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8篇

时间:2022-03-30 20:47: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地方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34

一、《地方课程》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 学校所处地域及生源特点

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与温州“中国鞋都”工业园区相邻,辖区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15倍。学校现有20个班级,7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一半学生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新温州人子女难以融入温州的大环境,在学校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宿感,团队意识薄弱,合作能力欠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地方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笔者对全校三个年级段的687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表一),发现学生学习《地方课程》的兴趣随年级段的增高而逐步降低。地方课程的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大。

表一:三个年级段学生学习《地方课程》的兴趣抽样调查结果表

3. 《地方课程》教师教学模式难以体现新课程育人目标

目前大部分《地方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传授”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学生学习《地方课程》兴趣逐渐减弱,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体现较弱。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以改变“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培养学生持续学习力为目的,以九年级的《地方课程》中“探寻学校发展历史”为例,进行《地方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探索,通过学生对学校的历史文化了解、宣传、传承、创新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归宿感和荣誉感,从中感受学习《地方课程》的乐趣,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以期达到如下目标:我以学校为荣,学校因我骄傲。

二、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探索

“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探索采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活动主题内容的理解能力、校内外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1. 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

(1)明确活动主题

“探寻学校的发展历史”(可以是曾经就读的学校,也可以是现在就读的学校)。

(2)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

将居住地相对近邻,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为6人一小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不同层次包括:成绩、能力、性格、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3)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选1人为小组长负责小组全面工作,1人为记录员,其余4人负责小组交流发言。

(4)分发采访表格

利用表格(表二、表三、表四)收集、记录学校发展史的相关信息。

表二:学校发展史的相关信息记录

表三: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四:学校优秀人物采访记录

(5)采访前期准备

布置各小组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 “走街串巷”向长辈、教师、同学调查访问,强调小组外出采访时必须是6人一个小团体,不能分散。采访的学校可以是小组内任何一位同学的母校或现在就读的学校。

(6)采访注意事项

①采访地点及范围:原则上要就近就便,要求学生在学校周边、家庭所在地周边开展活动,特别要远离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或区域。

②现场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交流时要礼貌、真诚。提问时要有针对性,紧扣学校发展历史的主题。

③相关资料要进行拍照存档。

2. 社会实践活动课堂交流展示

学生在课外完成采访任务,带回相关资料后,回到课堂。

教师用一分钟时间布置本节课的任务,告知学生活动程序(表五)并要求按计划时间完成。教师同时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期待、参与态度等。

表五:合作学习程序一览表

3.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价值

(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更深厚了

采访调查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发出了许多感慨:

“学校的发展和辉煌离不开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无私付出”;“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无数的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学校”;“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做为学生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就体现在了学生的许多“感慨”中!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学们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力合作、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采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课堂中通过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记录评价表(表六)的评价,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

表六:《探寻学校的发展历史》活动过程记录评价表

(3)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搭建了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

篇2

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正式展开,望各团支部积极组织、协调本班级的社会实践团队,及时统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成果及其他团队信息,以便于我院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展开。接学院领导指示,现强调以下几点,望各团支部及各社会实践团队能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视起来。

一.安全工作:社会实践过程中,安全问题乃是重中之重,希望各团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注意队员的人身安全,提前预测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想好应对措施。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岗位体验团队中,队员务必穿着长裤、运动鞋或皮鞋,确保人身安全;所有团队应确保不食用路边小摊和非正规餐馆的食物;如需在企业或单位外留宿,要到正规旅店或宾馆;不乘坐无证无牌车辆,实践过程主动索要正规发票,以上几点各团队务必牢固贯彻,防患于未然。实践过程中,成员外出必须给带队老师及队长请假,严禁单独行动或未经请示批准行动;在社会实践结束后,队员到达目的地要给队长发信息报平安、队长也要及时和没有报告安全信息的队员联系。

二.宣传工作:各团体应加强宣传意识和成果意识,在活动过程中自觉、主动、恰当地对实践团队进行宣传。具体要求如下:1.策划好活动内容形式,突出活动特点,制定全程宣传方案。2.主动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争取媒体对实践活动进行报道,积极向校内校外媒体投稿,以系列化的题目组织内容以便获得更好地宣传。媒体进行录像采访的,尽量拿到备份录像带或备份光盘。3.与当地政府、企业领导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邀请对方题词或寄语。4.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保存活动照片。条件允许的团队可以拍摄DV或录像。5.在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现先进事迹和个人,树立典型,及时宣传。

三.实践活动:各团队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要带着问题参与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活动全过程,要积极地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实践对象各方面资料,提高活动的针对性,使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杜绝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发生。要注意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之余,各团队可积极开展针对当地的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机械学子奉献社会的形象;其次,可以安排一定长度的时间组织队员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或当地先进人物事迹,借此契机培养社会实践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感;再次,各企业见习团队可以联系该企业的学长或企业领导开展座谈,了解企业人才培养等问题。各团队在开展以上多种形式的活动时,应注意分开投稿,已获得最大效果的宣传。

四.实践报告:社会实践过程中,所有团队应注意深入观察、细致了解,做好记录和分析总结工作。实践归来,需要提交的报告:1.总结报告:记录团队行程,有哪些发现,解决了哪些问题,切忌记成流水账,也不要是个人总结的拼凑,要求不超过5000字。2.调研报告:形式不同于总结报告,要求更关注调研本身,多总结对于项目的认识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材料将由社会实践部另行通知。

篇3

第二步:充分做好活动前调研发动等准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首先对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认知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进一步确定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深度。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有奖征文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主题的认知情况。之后再通过摄影展、图片展,时事报道,等多种发动手段,引发学生对身边司空见惯的不合理环境状况的关注和思考,点燃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有必要的话还要联系当地政府取得必要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地政府能否对一项社会实践给予支持对于一项实践活动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势地位,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对于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是大有裨益的,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目标层面展开活动,从而保证活动的积极有效。我校在确定“韩资假发厂”作为“拒绝河流污染再现清水长流”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地点之后就积极同目的地地方政府———洋湖乡人民政府进行沟通,地方政府在充分了解了实践团队的实践目的、调研过程、实践意义等内容后,洋湖乡人民政府同意给予大力支持参加水污染调查的学生进入当地假发厂内部生产车间做水污染源头调查,取得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

第三步:分工明确和记录及时的实施过程活动方案制定后,活动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实施阶段———这是整个社会实践活动核心阶段,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由于人数多、年龄小、范围广、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多,所以在参与实施实践活动前,首先要进行细致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并制定详尽可行的活动方案,这是实践活动保质高效、安全有序的保障。在开展“拒绝河流污染再现清水长流”活动时,首先把每个班的学生按照回家线路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小组,并选取其中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并指导他们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沿什么线路调查,哪些同学负责书面记录,那些同学负责拍照等。由于计划的比较周密,组织得力,所以这次实地调研活动取得了较圆满的效果。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同事书写活动笔记,及时记录活动过程情感体验,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成果展评提供依据;要制作活动档案,将活动中拍摄的照片、记录的笔记、收集资料及时汇总,并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活动,以促进活动的进度。

第四步:及时展示成果扩大社会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参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所以在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成果总结与展示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彰,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组织学生将活动中积累的调查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将成果以一定方式展示出来。如编成文艺节目演出,或召开活动成果会,或制作成微电影,或布置宣传展板等,及时进行成果的展示交流,这既是对实践成果总结与肯定,也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大好机会,同时,通过思维的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活动主题。

篇4

1、社会实践不能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出现脱节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过多注重知识文化的传授,忽视实践教育的重要。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理论课程的编排及基础技能培训,实践课程时间少。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及大四实习阶段,导致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不能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使学生处于盲目跟随状态,缺乏思考和提升,很难将社会实践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达到预期效果。

2、艺术类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重要性不够,处于被动参与状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艺术类大学生学费及消费相对其他专业学生高出很多,会给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得艺术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更多考虑收入问题,掺有功利目的,而忽视其教育意义。另一种原因,艺术类大学生高中阶段就开始奔波参加特长生培训,参加高校招生考试,与社会接触时间长,独立性强,相对较随性,对于学校组织外出社会实践表现淡然,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实践目的及实践对自身成长的帮助也仅仅依靠老师的宣传和动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很模糊,只是因为课程安排而参加,为完成实践任务而参加,缺乏积极主动参与,致使行动上投入不足,难以达到良好的社会实践效果。

3、多数艺术类院校对社会实践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缺少长效机制

当前,虽然艺术院校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美感,但是“重技不重德”,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对社会实践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少数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年级特点,分阶段重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是根据上级的任务和要求,“一刀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二是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本该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及各教学系共同组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目前,社会实践工作由各基层组织自行组织管理,缺乏校级统一安排,甚至由行政管理人员带队,缺乏系领导和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使得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缺乏统筹安排。三是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它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关键,它能为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后锻炼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部分学校仅凭学生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者心得体会作为考核内容,对是否真正参加过实践活动,是否收获好的教育效果不关心,造成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四是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实践基地的全面需求量大,高校开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已不能满足其需求,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和有效进行。

二、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发展途径

1、引起思想重视,构建社会实践管理运营机制

第一,学校党委及各基层组织深入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文件精神,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引起高度的重视,将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要求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给予人力和财力上的保障,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三,逐步实现社会实践规范化建设,形成严谨规范的程序,做到“活动开始有准备,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结束有成果”的完整过程。第四,分管领导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思考,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特点,制定目标,科学的设计内容和活动形式,考虑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外各个因素,周密部署,逐一落实。

2、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筹备,整合资源,争取校内外各方面的支持

一方面,各基层组织在学校统一领导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宣传什么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及近年来社会实践取得的成绩,社会实践能锻炼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对社会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根据各个专业需要,成立由专业老师和学生一起组成的社会实践小组,给予同学们社会实践活动实质性的建议;当然,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专业优势,开拓数更多数量又有专业性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应主动与当地联系,抓住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主动与相关专业的公司企业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为实践基地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服务,努力创造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生产和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使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变短期的合作变为长期的实践教育基地。

3、积极组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队伍学校内部不仅精心挑选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了解学生特点的专业老师担任专职指导老师外,还需要聘请所在实习单位熟悉该工作流程,实际操作能力强,现场讲解能力强的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增长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学校鼓励专职指导老师钻研开发有价值的实践课题,展开调查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更好的反哺理论教学和专业研究,并将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工作量的考核系统。

4、完善社会实践评价考核体制,有效确保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

篇5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nn40.com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篇6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篇7

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二、实践内容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担任的是过磅员的工作,这个工作很简单,每天早晨到了公司,我要先清扫磅台上遗落的土石,杂物和卫生区的打扫、洒水、做到无灰尘,干净整洁。然后开始正式的工作,首先我要负责让公司进出的物质,凡需过磅的必须过磅,未经过磅的不得开单放行和入库,非工作人员也不得让其入内。当一辆运满沙的车过磅,我会及时让他们登记,经过称重器称重后,详细记录下毛重,卸货后,再记录下空车的重量,这样便可以计算出净重。刚开始,我不熟悉称重器上的各种参数,总是怕出错,记录的速度有点慢,不过负责人很和善,告诉我不要急,看仔细了再认真记下来,渐渐地,我熟悉了整个流程,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了。每天下班之前,我就把一天出磅货物的毛重,净重输入电脑,反复核查三次,确保无误后保存,然后才可以离开。这个工作对财务统计需要的数据要当天报给公司,对票单的存根按月汇总,装订成册,当月交公司核对保管。每天的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却需要十分的细心,记录的数据是一点不能马虎的,否则就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同时也需要妥善的与人相处,有的货车没有经过公司批准,我就不能放行,司机可能就不能理解我的工作,这时候我需要耐心的解释,并积极与公司负责人沟通,做好协调工作。

三、实践结果

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收获颇多。第一,工作要细心,耐心。以前,我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很容易犯些小错误,就像做数学题时,总是不能完全正确的把解果计算完整。这次的实践,恰恰是不能犯任何一点小错误,所以我不得不仔仔细细的对待每个细节,因为每一次错误,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核查,这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今后,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想只要用心投入,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第二,协调沟通在实际生活中很重要。语言是很有利的工具,用的好,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同,解决矛盾,用的不合适,则可能给人造成误解,甚至引起冲突。作为一名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我在工作中锻炼了沟通能力。第三,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难免枯燥乏味,但我仍然坚持了下来,虽然乏味,却也充实。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篇8

一、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内容: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4.《成长花絮》(期刊说明附后);5.《“三常规”实施手则》;6.每位学生自备16开软皮日记本一本,统一用名《青春碎语》。

操作方法: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用作主题班会、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德育道德讲堂等策划、设计、实施的参考教材,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人成长教育的理论范本)。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此手册是班主任工作纪实考评手册,一年内完成,内容分上、下学期)。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此手册为学生的成人成长综合素质评定手册,高中两年内完成,初中三年内完成)。4.《成长花絮》(此手册为学生的德育文学期刊,稿件栏目及要求另附说明)。5.《“三常规”实施手则》(此守则分为“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希望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就常规要求及内容认真、详实地对文本内涵作以解读,以此推进“三常规”在学生成人成长中的内化作用,为学生终生健康愉悦的发展奠基)。6.《青春碎语》(此文本为学生的成长日记,一年内完成)。

二、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

内容:1.主题系列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月;五月份,安全法制月;六月份,理想感恩月;九月份,尊师重教月;十月份,热爱祖国月;十一月份,诚实守信月;十二月份,生命成长月。2.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

操作方法:1.主题系列教育:要求班主任依据上述规定的内容,在不脱离活动主题核心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情,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做个性化的设计与编排,要形成书面文本记录。2.节日系列教育:依据本班实情,对本学期的重大节日,班主任可做有选择性的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指导篇中的内容,明确规划人生在自我成长中的目的、意义、作用,提高认识,树立意识,明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长规划设计中“第五部分”自我规划蓝图展望部分的三年远景规划,并按要求按月完成本学期的学期规划。

四、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

内容:1.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总时数一学期不能少于100小时。2.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班级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3.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祭奠先烈、环境卫生我有责、班级自制周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概况简述内容,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熟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树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自我成长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高一学年每学期要求完成《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的: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初三、高二学年每学期除了要求完成“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外,还需完成“③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案例”等项目各一次。

五、德育教育与班级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内容: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①班名设计与解读;②班风、班训;③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的通俗歌曲);④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的环境布置);⑤班徽设计与解读;⑥班旗设计与解读。

推荐期刊