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8:5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择业心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择业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决定着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实现的价值,也决定着自己在整个社会中能发挥最大潜力。
择业问题一般是出自职校生不能完成对自己的准确评估,同时在时代大潮的影响下不能建立起跟自己相符的就业思想与能力平台。职业学校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在新时期的浪潮中有自己的优势与前景,同时职校生作为当今社会成分的一种,也有自己的使命。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不仅要积极传授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在学生前进的道路上做好导航灯。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积极地把握职校生的择业心理倾向,深入掌握了一套针对职校生的科学高效的方案,并且积极体悟着新形势带来的变革性的就业趋势与就业系统,从而针对职校生出现的诸多问题,为职校生更好地就业总结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一、职校生择业心理倾向分析
1.择业标准倾向于高社会地位与高薪化
在就业方面,职校生面临着新时期青年普遍存在的就业矛盾心理问题,即对普遍观念中有面子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的向往,而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职业并不满足,尤其是在刚毕业的一段时期,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抱着为自己的前途放手一搏的态度选择就业方向。而此心理倾向的矛盾就在于,在一些比较热门的岗位和地域,人才往往是饱和的,同时对人才素质与学历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职校生往往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想要的结果。
在一项对青年的就业理想的地域调查中,想要去全国一线城市就业的学生达到了79.4%,而想去支援国家建设,在农村或者贫困地区就业的只占了不到5%。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大城市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贫困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又会因为得不到人才的满足呈现持续低迷的状态。这样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在一项对职校生期望职业的调查中,社会地位高竟然位居所有选项中的第一位,然后工作压力小、薪水高、福利多等也都位居高位。不得不说,青年对职业的理解还是不能摆脱世俗价值观的影响,甚至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2.择业动机倾向于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大多数受到过专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实现自我优势的途径就是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随着时代的进展,个性化在青少年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传统时期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现在的充分展现自我魅力、实现自我价值,不仅是简单的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变,更是时代精神的变革。实现自我价值的择业动机显然是有利于自身长久健康发展的,但是很多学生在自我价值的观念中,经济价值和声望价值却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样导致了高薪职业和行政机关的某些职业出现了严重的饱和现象。同时,一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爱好和兴趣往往作为他们择业的重要动机。实现择业时自身兴趣爱好的满足同样是自身价值的典型表现形式。
在对学生的培养阶段,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矫正与引导。受到时代潮流文化的影响,物质化的东西引发的更多的是浮躁的思想。“80后”尤其是“90后”,受到的文化熏陶大多来自文化快餐,同时大量的时间还用来接受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带来的科技成果上了。比如,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的“80后”作家郭敬明的《小时代》,展现的就是一种纸醉金迷的现代化大都市的青年生活的场景,他们的精神食粮大多来自网络小说、电视剧等文化快餐,甚至在各种娱乐方式的影响下,他们根本就没有精神食粮。而缺少精神食粮的青少年的贫瘠的精神世界,势必将他们带向一种浮躁的境界。这种境界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学生在择业时物质化、利益化、声望化的择业心理倾向。我国一些传统的优秀的思想渐渐地隐没在新一代的青少年中,追求较高境界的自身价值,应该被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引入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中。
3.职校生对发展空间的需求有所增加
毋庸置疑,自主创业是发展空间的最大的发展方式。作为就业方式的一种,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实现高校毕业生和职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压力的很重要的途径,职校生往往具有更贴实际的专业素养,在自主创业时反而更容易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在鼓励自主创业的同时,国家对自主创业的补贴手段也是深入人心的。对于早即存在自主创业理想的学生来说,应该在职校学习阶段就着手准备相关能力的培养与相关素材的准备。同时,作为职校的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想法的同时,做到对自主创业学生充分的帮助。
与自主创业类似,学生的心理在择业时更多偏向的是有足够发展空间的职业,一些比较现代化的企业作为学生最愿意选择的职业出现在一项调查的第一名的位置,紧接着便是学校或者科研单位、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青少年来说,企业单位发展代谢比较快,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对能力的重视程度更加可观,这些因素都是实现自身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些企业中自身的努力往往是自身发展的条件。他们在展望自己的未来时能够看到无限的可能性,所以自由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在时代的大潮中必定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
二、帮助职校生调整正确的择业心理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认清形势、走出迷途、走向成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应该越早越好的,学生只有认清自己要走的路,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择业就业的本质问题。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人迈向成功的一切动力都是来自对自己的目标的建设。然后就是在通向自己目标的道路上需要进行方向正确的努力。学生的心智还没达到成熟的阶段,必须要由教师做积极的科学的引导。
2.加强就业指导和求职咨询的工作
为了应对学生就业的困惑和就业时面临的种种现实的问题,学校有必要加强自身的就业指导与求职咨询的工作。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目的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学生在就业范围的选择上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为了让学生更加正确、更加明确地把握自己就业的方向,调整自己就业的心理状态,就业指导应该更加侧重对学生的了解,脱离模式化、样板化,切切实实地服务于学生。
3.帮助学生摆脱浮躁心理
学生的浮躁心理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帮助学生摆脱浮躁心理也应该作为比较重要的问题积极的处理。摆脱浮躁心理重要的是较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并不需要刻意地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从日常授课上着手。比如,在课堂上经常由一些问题引申到课外的很多知识、很多理念上,这些东西看似没用,却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视野,形成比较积极的人生观。同时,我着重强调一些厚积薄发的理念的引入,让学生认清浮躁心理的危害,从自己本身的角度实现摆脱浮躁,走向扎实的为自己的成功做积累的道路上。
4.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实质上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通常出现在比较悲观的学生当中,这会导致学生择业时不敢对心仪的职业发起挑战,总是觉得“我不行”,对这种自卑心理的学生应该强调从大的角度,用一种科学系统的心理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使用心理学手法调整学生自卑心理的同时,还应该从学生的自身素质入手,因人而异地实现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发掘,创造出更多令自己满意的成果,不但调整了自卑心理,还从整体能力的角度全面地提升了自己,为以后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不能片面地专注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该从心理素质、时代背景上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新时代的学生拥有独特的择业就业心理,教师应该深入地走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真正迫切需要什么,从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积极的引导教学。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的问题就是职业学校教师的问题,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这些问题,挑起担子,为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丽.职校生择业的不良心理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3(07).
关键词: 农业院校毕业生 择业心理 现状 原因 对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的就业牵系着无数农民家庭。因此,我们需要关心和了解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千方百计攻克就业难关。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有86.8%的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1],压力同人们的心理适应和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控,就会进一步引起焦虑等一些不良的负性情绪,甚至会阻碍人们人格和行为的正常发展[2]。因此,及时关注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及时适度的引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们对全国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类抽样、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学院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0份。华南农业大学发放2500份,仲恺农学院500份,回收2865份,回收率达95.5%;广东省外的农业院校采用网上投递的方式,发出了3000份问卷,回收1986份,回收率达66.2%。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形势下,69%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同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择业标准也趋于理性化,但是暴露出很多择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统计分析如下:
(一)择业动机急功近利。
据调查,48.6%的毕业生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人才拥挤、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8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32%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目的是能在城市找到好工作,6.8%的毕业生打算回原籍工作,仅有12%的毕业生愿意到人才匮乏的西北地区发展。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一问中,有59.8%的毕业生赞成,但不愿意去,12%不赞成。这也说明薪水仍是决定选择何种工作的因素之一。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普遍追求较高工资的单位,即使对到基层工作表示赞成,也不愿意去。如果毕业生抱着非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不就业的观念,将导致无业可就。
(二)择业期望盲目乐观。
毕业生考虑职业往往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自以为择业意愿都可以很顺利地得到满足。在调查中有61%的毕业生集中精力寻求稳定工作,比如考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愿意从事一线工人、服务行业、销售类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5.6%;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2%;4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在5年后“能够成为领导或项目经理”,即成为管理者;仅有21.4%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他们对岗位标准、收入要求等过高,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的条件和社会形势都很好。
(三)择业过程消极依赖。
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往往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自主选择的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推销自己,择业信心不足,“看、等、靠”的思想严重。在校期间没有真正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中,面临就业往往存在消极应对的情绪;另外,部分毕业生对公平竞争不抱很大的希望,一味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等的帮忙,存在依赖心理。在“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一问中,有57.6%的毕业生选择了“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四)择业压力难以缓释。
调查中,63.2%的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55.6%的毕业生表示曾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但仍能调整心态积极寻找机会就业;51.8%的毕业生表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很努力;40.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业自信心不高,怕胜任不了工作;32%的毕业生认为不善于人际交往,怕处不好同事与上下级关系;55.4%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存在紧张、焦虑心理;40.6%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上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择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产生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影响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原因探析
毕业生择业心理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企业、家庭和个人均是重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毕业生就业总是受到政策设置、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毕业生就业动机急功近利,究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实的冲突[3]。
(二)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目前,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开设了很多新专业,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也有脱节倾向;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不成熟,重理论轻实践,个性化指导业不够,介入实践之后,缺乏统筹规划等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企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多,易让人产生成就感。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对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外语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决定了就业质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能力指出了方向,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间滞后性,导致大学生对相应能力的培养不够,影响了就业,挫伤了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四)家庭因素。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毕业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深。也有的毕业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让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个人因素。
目前,据用人单位反馈,应届毕业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低,多数毕业生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而且存在就业理念滞后,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等认识误区,价值判断盲目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还存在自卑自负心理,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三、改善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五个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克服不良的择业心理。
(一)政府担当毕业生就业后盾,创造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
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需要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的创造要求政府成为毕业生就业后盾,提供政策支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建立一种政府“埋单”的人才储备机制;通过立法,明确用人单位承担就业责任等。同时运用社会舆论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引导大学生把人生理想同国家需要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自身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破除“高端意识”到中小企业去,修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动机。
(二)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广开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目前社会大环境不理想;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欠佳,怕吃闭门羹;找个工作不难,找个好单位难;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对现实社会有恐惧感,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担心自己就业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关系[4],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企业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吸纳力量,应加强校企业合作,广开就业渠道。企业提供人才需求能力要求为高校提供培养方向;高校开设相应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培养的人才可以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和就业,让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奋斗目标,就业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三)高校加强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
高校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其适应能力。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高校应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与否对大学生求职、获得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有重大关联[5]。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高校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处理好择业“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其把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放在首位,以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最佳位置,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尤其是农业院校要加强学农爱农教育。
(四)家庭发挥协力作用,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
大学生所受的来自家庭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家庭应发挥协力作用,帮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毕业生自身应主动提高素质,结合实际,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应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清晰地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次就业能够解决一辈子工作问题的现象不复存在,还可能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处境等。应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素质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努力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就业能力,摆脱依赖心理,自立自强。毕业生要明确求职择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锻炼和健全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和完善;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怕挫折,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靠真才实学,在竞争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职业理想。
因此,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方面,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还要加强学农爱农和深入基层发展的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汪歙萍.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4:25-28.
[2]何莹.大学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3]盘意文.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1):105-109.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一)职业规划意识产生较晚
不少大学生在谈及职业生涯规划时都认为,这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而处于其它年级的学生不必为职业规划“浪费”时间,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从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到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陷入盲目状态,等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时,就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
(二)缺少明晰的就业自我认识
就业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人职业价值、兴趣、能力以及职业的事实状况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对客观现实的我以寻找一份何种工作与我相匹配的认知。近半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就业定位等相关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就业中职业的选择和决策均需要对自我职业价值取向、兴趣、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做出正确的选择,自我认知模糊必然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三)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就业心理的准备包括: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的了解,对自我职业能力的准确认识,对就业的技巧和知识的掌握,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换的意识以及抵抗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认知,没有把就业作为人生非常重要的环节刻画在潜意识中,难以形成内驱力量,从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努力失去方向。
二、大学生择业能力的提升
(一)持续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在校大学生的事,入职后依然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适时学习,适时更新知识,这样才能生存发展。
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就业和入职后有无上升的潜力。学校所学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体,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增强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份工作,就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获得足够的工作能力。学习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新创造自我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热爱学习并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要不断拓展学习的对象,向同学老师学习,在实践中向领导学习,向工作伙伴及客户学习,检验课堂所学,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积累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能力。
(二)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在专业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对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而且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们要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自身,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等各类教学实践环节,参观访问企业家及其企业,有意识地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分析报告;第二,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加勤工助学,参与家庭或他人的创业活动,到小微企业跟班打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等。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产生新构想、新观念、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新观念、新构想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当今时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挑战也是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机遇。
一是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软硬件方面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
二是积累知识,增强才干,知识与能力并重。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多,开拓创新的能力就愈加旺盛,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孕育出创新性举措。
(四)沟通与合作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包括:有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起工作;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沟通需要自信。有自信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积极健康的定位,充满自信的人会给企业带来信心;二是沟通需要技巧。掌握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彼此给予礼貌和友善,能够以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处理问题。成功的管理者认为,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解决冲突的技巧,尤其是使冲突双方或团体都满意的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互惠合作。现代企业都是多部门、多工种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增强企业的运转效能,减少摩擦和内耗。大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要善于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和职责,勇于向他人请教,并乐于分享工作经验和体会,在履行自身职责中体会共享集体智慧和成果的快乐。
(五)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把人群组织起来以有效地完成某项工作或某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现代社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岗位。
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抓住机遇。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如学生会主席、学生社团干部甚至是宿舍舍长等。这些职位都是以服务同学为目的,肩负的是责任和义务,都可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如有机会,应该主动要求承担,这样的经历在求职中十分重要。
文阳希望心理医生能在择业方面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心理医生先给他介绍了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特别是介绍了有关择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职业的评价、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在三者当中,最基本的是职业能力,因为不管你多么看中和多么感兴趣某种工作,但你没有能力去做好这份工作也是枉然。医生还指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要综合考虑,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三者不可偏废其一。
根据国内外职业研究专家的归纳,社会上的职业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第一,操作型。如果你的手脚灵活,善于摆弄小物品,你可以选择维修工、操作员之类的职业。
第二,研究型。如果你乐于独处,善于借助符号和概念来进行思考,你可以选择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艺术型。如果你喜欢表现自我,心理反应敏感、情感世界丰富,你可以选择美术、音乐、表演等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工作。
第四,慷慨型。如果你处处与人为善,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以此为乐,你可以选择医疗护理、慈善、家庭服务、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舌辩型。如果你思想敏捷、能言善辩,你可以从事律师、推销、主持节目等工作。
第六,创业型。如果你敢于冒险,有信心、乐观自信而又务实肯干,可以考虑从事经营经济实体。
第七,执行型。如果你生性顺从、谨慎,喜欢有规划和条理的工作,你可以选择财会、统计、文秘等常规性的工作。
在介绍了一些择业的基础常识之后,心理医生拿出一份《求职意向调查表》让文阳填写。通过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发现他选择职业比较看中的依次是:“专业对口并符合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事的专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对于“留在城市还是回到老家”和“收入高低”,并不十分看中。由此,文阳对自己的择业意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确定了择业的具体目标:①留校当老师;②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③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接着,心理医生又让文阳做了《职业兴趣测验量表》,测查的结果显示:他的职业兴趣属于ICR型的,也就是“调研”、“常规”和“现实”的混合类型,适合与“物品”打交道,从事调研和常规性的工作。经过医生的解释和分析,文阳对测查的结果表示认同,并把上次确定的求职意向调整为:①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②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③留校当老师。
后来学校组织留校考试,文阳来找心理医生商量是否前去参加。医生告诉文阳,心理咨询只是提供一些了解自身能力和兴趣倾向的帮助,不会在实际选择上“越俎代疱”,请他自己慎重地考虑并做出决定。
关键词:男护士;择业心理;职业优势
自从南丁格尔创建现代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就不断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如今在全国不少医院里悄然出现了"护士先生"。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女护士一统天下"这种传统观念以及目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理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男护士很难终身于护理岗位,这就造成了男护士短缺的现象。
通过对我院10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角色适应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第一志愿,认为传统观念中,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护理工作多是琐碎的生活护理工作,这与传统中的男性应当做的事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自信。通过分析男护士职业优势,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使医疗单位、患者和家属及男护士自身正确认识男性在护理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树立起男护士的社会职业形象。
1 介绍两位男护士
1.1中国第一位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巴桑邓珠) 巴桑邓珠,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数十年来,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倍受广大患者的厚爱,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8月,被授予南丁格尔奖奖章。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
1.2中国第一位男护士长(徐国彬) 徐国彬,江苏兴化县人,1986年考入南京医科大学,志愿表上填的是"服从分配",所以"服从"到了高级护理专业。1998年,徐国彬成为脑科医院精神病区护士长,2002年成为神经科护士长,也是我国第一位科班出身的男护士长。
徐国彬说:"每种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我觉得男人做护士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我可以帮助患者不放弃男人般抵抗的意志,我要他们体会到来自一个男性对他们生命的最高尊重。"
2 我院男护生临床带教调查分析
对我院1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0名男护生中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只有3人,在校期间参加专套本的有6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被调查者根据主题罗列选择护理专业的相关原因,以及实习期间的心理和角色转变。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临床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2.1和患者主动交流少 大部分患者很少在临床上见过男护士,往往把男护士当成实习医师,不会主动询问有关疾病的护理知识,而男护生又不愿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及疾病的健康教育。
2.2和带教老师交流少 男护生很少主动向带教老师请教和提出问题,普遍存在"无问题可问"的心理。很多老师也认为男护生将来改行的可能性大,指导也不如女护生更细心。
2.3自尊心极强 由于男护生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介意患者及家属对其选择护理专业的好奇,他们会对此类问题的询问产生反感。对测量体温、整理床单位、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操作主动性低,他们认为这些应是女护士的工作。
3 男护生临床带教思路
3.1宣传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护生的力气大,处理突发事件比较稳重,在为瘫痪患者翻身、抢救危重患者时让他们参与,使患者、家属及男护生自己充分认识到他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3.2鼓励男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 平时多与男护生沟通,突破心理障碍,让他们知道择业的优越及患者的需求,主动与患者交流。
3.3列举我院男护士发展前景 我院近年来招进数十名男护士,分别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等重要科室,医院及护理部领导都很重视。
4 男护士的职业优势
男性从事高压性、高体力强度的护理行业,在某些方面具有女性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护理科研的角度,护理专业均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4.1男护士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女护士 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由于女性担任的社会角色过多,精力和时间受到限制,而男性则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科室09床李邦华是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体型偏胖,床上移动及每2h翻身1次需要几名女护士同时协作,若有男护士参与便能减少一半人力。
4.2男护士遇突发事情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 医院的ICU、急诊科、精神科、手术室等很需求男护士,在突发状况时男护士更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比如在精神科,部分患者有兴奋、躁动情况,存在自伤、伤人和毁物的可能,女护士很难对他们施行维护性约束,而男护士则能很好地处置并控制紊乱场面。
4.3某些特殊操作更适合男护士 由于性别因素,当涉及某些男性患者特殊的护理(如隐蔽性操作:导尿)时,有90.5%的男性患者表示更愿意接受男护士的护理。同性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4.4有利于护理团队的开展 男护士的参加有利于树立一个均衡、高效的护理团队。女护士们都乐于与男护士共同值班,不但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防止同性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纠葛。护理工作是一项集脑力、体力于一身的需24h连续效劳的行业,男护士的参加无疑会使临床护理资源得到优化组合。
4.5科研管理优势 男护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在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在专业广度和深度等方面会主动钻研。他们善于组织管理、分析决策、敢想敢干,影响力普遍强于女性。由于男性处事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女性的差异,使男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医院体制的改革,为护理事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5 建议
5.1我院可与随州市的中学组成合作单位,让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志愿来医院学习,亲自感受临床护士一天的工作。增加他们对护理行业的认知,扩大护理院校男生的生源。
5.2我院可以组建男护士协会,让他们有种专业归属感,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男护士的心理健康,使他们从容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协会还可做些招募宣传活动,鼓励我院男护士邀请身边的男性朋友加入护士行业。
5.3有必要在护理教材中加入男护士发展历史以及男护士对护理行业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中职生 择业不良心理 调适
中职生进行职业选择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职生由于年龄偏低,身心发展不成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冲突、心理误区、心理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中职生的择业前景,阻碍了中职学校就业率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和调适,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确定就业期望值、端正职业选择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择业不良心理
(一)自视清高的自负心理
有些中职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认识到中职生所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中职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择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
(二)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有些中职生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这些中职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三)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
部分中职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他们既想在待遇稳定、风险较小的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又嫌收入不高;既想自己创业,得到较高收入,又觉得很辛苦。于是他们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使这些中职生失去太多的时间与机会。
(四)无能为力的悲观心理
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看破红尘,听天由命等悲观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不再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努力。这种心理与择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五)紧张恐惧的焦虑心理
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市场定位,过于看重初次择业对一生的重要性,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就会导致择业焦虑,产生紧张恐惧、愤世嫉妒的焦虑心理。
(六)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七)托亲靠友的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或朋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中职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这种依赖亲戚朋友、依靠父母关系择业的学生,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二、择业不良心理调适的对策
(一)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1.理念转变准备。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中职生择业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仍有许多中职生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择业制度。他们片面理解择业,认为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是择业,而认为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工作,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因此,中职生要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用“不求对口先择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新观念去指导择业实践。树立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的大择业观,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调整好择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2.角色转换准备。
做好“学生――就业者”的角色转换准备是很重要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有规律,在这样一切都已安排好的环境里,容易萌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中职生转变角色,抛开浪漫和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3.自我认识准备。
自我认识就是对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它有利于塑造优良的人格,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中职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克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认识自我,可从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
4.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学生就业前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训练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从学习专业课开始,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逐步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职业特征,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习的焦点集中在有关的专业课上,为今后就业做准备。专业知识是从事岗位工作最直接的知识。专业技术更是招聘单位最看中的。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二)择业心理素质培养
1.敢于竞争,开拓进取。
首先,要敢于竞争。竞争意识是中职生在择业时应具备的最基本心理素质之一。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善于竞争。一是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即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比值,因为期望值过高会使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焦虑,影响正常的发挥。期望值过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二是在求职面试时情绪要轻松自如。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积极参加学校或企业组织的各类竞选、竞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树立自信,不怕挫折。
在求职择业中一定会遇到挫折,此时切不可搭拉着脑袋,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适度挫折具有鞭策激励作用,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择业心态,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3.恰当定位,看重发展。
求职择业时应恰当定位,看重发展,切忌“这山看着那山高”。对于单位的好坏要辩证地去看,今天好的单位并不意味着将来也好,今天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单位,也不会是永远没有发展机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带动了收入的普遍提高,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面对“鱼”与“熊掌”的选择,对此求职者不妨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个人的发展及前途应是关注的重点,报酬应放在次要地位,不要急功近利。要善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认清就业形势,抓住机会顺利择业。
4.正视现实,放眼未来。
要正视现实,增强应变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可能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中职生免除就业烦恼的良方之一就是增强应变性,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把握未来机遇,取得成功。要拓宽专业认识面,清楚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处理好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的矛盾,这样择业和创业的天地才会更宽。
5.认识职业,追求事业。
职业具有维持生活、发展自己、贡献社会的价值。个人通过职业获得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报酬,并使个人某一方面的才干得到提高,抱负得以施展,贡献社会的价值得到体现。个人只有把握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画出人生绚丽的彩虹。有些中职生片面追求自己认为崇高的事业,而不愿意投身于平凡的职业活动,殊不知,大凡事业成功者都是从平凡而有意义的职业活动做起的。所以中职生要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明确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价值,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廉洁奉公的作风。
6.调整心态,奋发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择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择业的问题,因此具有健康成熟的择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务实作风是中职生应该倡导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为此,中职生要进行职前“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明白在当前择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参考文献:
[1]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马玉荣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讲堂.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案例导读】
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聘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小李是因为得知一起来应聘的有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高手”,深信自己无用武之地,一时间信心全无,甚至想打退堂鼓,结果很快就被淘汰下来了。
【心理知识讲坛】
自信心不足是自卑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青年对与别人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关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对有竞争性的活动,怕受到挫折被嘲笑而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而求职并非一般性的竞争活动,如果在有限的机会面前畏缩退让、精神不振,只会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白白丢失。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择业压力。择业制度的改革,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毕业即失业”成为众多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口头禅。造成大学生择业困难的原因,除社会方面的客观因素外,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择业形势,不少大学生存在着诸如矛盾、攀高、焦虑、恐惧、依赖、求稳守旧、自卑、盲从等不健康的择业心理和心态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往往成就动机较高,择业的理想化成分居多,部分大学生还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身份自居,无视日趋激烈而残酷的就业现实,无视高等教育早已大众化的客观实际,不能客观务实的对待求职。他们的择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容易引起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这就导致他们在择业时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2.缺乏职前准备产生焦虑心理
择业是每一名大学生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他们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和转折。面对如此重大而又陌生的课题,大学生往往缺乏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和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目前高校的就业、择业指导教育相对滞后,往往不能给初涉职场的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择业指导和建议。职前准备严重不足,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往往瞻前顾后,无所适从,一时难以做出正确抉择。一旦求职受挫,容易怨天尤人、指责抱怨,心理冲突便由紧张烦躁、忧心忡忡发展到惊恐不安、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绝望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也妨碍了他们的正常择业。
3.依赖心理严重,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面对择业这一人生的重大课题。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或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就业单位,希望学校能够做好“全职保姆”,给自己明确的择业指导意见和帮助;或希望家人、亲戚能够为自己安排好工作,自己坐享其成。此种依赖外界的心理状况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开拓能力和竞争精神。
4.求稳守旧心理明显,缺乏进取精神
现代大学生择业的依据大体表现为报酬、发展机会、特长兴趣对口、权力、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稳定性、工作自由度、工作的地域等。综合这些要素,加上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驱动,公务员无疑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的理想工作。在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和具有风险的企业单位之间,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女性大学生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的今天,事业单位的岗位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僧多粥少的现象异常严重。
5.明显的自卑心理,造成悲观沮丧
自卑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不少大学生或会因自己“出身不好”而自卑沮丧,这种所谓的“出身不好”可能是因自己仅仅是专科、普通二本或三本毕业,或因所学专业冷门,面对毕业于重点高校、热门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往往自贬身价,自卑感严重,不敢与之竞争;或因社交能力不强、社会经验缺乏、综合素质欠佳而郁郁寡欢;或因屡次求职失败而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择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立足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倾向,针对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加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势在必行,这需要大学生自身和高校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1.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心态,振奋精神
第一,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等,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在择业时才不至于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才能不依个人喜好有所转移,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才能自觉克服急功近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等不良心理;才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优势、发掘潜力,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自信是人迈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拥有自信是个性成熟的表现,也是求职成功的关键。自信是大学生择业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树立自信心,要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相信自己具备能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信要有资本和基础,这个资本和基础就是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作后盾,才会有真正的自信,因此,要树立真正的自信心,也就意味着要切实搞好学业,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判断决策的能力,尽快成熟起来。
第三,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强化竞争意识,做好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把握机会,主动进攻,克服“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适应能力争取求职的成功。
第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性格、气质特征,能力、专业也不尽相同,对未来的期望与规划也有很大的区别。尽早地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学生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地指引、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智能型、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学生朝着既符合个人特质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迈进。
第五,学会自我调适,养成良好心态。大学生在择业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素质决定命运,心态成就未来。心态不同的大学生会在求职择业时选择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积极者会将挫折、困难归因于个人能力、经验的不足,会乐于不断向好的方面改进和发展;而消极者则怪罪于机遇、环境的不公,强调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自己的人生错位,他们总是抱怨、等待乃至放弃。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调适心态,学会调控情绪,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
2.高校要加强择业指导教学,开展系统的择业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
第一,加强择业指导教学。就业指导教学意义重大,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又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提升。随着就业择业形势的发展,就业指导教学越来越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影响面最广的教学活动之一。然而,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校的择业指导教学尚处于学校整体课程教学体系的边缘,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也刚刚起步,缺乏专业的师资,缺乏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致使择业指导教学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择业指导教学,要研究择业指导教学在目标、师资、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将择业指导教学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大学生择业的个性化指导,为他们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针对性教学和“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与咨询。要加强活动课程建设,通过采取模拟面试、顶岗实习、作业实训、个别辅导、心理疏导、团体训练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演练的平台,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环境中感受求职压力,增强择业意识,提升择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加强择业心理辅导,提供完善的心理支持。大学生择业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因而,加强择业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应主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调查研究。通过行为观察、访谈和问卷等,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困扰和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相应的辅导计划,重点解决“四困”(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惑、择业困难)毕业生的心理辅导问题。二是注意提高大学生参与择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三是帮助大学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四是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职业指导的有机结合。五是加强对辅导结果的反馈追踪。
关键词:工科生;择业指导;职业辅导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16-03
一、成才意识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一进校就要让他们确立成人成才意识。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要让他们感觉到党和人民对他们所寄予的殷切期望,使他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在成人成才的关系问题上首先要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只有成为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讲究公德、遵章守纪的人,他的才才会对社会有益,否则,就可能是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这样的人才社会是不需要的。
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第一,要明确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选择、学习本专业的价值,从而对专业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有哪些,以便学生将来择业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树立起择业、就业的信心。第三,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目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哪些难题需要去攻关解决,以及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第四,要让学生知道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学习哪些具体课程以及这些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2] ,以便学生能够在脑海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图,最终把这门专业学好、学活。
让学生多了解些目前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的状况,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增强成功的信心。在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用品或现象是与本门课中的知识相关的,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工艺或过程是什么,有哪些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有哪些难题还在研究或探索之中,这些难题破解之后将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生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也就不会枯燥无味,由于对生产实践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择业时就不至于出现想求职又不敢应聘的现象(即恐惧心理)[3],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快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获得成就感,工作也就会越来越愉快、越干越有劲,自然也就会取得成功。有了成就就不必担心淘汰,即便遭遇淘汰,也会因为有了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的经验在下一次的择业中顺利地找到归宿。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第一,目前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应聘者当然就有更多的选择了。物稀为贵,物丰价廉。一是在提供的薪酬标准不降的情况下可以对应聘者的学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在对应聘者的要求不提高的情况下,具有了降低薪酬的空间。面对如此的形势,毕业生还要坚持低于什么样的待遇不去、达不到什么样的环境不去的话,那么毕业生的这种择业期望就是不合时宜了,必然就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了[4]。另外,由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5]
第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使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使自己的所学得到巩固和提高,为长远的发展提供一些知识和能力的积累[6]。对所服务的单位负责,就是要体谅到单位在用人方面的成本,包括进入人才市场的费用、培养人才的费用以及为人才提供的配套设施的费用,虽然毕业生本人并没有直接得到这些费用,但单位却是因为毕业生才付出了这些费用,而且是必须的。作为毕业生应该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该加倍努力以报答单位的知遇之恩[7],不辜负单位对自己的期望。
第三,鼓励动员学生面向艰苦地区、边远地区择业,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8]
第四,作为工科生,思想教育中还要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工科专业的特点和能力要求。工科专业十分注重实践经验[9~10],工科生只有进入生产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才能变成活的知识,也只有进入生产实践才能真正锻炼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1]。由此可见,工科生能否得到实践的平台就十分重要,而最好的实践平台就是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