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09:15: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八年级地理考点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用地图。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部分学困生上课精力很不集中,东张西望,讲小话,打瞌睡,或者做菩萨一动不动。我从初一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上课除了做笔记外,一定要看地图的习惯。记忆知识点也对应地图来记。
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临近生地会考,学生压力极大。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0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作业尽量减少,学生负担减轻了。
二、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二会考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每天布置任务,逐日检查。其次,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次,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但仅仅记忆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会考的综合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因此第二步就是针对会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
三、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初一上册地理难度较大,部分女生总认为地理难学,缺乏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分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课堂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四、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初二的班主任在这方面也为我们出了很大的力气。一是安排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二是每天清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四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任课老师单独辅导。五是多给学生以信心与鼓励。
五、精诚合作,虚心学习
由于我是非地理专业的老师,专业水平不如同行两位老师。于是我主动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虽然我是有着明确目标,也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但还是有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细,更实,更好。
2010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上学期地理教学总结 的相关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考;备考策略
近年来,我校在地理会考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对于我校来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完成八下地理这一册书的新课教学,同时复习前三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之紧迫、内容之繁多、难度之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会考备考策略的制定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们在备考方面的几个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大力配合
学校领导把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与毕业班教学工作一同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校领导非常重视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的工作。一般在八年级下学期会考复习阶段,都会安排第八节进行生物、地理会考复习,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还有其他各个部门都给了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总之,领导高度重视和班主任大力配合是我们做好会考复习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集体备课,明确教学方向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地理组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考试的方向。对新课标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寻。
其次,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会确定好本周的教学内容p教学重难点,学进度,交流上一周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法等。
再次,我们还深入研究了考试说明、近两年的会考命题方向及题型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递一些与会考有关的信息,并注重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会考相链接。
三、合理计划,高效复习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授课和七年级上、下册以及八年级上册三本书的复习,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六月份的地理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们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与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地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据我们学生的情况,制定了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我们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章节梳理,重拾旧知(第6周~第10周)
第五周结束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从第六周起,充分结合课本和复习提纲,按章节梳理与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画出来,重点的做好记号,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帮助理解和记忆。目的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第11周~第13周)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针对会考各题型展开的,其中读图题在会考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重点加强读图、用图的专题训练。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此外,遵循“精讲精练”的原则,我们对《会考通关》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有取舍地练习,坚持“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第三阶段:模拟强化,查漏补缺(第14周~会考)
以会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再进行训练、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临考强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总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四、重合作,促进步
1.“生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挖掘地理优等生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中“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带动班级的整体提高。在每个班级里,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优等生,也有潜能生,每个小组有两个组长,由每位组长分管各自的下属,形成“一对一帮扶”的模式。
2.“师生之间”的合作
我们己习惯于“威慑天下”,习惯于以智者的身份去“喂养”我们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让师生合作,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接近老师。所以,平时我们科任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外,课间也积极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让学生更亲近老师,努力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合作关系。
3.“师师之间”的合作
一方面,地理组老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各班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建立合伙人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复习。
五、建立和完善会考复习资料库
期末来临,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的过程性监控,做好各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和要求说明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监测时间
2016年1月15日——16日。
二、监测科目及分值
七年级为思品、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共7科;
八年级为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共8科;
九年级为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共7科;
七、八、九年级的语、数、英均为120分钟120分,其余学科均为60分钟100分。
各年级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考查科目,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开设实际,自行确定考查方式。
四、监测范围及内容
按学期初下发的教学进度执行,其中思想品德有10%左右的时政内容;初二生物考八上和八下第七单元的全部内容。
五、监测要求
1、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期末考试所有工作由各学校组织实施。
2、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对师生的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结果真实客观。
3、要认真筹备召开考务工作会,明确各类人员工作职责,按照考试工作流程,严格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考试各环节不出任何纰漏。
4、要确保试题安全,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在考试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调动考试科目的顺序及时间。
5、考场安排同桌异题,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单人单桌。
6、学校内部年级之间调换监场、阅卷,监考教师不得跨学校监场。
7、要严格执行省《规范》要求,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名次。
8、各单位要做好考试分析、总结工作。
要实现这一转变,国家就必须对基础教育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而且,也只有对教育质量的状况进行监测并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决策。我国教育线长、量大、面广,发展不平衡,我们现在常常由于缺乏很多基本数据,难以制订正确的政策来指导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的教育监管体系。[2]同时,大量的实践证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决策和执行是不够的,对决策和执行情况必须严格监督,对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必须科学评估。
一、国外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
世界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建立完善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这其中又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具代表,他们在标准化学业水平考试方面走过了较长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关专家针对缺乏有关全国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评价,呼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评估体系,多个团体和评估专家参与了评估模型的研发,并逐步推开了为调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的全国学力测试,这一测试项目被称为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从1969年起,NAEP就阅读、数学、科学、写作、历史、地理等领域,对不同年级、类别的学生进行了周期性的评价,其中阅读和数学最受重视。NAEP有不同的评价类型,按不同的维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评价的层级,可分为全国评价、州评价和区域评价;按时间维度,可分为长期趋势评价和短期评价;按针对性,可分为普通评价和特殊评价。不同的评价类型在目的、评价方法、题目、对象方面都相应有所不同。[3]在NAEP的技术支持下,一些州也相应的建立了适合本州的评估体系。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以立法的形式资助和鼓励各州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用以衡量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明确要求所有的州每年都要通过学科考试来掌握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并与全国考试的指标进行比较。[4]
在英国,从19世纪末开始就实行了11岁测试,当时的目的是通过考试来实现教育标准的统一,并将考试结果作为学生进入初中的选拔标准。1997年10月,英国成立了资格与课程局(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简称QCA),负责制订国家课程和各种教育证书标准,组织统一的教学水平检测。QCA对一至二年级、三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这三个义务教育“关键阶段”的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在三个阶段结束时进行,也就是二、六、九年级进行,共三次。评估由教师评估和考试两部分组成,教师评估的结果主要反馈给家长和学生本人,考试的结果在反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学校效能、学业水平,学校提供的教育质量等方面,但核心是学生的学业成绩。[5]就考试内容而言,二年级学生只需要接受阅读、写作和数学的教师评估,六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则要参加这三个方面的国家考试,九年级学生另外还要接受历史、地理、外语、技术与设计、信息技术、艺术与设计、音乐、经济与公共事务等学科的形成性评价。
在加拿大,作为政治、经济、教育中心的安大略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提升,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安省就设立了全省范围的学校学业成就指标项目(School Achievement Indicators Program,简称SAIP),规定对全省13岁-16岁学生的阅读、写作、科学和数学水平进行考试。随着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需要和公众的要求,安省于1996年成立了专业负责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组织――教育质量与问责办公室(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e,简称EQAO),负责开发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报告中小学质量的效率、提供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的详细信息等。[6]安省把阅读、写作和数学作为所有学习的基础,规定3年级、6年级、9年级三个关键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以安省的课程标准为基础,在设计时注重教育学理解和测量学要求,清晰反映评价目的以及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我们的邻国日本,从1956年起便开展了抽样学力调查考试,自1961年起开始实施针对若干年级的全国学力统考,其目的既是掌握全国的学力水平,同时也是使地方和学校找到各自在全国总体水平当中的相对位置,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善。尽管这一考试由于各地区和各学校对名次的激烈争夺,遭到社会各界的批判和反对,从1965年起被中止,但从1976年开始,日本便逐渐恢复了抽样的学力调查考试。文部省围绕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全国开展了“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以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为抽样对象,测验学生对国语、算数(数学)、理科、社会等科目的掌握情况。此外,还开展了考查某些特定能力(如作文水平、汉字水平、计算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及英语会话能力等)的“特定课题调查”,日本各都道府县也在近些年来开展了地区性的学力调查考试。2007年,日本恢复了停止43年之久的全国学力调查,并将其制度化,以后每年都将举行这一调查。全国学力调查包括两大部分,即学力考试部分和学习状况调查部分。前者是为检查学生对国语和算数(初中为数学)这两门基础科目的掌握情况而进行的学力统考,后者则是为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学习环境而进行的问卷调查。[7]学力统考的对象是小学和初中的毕业班即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基础科目上取得学业成就的一个阶段性检测。学力考试部分的命题以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准,一方面参照文部科学省以往实施“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等国内学力考试的经验,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又参考PISA等国际学力考试的经验和出题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评估由教育部或州(地区)的教育部门采用项目制委托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CER)进行。ACER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估三、五、七年级孩子的阅读与数学能力,并负责提供学校水平报告,向教师和家长提供反馈,并将有关结果提供给教育政策制定者。新西兰则由教育部委托Otago大学的教育评估研究单位进行。韩国是由政府资助的韩国课程和评价协会于1999年开始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着重对六、九、十年级学生的韩语、数学、社会、科学和英语进行学习质量评估。德国为了使本国的教育系统与其他欧共体学校系统更为一致,制订了“国家教育标准”,成立了“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负责定期发表“国家教育报告”。巴西的教育质量监测开展较早,巴西全国教育研究中心1995年就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基础教育考核,通过学生成绩和行为表现检测小学的教学质量。[8]中国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对小学三、六年级和中学三年级的中文、英文和数学方面能力进行评估。
二、国际组织进行教育质量监测的方式
目前,国际性的教育质量监测多以国际学生比较的形式开展,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和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持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虽然侧重的方面不同,但都极大地推动了参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一)PISA
1.PISA的目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1997年开始启动了PISA项目,旨在测量义务教育阶段末期15岁在校学生是如何为生活而做准备以迎接知识社会之挑战的。PISA项目评价的重点并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特殊的学校课程,而是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效地分析、推理与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评估的结果没有及格与否的概念,只是体现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以及评价年轻一代是否有能力应用知识与技能去面对真实生活的挑战。此外,该项目还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家庭背景以及学校因素等影响学生表现的背景信息。
2.测试学科与施测情况
PISA项目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有一个主要测试领域并兼测其它领域。例如,2000年的主要测试领域为阅读素养,同时也测试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2003年主要测试领域为数学素养,2006年则为科学素养,从2009年开始是第二个周期,主要测试领域又回到阅读素养。2009年共有65个国家与经济体的50多万名15岁学生接受了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测试项目的评估,中国上海、中国香港、中国台北、中国澳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测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首次参加该项目的中国上海,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位。
3.组卷方式
PISA项目运用了当今非常先进的测量技术,其组卷方式就是最直接的体现。PISA项目通过运用套卷技术将数学、阅读、科学等评价领域的试题模块整合在一起实行组合测试,而不是将每个评价领域实行单独测试。以2003年为例,共有包含各评价领域的167道试题,这些试题被分为13个模块,其中数学主域7个模块,阅读、科学、问题解决等评价次域各2个模块。13个模块的试题被轮换分配到不同组合的试卷当中,每套试卷含有4个模块,总共有13套试卷,参试学生被随机分配其中的一套试卷进行测试。[9]例如,如果甲学生被随机分配第9套试卷,他要测试的内容就包括科学模块2、阅读模块1、问题解决模块1和数学模块5。每个模块代表30分钟测试时间,每个学生答题时间总共两小时。
4.产生的影响
PISA的评价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0年的测试中,德国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上都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2003年的结果虽然好点,但还是被芬兰、韩国、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个结果刺激了德国社会各界检讨其教育政策。2003年,联邦教研部推出了“未来教育和关怀”工程,计划在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内,投入40亿欧元将全德1/3的学校(1万所)由其传统的半日制学校改建为全日制学校,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政府也痛下决心改革过早分流的基础教育体制,并计划成立一个横跨各州的科学机构,依据同样的教育标准检查各州的教学质量。[10]另外,通过PISA测试能发现一些国家在教育上存在的隐患,比如:日本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可能每天花了很多时间读书,但是都在读学校指定读本与做功课,很少享受主动阅读课外书的乐趣,这种缺乏自发阅读兴趣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日本学生成年后自我成长缓慢。中国上海在2009年的测试中发现,在阅读项目中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两种文本形式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是最大的,说明上海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分布可能不均衡。
(二)TIMSS
1.TIMSS的组织机构
TIMSS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于1995年发起,至今已成为IEA自创办以来最成功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参与国家最多、影响最广且最严格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IEA在各参与国都指定了协调员和监察员。协调员除了为TIMSS在本国测试筹集资金以外,还要负责协调本国的测试时间表;审核测试题目,保证翻译可以在本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会被误解;招募和培训数据录入人员,撰写本国的TIMSS系列研究报告等工作。[11]监察员,也叫质量控制专员,测试之前接受IEA国际研究中心完整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担任该国的监察员,在TIMSS测试当天负责对本国测试学校的监督,测试结束后负责检查数据录入和翻译的准确性。
2.测试学科与施测范围
TIMSS主要测试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数学与科学成绩,每四年开展一次,2011年,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北、新加坡、韩国、日本)参加了TIMSS项目。测试的具体领域由数学、科学成就和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和PISA相比,TIMSS跟学校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数学和科学成就主要考查样本学校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推理应用情况。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对学业成就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用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因素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信息。调查问卷共分为学生问卷、教师问卷、课程问卷和学校问卷。
TIMSS项目规定,所有被试的学生必须是正规公立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参与该研究。由于各参与国入学年龄不同,各国学制有所差异,为了保证接受测试的学生年龄差别不会太大,TIMSS系列研究质量保障规定:被测试的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不得低于9.5岁,八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不得低于13.5岁。在抽样方法上,TIMSS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抽样,第一阶段抽取样本学校,第二阶段从样本学校目标年级中抽取班级。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大概有150所学校会被抽中。[12]同时,被抽中的学校和学生在正式测试中的参与率至少要达到85%,否则该学校或班级的测试结果无效。
3.组卷方式
与PISA一样,TIMSS组卷同样采用多个题本。以2007年为例,四年级学生数学共有179道题目,科学有174道题;八年级学生数学有125道题,科学有214道题目。每个年级共分成14个题本(数学和科学各七个),题本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和解答题。
4.产生的影响
TIMSS系列研究的评价结果不仅受到各国教育决策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一些国家还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同时其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部分关于教育的传统观念。2006年1月,美国教育部公布了《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的报告,在开篇即指出美国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在2003年的TIMSS中,仅有7%的学生获得了“高级”水平,而新加坡四年级的学生有38%达到了高级水平,八年级学生达到高级水平的有44%。由此可见TIMSS系列研究的结果对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决策者的影响力。另外,TIMSS的结果也启发了人们深入思考和教育相关的很多方面,比如教育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美国学生享受到的教育投资费用比韩国学生多了两倍,可是在考试中却被韩国学生击败;在课程上所花的时间和这门功课上取得的成绩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小班化”教育模式的国家,其学生学习成绩远不如东亚国家“大班化”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13]
三、国内质量监测进展情况
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践已经证明,建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由于底子薄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上述国家和国际组织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已经成为国家层面议事日程的一部分。在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多次强调与“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相关的内容。随着国家层面对教育质量的保障越来越重视,实践层面的行动也在逐步开展,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0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下,成立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简称“项目组”)。项目组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通过纸笔测验考察学生学科学习结果,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背景因素。项目组成立后没有马上着手于测试,而是开展了有关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的基础研究,包括现状分析、比较研究、选题论证等。基础研究完成后,2004年12月10日,项目组在大连和浦东组织了有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的试测,通过这次试测,项目组在命题、数据收集与分析、测评工作的协调组织等各个环节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从2005年开始,项目组先后对上海、江苏、甘肃等6个省市和近20个地市进行了学业质量测试,共有约33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约15万名教师和1.2万名校长参加了问卷调查。[14]随着质量监测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项目组在2009年对全国所有省份进行抽样,建立了三年级和八年级学业质量状况的全国常模,使得各测试地区监测的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项目组每年组织测试一次,测试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测试年级为四年级和九年级,测试的内容为三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八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
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简称“中心”)挂牌成立,中心是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而建立的专业机构。中心的职责包括拟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具;受教育部委托具体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指导各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推动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中心目前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6个部分。2007年12月,中心在湖北、浙江和陕西三省进行试点监测,2008年9月,在上海、山东、河南等八省市进行了首次监测,随后每年开展一次,至今为止已开展了四次。四次监测中,全国已有27个省(直辖市)参加测试,共有约18万学生、3.3万教师和0.5万校长参加了学科测试和相应的问卷调查。[15]
省级层面,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达成协议,加入“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并约定每两年测试一次。为了能全面掌握江苏省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项目从一开始便覆盖了全省所有的区县,形成了省、市、区县三级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2006年10月,全省共有59829名四年级学生、53413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2万多名参测学校校长和教师(四年级所有语文、数学教师,九年级所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为了能进一步加大监测工作的推进力度,2008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表明江苏在全国率先把质量监测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布局。按照约定,江苏省在2008年和2010年继续参加了学业质量测试,测试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以2010年为例,全省共设有2109个考点,参加测试的学生人数近20万。为了能充分的利用学业质量测试结果,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简称“中心办公室”)与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和淮安市洪泽县教育局建立了“基于测试分析提升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合作项目,争取在两到三年时间里,在区域、学校、学科三个层面,推进锡山区和洪泽县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新型教学及管理制度,促进队伍发展,改进课程教学现状,区域化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另外,中心办公室将加强国内外质量监测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国俄亥俄州等同类机构进行交流沟通,着手研制全省区域性质量标准的体系框架。区域质量标准体系的实施,是一项创新性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市从2004年起便参加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并连续8年参加了测试,初步建立了上海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数据库。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上海市教研室,作为上海市教研室的一个下设机构。2011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分为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的跨年度进步指数。[16]
重庆市在2009年成立了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合署办公,并在2010年9月开展了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践,组织了近6000余名监测工作人员,随机抽取40个区县近700所中小学、5万余人次中小学生、4000余名数学教师、班主任和近700名校长进行质量监测。[17]监测的对象为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监测的内容为数学、心理健康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在2003年便开始承担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项目。九年来,基教研中心已经对五年级和八年级13门学科进行了监测。为了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2011年9月16日,“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由办公室、督导及评价理论研究室、工具研发及组织实施室、信息与数据处理中心四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导规划和工作安排,开展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服务与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发展状况,科学诊断教育质量问题,深入剖析教育质量问题成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另外,甘肃等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杭州市下城区、江苏省如皋市等区县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四、总结与展望
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也是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所在,而处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基础地位的义务教育的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18]尽管近年来,国家级层面和部分省级层面都纷纷建立起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质量监测工作起步晚,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与有着几十年监测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当肩负起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保障;鼓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入,建立起高效的教育评价机构。学校管理者和学科教师必须转换原有的评价思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充分认识质量监测的目标导向作用。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一项工程浩大而政策性很强的任务,作为从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一员,迫切地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群策群力,积极争取外部专业支持,尽快完善和健全区域性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2]王友文.质量监测为“上好学”提供决策支持――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平[N].中国教育报,
2007-12-06.
[3][5][6][18]崔允,王少非,夏雪梅.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8,67,78-79,
173.
[4][7][9]“中外重大教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政策的比较研究”课堂组.国外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
[8][10]辛涛,李峰,李凌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1][12][13][15]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网站[EB/OL].省略.cn.
[14][16]张民生.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系统[J].上海教育,2011(11).
【关键词】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中考复习
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是指以文字、音乐、视频等创设情境,并立足于学情、考情选择一些切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复习主题,依据主题来整合复习内容,甚至可直接打破章节限制,以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力求解决复习课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在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的背景下,主题式教学设计具有知识点集中、耗时较少;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特点。
一、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1.主题式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本世纪以来,全国推进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新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反映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实际。此外,新课程改革中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尤其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了地理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2.主题式教学设计符合现代教育理论
构建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我们的构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别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构建主义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构建主义重视合作学习,重视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主题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围绕主题分组合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
二、如何确定教学主题
在初中地理中考复习背景下,选择怎样的主题,以怎样的角度,解决怎样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也是决定复习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通过课堂实践,总结出几点建议。
1.针对地理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合理设置主题
地理中考复习要紧扣考纲和考点,因此根据近几年中考题型分析得出,地理主干知识主要有等高线、地形、天气与气候、大洲大洋、河流、农业、交通、资源、区域等。针对这些主干知识,进行细微分割成若干个主题。
2.根据学生薄弱点合理设置主题
复习课除了要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更要关注认知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薄弱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中要做有心人,擅于发现并积累这些“问题”,从学情出发,以突破疑点微目标设置主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3.结合学生身边事物合理设置主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地理中考面向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趋势愈加明显,主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结合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资源。主题式教学设计:以《人地协调》主题复习课为例以系列公益影片——《大自然在说话》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地协调》。整节课分为三个板块,也就是以三个任务的形式展开。任务一:归纳人地关系的知识与原理;任务二:运用人地关系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任务三:提出人地协调的策略。三个任务由易到难,层层相嵌,符合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每个任务中都精准剖析考点,筛选考题,在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在线完成之后进行考题分析,明确考点和考试方向,最后图解知识,指导学生精确掌握。在任务的衔接或最后引出主题《人地关系》,并升华提炼出可持续发展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价值观。
三、如何构建主题式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中考命题主要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来确定考查内容。主题的选择要紧扣考纲和课程标准,让考查点和知识点最大限度的吻合,把握中考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主题有的放矢。
2.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课堂是学生探究问题的主阵地,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有效、高效的学习。“主题式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有一条明显的逻辑主线,让学生开展思维,立体构建。在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
3.注意知识与能力形成的整体性
设计“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是力求找到一条主线串联零散的知识,因此要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加强知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技能的迁移,可以触类旁通,防止复习的“碎片化”。
4.借助多媒体,促进主题式教学
中考前夕,我在南师附中听了一节南京树人国际学校王志洪老师的市级地理公开课,课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复习课,这一节内容原本出自人教版中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本节内容在南京市当年中考指导中没有做出过多要求,一般在中考前夕由于课时有限,很多地理老师都采取精简教材内容的方法,将重点知识点“拎出来”给学生重点消化,对于那这些考点中没做安排的“无用”的知识点就一带而过,但是王志洪老师仍然在课时很紧张的情况下,利用一个课时的宝贵时间复习了本节内容。
二、案例描述
(略)
引入(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学案)
(开门见山)老师利用学生手中的学案,带领学生快速简要地复习农业的概念、分类和地位,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学案中知识梳理部分相关的填空题。
师:我国各地的自然化境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农业的分布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课件展示P100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师:(点击鼠标)在图中闪烁出现东西部地区的分界线(红色线条)。
师:(提问)谁能说出这条分界线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学生举手回答(十分踊跃):400mm。
师(拓展提问):这一条分界线还有哪些地理意义呢?它又经过哪些重要山脉呢?
学生思考同组讨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课件展示八上课本P39图2.2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生:(课本翻至P39观察该图),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经过的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师(过渡):我国农业东西部的差异是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差异。(指导学生回看图4.13)
请说出东西部的农业部门有什么不同?(老师指图)
生:共同说出东部的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和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牧业)。
师:我国农业的另一个地区差异表现在南北方的差异。(课件展示P101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
师(提问):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呢?(课件投影展示表格)
生:回答(秦岭―淮河一线)。
(师指图4.14逐条指出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学生分组说出答案,并填写学案中的表格。)
师:我国农业南北方的差异在我们学习的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有着具体的体现。(课件展示八下P4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生观察投影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扩展):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各个地理区域的农业都存在着差异。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农业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显著的差异。边讲解边展示投影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比较表(学生对照学案中的表格)。从自然特征、气候类型、地形类型、牧区名称、牧场类型、代表牲畜、农业分布区、种植业类型几个方面比较。
生:两组同学由前到后逐一说出答案(个别回答有误的老师引导看书找出答案)。
(学生根据回答和投影答案填写学案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的表格)
师(展开):我国农业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地理区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在八下第六章至第八章中我们所学了新疆、黄土高原、台湾、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双版纳和长江沿江地带等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农业也存在着差异,以下我们进行简单的比较。看表格(投影表格)――我国部分地理区域的农业差异。
生:(另外两组同学)翻阅课本,参照课文内容说出表格中大部分的答案。
师:第三组同学在表格中新疆的农业发展条件学生分析不够全面,说出有利条件忽略了不利条件,其不利条件是水资源缺乏。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需要说明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对于台湾的农业一栏能将“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东南盐库”、“森林之海”和“亚洲天然植物园”几个美称也一并说出来非常好。第四组同学珠江三角洲一栏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内容就是本节P107的基塘模式。(展示投影P107图4.22基塘模式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作物熟制应该都应该是一年三熟。
(学生根据老师纠错后的答案,结合老师投影显示填写学案中的相关表格)
师(再次展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区域内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更因为地理条件的差异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世界地理部分我们学习了欧洲西部、美国、东南亚、印度和巴西几个国家和地区中涉及农业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怎样呢?我们也来比较一下。
投影展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西部、印度、东南亚)的农业差异图表。
师: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前阶段已经复习过,请直接按要求填空(快速翻阅复习资料的相关章节)。
生:四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美国农业部分用顺口溜的形式出现:高度机械专业化、畜牧位于东北方、南部棉花种植广、中部北部小麦旺、中部平原玉米香、大豆世界高产量。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学生按课件出示的答案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师:以上我们比较了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差异、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差异、部分地理区域的农业差异和世界地理部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差异,农业发展之所以存在地理差异是因为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为了使各个地区的农业得到最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农业,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师:课件展示四个表格,答案部分用红色字体突出闪烁。师生共同重点总结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差异。
……
三、案例评析
我市初中地理学科为考查学科,虽然分值不多,但是在以分数定胜负的现实面前面临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课时又很紧张的情况下,许多老师面对中考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通常中考前夕很多老师都会感到每周两个课时已经很难满足复习的需要了,想方设法提高复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更多的内容,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的目的。然而因为课时不足,有些老师往往在考前就采用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围绕考点对中考考点中较少涉及或者没有涉及的“无用”知识点进行删减,以达到节约复习时间的目的。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一些章节被删减后,学生的知识产生系统性缺失,有时还会造成知识衔接不上、断层等现象,复习效果反而不佳。部分老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做练习,致使师生都非常疲惫。
虽然王老师复习的这一节内容并没有多少知识点出现在当年的中考考点中,但是,王老师仍然用了一个宝贵的课时来复习这一节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内容。听完这一节课才知道,王老师的这节课实际上是以复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切入点,立足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比较,延伸到更小范围的农业地区差异(省区)和扩展到更大范围农业的地区差异(世界范围)比较。实际上在我看来,王老师设计的这一个课时的复习内容,其目的不只是复习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体系完整的条件下将初中地理三本书(七下、八上和八下)的几节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学案在课堂上边复习边练习,几张表格的内容就已经囊括了众多的中考考点,重点图的比较练习是这一节课的最大亮点。如,四大地理区域图、南北方地区图、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美国图与印度图、欧洲西部与东南亚图等。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我们不能轻易地将其割裂,为了复习而复习。
学生在整节课中动用了三本书和一本复习资料,还要不断地回答问题,看起来学生整节课上都很繁忙但是收获颇丰,这比课后做几张复习题的效果要好得多。不过,这样的一节课在课前老师和学生还是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和预习,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反应能力要求比较高,否则在课堂学生活动将难以开展,严重影响复习效果,所以要想在复习中利用这种方法获得好的效果还要充分考虑各个学校学生的基本学情来设计合理的方案。
所谓“乡土史”,顾名思义,指的是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可大可小。大而言之,可指本市、本省以至邻省地区;小而言之,可指本村、本乡、本县的历史,涵盖建筑、人文、地理、饮食等多个方面。中国的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人情,学生对此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对属于自己优秀的乡土文化遗产存有无比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对此,我在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总结后,认为在历史的课堂教学和教育中融入乡土史,在教书和育人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利用“乡土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从事历史教学中我发现,由于现行的历史教材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较少兼顾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虽然我省也编写了《安徽历史》这本乡土教材,但是涉及我市、我县也较少,而且这本教材基本上到九年级中考前才使用,教师只是依据考纲考点进行勾画、识记,对考试以外的内容很少关注。初中学生年龄小,主动性不强,对历史学科不能系统地学习,本身对乡土史了解得也非常少,再加上教材编写抽象和一线专业历史教师少,多为兼职,所以历史教学只是课堂读读、课件放放、课下背背。因此,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慢慢地,学生就不喜欢历史课,这也是多年来我们农村学校为什么历史学科中考成绩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但当我在教学活动中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总是群情激昂,甚至有时还争论不休。于是,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把课程知识与学生的家乡史相结合,帮助学生沟通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对家乡史的亲切感去领悟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被动式的“填鸭”教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历史”,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刻板无味的文字历史变成鲜活生动的历史,拓展教科书的外延。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文化勃兴”教学中,我这样导入教学:“同学们,知道我们县为什么叫无为县吗?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因为学生都知道县名,但是来历和缘由未必清楚,于是我便从无为历史、历史故事入手,告诉学生无为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无为而治”源自道家思想,进而引入本课教学。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但凡能与无为历史相联系的内容,我总要简短地介绍,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通过将乡土教学应用常态化,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教后回味起来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特色亮点。
二、把握历史名人和事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社会功能,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地进行人性和爱心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历史学科的丰富史料,挖掘教材的人文教育素材,特别是历史人物教育,要让历史名人的成就、精神激励学生,让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进而升华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作风。
无为是历史名人的故里,这里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历史上北宋书画名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后诞生了台湾开山之祖陈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蔺,哲学家吴廷翰等诸多名人贤达,现代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当代有位列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吕向阳等商界精英。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在家乡留下诸多不可复制的历史胎记和现实外延,他们也成为我们这座小小县城的旗帜和象征。在课堂教学增加历史名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这一段历史时,因为学生本身对了解不多,兴趣也不高,当我告诉他们在这里也有无为人的身影时,立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都非常激动地问是谁。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讲述了无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历史:“1939年12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第5师团激烈鏖战,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弹负伤,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戴安澜将军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说:“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亲自书写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与身边的历史人物亲密联系,更能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爱我中华、爱我无为的真挚情感,也有利于形成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历史经验所学到的人文情怀,则永远沉淀于学生的记忆深处,指导学生以后的社会活动,甚至决定学生的未来。当然,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也尝试组织学生建立历史名人小档案、制作历史名人明信片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学史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利用一定的课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课堂传授知识与乡土历史相结合,通过活动课的一部分安排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历史总结和运用。我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为历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内外我积极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历史资源,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完成归纳和整理,以培养学生合作、主动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的内容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改革开放35年之无为”为主题的活动展示课。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分工,制定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们的家乡进行调查收集,然后将收集好的资料分类归纳,后以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们纷纷采用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访历史遗址等各种方式、途径来追录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历史的发展、家乡的变化,进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成就有较为清晰的历史认同。
无为有著名的板鸭、剔黑纱灯、鱼灯这样众多的文化遗产,还有著名的三公山、竹丝湖、泊山洞、黄金塔等诸多自然人文景观。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跳出教材的限制,充分发挥乡土资源在历史学科中的教育价值,在乡土中认知历史,在历史中感受乡土,以满足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让历史课不再枯燥无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历史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升中考试 备考策略
梅州市初中地理作为初中毕业生升中考试中的考查科目,在升高中的考试中占40分。初三时必须展开繁而有序的系统复习。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做好这次考试的复习备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围绕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梅州市近年来初中地理升中考试题命制特点和升中备考经验,下面笔者提出几种有效备考策略,指导学生掌握自觉学习与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也有少量外来工子女或留守儿童,多数家长忙于工作。对子女疏于管理。学生比较质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尖子生少且不尖,灵活度不够,中层学生多,厌学学生不少。初中学生处在叛逆期,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对考试复习持无所谓态度。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学习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地理学习后,大部分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和非常有限的学习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知识网络,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技能,但各种地理能力有待提高,知识迁移灵活性不强。本期的地理课复习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要很好地完成结业复习任务,取得理想成绩是有很大压力和困难的。
二、近几年梅州市地理升中考试卷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梅州市地理升中试题,题目既有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又有课本重点、难点、地理热点问题和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考查,综合性、地域性、创新性与开放性都很强,突出了学科特点及创新教育,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
1.彰显学科的最本质特征,图幅多,尤其突出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地域性既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涵之一,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征。试题中通过图表把地理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纵观最近5年试题所出现的图,我们把它分为下面几类:
由上表可见,梅州市地理升中考试题充分凸显了地理科的显著特色,图的篇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信息载体,挖掘图中信息显得非常重要。基于这一点,在备考时可以适当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描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试题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考查,涉及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内容。比如:2013年试题中:1.下列关于0°纬线和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纬线和0°经线都能平分地球
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C.0°经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纬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10年试题中: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读下图,在图中找出北京所在位置( )
A.a B.b C.c D.d
这两题质量都很高,虽然不偏不怪,但稍具挑战性。考查的基础知识很简单: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点,非常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别位置关系的能力,可谓从一题折射出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3.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试题情境创设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走向社会。2012年试题中有些题目就体现了这样的理念:4.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7.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在我国领土黄岩岛附近海域骚扰我国渔船,制造事端,严重损害中菲关系。读下图,黄岩岛所在的海域是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这些题目都充分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理念。
4.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
2010年试题中,第13题第(2):如果亚马孙热带森林(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3)遭到严重破坏,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后果?(至少两点)。2008年试题中,第45题第(2):南极洲为什么在巨大的冰层下埋藏着此种矿产?这些试题考查的知识既出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重视实践,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能力,认识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性题目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在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中,特意没有给出唯一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所答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开放性题目的增加,可以鼓励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主观发挥,大胆联想,要求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升中复习有效备考策略
1.明要求,把方向。
初中地理升中考试虽然是升学考试,但测试考查的内容基本是初中阶段地理内容中最基本的知识,而且近几年的地理升中考试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怪题、偏题少,难度要求不高,可以说题目怎么简单怎么考。试题按其难度区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三个层次。难度分布采用易、中、难为7:2:1。把握好了考试难度,不仅为复习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复习效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覆盖了国家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梅州市初中地理乡土教材《梅州地理》;知识点多而复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
据考试说明其试卷内容结构如下:
由此可见,复习重点应放在八年级的上下册中国地理部分和七年级上册的地球和地图部分。因此,复习中要围绕这点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真正掌握“双基”。
2.抓考点,定重点。
从近几年的地理升中考试来看,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难题偏题少。我们复习时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把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全部罗列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向学生交代清楚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学生要记住的重要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等。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一些重要的数据或地名等应当牢固记忆,并落实到图上。对地理概念、理论和地理规律要理解正确,切实把握。总之,要使学生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知识点清晰。以下是笔者对考试说明理解下整理的主要复习知识点和要突破的重点,如下:
理清课本内容中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3.讲方法,授技巧。
(1)识图用图方法和技巧。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纵观历年来的试题发现与地图有关的知识考查(含无图考图题)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我们在复习时指导学生用图、识图是复习的重头戏。复习时要坚持强调图文结合的原则,并把各知识点落实到图中,切忌死记硬背,使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图名、指向标、刻度、图例和注记等内容,做到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复习时充分利用空白地图,能很好地让学生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中理解与掌握,不凭空记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理解掌握了地图后,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地图。如:判断中国南方北方气候类型图时,首先要找出0℃所在的位置,然后在0℃这个位置的旁边画一条界限,有了这条界限,看哪幅图的1月份气温在0℃以上,哪幅图的1月份气温在0℃以下,就能判断出哪幅图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气候图。此外,还要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技巧,加强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提高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地图、进行空间联系和地理逻辑联系能力,提高对图像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2)善于总结,将知识系统化。
中考知识点虽然大多是基础,但是知识点多而且范围广,如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中考复习时,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比如复习中国气候时,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连在一起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有:中国的气温分布规律(我国夏季气温最高最低点,冬季气温最高最低点);中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解决措施;秦岭-淮河一线;中国的农业。将这些知识点连在一起,系统讲解掌握,这样学生复习效果较好。
(3)答题技巧。
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第一,仔细审题,让学生认真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第二,平时师生注意记录典型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纠正,不断改正。
①选择题具有答案简明,覆盖面广,知识跨度大,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解答这类试题时,最好用排除法。②解答非选择题时,考虑到此类题具有内容完整、直观性突出、运用地图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等特点,解答时要对问题进行归纳、对比、推理分析,抓住问题要点,尤其是开放性试题,注意把握答题的要点,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和准确性。
4.问热点,重实践。
地理热点即是与地理学科密切联系,而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或危害的国际或国内的新闻热点事件,大多数属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理教学和考核的重要切入点。纵观近年来梅州市的地理升中考试卷中就有相当多的考题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因此,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及时把新闻热点带入课堂,师生共同将素材变成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相关热点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复习“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引入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及核泄露问题,让学生分析地震的成因,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中国在防震这方面可否借鉴,核泄露属于环境问题有哪些严重后果。这样学生就应用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等知识点。又如:喀什热点可以设计新疆气候、地形、农业、坎儿井、水果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复习并掌握涉及的知识点。
另外,备考阶段,教师最好能对平时积累的热点进行比较筛选,突出五个左右的地理大热点。这五个热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是重要的地理热点,它们和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联系密切;二是要尽可能地让这五个热点覆盖到所有重要的地理考点,以便通过地理热点的备考使后期复习具备系统性,覆盖面大。
总之,在地理升中考试复习中尽量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眼光观察分析生产生活和社会现实中各类相关地理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的有用性,增强地理学习主动性,提高升中考试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体现课改要求,突出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2(265-266):52-29.
[2]刘金龙.谈地理热点试题的命制与高考备考应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4(316):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