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9:23: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四年级上册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学期我担任四
(2)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在忙碌中,收获,在收获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
这学期,我认真重温了《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学习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认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以下是我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几点剖析:
一、班情、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学校留守学生较多,学生的学习在家无人督促指导,学习习惯也不甚良好。但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老师的教学要求,只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习比较懒散。
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独立识字的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同学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独立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积极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在习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但也有部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开始表现出畏难情绪,不能做到主动积极地学习,课后的阅读面也较窄,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在这学期教学中,除了做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外,争取后进生的进步,特别是培养这部分孩子主动阅读、乐于表达的习惯,也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二、教材解读,做到教学游刃有余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2019年秋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爱国立志、历史故事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1次,“书写提示”在第一和第八单元各一次,“识字加油站”分别在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各安排了一次,全册共安排了4次。
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累计认识2400个字,会写18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以供复习、检测之用。在两个生字表后面,还安排了一个词语表,把本册教材中需要掌握的词语都以课为单位安排在了课文的最后。
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认字考虑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的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4.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做法
1、课前认真备课,积极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并因材施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人文关怀的因材施教,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转换教学角色,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主动地学。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认认真真地备课,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
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向40分钟要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做好中下生的课外辅导和优生的培养等各项工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有如坦途策马,云端探险。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因为人文、个性差异,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功半事倍现象,差生面扩大了,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为此,我根据优生与中下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的不同采取了一些不同方法。让他们了解语文,喜欢学习语文。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对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他们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的潜能。第二组为肯学,但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我做耐心诱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就有望提高。第三组为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有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把他们的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学习的效果就会好转。
3、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合我班学生一向读书兴趣不浓等弊病,我走访大部分家长了解发现,事情弊病并不是外部因素造成,而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自身缺乏读书兴趣引起的。为此,我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以人为本,探病下药,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另外,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例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帮助他们积累词汇,文段,把握、解决他们学习难的关键。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积累的词汇多了,写文语句通顺了,课外阅读兴趣浓了,写作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4、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2)、好词佳句的收集。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注重阅读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
2、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对部分待提高学生的说服教育不够。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孩子们在期末中并没有取给很好的成绩,班里XX人共有X人不及格,其中优秀率也只有20%,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总结。
2、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切切实实夯实基础知识,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在细节上抓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随文练笔;指导策略
目前,语文随文练笔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任务,在小学生入学学习语文起,就开始涉及写作,由最基本的看图说话为起点,然后一步步向字数较多的作文进展。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看重考试成绩,从而把考试结果放到第一位,正确的做法是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指导时,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练笔兴趣,明确练笔目标,丰富练笔形式,从而完成练笔的指导任务。
二、加强阅读,深入理解
现在在小学生的随文练笔过程中,他们经常没有材料去写,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例子和用语言来充实自己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过于狭窄,视野过于局限,不能有很好的作文题材。教师应该安排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只有丰富自身的阅读量,他们的储存的才会越来越多,练笔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所用的写作技巧,作者是如何对鸟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描写的,从而提炼出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文章写作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多加练习
现在在小学生的随文练笔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来帮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十五课《猫》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自己亲眼所见到的猫,也进行练笔;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细微观察,同步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不同种类的练笔,就会使学生的随文练笔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生随文练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提高练笔水平,只有以学生为本,以大量的文章阅读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多加练习,这样,学生才会对随文练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点滴的写作练习中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师生互动的上课形式。课堂提问的教学过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提前下,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积极思考和反思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是有益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如何能更好地开展提问教学,需要老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1.提问教学策略之导入
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四个过程:知识的导入、知识的分析、知识的巩固以及知识的总结。有效的提问教学策略需要从知识的导入入手,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有熟悉感会更易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老师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夏天的时候经常见到的植物有哪些呢?这些植物中生长方式很奇特的有哪些?通过设置这些贴近生活,容易勾起学生回忆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当学生想到爬山虎,这种抗拒地心引力的绿色植物,他们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种知识的导入方式更自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教学策略之分析
提问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学生由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他们在分析文章时,难免会遇到跑题、偏题的情况,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中表达的内涵,在这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老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学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这一课时,老师提问颐和园里美丽的建筑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对于这些细节问题,学生在阅读时通常是不会留意的,如果教师不设置问题进行引导与提示,可能学生就一跳而过,自动屏蔽了。这些细节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打开思路,让他们尽情领略颐和园的美。这样有效的提问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多新的体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用开放性的眼光去思考所学的知识,从细节处去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
3.提问教学策略之巩固
提问教学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巩固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同时也是不容易进行操作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巩固往往都是通过利用大量的课后题集的反复操练来实现的。这种巩固知识的方式十分枯燥、无聊,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在厌烦和无聊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巩固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在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多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兴趣,多质疑,多反思。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这一首诗时,学生在学习了本诗的文法后,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这首诗达到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本首诗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山的地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抓住本首诗中的重难点就是诗人对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彻悟。提问学生自身是否也有许多对生活不解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话题。这些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也得到了增强。
4.提问教学策略之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社会在进步,学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下是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的简单总结,望大家指正。
一、注意正确处理学生读和教师导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清自己与小学生的角色地位: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则是指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利用好课前和课后时间;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回家与自己的妈妈对应角色来读这篇文章,这样小学生既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习生字词,认真阅读课文,又可以通过母女情感亲身体验小云雀的心愿,进而与小云雀的心愿达成共鸣。从而在学习本节课上,小学生可以更流利、更有感情地阅读此课文,会带着与小云雀的共鸣认真学习,课后更会因为小云雀的心愿,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好处。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自主学习,教师起点拨作用,启发学生。
二、注意正确处理学生读与学生思的关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在“读”,这种读不是让小学生大声地、摇动晃脑地、无感情地阅读课文,而是要小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者说阅读中学会思考,做到边读边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小学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让小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自己寻找答案。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寨沟》一文,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九寨沟地名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叫那些湖泊为‘五彩池’?”“九寨沟有哪些珍禽异兽?”等。让小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此文,这样小学生在阅读时不会简单地朗读课文,而是学会了思考。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能激发小学生思考的热情。
三、注意熏陶小学生的情感
单元整理是根据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将教学中积累的内容汇总起来。日常的积累和拓展如同是散落在沙滩上的一粒粒珍珠,通过单元整理,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让知识点犹如一串美丽的项链一般在学生心目中闪闪发亮,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加明确积累的内容和方法,并在巩固和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因为这串美丽的项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串成的,所以,他们的所得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并从收获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如此有心,那我想帮助学生串成的将不再会是一串串的项链,恐怕是他们能傲立于人前,行走天下的工具了。所以,我认为单元整理课非常有必要。我在教四年级时就开始进行这类课型的研讨,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进行设计。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搭石》以小见大写法的研讨。
没有理论指导的课堂是经不起推敲和研究的,所以,教师设计每堂课都要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而最好的理论基础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之时就依照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便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积累,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表现为阅读、习作、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依照的是阶段目标。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方法,诵读优秀诗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依照的是本组单元的教学目标。整体关照本组课文的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是事情表达出来的;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基于此,我对本课设计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单元内容,体会情感,进行复结。
2.积累诗句文章,揣摩写法,尝试运用。
这两个目标涵盖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为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结。此环节就是让学生整体地去把握内容,体会情感,总结写作方法,把本单元的整组文章进行复结。每个单元都需要我们去系统地整理,把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化。
二、回顾与欣赏。在此环节,我把原来学生积累的古诗重新组合,让他们学会体会情感的同时再去体会写作方法,从中受到启发,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温故而知新”,欣赏就是拓展,也就是举一反三,将学生的视野推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学生的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学习内容就有多广。
我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内容、情感、方法,注重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如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注重评价能力的培养,表达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同时注重方法的选择,如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总结写作表达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采用的方法就是读、悟、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情,带着感悟提高阅读。
三、积累运用。我们的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也就是把语言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起来,所培养的能力展现出来,我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及时有效地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关键词:阅读视野;综合性学习;过程
引言
阅读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综合性学习来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本文结合冀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探讨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
根据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相对应的阅读要求不一样,毕竟不同的学段都是以相应的教学实情不同导致的,但是“总体目标与内容”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要求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掌握一些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体验,通过文字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这么计算的: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对于这些数字,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怎么去完成这些阅读任务,那么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会大打折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完成这些阅读任务是很容易的,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经验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即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相结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怎么与阅读扯上关系呢?在这一节,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我们注意。“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几句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属于综合性学习(小学部分)的相关语句。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针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了研究需要利用相关渠道去“搜集”、“查找”资料。这些查找资料前前后后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
综合性学习不是简单的“找资料”的学习,简单理解为综合性学习是通过“查找”资料后经过“深加工后”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这些表达难道是简单随意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综合性学习最后一般需要综合性学习者自己表达这次学习的成果。因此,要想表达清楚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所获得收获,必须要对查找资料进行阅读的“深加工”。这个阅读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阅读的“深加工”才能很好的对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归纳,从这些分析后的资料中形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小学1-2年级只要口头或者图文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3-4年级可以口头表达或者书面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5-6年级只能书面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即“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有两点:一是对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二是阅读过程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三、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表现举例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当前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排版采取专题模式编排的。这一节,笔者选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分析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影响。
(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孩子”综合性学习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五篇关于自然的文章以及阅读链接“大自然的孩子”。这五篇的篇名为:《走进大自然》、《火烧云》、《会说话的草》、《诗的材料》、《金色的草地》。
根据笔者教学研究,对这一单元学习,从对比角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没有正式上第一课时,笔者就拿一节课在本单元讲解时,然后就以“大自然”为话题。让学生对自然说一两句话,让他们对自然说的话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孩子,我都让他们一一发言并适当给予评价。那些不善于课堂表达的学生在本子上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的话语。快下课的时候,我布置这一周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预习新课文,对比这五篇课文都分别写什么?这个任务需要每天都要预习;(二)对“大自然的孩子”阅读链接可以先去阅读,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再找家人或朋友帮忙查找相关资料,看谁找得资料多,摘抄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歌。这个任务可以在本单元学习期间完成,建议在周末或者晚上有空时间完成。
本来想到这些小孩子估计会去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一般很少人去做。可是,在我上完这一单元课程时,一些学生就给我拿出他的作业――任务二中的“大自然”的资料与诗歌。
我对学生的主动力很吃惊!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说到:“语文老师,你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我是在我姐姐帮助下,我慢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听完这位同学的“成就”汇报,我很高兴,学生的学习力。在此,我想不用我介绍,正是有学生们自己的动手努力,自己在他人帮助下,懂得查找资料。理解所查找资料的文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给阅读带来的影响。
(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的发现”综合性学习
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笔者利用共有的兴趣,引起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有五篇课文及一个阅读链接组成一个专题单元。它们是《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桂林山水》、《古诗两首》及“美的发现”的阅读链接。由于这个单元虽然是与上一节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课文我没有采取三年级的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兴趣。以这单元课文为例,我给他们找兴趣――“美”的欣赏,简单介绍了如何欣赏这单元的美文。《大海的歌》可以欣赏海的惊涛拍岸的“声音美”,《下雪的声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桂林山水》可以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画美”,《秋色》可以欣赏秋景的“色彩美”。
笔者通过介绍这单元的“美”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从而理解“美的发现”的主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三)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感恩的心”综合性学习
一首《感恩的心》引领学生走进爱的天堂,走进人间的温情。同样这一单元依次是《炊烟》、《赏花》、《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古井》,这一单元一定要以“感情”入手,因此,学生在本单元的“感恩的心”的阅读链接中就不难理解。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要求他们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在我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四、总结
综合性学习需要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但是对于阅读而言,这是不矛盾的,本文只是借助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体现的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需要阅读的过程。在文章结尾,选取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子,从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探讨综合性学习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一、联系课文,融入语境
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一般都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息息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课文的一种补充。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这种内在的联系,不能把成语教学与课文教学完全割裂开,可以把这些成语放入课文理解中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灵活理解并运用这些成语。
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操为主线的课文,如《》等。所以在“练习2”中要求学生读读背背的八个成语是: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疾恶如仇、大义灭亲、敢怒敢言、忧国忧民、横眉冷对、浩气长存。这些成语都是以陶冶学生爱国情操为主的。再例如这一册教材第三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所以在“练习3”的“读读背背”中就安排了八个描写山水景色的成语: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相得益彰、江山如画、鱼米之乡。在教学成语时,我们可以联系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来教学,把这些成语放入课文中让学生理解,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的课文语境中理解成语,并熟读成诵。如教学“练习3”中的八个成语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练习3”时才把这几个成语拿出来讲解,而是在教学《九寨沟》一课就把这几个成语融进来教学。在小结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觉九寨沟美不美呀?能否用几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呢?”当学生七嘴八舌说不出所以然时,我就进行适当总结:“九寨沟太美了!它的湖光山色真是人间天堂呀!当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五彩池时,我就想用水光接天这个成语来形容!欣赏了九寨沟,我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江山如画!”然后让学生说出我一共用了几个成语,结合课文说一说这几个成语的意思。学生不仅理解了练习3中几个成语的意思,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就把课文与成语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联系主题,加深理解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练习中的成语都是相关或相似的,它们表达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主题思想,这样的安排就给我们的成语教学找到了平台。教学时,结合这几个成语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教学,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每一个成语的理解。
比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6”中的八个成语:肝胆相照、开诚相见、同舟共济、心照不宣、志同道合、亲密无间、荣辱与共、唇亡齿寒。这八个成语是讲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亲密合作的。在教学这八个成语时,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结合成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把它们串联在一起进行讲解。学生在自学之后,教师帮助他们大体理解意思,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这八个成语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它们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整体上感知这几个成语的意思,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我再让学生说几个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与理解的成语。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而且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三、联系生活,加强应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成语教学也不例外,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成语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现,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成语意思,让学生感受到成语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应用能力。
一、明确概念,开展集中研训
首先明确国学课程的概念。国学课程是指荟萃国学精华,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学段实施国学教育的课程。国学课程并不是国家课程,而是以基本的国学内容为开发的对象,服务于本校的学生国学知识、能力和兴趣发展的校本课程。将国学纳入教育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现行教学与课程的底色。这也就是说,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坚持国学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实效性原则,构建内外结合的大课程体系,不是取代或占用常规教学,而是二者并行,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接着学习袁行霈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三卷、[美]拉尔夫・泰勒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陶继新的文章《国学――校本课程的一枝奇葩》等,与港台国学教育的比较,梳理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带领教师到山东儒源教育集团观摩国学研训活动,赴陈琴工作室学习经典诵读,就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国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分年段进行讨论研究,由组长制定计划、讲清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分头行动,最后通过集体汇报资料汇总等形式建立资源共享库。课题组成员严格筛选,悉心研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扩充。借助出版社的力量,形成了有着深深学校烙印的国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丛书共12册,编排富有特色:按学年段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每册对应一个学期,每学期设计16周;每周重点选取4-6首(篇)诗文,丛书不仅涵括了“纲要”推荐的诵读篇目,还辑录了一些比较适合诵读的蒙学及经史子集国学经典,从蒙学经典到诗词歌赋,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每一首(篇)诗文都辅以拼音、注释、图文并茂,以助学生们正确理解作品意韵,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
选编教材时,针对小W各年级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差异,力图在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安排如下表:
一年级上册:古诗共32首,《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节选;
一年级下册:古诗共32首,《弟子规》《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节选;
二年级上册:古诗24首,《诗经》8篇,《声律启蒙上》《大学》节选;
二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声律启蒙下》《大学》节选;
三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孝经》《论语》节选;
三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道德经》《论语》节选;
四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中庸》《论语》节选;
四年级下册:古诗22首,《诗经》10篇,《周易》《礼记》节选;
五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16首,《左传》《孙子兵法》《列子》《韩非子》节选;
五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词16首,《孟子》《庄子》节选;
六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8首,古文27篇,《管子》《墨子》《韩非子》节选;
六年级下册:古诗7首,词2首,古文48篇。
三、探索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国学课堂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模式,呈现出这几个大环节:
(1)课前温故大练兵
把孩子们背诵过的内容设计为课前温故大练兵进行复习,有:能者齐背、男女对赛、拍手快板、小组接力、我爱吟诵等形式。记诵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不断复习巩固才能达到记诵目的。
(2)新课进行时
新授课将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有机结合,总结出五步学习法进行国学学习:
①字正腔圆读准音
②重点词语来赏析
在这一步中将国学与识字有机结合,渗透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概念,浓浓国学味让孩子从小喜欢上中国汉字,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
③文白对读知其意
在这一步中增设国学小故事环节,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④多种形式读熟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采用陈琴课堂的歌诀体和吟诵等方法,多读诵读后背诵就不是问题,除各种形式对读、对背,又开展了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读出快乐,读出趣味。
⑤弦歌不绝吟出味
四、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除国学课外,为了确保诵读效果, 我校坚持做到六个一――课前一吟、课间一听、闲暇一看、午间一写、放学一诵、期末一赛。
课前一吟:各班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去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课间一听:每天早晨、中午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时,走进校园,你便可以听到雏鹰广播站伴随着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的《三字经》、《朱子家训》、《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朗读,营造了浓浓的经典文化气氛。
闲暇一看: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国学经典。
午间一写:利用每天中午20分钟的写字时间书写诗文经典。让经典诵读与规范书写同行。
放学一诵:放学路队时,包括孩子们到餐厅吃饭的路上,乘坐校车的路上,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诗声琅琅。路队文化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