植骨过程的时间和费用的考虑,患者还是会尽量避免接受这种治疗。另外,植骨过程本身也有其自身的风险和问题,很多时候患者也比较难于接受。总的来说,在骨量足够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尽可能宽的种植体,而不是长的。这就出现了短种植体这个概念,短种植体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1968年,Tom Driskell开始了种植体的设计研究,这一研究使短种植体应用成为可能。1985年Bicon种植系统的推出,包括成功率很高的8.0 mm种植体,这一长度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短的长度。2000年,他们又推出了4.5 mm×8.0 mm的种植体并获得FDA的认证。2006年又推出了4.5 mm×6.0 mm的种植体,随着种植体设计的不断变小,设计概念在不断更新。短种植体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种植体植入的可能性,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植骨的需求。

1.3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设计的新进展 种植体平台至根部的距离就是种植体长度,种植体越长其手术相对成功率就越高,短种植体临床成功率就相对较低。机械学分析表明,延长种植体长度仅在某些方面增加种植体的成功率。现有的种植体产品直径3~7 mm不等,长度5 mm、直径增粗且经过多孔亲水、表面粗化喷砂酸蚀技术等表面处理的种植体植入后的骨结合令人满意,骨质较好的患者不需行传统的上颌窦提升术[1],通常把直径为3.75 mm的种植体称为标准直径种植体[2],直径大于4.5 mm的种植体称为大直径种植体[3],小于3.5 mm的种植体称为小直径种植体[3]。有学者认为种植体的直径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几乎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专家们曾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影响。发现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直径关系不大,而与种植体长度成负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修复的作用,探讨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体周围骨界面应力反应的影响,一些相关研究仍在进行着。不同型号的种植体联合应用,当应力分布不均衡时可通过调整种植体的长度或(和)直径来达到分布均衡,从而提高种植固定桥的远期成功率;并且在特殊的解剖状况下(如高窄、低宽的牙槽嵴或解剖标志的限制),也可以通过调整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来达到标准种植体同样的固位效果[4]。

在最近的资料中显示,一些专家们认为增加种植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增加种植体的长度、直径来完成,同时可减小种植牙颈周骨内应力。Kovanc等[5]亦持相似观点,认为较短的种植体比长的种植体获得的骨支持少,大直径的种植体机械强度要好于小直径种植体。Lum则建议骨内种植体的长度在8~12 mm为最适宜,他认为增加种植体的长度可以减低传递到周围骨的水平向力量。而Lin[6]则认为种植体形态对种植体周骨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起主要作用,种植体的大小对种植体周骨应力分布的影响要小。在种植体7 mm以上平面,圆柱形种植体与骨的表面接触面积为98.91 mm2,而阶梯柱形种植体与骨的接触面积则100.48 mm2。一些研究认为,有效压应力承载面积是影响种植体表面应力峰值大小的主要因素,通过适当增加种植体颈部的表面积有利于种植体获得较理想的应力峰值,达到最优化的设计原则[7]。

从一些专家的统计计算结果来看,随着种植体的变短、增粗,种植全口固定义齿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种植体内部应力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种植体变短,减小了力矩作用,增粗提高了强度的结果,这对种植体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提示了稍粗一些种植体在临床上的优势,但种植体直径与组织应力状况影响不大。张少峰等[8]则认为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长度呈负相关,与种植体的直径关系不大,直径与种植体的内应力有关,种植体越粗则内应力越小,并认为临床上可不必把种植体直径的选择作为考虑的重点。一些临床数据说明,种植体长度与骨界面应力呈负相关关系,种植体长度的增加能明显降低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集中值,有助于减缓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维护种植体的长期稳固。

1.4 种植体螺纹形态设计的新进展 在不同材料的种植体中,纯钛种植体植入骨质后其骨内段普遍为螺纹形态,螺纹的几何形态不同,界面应力分布也不同[9],现有种植体螺纹的主流形态大致分4种:V-型(V)、支撑型(B)、反支撑型(R)和矩形(S)[10],且螺距也不相同。

种植体在早期设计为骨膜下、叶片状种植体。骨膜下、叶片状种植体无法取得可靠的骨结合,唯有柱状与根形种植体才能取得良好骨结合。目前认为同圆锥形种植体相比,圆柱形种植体对牙槽骨及骨界面的应力小,同不带螺纹种植体相比,带螺纹种植体对牙槽骨及骨界面的应力小,故新的分类方法仅限于柱状与根形的种植系统。目前种植体系统多为圆柱螺纹和根形螺纹等,其生物相容性更好。

种植体的固位情况与种植体的螺纹形态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生物力学效应。由此可见无论从生物力学还是从机械力学的角度上看,临床上不宜选用螺纹深度过大的微小种植体。但螺纹深度过小的种植体应力和位移也会增加,而且也减少了螺纹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机械固位作用。不同螺纹设计的种植体存在着各自的力学特点,揭示了种植体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表面螺纹的生物力学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采用三维有限元法,三维数字化图像和图表分析,最后得出了种植体设计在螺纹位置,螺纹形状,螺距的最佳状态,这就是螺纹位于种植体的位置应设计为下1/3螺纹更可取,螺纹上平下斜式、顶角45°的设计更符合,螺距1.0 mm较合理。黄辉等[11]研究认为,螺旋形种植体螺旋顶角的改变可以导致种植体在支持组织内应力分布水平的变化,并指出螺旋顶角为60°的种植体应力分布最合理。

2 口腔种植修复学新技术

为了满足大量的口腔种植患者对美的需要,种植领域的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

2.1 引导性骨再生技术 是利用膜屏障来阻止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过快生长,促进成骨细胞优势生长,可以保护血凝块,实现缺损区的骨修复再生。

2.2 牵引成骨技术的应用 采用骨牵引器,以增高牙槽嵴为目的,大大的改善了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问题。

2.3 牙种植和颌骨重建技术的联合应用 主要是修复颌骨缺损来保持颌骨的连续性,以恢复颌骨的咀嚼功能,后期植入种植体,来解决患者的咀嚼和发音功能。

2.4 骨挤压和骨劈开技术 骨挤压技术和骨劈开技术,都是以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取代常规技术来进行种植窝的预备。

2.5 牙槽嵴扩增技术 常用自体骨移植,传统经典的术式还包括髂骨取骨术,和Onlay植骨术,即外置式植骨。通过植骨来使种植手术获得足够的骨量,以利于种植体的固位。

2.6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主要适用于牙槽嵴至上颌窦底之间距离小于10 mm,颌龈距离基本正常的患者,提升术在前磨牙和上颌磨牙区,后经6个月以上时间再进行种植手术。

2.7 即刻种植外科技术 特别是前牙区最适于即刻种植,可以获得延期种植无法达到的美学效果。对于外伤牙和龋坏牙也常用,其适应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2.8 无牙颌口腔种植的新修复技术 包括杆附着体固位种植体-组织支持的覆盖义齿和球附着体固位种植体-组织支持的覆盖义齿[12]。无牙颌可通过半口、全口种植覆盖义齿或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很好地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选择种植修复来解决口腔的美观问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种植体的形态设计也在不断的完善,种植义齿手术的成功率也在明显的提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种植体中,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种植系统仍是非常重要的。总之,种植体长短粗细的合理搭配,完美的种植体螺纹形态设计仍需一步的深入研究,口腔种植技术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共同来努力,使口腔种植修复在口腔医学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 考 文 献

[1] Deporter D, Todescan R, Caudry S. Simplifying management of the posteriormaxilla using short, porous-surfaced dental implants and simultaneous indirect sinus elevation.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00,20 (5):476-485.

[2] Miloro M. Peterson's princip l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nd ed. London:BC Decker Inc,2004:255.

[3] Renouard F, Nisand D. Impact of implant length and diameter on survival rates. 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6,17 ( Supp 12):35-51.

[4] 张理生,周延民,孟维艳.种植固定桥应力分布均衡时种植体长度和直径间关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04):229-231.

[5] Kovaes. Clinical analysis of implant losses in oral tumor and defeet Patients. 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0,11(5):494-504.

[6] Lin S,Shi S, Legeros RZ.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four designs Of a high strength silieon nitride implant. Implant Dent,2000,9(1):53-60.

[7] 沈山.两种不同形态种植体的临床观察及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4-37.

[8] 张少峰,马轩祥,欧阳君.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3):199-201.

[9] Ivanof CJ,Grondahl K,Sennerby L,et al.Influence of variations in implant diameters:a 3 to 5 year retrospective clinical report.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1999,14:173-180.

[10] Steigenga JT,al-Shammari KF,Nociti FH,et al.Dental implant desig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ng-term implant Success.Im-plant Dent,2003,12(4):306-317.

[11] Lin S,Shi S, Legeros RZ.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four designs of a high strength silieon nitride imPlant. ImPlant Dent,2000,9(1):53-60.

篇7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业认同;职业教育范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4-02

口腔医学技术是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口腔医学、工艺制作、色彩美学三方面的知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学生在学校主修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全口义齿的制作工艺原理和主要步骤,实习阶段则在义齿制作公司接受工艺制作流程的强化训练,然后根据带教老师的安排、实习学生的自我意愿双向衡量标准来确定其专攻方向,学生通过接受专项内容的长期培训成为精通工艺流程中某一道工序的口腔技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与此同时,“医技分家”的新局面已逐步形成,口腔医生从业资格的审查越来越规范,医师和技师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义齿制作方面急需大批经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训练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口腔修复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层次较低,大多停留在中专、大专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健全,导致学生专业性不强,对义齿制作工艺技术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生进入企业后大多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无法满足义齿加工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普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口腔技师势在必行。然而,在湖北省2010年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上,多名代表提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存在学生转专业率高,毕业后转行率高等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低认同的状况,这说明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口腔医学技术高等教育应重视在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将其归属到态度领域。1963年,埃里克森(Erikson)首次提出专业认同(major identity)的概念,指出专业认同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感受,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题。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内涵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即学生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对专业涉及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钻研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二是指学生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的认可,学生以能够从事这项职业为荣,并愿意将其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专业认同会随着个体自身喜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是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专业认同现状有利于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正确引导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和学习倦怠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能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存在的可能性。国内也有学者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如孔慧、张田、秦攀博等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陈妍、杨晶等对教师专业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等,为专业认同的基本特征、形成路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这个广泛的群体,较少考虑到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得的结论缺乏专业针对性;或者将高等院校提供的专业教育与专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分开,从教育层面分析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相对欠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类职业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教育类别,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一同作为我国教育类别的模块之一;其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是其最高学历却只是大学专科,与口腔医学专业的最高学历是博士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大学时期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高等教育对专业认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阶段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合专业特点在高等教育层面对专业认同形成路径与机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现有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有助于从高等教育层面挖掘专业认同形成的根源,为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提供切实依据。

通过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让高等院校有关部门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以及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程度,为口腔医学技术教育决策者和管理决策者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优秀口腔技师和推动未来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能够提高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个体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体的满足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能够为口腔技师行业输送大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为口腔技术专业的发展乃至这个口腔医学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孔慧,吴敏榕,韦燕云.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9):171-173.

[2]张田,孙卉,贾林祥.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42-844.

[3]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口腔医学;职业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或诊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应对市场人才需求,调整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学校内部、外部制约因素,制订现代化专业教学计划。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对专业发展趋势及就业形势等进行分析,与学校一起对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知识要求等进行论证,做出决策。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经济腾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使学校的课程设置更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实验室建设,特别是使实验室设备和文化建设方面更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培养的学生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社交沟通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校企合作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提高校企双方的社会知名度,融合双方的文化,更好地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2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

2.1行业专家全程参与,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成立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了临床一线专家担任委员,在办学思路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在行业专家的全程参与下,我院相继组织了对广东地区口腔助理医师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岗位群)需求和关键职业能力的调研活动,同时对国家口腔执 业助理医师考核标准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适合口腔医疗市场需求、与国家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认证标准接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得到省级、市级立项,论文相继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

2.2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行业专家的参与下,我院对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了充分研究,课程建设坚持“三接轨”的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方向接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课程标准与职业要求接轨。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原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药物学、口腔设备学等9门课程整合为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口腔内科学基础与临床、口腔修复学基础与临床等4门课程。课程设置将口腔专业教育贯穿整个3年的教学中,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安排专业基础课(牙体形态学),让学生提早接触专业,树立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

2.3建设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我院一直重视“双师”队伍建设,在加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同时,引进企业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学院建立了专任教师临床实践的鼓励机制,吸引教师到医院工作,教师在医院享受学校待遇的同时,可同时领取医院佣金;另一方面,开发“延伸式”管理模式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口腔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企业师资库,引进优秀的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教学。在兼职教师管理上,建立了专兼职教师共存互补的教学机制,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及管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2.4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为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校内实训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医院、企业真实情况,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建立了模仿医院的实训室,模拟医院的实际场景,开设临床实训项目,如根管治疗技术、龋齿备洞技术、印模技术、模型技术、固定义齿修复牙体预备技术等,创造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有长期合作的教学实习医院20家,形成了教师教学意识强、带教质量好以及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的教学基地群,保障了学校实习教学质量。

2.5形成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完善专业课理论学习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和衔接性,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采取临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增加小组讨论、病案分析讨论教学方式,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2.6建立企业参与的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由企业教师和专职教师共同组成评价团队,形成项目达标考核、强化训练过关考核、出科考核、毕业综合技能考核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考核机制。考核质量标准采用行业质量标准,真实反映岗位工作要求。重视学生能力的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考核标准与方式模拟临床实际,使学习评价能反映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要求,并发挥学习评价的导向作用。

2.7开展企业专家参与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吸纳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共同进行课题立项,在调研中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在立题目的和意义、调研、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都更符合企业发展,使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

2.8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与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2.9重视校友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校企资源我院的口腔医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毕业生遍布广东省,一些毕业生成为企业的骨干。口腔系建立了长期交流互动平台,供校友进行学术交流,经常组织知名校友回校开展专题讲座、与学生对话交流、临床病例比赛等各项活动,使毕业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在长期的互动中,校友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使校企合作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2.10建立企业志愿者服务机制,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在新生入学开始,学院有组织地分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医院口腔科室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贯穿在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早接触临床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深刻认识了口腔医学岗位的社会需求、职业素质要求、知识结构及职业能力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

3医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反思

3.1校企合作需要相关政策的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但由于目前缺乏政策保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由于临床工作量较大,医院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学校主动的层面,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而学校也受到政策、经费等限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在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多参加临床实践,但由于教学工作繁重,教师参加临床工作的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另外,学校对鼓励教师参加临床工作的政策需进一步倾斜,还应加大对医院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

3.3建立校企联办实训中心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办的实训中心,重点抓好实训室建设,配备与行业接轨的实训设备。企业在学校实训中心设立义齿加工工作室,使学生零距离地接触企业员工和企业文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