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2:53: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一般过去时练习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开始复习时态时,可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记得的动词,看哪一组说得多,板书可以出现一些动词,也可利用拓展动词类复习知识点。学生说完后请他们分组归一下动词的类别。学生会主动地利用拓展的知识点来归类。这样可以巧妙地让学生代替教师来总结出动词的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不会觉得复习很枯燥、烦闷。
二、激发学生复习探究兴趣。平时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期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复习阶段同样要注意这一点。相对于新课教学,复习课更应注意通过复习活动的多样性、复习形式的新颖性来激发学生的复习探究兴趣,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要运用新颖的、灵活多变的复习方法来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下面说一下复习各种动词和时态的一些做法。可根据每种时态的特点和关键词,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复习形式,让学生能正确找出不同时态的关键词。如To be句型与be动词相关,关键是be的正确选用。
可教学生记忆儿歌: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单数要用is,复数都用are。am/is的过去时是was,are的过去时是were。There be句型与be也相关(略)。Have/has句型与have、has相关(略)。
祈使句与实义动词相关,关键分清这是表示建议命令等的句子,句中要用实义动词的原形,否定句要在实义动词前加don't。
现在进行时与be+动词ing相关。我让学生说出在哪些情况下,我们要用现在进行时。学生会学着我以前总结的样子说:句中有nOW、Look、Listen等标志。这样在加强他们对本时态重点的牢固掌握和巩固的同时,让学生不感到枯燥、无趣。此时,可给学生总结动词加ing的变化规则。①―般情况下,直接加ing,如co~--cooking②以不发音的e结尾,去e加ing,如make-making,taste-tasting。③如果末尾是―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ing,如run-running,top-stopping,swirnswirn-swimming.
关键词: 有效 英语时态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时态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的内容之一,教师和学生都花了大量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这么难?我们看一个简单的现象。
当教师问学生学过哪些时态时,学生开始抢答:“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大家七嘴八舌,想起一个是一个。教师只能举手示意大家暂停,重新一个一个罗列,学生杂乱无章的回答给了我们最起码两个信息:(1)学生对时态的记忆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考虑过时态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记忆很容易有疏漏,或者混淆。(2)学生对时态的理解很笼统。如学生回答的过去时里有很多细分,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他们不懂得将时态分类:现在、过去、将来,然后每一类再进行细分:一般、进行、完成。学生笼统的回答恰恰说明了他们对此的理解很粗浅,而这种问题很有可能是教授不当引起的。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怕麻烦等原因,我们依旧采用很传统的方式讲授时态:给例句、讲意思、讲结构、操练习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一般都在忙着记笔记,所谓的操练只是照着模式套一套。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因而形成不了深刻的理解,这直接导致了语法课的枯燥乏味,学生越学越没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给予关注。
一、详细了解学情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任何教材之前所具备的先备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只能产生于在学生已有充分先备知识的基础上。换言之,只有配合学生能力与经验的教学,学生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常见时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都有过接触,学生对此并不完全陌生。初中阶段,教师在新授这些时态之前可以想办法了解学生对这些时态的了解情况,形式可以多样,例如我在准备教现在进行时的前2天,发给学生一份调查问卷,如下:
同学,你好。
调查后发现,学生都学过现在进行时,对其意义等基本概念比较清楚,但对用法的掌握情况不一,主要问题出在be动词使用不当,have的现在分词形式没有去e,现在进行时结构只有部分学生能写出,时间状语一般只知道now,look,listen.学生主要在现在进行时结构、现在分词的构成和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语的罗列上有问题。了解学情不仅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更要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时态课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按部就班地上,课堂就会枯燥乏味,只有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忙着记笔记,根本来不及思考,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很累,学习效果不好。根据学情了解的结果看,基本每种时态学生都不是完全陌生,只是了解的情况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了四人小组合作,把关于时态的一般内容如概念、结构、时间状语等制作成学案,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讨论结果,并解答个别小组的提问。小组讨论完以后,教师集中讲解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统一的答案,并补充一些特殊用法。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位学生都活动了起来,当小组中有不一致的答案时,组员就会进行讨论,这样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讲解中,同时可以及时解答问题。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讨论出来的结果不仅理解深刻,而且记忆持久。
三、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在不断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7B Unit 5中,语法部分内容为一般过去时,在讲授完动词过去式构成方法后,我立刻将第六单元Study Skills部分关于动词过去式“-d/-ed”发音规则的内容提到这里,请学生一起尝试总结“-d/-ed”的发音规则:清跟清,浊跟浊,元音后面还是浊,/t/,/d/后面读/id/。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讲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我带领学生翻到书后的不规则动词表,和学生一起划出学过的不规则动词,同时带领他们朗读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并将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读法录成音频,发给学生回去模仿练读。经过这两个环节,学生对动词的过去式尤其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掌握情况从根本上有所好转。很多时候,教学需要趁热打铁,相关内容及时跟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果呆板地按照课本的单元板块教学,就会导致一些内容失去连贯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出现断档,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学。
四、利用对比内化知识
时态学习的困难不是出现在学习一种时态时,而是出现在多种时态混合在一起时。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出时态,甚至是简单的题目。我们在时态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足够的对比,每学习一种新的时态后,都应该带领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时态,让学生实践,比较它们之间的结构区别和使用场合区别,尤其像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之类的本身就很容易混淆的时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对比练习,在进行充足的对比操练后,学生对混合时态的辨别力就会有所增强。
五、跳出时态小框框
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有以下三种:
1. 引导词 that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作句子成分,在口语中或非正式文体中常省略。
例如:He knew (that) he should work hard.
2. 引导词 if/ whether,意为“是否”在口语中常用if,连词if/ whether不能省略。
例如:Tom didn’t know if/ whether his grandpa liked the present.
3. 由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疑问代词有:what,who,whom,whose,which等,在宾语从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等。疑问副词有:when, where, why, how, 在宾语从句中充当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状语。
例如:1) We don’t know who will win the match. (who作从句的主语)
2) The teacher asked the new student which class he was in? (which作从句的定语)
【例1】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Go along this street until you see some buildings with golden roofs.
A. how I can go to Tianning Temple
B. how often you go to Tianning Temple
C. how soon you will go to Tianning Temple
D. how many times you have been to Tianning Temple
【例2】
―Excuse me, do you know ________?
―About five minutes’ walk.
A. where the hospital is
B. how far the hospital is
C. how I can get to the hospital
【解析】
1) 第一题根据答语“沿着这条街走直到你看见带有金色屋顶的楼房”可以判断前”一句是在询问“怎样到达天宁寺”,而“how often”意为“多久一次”,“how soon”意为“多久以后”,“how many”意为“多少”,故该题最佳答案为答案为A。
2) 第二题根据答语“大约五分钟的步行”可知是在询问“距离”,而“where”询问地点,“how”询问方式,只有“how far”用于询问距离,故该题最佳答案为答案为B。
■
宾语从句的语序必须是陈述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包括助动词、系动词和情态动词)在后。
例如:
(×) Can you tell me who(m) do we have to see?
(√) Can you tell me who(m) we have to see?
■
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常常受主句谓语时态的制约,这种现象称为“时态的呼应”。注意:
1. 若主句是一般现在时,从句的时态不限,可根据句意使用所需的任何时态。
例如:I hear that you are going to Shanghai tomorrow.
2. 若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必须是过去的某一种时态。
例如:She asked me if I was reading a book this time yesterday.
3. 若从句叙述的是客观真理、自然现象或规律时,从句不受主句时态的限制,仍用一般现在时。
例如:The teacher told us light travels much faster than sound.
在考题中,一般是把宾语从句的时态和语序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例3】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Capital Museum?
―Next Friday.
A. when will they visit
B. when they will visit
C. when did they visit
D. when they visited
【例4】
I didn’t know ________.
A. when would the train arrive
B. where could I get the book
C. what has been done
D. who left the message
【例5】
Her mother didn’t tell her ________ then.
A. where is the MH370 flight B. where the MH370 flight is
C. where was the MH370 flight D. where the MH370 flight was
【例6】
―I don’t understand ________.
―I’m sorry. But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 why you didn’t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B. why didn’t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C. why you don’t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D. why don’t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解析】
1) 第三题根据答语得知是将来的时间,因此需用一般将来时,所以排除掉C和D,又由于宾语从句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B。
2) 第四题也是考查时态和语序,主句为一般过去时,得知从句应该用过去时,加之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D。
3) 第五题的主句为一般过去时,那么由此可判定从句也应用过去的某种时态,所以先排除A、B,根据从句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D。
4) 第六题考查疑问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用陈述语序,根据答语得知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故该题最佳答案为A。
■
( )1.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meeting?
―Tomorrow morning.
A. when they had
B. when they are going to have
C. when did they have
D. when are they going to have
( )2.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At 9:20 tomorrow morning.
A. what time you arrived
B. who you are coming with
C. when will you be here
D. what time you are arriving
( )3. ―So,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here today?
―Well, I was walking down Centre Street when a UFO landed.
A. what did you see
B. what you saw
C. when did you see it
D. when you saw
( )4. ―Do you know ________?
―8,844.43 meters. It’s a popular place with mountain climbers.
A. how high is Qonolangma
B. how long is Qonolangma
C. how high Qomolangma is
D. how long Qonolangma is
( )5.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__?
―Sure. It’s about ten minutes’ walk.
A. how long it takes to go to the zoo
B. how far it is from here to the zoo
C.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the zoo
D. how long it is to go to the zoo
【解析】
1. 该题考查宾语从句的时态和语序,由于答语是“明天上午”,加之要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B。
2. 该题由答语得知要用“what time”提问具体时间,“明天上午9点20分”,故该题最佳答案为D。
3. 该题由回答可以得知是在“做某事”,所以先排除掉A和B,因为宾语从句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B。
4. 该题考查宾语从句的引导词和语序,由题意可知在询问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此用how high进行提问,加之用陈述语序,故该题最佳答案为C。
一、英语现在完成时态教与学的困惑
现在完成时态是英语十六种时态中最常见的时态之一,也一直是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时态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二是“表示过去某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其中第一种用法对中学生最难掌握,尤其是当该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混合出现时错误率更高。对现在完成时态最大的干扰来自一般过去时态。只有认真对比,才能发现二者间微妙的区别。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没有很好地吃透现在完成时态的要旨,在讲解这一语法现象时,照本宣科,与学生一起“雾里看花”。笔者曾有6年中学英语教学经历,近年来多次担任师范大学生实习带队老师,指导他们到中学教育实习,因此对这一时态的教学现状较为熟悉。为撰写本文,本人还对多所中学师生进行过走访,进入实习基地,观摩老师讲授现在完成时态。结果发现师生对现在完成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混合考查题的反应依然是既敏感又忌讳。其实,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初高中学生中相当普遍:他们在做现在完成时态的考题时选不出正确答案,讲口语时表意不准,造成交际目的不能完美实现。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的时态,到了高中阶段依然讳莫如深。完成时态完全成为一块心病,令他们非常自卑。公允地说,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说学生学得不好,不如说是老师解析时未切中要害,导致学生对该时态理解不到位,疑问没有解决。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中学语法题典、学习辅导丛书上,某些教学名师对现在完成时态的演绎和讲解也同样经不起推敲。试看下面的选择题:(例1)“Wheretherecorder?Ican’tseeitanywhere.”“Iitrighthere.Butnowit’sgone!”A.didyouput;haveputB.haveyouput;putC.hadyouput;wasputtingD.wereyouputting;haveput我们来看编者的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题意:‘你把录音机放在哪了?我找不到。’‘我就放在这里了。现在它不见了。’第一个空表示说话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故用现在完成时;第二个空表示过去的动作,用一般过去时。”[3]事实上,这种答案解析没有任何说服力。听到此,看到此,学生不但不明白,反而更加糊涂:第二个空表示的动作(即存放录音机)也是说话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凭什么只用一般过去时而不用现在完成时态?恐怕这就是大多数中学生的困惑,也是老师们的困惑。即或老师能够选对答案,也不能给学生信服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上述实例就是明证。
二、现在完成时态的灵魂:被激活的因果关联
从表层上看,现在完成时态的确与一般过去时态纠缠不清:因为彼此都关涉到过去发生的动作。根据哲学观点,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会有结果,对现在自然就会有影响,只不过是影响大和小的问题。换句话说,在动作发出后有结果和影响这一点上,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几乎没有区别。正因如此,脱离开具体语境的单个句子很难流露出说话人是否在强调过去的那个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因而难以决定是否使用现在完成时态。在此情形下,句子用现在完成时或一般过去时均可(当然,有些缺乏语境条件的单句中,如果有明显的标志性、提示性副词如just,al-ready等出现时,一般考虑使用现在完成时)。简言之,两种时态真正的区别在于说话人是否正在强调这个影响。一般过去时态里,说话人只是陈述和表达某个行为业已产生这一事实,而对于该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没有强调和激活。只有发生在过去的某个动作对现在造成了影响,而说话人旨在强调这个影响时,其话语应采用完成时态。
关于这点,《新编英语周计划高一(上)》的介绍相对清晰:“现在完成时态往往表示发生在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影响,并且强调这个影响……。”尽管如此,这个说法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因为其中有一种隐蔽的实质性的因果逻辑关联没有挑明,而正是这个因果逻辑关联制约着完成时态的掌握和运用。而这种因果关系的本质就是对语法书上原话“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的逻辑注解。基于这样的理解,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立刻明朗,不致混淆。现在我们回到本文例一的答案分析:从Ican’tfinditanywhere一句的措辞,尤其是notanywhere的使用,我们可以感知,问话人已经找过了存放录音机的常规地方和其他角落,但依然遍寻不得,心里隐约有一丝责怪的含义。这种责备和不快的意味从上述引用的参考译文中难以捕捉到。所以这里提供一个笔者翻译的,在语气和措辞方面更接近源语原意的译文:“你把录音机放到哪儿去了,我怎么也找不到。”“我就放在这儿的呀,可现在不见了。”录音机找不着与存放地方难找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即是说,在问话人意识中,录音机很可能被存放到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继而导致说话人没找到录音机。明显出现了因果关联,符合现在完成时态的表意功能,故第一空用haveyouput。再来分析第二空。
先看句意:我明明将录音机放在这里,现在却“不见了”。将东西存放于某地,东西却不在该存放地,二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符合现在完成时态用法,故只用put一词,表明是一般过去时。因为Ihaveputithere和butit’sgone之间不可能是因果:也就是说“我放在这儿了”不应该顺理成章地“现在不见了”。所以选D不能成立。句中的but是个关键词,在这道题的分析上起到了明显的逻辑暗示作用。它告诉我们,前后关系是转折,当然不符合完成时态使用原则。我们不妨再举一例来验证现在完成时态内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例2)A———Let’seatoutforabigmeal.Mytreat.Ok?B———No.Thanks.Ihavejustdinedandwined.提议者A说,“咱俩出去海吃一顿,我请客,如何?”被邀请者B回应道,“不了,谢谢。我刚刚酒足饭饱呢。”酒足饭饱胃里无空间不能容纳饮食婉拒请吃。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出酒足饭饱是不接受请吃的直接原因,互为因果,所以用现在完成时。不难看出,现在完成时态的关键135点就是看现在的某个现象同过去某个已经发生的动作之间是否构成、且正在被强调的因果关联。因果关系一旦形成,必用现在完成时态。请看下面摘自英文原版小说的对话(例3):“Whyschool?”Iaskedmyfather.“WhathaveIdone?”“I’mnotpunishingyou,”hesaid,laughing.“School’snotapunishment.”[5](译文:“干吗要送我去学校啊?”我问父亲,“我犯了什么法?”“我不是在惩罚你,”他哈哈大笑。“学校不是用来惩罚人的。”)从上述英语对话中的下划线部分不难看出,“儿子”将学校视为惩戒之所,故而认定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事才会被“打入”学校。在他的逻辑中,违规闯祸应受惩罚遣送学校,自然形成因果关联,这就促成了“儿子”的话(上述对话中斜体英文)里使用了现在完成时态。
三、从现在完成时态的教学新对策看“新课标”对师生的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已将重点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实用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大幅度提高听说技能要求,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然而,不少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作为终极目标,忽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成天围绕语法死讲硬讲。语法课依旧沿用传统程序:教师从课本中摘出例句,告诉学生中文意思是什么,属于什么语法现象,是怎样构成的,接着列举一串练习题,让同学们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从新课标理念角度看,在此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个性,没有体验,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获得能形成策略的空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6]。语法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形成研究式的、运用型的语法课。从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调查研究的结题报告中可以看出,如何处理好语法教学是最突出的热点问题。高中生对于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的要求比初中生强烈得多,而且高中生的学习具有了理性的特点。很多教师也感到,高中学生喜欢研究式的语法课,喜欢独立思考,细化展示自己的观点,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会使他们振奋而有成就感。
现行的初高中英语教科书对现在完成时态功能的归纳和概括没有触及到“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这一表述背后的实质所在。纵然有学者撰文研究讲解该时态,也同样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内部的因果关系。“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都表示在过去做的动作,但现在完成时强调动作对现在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则只表示过去的事实,而不表示和现在的关系”。这样的描述还是显得太过谨慎,亦步亦趋,没有点破内隐的因果关系。为了将这一关键的逻辑关系有效传递给学生,教师完全可以将有限的理论讲解和学生自身体验结合起来,突破单一的说教和隔靴搔痒式的阐释,让其从体验中认知学习。而学生通过认知等方法锻炼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恰好是新课标的内容之一。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具体包括观察、分析、想象、类比、推理、分类、归纳、体验、总结、记忆等”。为了实现该目的,老师可以先将现在完成时态内含的因果关联展示给学生,然后营造一个场景,将同学们置身于与现在完成时态相关联的生活体验当中,让其切身感受该时态内部必然的因果关联。比如:某位同学非常喜欢踢足球,但前两天在该运动中脚踝扭伤,行动不便。老师故意邀请他课后踢球,对方自然会拒绝。当明白脚踝扭伤直接导致不能受邀前往踢球时,自然就激活了二者间的因果关联,该同学理所当然地会使用现在完成时态。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借助生活中的场景为教学服务。这就是体验式学习,属于广义的认知学习,也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非常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师生都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敢于脱离原有的一言堂式的传统授课习惯,少讲精讲,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学生须要一改先前的收音机式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切身体验,深入探究,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充当导演角色,既统领全局,又敢于放开,让演员(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共同愉快地达到目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结尾技巧
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受到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在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多数执教者清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备课时,对新课导入情有独钟,设计出五花八门的导入方式,应该承认,其中不少确实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的作用,效果甚佳,但也有些由于只重导入,忽视了课堂的结尾,有的平平淡淡、扫人兴味;有的潦潦草草、虎头蛇尾;有的拖泥带水、松垮脱节;有的废话连篇、令人腻烦,使一堂本可上成功的课出现了缺憾。笔者认为,上课有如作文, 要有“凤头、熊腰” ,还要有“豹尾”。
1.总结归纳式
对于层次较多、知识点较烦杂的文章,一堂课下来作简单的总结,在理清脉络的同时,更突出了重点难点,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最终使学生准确快捷地掌握知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我在 Australia 一文教学中用了这种方法。在下课前 5 分钟,我再次用投影仪呈现目标要求,明确课文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Position
(2)Area and population
(3)Weather
(4)Capital and famous city
(5)Famous animals and places
然后通过这些主题词,回顾带出课文相关知识点。实践表明,这样做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目标也易于达成。
2.练习巩固式
没有相当的语言实践量是不能形成很好的语言技能的。一堂课结束辅之以与该课相关的练习,既可起到巩固作用,同时还可及时接受反馈,检验学生当堂掌握情况。练习巩固式结尾就是针对学生理解概念、规律时易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典型练习题,在课堂结尾时,用几分钟时间,通过提问、板演、讨论或小测验等手段实施,从而完善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分析,使学生在盲从中顿悟,在倦怠中再次振作,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加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这样的结尾,一方面使学生比较全面牢固地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了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教师切准学生“脉搏”,把握教学进程。
3.问题讨论式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倡导的教法之一,就是分组活动(group activity),课堂结束前几分钟,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开始下降时,教师就当堂所讲内容多角度多层次设置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分组进行讨论,教师不急于表态,议一议,辩一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提高了运用口语进行交际能力,会收到平铺直叙,按部就班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讲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之后,将全班按四人分组,进行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同学们思维踊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争论,得出以下结论:1. 一般过去时的典型状语有:yesterday, last week, a month ago, in 1998…… 2. 现在完成时的典型标志词语有:already, just, yet, in the past two years, since 短语(从句),for短语…… 3. 现在完成时不与表示过去时间的状语连用。4. 一般过去时,强调过去的动作,着重点在过去,属“过去时态”范畴;现在完成时,动作虽发生在过去,但着重强调对现在的影响,属“现在时态”范畴。
实践表明,通过同学们自己探讨得到的结论在他们脑中的痕迹比老师灌输要深得多。
4.设置悬念式
每个人都存在对新知的探究欲望,越是不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这一点在初中生身上就是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用悬念式结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兴趣。教师仔细分析上下两课间联系,设计好扣人心弦的课堂结尾,造成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迫切地搜寻答案,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是保持学生良好进取心理态势的积极做法。在“The Mouse Deer and the Tiger”一文的讲解中我就使用了这一方法,当讲到鹿被老虎抓住时,我就嘎然而止,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Do you think the mouse deer will die? 一石激起千层浪,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在进行猜测,更多的则是查阅词表,预习下文,寻找结论。这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措施在实践中收到的效果是显著的。
5.拓展阐引式
英语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作为英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也是学科教学肩负的重任之一。在Australia 一文讲解后还可采用这样的结尾:
“同学们,今天我只布置一条思考题: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利于发展,而我国地大人却多,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如何学好知识、技能,去建设好我们地祖国呢?”
这样,学生对文章地学习就提到了一种新的认识高度。
6.首尾呼应式
所谓首尾呼应,是指与教学的起始相呼应,所回应的内容可以是开讲的悬念,也可以是开始的其他提问等。回应的实质是到结课时,化问号为句号或感叹号,并给以强调。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比较注意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的设计,在引入新课时,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便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我们采用首尾呼应的结尾方式能紧扣课堂导人提出的问题,很好地解释开课导人中“情境”设计的有关问题,使课堂教学做到善始善终,能较好完成符合教学要求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英语练习课学生差异练习效率
科学反馈控制论的创始人威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可见一个知识或技能的获得,总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所提高,也需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过程,而个过程就是练习。
新课改以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各种级别的英语赛课、研讨中,探讨的都是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唯独不见练习课,它如同一个不受宠的孩子藏在新课改的角落,缺少关注。因此,英语练习课教学往往比较枯燥与随意,为了练习而练习,有的甚至变成了作业课。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现象:目标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掌握的情况;缺少教学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对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练习层次不清,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差异;练习形式单一呆板,导致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
这样的练习课效率自然不高,甚至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说,枯燥的训练会进一步打压他们的学习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我们的练习课,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态。如何让英语练习课散发出新课改的气息,让其更具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十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也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尝试,以下就是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 了解学情,合理制订目标
在教学新知前,教师通常都会分析学情,并以此来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练习课前,我们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注意力常常集中在如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上,因此教学目标实际上不能与实际情况相适应,致使练习失去应有的针对性。那么,在练习课前我们需要分析哪些基本学情呢?笔者认为以下信息是必需的: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哪些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又是哪些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可以通过生生交流自主解决?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引导?
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练习前的基本学情,才能科学地制定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译林版《英语》六上The king’s new clothes的练习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理解掌握的情况。如果学生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甚至不能正确地判断这一相对抽象的意义,那么练习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通过“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对比,让学生巩固“一般过去时”的概念;通过练习、总结,让学生初步掌握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规律;通过练习,让学生使用动词过去式作简单应答。
如果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理解比较深刻,而且还会灵活运用动词过去式,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通过练习,让学生自主归纳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规律,并完成拓展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动词在三种不同时态里的正确用法。
由此可见,在制订教学目标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练习环节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 优化设计,提升练习效率
教学设计是提高练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面向全体,重视练习的基础性。新课标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明确了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未来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未来学习发展的基础技能。因此我们在选择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基础,使之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的巩固。
2. 循序渐进,凸显练习的层次性。练习的选择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基础到提高的教学规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刻苦学习之后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使今后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译林《英语》五下Asking the way的练习课,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出选词填空、首字母填空、看图填空三种不同层次的问路、指路的巩固题型。
3. 学以致用,提高练习的实践性。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在于用英语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倡导练习选择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通过运用得到科学真实的反馈,使他们及时调整,有效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复习课 PRACTIE
复习课是巩固和发展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的重要课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无论其在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都能巧妙地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形成了科学的、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然而由于英语知识点的枯燥及内容的繁杂,加之教师固守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盲目拓展或加深复习目标和复习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致使复习课时学生多显得烦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合作的方式,强调学生要 用英语来完成任务。因此,为真正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交际性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体,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形成英语能力,在复习课上就要认真围绕“PRACTIE”这个中心,通过复习话题――巩固记忆――针对训练,以达到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使复习课成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从而赋予PRACTIE新的内涵,使复习课焕发出新的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氛围的和谐,实际就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与交融,它是学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新型的英语复习课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将复习的主动权、自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旧知识。
同时,教师要积极探索,巧妙设计,针对复习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操练形式,使知识的复习、强化、巩固与能力的培养协同共进,使复习课上得紧凑、活泼,使课堂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教学姿态。使学生通过操练活动,展现自己,感受复习课带给他们的知识、快乐、自信、满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的潜能。
二、精选话题任务,避免机械的操练
围绕情景话题展开复习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引入话题,使学生在话题的操练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增强学习趣味性进,可避免英语复习课的空洞和单调,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知识得到拓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要紧扣复习内容的谈话话题,精心组织好Free talk这一环节,Free talk中的操练形式可仿照新授课中形式进行,如师生问答、情景表演、讨论争辩等。
如,在复习外研版新课标必修1 Module 2时,根据单元话题“My New Teacher”为话题,让学生描绘本班或本校熟悉的其他教师及校园生活。因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话题,他们往往热情高涨,而且有话说、喜欢说,其中涉及的单词、句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操练、运用、理解和掌握。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有明确任务的英语复习,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的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避免了英语复习课机械重复操练,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三、强化记忆巩固,训练知识的迁移
强化记忆的痕迹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记忆、强化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单元内容,除主要话题外,还含有语音、词汇知识、句型和课文内容等。因此,教师在加大每节复习课的容量和密度的同时,要不断变换操练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环扣一环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迁移内化作用,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如,英语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词的形式等,有训练知识迁移的功能,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就可按照教学的内在规律,开展繁而有序、多而不乱的词汇联系记忆活动,加强词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词汇的联系可以结合词形、词义、词性、用法、构词、类别、属性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记忆操练活动。这样变换复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理解记忆的作用,使机械记忆的东西系统化,使知识更加巩固,技能更加熟练。
同时,要针对学生在新授课易犯错误较集中的知识内容,在复习课上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通过循环的“精选、多练、精讲、合作”的复习策略稳步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强化针对性训练,提高应用的能力
所谓针对性即要求复习内容“有的放矢”, 即针对考点及教材中重难点复习,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既要系统抓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更要注重考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上要根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内容,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整理、归类,分层、分段,精选设计由题型到内容和课堂程序相配套的针对性训练题,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科学性、深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如,语法知识的复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异同法进行复习,让学生理解异同、明白实质、掌握规律。如,比较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与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异同;对比结构 will+动词原形、 be going to、be about to do 及be to do 等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然后设计针对性的专项练习题,进行大量听、说、写的实践训练,语法结构与句、段意义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其结构与用法,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复习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围绕“PRACTIE”这个中心,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发展基本技能。使学生不仅能全面把握所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而且让学生在愉悦的复习中,掌握学习策略,形成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红.浅析高中英语复习方法.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关键词:获取 加工 解决 总结 提升
when与while用法是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2 Section A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第一步:获取有效信息
在教学Unit 6 Topic 2 Section A之前,在自主预习阶段,我先让学生们根据图片内容和提示词,仿照例句用when和while造句,独立完成导读单上的这一道练习题,对when与while用法有一个初步认知。
e.g. Darren was having a class while Michael was climbing a mountain.
Michael was climbing a mountain while Darren was having a class.
e.g. Darren was reading Ren’ai English Post when Michael came in.
Michael came in when/while Darren was reading Ren’ai English Post.
第二步:处理加工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电子白板将上面的图片呈现出来;然后,每个学习小组就图片内容进行在小组内答案的分享、讨论和修正;再分别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本组答案,与此同时老师用电子白板呈现每幅图正确答案。
Keys:
1.Kangkang’s mother was cooking while he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Kangkang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hile his mother was cooking.
2.Jane was running while Maria was swimming.
Maria was swimming while Jane was running.
3.Maria and Sally were dancing while Michael was singing.
Michael was singing while Maria and Sally were dancing.
4.It was raining when Darren arrived at the railway station.
Darren arrived at the railway station when/while it was raining.
5.Kangkang was watching TV when the phone/telephone rang.
The phone/telephone rang when/while Kangkang was watching TV.
6.Jane and Kangkang were writing when Michael knocked at the door.
Michael knocked at the door when/while Jane and Kangkang were writing.
通过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所需情境和呈现教学相关内容,有效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兴趣指数更高,课堂参与面更广,老师指导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第三步:解决问题
运用电子白板对答案的集中呈现时以不同颜色、字体等方式突出关键词来引导和提示学生们更好地观察、分析和梳理when与while用法,发现的规律,初步实现问题解决。
第四步:归纳总结
在这一阶段,小组先汇报展示自己的结论,老师用电子白板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一一展示出来:
(1)while前后的句子都是过去进
行时;
(2)when前面的句子是过去进行时,后面的句子是一般过去时;当后面的句子是过去进行时,前面是一般过去时态时,用when或while都可以;在学生们总结的基础上,再利用电子白板将老师对when与while用法所作补充陈述进行呈现:
while: conj. “当……的时候,和……的同时”。表示当一个动作正在发生时另一个动作也正在发生,所引导的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是延续性动词;when: conj.“当/在……时候”,强调at that time,所引导的从句的谓语动词既可用延续性动词(相当于while),也可以用瞬间动词。主句与从句所表达的动作可以有先后之分,也可以同时进行;
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使总结陈述的内容呈现得更快捷、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