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体育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2-07-22 00:04: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教学论文

篇1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农村学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体育教学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就要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

篇2

1.以人为本开展教学

社会的主体是人类,而课堂的主体则是学生,作为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既要注重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身体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的中职体育教学要求其必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开展,因为学生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真正对体育的学习提起兴趣,而不至于在这一过程中承担过重的压力和负担,从而真正实现自由体育。总而言之,中职体育教师必须要先具有一个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观念,才能够开展更加高效的体育教学。

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技师学院体育既是一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的课程,又是一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注重教学合一的综合课程。体育锻炼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的,只有树立起了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够将体育锻炼贯彻到人生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未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之后仍旧主动坚持体育锻炼。

3.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技师学院体育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述体育理论知识、演示体育项目动作和步骤,然后再由学生机械地模仿和不断地重复练习。这种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和枯燥,已经不再适应于新时代下的学生发展需求。因此,技师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引进和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一些新鲜有趣的体育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当中练习体育技能;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模式,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项目比赛,并通过丰厚的奖励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比赛,从而既给予学生更多的体育训练机会,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另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应当伴随有全面的评价机制,教师应当要学会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并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体育锻炼或比赛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在室内课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找到相应的改善方法。

二、结语

篇3

1.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常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还可以改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在学习动作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学模式的安排与教学安排、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队列练习时可以安排一些“反口令练习”;在准备活动慢跑时穿插些“喊数抱团”的游戏或者增加“蛇形跑”“螺旋形跑”等等;在短距离跑的起跑练习时,可以安排坐姿、背向、转圈等不同起跑方式的练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使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

2.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场地器材等多方面进行择优择机运用。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游戏法、比赛法等等,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创造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设置教学法等等,我们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各种教学模式中去,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他们喜欢的篮球赛、排球赛等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夺冠的喜人场面,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内容要多样、可行。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必须得到每个体育教师的重视。高中选项教学时,学校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师资配备、拥有的场地器材等方面考虑,正确、合理地安排选修项目。例如:在球类项目设置时,可以安排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在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设置上肢、下肢、腰腹等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练习,尽可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预见体育教学已从动作技术为中心逐渐向体育方法、体育爱好为中心过渡,但这并不说明以后就不需要教动作技术了,而是将全面拓宽技术、理论、素质、保健等方面内容,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为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突出娱乐性、实用性、健身性、终身性,而内容的深度则强调可行性。

二、抓住有效教学的核心,培养自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需要学生能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能求新求异,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体育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对体育教学发表独特见解,同学间能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和还是动作技术技能学习时,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应设置和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场地器材等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效教学要达到最优化,体育教师必须理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明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求新求异的能力是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是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在枯燥无味的中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条长跑的路线、方法、情境进行练习,练习完各组对自己的设计、体验谈优缺点,使单纯的围绕操场跑的耐力练习变成有趣的情境跑,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思想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平等、民主、理解以及尊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本。教师虽然是指导者,但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发现学生的优点或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给予微笑、表扬;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要给予鼓励、指导;发现学生的缺点或错误时要给予指正、适当的批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在这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们身心愉悦、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体验成就感,实现生命的价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确立健康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

篇4

及时掌握一手资料是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工作者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观看体育直播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媒体出现后,网络直播因其快速、直接地传递体育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电脑的普遍使用和手机的随身携带让网络直播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提高了体育赛事和体育运动的关注度。移动媒体重播和转播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让学习和工作的人们时间越来越少,守在电脑网络前观看直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新媒体的全时性和全区域性的特点,使体育赛事可以通过手机或移动电视重播和转播方便大众了解和观看。手机节目查询与预报当前获得体育资讯的途径增多,加之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使都市人抓不住体育信息的重点,漏掉许多体育赛事。而体育赛事的预报与体育节目的查询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最新体育赛事的大体情况,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节省时间的同时,保证了观看质量。

二、媒体以其影响力逐渐将体育赛事融入到体育教学

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就是按部就班的固定教材学习,普遍体育动作指导,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等内容,毫无新意,学生毫无学习热情。新媒体时代,手机、平板等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们更愿意用通过这些触手可及的工具体会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获取信息。以电脑、手机等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的适时出现,使体育教学有了新的发展。设置观看体育节目的课程安排,增强学生的运动热情当前通过手机、网络媒体观看体育节目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娱乐休闲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将观看体育节目考虑在教学计划之内,并且通过多媒体网络组织学生观看直播转播节目。以课堂的形式观看体育节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从体育节目中感受体育的乐趣,主动投身到运动锻炼中去。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媒体体育报道的评论教师为学生搭建评论和交流的平台,组织网络热门体育信息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是面对面与教师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发表引导性的评论,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体育新闻、正面回应体育赛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评论体育报道,也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评论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学校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直播提供场地和条件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使他们不满足于观看重播或者是转播,但这些赛事比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NBA等世界性的比赛,由于存在地域和时间差异,直播时间和效果会受到很大限制。新传媒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又使体育赛事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大大缩减,体育院校应为实时直播体育赛事提供夜间场馆开放,允许学生们观看直播,并且将其加入到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不会因为熬夜看比赛而影响学习,还能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媒体以其号召力逐渐将体育运动融入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响亮的品牌之一,政府通过新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运动健身意识增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共享,广泛传播,民众通过新媒体交流体育知识和健身经验,号召全民健身实践,增强全民的健身意识。运动场所、时间的不受限制广场舞的兴起是新媒体时代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标志。广场舞将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完美结合到一起,新媒体出现将小范围的娱乐活动扩大到全国范围,引领了全民健身的一股热潮,使全民健身不再受运动场所的限制,空地、公园、广场等都成为了健身锻炼的场所。这种配合音乐的广场舞又成了一种宣传,工作之后走入公园或自家小区,跟着音乐节奏随时随地进入运动状态,达到健身的效果。

体育指导人员的共享以往的运动健身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体育运动的健身效果不明显,新媒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体育信息的传播更能够指导健身实践,使每个人可以通过媒体的指导,自助运动健身。竞技体育的专业教练员、运动员或者是高校的体育教师、学生都可以录制运动健身的视频,公布在网上,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或者下载免费观看,这样不仅能保证健身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还可以增加学习效率,避免时间的浪费。体育项目的丰富完善以往人们的思维局限在游泳、跑步、球类运动、健美操等这些运动健身项目上,认为这样的项目才是运动健身项目。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知识得到极大的丰富,媒体宣传力和号召力使全民健身不仅仅局限在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上。除了广场舞和排舞大受欢迎以外,网络健身馆的出现也是新媒体时代引领全面健身的重要方式。网络健身馆具体是通过互联网运用三维动作视觉识别跟踪技术,与个人运动特点相结合,加入娱乐元素进行个性化的健身项目设计,通过网络在线互动参加运动健身项目。这种运动方式不仅科学环保、经济便利。此外,牵珑球或是室内壁球是网络媒体出现后受到大家关注的,作为室内球类运动,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家,一边观看网络视频一边学习,无需专业人员指导。

四、总结

篇5

1、判断:即对个体身心发展潜能和已有发展水平作出正确的估价鉴别。

2、发展:即充分发挥个体身心的潜能,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展的各种素质。

3、同化:即把那些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个性生理、心理品质。

所谓内化,实质上就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们的外在素质的内化过程,也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观念、伦理道德等对学生的熏陶,许多是通过无意识、无目的,潜在方式进行的。学生在一定文化环境和社会道德环境中学习、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逐渐实现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积淀,可见外界环境刺激通过人的意识或无意识发生作用,使人格、心理从量变到质变,形成主体的内在素质。

体育课的特点比其他学科更具小社会的雏型,一组综合练习,一个分组练习,一场教学比赛等等,以其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特有本质及其独特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的发展。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教学规律、原则而提出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它是教学科学化、最优化的某些具体体现。制订执行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成功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保证,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守纪律、讲文明、爱公物、懂礼貌等优良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体现在教学常规的规范执行。教学常规执行服务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教学常规互相促进、同步提高,而且同样凝结着内化的过程,只是程度不同。

因此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学常规要体现素质教育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二、教学常规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不搞形式主义。

三、教学常规要具有稳定性,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

四、教学常规要有权威性、严肃性,并要坚持严格执行。

具体的体育教学常规是:

一、教师: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备教学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场地器材。

2、优质施教。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点,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科学合理运用各种教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器材(如多媒体、录像、投影仪等电化教学手段)。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穿运动服、鞋、教态亲切、自然,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清晰,口令正确,声音宏亮。

3、文明执教。为人师表,保持师生和谐协调的气氛,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无故离开课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课。

4、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小结,整理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统计好课的运动负荷分析图表,考核测验成绩等。

二、学生:

1、上课正式铃响前,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检查着装,排除危险易伤的物品,向体育老师报告出勤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如有学生迟到应向老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老师允许方可入列,站在排尾。安排伤病学生见习,视情况合理安排适当的活动或服务性工作。因故不上课者,必须按规定手续请假。课中学生不得无故离开课堂。下课前必须集队,小结讲评,灵活布置课外作业,师生互道再见。

2、课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加强安全意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体操教学时,必须有专人保护与帮助,投掷项目必须在教师组织下进行,不得对掷,上游泳课时,必须编好小组,在浅水区教学。

3、爱护公物,学生应自觉爱护体育场地器材,掌握合理搬运器材的方法,按时归还上课的器材。

篇6

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耐久跑既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求有一定的耐力,因而在教学力要紧紧抓住速度、耐力这个主要矛盾来安排教学。采用短跑、论文中跑和超长段跑(包括野跑)以及其它形式的练习。

从生理角度分析,耐久跑成绩取决于人体在活动中摄取外界空气中氧的水平和无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100米跑无氧代谢占50%左右,有氧代谢占10%左右。

500米跑无氧代谢占60%左右,有氧代谢40%左右;1000米跑无氧代谢占5%左右,无氧代谢可以提高血液中碱贮备量,从而可以中和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提高中枢神经在弱酸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反复多次的最大强度练习,能增强人体最大负荷能力,提高速度。但短跑又会产生不利的一面,过多的强度跑,人体本身会产生大量乳酸,酸碱度失去平衡,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疲劳无力。

反复多次耐久跑练习,可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机能水平,而且掌握了运动时要适当加深呼吸深度的方法,最大摄氧量水平升高。但单纯练长跑容易制成慢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变换练习方法和内容,采用短、中、长距离练习,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克服无氧和有氧代谢练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习水平的重要手段。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在练习时要根据中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总的负荷不能太大,1000米跑时,一开始应是匀速跑,在300和400米时开始冲刺。

鉴于上述理论基础,在具体教学中,要首先对学生讲清耐久跑的意义,讲清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注意掌握适宜的量和强度,同时在教学中要身体力行,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初一时,通过学习原地摆臂,体会摆臂与呼吸的结合,先学习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转入中速跑,注意跑与呼吸结合好。适当加一些高抬腿跑、后蹬跑,连续单脚跳等辅助练习。

篇7

1.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注重体育课的导入环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新课的导入环节,使体育课的导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产生好奇心和掌握技术技能的心理需求。例如教学“单手肩上投篮”,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乔丹魔术般的投篮场景,以及约翰逊精彩的传球实况。这些画面可以直观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产生尝试的欲望。如果不用多媒体设备,教师也可以通过具有专业水平的示范动作,给学生带来现场的情绪感染,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2)按兴趣进行分组,开展师生友情互动。在体育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按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组长由组员轮换担当。教师可以在各小组间进行巡回指导,并根据小组活动情况适时地参与到小组内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建议、做示范、指导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是唯一的组织者,学生也参与了活动的组织。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教师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必然对学生的思想与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

(3)融入游戏互动。中职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在体育活动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是游戏的组织者,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随时组织穿插游戏活动。

2.改革教学方法

(1)实施分层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习成绩优秀但体能较差的学生,找出他们不喜欢体育活动的思想根源,并耐心做好疏导工作,真正使学生认识到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长期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活动项目,并且鼓励体育暂时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其体能相适应的体育项目,并对其严格要求、跟踪观察、强化训练、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争取在体育方面有所成就。总之,要调动各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2)对学生多启发引导。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多提问,促使学生多思考,在此基础上,多进行练习与训练,发现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对学生实施科学的评价

传统中职体育教学忽视了过程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一是要对学生分层评价。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性的差异,对学生分层评价可以使各类学生看到自身的成绩,激发学习的信心。二是要采取过程评价。要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小组评价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保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二、体育教师要注重协调与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关系

篇8

体育教学和其它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体育教学对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场地的需求量较高。但是有些大专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场地狭小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们得不到充足的锻炼,体育教学也会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2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专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竞争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社会必将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竞争性。对大专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可见,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自身的进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专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来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传授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针对现如今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大专体育教学课程采用了变化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是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之后,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比赛,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设置体育游戏和竞赛,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如今,想要在社会的某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处于优势地位,都取决于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和表演,必然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项目的内涵以及实际的训练规则进行分解处理,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掌握了,才能够从总体上增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其精神的满足。

2.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大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如果反应能力较强,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尤其是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反应能力和其处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专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会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教师在教授篮球传球以及进攻的技巧时,需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反映,用较短的时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可见,学生们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发现自己反应能力的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大专体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

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3.2丰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的设计几项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3.3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加强体育学教学理论素养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应当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还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些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4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