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23:38: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名班主任工作室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功能定位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分小学第1工作室、小学第2工作室,中学工作室,首批研修成员是14位获得过“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或“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班主任。工作室的基本功能是:
(一)加速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的形成
专业化的班主任需要培养、需要培训,更需要班主任群体中优秀分子的示范和引领。在一个群体中能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人就是带头人,能够在班主任专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带头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专家,即对班主任工作精通并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们既够按着育人规律高效工作,又能够揭示育人的规律;既能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漂亮,又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工作以及是怎样工作。其典型的标志是已经形成了育人思想,并通过著作或文章表达出来。
北京市有一批影响全国的老一辈优秀班主任,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发挥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如,丁榕老师等老一辈优秀班主任,不仅有着感人的事迹,也有着丰富的智慧,还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们以其事迹感染着年轻人,以其智慧迪启着年轻人,以其思想引领着年轻人。北京市有一批正在成长着的优秀班主任,在4万余名中小学班主任中,已经有8800名班主任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有20名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2006年和2008年两届),有数十位获得了全国优秀班主任(教师)和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他们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北京市班主任群体的现状来看,优秀班主任的数量不少,但特别有影响力的不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初步形成,但教育思想还很少形成;优秀班主任自身工作得特别好,但发挥引领作用还不够。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优秀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
(二)促进优秀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从前期的资料分析和访谈调研,我们发现,工作室成员都是模范教师: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爱岗敬业、激情投入,持续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班级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奇迹,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也是智慧教师:他们智慧育人、科学工作,无论什么样的班、什么样的学生到他们手里,他们都会化腐朽为神奇,表现出高超的教育智慧。他们也是个性教师:他们每个人都有“独门绝技”,他们用不同的教育风格成全着他们的学生,也成就着自己;他们的个性体还表现在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把工作做到极致。
但是,他们要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专家,要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还需要将经验进行梳理、提炼,升华为思想;需要将实践智慧显性化,升华为理论。这是优秀班主任的智慧实践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从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智慧结构化为操作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探寻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过程。要实现这种转化和飞跃,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自主反思、自觉提升,另一方面需要专家的点化和引领。前者需要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后者需要专家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致力于通过提升班主任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实现班主任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转
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项目目标是:“建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旨在总结优秀班主任成功经验,提炼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促进其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班主任群体。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成长的规律,研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班主任队伍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京教德〔2008〕2号)》)
围绕上述目标,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确定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以指导老师为主导,以形成班主任教育思想、打造优秀班主任群体、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为目的,按照统分工作原则,采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加速优秀班主任带头人的成长。
(一)“三主”工作指导思想
1.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班成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高超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提炼工作经验,揭示经验中所蕴含的原理和理念,使具有特殊性的工作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工作室采取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基于优秀班主任实践经验的研究。开班之前,要求研修成员撰写成长报告;开班第一天,要求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并提出修改成长报告的建议与要求。开学后,要求研修成员撰写工作案例、工作思考(或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案例指导和课题研究指导;第一学期末,研修成员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第二学期开学初,经过双方选择,工作室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备了研究指导教师;第二学期末确定研究课,第三学期初进行了开题答辩。第二年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2.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入室研修成员都是在北京市乃至在全国已经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班主任,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个研修成员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经验和工作特色。因此,工作室以优秀班主任为研修主体,促进研修成员的自主研修。研修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并开展个性化研究,目的是促进优秀主任的思想形成。14位班主任都确定了源于自己的特长、反映自身特色的又能促进自己工作的研究课题。如甄珍确立了《现代小学生班级阅读生活体系的设计》的研究课题,郑丹娜确立了《“全接纳,慢引导”理念指导下的师生沟通方式研究》的课题,孙凤香确立了《运用成长树进行目标管理的研究》的课题,王保东确立了《关于农村地区示范高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研究》课题,何艳梅确立了《通过真实记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各个工作室根据研修成员的兴趣和积累确定研修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研究,目的是形成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成果。如,小学1室确定了“家校合作,携手共育”的研究课题;小学2室确定了“营造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研究课题;中学室确定了“强化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的研究课题。
3.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优秀班主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着高超的实践智慧,但理论基础尚待夯实,理性思维能力尚待提高,科研能力尚待加强。因此,优秀班主任的研究需要专家的理论指导与适时点拨。为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了由高校知名学者、培训机构优秀教师和一线实践专家组织的专家团队。在组建团队时,充分考虑了专家的影响力、理论水平和学科结构。从影响力来看,我们聘请了理论界中有较大影响的檀传宝教授、在实践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丁榕先生和王宝祥老师、在班主任培训领域有较大影响的陈爱老师;从理论水平来看,无论是高校学者还是实践专家,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从学科结构来看,教育基本理论老师、心理学老师、德育理论(含班主任理论)老师各占三分之一。
一方面,导师帮助学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如张红老师在与郑丹娜老师的交流与对话中,帮助郑老师理清了其教育思想,将之确定为“全接纳,慢引导”。另一方面,对研修成员的研究给予理论上的支持,如何艳梅老师为“真实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良好学习意识与行为的形成”经验找到了“评价―激励―强化”的管理心理学基础;孙凤香的“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引导孩子自主发展”,原来蕴含了目标管理的原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研修成员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使自己的工作特色逐渐明晰,研究方向逐渐明朗。
(二)“三项”工作策略
1.精耕细作。本项目的培训对象一共14人,分3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同时还配备由一线专家、高校学者、培训机构教师组成的导师团,在设立导师团时还考虑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教师的搭配。在课题研究阶段,根据班主任的研究方向和选择意愿,为每一位班主任配备一名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工作室活动有设计有方案,活动过程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工作室为10天的异地研修制定了异地研修方案,印制了异地研修手册和研修专家资料;异地研修结束后,形成了《记录集》、《体会集》和《总结集》,制作了宣传片,召开了总结会。
2.高端引领。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专家,都是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学者或一线班主任。如教育基本理论专家杨启亮、张华、李政涛等教授,教育实践专家杨瑞清、李希贵、李烈等中国当代第一批教育家丛书作者;德育理论专家朱小蔓、檀传宝、齐学红等教授;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丁榕、黄静华、王立华等。优秀班主任在与知名学术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体味学者的理性之魅;在与著名实践专家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作用,体味专家的人格之魅;在与优秀班主任面对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和价值,体味着同伴的智慧之魅。
3.行动提升。“且行且思”和“且思且行”反映了这一策略。“且行且思”,是指工作室成员要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边思考。每一次专家报告都留三分之一的时间让研修成员与专家对话;每一次工作和思考交流,都要进行同伴间的互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每一次活动后,研修成员都要写出活动心得。研修成员在积极参与中得以提升。“且思且行”是指研修成员将所思所感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育人行为,或指导影响他人的行为。
(三)“四五”工作模型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此前提下,工作室确立了四大加速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同伴互助、榜样示范,四种途径贯穿于整个研修活动之中,并相互作用;设计了基础性工作和个性化研究两大类研修工作和四小项工作;安排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展示、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五种基本研修方式;形成了如下研修工作模型(见表1)。
第一年主要开展基础性工作,如通过自学读书、专家报告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以开阔学术视野;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开展汇报交流活动,以实现共生共荣;通过现场展示和现场点评活动,可以尽显展示者的特色和思想,提升展示者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
第二年主要进行个性化研究,如通过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实现工作经验到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通过课题研究和系统思考,形成论文、专著(或研究框架),初显思想观点;通过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探讨或聚焦某位成员特色的专题研讨,形成工作室的研修成果;通过报告和论坛展示等形式,汇报研修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活动成效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研修成员的努力下,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秀班主任的带头人正在形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优秀班主任思想的提升和班主任工作特色的提炼
通过研修成员对自身成长和工作的回顾与反思、研修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引导,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经验得以提炼,工作特色更加明晰,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甄珍老师引领学生享受现代阅读生活,进一步实践“真知真爱,育真人”的思想;万平老师提出“教育是温暖的”,并以此作为专著题目;全斌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适宜发展”的教育理念。何艳梅老师聚焦于“用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袁凤芹致力于“家校合作,共奏教育和谐音符”的研究;孙凤香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发挥成长树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王保东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强化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李志伟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是“创造属于教室的力量”。
(二)加速了优秀班主任的成长
研修成员在工作室有着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收获。甄珍、万平、郑丹娜在入室前已经是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甄珍老师出版了《真知、真爱,育真人》、《班主任应该做好的七件事》等两部专著;万平老师出版了《马方日记》,郑丹娜老师360万字的“悄悄话”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入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甄珍、万平、郑丹娜老师分别获得了“德育特级”、“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甄珍将自己的研究进一步聚焦到带领孩子享受现代阅读生活,并正式发表了文章,万平的专著《教育是温暖的》即将作为北京教育丛书付梓,郑丹娜的专著《走进心灵》(暂定名)已经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冯勉在2009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何艳梅于2009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拟撰写的专著入选2010年北京教育丛书编写计划;袁凤芹的专著框架已经形成。工作室最年轻的李志伟(32岁)老师也评上了高级职称。所有的工作室成员都入选了2009《北京市师德楷模》丛书写作计划。
(三)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研修成员在学校内部、区域内、全市乃至全国发挥作用。隗金枝老师的工作室先于北京市优秀工作室成立,在市工作室的影响下加速发展;郑丹娜老师的学校工作室和区工作室、甄珍老师的区级工作室、何艳梅老师的学区工作室、袁凤芹在学校范围内的合作研究小组,都是在进入市级工作室之后成立的。工作室成员经常把参加工作室的体会与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分享,同时也带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参加市工作室举办的现场展示活动和与名家对话的活动。班主任们还通过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类培训班主任做报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工作经验
(一)政策导向,行政推动
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项目形式开展活动。在北京市教委正确策划下,北京教育学院成功地申报了由市财政支持的2008年和2009年教师培训项目,并得到了资金支持。市教委和教育学院分别进行项目的申报与论证、评估与总结环节,使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提高;项目的过程性管理,使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市教委和北京教育学院等各级领导都高度关注并悉心指导本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室的工作,有效地激励了优秀班主任的研修。
(二)组织合理,职责明确
本项目成立了由市教委副主任罗杰和北京教育学院书记马宪平为组长,市教委德育处、人事处、北京教育学院、市德育中心、班主任杂志社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团队。
设立1名项目组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主要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各工作室的集体活动,协调各工作室的活动,对研修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总体把握。设1名项目秘书,负责三个工作室活动的教学、教务和日常行政管理。每个工作室设1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工作;协助成员制定研究计划,为成员提供理念、方法和资源支持;了解成员需求和教学的全过程,对成员反映的问题及时与导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负责联系各工作室的导师和临时指导专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负责组织、落实各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活动;记录活动全过程,撰写活动新闻、工作纪要和工作简报;为成员提供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支持;共同研究协调各室的研究支持工作;活动记录和活动资料收集。及时向项目组提交活动情况,并将重大活动报学院宣传部。
工作室还建立了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专家组成员及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中小学优秀校长和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班主任组成的指导团队,其基本职责是:审定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和研究;对班主任在工作室的研究情况做出评价。
(三)诚心服务,启发自觉
工作室成员是北京市班主任中的佼佼者,也是工作最繁忙的人。让他们来到工作室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管理目标。我们的做法是,确立研修成员的研修主体地位,明确研修成果的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内在发展动力;杨秀治、张红、迟希新三位指导老师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竭诚为他们的发展着想和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室里感到发展有奔头,成长有方向,增强了他们自动自发的力量。
五、优秀班主任
工作室的行动特色
(一)团队影响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纵观全国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北京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立了稳定的专家团队,以集体的力量影响优秀班主任,产生群体共振效应;同时,为每一位研修成员配一名课题研究指导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二)整体推进与个性研究相结合
工作室整体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学期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活动进程。与此同时,所有工作又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工作室的整体研究,定位于研究优秀班主任成长的规律与机制,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设计并组织实施;各工作室的研究定位于工作室研修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各工作室指导教师组织实施;每一个研修成员的研究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色,着眼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形成,由各位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展。
(三)学习榜样与示范引领相结合
工作室一方面组织研修成员学习学术大师和实践大家的思想和品格,为他们树立追赶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通过研修成员的现场展示、做专题报告、当专家评委、带本校或本区徒弟等形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工作室还通过研修成员在各区、各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心灵激荡与情境对话相结合
工作室通过自学读书、理论讲座、学术报告,开阔研修成员的学术视野,激荡研修成员的心灵,提升理性思维。王保东在与杨启亮对话后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是使他立志要做学生人生导师的“贵人”。袁凤芹老师在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后以“温暖一生的感动――为时史的丁榕老师”为题写了近3000字的活动体会。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下列制度:
一、工作室例会制度:
各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本学期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研讨会,总结阶段学习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二、工作室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三、工作室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四、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
3、工作室网站、成员博客及电子档案资料要及时更新,开通评论、留言服务,公布成员电子邮箱等方式,确保交流效果。工作室要及时通过网站工作动态、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五、工作室考核制度:
工作室主持人由“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主持人和领导小组负责。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名班主任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六、工作室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主持人兼管。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七、工作室奖惩制度:
一、学习研修,加快成员专业成长速度
先进的理论是班主任工作和德育科研的先导,因此,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始终是工作室工作的重点。工作室组织成员采取独立自学和集中学习、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以理论熏陶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
1.向书本学。工作室特别注重在班主任队伍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议好书的氛围。学校为工作室成员订阅了多种优秀报刊和书籍,要求每位成员每3个月精读一本与德育有关的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工作室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将读书活动上成员的心得收集汇编成册。现在读书已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习惯。
2.向专家学。工作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组织成员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近年来,工作室先后组织我校班主任团队前往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优秀学校访问学习;工作室还多次邀请郝京华、吴永军、潘慧芳、齐学红、唐云增、卢雪梅等专家来校为班主任们开展专题培训。
3.向同伴学。如进行“穿门式”交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轮流在各班级召开,各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介绍,分享班级管理经验,诉说管理困惑。还有问题式研讨——定期开展班主任沙龙研讨活动,就班集体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
二、健全机构,营造良性专业成长环境
1.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确保班主任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工作室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助理具体分管工作室工作,德育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室下设三个年级分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2012年4月,我校专门成立了培训处,协助工作室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另外,我们还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室培训工作制度、培训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了工作室培训的实效性。工作室的每次培训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反思、有调整。我们还经常听取来校学习的班主任的培训感想和建议,及时反思总结培训工作,调整接下来的培训内容,使来我校受训的班主任都能有更多的收获。
2.常规例会,明确中心
工作室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研究工作和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每次的例会上都有一个中心话题,例如本学年度9月主要是“思想引领,目标设定”话题,10月是养成教育沙龙研讨活动,11月是班级管理艺术及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典型案例展示,12月是“做幸福的班主任——管理与策略让幸福生根”话题……活动由工作室成员轮流主持、主讲,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互相启发。
三、分类培训,量身定制成长路线
根据班主任培训的不同需求,我们把班主任培训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种:
1.入门型培训。培训内容为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各项常规要求、班主任一日工作流程、怎样建设新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撰写、开展班会的重要性等。指导方式为岗前培训、开展“青蓝结对”工程。
2.提升型培训。培训内容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共性要求和个性举措、家校合作的有效性、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特殊学生的成因和对策等。指导方式为开设讲座、沙龙研讨、合作探究。
3.深入型培训。培训内容为提供学习平台,与名师结对,让他们成为培训师,促其专业化成长。指导方式为带领课题小组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等。
四、辐射引领,助推成员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班主任工作室这一辐射源的示范引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提高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切实推动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骨干班主任持续发展创造相互交流的条件,搭建共同成长的平台。具体来说是基于三个方面的需要。
1.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对象——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当前社会形态的种种变化第一时间反映到青少年的身上。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网络德育问题,学生独立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等问题,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作出积极的调整,否则难以应对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对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冲击。基于解决当下学生成长中遇到的这些新问题的需要,更是基于学生未来终身发展的需要,包括健全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张扬、特长的发展、优点的放大等,我校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希望以此为平台,积极探讨怎样让班主任工作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提供一把金灿灿的钥匙。
2.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需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深入,班主任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班主任专业发展是班主任自身主体发展的需要。为了帮助班主任专业发展,各地区、各学校纷纷把班主任培训作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在对部分地区的班主任的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班主任培训工作还没有上升到专业化的层次,存在组织管理不到位、培训内容太随意、培训方式太陈旧等问题。班主任们最希望的培训者是一线班主任。因为一线班主任能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更容易沟通、交流,班主任希望从一线教师身上学到真正实用的经验和方法,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基于此,我校依托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均为一线优秀班主任的优势,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辐射引领,以期让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3.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关键岗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一群好班主任就是一所好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是一个关系到未来的工程。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是振兴教育、增强民族发展力的需要。基于此,我们依托我校班主任工作室的影响力,通过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拓展学校长远发展的空间,为创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品牌竞争力注入活力。
五、德育科研,谋划专业成长长远思路
科研是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班主任工作室的要务之一。工作室负责人在自身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同时,带动并鼓励全体成员从事研究,积极撰写德育论文,研究德育案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围绕“学校课题——团体课题——个人课题”三级课题模式,开展了《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模式研究》《初中小班化模式下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模式研究》《小班化初中德育特色课程构建的实践和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当前班主任有效德育途径。工作室成员在主课题研究范围内,选择一项研究内容,申报子课题,并在班级组织实施研究。为了将这些课题做实、做细,许多成员关注课题的研究过程,将日常德育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很好的研究效果。如付乐老师以习惯培养为切入点,积极开展自主管理教育实践,如营造“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导向,组织班级感动人物评选,强化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黄俊老师组织学生排演《一棵苹果树的故事》,要求学生交流感受;组织开展“学会感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与父母互通书信,交流感情,并邀请父母参加主题班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工作室经常邀请省、市、区教科研方面的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指导班主任提升研究水平。学习、实践、科研,让班主任智慧地工作,在工作中感受快乐,在成功中体验幸福,同时也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向全国知名的班主任学习是每一位班主任成长的必由之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窦桂梅,“让班级活动成为闪光的珍珠链”的丁如许,主张“用民主培养民主”的李镇西,“自我教育”的蒋自立,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魏书生等等,对广大班主任来说都不陌生。虽然他们的方法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走上了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
现象
成长不能承受之重
2014年2月刚开学,《今日教育》对班主任生存状态展开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对象除一位是申请当班主任的,其余都是“服从学校安排”。
为什么教师不愿主动申请当班主任?调查中班主任给出的答案是:学生越来越难管;家长越来越不配合;琐碎事务太多,起早摸黑却不容易出成效。
2009年《中国教育报》“关于中小学班主任现状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班主任有41.1%对这项工作抱着“一般”的态度,对做班主任“非常喜欢”的有36.1%。而选择“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就是工作安排”的达到了16.8%。调查还显示,30岁以上喜欢做班主任的比率更低,只有31.9%。
以下这两位班主任的状况,也体现了班主任不能承受之重——
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的周老师每天清晨6点起床,挤第一班公车开始忙碌的一天。课间餐维持纪律、午休管理,一直到晚上7点左右才结束。回到家累得有时吃饭也只叫盒饭。她说:“先生在中学当教师,压力更大。工作四年了,我们真是一拖再拖要孩子的计划。”
河北保定黄凤泽是一所重点高中的班主任,他说:“做重点高中的班主任,很难,因为,班主任承载着诸多的责任和希望以及一群人的幸福。社会的苛求,学校的荣誉,家长的厚望,竞争的压力,如群山一样压在身上,除了身体的承受外,更有精神的考验。”
误解
从“驴拉磨”到“重要他人”
有人曾这样比喻班主任:就像磨道中的毛驴,一生都在“转磨磨”。工作琐碎、重复,累、压力大。
但是如果深入班主任工作的内核,你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份工作的创新性与高难度决不亚于最前沿的科学探究。因为班主任承担着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重担。而人是最难研究的对象,更何况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
杨文梅,重庆巴南区一所山区小学的班主任。她班上有这样一位小男孩——脸蛋花花的、穿着邋遢,家住大山,母亲智障、父亲年迈,小男孩寄宿学校,因患有慢性病时常尿床。每当他拾金不昧或者帮助同学,杨老师都会大大表扬并给他加分,也给他创造机会加分。开始小男孩很积极,但因为学习不好,他怎么努力,综合表现分都居全班后列。小男孩慢慢激情退却,于是杨老师找他谈话,安排同学帮助他的学习。故事的结尾没有小男孩翻天覆地的变化,杨老师说:“我和同学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点滴的成长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没有光环,没有奇迹,但杨老师的动情与坚持是发自内心的。相信这样的体会每个班主任都曾有过,付出了真情与心血,也收获着学生的成长。
朱小蔓教授说:“在中小学,班主任除了所教学科,还可以在学科之外发现和了解学生,其工作途径、渠道,工作时间、空间,都比其他学科教师大大延伸和扩展。他们在课后做学生工作,可以更多地从人际关系、日常交往、公共事务中发现和了解学生。对公共生活中学生的德性品格、情绪情感需求、感受、学生的差异性、个性,班主任是最有可能了解并与学生建立精神上的联系。”
在学生6~18岁的成长路上,班主任承担着对学生的全方位的“精神关怀”的重担,班主任无疑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
唤醒
班主任的专业自觉应由“自我唤醒”到“内外加力,快速唤醒”
不是浅表地对于班主任工作进行感性认识,也不是对待班级问题的情绪化处理,而是以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为前提,理性地剖析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有意识地习得班主任工作技能,不断修炼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这就是班主任的专业自觉。
不可否认,有不少成功的班主任的专业自觉是靠自我唤醒的。全国优秀教师桂贤娣就说:“我当了24年班主任完全靠自己摸索着干。”
但是现在班主任的成长更需要“内外加力,快速唤醒”。怎么唤醒?
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认为,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她说:“比如我们的研究题目,过去是青春期,是早恋,现在就要研究网恋了;过去研究独生子女,后来研究单亲家庭子女;过去研究智商,现在要研究情商、多元智能;过去是帮青少年戒除烟瘾,现在是面临难度更大的网瘾……新的形势逼着我们去跟上时代。”
《班主任一定要面对的9个问题》一书为唤醒班主任专业自觉提出了以下问题:1.班主任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2.班主任在为谁工作?3.班主任如何高效率地工作?4.班主任如何让教师爱教,学生爱学?5.班主任如何制订有效的辅导规划?6.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打交道?7.班主任如何应对特殊情况?8.班主任如何与他人一起协调工作?9.班主任的未来向哪里去?
这些指向有利于班主任内心的苏醒。此外,不能忘记的还有外力的加速,其中,作为教师的“娘家”的学校就不得不提。
《中国教育报》曾经开展了一次“班主任成长与学校”的讨论。来自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成都市石笋街小学的校长和班主任们最后一致认为:学校专业引领、团队协作、情感关怀、激励机制的强度,直接影响到班主任个体发展的速度。可以说,学校给班主任的空间有多大,班主任成长的领地就有多大。
培训
让理论知识“软着陆”,成就班主任的实践智慧
班主任培训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加速器。200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提出: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2003年重庆市启动全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到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说:“这项比赛已成为重庆班主任培训的品牌活动。通过演讲答辩‘我的班主任观’、展示‘我的班级德育创新工作案例’和完成网上班主任知识考试,参赛的班主任经历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集中考验,提升了他们对班主任职业的认同及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班主任培训如雨后春笋竞相开展,但培训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一直是难点。
2010年深圳某区实施了一项长达2年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验。实验旨在促成理论知识“软着陆”,成就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一是专业阅读。为考察学员阅读深度和理解层次,要求学员读书后联系班级管理实际写出阅读体验。二是主题研讨。实验提取包括班主任第一次登台演讲、如何给学生排座位、如何组建家校联合体共同培育孩子等24个核心议题。通过头脑风暴,学员既介绍自己的做法,也对其他人的做法进行思考。三是班级叙事。帮助学员重新回到事物本身,并通过他者的批评、建议、分享促进反思。四是实践观摩。每月定期召集一次,由两名甚至三名班主任展示自己的班级活动,其他成员观摩班级运行、活动组织、班主任个性发挥、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并展开讨论。五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章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刘永存老师参与实验后提出:实验有效激发了学员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热情。但成长是一次艰难的旅程。要思考如何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这就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拓宽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展示平台,建立多渠道的晋升通道,让班主任专业发展有路可走,有梯可爬。
保障
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班主任搭建发展有阶梯、职业有生涯的平台
事实上,班主任工作繁重是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的表面原因,关键的原因是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得不到专业认同,职业无规划、发展无阶梯。
2006年、2009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力图改变过去“班主任只是副业,兼一兼、代一代就行”的传统观念,也指明了班主任工作应由“职业”变成“专业”的发展方向。
重庆市巴南区马王坪学校副校长甘霖告诉记者:“巴南区教师评职晋升中对班主任岗位表现优秀者是有加分的。”在巴南区、璧山县都成立了区县级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学员在工作室接受班主任职业发展规划。
但专家指出:班主任工作既然是中小学的主业,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岗位,加上我国有400多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应当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技术职称,使班主任职业有生涯、成长有阶梯。
2013年教师节后,有26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刘玲和其他所有南岸区班主任收到了一个喜讯:南岸正在拟定班主任职级评定政策。
参与这项政策的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中心主任陈志介绍:这个政策拟定了从“一星班主任”到“五星班主任”再到“首席班主任”的全区班主任职级评聘标准与计划。首席班主任任职长短与相应的经济待遇挂钩。陈志还算了这么一笔账:每五年选聘40位首席班主任成立工作室。一个工作室带10名班主任,每位班主任成员再带3名班主任。这种工作室形式的培训将惠及1600名班主任,这几乎覆盖全区1800多名班主任成长的需要。
刘玲就是珊瑚实验小学推荐的首席班主任,当问及对这一政策的看法时,她发自内心地说了四个字——“有盼头了”。
梦想很重要,目标影响着人生。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将会有更多的茫然,更多的徘徊。作为一个从教18年的教师的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有16年的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目标的重要性。今年,有幸加入__市__班主任工作室的我,决定重新规划的个人成长计划,使自己从事班主任教育事业时,有明确的方向,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现根据工作室的规划方案,制定个人的成长计划,在工作室的带领下,向名师靠拢。
从教18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科的教学和做了16年的班主任工作。18个春秋里,我学理论,勤实践,勇探索,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兢兢业业,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一路来,自我感觉我过了教师的第一个发展期,从2010年开始,就迈入了高原期,停滞不前,满足现状了。下面我就自己的状况做出分析如下:
个人发展优势与特长:
1、保持一个热情之心,爱教育爱孩子。
2、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敏于发现,勤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点。
3、班主任工作做得到位,所带班级注重民主,班干部得力,学生管理能力比较强,自觉性也很强。那么多年,学生都喜欢与我交朋友。
4、专业知识比较强,爱语文,好写作,特别喜欢写诗填词,喜欢创作。
5、职业心态平和,能正确地处理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6、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为教学所需服务。好学、勤学、不耻下问。
存在问题与不足:
1、 理论功底还不够强,理论还是不深,写起论文来,可以引经据典的东西还真没两句。
2、教学有惰性,有时会处于被动,总是“拨一拨,动一动。”
3、对于课程开发研究的能力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4、班主任工作还不够细致,处理事情不够睿智,做事还不够踏实,创新能力还不够。
在__市__班主任工作室的指引下,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会课备课与观摩研讨、教育案例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提高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使自己努力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习型、反思型的优秀班主任。
第一年度目标:
通过__班主任工作室的帮扶,校本研修等活动的开展,接受教育新理念,向带班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好经验。认真参加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认真研读相关教育书籍,及时了解小学教育的新动态、新方向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为其中较突出的班主任。
第二年度目标:
1、自觉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书籍,吸取各派理论精华,厚积薄发,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或运用观摩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公开课,进行交流和研讨,提高教研水平。
2、系统学习德育、心理健康、班级管理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结合实践积累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并且通过学习撰写有质量的经验总结或论文。
3、以教育案例型主题班会为突破口,以观摩、交流、研讨为主要方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把握好班会课的教育功能,熟练驾驭班会课形式,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4、在班级管理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与讨论,并能以案例或论文的形式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5、班集体文化建设方面:努力打造五星级班级。
第三年度目标:
通过教学案例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策略与实践更加完善和灵活。
2、深入参与工作室科研课题是《小学低年级书香班级建设的研究》,以课题为促力。努力积累经验,丰富底蕴,成就自己的班主任专业能力,突显班级特色。
3、借助汇报交流活动,可以展示教学特色和思想,提升自身班级建设水平。
1、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每学期最少读两本教育类书籍,并做好相应的随笔记录,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2、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信息反馈,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3、在教学上要虚心向有经验的
老师请教;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要经常地、系统地进行自我反思、多听课,多看专业书籍,以此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立足校本研修主渠道,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倾听专家指导做好记录,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优化自身专业思想,并随时把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整理到博客上。
当一个专家学者型的名班主任,是我的理想和追求。我相信,有梦想就会幸福!我愿意追梦中寻找幸福!
毋庸置疑,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主要靠班主任去贯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主要靠班主任去落实;学校与家庭、社会关系的沟通与建设,主要靠班主任来完成;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能否真正提高,学生能否受到全面的教育、培养,与班主任能否尽职尽责密不可分。
同时,我们也深深知道,班主任工作头绪多、范围广、纷繁复杂,从学生学习到生活,从教室到宿舍、从校内到校外、从活动到安全等等,可以说是无所不管,事无巨细。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普遍过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对班主任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查班级也有很多指标,如文明秩序、卫生状况、出勤情况、体育锻炼以及安全、学习成绩等等,各项评估机制往往令班主任感觉压力倍增。同时,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也成为一个新课题。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孩子在学校一旦出现问题,家长首先会去问责班主任。老师说话尺度掌握不好就会造成矛盾。在和同行的交流中,我得知,大部分教师都说实在不想当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工作太累,尤其是心理压力过大。据调查,不少班主任有失眠的现象,常感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部分教师明显感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烦躁,常发无名火。过重的心理压力已经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整个教育都有很大的冲击力。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不可改变。让我们的班主任教师一方面勇于肩负起这份责任,另一方面又乐于承担这个艰巨任务,在忙碌、繁杂的工作中保持一份热爱、一份激情,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特别有意义、有趣味,而同时又在自己辛勤劳作的点点滴滴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这应该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的理想追求吧!很显然,高密市这么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让人有一种柳暗花明、茅塞顿开之感。
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自身的迫切需求,是内在驱动力在起作用,是我想干、我愿意干、我必须干好的必然结果。在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高密市推行班主任全员职级制改革,通过建立阶梯式职称,引导班主任努力提升专业水准,研究班级管理和育人艺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培养专家型班主任。他们的名师工作室“一室双研”,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室,也是班主任专业研究团体。不同学段的班主任组成专业共同体,从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方法,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在观点碰撞、思想共享中实现了共同成长。全市中小学形成“一校一品”工作特色,丰富班主任研训内涵,构建起了“草根性、多样性、校本性”班主任研究成长机制,使班主任走出困惑,知道怎么干。他们公开推选专家班主任,组建了专家团队,建立班主任专家报告制度,开通了名班主任资源“直通车”,聘任、评优、晋职、考核、干部选聘等,都有一条硬性规定:班主任优先。被聘任为班主任的教师,自动进入名师培养系列,让有为者有位……
从班主任工作的独特价值和迷人魅力出发,挖掘教师的潜能,焕发教师的热情,点燃教师的激情,真正让班主任成为教师们勇于做、争着做、乐于做的真心“喜欢”的职业。政策的关怀、社会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尊敬,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这是教师之幸,更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
关键词:班主任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22-01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教师通“学习―实践―反思”,达到研究型、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化水准的过程,是一个A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 现状分析
(1)社会现状――需要技能型人才。在国家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作为承担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者、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必须是具有专业化水准。
(2)中职学生现状――形成了弱势群体。中职生是初中升高中的落榜生,并且大部分来自社会底层家庭,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心理或生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被动就读于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了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中职班主任需要专业化发展。
(3)中职教师现状――缺乏专业化知识与能力。一是中职教师大部分来自非师范学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完整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缺乏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相关知识;二是由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岗位的缺乏,教学任务重,很多专业教师周课时高达二十几节,他们只能将教学工作认为“主业”,班主任工作是“副业”,采用应付心态对待班主任工作;三是大部分中职教师选择当老师,只是为了生活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并非自己主观上要培育人,因而缺乏工作的内动力。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途径
2.1 建立培训机制,引领班主任向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的专业化培训,是提高班主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效率的一种学习途径。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快速发展,班主任培训是关键,要组织多渠道的、多层次性、系统性的班主任培训,为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创造学习的机会。
2.1.1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拓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
(1)立足于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学校创造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不仅操作方便、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而且可以发挥学校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如培训内容可以根据教师需要安排,培训方式可以是:优秀班主任对新班主任进行传、帮、带,开展主题班会的观摩,组织班主任工作的交流,进行级工作的案例研究等,教师可按需选择,学校只是安排培训时间,提供相应的平台,对班主任进行岗前、在岗、职后等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可以让教师全员参与,达到集体提高的目的。
(2)创建“老办法”开创“新路子”―“师傅带徒弟”。
“师傅带徒弟”是传统方式培训模式,也是新班主任培训的基本方式,学校让一批优秀班主任成为“领军人物”,为了让这些“领军人物”的带动作用最大化,成立“班主任带头人”的德育工作室,“领军人物”采用自主研修―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资源辐射的工作模式,达到“融心、融力、融智”目的,成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发展的共同体、孵化地和辐射源。然后带领一批优秀班主任,让他们合力指导新班主任工作,形成“一帮一”“二帮一”“一帮二”等多种形式,为德育学习型团队服务,并成为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基地。
(3)建立“轮训制”培训。
针对中职教师工作量大,时间紧,可建立“请进来、派出去的轮训制”培训制度,鼓励班主任分期、分批地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同时适量减少积极参加培训教师的工作量,以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班主任能有多次机会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培训,并在培训经费与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基本保障,使培训质量得到提高。
(4)创建自学平台,提高自学意识。
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知识也不能满足班主任工作中的需要,教师必须“要自学,靠自己学”,才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学校可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理学》等书籍;也可以提供一些视频与课件或其他资料,为班主任自学提供方便。另外可以用活动促学习。
2.1.2 加大名班主任培训的力度与广度
在全省、全市、全区的职业学校实施“省、市、区、校名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一是为了建立省、市、区、校名班主任人才库,实施教师人才高地战略,加大名班主任培训的力度与广度。二是可以举办“名班主任论坛”,利用学校网站开设“名班主任工作专栏”,搭建名班主任培养与提升平台,引领其他班主任也快速走向专业化。
2.1.3 建立班主任培训的长久机制
班主任经过培训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有方便,但是学生的思想是随着环境与经历不断改变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是常新常变的,只有建立长久制的班主任培训机制,才能让专家跟踪指导班班主任及时发现、分析、解决新出的问题,班主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专业化能力再次提升。因此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要想胜任这份工作,要建立长久培训机制。
2.2 建立班主任自我发展机制,唤醒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
班主任自我发展是班主任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后,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内涵,通过分析自我行动,让班主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朝着研究型、智慧型班主任的方向发展。为促进班主任自我发展,学校不仅要构建“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自我发展模式,而且要建立班主任个人发展的成长历程,而学校则在引导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同时,把对班主任个人发展档案的评价结果作为挑选名班主任、评优评先、选派外出进修等重要依据,又为推动班主任自我发展构设外部“动力场”。
2.3 建立科研式专业发展机制,促进班主任团队专业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上来。”教育科研不仅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班主任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技巧型转向智慧型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建立科研式的专业发展机制,引导班主任善于将教育工作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思想深入教师心田,真正做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使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难和艰辛的过程,需要相关领导与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地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使班主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对于班会课,各路教育专家、各派德育精英以及一线班主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例如,体验式班会课、素材班会课、叙事型班会课、心理辅导班会课、综合性班会课等(班会课并非自然学科,其分类并不严谨,各种类型的班会均有概念上的交叉互融)研究,为班主任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这些年,我也成功开设了许多引人瞩目,效果突出的公开班会,如《感恩在心孝亲在行》《朝着梦想奔跑》《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其中,即兴班会《幸福一班我的家》受到了广州市主流媒体的关注,得以全程拍摄,并进行了聚焦采访。这些班会课的成功源于我的坚持――我的班会课力争做到活动设计层层贴心,深思内省入情入理,实践反馈步步为营;追求“有活动就一定要有体验,有体验就一定要有感悟,有感悟就一定要有深度,有深度方触动心灵,触动心灵必内化践行”。
根据已有研究对班会课的分类,我对自己的班会课进行了梳理归纳。其中,比较有特色的班会课主要有:时评班会、即兴班、感恩班会和励志班会,以及容易被年轻班主任忽视的常务班会。我将分上中下三篇,与大家分享我的特色班会。
(上)常务班会不寻常
我之所以先与同行们分享我的常务班会课,源自工作室学员邱实老师的一次听课记录和反思,摘录如下:
周六开放日,工作室学员、全校班主任和家长代表观摩了万老师“我们爱科学”公开示范主题班会课。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万老师的班会课,但我知道每次都会有惊喜,这惊喜来自学生的创意,来自万老师的引导,来自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带着无比的信心和期待,我们和万老师的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我们爱科学”活动旅程。
首先是期中考试各类奖项的颁奖。为了让家长和学生同时体会这份喜悦和鼓励,万老师一直都是请家长和学生一起上台领奖。学生的感恩和家长的感动在这小小的颁奖中都得以体现,万老师则用相机记下他们最真挚的激动和喜悦。接下来便正式走入科技节。第一环节是学生手抄报展示,别看这些孩子平时的学习相当紧张,但做起手抄报来他们可是一点不含糊,字和画结合在一起都显出他们的细致和用心。第二环节的植物园DV展示将班会课的气氛提到了一个小,可爱有创意的孩子用了一个游览视频展现“神奇的植物园之旅”。孩子们一路详细介绍各种植物和对新植物的了解认识,让观众与自然“亲密接触”……在依据各个场馆命名的小组介绍下,我们对各个科技场馆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些理科生的生动介绍和原理展示之下,我们对科技有了新的理解。听课家长和老师都被他们惟妙惟肖和生动简洁的描述深深吸引。不知不觉间,班会课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分子运输。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和默契的配合,创造性地向观众讲解生物学的抽象理论。在他们情景“教学”的启发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理论。
这节班会课可谓是一节惟妙惟肖的“走进科学”科普课,这样的班会课不禁让人竖起大拇指。但静下心来反思,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继而如此细致地总结呢?在课后与万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我才知道我想的没错――功夫在课外。但是,万老师做的“课前准备”远比我想象的更为细致具体。
对于一班这样的尖子生,老师们普遍都会认为只要老师布置下去,在班长的带领之下,他们一定可以自觉做好。这种想法其实过于理所当然了,老师的指导不可或缺。万老师在学校布置科技节任务后,首先召开了关于科技节活动的常务班会,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科技节计划。计划细致到每一个环节,如关于分组,万老师的指导具体到安排组长,分配组员,明确分工;关于参观科技馆,万老师在网上查找各个场馆的简介,让学生提前进行了解;每一个小组以参观的主题馆为组名,要用照片和文字展示参观过程,如何拍照,如何参观,如何记录,万老师都进行了极为精准的指导。难怪一个年级12个班都去了科技馆,却没有哪个班能像万老师带的班这样收获满满!
邱实老师的感慨让我对自己的常务班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八十九中任教十五年,我所带历届班级不仅能在高考中勇夺佳绩,更能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展示班级风采,夺得大奖。校运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都成为孩子们挥洒青春、展示实力的平台,各类班会课功不可没。那些效果显著、引人瞩目的公开主题班会课固然精彩动人,但是,真正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改变孩子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品质的,正是那些年,我和孩子们一起召开的那些平凡而扎实的常务班会。
常务班会,顾名思义即解决班级日常事务的班会。作为一线高中教师,经常开展主题班会是不现实的,一个月召开一次已属不易。日常班会应以常务班会为主。但是,我们的常务班会并非简单随意的“有事说事,没事上课”的应付式班会,而是由“三本一贴一官”作为保障,即一本班主任工作笔记本、一本班级日志、一本常务班会记录本、一本便利贴、一个班史官。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既要管学习又要管纪律,还要管卫生,更要管心理。学校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学生处、后勤处,处处都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安全、餐饮、住宿等,班主任哪一样不要操心?既要与学生沟通,还要与科任老师、级长、主任、校长沟通,更要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如果不能做到未雨绸缪、统筹安排,便很容易陷于琐事而难以抽身。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是从常务班会的准备开始的。具体来讲,就是从班主任工作笔记和每日杂事便利贴开始。将各条线的任务及时记录整理,以今日事今日毕的方法处理杂务最有效。然后,再根据主次和轻重缓(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急,甄别选取各项需要处理的事务,争取用统筹的方法合理安排。因此,召开常务班会前,班主任的准备工作最为关键。
为了让常务班会更高效更落实,我在每一届学生中都会培训至少一个常务班会记录员,让其担任“班史官”,主要负责记录常务班会的流水。即便是最寻常的常务班会,我们也做到节节班会有任务、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绝不随意而为。尤其是我从高一带到高三的班级,都能很好地落实完成常务班会的要求。每年,每个班级都会留下多达数万字的常务班会记录。作为和班级日志相互补充的班史资料,这份记录弥足珍贵。而在班主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中,学生们自然受益匪浅。许多一直坚持担任班史官的孩子,在大学打败众多竞选者成为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其活动策划、活动记录、活动反馈能力都令人称道。
《论语》有云: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是要教的!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好,只有你先用心教会他们,他们才能在学习和活动中真正收获和成长。细致到位的常务班会前期准备工作,不仅提高了班主任自身的工作效率,更带给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