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集体经济论文8篇

时间:2022-06-04 12:52: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集体经济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集体经济论文

篇1

(一)资源环境分析湖南省位于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组成岩种类多样,湖南境内水系发达。拥有全国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起着调节长江水量的重要作用。还有湘江、澧水、资江和沅江4个水系汇集流入洞庭湖并且还连接长江,全省拥有的水量是南方9个省份最多的。在全省土地中,各种常态地貌齐全,一般山丘、冈坪多呈垂向层状和水平镶嵌的组合状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农业地貌环境。湖南省几乎全部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热量丰富,且光、热、水配合相当良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由于经纬水平分异和山丘区垂直分异的直接影响,湖南的植物区域成分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全省木本植物达19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25%,茶叶仅一个南岳衡山就有20多个地方品种。还有湘西那一片的茶叶种植更是品种良多了。这些都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交通环境分析湖南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长江中游之间的内陆腹地,介于华南经济圈和华中经济圈的之间,地理区位优势相当明显。湖南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非常的发达,更是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市州均实现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4小时访问圈。在水运上也已经形成了以湘水、资水、沅水和醴水为主体的洞庭湖现代水系交通运输,并可通江到达海;京广、枝柳、湘赣、湘黔、湘桂、洛湛还有贵福、渝怀等主要铁路干线,并且上昆、京珠、衡昆等高速公路以及许多的国道、省道公路线相互连接,这对于开拓湖南特色农产品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三)技术环境分析湖南省的科研和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省内的农业科研及农业教育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为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目前,湖南全省共拥有中科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湖南农科院等263个农业科研机构,其中,仅仅省级的农、牧、渔类的独立科研机构就有18个,拥有约2000名科研技术人员,聚集着袁隆平、官春云、刘荡、王克林等众多知名农业科技专家,几千名教学科研人员创造并积累了一大批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农业专业人才。

(四)政策环境分析首先,将特色农业列为全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实施项目,并直接由省府规划了优质水稻基地县、优质玉米县和优质蔬菜基地县等的科技示范基地,还在江永、泸溪、湘潭、祁东等地开发香柚、优质枣、优质柑、湘莲、黄花等特色农产品。其次,已制定了全省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十二五”规划,并明确要重点加强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水稻、畜禽等产品的生产开发,建设了100多个重点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基地,并在全省进行大量生产无公害类型的农产品,这可见湖南省政府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湖南省农业特色化的对策

(一)依靠品牌企业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品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的建立,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都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各种变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进行的农业产业转移中可以依靠质量好、品牌好的地区转移。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就更加针对市场的需求和更加专业化的地域生产,这些在农业科技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并进一步去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更加容易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这也是特色农业产业转移所需要的。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一定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保障了特色农产品投入产出和资本转化,更加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湖南省已经有金健米业、油中王、童胖子酱板鸭、益阳松花皮蛋、东江鱼集团、益阳普华纺织有限公司等著名品牌企业。可以依靠这些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形成集科研、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特色农业产业链。

(二)借助政府的引导进行特色农业区域集聚化布局政府、农民和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大主体,它们在农业发展中分别有着不同的作用。进行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政府而言,首先是要提供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适合的市场制度环境,对比给予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税收政策优惠,并开通相关的绿色运输通道等。其次要深化特色农业的融资渠道,改变比较单一的投资模式,可以去吸引和借助银行资金和社会各种风险投资资金去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条以政府为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最后要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这些政策是特色农业进行区域集聚化产业转移的根本保证。

(三)知识化和技术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农业技术化不但包括生产管理的技术化还包括了市场的信息化,不管是在传统的特色农业如水产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还是新兴的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化技术化的生产管理是使得其活跃的关键。一方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努力去提升质量产品的品质,以技术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动力,高的附加值是特色农业可以和其他新兴行业媲美的资本。另一方面,在管理上面也需要技术化的知识化,比如,在质量的检测和一些预防,还有一些市场信息的收集都是需要的。这是信息的时代,知识化是信息化是发展的根本。

篇2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农户与村干部的演化博弈是一个由如上微分方程系统描述的农户与村干部群体的模仿者复制动态系统。令上述两模仿者复制动态方程均为零,得到博弈系统的平衡。据张宏斌2011年在浙江省的调研结果,仅有49%的土地征收补偿收益被分配于农户,也就是R2约为R1的50倍。此外,强拆造成的风险损失S包括被拆人员的伤亡损失、社会安定影响损失等,因此折合为货币的损失之后,其数值是较大的。在微分动力系统中,根据上述各参数的数值大小判断出雅克比矩阵的行列式和秩的数值正负,进而求得各平衡点的稳定性特征为:平衡点E2和E3是稳定的,是演化稳定均衡策略;E1和E4为不稳定的平衡点;E5为鞍点。图1为该演化博弈系统的相图。由不稳定平衡点E1、E4和鞍点E5所连成的折线可看成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分析以上相图,我们可以发现:(1)初始状态位于折线左下方区域的点将稳定地收敛于演化稳定策略(1,0),现实意义是:部分村民不满意村委会的补偿方案,会采取各种斗争策略,村委会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任务,在谈判中不得不作出妥协让步,这就是当前常见的“先拆迁者有奖励”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农户逐渐认识到并学习这部分额外收益,最终博弈将趋于所有村民采取支持策略,村委会付出一定成本完成宅基地置换。(2)初始状态位于该折线左上方的区域的所有点将收敛到演化稳定策略(0,1),现实意义是:由于大量补偿收益被少数几名村干部所吞噬,农户对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程度较高,部分强硬的农户采取了游行、上访甚至自焚等抵抗置换拆迁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传染性,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支持宅基地置换。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最终将趋于虽然村委会支持、但是村民并不支持甚至过激抵制的困境。

2有监管下的宅基地置换演化博弈分析

如果上级政府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监管,带来的变化是:将村干部侵吞的宅基地置换收益返还农户,并对侵吞农户收益的村干部予以行政或经济处罚。那么,在有上级政府监管的情况下,如果农户和村干部均支持置换运动,补偿收益将完全分配给农户,村干部不仅不能获得额外收益,还将因无监管时侵占农户利益而受到惩罚L;如果村民积极响应置换运动,除获得全部收益R外,还获得额外奖励K,而对于村干部,只要置换运动开展且有上级政府监管,就获得不了任何额外收益,并且会因无监管时侵占农户的利益而受到惩罚L;如果村民不支持宅基地置换,需付出抗议代价M,而因为宅基地置换运动依旧开展,所以村干部的收益亦为-L;如果双方都不支持宅基地置换运动,那么双方都不能获得任何收益,而村干部因未完成上级政府的置换任务而受到惩罚C。博弈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监管方式有全程监管、间隔监管和抽查监管三种形式,以下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行为的三种监管方式。

2.1全程监管模式全程监管模式,是指在宅基地置换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县市、乡镇等上级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保证宅基地置换运动顺利地进行,而派遣专员进驻当事村,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通过对违规侵吞农民权益的村干部实施撤职、罚款甚至刑事处分等惩罚,从而保障农民权益,保证宅基地置换运动得以平稳推进。全程监管模式的实施依赖于足够数量的特派监督专员长期进驻于当事村,因此人力成本非常大。在全程监管模式下,农户和村干部之间的博弈始终按照表2的支付矩阵而开展。则农户采取支持策略和不支持策略的收益分别为。通过判断雅克比矩阵的行列式和秩的正负,得到:平衡点E4是演化稳定均衡策略;E1、E2、E3和E5为不稳定的平衡点。在全程监管模式下,演化博弈相图如图2所示。为了直观的看到博弈模型的演化结果,对全程监管下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设定参数的数值如下:R=4,K=0.2,T=5,M=1,S=20,C=80,同样假设初始时博弈双方支持置换的人群比例均为50%,在惩罚程度分别为20和80的情形下,仿真结果为图3。仿真结果表明,在全程监管情况下,全部村干部都会非常快的选择支持置换,而且惩罚的力度越大,村干部支持的倾向越强;由于权益得到了保障,全体农户也一致性地支持了宅基地拆迁置换。在全程监管模式下,宅基地置换收益补偿的博弈双方最终都收敛于“支持拆迁置换”,因此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全程监管是有效的。

2.2间隔监管模式全程监管模式要求上级政府必须为每一个行政村委派至少一名专员进驻该村,成本是巨大的。间隔监督模式,是指在宅基地置换过程中上级政府对村委会行为实施间隔性的监督,也就是在置换全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去现场监查一次。采取间隔监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上级监管部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压力,灵活多变、操作因地制宜。间隔监管模式下,农户和村干部按照一定频率间隔地开展博弈,没有监管时按照支付矩阵1博弈,有监管时按照支付矩阵2博弈,记间隔频率为w。对博弈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参数依然设置如上。限于篇幅,本文仅用图4来表示实施监管频率为0.5-5的演化结果。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监管频率下农户对待宅基地置换的态度演化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只有在监管密度强至监管1次后至多不监管3次时,农户才能演化至均支持宅基地置换。由于监管越密集,监管的成本越高,因此3被视为最佳的监管频率。此外,随着惩罚力度的加大,农户支持宅基地置换的倾向性增强,但是在惩罚强度达到40以后,惩罚力度的继续加强对农户的态度几乎不再造成影响,因此对村干部的最佳惩罚系数是40。

2.3抽查监管模式在面对群体较大、违规行为较难发现的情况时,全程监管和间隔监管都将出现困难。抽查监管模式,是指在宅基地置换运动过程中,县市、乡镇等上级政府对自己所辖区域的村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实现对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监控。在抽查监管中,每一个村庄被抽到的概率相同;而且一旦被抽查到,违规的村干部将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也就是,在被抽查到的情况下,农户和村干部也是按支付矩阵2开展博弈,但在惩罚力度方面有所加重。记抽查率为λ,在仿真过程中,间隔监管模式是针对每一个行政村都展开间隔性的监督,按支付矩阵2博弈一次,再按支付矩阵1博弈w次,如此往复演化,而抽查监管模式是对全部群体以t的概率进行抽查,t的个体按照支付矩阵2、1-t的个体按照支付矩阵1同时进行博弈演化。仿真过程中各参数如下。仿真结果表明,在惩罚系数为40的情况下,农户支持置换的概率出现较为明显的“起伏变化”,且抽查比例越小,起伏越大,最终支持宅基地置换的概率也越小。在抽查比例至少为0.3时,概率起伏的变化才明显减轻且最终收敛的数值大于0.8。也就是,在惩罚系数为40的前提下,抽查监管的最佳抽查比例为0.3。

3结论

篇4

1.1会计模式中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会计事业在1978年到1992年这15年间经历了从恢复体系到实现发展的历程,我国的会计模式的价值取向也在这15年间产生了变化,从传统国家政府给予命令到转变成后来的国家政府利益取向。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根本上还是没有驱除计划经济管理框架的限制[1]。在会计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应该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模式,会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有效的为国家政府管理社会资源以及维护国家公有资产提供了帮助,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主体是企业。会计模式的价值取向如果仅仅只是考虑政府的需要就远远不够了,依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要求会计信息模式应该是“既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管理的综合要求又要满足市场经济中相关人了解各企业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现状成果的需求,更要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完善”,就目前来看,我国会计模式的价值取向还不能实现这些要求。

1.2会计模式中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所谓的会计信息系统具体是由会计从业人员以及信息数据处理工具等会计信息处理分析报告有机的整体。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还比较低下以及较低的信息化程度。首先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价值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的。但是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企业的查看财务经营的一种过程,很多企业的会计基本工作还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违法违规的现象。其次会计信息化不代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重复储存企业各部门管理系统中已经存储的有效数据,导致数据不够清晰,过于冗余;只能采集和储存符合会计信息确认条件的交易内容,输出信息也都是财务信息,对于那些不是财务信息的数据不能有效的存储起来。因而其存储具有局限性。从这些缺陷可以看出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并不能真正实现会计模式的信息化。

1.3会计模式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实行的会计管理体制主要是“领导和分级管理的统一”,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逐渐国家化管理。其优点在于方便了财政部门对社会企业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和领导,能够有效促进政府部门对会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及时的指导,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但是又存在缺点,这种统一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会减弱会计信息对其他企业利益团体服务的积极性,而会计信心必须兼顾多样化的服务对象,其管理体制必须兼顾各个相关方的实际利益。

1.4会计模式中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规范体系主要是由各级相关管理机构以及民间中自发形成的会计制度和会计道德规章形成的一个完整整体。它是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标准。其存在的问题其一是会计法律规范中一些法律问题还不够明确,例如在缺乏会计民事赔偿责任的具体界定等等。其二是还没有相关的比较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颁布出台。作为起到社会规范作用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和会计法律规范相同,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最低的要求。近些年来,在大力强调法治制约的同时却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不仅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制约会计目标的实现。

2不同经济体制中会计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2.1重新定位会计模式中价值取向从上述内容来看,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投资者和管理当局。想要重新定位会计模式的价值取向就要从这几方面来说。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会计模式应该将公有制的国家政府利益包含在内,其次在繁荣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模式要体现企业利益,企业的利益得到了维护才能促进市场的发展,同时国家政府的利益基础也是企业利益。其三会计模式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只有通过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资本构成才能有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由上述内容可见,会计模式的价值取向应该同时兼顾政府利益和企业利益。

2.2完善会计模式中信息系统完善会计模式中信息系统要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建立健全电算化信息系统两方面来说,首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要立足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发展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充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中又包含可靠性、相关性、透明性三方面。具体来说可靠性具有可以核实、能够真实反映情况、数据中立的特性;相关性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能够及时反映的特性;透明性具有比较公允、数据清晰明了、数据完整、数据充分的特性。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健全电算化信息系统需要完善ERP的智能化功能,还要确立电子数据的合法地位同时保障信息的可靠真实性。只有做好这两方面才能完善会计模式中的信息系统。

2.3建立健全的会计模式中管理体制就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还主要以“自我管理”型占大部分,针对我国会计信息管理体制比较单一的问题,健全的会计模式管理体制应该将“自我管理”与“政府主导”充分的结合起来[3],不仅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还要结合会计职业团体,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最大化的实现会计行业的自治。也就是说以政府管理为前提,以会计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来实现会计行业的自律。这种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会计行业自治做辅助的“混合型会计管理体制”能够充分的调动各个会计行业的积极性,最大化的发挥其创造性,保证了我国会计整体工作的有效统一。

篇5

关键词:柔性化生产柔性集聚区域竞争力

一、企业柔性集聚的相关理论探讨

1.企业柔性化生产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推进,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许多产业部门中,从福特制(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向后福特制(以柔性技术和组织以及复杂的生产网络为特点)转变。这里所说的后福特制就是柔性化生产的代名词。柔性化生产是指随着生产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以满足顾客需求进行的生产。根据Malecki(1997)的观点,在当前生产组织的发展形式中,“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方式柔性化。企业内部的柔性化特征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1)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顾客定做的要求;(2)对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3)对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快速反应;(4)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5)柔性价格和商业谈判的关系;(6)智力和体力工作活动的一体化。所以,柔性化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产品创新速率和多样性,增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范围经济。

二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或交易关系的变化。在后福特制时代,企业在市场中与客商可以随时联系,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要求,获取更明确、更直接的需求信息,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进而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也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是新的柔性劳动的采用。柔性化的企业中,学习型工人和兼职劳动力大量出现。不仅R&D人员、工程师的比例增加,而且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多为学习型工人,更多的参与到产品的改进和创新的活动中去。

2.企业的柔性集聚以及特征

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企业的集聚被称为企业的柔性集聚。企业柔性集聚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在集聚体内部,存在广泛的劳动分工和不断增加的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2)集聚体包括几个相关部门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为主体如大学、研究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机构等,它们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增值。(3)由于企业的不断衍生和快速增长,要求本地的劳动力高度集中,劳动力市场充裕,市场中的劳动力在本地企业之间相互流动性强。

二、企业的柔性集聚与区域竞争力提升

1.企业集聚发展与区域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激励效应与晕轮效应等,最终将综合体现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即一个地区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有助于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改善

第一,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的共享。在企业集聚区内,众多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有效节约了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并使其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区域企业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中,基于网络的信任机制,增加了各企业的社会资本,使企业融资的渠道多样化。第三,区域企业集群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质量。

(2)企业集群与区域企业竞争的空间环境变化

企业集群是根植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强化了企业同政府、研究机构、民间组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企业发展的区域空间环境。在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企业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促进了区域的创新活动,使区域企业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和竞争战略,不断升级演化,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不绝源泉。

(3)企业集群的网络效应与区域需求条件变化

企业集群使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结网,成为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会形成一种极强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有双重涵义,一是直接的网络外部化,二是间接的网络外部化。从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企业集群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扩大区域的市场需求。比如,我们在谈论某一名牌商品时,总是会牢牢记住它的产地,对这一产品的信任会扩大到对这一区域中其他产品的信任。从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在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产品或者说互补性产品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随机性的需求。可见,小企业集群形成的网络效应,改变了区域产业分散时的需求条件,随着集群的扩展,集群的声誉的传递,能使这种需求向区域外乃至全球扩展,从而取得区域竞争优势。

(4)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与区域新产业的衍生

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能力与关系网络资源的结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集群的形成,不但能不断吸引当地企业家,而且外地的企业家通常也会迁移进入。同时,由于有着共同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企业家精神能深深根植于区域环境之中,并融合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不仅培育着更多企业家资源,更孕育着区域创新的精神与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2.企业柔性集聚更具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优势

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解析。

(1)柔性集聚体内交易成本降低

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缩短联系的距离以降低成本。产业在柔性集聚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在柔性集聚体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较高,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拥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地方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与成本。

(2)柔性集聚体的外部经济获得

“外部经济”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它是由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产生的,并为区域内部的企业所共享。在产业柔性集聚体内实现的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对市场的及时反馈。对于柔性企业来说,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供应并及时向客户提品,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②促进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在柔性集聚体内,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一地,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而逐渐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柔性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③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柔性集聚体出现在传统工业区之外,这里很容易吸引自由劳动力,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

(3)柔性集聚体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

柔性集聚体的创新功能增强以及内部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集聚体内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二是通过集聚体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①集聚体内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首先,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地理、文化和机构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其次,绝大部分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往往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除了以上的优越条件,真正促使企业创新的动力还在于企业自身。大量同行业企业集聚一地常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②柔性集聚体内的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发达的柔性集聚体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并增强集聚体自身竞争能力。第一,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外部经济成为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动力,集聚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又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第二,由于集聚体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往往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因此,新企业进入到产业协作链中的障碍比别处低得多,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立。第三,新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风险进一步降低。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集聚体内企业员工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并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

[4]袁莉.集聚效应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竞技体育;伦理;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74-03

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the trouble of athletics ethics in basic of discussing the content of athletics ethics, and put forwardSome constructing ways,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thletics ethics development.

Key words: athletics; ethics; construct; way

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在名与利的驱动下,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竞赛组织者“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十分明显。赛场上违反体育道德的事件也日益增多,且日趋严重,例黑哨、兴奋剂、假球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严重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 竞技体育伦理内涵

要把握竞技体育伦理的内涵,首先要弄清楚竞技体育以及伦理的含义,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关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很多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运用最广泛的要数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的表述“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超越人类自我极限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从上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体育的组成部分、突出训练和竞赛、发挥人体的极限运动能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并取得比赛胜利。这些界定是以“运动、竞赛、获胜”为核心的,长期以来竞技体育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种价值取向而展开,从而忽略了竞技体育所蕴含的文化性和价值理性,导致了竞技体育长期非均衡的发展。于是出现竞技体育呼唤伦理的现象,形成竞技体育伦理。“伦理作为人类的自我发展在个人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即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矛盾调解的方式和调解社会关系的手段”[2]。基于以上定论,可以认为竞技体育伦理是竞技体育工作者、竞技体育活动参与人员及运动员在从事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管理、体育欣赏等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与此同时,它的基本问题也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经济利益与道德利益的关系与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两个方面。

2 竞技体育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高新技术的异化所引发的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借助它,在运动方式、训练条件、场地器材上都获得了相应的帮助,使人类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极限、战胜自我已成为现实。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不惜重金寻求科学的帮助,例游泳选手的特殊泳衣、刘易斯的昂贵跑鞋等,无不展示出科学技术对提高运动成绩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在为人类极限一次次被打破而欢呼的同时,可曾想到站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的经济不发达国家的运动员,他们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膨大的科研团队、没有最先进的训练方法。这些对比如何体现奥林匹克运动“公平竞争”的精神?

除了这种在规则允许之内的科技支撑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滥用违禁药物的问题。从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发现美国马拉松运动员托马斯•希克斯服从违禁药物以来,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与兴奋剂进行斗争,但不论反兴奋剂力度多么大、检测手术多么高明,竞技体育中使用兴奋剂的例子从没有停止过,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所谓的利用药物挖掘“潜能”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运动员的一种摧残,对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精神的一种亵渎。

2.2 竞技体育商业化所引发的伦理问题

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道路曾给奄奄一息的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勃勃生机,从对奥运会举办的畏恐不及到竞相申办;从奥委会的“清水衙门”到富有的经济状态,无不显示了商业化的魅力。各个政府、财团、公司、企业都纷纷涉入到竞技体育领域,无不想从中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运动员也不再仅仅享受比赛的乐趣与荣誉,正如美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所说“人们只为荣誉参加比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参加比赛既为荣誉,也为金钱”。

当赚钱成为竞技体育的终极目标,当经济利益成为竞技体育存在的决定因素之一后,清洁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宗旨受到极大的威胁,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各类人群(运动员、主办者、赞助商、裁判员等)出现与金钱苟且在一起交易的现象,各种扭曲、变态的现象也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不断的上演。2006年意甲的“电话门”事件;田径黄金站比赛上运动员与组织者的讨价还价;职业联盟与球员的劳资纠纷导致的罢赛;还有裁判员的营私舞弊等。这些现象大多都是“金钱至上”观念造成的,受到最大危害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公正、公平、平等的竞争意识。此外,也会伤害运动员、教练员,打击了他们刻苦训练的积极性,最终阻碍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2.3人文教育的匮乏所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转变了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衡量教育是否优秀的标准中,国家的需要、知识的传授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个人的道德教养被挤入狭小的隙缝。“学校教育不是改变和加强对人的整体培育,而是传授理智的技能和科学的知识。科学、外语和数学的高质量成为学校追求的目标。”因此,在世界教育范围内,人文教育逐渐让位于学术和技术训练,导致个人道德教养的缺乏。这种缺乏也以体育暴力的形式充斥着体育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体育竞赛的秩序。例1985年发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大血案;2002年中国甲A联赛第三轮陕西国力队与青岛颐中海牛队比赛结束后,发生的球迷追打裁判、放火、破坏警车的恶性事件。此外,还有困扰英国的“足球流氓”,中国足球场上的“京骂”,这些都使得观众的体育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 竞技体育伦理的构建途径

3.1 注重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综合

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东方文化经过重新锻炼,必将焕发青春,鉴照今天与未来。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属于过去,也会照耀未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讲究“天人合一”、“温良恭俭让”,体现在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就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强调服从,以集体为核心,关注集体的荣誉与责任,而忽视个人自身的快乐;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强调过程的参与,而忽视结果,缺乏竞争精神和对效率的追求。而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崇尚竞争与对抗,显示外化的力量和征服人,通过比赛和征服,发泄人的情感,张扬生命的个性;强调人性的发展和对人体机能的开发。

中西体育的这种差异性使中西体育伦理思想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体育强调身体的健康、保健、治疗等,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体育强调对人体的外在塑造,追求通过人自身的不断努力与自然相抗争,从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因而,他们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技术、战术与训练方法的研究,过分的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

中西方体育伦理思想的这种差异可以很好的进行互补,这种互补可以很好的推动世界体育健康、平稳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出现的“重物轻人”、“工具化”等弊端可以用中国传统体育的“和谐”、“道德规范”来纠正;西方体育追求效率、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思想,可以对中国体育形成很好的补充。萨马兰其先生也看到中西体育文化的这种互补性,认为这种互补是很有必要的,提出“国际奥委会主导思想应建立在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建议。

3.2 完善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点去评判他人的行为和衡量自己的行为,这就产生了道德评价。所谓体育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体育道德价值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他人或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善恶价值判断,以表明褒贬态度的道德活动[6]。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既是竞技体育活动参与者对自己和他人体育行为道德性的一种判断,也是调整竞技体育行为的一种社会力量。它能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扬善抑恶、扶正祛邪,对形成良好竞技体育道德风尚,维护健康的竞技体育发展环境均有重要的作用。

评价任何事物,都要有个标准,没有标准,就很难对事物进行衡量。在竞技体育道德评价中,人们常以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假等伦理准则作为基本的标准,来评价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在评价依据方面,应坚持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即竞技体育活动参考者不仅要求树立正确的体育行为目的,而且要求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也应合乎体育道德要求。偏执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都应采取措施帮助其改正。

竞技体育道德评价还应从参与者当时所面临的具体状况予以客观的分析,发现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及其行为的真正本质。一般来说,参与者在实施行为时所拥有的自由度与其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大小成正比关系,行为的自由度越大,其责任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例在篮球赛场上,一方队员破坏另一方的进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对方队员采取非人身伤害为目的的战术性犯规。从表面上看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对于赢得比赛、形成激烈的比赛场面却又是必需的,对这种行为,我们不应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次。

3.3 加强竞技体育伦理道德的教育

尽管外部制度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但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最终是在其思想指导下做出的,人的思想意识对其具体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竞技体育领域不能忽视人的思想的培养、道德的培养。我们应有意识地在社会层面上向人们宣传、灌输体育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向社会昭示最基本的体育道德主张和价值导向,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体育道德认识水平和体育道德判断能力。在伦理道德的教育对象上,应包括对运动员的教育、对裁判员的教育、对教练员的教育、对竞技体育科技工作者的教育以及对竞技体育观众的教育。

在对运动员的教育上,因为他们年龄小、长时间的训练导致文化水平的偏低、名利诱惑早期化、比赛压力大。因此,对他们的伦理道德教育要从人文素质教育入手,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分析能力,才能有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匡正他们的言行,自觉的遵守竞技体育道德规范。在对裁判员和教练员的道德教育上,要树立他们公平公正的道德观、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等,因为,赛场上很多丑陋的现象,例黑哨、兴奋剂、假球等,其根源在于裁判员和教练员的不正确履行职业道德,只求私利的满足,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科技工作者已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成果直接内化于竞技体育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兴奋剂的增加与检测手段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象很大一部分程度要“归功”于科技工作者,因此,对科技工作者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3.4 加强体育立法和执法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体育道德与体育法规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体育发展中的方式和范围不一样,但两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体育道德主要是通过人的内心良好品质的塑造,实现道德的教化,是自律;而体育法规是带有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是他律[6]。从范围来看,体育道德是从利益、善与恶的角度出发,体育法规则是从权利及义务的角度出发去调节人们的关系和活动。因此,克服或减少竞技体育行为中伦理道德的缺失,除加强行业自律外,还应促进配套的体育法规的发展,用他律的方式推动竞技体育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完善立法。面对新的形式应注入新的内容,反映出发展着的竞技体育的市场需求。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体育法》,但相对其他领域,我国的体育立法还相当落后,也严重滞后于体育的发展速度。我们应尽快制定竞技体育法(明确竞技体育主体的权利及义务)、体育程序法(实施体育法律法规的实施程度,提高司法效率)、体育仲裁法(解决竞技体育活动中,运动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纠纷的专门性法律)等。

加强立法的同时,还应加大执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打假球、黑哨事件,广大观众可通过民事手段,对比赛的组织者提讼,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经济赔偿,从而在经济上对比赛的组织者形成压力,迫使他们自觉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此外,还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对这些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可以对他们警告、罚款、禁赛、取消资格等,情节特别严重而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3.5 正确处理“义和利”关系的平衡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的不同需要,是个人和社会集体活动的驱动力[4]。“义和利”关系的平衡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问题。所谓“义”,即道义、国家的整体利益,重在集体利益,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理想性;所谓“利”,即个人的名誉、地位、金钱等,重在个人利益,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现实性。当前竞技体育所引发的很多伦理问题,其实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们、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破坏,所造成的道德冲突,其根源是“义和利”关系的不平衡。

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崇尚个人利益,即“重利”,但也不能见利忘义,牺牲集体利益,牺牲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以“义”导“利”、“义利”兼顾,使其协调发展。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和张力,从而保持竞技体育的良性运行[7]。

4 小 结

随着各种不合理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充斥在体育赛场,其引起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当代竞技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认为其主要根源在于高新技术的异化、竞技体育商业化以及人文教育的匮乏等,竞技体育伦理体系的重构已迫在眉睫。其重构途径有:注重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综合、完善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加强竞技体育伦理道德教育、加强体育立法和执法建设以及正确处理“义和利”关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戴木才. 管理的伦理法则[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熊文,王泽应. 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之意蕴[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4] 涂伟仕,李艳翎.传统义利观与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重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

[5] 杨干.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体育伦理道德建设[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篇7

"郡县治,天下安”。自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斗转星移,改朝换代,县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现实与传统的优势要求我们走县域经济之路,但路该如何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一、走近县域经济

1、农民老李的烦恼

5月,中原大地,阳光明媚。田间油菜花香,阵阵扑鼻而来。

位于中原L县的农民老李没有“五一黄金周”的闲情逸致,而是满脸愁容。5月5日,记者在他们村西田间见到老李时,他与老伴正在原是苹果园的自留地上栽种棉花。

“去年冬天,我把所有的苹果树全砍掉了。”老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办法,因为苹果根本不赚钱。5年前,县里说,种苹果发财,我就腾出几块地栽上苹果树。我们村很多户都种了。可是,等到我们的苹果结果的时候,市场已经不太好,卖不出钱了。苹果上市的时候,没有销路,我就骑车去几十里以外的邻县村庄卖,一块钱十多斤,一天下来卖完还不足8块钱。卖不完的,有的坏掉了,有的干脆喂猪了。其他村民也像我一样,并没有发财。”

老李指着周围的田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原来这一大片地都是苹果园,现在都砍了。我们得到的只是丰产,不能丰收。”

老李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讲了另外一个“烦恼”:“10年前,县里组织村支书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回来后,就号召大家盖蔬菜大棚,种菜发家致富,当时,因为看到人家寿光种菜赚大钱了,所以我们劲头很足,一下子乡里盖了很多大棚,我也盖了四个。可是,一年后,种菜又赔钱了。因为不懂技术,而且我们这里的土质也不太肥沃。随后,又把所有的菜棚给拆了。”

说到这儿,老李苦笑着问:“谁能给我们农民指出市场在哪里?怎样投资?”

2、田老板的伤心事

同是L县的田老板原来在L县的一家“很赚钱”的工厂当工程师。后来,那家工厂由于经营不善,1993年破产。田老板这位工厂的“能人”成了“无业游民”。

1994年,田老板开了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工厂,随后几年,销路甚广,利润一路攀升。可是,2003年已经关张。

“现在,全县有20多家编织袋厂,大家产品都是一种,就只好拼价格,价格大战往往打得不亦乐乎,最终落个几败俱伤的结局。”田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篇8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2.积极开展资产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托管、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形成新的生产组合和新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海外及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土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珠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而且中上游地区腹地辽阔,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土地、劳动力、能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具备或者正在获得比较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上下流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升级,实现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双方都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转移,有效地降低成本,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

产业的转移,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应当成为流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因此,应当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到中上游地区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型合作。如鼓励三角洲地区的名牌企业与中上游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中上游地区的土地、部分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兴办合作开发项目等等。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合作。加强中上游地区的基地设施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构成产业群落经济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和中上游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鼓励下游企业到中上游地区投资不仅会有好的回报率,对于开拓市场、转移投资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环保、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当前尤其应当加强在区际交通、通讯信息、江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强化在流域整治规划上的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4.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珠江中上游地区之所以落后,其中科学技术不发达是根本原因。要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一方面,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引进技术包括引进国外的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引进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本更低,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应当积极开展流域地区的科学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科技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专利入股,联手进行科技攻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中上游地区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同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5.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合作。珠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流域各省区都把绿色产业、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如云南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旅游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贵州、广西也提出加快旅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目标;广东凭借区位优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生物资源开发看,中上游地区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开发程度比较低;旅游资源由于跨省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加强流域各省区的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的科技、人才优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流域各省区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搞好跨省区的流域旅游线的共同开发,加强流域内外的联合促销,实行旅游网络资源、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目前,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与建设还处于自发阶段或者萌芽阶段,目前的合作还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流域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因此,流域各省市之间的政府,应当加强沟通与联系,达成共识,加强合作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下游沿江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通过流域经济专业化协作与综合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统一、联动和协调发展,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发挥东部地区的主力军作用。

2.与行政性区域经济相比,流域经济活动是经济协作式的,而非行政行为。流域经济组织是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而非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权组织或者部门,因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松散性。流域经济合作的上述特点,要求在开展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要求坚持互惠互利,力争实现双赢。[4]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合作机制上应当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在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手段,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又必须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念,避免不正当的干预。

3.中上游地区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企业家创业精神,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珠江中上游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硬件软件都要抓,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还要消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那种不思进取、肥水不流外人田,怕钱被别人赚走、得过且过的自然经济意识。树立“以开放求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政策换效益”[5]的新的发展观。应进一步把扩大开放与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把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软环境建设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投向那些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4.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与接受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一些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那些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耗用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将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不仅有利于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中上游地区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产业的转移不应当是简单的搬迁,必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科技为先导,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使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在决策过程中合理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受损。中上游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生态脆弱,必须尽量避免那种“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2-06-05

[1]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梁植松.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1996,(1):27.

[3]王文长等.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