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教育8篇

时间:2022-09-26 04:36: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教育

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从而转变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质。

一、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能力的训练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缺少的是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须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通过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理解体育知识基础上,边想边练,掌握体育锻炼的原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就能够举一反三。譬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的难点,学生感到艰苦、枯燥,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地控制速度,如何掌握加速间歇时间,如何度过极限点,跑步之后如何该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学生通过这样的知识讲解和体育运动,既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运动能力,又学到了有关的运动的知识,以后学生自己再去实践、探索,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他们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

体育知识的讲解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运用专业的体育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运动规律,再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它归结为运动口诀。譬如篮球教学中的三大步上篮,教师就可以总结它的运动规律,将它的运动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的口诀,语言简明扼要,学生都喜欢听,非常容易懂,而且记得牢。学生在掌握了这些运动知识之后再进行训练,就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水平。

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

体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心理等,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教学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运动强度的练习,使每一个学生始终处于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不断刷新的优异成绩,更要关注后进学生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一点点进步。要对优秀学生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运动要求;对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简化练习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时间,特别要给他们以信心和鼓励,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体育素质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一种享受。

把体育锻炼当作是一种享受,在体育锻炼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育运动中的美一般是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由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是美妙绝伦的,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身体的健美是大家追求的目标,更是长期的体育锻炼的结果。运动美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协调美、行为美、竞技美、服装器材美等。初中体育素质教育要将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着重于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塑造美的体型,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完善,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

三、转变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不良态度。教师自己要作好表率和示范,自己首先热爱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高手。由于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模仿性,体育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运动才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势必能引起他们崇拜之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要学好体育的强烈愿望。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自己的第一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

篇2

一、强化基础知识教育,提高整体知识水平

教育就是一场接力赛,一棒接不好,可能满盘皆输。但,只要后面的接棒者能奋起直追,也有胜算的机会,至少不会输得很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国实行的“九义”教育,小学毕业即意味着直升初中,接力棒传到了初中教师手中。由于农村小学很多学校盲目跟从减负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大部分小学毕业生整体水平较低,听、说、读、写的能力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许多学生识字少,拼音不会拼,字迹潦草,笔顺不正确,作文不会写等!本地多所初中在升入七年级后,多年来都坚持要进行一次基础知识摸底考试,结果是语数总分达120分的只占了一小部分!不能不令人扼腕啊!

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关键得知道奋起直追。这就要学生、老师都要敢于磨砺,一方面学生要觉醒扬鞭策马,做到温故——把小学落下的知识及早补上,学新——把初中的新内容掌握,另一方面学校开设针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课程,适当点拨,找到适合各自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做到不舍不弃,这根接力棒就能跑好!

对于学习动机不强,确实无心学习的农村中学生,教师应努力使这些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掘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不至于落得脑袋空空,游手好闲!

二、思想道德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在农村初中,故意破坏公物、脆弱、冷漠、自私、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沉迷网络、抽烟喝酒、早恋等等,这些思想道德、心理问题的缺失和错位是常见的、普遍的现象。

因此,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起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农村初中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常怀感恩之心是一个人素质体现,也是人之常情。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对大自然的认同。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回报。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由衷发出钦佩!只要学生胸中常怀感恩之心,就能温暖、自信、坚定、善良常伴。最终达到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健全人格。

立足农村初中实际,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一位好老师,不仅要看教学成绩,更要看所教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机制要积极引导教师认真、耐心、科学地教育每一位学生,努力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信、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完美形象,感染每一位学生,因为老师的言行会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但要会运用网络,还要会甄别,迅速及时准确掌握一些典型案例,适时应用于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

三、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转型进程速度的加快,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更令人堪忧。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无知、空虚,源于他们不学法,导致不畏法、不守法,甚至违法犯罪!这与农村初中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关系密切。

“嫩枝易直也易折”,初中生正处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客观上为缺点较多的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创造了条件。多数青少年犯罪虽然不是在校期间,但他们犯罪意识潜伏期仍在学校。所以,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素质教育质量不能只看其升学率,还应当看失学率、违法率、犯罪率。农村初中应当将法制教育真正纳入教学计划,将学校法制教育的好坏纳入学校的评价体系,评价一个学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老师授课,结合常见多发的青少年犯罪,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预防犯罪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接受专业化的法制教育,并逐步养成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要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整体化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虽然教育起始于家庭,但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反过来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因此,学校还需促进三项教育整体化,才能很好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各项教育成果。

篇3

一、初中生“美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对“美育”的认识不够。家庭美育是美育的基础,家庭美育实施是一个逐步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贯穿人的一生。偏偏“美育”的缺失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对“美育”的认识不正确。比如,认为“美育”不如文化课成绩重要;认为“美育”就是培养孩子的特长;认为“美育”就是美术;家庭美育由于受家长自身文化知识、美学修养、艺术趣味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因而各个家庭间的美育活动相差很大。

2.学校教育对“美育”的重视不够。学校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在教育中缺少了美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美育工作,沦落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这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几乎完全挤走“美育”的应有地位。

3.教师对“美学修养”的重视不足。美育既不是凭空进行的,也不是仅靠说教所能奏效的。学校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以及剪纸、版画、地方舞、手工制作等,除了各艺术部门教育外,它多半是渗透在各种教学中进行的,比如,数学、物理等科目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能力,政治可以培养学生体会社会之美,体育更是能直接让学生感受人体的力与美。可是,除了美术和语文课之外,又有几个老师有意识的培养过学生对这些美感的感知能力?不是教师不给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而是,教师自己也没注意过,大家的注意力都停留在文化成绩上。

二、本人在“美育”方面的有效尝试

1.从学生的外貌入手,提高学生的环境美意识。初中生到了青春期,从生理到心里成长极快,可伴随而来的还有“青春痘”。抓住学生爱美的心里,从“青春痘”如何防治入手,抓本班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建设。培养学生维护自己整洁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环境的意识。效果比以前的罚做卫生,写检查好的多。学生愿意接受,而且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仅脸上的“痘痘”少了,班里乱丢垃圾的现象也少了。

2.从学生的形体入手,提高学生的身体美意识。初中生在青春期身体长得很快,可随之而来的还有肥胖,或者瘦弱等问题。利用学生爱美的心里,让胖的学生动起来减肥,让瘦的学生动起来健美。

3.从学生的穿衣打扮入手,提高学生的形象美意识。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对自己的外表更加在意,尤其是在穿衣打扮方面。可是他们并不是很懂发型和服饰要如何搭配,只是厌恶穿校服,喜欢穿奇装异服。个别女生还喜欢化妆,涂抹指甲油,打耳洞什么的。为此,可以专门上网查找相关的知识和图片,并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经过前期认真细致的准备,给学生讲讲“脸型与发型的关系”“身材、色彩与服装的搭配”的内容,使学生在穿着打扮方面有了高一级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美学修养。

4.从学生的言谈入手,提高学生的语言美意识。初中生在接受语言方面,容易受到家庭以及电视、网络传媒的影响。对新奇的说法尤其偏好。可是流行语中有很多是“污言秽语”,听起来不堪入耳。为了让学生“净口”,我想了很多办法,我发现用激励的方法比惩罚的方法更有效。比如评选“语言美之星”。

篇4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物理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基本是相同的:实践—认识—实践,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活动时,要为学生灌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想法,要求学生规范、严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大胆分析、小心求证,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篇5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渗透

1.人文教育的含义

一般来说,人文教育指的是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性化教育之后、使其“端正人生态度”“实现社会价值”“塑造人格力量”的过程。从根本上讲,人文教育就是关于人性的教育,其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涵养得到提升。具体来说,人文精神涵养的培养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方面是优秀文化的熏陶、广泛知识的滋养以及充足的人生体验;第二方面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

2.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失去了许多纯粹,也导致青少年面临着物质主义的极大威胁。尤其是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转折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教育、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渗入人文价值观念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使得学生的人格品质更加完善。

3.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原则,是渗透人文教育的最好体现。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制定最适合的教育策略,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1]。倘若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不能有所侧重,那么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说,某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害怕老师,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就需要非常注意语气的委婉程度;而又有一个学生很淘气、不怕老师批评,那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注意刚柔并济、树立老师的威信。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当然希望学生的不足都能转化为优点,但切忌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解决问题。比如,班里有一部分同学总是不交作业,教师不要采取一味训斥的方式,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稳下来,不要直接采取措施,而是先去找学生谈一谈了解下情况,看看学生是因为作业太难、还是作业太多、又或是不想写,不要事先就对学生下定义。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3.2加强“三观”教育

除了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样必不可少。二者具备之后,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和社会的态度,可以说,它们是一个人成功所必须要具备的软实力[2]。特别是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的主流,青少年们同样应该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念,并以此为行为准则。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让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鲜活的事例可以更好的吸收德育理念、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比如,社会上热议的“老人摔倒了应不应该扶”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加之教师从旁引导,使得学生学会设置“友善”的个人价值底线,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类似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德育教育效果也会非常鲜明。

3.3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人文教育

结合实践活动,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人文教育渗透入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要将人文精神与学科相互融合,使得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共同发展。初中生的学习学科比较广泛,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引用学生学科中的一些实际案例。比如,“氧化说”的创立者——化学家拉瓦锡,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科学是硬道理,最终带动了“化学革命”。这种事例可以很好的起到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科学家的人文精神。其次,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课题,比如“学生上学是否可以带手机”的课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家庭访谈的方式来完成,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能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

3.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首要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爱国是所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首要前提。在德育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白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不仅需要充分的文化素养,还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3]。教师在讲解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时候,就要注重学生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爱国精神是一种人文情怀,传统文化中孔夫子就崇尚“节操、志气”,当今时代的人们同样也需要这种精神。因此,要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增强他们的时代紧迫感,从而在未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4.结语

将人文教育渗透入初中德育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这是新形势下对初中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探究两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楼黄芳.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本追求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8:140.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赏识教育

初中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各自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美术艺术行为或许在成人眼里是荒谬的,但对于初中学生的美术世界来说是合理的,所以赏识教育就是保护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它尊重每一个孩子作为不同个体的存在。赏识教育不仅只是赞美和鼓励,它更多是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一种认可,是对学生自信的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敏感的状态,他们的自信心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由于自信是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心态,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要带有一定的任性和坚定,缺少自信对学习美术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此时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赏识教育对于自信心的重塑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判断一个学生能否学好美术的重要条件,然而影响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学习的成果,这是一种循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希望得到的是表扬、赞赏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同,此时赏识教育便是保护他们心中学习动力最好的教育方式。

(三)培养学生心理品质

赏识教育是心灵教育的一种,通过激励,使初中生内心深处对自己学习成果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通过教师的赞美和鼓励这些行为一步一步建立的。当美术教师表扬学生的成果时,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而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美术,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美术学习效率。

二、初中美术教育中赏识教育的方式

(一)赏识学生,打破教材

在传统的观念里,教材是绝对正确的,是绝对不容怀疑的。一般来说,初中美术教师对于教材的合理性也不敢质疑,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但初中学生思维大胆,往往敢于质疑教材的内容。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就遇到过下列这一种情况:一次上美术课的途中,在一个关于绘画颜色对比度的问题上,由于教材上一个字的印刷错误,当时我并没有注意,滔滔不绝地进行着授课,其实如果按照错误的教材上的方式进行绘画,其效果是很糟糕的,当时一位女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打断了我的授课,我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主动地在课堂上承认错误,并及时表扬了那位女学生。自此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挑战意识和超前意识在学生的作品里有着显著的提高,很多饶有趣味的作品被创造了出来。

(二)赏识学生优点,展示不同个性

初中学生处于好胜心很强的年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有包容性,以鼓励为主,不能磨平他们的个性。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应当不同对待,做到因材施教,考虑问题时尽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作品的评价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绘画技巧、绘画特点,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不足的同时,形成相对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赏识学生创意,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变,注重自身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的美术作品与自身的理念不符合的时候,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价值,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理解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机会,要鼓励他们勇敢地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思考方向,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四)赏识落后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每一门学科都有着成绩不同的学生。美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现每一幅作品的美,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这是因为初中生处于一个竞争的大环境下,不管是多么差劲的学生,都有着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锐气,如何调动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是一个课题。对于所谓的差生,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不抛弃他们,对于他们的作品,每一个闪光点都应该好好地赞扬,这才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好胜心的方式。

三、结语

在21世纪,教育理念应当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展开赏识教育,将学生放在美术课堂的主置上,认同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会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由于美术是发现美的一门学科,所以美术教师也应当是发现美的教师,我们要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的美。

参考文献

[1]赵万泉.“赏识教育”再赏识[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5(04).

[2]高明.赏识教育利弊之浅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6(04).

[3]郑呈祥,王东红.推行赏识教育,提升班级管理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篇7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容纳的关系。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并不等于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它们都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它是一种多元化、复合化的教育方式。从这一点出发艺术教育可以看做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艺术教育也有其深入发展的专业化领域,这是简单的素质教育难以涵盖的;而素质教育也包括身体、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素养发展,这是艺术教育难以启及的。

二、艺术教育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艺术教育在审美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涵盖了音乐、美术等基础学科教学,它在提升初中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听觉,使他们善于发现跳动音符所展示的美;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视觉,为他们开启进入美术天堂的大门,体会别样的艺术之美。这些艺术教育都开发了学生欣赏美的心智,使他们能够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拥有两只感知鸟语花香、自然万物之美的耳朵,并且可以丰富他们对美的表达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们发现生活学习中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发现美的能力。

2、艺术教育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还是一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开发学生智力水平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缓解大脑的压力,使学生放松心情;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从其他角度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能够推动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进程。很多科学家正是在艺术世界的熏陶下,收获了一项项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成果。此外在初中科学文化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充分体现艺术教育对初中素质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艺术教育是响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在素质教育中应该发挥的效应。主要的问题包括3个方面:

①初中艺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

②艺术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内容,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

③艺术课程安排不合理,难以实现与其他教育的良好配合。

2、改革艺术教育缺陷的具体措施

以上所述缺陷都是由于艺术教育启迪时间较短、实践不足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①艺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增强美的鉴赏与启迪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艺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通过建立艺术论坛来熏陶教师的艺术鉴赏,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②合理分配艺术课堂教学时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之美、声音之美以及万物之美,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美的事物,使学生近距离鉴别美、体验美。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播放音乐的形式来熏陶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美术展览馆进行课外鉴赏教学。这些都克服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③艺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小部分,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科学文化教育中,为此必须合理控制艺术教育时间。此外,对于不同的艺术课程,要保持良好的教学配合,最好能够实现各门艺术教学的良好结合。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听觉感应来强化对艺术的熏陶投入程度。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教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的最有效的方法,思维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在思维的发展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样,思维在知识的积累速率方面也具有动力作用,所以思维是初中生智能提高的中心。当然初中语文课对初中生的思维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将语言与思维有机地联系规划在一起,语言是一种说话活动,它必须通过思维来产生;同样,思维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必须依靠语言来表现。语文把两种相互结合在一起,这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一、评估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基本原则

1.统一性。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往往认为智力的高低决定了创造力的有无,而不注重思维情感对创造力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创造力不仅伴随着智力的活动,而且也伴随着强烈的思维情感活动,任何创造都有着思维情感的升华。因此,必须着重把智力、创造力和思维情感三者统一起来,这有利于初中生的思维教育的进一步提高。

2.鼓励和完善。随着人文素养的发展,评估初中语文思维教育不再注重选拔、等级与淘汰的原则,而是注重鼓励和完善的原则,鼓励初中生开放思维的空间,完善初中生的思维程度。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提高的过程中的变化和体验。教师要利用较多的鼓励性评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主体性。在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和思维的发展者,教师的教育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变化,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主体性发生变化和改善。其具体表现为:(1)思维教育方式应该有利于发挥、展现初中生的主体性;(2)思维教育方式应该充分产生对学生的自我制约、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形式

初中语文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思考能力等方面,因此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型的思维教育。分析型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抽丝剥茧、从小处入手,深入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感受作者使用的语言技巧。这种思维教育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所必需的,它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本质上质疑,并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判断及验证。

2.创造型思维教育。初中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和根本源泉,初中老师要培养学生语文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即提高初中生的创造型思维,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

3.实用型思维教育。初中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提高初中生对繁琐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有力的工具性学科,是初中生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提高其它学科成绩的重要环节,例如,数学公式的理解,历史、政治等学科阅读理解等。因此,实用型思维教育集合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实用性,而不是应对考试。

三、初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建立轻松愉悦的情境,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建立轻松愉悦的情境,使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可以在这个环境里感受到轻松的氛围,使其思维处在最佳状态,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参与的愉悦、思想的乐趣。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初中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们能够尽力去想大脑中产生的各种疑问,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渐渐地培养其思维能力。

2.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初中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提高思维教育质量。开设初中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既能深化和补充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进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应该加强探究文学优美的初中语文素材,提高思维教育质量。我们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其文辞优美,脍炙人口。这些作品都包含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技巧,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它们都是提高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优秀素材。

初中语文思维教育教学重在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对初中这个特殊阶段而言,发展和提高其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开拓初中语文的特殊优势,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拥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铺垫,它对以后的学习历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以语文课堂思维培育为基本目标,着重启发与培养初中生对语文的思维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思维教学。为了强化这一目标,使初中生的语文综合成绩得到全面地提高,笔者在本文中就初中语文思维教育进行了探讨研究,从而为提高初中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布卢姆《教育评价》,邱渊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