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20:42: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工作会议要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12日在北京闭幕。由于事关发展主题、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经济未来一年走向,因此会议内容及公报备受外界关注。
解读此次会议要点,揣测中国经济走向,有必要回顾历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2003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2004年:巩固宏观调控成果;2005年:继续搞好宏观调控;2006年: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2008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2009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研读历年主题词,2008、2009年最值得研究,2008年经济工作会议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全世界一片迷惘之际召开的,其亮点是保增长、扩内需,当时中国出口首先受到冲击,“保8”眼看落空,鉴于中国国内市场尚有巨大潜力,以内需替代出口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汽车家电下乡、汽车减税、以旧换新等举措令相当数量的出口企业得以喘息,4万亿的增加投资亦拉动了各业,2008、2009两年“保8”均得以实现。而2009年沿着2008年的惯性,大笔投资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因此当年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为“平稳”、“较快”两个关注点,其内在意义是仍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平稳”二字表明了决策层对通胀的关切。
但通胀还是出现在2010年了,11月CPI更突破5%。在保增长和抑通胀的两难下,决策者确实是如履薄冰。若出现大范围通胀,国民经济会全面报警,濒临溃堤险境;调控稍猛,则又会令危难中的企业雪上加霜。全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所未有,之所以只上调准备金率,而不去加息,还是希望将负面降至最低,现在看来,此举对企业伤害较轻,但对通胀的抑制力度则欠缺,2010年的通胀率控制在3%的目标是难以实现了。
刚刚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应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出决策层面对复杂形势的谨慎与稳健,同时也透露出保增长与抑通胀之间的两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准确领会这次会议的新意图,掌握新信息,把握新要点,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
“2006年宏观经济走势怎样,国家政策取向如何,关系我们的投资方向!”受托掌控数十亿元资金的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几天来一直用心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的政策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意味着2006年经济速度,既不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经济大的起落。
2006年经济保持适宜增长速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有利于切实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发展速度。
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膨胀反弹,则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2006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制度保障。
产能过剩成宏观调控“剑锋所指”
尽管“结构调整”的字眼已屡次出现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但在细心学者眼中,2005年会议对这一问题表述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次会议鲜明提出:2006年经济工作一个任务是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这将是2006年宏观调控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国务院总理2005年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严峻问题及种种不良后果,会议指出“这个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表明,钢铁产能目前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电解铝闲置能力260万吨;电石行业产能一半放空……而产能过剩的同时,更有新项目不断上马。
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目前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在这严峻背景下,国家近来一系列动作表明,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无疑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剑锋所指。
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数字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与此同时,消费仅增长了10.7%,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极不和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给予足够重视,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我国目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决定了我国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开拓农村市场,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将是2006年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诸如减轻普通居民住房及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停止对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等措施,也有望出台,将使人们敢于消费,形成充沛的内需动力,“烧旺”消费市场。
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拉开“大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2006年迈出有力一步,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走出一步“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转变投资投向”的事关全局之棋。
按照会议部署,要通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措施,使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其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有力举措,是多年来以城市建设为主的投资方向将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的重大转变,将直接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
按照部署,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中央投资,将比2005年有大幅增加。对乡村道路建设、通信、电网等各项建设,国家也将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倾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重要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改革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2006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国企改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等,目前已步入“深水区”,将是2006年绕不过去的“重头戏”。加快推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将提上日程。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2006年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宝钢、神华、中国诚通、中国铁通等大型央企已实施董事会试点,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监管的一百多家企业将在2008年之前完成这项改革,而2006年是关键之年。
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中国股市最重大制度变革,这一改革旨在根治股市先天缺陷。2005年底至2006年初这段时间,改革将攻坚克难,而改革的方向不能变、信心不能变、基本政策不能变。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于2006年底结束,金融体制改革也时不我待。抓紧推进商业银行改革,从根本上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是2006年一大任务。
“能源、环境消耗账单”成经济决策“风向标”
2005年以来,一路拉升的国际油价,也带动我国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各地迫于成本纷纷上调水电等价格,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
经济中显露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充分表明,能源资源的高耗、紧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心腹大患”,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央近年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动作也迅速“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目标。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节约能源资源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2006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会议提出,在节能降耗的目标下,在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将依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
前段时间松花江水污染迫使哈尔滨市停水事件,再次敲响环境保护的警钟。这次会议还传递出信息: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2011年12月26日至27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省委书记张宝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斌分别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四个着力
会议提出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上迈出坚实步伐。
五大要点
又好又快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更加突出投资的先导性、效益性和基础性,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来:
壮大实体经济,下大力气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增强竞争能力,坚定不移推进自主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增强发展动力,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
提升幸福指数,倾心尽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个关键
【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
【消费】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有效投入,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贯彻“三化”同步战略部署,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整合涉农资金,激活县域金融,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
【产业转型】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产业总体布局的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和资源约束的倒逼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确地认识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重难点:当前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结合,规范答题,提高发散思维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一)习题背景材料探究分析点评
1、当前国家经济形势背景分析。
2、分小组探究做题: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3、分小组提问,共同探讨。
4、学生探究做题展示点评。
(二)教师归纳
在学生探究做题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三)解题要求
1、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
2、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
3、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4、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
5、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
6、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
习题:原创题 背景材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2008年定调: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3、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2009年定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变 化体现了哪些经济学原理?
(2)请你为国家如何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同时对其他同学提问,就某几个知识点回答,效果非常好。
我在课堂上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
2.表述不完整、不切中要害
3.没有使用专业术语
4.理论与材料相脱节
5.答案不分层
6.错别字较多。
老师概括本题与课本《经济生活》知识点的结合之处:
第8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10页汇率,第16页调节生产规模,第17页影响消费的因素,第29页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第41页劳动和就业,第48页债券,第60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64页国家财政,第70页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第81页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第83页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第84页宏观调控的手段,第87页科学发展观,第88-90页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最后总结送给大家四句话:
1、就业靠就业扩大
2、富裕靠富裕带动
3、繁荣靠繁荣支撑
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这次会议的第一大亮点,就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还将扩内需、调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中央的措施明确,措施得力,更加坚定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2009年中国经济维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
张其佐分析了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具备的坚实基础。“一是虽然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空前的困难,但经济增速依然可观,全年有望在9%以上;二是物价增速继续放缓,这也为进一步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提供了操作空间;三是我国外汇储备、财政、储蓄实力雄厚,这是抵御外部危机最大的屏障;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下大力气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信心的系列措施的效果,也将会很快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保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和调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是2009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中四个鲜明的重点。他表示,前两个分别是重视数量和质量,后两个分别是重视体制机制和经济工作的出发点。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稳定经济增长的四个重要方面,做好这几个要点,就一定能化危为机,使中国经济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湖北航天双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建福十分振奋地表示,“继中央出台一揽子政策后,本次会议又把保增长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对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了。”张建福说,“什么地方有拉动,什么地方就有市场;什么地方有优惠,什么地方就有利润。随着国家全方位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我们随处都感受到了商机。”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东文说:“在当前全球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诸多利好信息极大提振了企业信心。”他认为,中央更加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切实从减轻企业负担入手,提出要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直面挑战,从逆境中捕捉
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势,还是对中国今后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本次会议都给出了判断。”张其佐表示,只有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说,从已公布的2008年11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出口和外商投资出现负增长,反映外需减弱;而进口出现负增长,则反映内需出现萎缩,如今内外需求都下降,矛盾出现交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张燕生表示,在当前严峻局面下,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就是要提振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这样才可能将经济下滑趋势托住,把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判断十分准确,出台的系列措施也找准了着力点。“我国内需潜力较大,且长期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在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后,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这符合实际。”
东莞华坚集团华宝鞋业是全球真皮女鞋最大的生产商,该公司85%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全球金融危机使企业发展遭遇了“寒冬”。不过,凭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和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公司总经理张华荣对2009年的市场前景依然信心十足。他说:“中央的一系列政策,给我们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中央有力的举措,再难的关,我们也有信心闯过去!”
更加注重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民生
冯飞认为,这次会议提出“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这是从长短期结合的角度来考虑的。“短期内防止经济较快回落,而长期则着眼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冯飞表示,这次会议提出“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这说明我们要的是实现更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张其佐说,本轮促进经济增长举措,不单单着眼拉动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为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需要格外强调的是,此次会议提出的系列措施中,“解决民生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张立群说,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民生将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扎实一步”。
一、总的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财政经济形势,2009年全县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精神,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建设的工作实际,为全县经济建设工作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进一步加强税收的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 )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支农、扶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需要,坚决落实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当的十六字方针,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财政工作目标总任务。
3、创建文明单位,促进我局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三、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对财政部门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和完成2009年财政任务的艰巨性,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我国将加入wto的有利契机,以改革为动力,以旺盛的斗志知难而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此,应切实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巩固壮大支柱财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蔗糖业是我县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巩固好糖蔗的种植面积,增加对甘蔗良种良法的科技投入,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含糖量,确保制糖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使支柱财源不断壮大;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财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把农业基础财源摆在我县财源建设的首位,结合本县实际情况,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出点子,想办法,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打破单一经济结构,立足于农民和财政双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筹措支农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并确保支农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好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和规划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整顿,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做好企业扭亏为盈工作,加强成本管理与经济核算,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发展。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做好财政扶贫工作。
2、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税收法规,依法征税,改进税收征管手段,把该收的收入及时、足额的收缴入库,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打击各种偷税、漏税、抗税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税收虚假问题。二是要坚决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切实清理自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坚决制止擅自减税、免税、缓税行为;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四税征管办法,完善和稳固县、乡、村征收网络体系,加强村级协税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逐步建立农税申报纳税制度,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形成统一收费管理、统一收费票据、统一财政专户储存、统一会计核算的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办法,加强预算内外收支统管,提高政府统筹运用预算内外综合财力和宏观调控的能力;五是加强防洪保安费的征收管理。
3、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保证重点支出。
【关键词】 匈牙利法 0元素法 指派问题 农村资金限额 最优分配决策
在探求工程投资、城乡建设投资、银行对企业贷款限额、投标公司申报承担工程项目费用限额、任务或工程的耗料、耗成本、耗能、耗工期量及人力资源消耗的最小化预想目标的竞争中,运筹科学地分配资源问题,又称为指派问题(Assignment Problem),是一种特殊的整数规划问题。这种问题在社会应用领域,尤其在经济领域会经常遇到。运筹分配资源的主流解法是由匈牙利数学家康尼格Kuhn.H.W提出的,称为匈牙利法,基于最小元素的匈牙利法是袁迁、刘舒燕在匈牙利法基础上提出的改进解法。本文针对分配给农村各类资金的建议资金限额方案甲、乙、丙、丁对各种类型农村资金A、B、C、D的提供进行最优决策,采用了这种最小元素匈牙利法。
一、分配给农村资金的用途
参照2011年国务院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六大任务涉及农业和农村内容和文献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特提出以下分配给农村资金的用途内容,也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需求。
1、城乡联接交通建设资金的用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及其供应农产品的交通网建设,包括农村与城市联通的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交通圈建设、农村内部公路马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破损路改建工程、照明网设施改造项目、节能灯网改造项目以及排水管网和排污管网建设工程等。
2、农村基本建设资金的用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六大任务强调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农村基建资金用于相关服务项目:金融服务、医疗服务、信息通讯服务、邮电服务、教育服务、水利服务、防灾抗旱服务、文化服务、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进行产业结构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农村镇政府及社区管理机构建设等。
3、农业粮食蔬菜生产基金的用途
中央经济工作强调,要千方百计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加大粮食生产与投入和利益补贴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推进发展现代化农业技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扩大农业耕地面积,发展蔬菜耕作基地,提高农业产值包括一产产值、二产产值和三产产值的农业增加值,同时发展农村的手工业和工业产业结构。
4、改善农村生活、文化水平资助金的用途
我国建设两型社会要促进城乡一体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口、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手工业废物利用处理达标率。
二、匈牙利法的数学模型
匈牙利库恩提出了资源分配问题的解法,引用了匈牙利数学家康尼格Kuhn.H.W的一个关于0元素定理。0元素定理要求在资源分配的效能矩阵中独立0元素的最多个数要等于能覆盖所有0元素的最少直线数目(参见案例阐明),这种方法称为匈牙利法。最小元素法是将效能矩阵中,每行元素值或每列元素值减去此行或此列的最小元素值,就获得有0元素的效能矩阵,当符号的数目(只有一个0的行,列的0可变为)等于效能矩阵的阶数(行数),就不进行对0元素的划直线工作,采用0元素划线的目的是解除同时出现2个最小元素值的冲突;当符号的数目小于矩阵行数,就要进行划线处理(参见案例阐明),再按伏格尔原理来获得决策结论。
匈牙利数学模型要点是求解i个方案(或资源i)规定对J个资助基金(或J个工程项目,企业)的分配资金限额,要使总的效能或效益(Z),即总提供的资金达到最小化,即最高的效能。
三、将限额分配资金组成效能矩阵(Bennfit Matrix)
七、最优决策结论
A农村交通建设资金按丁方案规定提供6000万元;B农村基本建设资金按乙方案规定提供9000万元;C农村粮食蔬菜生产资金按甲方案提供7000万元;D改善农村生活水平补助金按丙方案提供6000万元。共计分配28000万元。
八、结语
最小元素匈牙利法是资源分配的一种国外应用的主流解法,如果只按某一规划方案A、B、C、D方案之一分配资金,则甲方案42000万元,乙方案47000万元,丙方案33000万元,丁方案34000万元。而采用最小元素匈牙利法只要提供28000万元,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一种最优决策,可供上一级决策者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Kuhn.H.W.The Hungarian Method for The Assignment Problem[J].Naval Res Logist Quart,1995,12(2).
[2] 袁迁、刘舒燕:关于匈牙利法的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3).
[3] 向云、苏华、余斌等: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生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4(3).
[4] 张秀生、杨刚强: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及其发展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及对策,2008(12).
——参加局经济工作会议有感
金 丽
在近日召开的局经济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局长张根红在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为完成全年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中心发言。局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分别围绕"如何一心一意谋发展、规范管理、善待职工、转型升级"等若干问题做了中心发言。这虽然是一次例行的工作会议,但着眼新的高度,统一思想,谋篇布局,鼓舞士气。用工会主席王建丽的话说:"这次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谋求发展的大会,是一次凝聚意识、真抓实干的大会"!
针对今后的经济工作,本次会议重点突出了一个根本和三个理念:以地质工作为立局之本;大地质理念,新经营理念和整合发展理念。要着眼新的高度谋划新的发展,必须立足根本,强化现实基础。重温中心发言,我认为在思想认识上有两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突出强化:
一是强化地质工作的根本地位。地质工作是立局之本主要体现在:第一,职责所在。作为一级事业组织,职责就是其存在和运行的依据,享受相应政策和发挥相应功能的保障。特别是在地质工作市场化发展的今天,职责是我们争取支持,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传统优势所在。几十年的积累形成的优势不仅仅是专业技术层面,还体现在行业资源、地域资源、地质基础资源以及管理经验、文化优势等各个方面。第三,核心能力所在。就是地质工作在我们的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工勘施工业、地质服务业,还是矿业开发,都离不开地质技术这一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强,对产业开拓创新发展的推进带动能力就强。
二是强化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经营工作是龙头,通过20多年的市场发展,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强化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并不仅仅是在业务拓展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是要进一步强化经营工作的战略意识。首先是强本才能强龙头。没有金刚钻,揽不到瓷细活,也就是要着眼市场,强化内功。这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次,要正确看待市场的潮起潮落,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四季常青,肯定有一个起伏的过程。人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坚持并不就是等待,而是需要根据形势不断地适应、调整、强化、创新、转型。潮起潮落实际上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再次,调整是必须也是必然的。我们目前面临困难一方面是大经济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体制机制的矛盾问题。今天,要强化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还必须重视内部产业链资源的合理配置,着眼"两个强化"对内部机构进行合理定位,形成内部协调与联动的发展机制。
要强化地质工作和经营工作"一本一龙头",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加强地质工作队伍建设,固根强本,提升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面向市场,努力把企业搞活做实做强,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链的龙头,成为全局资本运作、资源配置、市场发展的主要平台,带动全面发展。针对加强地质工作和经营工作,本次会议结合当前实际形势和我局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我认为归纳起来重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合。这是本次会议较为突出的一个议题。之所以突出整合,主要是因为目前局系统在资质、技术、矿权等资源配置上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资源分散,比如资质和矿权,资源分散不利于形成合力,推进转型升级难度大。第二是资源不配套,如资质和技术不配套,矿权和管理体制机制不配套,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形成不了也发挥不了优势。所以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我认为资源整合主要把握三个方面:首先是着眼于强化地质立局和经营龙头,通过整合强化核心能力,提升整体经营水平。其次是致力于面向市场打造优势产业链,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内部管理流程的再造,强化内部互补与联动,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形成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运作机制。再次是努力化解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事物发展关键在于内因,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甚至整个队伍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体制机制问题。所以要通过事企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是传统地质工作资质、技术力量的整合,提升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更好地强化地质工作的职责和服务市场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经营资源(包括经营资质、资本、矿权、经营力量等)的整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体制机制优势,搞活做实做强,使其真正发挥龙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