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5:50: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语言 课堂设计 课堂辅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美的事物能让人赏心悦目,蝴蝶会围着美丽的花朵打转,我们会为了悠扬的音乐陶醉,甚至为了一处美景跋山涉水。成人皆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他们对于美总是那么强烈,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他们的喜爱之情,所以我们总能在课堂上昕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之声,为文字赞叹,为美图赞叹,为意境赞叹,那是对于美的认可和憧憬,那是他们真真切切的感悟。
问逑嫦壬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品味语文的美,去挖掘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做到“美不胜收”,那么必定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身在,心在,魂在,与作者同呼吸、同感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美不胜收”呢?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创造美。
一、让课堂语言“美不胜收”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用优美的语言来营造完整的课堂情境。语文教学应该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不应人为地将其进行分割,所以整堂课的语言也应该是风格统一的,与教材的特点相吻合,尽可能地用优美的语句来打动学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进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桂花纷纷落下的美景,我设计了这样一段配乐朗诵:“鹅黄的桂花像绵绵的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你的发梢,你的肩头,你的脚边,轻轻的,软软的,细碎的花瓣,浅浅的鹅黄,桂花伴着微风争先恐后地跃向枝头,扑向大地,四周弥漫着醉人的清香,恬静,安详。”这个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音乐的烘托中,在语言的引导中,在桂花的香气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学生沉浸在“桂花雨”的画面中,完全被陶醉了。情境描述了很优美的画面,很有味道,真正做到了人情入境。
每篇课文我们都应该用合适文本的语言去串联整个课堂,语言不在于多,不在于煽情,而要恰到好处,点到主旨而不深入,用自己的提点去帮助学生用优美的文字阐述,让学生说出美的语言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
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文字很平淡,其间流淌的淡淡却深沉的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体会。在教学时,我的语言风格也保持了与文本的一致,紧扣“平淡之中见真情”,用“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即使病着,也时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的真情流露,那样简单那样平淡,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一顿小小的饺子,一句默默的承诺,一个匆匆的身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爱就镶嵌在生活的细节里,它表现得那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和“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上,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三组语言来打开学生的思维,这时再让学生讲讲爱是什么,学生就能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他们美丽的辞藻,真挚的感情来描述文中主人公之间的爱,自己家人之间的爱,以小见大,只有情到深处,才能感人至深。
二、让课堂设计“美不胜收”
好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必定也是处处有心、事事有意,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都是融会贯通的。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教材打碎,重新整合、安排,让整个设计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切人点,让大家找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自然而然地引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这四句,读出文章的力量之美,读出几分铿锵,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一个感情基调,把学生带入黄土高原那种激情澎湃、豪情万丈的情境之中。这句话的每次出现就是对前文作一个小结,将腰鼓表演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都是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开始,以“好一个安塞腰鼓”结束,形成了前后呼应,回环之势,让整个教学一气呵成、反复强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化了理解。
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的,但在教学时,有时候改变一下格局可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探索的目光,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多变的,不能墨守成规。就拿《螳螂捕蝉》一课来说,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无法突出吴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也无法突出少年的睿智,只有打破顺序,重新排列,以“下死命令”和“打消念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人手,才能让学生乐意去学,乐意去品读少年的精妙之处。
三、让课堂辅助“美不胜收”
在多媒体当道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让课堂更加充满了直观的美感,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形象的板书,这些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字背后的情境,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文字板书,而是采用简笔画的方法,通过三幅不同时期的蜗牛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蜗牛的心理变化,从翅膀到奖杯,到重重的壳,将蜗牛的心路历程完整形象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第三幅背着重重的硬壳的蜗牛,我让学生帮助蜗牛添加表情,并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蜗牛,完全激发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有的学生还给蜗牛加上了眼泪,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很好地传递了出来。新颖的形式让板书也变得“美不胜收”,还能激发学生一定的阅读积极性,简单、直观、清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把刀、一根绳、一团火。
[关键词] 备课 取材要准 环节要紧 提问要巧
“以学生发展为本”,已经喊了多年,但是许多课堂还是“涛声依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一套备课方式,即从备教材出发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只要是新授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遵循这样一条教学途径:检查复习──揭示课题──新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不可否认,这一教学结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来,我认为,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那么,面对新课程,我们该怎样备课?
一、一把刀,取材要准
教材只是个例子。没错,教学中我们就是以“例子”做为最佳辐射点,来尽可能教会学生学会更多的东西。由此,教材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用好教材,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成了值得教师研究的一门学问了。在实际备课处理教材时,我们常常会犯许多毛病。其一,考虑问题过多。把教参所提供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生怕有一点给学生遗漏,面面俱到而事倍功半。其二,考虑问题过浮。仍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不敢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上出发去处理教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其三,考虑问题过简。不充分挖掘教材作为例子的典型意义,高唱大语文观,避重就轻,适得其反。如:《安塞腰鼓》课堂上,配着震天轰响的安塞腰鼓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老师紧紧扣住课文特点,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诵课文,看得出学生是沉浸在了安塞腰鼓的氛围之中。但有一点,老师忽略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而这,恰好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安塞腰鼓,它是在“从来不曾响过”的宁静中响起的。“冰冷的空气”、“恬静的阳光”、“困倦的世界”,安塞腰鼓訇然震响。这是起于沉寂。当安塞腰鼓“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它止于寂静。这寂静正意味着黄土高原的贫瘠、苦难、闭塞,以及它的多少年多少年的一成不变。而安塞腰鼓则正是起于这样一种状况下的抗争、呐喊与宣泄。读安塞腰鼓,不止是要一点激情,不应该是一种喜形于色。它应该是爆发式的,呐喊式的,震撼式的﹗准的取材才更有助于朗读。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我们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材处理”,同时也给我们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要求教师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更宽,树立新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理念(包括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师生观)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审视学生、审视教学设计,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即时的教学实效。
2.优化教学内容要紧扣目标,科学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在教材处理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浓缩、调整、选择等艺术处理,以减轻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化,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充分实现。教师在处理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促成知识迁移,作为教学突破口,这对提高课堂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3.摸清学情,以学定教,把“教材”处理加工成“学材”。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材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来设计教师的教学“思路”。既要考虑到教师教学行为,又顾及到学生学习行为。
4.挖掘教材内涵,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效果。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渗透“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课程功能,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二、一根绳,环节要紧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在本次语文组活动中,我上的是《孙权劝学》,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情景导入(谈三国)——讲文学常识——讲故事接龙(整体感知)——猜词义(重点)——揣人物语气(难点:指导朗读)——小结课文、培养读书意识。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我自以为是完美无缺的,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发现:讲故事接龙这一环节差点要了我的“命”——因为学生不知道该怎样讲。尔后,我反思,原因是自己备课没考虑学生的学情。试想,我把这一环节改为话剧演出,既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又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语气,那不是一箭双雕了吗?
从中我认识到,教师只有认真备好上课的每一环节,并用一条主线把这些环节窜在一起,这样,可以为一节成功的课打下好的基础。
转贴于
三、一团火,提问要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犹如一团火有助于燃烧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起求知欲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在听《孔乙己》,老师原本有很好的创意,让同学们在阅读了《孔乙己》以后自己提出问题。课堂理所当然的活跃起来,许多很好的问题由学生一一提出,如:“站着喝酒的唯一穿长衫的人”说明了什么?孔乙己是不是真死了?孔乙己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等等。老师如能循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再进一步阅读课文,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一步步地探求作解,教学应该是十分成功的。遗憾的是,老师并未对来自学生的问题作认真的处理,他只是把由学生提问当作一个教学“民主”的幌子。在走过了这个过场以后,他就一下子抛出了他自己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三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写孔乙己?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学生入我彀中。课堂一下子就跌入冷落。30多分钟的时间纠缠在第一个问题上,课堂上充斥着老师的“他说”、“你说”,结果谁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或应该说一些什么。一堂课成了开局好整个教学又不甚成功的一个例子。留给人们许多思索。
优化课堂提问内容要兼顾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设计提问内容要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课文或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3.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
提问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即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应该紧紧围绕着主题构思。在课堂上,一般不宜提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以便使学生集中精力学好一课的内容。
4.课堂提问内容要有难易区分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学生无从下手。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教育测量中的难度PH=1-W,W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PH在0至1之间,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至0.8之间,使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
[参考文献]
农村学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多数语文老师随便从网上下载资料,就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但学生的心声呢?笔者偶然间听到一学生絮语:现在无论哪个语文老师上课都差不多,都是用课件上课,老师按按鼠标,学生抄抄答案,内容长的,还没抄完老师就按过去了。这么轻松的备课方式固然令人惊羡,可久而久之,不禁令人担忧:学生陆续地欣赏课件的内容,教师频繁地点击鼠标,一些后进生只是看着课件上的画面,却不知看内容,那么,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多少?课文的内涵如何去挖掘?作者的情感又该如何去落实呢?
那些做法,我不感苟同。在教学设计时,我以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服务。而不是那种由信息技术的“课件”主宰课堂进程,学生和老师跟着“课件”的预设进程走,毫无学习的主动和灵活的模式。下面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能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例如,在上学期的县团队赛课中,我组的徐老师上的《雨说》一课,就是创设情境导入。首先她运用多媒体展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的画面,然后教师激情朗诵“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大地干涸、草木枯萎、鲜花萎蔫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温柔之手抚慰大地;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点在人们的心灵禁锢、万物少了生机之时,她轻轻地来了,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他们的心田。你听,她来了,她说话了,她说了些什么呢?”朗读与媒体中动感的画面结合,能快速地切题入题,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缩短学生与作者以及文本的心灵间隔,并产生共鸣,较快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借助多媒体配乐朗读,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朗读,在情感上难以调动学生的情趣,在意境上难以使学生入情入境。而运用多媒体配乐朗读,能将文本的无声文字变为可感的声音,较快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以升华,见其文,就如见其景,陶醉其中。如笔者上《安塞腰鼓》一文,由于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而生活在南方的青少年对安塞腰鼓缺乏直观形象的感受。故此,我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导入时边运用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后生们表演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边交流查阅学生了解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于是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激昂澎湃,一下子点燃了学习的热情。安塞腰鼓是生命的宣泄,作者浓墨重彩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可见是“为情而造文”。朗读是情感流露、体现的最好途径。
三、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尽管老师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适时地插入图片、视频,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这样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我在执教《女娲造人》一课时,要求学生改编神话,体会神话想象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的特点。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往往只叙述故事,却缺乏具体形象的描写,于是我就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女娲造人的过程。我让学生观看《女娲造人》动画片片段,观看动画片“女娲造人的动作”,“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要求学生看完动画片后说一说:“你想起了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学生找到了表示造人的动作的动词:掘、掺和、揉团、拉下、伸入、搅成、挥洒、溅落,小人造出来之后欢欣鼓舞的画面的词语:兴高采烈、跳跃和欢呼、叫着跳着,然后教师归结。这样的问答让学生明白:在想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可以使想象变得具体、丰富,使故事情节显得生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放飞想象,写作《女娲造人新编》。多媒体的介入,化语言文字为影视作品,解决了写作中缺乏形象描写的难点。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搜集写作材料,能辅助作文教学
罗丹曾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一双能发现精彩瞬间的慧眼,因此学生最苦恼的是“写作时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怎么办?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在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从网上下载藤野先生、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的照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名人的印象,更好地体会如何恰当地运用外貌描写。此外,又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最佳镜头。如我校运动会比赛中拍下的一张拔河比赛时同学们不同姿势和不同表情的镜头,图片命名为《他们多带劲啊》,我把这样的图片传到电脑中,为学生描写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多媒体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切入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使多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巧用;远程资源;活跃;语文课堂;师生交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推广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入了我们农村学校的各个层面。但是我们老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认识不足,驾驭能力差,常常误用,滥用远程教育资源,不能很好地与我们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活用巧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激活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虚心学习,积极实践
我校开通模式三以来,我便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觉报名参加“国培计划”网上培训,并把学习所得大胆运用到自己的班级教学中。2012年第一学期,我教学《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由于学生没有条件目睹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我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关人类首次登月的文字解说,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把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课文内容活化为形象可感的具体形象,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知识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讨论、质疑、互动的各环节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比如:我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先让学生欣赏我们定安第二届端午美食节开幕式上的一段剪辑视频,由于是学生自身地理范围内的开幕式,学生心理距离接近了,满足了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需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紧接着,我插入音乐配合学生朗读课文,这就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增强了。通过这样教学,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加强了学生知识的横向联系。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二、探索改造,有效利用
尝试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怎样创造性地使用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使这些优质资源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便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了大胆地对原有资源的重新整理、编辑、改造、提取、升华,从而选择更有效的资源以及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教学需要的的多媒体课件。我在讲《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感知了安塞腰鼓的精彩场面,明白了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领悟了安塞腰鼓的博大精深,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研讨和学习,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我还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调用、修改远程教育资源,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进行探索改造以及有效利用,那么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将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会更佳。
三、活用资源,以说促写
教学《背影》一课,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把学生带进课文描写的情境中,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说一说;同时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生活,说说怎样跟别人相处和交流?怎样感恩与报答关心自己的人?通过设计这样的情景,既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父子深情,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双重功效。
四、尊重文本,适可而止
一、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经验与知识的整合,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使文本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流向,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自己截取了同名电视散文中安塞腰鼓表演片段,动感十足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铿锵有力的诵读给学生深沉的情感震荡,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四、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一、重视朗读 感知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可以采取个体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精彩而准确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各抒己见 展示个性
在熟读散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之前,教师切忌灌输教参书上的或教师自己的理解,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着思考,忙着倾听,忙着表达。整个课堂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三、抓住线索 理清思路
散文在结构上多种多样,材料头绪纷繁,看似很散,但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总有一定的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线索,才能理清脉络和思路,进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线索呢?我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三是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的线索一般有:①事物线索;②人物线索;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④情感线索;⑤事理线索;⑥空间线索;⑦时间线索。
四、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
散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绚丽激情、或质朴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含蓄凝重……表现出作者不同的艺术情趣和艺术追求。品读散文的语言风格,重在品读字、词、句,研究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细致体会文、意、情的妙处。《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多话少,平淡质朴,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安塞腰鼓》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要慢慢培养,使学生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回环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和声音之美等诸多方面,多方面结合体味文章其中的深刻内涵。
五、分析意境 把握主旨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正如王昌龄先生所说,文章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学习散文要在领悟散文的意境上下功夫,散文的思想一般不直接表露,常常是寓于“物”或“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一、生本对话的价值取向
生本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方式,它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脱离了生本对话的课堂,教师就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导,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惰性、奴性,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生本对话,让学生静下心来,沉入语言文字中,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近文本,走近文本的人物,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生本对话必须有明确的指向,必须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否则,对话就会偏离方向,得不偿失。所谓核心价值,就是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不同类别的文本,其核心价值会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离不开语言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的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思想政治课或历史课等。
例如,人教版的《安塞腰鼓》一文,语言风格非常鲜明。短句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句的引用,以及铺陈的方式,都极具我国民族语言的特色。文章通过这些语言,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体现了我国西北文化的阳刚特性。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感受这些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生本对话的主导因素
萨特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无论是语言的引导还是教师或同伴的引导,都是阅读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知识经验、生活环境等因素,他们对文本的感受理解往往会出现偏离文本或作者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再加上教材的选文大都为名篇佳作,或时代久远,或地域偏僻等,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很难与文本展开真正的对话。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文本对话,进行个性化阅读;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生本对话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如,有位教师教学《孔乙己》一文,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你读了‘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时,非常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到很冷!”好一个“冷”字,这位教师心里一惊,只是点头说了一个“好”字,便匆匆地去走自己的教案,按自己的设计去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这个生成点,本应是让人拍手叫绝的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应是师生共赴的一次美丽的约会,然而却因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了精彩就此擦肩而过。如果此时教师能抛开自己的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思路做调整,一定会是一次精彩的生本对话!
三、生本对话的结构层次
生本对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文字开始到思想内容最后又回到语言文字的过程。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所说的“在文字间走一个来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要走近文字,亲近文字,感受文字的温度和色彩;再从文字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最后,又回到语言文字中来,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文字表达这样的感情,同样的感情自己还可以用怎样的文字表达出来,并试着动笔写一写。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凡是有经验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从文字出发,最后又回到文字,逐渐提高。
关键词 抒情类文章 文本解读 教学实践
纵观当下的一些语文教育名家,他们在教学抒情类文章时虽技巧不同,但都牢牢抓住了文本和学生、体悟和建构之间的联系,从感知到渗入再到情感,由字词及句段再到篇章,这纵横的联系构成了一张交织、盘旋的“网”,网住了学生的心,语文教学实现了学生素养的提升。“抒情类”文章是“文道结合”的代表:这里的“道”更为纯粹,因为它包含的是最美好和最真实的情感;这里的“文”也更为华美,因为它是奔涌在规范里的活水……
笔者试从“解读文本”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谈谈对“抒情类”文章教学的思考。
一、抒情类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发现、筛选、整合的过程
1.枪挑一条线,剑刺点点红。“叙事抒情类”文章可以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综合考量入手,理清文章的各部分组合及其相互的关系。窦桂梅老师的《幸福天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中体现的就是将学生置身一个特殊的时间下特定地点一些特别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大背景,去层层深入地探究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外在表象下的丰厚人性。
如此,才能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来,才能将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情感在丰厚的理性依据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正是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才使得文章的表情达意如此真实可感。
2.要黑虎掏心,须隔山打牛。许多“抒情类”文章是通过塑造一类人物的形象来展现文章的思想内涵的。抓住特征性人物的特征性描写进行品评的同时,去分析、体会事件中其他相关人物的表现及其情感,就如同“百川汇海”,最后将所有的情感指向文本的主旨,丰富了文本的内在价值。
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和丰满,正须借助文本中围绕中心人物进一步展开的相关语言文字。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塑造了、方副官长、老饲养员等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革命者的生动形象,由这些形象升华出“大黑骡子”这一内隐着“默默为革命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崇高形象。
3.跳出三界外,心系五行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或是赏析,一般是立足于单个文本所体现出的“工具”“人文”的价值思考,而主题单元式教学模式似乎为解读教材的单个价值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此类模式效应得以实证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大胆地依据学生的知情特点、发展规律,以一个“非主流”但却不失恰当的角度去审视、剖析、重构教材。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是语言艺术之美。如上所述,可另辟蹊径式地引入与“安塞腰鼓”相关的系列视听和阅读素材,将壮观画面、飞扬思绪、激荡情怀与具体的语言联系起来;也可发掘“状物抒情”类的同类文章,通过比较揭示这类文体的共同点,即扣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运用丰富的句式、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抒感。
二、抒情类文本的教学是一个酝酿、生成、喷薄的过程
1.“感同身受”的“理性”。抒情类文体的内在价值不能仅靠第三方的转述、灌输去传递,教师自身也应作为一个感受者参与其中。以课堂教学目标为起点,教师不妨换位考虑自己是否能通过课堂学习达成,尤其是情感的目标,如果教师最终连自己也无法感同身受,那又怎能对学生有所要求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与“抒情类“文体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情境或让学生参与与这种情感相类似的体验。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要充分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可以用《祖国览胜》的风光视频,表现大自然的声音的音乐等。
2.“依枝摘花”的“重锤”。“抒情类”文章于学生的学习价值而言,丰富语言储备和获得情感熏陶同样重要。这类文章中包含着大量的比喻、夸张、排比、顶针等的经典修辞方法和精巧句式、段式,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我课前了解到学生羞于表达、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就将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内在情感感悟和外在语言交流中来确立为教学主要目标。在教学“感受母爱”这一重点时设计了仿照文中句子说话的小训练: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抢过去,而我却边走边玩。学生很踊跃地产生了许多精彩仿句,如:“每逢母亲生病,她总是强忍着,而我却照样让她服侍。”
3.“涓涓汩汩”的“井喷”。“抒情类”文体的教学讲究的是层层深入、重点突出。课堂参与者的情感总有一个逐次变化、递进的过程,教学设计时要尽量体现出环环相扣的情感脉络,体现出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策略。
《桂花雨》中感受“摇花乐”和体会“思乡情”是一个相扣的情脉,通过对“闻香”“摇花”“品食”来表现“摇花乐”,借助母亲的感叹来表现“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