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化学人社会论文8篇

时间:2022-07-27 21:33: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化学人社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人社会论文

篇1

纵观人类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其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生理和遗传变异带来的自然生物特征;而从集群营生的动物发展成直立行走的人开始,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作,进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其社会属性就逐渐发展起来。而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也逐步由个体、氏族群体、家庭、族群、地区、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成熟起来。因而作为个体的人,也就同时兼具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而具有,社会属性需后天养成(哺育、教化和习得),社会属性的养成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人的社会化就是基于生物属性的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和技术进步,个体达到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常需要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其所需的社会化的时间正在延长,这可从不断延展的学校教育阶段来印证。就广义而言,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社会文化、角色知识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生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贯穿其一生的每个阶段,包括婴幼儿与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单就某一具体的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化程度应是越来越高的。从人格发展角度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形成自身人格和习得参与社会或群体方法的一个社会互动进程。个体在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通过他人的态度、看法和期待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概念。同时,个体又是在已形成的一些自我概念的推动下继续进行自身的社会化的。而且,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的自我概念,或者说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等,都在发挥着超乎人们想像的巨大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趋势,都非常注重发展个体的“自我”认识,并且在教育的实践层面已经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做法。从个体社会化涉及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1)语言、文化、知识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因此个体其他方面的社会化是以语言的社会化为前提的。某一语言作为一个或多个族群共有的符号系统,是其相互交流的手段,也是其传承文化、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因此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了解其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并会深刻影响着学习该语言的个体。(2)角色的社会化。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途径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如男、女性别之分;后者是指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如医生、律师、教授等。(3)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个体接受已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的过程。个体在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中,首先是形成道德观念,即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其次是依就道德认知所进行的道德判断;然后是选择采取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同时还有伴随这一过程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因其内隐性,故在现实中其形成和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流于形式。(4)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它体现在如何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实行的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而且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不断发展的,与个体的知识文化水平高度相关。综合上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和社会结构视角对人的社会化所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一般而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就是其在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其生活的过程。“人的生活乃是人之于环境的关系性建构。”生活的过程也是个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会历经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是依据个体所具有的生理和遗传特质及前期社会化的结果(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而继续其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内在的生活品质和意义、都应有其幸福与快乐的理由,人们不能为了所谓未来的幸福或希望而牺牲现在的生活,并且现在的痛苦与磨难也不能成为未来幸福的筹码。因此,人的社会化是人在具体的环境中基于人的天性而为的,社会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实现更好的生活就一定是在适应社会生活和保有个体独特性之间形成恰当的张力。也就是说,无论是基于生存之道的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是基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已有社会价值观念(包括道德的和政治的)的内化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掌握,都离不开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尤其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也往往在现实中容易被忽视的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的巨大能量。

二、对奠定个体社会化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现行学校教育的反思

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在其历经的生活过程中完成的。在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成年到中老年等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每一阶段个体的社会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除了婴幼儿早期以家庭为主、学龄期以学校为主,个体的社会化都是在由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构建的生活中完成,而在成年(独立工作)之前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主导者。由于学校是依据所在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进行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因此对学龄期的儿童、少年和青年,学校教育都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所受的学校教育将决定其社会化的发展水平。当今中小学教育对孩子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强迫从事的艰苦劳动,而不是充满乐趣的身体和心智成长过程。在学校里,安排满满当当的各学科课程;在家里,无穷无尽的各科作业(各种模拟试卷);在假期,还要参加各种没完没了的学习辅导班;等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内容,因为这一切都是缘于现实中的选拔性教育体系。“学校担负着筛子的任务,从小学各年级开始,一直进行到以后各个教育阶段,为挑选未来的杰出人才而进行筛选。”在这种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中,个体只要能胜过其他人,就能成为该制度化等级中的精英,从而具有某种特殊的身份去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享有更优越的社会地位。因此,这种筛选体制带来的应试教育局面,鼓励了青少年包括其家庭形成一种只需在知识学习的竞争中胜出的个人奋斗理念,而个体社会化作为完整的、活生生的一个人的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试想一下,由此类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构成的社会,其公共利益、公共关怀、公共道德将会如何发展;而且在个体有限的生命中,接近1/4到1/3的时光是在一种繁重的知识教育和竞争中度过,其幸福又能如何而言!因此,教育需正本清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每个生命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幸福的生活,教育所涉猎的方面应是关乎人的社会化的整体,而不单是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片面追求。对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核心思想就充分阐述了这样的理念。该报告特别指出,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其判断力,以便个体能够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下自觉确定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实现个体持续的和谐发展。

三、消解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阴霾,回归大学教育之本真

人作为生命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启了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顺应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即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起初依赖父母、适应家庭和学校、进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创造自我和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在自己的生命进程中彰显出专属自身的奇妙意义。因此,这个世界才是多元的、丰富的、生机勃勃的。而探求生命意义,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发问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反思,人活着就是要去创造出这个意义。这就是要在生命进程中,发挥你的独特性,利用好你的独特性,让身边的人因你而过得更有意义,让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美好。而当今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都因升学压力被应试教育的阴霾笼罩着,学生、家庭与学校被升学压得顾不上发展其它,此时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造成的家庭过分溺爱,以至于有些学生自我为中心,对生命、对他人与社会愈发冷漠甚至冷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人文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成为社会教育和中学后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也是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大学是个体开始完善自我认识、发现生活意义和目标的场所,而且此时个体所处的青年期是其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前完成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期,无论建构的如何,个体从语言(包括文化、知识)的社会化、角色的社会化、道德的社会化以及政治的社会化等方面都已形成初步的体系,尽管这一体系的可塑性仍然较大,但大学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对这一体系的良好架构———也即认知问题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哈佛大学靠成功采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了这一责任,其理念与做法值得借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对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推崇,并不是在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之争的层面,而是从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社会化的意义角度。哈佛大学从20世纪初开始通识教育的改革,时至今日,每学年要开设近1万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有不少课是关于生命的,比如怎样让自己幸福,即使在商学院这个最讲金钱和效率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很多课程是在讨论生命及生命的意义的。哈佛大学从互不相连的学科中选设大量的通识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应对复杂现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实现其通识教育的四大目标。一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社会一员,享受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承担起对地方、国家、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责任。二是教育学生如何继承延续并参加与发扬自身社会的伟大传统,包括各种价值观与人文艺术科学等;教育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冲突,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学会同那些与自己家庭、文化、宗教背景不同的人友好相处,理解并超越这些不同。三是使学生有准备地回应身边的变化,并能批判性和建设性地回应这种变化。四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说和所做的伦理、道德的含义,对自己的道德体验和价值观有持续的批判态度,当面对挑战时能够用理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理念,选择能够指导其自身行动的道德原则。如果说,在过去,一个大学要想借鉴哈佛大学或世界其他著名大学的先进的课程设置经验,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在当今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学可以通过“慕课”这一在线教育平台的形式得以实现。人们可以利用“慕课”以帮助自己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诚然,我们知道,强调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在现实境遇中有时学生的行为与其认知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现今有的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较为明确的是非观念,但在行为选择上趋于务实化和功利化,甚至只以是否“有用”作为评判具体现象和决定自身行为的标准。因此,当道德被选择和被尊重只是出于功利原因时,教育爱培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表明,大学教育还面临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个体的知与行相统一的问题。虽然这一深层次问题更多地不是依赖外部而是个体的自省,但大学教育还是应做出自己的努力。尽管明知付出努力未必能够达到极致,但笔者相信这种努力总会让个体更加接近美好与完善。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上讲,对大学生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基于其认知并靠自身的智力积极从与周围生活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的东西。大学生活,除了学业学习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包括各种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适应环境、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如,大学生在一些社区服务的志愿者活动中,可以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生活,有助于理解那些生活环境和自己极不相同的人的感情和问题。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需要强调的也往往易被人们忽视的就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的强大之处。美好的情感体验对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会帮助个体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在其生命历程中坚持善良、同情、合作等美德,为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四、结语

篇2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对价值客体的共同看法,它是社会群体实践的产物。社会价值观是特定社会群体确立价值取向、确定价值目标、作出价值判断和实施价值选择的依据。社会价值观被群体成员所接受与认同,存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观念之中,属于一种社会意识。

社会价值观的表现形态制度化形态、知识化形态和生活化形态。其中制度化形态是指官方提倡的主导性社会价值观形态。知识化形态是指某种社会价值观已达到系统化程度。它通过思想文化传承的某种或多种载体和方式而存在。生活化形态是社会价值观的原生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习俗与行为方式等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具有“草根性”特点,但当生活化形态的社会价值观达到自成系统的理论程度时,就可以成为知识化形态而存在。

大学生文化认同就是学校群体成员对各种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的认同,是对本民族在长期的共同语言、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一种积极的肯定性认知。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力、思维活跃、富于创新性的高智力群体,其社会价值观及文化认同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以及新奇的思想观念都很容易接受、消化并吸收,从面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便具备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和新生元素,相应地大学生的自主自立精神、社会竞争、民主法制观念及主观能动性等各方面因素也会应运而生。大学生价值观念在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会在各视域不断延展,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重要问题域是在传统上还未进入价值观话题的生态、网络等问题。在不同文化领域的影响下,大学生对新的社会情境、文化领域及相应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很难有效地消化、吸收、创新,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社会阅历不同,因而也决定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极具多元化。但承认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并不代表全盘地不加考量的接受他们的任意观念,而是对他们的具体的价值观进行科学地、系统的分析,批判他们的有损他人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对其正确的价值观念给予肯定和支持,引导其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 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由此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媒体等传播媒介单方面对其他国家灌输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进一步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此来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生活形态及价值观念。因此,受到西文化中某些潮流观念的影响并乐意接受这种观念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大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困顿及不能认同。

伴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情感认识、心理稳定性等方面都不成熟,在西方文化传播蔚然成风以及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强烈影响下,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并且(下转第109页)(上接第77页)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同程度不程度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状况堪忧。大学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是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否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繁衍生息,也影响到其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用的发挥。

更为严重的是,西方文化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我们国家宣传和灌输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这使我们在应对其挑战时显得有些被动,不利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继承和传播。敌对势力更是伺机加强对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渗透。值得我们国民警觉的是,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理念方面,美国专门针对中国人设计了一整套方案,就是要致力于瓦解我中华民族人民的意志。它的重点在于要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多年来无数革命先辈辛苦建立起来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当代,正是中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时期,在中华民族文化面临被同质化挑战的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的认知状态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各不同阶层、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社会团体、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其思想价值取向可以稍有不同,各有偏好,但是在根本上必须要有对中华民族文化认知的一致性,也可以说是对最根本问题、最根本利益方向要有相同的准则和目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建设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必须要重新认识认识中国社会价值系统的一主多元特性及其所体现的和合精神。

篇3

关键词:维果茨基;中介;语言;最近发展区

一、社会文化理论

以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应在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为中介,强调社会环境在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认知与发展的关系。Vygotsky(1994)用文化历史发展观研究人的心理,开创性地揭示了心理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其一是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其二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结构,即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中介。中介是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低级心理机能(包括听觉、视觉、自然记忆等)会被保持并发展成更复杂的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高级心理机能(包括逻辑记忆、有意识的注意、概念思维等)。在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是通过高级文化工具(语言、计算和逻辑等)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符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拥有的最普遍、最强大的工具。它是人类用来连接世界、彼此以及自身的中介。通过符号工具人类调节和有意识地控制生物因素所赋予的心理机能。

2.2 内化。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这种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其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内化是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形成,并改造内部心理机能的过程。正是通过内化,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及人与文化产品间的活动才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活动。

2.3 语言和思维。维果茨基(1962)指出,语言对认知发展具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在文化传承中成人将生活经验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经由语言传递给儿童;其二是儿童以学得的语言为工具,用于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基于此义,他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语言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功能。从社会文化的观点来看,思维源于合作性的对话,当这些对话被内化为“内在的语言”时,即从外部的活动向内部的心理过程转化,学习者就能够用“言语思维”独立地去表达那些起先只能在成人或知识更丰富的同伴帮助下才能表达出来的意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学习者获得新的处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模式。

2.4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说,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要面向儿童的昨天,而要面向儿童的明天,也就是说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

三、社会文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解释语言的习得与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局面,为外语教学带来了种种启示,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有着深远的知道意义。

3.1社会文化环境与外语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把语言课堂看成是外语教学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与现实世界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情景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目的语的文化环境中,在语言的交流中学习和使用语言。通过社会情境的营造,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入所处的文化和社会情境进行互动,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3.2 发挥中介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通过中介来实现,语言是最重要的中介工具,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中介概念可以研究如何提供搭手架。此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与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一样有效果。通过同伴调节学习,学生从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效地为彼此提供帮助。而有些非语言的文化产品,如学生档案袋也可以作为中介工具,促使学生建立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策略。

3.3 采用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置语言的流畅运用于首位,要求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流畅的表达思想,重视言语活动而非语言练习,重视言语的流畅而非语言的准确,语言练习和背诵等从掌握语言形式进而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并不等于己经发展了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而且在交际之中,习得语言可以实现言语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直接联系,从而实现活用式掌握外语。

3.4 教学中实施动态评价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存在个别差异和情境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最近发展区有所不同;在不同情境中,同一个体也可能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过去人们把学生发展水平仅仅看作静态的“点”,而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引入,把学生的潜在水平和现实水平之间的距离作为评价的对象,现在学生发展水平是一个变动的“区段”。因此,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了解需要教师用发展的观点,了解每个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评估出学生成绩的可修正度,采取持续动态的测量方法,让学生发挥潜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社会文化理论与其他心理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环境和心理语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两个分开的现象,考虑社会交互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引入社会文化理论,有效的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Lantolf,J.P.& Thorne,S.(2006)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02.

篇4

关键词:法学教育;理论基础;一体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本论文是郭英杰副教授2013年的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SYJ08)“法学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3年被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最难年”。“史上最难就业年”到底难在哪?供大于求、就业期望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是就业困境三大主要原因。 另据有关报道,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在本科专业中的排名垫底,这与法学专业高考报名非常“火爆”的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何改观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强对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视。

一、主体性教育:法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有别于客体性教育,它是以强调和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坚持该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求,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表现出诸多弊端:(1)教学目标的功利性和教学内容的空洞性,前者以培养“应试型选手”为目的,重在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完全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最终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模型化的考试机器”而无法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单一、功利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死板性,以传授书本知识、考试内容为主要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真正人才”的需求。(2)教学手段的简单化、低级化,集中表现为“教师只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和思考”。“填鸭式教学”、“满堂灌”等简单、低级的教学手段,以其强迫式的规范要求学生盲目的、被动的接受,从而严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造就了“高分低能的人才”。自从我国坚持主体性教育理念以来,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就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在需求意愿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完全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教学中讲授的内容有意识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甚至自我实践和检测。

二、一体化实践教学: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

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有两种,一种是课内,即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辩论和模拟法庭的方式来进行;一种是课外,通过认知实习、法律咨询、法律诊所等形式来完成。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只有将两者结合,实现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衔接,真正达到“课堂教学有实践,实践教学有理论”的教学效果。对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发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形成“法律服务进社区”、“模拟法庭训练营”和“高校12355工作站”,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法律操作和思维能力的真实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法律服务进社区

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社会的新型方式,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也提供了机会。大学教育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被视为一个“小社会”,社区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是法律问题。在法学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设计中,坚持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不仅贯彻了司法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精神,而且与培养实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目标相一致。随着当代中国治理社会模式的创新发展,社区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社区的重要内容;社区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又促使“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变,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自社区(城市或农村),而法律服务或实践的群体同样在社区(城市或农村),法学实践教学当然应该把推动社区法律服务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模拟法庭训练营

模拟法庭训练营是为选拨学生参加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 而专门成立的学生社团,也是探索法学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模拟法庭是法学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模拟法庭的使用之频繁导致模拟法庭的参加者更倾向于“表演”而不认真思考,例如,参加者事先选好表演素材、对好“台词”,在模拟审判过程中“照本宣科”,最终使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挑战性被极大削弱,表演性得到强化,丧失了模拟法庭检验学生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功能。模拟法庭训练营的开设以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为契机,针对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选用的真实案例,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到训练营,让参加者直接面对真实案例并设计比赛策略。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思辩能力和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三)高校12355工作站

在一体化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过程中,积极与共青团省委建立合作关系,在高校建设以“在校大学生、教职员工”群体为法律服务对象的高校12355工作站。主旨在于为青少年提供维权法律服务,具体工作由教师担任专业指导,学生承担在校大学生、教职员工提出的法律问题的讨论、分析并提出如何解决的初步方案,然后提交给专业指导教师审核并就其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该工作站的设立,不仅理顺了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和提高法律实务技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直接面对真实案例。

三、一体化法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法学教育实为法律职业教育,实现知识型法律人才向实用型法律人才的转变历来是法律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体化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目的之一在于打破传统理论讲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锻炼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强化法律职业观念的平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实体法与程序法、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注重语言表达、仪态仪表、临场应变、逻辑思维等诸多能力的表现,因此,在法学教育中引入“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最终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实现“课堂教学有实践,实践教学有理论”的法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更新法学教育观念、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具有重大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悉力培育造就卓越法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9):8.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也称“职业指导”“职业咨询”,是指给予学生和成人以升学或就业的指导和帮助[1]。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是原劳动部印发的《职业指导办法》(劳部发【1994】434号)第6条规定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第九条内容。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毕业生的所学专业、求职意向、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1]。

一、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理解

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高等职业教育[2]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它既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形式,又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2.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本质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教育过程,属于思想理念教育的范畴,是高职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3.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结合个人特点、家庭环境等学会职业规划、职业设计、职业选择,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

4.就业指导的内容是给予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二、高职院校药学类毕业生的特点

1.高职院校药学类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药学类招生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统招理科生、统招文科生、单招生。统招理科生具有基本的中学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具备学习药学学科的基本条件。统招文科生中学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药学学科较为吃力。单招生虽然在中专阶段已经学习过初级的医学知识,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基于学生情况的分析,我们在三年的高职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并进行实施,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药学类毕业生能力分析

我国高职药学院校教育学制为三年制,实行“1+1+1”的教学模式,即一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一年的临床实习。经过两年的在校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有基本的医学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招生的基础较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学习时间只有两年,相对于本科院校的五年制医学本科来说,短时间学到的知识容量少和技能操作具有有一定的局限性。

3.高职药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3]

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药学院校主要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型人才。例如,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主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护理专业就是为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药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与患者良好沟通,满足卫生服务人才需求,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鉴定、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4.高职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分析

首先,随着扩招政策的发展,目前社会的人才学历水平越来越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四处可见,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高学历人才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学生毕业时仅具有大专学历,因此,这无疑加重了这批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部分学生由于眼高手低,难以认清现实,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其次,高职学生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想要脱离农村,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就业地域、就业环境、工资待遇水平期望过高。再次,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所谓的“铁饭碗”是择业就业的最好归属。总之,对就业单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的期望值偏高,是导致高职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

通过对高职院校、药学类毕业生的特点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1.针对毕业生学历特点进行指导,确立适合的就业期望值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升本的升学指导。升学指导一般由学校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在学生临近毕业前一段时间内,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升学条件,以及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对学生的升学和专业选择进行指导。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来说专升本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两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接受更高等的药学教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性药学人才。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学历定位指导。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具有的就是大专层次学历,所以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要准确,过高的定位,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就业,而且期望值越高,在求职期间遭受的打击就越大,失望就越多。因此,作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该从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

2.针对毕业生专业特点进行指导,拓宽就业门路

药学类毕业生,他们的专业主要包括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检验等,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定位主要就是医院、卫生医疗事业单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本科毕业生进县及以上的医院和卫生事业单位都要经过层层考核、选拔,随着这些单位门槛的提高,专科毕业生在这些单位就业的机会甚微。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开拓思想,拓宽门路,在医、护、药的相关专业就业。例如,医药代表、学术推广、学术专员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药品销售行业成为现代社会的朝阳行业,人才需求量直线上升;而这个行业就业岗位对应聘者的学历层次要求不是很高,具有大专以上水平完全可以胜任此项工作。因此,作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就可以从专业导向向对学生进行拓展就业门路教育。

3.更新毕业生就业理念,进行理念指导[4]

一方面使学生摒弃传统理念,更新就业理念。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大多来自农村,受家庭及周围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一入校就期望进入医院、卫生事业单位等,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真正的“好工作”已不再这样定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基本的职业技术。一些大的医药销售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工资薪酬也十分可观。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基础性指导,使学生更新理念。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等。根据陕人社发【2011】120号文件精神,政府实施了“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助学金”政策,这可以极大的鼓舞学生下基层从事工作的信念,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以此不仅可以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且可以获得国家的资助,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减轻家庭负担。因此,我们应更新学生一定要在城市工作的理念,鼓励毕业生下基层。

4.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帮助就业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树立长效合作机制。例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使部分学生一入校就有了定向的就业单位,而且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获得订单培养用人单位的相关资助,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其次,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校园宣讲会、校园招聘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再次,学校应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师资队伍[5],对服务对象(毕业生)提供个人职业咨询服务和团体职业咨询服务。总之,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目标,又有职业教育特性。高职药学类专业,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针对高职药学类毕业生生源相对较弱、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基本素质略低、就业期望值偏高等特点,本文提出了四点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具体方法,即针对毕业生学历特点进行指导,确立适合的就业期望值;针对毕业生专业特点进行指导,拓宽就业门路;更新就业理念,进行理念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帮助就业。

参考文献

[1]《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5年.

[2]董涛.浅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07期.

[3]魏小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06期.

[4]《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5年.

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篇7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125-04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

研究现状及意义

“社会工作”(以下简称“社工”)专业是我国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人本――实践取向的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26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这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专业人才。如果参照香港每1000人配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比例,我国社会服务领域对社工的需求潜力还很大。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社会实践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参照国际标准,需要达到800学时以上的实践学习才能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社会工作手法,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工作的能力,合理的实践模式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核心和支柱。

我国的社会工作走的是以专业化推动职业化发展的路径,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所走的以职业化需求推动专业化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实践模式”对于学生内化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Ⅲ;童敏以厦门的社工教育实践为例,对中国社工实践的基本处境和督导基本角色的情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樊富珉和张洪英对实习督导进行了探讨;向荣提出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建设;马凤芝以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这些研究都面向实践思考了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中面临的实习机构缺乏、专业督导缺乏等问题。

从2010年政府开始购买社工服务以来,广州社会工作毕业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比例大幅度提高。随着社工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吸纳了过半的毕业生就业,大为改善了前几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就业的情况。但同时,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专业社会知晓度不高,学生还是面临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和专业认同不足的问题。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1)通过合理的专业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工作实践教育规范化和合理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本土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我国社工教育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健康发展;(3)只有经过良好的专业实践教育学生才能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改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人民提供有效满意的社会服务。

二、广州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

广州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先行地区,共有五所本科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各个高校进行了实践教育多方面的探索,从总体上来说实践教育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不同实习接受单位对学生实习影响差异明显。政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部门给学生安排的工作难以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学生一般只能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上做一些打字、整理资料的辅工作,难以通过实践内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到社工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中实习的同学能够通过参与机构的专业项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内化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新的增长点。

其次,高校实习面临督导人才不足和本土化的困境。目前,专业教师是实习督导的主体,但作为新专业,教师队伍多从其他专业转变而来,在专业能力上水平有待提高,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上需要加强,在督导方式上需要加强专业要求;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引入香港资深督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费用高昂等相关问题。对高校教师、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培训,加强督导人才的本土化,是目前社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第三,部分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期待与实际效果之间有较大落差。有的学生反映实习不仅不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反而会打击对专业的认同,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社工专业方法难以有用武之地;部分学生通过实习更好地内化了专业知识和认同,但是反映实习过程中的交通、餐费等个人费用较高,具有经济压力。

第四,课堂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需要加强。目前,三者在时间安排上存在逐步加强学生专业认知的逻辑联系,但是在具体衔接上还有待加强。比如,对前一个环节的评估总结如何指导下一个环节,如何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进。

第五,高校实习管理对社工专业实践的特殊性考虑不够。目前高校的实习管理模式还没有考虑社工专业实践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的经费补贴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足,影响到实践的有效开展。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目前学校给予师范教育实习更多的配套条件,但是社工实践教育工作量大、督导任务重、学生交通距离远等因素没有针对性的考虑,影响到师生的投入热情,需要高校的实习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支持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需要和发展。

广州五所高校因为专业设立较早、毗邻港澳、社会环境较好、政府对社工专业认知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在社工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个高校之间开始形成个体特色,同时因为五所高校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学习,也开始逐步形成一定的区域特色。自2007年以来,社工服务机构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得到快速发展,深圳有30多家社工机构,广州有近40家社工机构,东莞有7家社工机构;此外,还有两类机构也在部分服务功能上向社会工作靠拢,形成社工服务机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广州市已有的一批草根组织,如仁爱、基督教青年会、番禺义工联;二是作为事业单位的残联、妇联、共青团培育的一批服务机构,如残联的工疗站等。这三类机构构成广东社工服务机构的多元形式,并在探索中向前发展。

社工机构的发展为高校建立新的专业实践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在这些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一部分高校教师成立机构的初衷就包含了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的因素。近年来,广州高校社工专业实习的选择范围增加,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机构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2009年广州市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各机构社工项目运作起来之后,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学生成为机构项目运作人力资源的补充力量。各机构也非常乐意接纳实习生,有的机构会主动和高校联系,商讨实习生如何和机构工作相配合的问题,这都预示着专业实践体系建立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与此同时,各个高校都已经成立一到多个社工服务机构。这些社工机构一般由教师出资并担任理事,然后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教师在机构的前期

成立和运作初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机构成为学生实习模式探索的重要基地,是教研和实践结合的重点,对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工作“四位一体”产业实践

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新的模式主要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学校实习管理的配套支持和学生实习支持团队的建设四个方面加强,最后通过新的社工实践教育模式达到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内化专业认同、推进社工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首先,建立社工实践教育系统化的实习接受单位体系。一方面,加强和原有实习机构的深层次沟通,尝试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中引人社会工作模式,可以先将共青团、残联、妇联、民政部门这些具有较好改变基础的机构作为实验点,这样可以以高校的专业优势推动这些部门社会服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将社工服务的新型组织形式纳入社工实践的实习单位,和这些新型组织共同探索如何将社工实践有机融入机构的工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时能参与到从调查到项目设计再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认同。

就高校的实习考核标准,需要加强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取得实习单位的配合,为学生在实习期间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提供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社工机构的实习单位,这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机构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沟通,学生难免成为其原有行政工作的人手补充,难以得到专业方面的锻炼。在前几年,要改变这类单位的观念难度非常大,这两年随着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推进有所改变。以社区居委会为例,此前其工作主要是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近年来各个社区纷纷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所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运用专业手法在社区开展工作,双方具备了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社工督导本土化的模式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关系,重视“地域化”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作用,督导的本土化正是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讨。联合高校教师、民政系统的专业人士、社工服务机构的一线员工作为本土社工培养的主体力量,聘请港台资深社工督导、国内社工领域的资深人士作为教师,进行本土社工督导的系统培养,通过“督导黄埔军校”逐步培养合格的本土社工督导是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

督导在社工专业实践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由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担任。督导需要对每一个实习社工的实习情况全程跟进,发挥行政督导、教育督导和支持督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逐步具备独立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在香港,绝大部分社工机构都具有督导资格的注册社工,学生的专业实践过程是高校教师督导和机构督导协作的过程,从而使高校的专业实践标准能够较好地在机构实习中得以执行。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工作走的是“教育先行”的路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的督导力量发育不足,往往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而大量的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也缺乏具备资质的督导力量。督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社工专业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广州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方的努力,比如较早开始的聘请香港督导,去年广州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的督导培训等,其中督导的专业化和本土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加强的方向,以避免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扩散化”而带来的社会工作教育迷思。

第三,增加高校实习体制对社工实践教育的配套支持。学校需要根据社工专业实践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实践体系,对实践中的经费、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精力的密集投入给予认可。社工专业作为高校中一个以实践为取向的文科专业,专业实习的特殊性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专业实践的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学生的住宿和交通补贴等都对实习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长久的影响。

第四,推动学生支持团队的建设。这主要是发挥学生之间的朋辈支持,弥补教师督导的不足和盲点。具体来说,可以设置高年级对低年级的支持、同年级同组实习同学的相互支持。比如,大二的专业见习可以由大四的学生给予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解答大二学生的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大四学生的督导能力;同组实习同学之间的支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小组成员数量少,面对的情境和任务相似,彼此之间的探讨交流对于获得朋辈支持、共同成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史铁尔、刘静林、朱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

[2]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

者的基本角色[M/OL],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6(8).

[3]樊富珉,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督导制度与实施[J],中

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4]

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建立与完

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途径探讨[J],中国青

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5]马凤芝,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模式与选择――北京

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c],王思斌主编,发展探

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

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6]周利敏,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广

州大学学报,2009,(11).

篇8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人体试验 受试者 黄金大米 伦理

2012年8月湖南黄金大米事件爆发,震惊中美两地;2013年10月,中国61名院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声称再延迟就是误国;同月又传出1400吨转基因菜油混入国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爆发性事件将转基因食品一次又一次的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一、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理论辨析

转基因食品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已经潜移默化的潜入了我们的生活,日常使用的大豆油、甜美的木瓜往往都是转基因食品。所谓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是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或对生物体本身的基因进行修饰,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的表达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并出现原物质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所谓人体实验是以人体作为受体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由训练有素的实验人员在遵守严格的实验规则、伦理原则和严密的监控下,对受试者进行研究和考察的行为过程。作为人体试验特殊类别的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是在转基因食品产生后才衍生的概念,明晰其真正内涵要区别以下几组概念:

首先,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不等同于食品人体试食试验。食品人体试食试验多是保健品的试食试验,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的情况下验证其对人体的调解和辅助功能,且试验不需要经过审批即可直接进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试验对象安全性是未知的,其试验目的在于证明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且试验的进行需要审查委员会审批。

其次,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不等同于医药人体试验。医药人体试验是某种疾病患者作为受试者,通过对受试者的研究和观察,开发和改善相关药品、医疗技术或医疗器械的行为。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则是以转基因食品为试验对象,以健康的普通人作为受试者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的科学论证过程。无论在受试主体、受试对象及试验目的等方面,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与医药人体试验都大不相同。

所以笔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是指以健康人体作为受体对象,合格研究者在遵守严格的实验规则、伦理原则和伦理审查下,通过对受试者的研究观察论证受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行为过程。

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伦理辩护

目前,我国批准了7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但是由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与排除,实际大规模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抗虫棉花和抗病番木瓜,转基因作物之所以难以大规模商业化、转基因食品市场之所以难以打开,和转基因生物莫衷一是的安全性有莫大的关系,尽管专家一再的通过媒体强调转基因食品的无害性,但是笔者认为要使消费者真正“买单”,必须通过科学的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证明——即人体试验。

人体试验是生命科学尤其是医药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者认为对于关系到整个人类健康的转基因食品来说,人体试验同样是其大规模商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其证明自身安全性的最佳方式。但是目前多数学者和专家对此却持反对态度,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应当进行人体试验,理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和药品的差别。人体试验是药品或其他医学科研手段在大规模应用并投入市场前的必经之路,而转基因食品是食品并非药品,没有“资格”进行人体试验。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便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药物不同,其他科学试验已经足以证明其安全性,没有必要进行人体试验。然而,笔者认为食品与药品的差别并不能成为阻挡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理由。必须强调的是,人体试验根据受试者是否为患者可以分为治疗性试验和研究性试验,治疗性试验是指以病患临床治疗为目的而采取一些尚不是很成熟的医学技术、药品,是治疗与试验的结合;而研究性试验则是纯粹的证明性科学实验。药品多以某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进行人体试验,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受试者并非患者,其应为研究性人体试验,试验目的则是为了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故并非所有的人体试验都为药品的“专利”。

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已成定论。目前,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者都断言转基因食品已被国内外证明为安全的,已为定论。但笔者认为,现在就断言转基因食品的绝对安全为时尚早,因为并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为转基因食品大国的美国之所以对转基因食品一直采用开放与乐观态度是因为其“可靠科学原则”,而“可靠科学原则”则根基于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会对人或动物健康产生危害,就反向证明了其安全性。其实仔细推敲下这种逻辑是存在问题的,尚无安全问题不代表永久无安全问题,虽然短期内看不出问题,但是长期的积累必然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好是坏尚无法预测。因而转基因食品并非已经被证明了其安全性,其只是被理论上推断为安全的,具体的安全与否仍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通过人体试验来进行证明。

3.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实施阻碍重重。另有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不仅操作困难,而且会严重阻碍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道路,徒增转基因食品成本,增加消费者负担。对于技术实施层面的操作困难而言,笔者认为困难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为整个人类福祉努力正是科学的价值所在。日前,我国61名院士农业部推广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声称再延迟就是误国。诚然,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免会推迟其商业化进行,但毕竟这牵涉到了大多数公民甚至于整个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只要多一份安全,那么多一点成本,晚一点推广又有何妨,在安全性缺乏强有力的证明下,盲目商业化反而是一种“误国”表现。

总之笔者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其商业化实施之前应当且必须由人体试验来证明。一如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农平所言:“他们赞成转基因的,是用小白鼠做的实验,可是小白鼠和人能一样吗?他们有人类食用转基因的实验结果吗?”,“人民不是小白鼠,不能这样用那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实验。”只有通过人体试验证明了其安全性,其商业化实施才会给人民带来福祉,而非灾难。

三、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展开与进行,可供借鉴的先例并不多,即使在生物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并不常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纽卡斯尔的试验,其不仅开创了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先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转基因食品的隐害性。我国对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关注与爆发性讨论起源于“湖南黄金大米事件”,然而湖南黄金大米所作人体试验只是对转基因大米的营养性试验而非安全性试验。国内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试验,主要以哺乳动物例如猩猩、白鼠为试验对象,尚无人体试验的先例。所以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如何开展,及其过程中受试者保护问题必将成为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在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中对受试者保护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知情同意原则的确立。无论是药品人体试验还是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开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就是知情同意问题。所谓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是指有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在被充分告知与研究有关的信息并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后,在没有任何外力胁迫下或诱导下,自愿作出参与或者不参与医学研究的过程,在这里,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包括研究者的告知义务与受试者的同意权利两个要素。知情同意原则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的接受,包括《赫尔辛基宣言》、CIOMS/WHO《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等对其都有明确的规定。鉴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进行目前尚无明确的立法与国际规则,因此对于知情同意的实现可以参照医学人体试验的要求进行。根据相关国际规则及地区法律的规定,知情同意应当包括“充分告知”、“信息理解”、“自愿接受”三个要素。“充分的告知”是指研究者对受试者应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目的、方法、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研究预期收益和风险等。“信息理解”是指受试者能够真正的理解研究者告知的信息,研究者对受试者传达项目相关信息时应尽量避用专业术语,知情同意书也应对受试者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应做重点醒目标识,在受试者不理解的情况下应对其作出解释,当受试者存在生理上理解障碍时应通过“最能理解无能力对象情形且代表他切身利益的第三方”代受试者处理信息并进行意愿表达;“自愿接受”是指受试者必须出于自己的意愿接受该项目研究,成为其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这个因素要求毫无强迫及过分影响。这是药品人体试验对“知情同意的要求”,然而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毕竟不同于药品人体,鉴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特殊性。笔者对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知情同意还有如下几点建议:首先,食品不具有药品的紧迫性和不可替代性,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受试者不会出现疾病救治方面的“过分影响”状况,但是仍然要充分保障受试者选择的充分自愿性;其次,知情同意的实现有赖严格的监督管理,要对执行知情同意的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审查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和研究过程的持续监督等环节。最后,因为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当将试验过程全程公开,但是对受试者的隐私应当适当保护。

2.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人体试验中保护受试者权利的主要机制就是伦理审查。《赫尔辛基宣言》第15条规定:人体试验进行前,试验方案必须提交给一个独立于试验者、发起人的试验伦理委员会做出审查、评论、指引和批准。伦理审查制度在CIOMS指南、ICH-GCP等国际指南和协定中都有规定,其细分为机构内部审查和机构外部审查两种模式,所谓机构内部审查模式是指在机构内部设置审查委员会,作为研究机构的下属机构或组织,其组成人员主要是研究机构内部人员,代表性国家是美国、德国;所谓机构外部审查模式是指一套独立于研究机构之外的审查机制,一般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其内部组成人员为非研究人员,主要代表性国家是荷兰、丹麦等。我国目前针对生物医学人体试验伦理审查主要规定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中,根据该《办法》可知我国目前伦理审查是以机构内审查为原则,以机构外审查为例外。但是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情浓厚的熟人社会,机构内部审查难免会因利益偏袒而造成审查流于形式,不利于受试者利益的保护。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开展更需要通过伦理审查来保护受试者利益,因此笔者建议对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应效仿荷兰等国家做法,建立机构外审查机制,这样才能保障审查的独立与公正性;另外,关于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我国《办法》规定其从生物医学领域和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中推举产生,并兼顾的性别和民族的衡平。但笔者认为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还应当由非专家的相关公民利益代表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保障伦理审查决定的利益兼顾性。

3.受试者相关权利问题。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是开展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对受试者权利的保障,湖南黄金大米事件正是因为对受试者权利的忽视才闹的沸沸扬扬,受试者在人体试验的过程中享有生命健康权、身体自、隐私权及财产权利等。基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特殊性,笔者在此主要着重讨论隐私权和利益分享权。

从转基因大豆占世界大豆总量80%的情况来看,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结果牵涉的利益范围要远比医药人体试验大的多,可以说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使得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可,难免要公布试验过程与报告使公众信服,但是其中必然包含受试者个人信息,于是怎样权衡公众关注与受试者隐私就成为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并不同于药品人体试验,受试者自身并非拥有某种疾病,多为健康人群,并非会因信息的公布而产生公众歧视现象,值得考虑的是若受试转基因食品的试验结果为非安全,则研究者应当在征求受试者同意的情况下完全公布试验报告,如受试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则应当隐藏受试者必要个人信息,保障受试者隐私。

在医药人体试验方面,关于受试者的财产性利益,尤其是对试验结果的利益分享权目前学界尚存争议,主要争论点在于受试者对个人身体器官、血液等作为试验对象的特殊物的自愿放弃是否构成对其包含的遗传基因信息及其衍生的财产性权利的放弃。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探讨的,但是笔者认为与医药人体试验不同,首先,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是基于证明食品安全性而开展的,其本身就是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奏和必经之路,并非在受试者基因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发;其次,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受试者为健康普通人而非患者,其基因序列及遗传信息也并非像疾病患者存在研究特殊性;最后,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受试者在试验中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医药人体试验要小的多。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利益分享权问题,若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过程中偶然有了安全性证明以外的新发现,且可以用于商业化获利,此时受试者是可以分享利益成果的,具体的利益分配以合同的方式在试验之前列明即可。

总之,在人口逐渐增加,粮食压力逐渐增大的国情下,在转基因食品逐渐主导食品市场的情况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看待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并积极推进其进行,但是在试验中也要注意对受试者权利的保护,防止“黄金大米”悲剧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详见:http://.cn/c/2013-10-21/112028489833.shtml,2013年11月1日访问.

[2]详见:http://.cn/c/2013-10-29/072628557757.shtml,2013年11月1日访问.

[3]殷丽君,孔瑾,李再贵编著.《转基因食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毛志新.《转基因食品人体实验的伦理辩护》.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钟婷,李锐,于春媛.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与药品临床试验的比较及联系.首都医药,2011年第15期.

[6]何卫东,张威.医学人体实验法律控制问题.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1期.

[7]佚名.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农民日报,2003年10月18日第1版.

[8]唐义虎.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与侵权责任法的制度回应.北方法学,2010年第2期.

[9]毛志新.转基因食品人体试验的理论辩护.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0]张洪松,兰礼吉.医学人体实验中的知情同意研究.东方法学,2013年第2期.

[11]《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第5条则规定的则更为具体,将研究者须向受试者这提供的信息分为了25项.详见:邱仁宗:《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关于涉及人类受试者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4期.

[12]详细见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贝尔蒙报告:保护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原则与准则 保护生物医学及行为学研究人类受试者全国委员会报告》.中美生物医学和健康研究伦理学高级研修培训班论文集.国际会议2005年3月,第21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