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自我规划总结8篇

时间:2023-01-31 01:32: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自我规划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我规划总结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以社会为课堂、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社会系统工程。

实践活动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手段,可以作为其检验手段。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检验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高校欲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重要举措,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大学生实践活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全面的自我认知,明确自身特点,不断成长为将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而对自身的正确评估就需要在形式内容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完成。通过参与实践,对自身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等进行全面体验和分析,对于“我的个性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喜欢什么类型的活动”、“我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需要如何提高”这些自我探索的问题找到明确答案。在实践中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对于未来发展必不可少。

(二)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职业。

大学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要成功地成为“社会人”需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家就业政策和导向,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分布和需求情况,预测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亲身经历并搜集信息,为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三)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储备职业技能。

在实践中自我认知和职业初探的同时,找到“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的差别,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性实践开阔视野,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并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以职业目标为中心结合自我认知结果有针对性地深化和拓展实践内容和形式,储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理想。

二、大学生实践活动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举措

大学生实践活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不同阶段的要求合理安排大学生实践活动,有效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是亟须研究的重要方面。

刚入校的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专业背景、就业形势,形成自我认知,包括自身的个性、特长、兴趣、理想等,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后,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因此,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专业认知实践活动和形式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专业认知方面,可以以专业对口单位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内容有初步了解,对所学专业如何用有初步的概念。在自我认知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团组织构建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等多样化平台,支持学生开展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组织、参与等形式在集体中扮演不同角色,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定位,发现自己的优劣势,找到完善自我的方向。

大二阶段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在分析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制订能力提升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养。同时,逐步树立择业观念,了解自己的“职业锚”,初步确立长期职业目标。因此,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在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比重。利用学生假期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政策宣讲与理论研究,社会考察与热点调研,科普宣传与科技活动,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等等。重视社会资源参与,积极寻求政府、企业和社区街道等支持,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平台。配备专业教师作为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做好实践成效反馈和学生成长建议工作。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多投入多观察多思考,大量获取信息,分析自己的外界环境资源,为明确职业目标做好准备。

大三阶段进入求职准备期,要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身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步入社会和适应职业的各种能力,积累择业优势,培养求职技能。要为学生争取更多机会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体验和见习活动。从应聘、录取、培训到实习、总结、反馈,让学生全程参与体验,主动了解职业需求,亲身体验工作内容,总结反思自身表现,储备提升各种能力。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脚踏实地,不空谈,不浮躁。

大四阶段是职业生涯决策阶段,要帮助学生全面总结,凝练提升,冲刺理想职业目标。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毕业实习实践,指导学生总结四年所学理论知识,到理想求职岗位实习实践,检验学习成果。同时,针对理想求职岗位的具体要求做好求职准备,努力实现求职目标。

三、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和学生的共同目标,实践育人工作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目前高校实践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7.

[2]王革.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

篇2

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关键字:“三自”教育“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中国分类法】:G420

一、更新理念

为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学校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我校以打造出更适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校园,以实现学生“三自”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目的,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出平洲二色的德育育人教育模式。全面推行“三自”教育德育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德育育人,不仅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理念、思想。

二、推行“三自”教育,创特色德育

1、推行“自我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要求”

“自我规划”就是培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和策划。通过学会自我规划,培养学生自我要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班主任,为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并自我要求,每个星期一固定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名人事迹,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实现自我价值,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要求学生每个月对自己进行总结并深刻思考之后一个月的自我规划。每个同学完成自我规划,会在下一个月的自我规划班会时间,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我规划的人生,但我注意到自我规划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很重要,它是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桥梁和途径,有的学生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会有一段迷茫期,不知道从何做起,我的责任就是逐步引导并帮助学生设计近期以及远期的自我规划,使学生客观地科学地提出个人奋斗目标以及自我规划。让学生明白,自我规划要从客观实际和主观条件出发,不能随意规划。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出积极向上、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理想。通过一个学期的自我规划德育教育,班级整体学生德育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基本学会自我规划,并积极努力完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足可以证明推行“自我规划”是一项正确的培养学生德育的方法。

2、推行“自我管理”,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我校注重德育的发展,目的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首先,我校建设一支由校领导、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指导。其次,我校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包括:风纪、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班主任减轻负担,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逐步形成“德育引领,自主管理,共同打造和谐校园”的德育特色。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干部竞选,每个学生都有资格管理学校以及班级的事务。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以自身为中心的感觉,树立竞争意识,促进自身发展。最后,进行“流动红旗”制度,激发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针对教师,进行“制度激励”为班主任工作护航,按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对班主任每月进行讲评,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班主任,我的主要责任就是指导我班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加强学生的自律、自治能力,促使学生善于把自己的行动纳入已规划好的人生轨道中,进行高效率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班级,我建立一个由学生组建的管理小队,由学生管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主发展。在每个星期开展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象棋比赛等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学生积极争取每个星期得到“流动红旗”,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一个学期的德育教育,我班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得到飞跃的提高,我看到他们逐渐成为优秀的人才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使我倍感欣慰。

3、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个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构造成型的,所以学生要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在批评中自我成长并逐步自我完善,这才是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途径。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培养我班级全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由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多的人注重别人的评价,而忽视自我的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具有自信心,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标志。同时,作为教师,我也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校方领导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开设了一个心理咨询部门,开通心理热线,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动态,我告诉学生当他们心中产生疑问或者迷茫时,可以向我和心理咨询部门寻求帮助。每两个星期,我也会固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完善”和学会自我批评,做一名高素质人才。在学期末,我会要求班级全体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总结这一个学期来,自己所获得的收获和如何做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我认为推行“自我完善”的德育教育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我看到学生在逐渐自我完善,并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才。接下来,我作为班主任,会继续努力,和学生共同进步。

三、总结

“三自”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符合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原理。我校建设特色德育教育,推行“三自”教育,还会全面覆盖应用于文化课学习上,而且在德育、特长发展等方面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情况,不同侧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管理,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价值并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个人的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突破,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一种“要我成人”、“要我成才”到“我要成人”、“我要成才”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德育育人的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3

自主学学生引导机制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市场对其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等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其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快速适应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能力最早由Henri Holec在1981年提出,他把“自主”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制定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Arnold在1999年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由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组成,心理支持是学习指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支持是指学习者确定目标的能力、选择方法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选择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可以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度、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偿,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观点和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时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学习动力的自我激发能力、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能力、学习方法的自行设计能力、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能力、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管能力、学习结果的总结评价能力等几个方面。简单地概括,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评估反馈四个闭环控制环节。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心理能力,而且是一种社会能力,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是一种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的构建

1.唤醒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自主学习意义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早已习惯于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思想懈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不会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其掌握终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始终保持其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大一阶段就应引导他们对大学生活甚至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然而,新生刚入学后就马上开展生涯规划是很难进行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生活特点、专业状况等问题还不了解,他们首先应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所以,在第一学期应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和生涯规划知识的宣讲工作,唤醒他们的规划意识,通过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认识和了解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活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激发学习动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引发其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良好的学业基础就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进行专业的学业生涯规划更为现实和必要。学业生涯规划,即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而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确保其自身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的过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适应期之后再实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时机最适宜。在第二学期初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立项,根据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设定自己的事业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大学四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即引导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力。

3.绘制“大学成长路线图”供学生参考

在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将宏观的职业目标逐级分解为若干分目标,绘制出大学四年的成长路线图,让学生知道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会遇到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方式面对和处理等,使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个预先的概括性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发展规划以及阶段性的学习计划。

以笔者绘制的大学成长路线图为例,将某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大学生活按学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学期一个阶段,列举出每个阶段结束时学生实现的分目标或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这里称为“节点”,把这些节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毕业生的大学成长路径。根据优秀毕业生的特点不同,每个阶段的节点也不同,可绘制出多种成长路径,从这些路径中找出规律和因果关系,并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该专业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图,它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动态规划图。

4.分类指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监管能力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但取决于学习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更取决于计划能否得到充分的执行。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比较欠缺,因此学习过程的督导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目标、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因素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团队,通过团队自主运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还可以引入心理学上团体辅导的形式,从专业的角度促进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5.阶段性评估反馈

自主学习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随着学习生活的进展应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检验取得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但把他们的学习活动做客观的记录,更要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记录他们自我总结评价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对计划进行适时和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使他们通过总结有所提高,以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充分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学习、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的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对大学生涯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引导机制,即唤醒意识――生涯规划――分类指导――评估反馈的四步闭环自主学习引导模式。这种模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实施三年以来,不仅使学生快速地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使他们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并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摆脱了对于专业和职业的迷茫状态,学习目标清晰,学习活动有效,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职业规划

培养策略

这些年,针对高校扩招的提高,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时必然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乃至起码的就业工作都没有的困境,这种现实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有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有所方向,提高自我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目前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高校教育队伍的缺乏,教育部门不重视,也有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先要看清自己,可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具体的指导思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很明白的事情上,往往自己很迷糊,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高校教育应该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寻找获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学生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并积累经验,在活动中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身边的人对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真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认知之后,就可以较为明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认识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测评工具如智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来认识自己。在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还需要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知道的事情相联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如此可以逐步提高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为以后独立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最好准备。

二、培养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的能力

要对当下的就业环境做出准确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出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的就业政策以市场调节为主;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做出更好自我职业规划的必须条件,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实习期期间的工资水平很低,甚至于没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侧面说明了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这是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就业时,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盲目攀比,而是要从自身特点、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莫要坐失良机,更不好讲择业寄托在走关系等他人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确立职业目标的能力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制定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明确而简洁;职业目标能够量化处理,这样才能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达到目标;指定的职业目标应该可以给自我带来成就感,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有着较大的发展价值;制定的职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但又不能是不可实现的;制定的职业目标具有可控性,在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都在超出可控范围的职业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

四、培养职业计划的指定能力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为了实现此目标与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便需要制订出详细的职业计划。职业计划的制订与职业目标确定有着相似之处,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职业计划中每个阶段的计划需要在一定要求时间内完成;制订职业计划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应该有着具体的实施途径策略等;制订的职业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具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五、培养反馈能力与修正能力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职业目标在最初也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自我的能力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目标有不适当之处,这是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修正职业目标,这就是大学生所要提高的自我职业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能力。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或时间之后,大学生要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纠正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偏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对于高校教育部门来说,还要设立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职业咨询建设、职业测评建设与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教师指导与教育队伍等,只有在高校教育部门与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大学生真正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 中职新生 作用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①当前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②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按我国总人口概算,要让数亿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其意义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普及化的使命。[1]“十一五”期间,全国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500多万名毕业生,这是劳动者的整体崛起。中职教育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然而事实上,中职毕业生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由于知识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拥有职业工作经验要求,中职生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断层。这就迫切要求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创新与发展,其中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选准职业方向,制定最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跨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我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单元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了中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旨在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让新生获得职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之根据个人特质和社会环境,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设计与过程

美国学生职业指导开展了近百年,发端于中学生的职业咨询,现已发展为普遍在中学、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职业发展的一种预期、目标制订与行动计划的有机统一,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但是,中职新生大多16―17岁,既处于中职生身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自我意识和思想智慧的增长期,又处于确立人生理想、训练人格品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关键期,更处于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2]但由于刚入校对新环境还很陌生,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开始,对前途比较迷茫,还处于入学适应期。

中职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后在家长、亲友的指导下选择专业的,进入中职校学习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足会逐渐显露出来。部分学生不理解中职培养的目标,存在着极大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不懂得“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专业与个人兴趣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清楚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多数凭借媒体宣传、网络排名和亲友意见等进行判断,其中自我调适差的学生还会在专业学习与个人兴趣之间逐渐出现矛盾心理,从而对前途充满迷茫和无所适从。[3]

(一)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的组建和思路

2010年8月我校组建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以经济管理系10级中职新生为社员,其中重点关注有职业生涯困扰或愿意承担在社团中的责任的新生。在确定社员后,在开展社团活动前,召开见面会,介绍社团活动的有关知识并初步说明社团的规则。社员和社团负责人签订入团协议书。

社团活动连续进行5周,每2周1次,每次1.5―2小时。社团活动方案以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根据生涯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将全程分为5个活动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采用单元渐进的方式,共同尝试完成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的任务。

(二)社团活动的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开展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次社团活动(自我觉察阶段):迎接美丽新世界。活动目标:介绍生涯概念,让社员了解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了解新生参与社团的动机和对社团的期望;协助社员互相认识,营造安全、友善、信任的社团气氛,激发并唤醒社员的生涯规划意识。活动:社团工作的学干自我介绍;职业生涯社团活动基本知识讲解;认识你。

第二次社团活动(自我探索阶段):360°了解自己。活动目标:生存选择;帮助社员探索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各种特质(性格、能力、兴趣),并通过他人的回馈来重新认识自己。活动:生命历程,寻找自己的生涯价值观。通过周哈里窗、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探索社员的性格与生涯兴趣。作业:在两周内到社会上进行职业实地访谈,收集行业、职业和就业信息;填写职业调查报告单。

第三次社团活动(自我整合与资源探索阶段):生涯博览会。活动目标:探索职业世界,促进社员对社会环境、行业信息、职业信息、就业形势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探讨生涯清单,形成暂定生涯目标。作业:综合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出3―5个初选职业;个人关系图。

第四次社团活动(继续探索阶段):职业生涯定位和规划。活动目标:分析个人的就业条件及其与初选职业的匹配度;确定职业目标;拟定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计划可行性掌握生涯规划和生涯抉择的具体方法。活动:生涯列车;一步一脚印;执行策略演讲及讨论会。作业:思考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

第五次社团活动(启发和自主延伸阶段):笑迎未来。活动目标。引导社员回顾前四次社团活动,统整社团收获,共同解决生涯规划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团体效果评估;鼓励社员依循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前进,在良好的氛围中结束社团活动。活动:填写调查问卷。作业:活动总结报告。

二、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效果

采用四种方法对社团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是团体结束后,让社员填写《社员满意度评估表》,以了解社员对社团辅导的整体满意度。

二是社团辅导开始前与结束后,均让社员填写《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以考察其参加社团活动后的变化情况。

三是要求社员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写活动日记。在整个辅导结束后,写总结报告,对社团活动进行主观评价。

四是社团结束后,研究者做跟进访谈,以了解社团活动作用的持久性。

(一)社团满意度评估

发放《社员满意度评估表》,让社员对社团的9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为1―4。对个人来讲,等级越高,个人越满意;对社团来讲,处于高等级的人越多,社团活动越有效果。

表1 《社员满意度评估表》统计结果

注:所有分数是10名中职新生得分的平均分。

(二)社团社员自我评估

《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设计了13个项目,由社员在活动前和活动后对各项进行评分,评定分数为0―10分。对个人对讲,活动后所得分数越高,说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越强;对社团来讲,正向的变化幅度越大,说明社员的进步越大,社团活动越有效果。

表2 社团活动前后《社团成员自我评估表》

注:所有分数是10名中职新生得分的平均分。

(三)社员的活动日记与总结报告

活动日记与总结报告记录了社员对社团活动的心得体会,从中可以了解他们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变化。以下摘录了几位社员的总结:

“十分感谢有机会能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社团,以前我对未来一片模糊,都不知道我的下一步做什么,总认为一切要等到毕业后才明白。通过社团活动,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对毕业后有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职业规划,也有信心了。”

“中考失利后到中职校学习后,心理有着极大的失落和自卑。通过社团活动,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于家乡的发展之中。”

(四)对社员的跟进访谈

在社团结束后,对社员进行了跟进访谈,目的是了解社员在群体环境中获得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情况,以确定社团活动作用的持久性。在社团结束6个月后进行访谈:社员对活动的主题设计、社团的活动方式、领导者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较为满意;对社团活动的作用给予了肯定,认为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多数社员树立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开始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但也有社员由于环境改变、意志力缺乏而难以严格执行先前制定的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局限和改进之处

(一)职业生涯规划社团活动的局限

1.参与社团活动的人数少,并且由于职业生涯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团活动最终完整进行下来的人数少,对形成的结论支持度不够。

2.社团活动的单元设计上,最初设想是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比较,但后来由于样本流失而未能如愿。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本次社团活动缺乏长期动态的跟踪。

(二)对中职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社团的建议与改进

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

2.尽早利用资源进行生涯探索,确定生涯目标。通过依靠家长、亲友的有利资源进行社会实践,对外在环境进行探索,从而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制定长期与短期目标,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探索奠定基础。

3.以目标为导向开始行动,并评估和动态调整

职业生涯的变化性是社会经济发展提速、职业流动加快、职业发展通路变化的产物,所以生涯规划要以目标为行动指南,不能一蹴而就。生涯规划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影响到最初的选择,这就要及时调整,对自身和外部环境再认识,修正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益于达成自己的生涯目标。

注释:

①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第一版).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诠释[J].职教论坛,2006.09.

[2]黄昭彦,王琳娜.班主任做好高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81).

篇6

1.终身教育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在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人自我潜能。

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志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作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

因此,教师必须有自我发展需要和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规划自我发展就是“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教师发展传统的模式是学校要求—学校组织学习—教师实践—总结。教师发展应有的模式:“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

3.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

上班已接近五年时间的我,过去缺乏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也了解到不少教师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等等问题,往往是模糊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在工作上,就是听从领导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自己的追求,态度被动;当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

所以,生涯规划,可化被动为主动,在追求中体会快乐人生。

4.有助于教师适应未来的竞争与社会需求

处于世纪的转型期,教师面临的问题将愈来愈复杂,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学校内部教学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科技、家庭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对生涯发展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

5.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多方面的症状和表现。首先,精力耗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早晨去上班常常感到畏惧;其次,人格缺失,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见到学生也不理睬;成就感降低,对自己的工作看不到成就,对困难不愿努力去克服,甚至产生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一些教师由于缺少有意识地训练,因而教学水平和能力往往处于高原状态,没有成就感和发展感,这样很快就会出现职业的倦怠和退缩。职业倦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我们发现,在教师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我相信:一个能做好生涯规划的教师,必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并快乐地投入教学,使学生学习具有效率。

篇7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iscuss, and experienc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a new attempt. Based the connotation of experience mode of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mode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how to use in practic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xperiential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高校都在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却收效甚微。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一个新的尝试,它为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本文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为样本,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力图构建合理的大学生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1 体验式教育的内涵

体验式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创设虚拟的或实际的教学情境及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及教师的引导,学生得以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内化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育,相比于传统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进行侧面引导,教育目的和内容隐藏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实现。它虽然主张要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强调个体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意义,但更关注学生对实践经验的分享、反思和总结,希望学习者通过体验式实践、交流和反思中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育模式可被视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

2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构建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适当采用体验式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探索中验证基础理论、运用基础理论,从而达到增强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它是对体验式教育的再细化和再深化,是体验式教育模式在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再发展和深运用。它能够焕发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使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制订发展计划,并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

为此,笔者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为样本,构建“大学生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般模式:设计导案、创设活动――体验分享、获得认识――评价反思、强化体验――践行体验、升华认识,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创设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或活动,这是保障体验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然后,所有参与者要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参与到创设的情境和问题中,通过切身体验教育理论取得存在感和获得感,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开阔视野,使自身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澄清以前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当学生体验和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使学生个体将学习中的体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完成知识的重建和内化,形成自觉的行为,这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检验和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在该模式中,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成为“创设者”和“引导者”,将主体地位和“参与者”的角色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中的知识实践和角色获得,这是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体现。

3 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运用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巧妙地将“个人经历”、“情感反应”与“知识重建”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激励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地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和理念、取得实效性。笔者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探究,依据邵阳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教学方法,现将这几种方法分享如下。

3.1 过往经验描述

这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描述过往经验的同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认识。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前,可设计“经历追忆”、“自我回顾”等体验活动来加深同学们的自我认知,并要求学生们写出几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件,进而从事件中归纳、总结出自身所具备的特长、优点、可迁移的工作能力,一些学生在总结交流时会产生共鸣,如“我一个星期内推销了400份杂志”、“我成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班级元旦晚会”等,积极的情感经历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起到强化作用,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同伴影响。这时,为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经历的来源、强度以及持久性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客观,以鼓励为主的原则,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

3.2 职业角色扮演

在本课程教学中,会定期开设“模拟面试”体验课,体验课中会邀请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扮演面试官,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参加面试。在面试期间,每个学生不仅都参与面试,同时在他人面试的时候,又充当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角色,通过对他人面试做出描述和评价并对自己的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优缺点。教师在体验课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体验后的理念去参加招聘会或者与陌生人交流等,通过实践,加深对求职应聘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与此类似的还有“见习”、“实习” 、“生涯人物访谈”等一系列的实践训练。

3.3 职业规划游戏

职业规划游戏主要是运用随堂小体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为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以设计一个“生涯幻游”的体验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时间隧道跨到未来的某一天(一般是5年或者10年),去体验未来的生活,并要求学生描述出未来生活的情景并做出合理解释,这一环节既能使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产生积极情感,又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和时间的紧迫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

3.4 团体活动方案设计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团体方案设计应通过将学生分组,指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相关内容来设计活动方案。比如,霍兰德的“探索乐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岛屿”的游戏,该游戏是以发掘自身职业兴趣为目的,主要参考的是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理论。如,通过在游戏活动中设置六个岛屿:实用岛、研究岛、艺术岛、社会岛、企业岛、事务岛,这六个岛屿分别代表了六大不同种类的职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条件,分别在六个岛屿中进行探究,根据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岛屿而确定自己的职业。为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涯求知欲望、求知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打下基础、增进实效。同时,在该游戏中,通过对选择同一岛屿的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讨论中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并通过最后的归纳总结得出大家一致认同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结论。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对霍兰德代码所代表的兴趣类型加以探究,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涯的体验感受,增强对生涯、角色的认知。

3.5 多媒介情境体验

篇8

  新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及职责: 自我总结(必须从专业技能、团队协作与沟通、其他技能(管理类或者除本岗位外的专业技能)等三方面总结,具体要求见备注): 对公司管理的建议(可从公司管理方式、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 自我职业规划及展望: 部门负责人

核:   人力资源部

核:   总经理

核准:   备注:

1、专业技能方面:之前岗位已具备的专业技能及调任新岗位已经具备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